脑科学题库
脑科学智商测试题及答案

脑科学智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A. 调节呼吸B. 调节心跳C. 思考和感知D. 调节体温答案:C2. 人类大脑中负责语言处理的区域是?A. 颞叶B. 额叶C. 枕叶D. 顶叶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大脑的组成部分?A. 脑干B. 脊髓C. 脑室D. 所有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大脑皮层的区域?A. 运动皮层B. 感觉皮层C. 视觉皮层D. 听觉皮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大脑皮层上的沟回可以增加大脑的________。
答案:表面积2. 人类大脑的左右半球通过________相连。
答案:胼胝体3. 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区域是________。
答案:边缘系统4. 人类大脑中负责视觉信息处理的区域是________。
答案:枕叶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和心跳。
()答案:正确2. 人类的大脑皮层是大脑中最外层的部分。
()答案:正确3. 人类的大脑是完全对称的。
()答案:错误4. 人类的大脑中没有专门负责语言的区域。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大脑皮层的四大主要功能区。
答案:大脑皮层的四大主要功能区包括:运动皮层,负责控制肌肉运动;感觉皮层,负责处理感觉信息;视觉皮层,负责处理视觉信息;听觉皮层,负责处理听觉信息。
2. 描述大脑的三个主要部分及其功能。
答案:大脑的三个主要部分包括:前脑,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思考、决策和记忆;中脑,负责视觉和听觉信息的传递;后脑,包括小脑和脑干,小脑负责协调运动和维持平衡,脑干负责基本生命功能的调节。
3. 请解释大脑的可塑性是什么,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大脑的可塑性是指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对经验做出适应性改变的能力。
例如,通过学习新技能,大脑的某些区域会增强神经连接,从而提高执行该技能的能力。
4. 描述大脑的左右半球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脑科学全国活动BrainBee(Junior)试题二题目

BrainBee(Junior)试题二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25分)1.H.M .的病人患有严重的癫痫,医生为了帮助她缓解这一症状,切除了他的(),他的癫痫发作减轻了,但留下了永久的健忘症。
[单选题]2.()是事实、数据和事件的记忆,可以是语义的,也可以是情节性的。
[单选题]3.运动技能的学习涉及大脑的许多区域,其中不包括()。
[单选题]4.()谷氨酸受体和一种叫做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分子,在长期记忆的形成中特别重要。
[单选题]5.海马体、海马旁区域和()区域协同工作,以产生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单选题]6.概念细胞位于(),这是一个专门从事物体识别的大脑区域。
[单选题]7.编码单词的区域包括后顶叶皮层、部分颞叶和前额叶皮层(PFC)的区域。
这些区域共同构成了()。
[单选题]8.()中的视觉单词形式区域(VWFA)识别书面字母和单词——这一发现在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中非常一致。
[单选题]9.()是一个参与视觉识别和阅读的区域。
[单选题]10.()受损会产生不流利的失语症,其中语音输出缓慢而停顿,需要很大的努力,并且往往缺乏复杂的单词或句子结构。
[单选题]11.()患者可以理解简短的单个单词,他们的讲话在音调和速度上听起来正常,但在声音和单词选择上经常充满错误,往往难以理解。
[单选题]12.一种与语言相关的基因,称为(),编码一种特殊类型的蛋白质,在大脑的特定部位控制其他基因的开关。
[单选题]13.最近的研究发现了()的语音感觉运动回路,它被认为有助于语音识别和语音产生系统之间的交流。
[单选题]14.()监督大脑做其他每一件事,接收感官和情感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来计划、执行决策和行动。
[单选题]15.执行功能可以被认为是三种核心技能的结合:抑制、()和转换。
[单选题]16.()或者说精神灵活性,它允许你在条件需要的时候调整你正在进行的行为。
脑科学知识学习百题

脑科学知识学习百题【游木散人】1、什么是“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的教育”?建立“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的教育”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教育科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我们进行课程校本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这就是根据脑发育与活动规律、根据脑认知活动的规律进行课程校本化的开发研究,在充分了解和认识脑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自我意识等高级功能的前提下,建立适应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特点的课程校本化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生成、方法和教学组织策略以及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等,真正奠定开发课程校本化的科学基础,做到科学地开发和实施,努力提高课程的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脑功能开发和素质的提高的教育。
2、“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的课程校本化研究创新之处主要是什么?⑴基于脑,普及脑科学知识。
就是在课程校本化研究中在师生中全面普及脑科知识,并根据脑发育与活动规律、根据脑认知活动规律进行教育教学,遵循脑科学基本成果的基础上的,体现脑的可塑性、发展关键期、神经的“髓鞘化”等人脑活的基本规律,使课程校本化研究中充分地体现着人的发展对人本性、主体性、个性异性、多元相隔性等的追求,使教育更符合人的各个年龄段的发展规律,这是校本程开发研究的基本保证。
⑵适于脑,探索适于脑的教学策略。
将脑科学知识及研究成果引入教育,探索“于脑”的课程校本化研究的策略。
课程校本化成为适于脑功能开发的最主要实现的径和手段。
让学习成为建立神经网络的过程,实现“适于脑”的教与学创新。
⑶促进脑,全面开发学生大脑潜能。
以塑造全面发展儿童为目的,强调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课程校化研究所创建的课程内容和方法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有效地开发脑的功能,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大脑能开发和优化,实现脑潜能的最大开发。
从而真正奠定“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的教育”的科学基础,实施“力工程”,做到科学地实施课程校本化的建设和实施,科学地进行教与学的创新,努力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3、目前脑科学新概念对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起重要作用主要有哪些?脑科学新概念归纳起来至少有5个。
脑科学全国活动BrainBee(Junior) 试题一答案

BrainBee(Junior)试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50分)1-5.CABDB 6-10.CDACD
11-15.BDBAC 16-20.CDCBB
21-25.ACCDC 26-30.BCADB
31-35.BBCBA DBD
CBA 46-50.BADDA
二、填空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50分)
1、小脑
2、脑干
3、神经胶质细胞
4、树突
5、细胞体
6、轴突
7、高于
8、低于
9、谷氨酸、NMDA、AMPA、NMDA
10、5-HT
11、电、化学
12、后进先出、前额叶
13、垂体、下丘脑
14、两点差别法
15、鼓膜、听小骨、耳蜗、毛细胞、丘脑、大脑皮层
16、味蕾、舌咽神经、脑干、额叶
17、嗅球、嗅觉皮层
18、体感系统、皮肤、A-β纤维、C纤维
19、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啡肽、肾上腺素
20、骨骼肌、屈肌、伸展肌
21、腺苷、咖啡因
22、工作记忆
23、非陈述性记忆
24、布洛卡失语症、维尔尼克失语症。
认知神经科学考试试题

认知神经科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认知神经科学致力于研究的是:
a) 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b) 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
c)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d) 认知过程的心理学研究
2. 下列哪个技术可以测量大脑活动的时空分布?
a)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b) 电生理技术
c) 脑电图 (EEG)
d) 脑磁图 (MEG)
3. "感知-认知-行动" 是下列哪个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
a) 幸福感理论
b) 神经发展理论
c) 知觉行为循环模型
d)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
二、简答题
1. 简要解释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假设。
2. 请解释认知神经科学中的"神经可塑性"概念。
3. 简要阐述实践对认知神经科学的应用价值。
三、论述题
请选取以下两个题目中的一个进行论述:
1. 认知神经科学在解读学习与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2.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对临床神经疾病治疗的影响。
注意:根据你所选择的论述题目,自行设定小节,以论点逐步展开,结构清晰,论述有理有据。
附录部分
请在文章最后附上参考文献列表,格式可以使用 APA 或者 MLA 等学术引用格式。
以上就是认知神经科学考试试题,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
考试顺利!。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试题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试题1. 什么是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
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组成。
2. 神经元的结构如何影响其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细胞体负责信息的集成和处理,树突接收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轴突传递神经冲动,突触连接不同神经元并传递信号。
3. 神经递质是什么?神经递质是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通过突触释放到另一个神经元,从而传递信号。
4. 神经元如何传递信息?当神经元兴奋时,电位差发生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沿轴突传递,并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5. 神经系统的两个主要部分是什么?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
6. 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担负着感知、思考、情绪调控和行为控制等重要功能。
7. 神经系统如何感知外部刺激?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接收外部刺激,如光、声音、触觉和味觉等,然后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解读。
8. 神经系统如何控制身体的运动?神经系统通过运动神经元向肌肉发送信号,从而控制身体的运动。
这个过程受到大脑和脊髓的调控。
9.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指的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和对学习、记忆的调整能力。
它使得大脑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变化。
10.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之间有何关联?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一些精神疾病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在神经科学基础知识试题中,我们了解了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大脑的功能。
我们还简要介绍了神经系统的感知和运动控制机制,以及神经可塑性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章节测试答案

1章节测验一1【单选题】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心理学和哲学。
A、计算机知识B、医学C、建筑知识D、工商管理我的答案:A2【单选题】大数据(big data),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集合。
A、数字B、字母C、数据D、文字我的答案:C3【单选题】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A、文字B、信息C、数字D、字母我的答案:B4【单选题】语音识别是将人类的()信号转化为文字或者指令的过程。
A、动作B、声音C、脑电波D、习惯我的答案:B5【单选题】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中新型的通信方式。
A、波长B、干扰C、纠缠D、隐形我的答案:C6【判断题】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我的答案:√7【判断题】云计算又称为网格计算。
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
我的答案:√8【判断题】量子计算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
我的答案:√9【判断题】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数据产生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
我的答案:√10【判断题】支撑比特币运行的底层技术、就时区块链技术。
我的答案:√2章节测验二1【单选题】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A、绿色制造B、增材制造C、放声制造D、智能制造我的答案:B2【单选题】仿生材料是指模仿()的各种特点或特性而研制开发的材料。
A、动物B、植物C、生物D、人我的答案:C3【单选题】绿色制造也称为环境意识制造(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ufacturing)、面向()的制造。
科协2023前沿科技竞赛题库含答案

市科协2023前沿科技竞赛题库一、判断题1.水稻可以进行航天育种吗?(可以)2.生态农业中不能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吗?(是)3.雷达的发明创造与仿生学是否有关?(是)4.散裂中子源可以“看穿”材料的微观结构吗?(可以)5.量子计算是否将超越传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是)6.很多天文照片其实本来是黑白的吗?(是)7.航天员睡觉时开个小风扇是为了凉快吗?(不是)8.航天员在太空会洗衣服吗?(不会)9.月球上能种菜吗?(不能)10.航天器退役后会回收吗?(不会)11.航天与航空一样吗?(不一样)12.火星可能存在生命或适宜生命繁衍?(是)13.空间站上很安静吗?(不是)14.在地球轨道上,是否有大量的太空垃圾?(是)15.大多数卫星都有天线和电池板?(是)16. “天宫”空间站设计寿命不少于10年吗?(是)17.航天器发射需要考虑发射窗口吗?(是)18.空间站选址位置越高越好吗?(不是)19.空间站的水会循环使用吗?(是)20.人类目前可以探测太阳系边界吗?(不可以)21.月球上是否存在水源?(是)22.如果木星的轨道发生改变,是否会影响地球?(是)23.航天员出舱活动是否要看天气预报?(是)24. “海丝二号”卫星拍到的2.6万多张图片,都是拍摄的地球上的海洋吗?(是)25.相比一般卫星,海洋卫星的轨道定位精度要求更高吗?(是)26. 2022年9月2日凌晨,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第一张系外行星图像被公布,这颗系外行星的编号为“HIP 65426 b” 吗?(是)27.大模型是指一种参数规模非常大的人工神经网络吗?(是)28.中国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快速物流、应急救援、农林植保、航空测绘吗?(是)29.通过分子选育,可以筛选获得以葡萄糖为原料能够高产细菌纤维素的菌株吗(是)30.帆电池不可能走出实验室开始商业应用吗?(不是)31. “夸父一号”卫星采用的是高度720千米左右、周期约99分钟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吗?(是)32.目前,几乎所有蛋白质的结构都可以通过AI智能平台来进行预测吗?(是)33.登陆火星的好奇号探测器是否使用了一台多用途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同位素电池?(是)34.水产养殖的智能化依靠设施的现代化吗?(是)35.高分十二号03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吗?(是)36.如今,在免疫学分析技术及全基因组学技术的助力下, 可以很方便地从人的血液或淋巴结中获得免疫组分信息吗?(是)37. “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双口径射电望远镜吗?(不是)38.液氧甲烷发动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吗?(是)39.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制建设的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是亚洲首个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吗?(是)40. 2023年7月12日,NatUre重磅发布来自中国科学家的成果:发现镁氧化物中压力诱导的80 K左右超导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科学的起源:史前:秘鲁,7000多年前,“环钻术”。
古埃及: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许多脑损伤的症状。
然而将心脏视为灵魂的居所和记忆的储存库。
古希腊:认为脑是感觉的器官。
Hippocrates认为脑不仅参与对环境的感知,而且是智慧的发祥地。
古希腊(续):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固执地相信“心脏是智慧之源”,他认为脑是一个“散热器”。
古罗马:希腊医师和作家Galen接受Hippocrates关于脑功能的观点。
通过解剖羊脑,推测大脑可能是感觉的接收装置,而小脑一定是支配肌肉的。
17,18世纪:观察发现脑组织可分为两部分:灰质(graymatter)和白质(whitematter)。
18世纪末:神经系统已经可以被完整的剥离出来,并被确认为具有中枢和外周两个部分,中枢包括脑和脊髓,外周部分则由遍布于躯体的外周神经网络所组成。
神经解剖学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是在脑表面观察到广泛存在的一些隆起(脑回,gyri),以及一些凹槽(称为沟和裂,sulci和fissure),这一结构使得大脑以叶(lobe)的形式组装起来,成为不同脑功能定位于不同脑回上这一理论的基础。
18世纪末(续):对神经系统总的认识:1)脑的损伤可以引起感觉、运动和思维的丧失,甚至导致死亡;2)脑通过神经与躯体相联系;3)脑具有可以明确划分的一些部位,这些不同部位很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4)脑像一台机器那样运作,并遵循自然界的所有规律。
19世纪:在这100年里,人类对脑功能的了解远远超过了此前有记载的所有知识的总和。
1)神经“电缆”论2)特定的功能在脑的不同部位的定位3)神经系统的进化4)神经元,脑的基本功能单位当今的神经科学:分子神经科学:研究脑的分子成分。
细胞神经科学系统神经科学行为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由脑(brain)和脊髓(spinal)两部分组成。
哺乳动物脑共有3个部分:大脑、小脑及脑干。
大脑:脑的最大部分,近似喙状。
大脑(cerebrum)被一条很深的矢状裂沿中间分成两个大脑半球(cerebralhemisphere)。
功能上,右半球接受左侧躯体的感觉并控制其运动;左半球则负责右侧躯体的感觉和运动。
小脑(cerebellum):位于大脑后方。
拥有的神经元数目与两个大脑半球神经元的数量相当。
小脑是主要的运动控制中心,并和大脑、脊髓有着广泛的信息联系。
与大脑半球运动支配相反,左侧小脑与左侧躯体的运动相关,右侧小脑与右侧躯体的运动相关。
脑干(brainstem):脑干犹如植物的茎杆,大脑和小脑就像从脑干这一茎干长出的芽。
脑干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在大脑、脊髓和小脑间进行信息传递。
脑干还是调节一些重要生命活动的区域,比如呼吸、意识和体温控制。
脊髓(spinalcord):位于椎管内,与脑干相连。
脊髓是脑与皮肤、关节、肌肉之间信息交换的主要通道。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nervous,PNS):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两部分:躯体外周神经系统和内脏外周神经系统。
躯体外周神经系统(somaticPNS):支配皮肤、关节和骨骼肌的脊神经。
内脏外周神经系统(visceralPNS):由支配内脏器官、血管和腺体的神经元组成。
大脑皮层大脑中那些与感觉、感知、随意运动、学习、语言和认知有关的系统都集中在大脑皮层这一非凡的结构中。
前额叶躯体的运动功能;注意的调控能力;判断事物的差异;学习和记忆,维持长期记忆;行为抑制;发散性思维能力。
脑细胞直径:0.01-0.05mm;19世纪后期FranzNissl发明碱性染料染色方法使得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得以区分;可以研究不同脑区神经元的排列。
脑研究的主要成就来自于染色!(尼氏染色,高氏染色)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几个部分组成。
神经元内外由神经元膜隔开。
胞体:细胞器包括细胞核、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器和线粒体等。
(20um)神经元膜:作为一个屏障把细胞质包裹于神经元内,并阻止细胞外的某些物质进入膜内。
膜厚约5纳米,其上嵌有蛋白质。
细胞膜赋予神经元奇妙的本领,从而将电信号传遍大脑和全身。
细胞骨架:维持神经元特有的形状。
细胞骨架的“骨头”有微管、神经丝、微丝。
细胞骨架本身很可能处于持续的运动中。
轴突仅存在于神经元,并专门肩负神经系统内信息传递的使命。
轴突长度可短于1mm,也可长于1m。
轴突由轴丘出发,轴突经常有分支,称为轴突侧支。
轴突的作用就像一根电线,把电脉冲传导到神经系统的远端。
突触:轴突终末和其他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形成突触。
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轴突终末,神经递质分子就从突触囊泡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结合于特定的受体蛋白,使突触后细胞产生电信号或化学信号。
树突(dentritic):相当于神经元的“天线”。
树突上覆盖着成千上万的突触,突触下的树突膜上有许多称为受体的特殊蛋白质分子,可探知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
神经元的分类按神经突起的总数来分类: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按树突分类(形状):锥体细胞,星形细胞是否有棘:棘状神经元,无棘神经元按连接分类:初级感觉神经元:有神经突起伸到身体感官的表面,比如皮肤和眼的视网膜。
运动神经元:神经元有轴突和肌肉形成突触并支配运动。
中间神经元:只和其他神经元建立连接的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1)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外空间的化学物质。
星形胶质细胞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严格控制一些物质的细胞外浓度。
2)成髓胶质细胞:提供一层层的膜以隔离轴突,螺旋状围绕着脑中的轴突。
3)其他非神经元细胞:比如室管膜细胞,起着指导细胞迁移的作用,还有小胶质细胞,作为吞噬由死细胞或退化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留下的残渣。
静息膜电位的离子基础产生跨膜稳定的电位差需要的条件1)膜上有对离子通透的通道;2)存在跨膜的离子浓度梯度。
(离子泵确保了离子浓度梯度的建立和维持)神经元膜电位是由膜两侧离子浓度决定的。
Nernst方程:利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得到的,它综合了离子的电荷、温度、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比值等因素,利用Nernst方程,可以计算出任何离子的平衡电位值。
静息膜电位当一个拥有可兴奋膜的细胞不产生冲动时,我们称其为静息态,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其细胞质沿着膜的内表面,分布着负电位,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一般在-70+(-)10mV。
这种跨膜电荷分布的差异称为静息膜电位(restingmembranepotential),或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是神经系统中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信号,静息情况下神经元的胞内电位相对于胞外为负电位,动作电位是这一电位状态的快速翻转,即在瞬间使胞内电位相对于胞外为正电位。
动作电位通常意指神经冲动。
动作电位是一个对跨膜电荷进行大幅再分配的过程。
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的去极化是由钠离子跨膜内流引起的,而复极化是由钾离子的外流所致。
单个动作电位的上升相和下降相:上升相:膜快速去极化,直至膜电位达到约+40mV。
下降相:快速的复极化过程,直到膜电位比静息电位更负。
单个动作电位的产生:膜电位去极化超过阈值便会产生动作电位。
多个动作电位的产生:当电流注入神经元时,膜被足够地去极化,从而产生多个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的频率依赖于去极化水平。
动作电位沿着轴突传导。
传导速度随轴突的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神经元之间的通信依靠突触传递(synaptictransmission)。
突触: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细胞接触的特异性连接部位。
正常的信息流动方向是从突触末梢到靶神经元。
突触的类型一般有电突触和化学突触。
电突触这一类简单、古老的突触形式。
它允许离子流从一个细胞直接传递到另一个细胞。
电突触产生的特定位点叫缝隙连接(gapjunction)。
电突触是双向性的,电突触传递是极快的,电突触普遍存在于某些非神经细胞,包括胶质细胞、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
化学突触成人的神经系统突触传递均是化学性的。
化学突触的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被一个宽20-50nm的突触间隙分隔。
这个间隙的宽度10倍于缝隙连接。
神经递质可划分为下列3类:1)氨基酸2)单胺3)多肽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及神经元与效应器(肌细胞和腺细胞)之间必不可少的联系中介。
神经递质必须满足以下标准:1)该分子必须在突触前神经元中合成并贮存;2)在神经受到刺激后,该分子必须由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3)将该分子外加于突触,产生的效应与突触前释放该分子所引发的效应相同。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由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梢所触发的。
末梢的去极化导致了活性带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开放。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可引起受体蛋白质分子的构象改变,激活受体的功能。
神经递质大致可分为两类:递质门控的离子通道和G蛋白耦联的受体。
突触整合的原理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接受了成千的突触输入,这些输入信息同时激活了不同的递质门控离子通道和G蛋白耦联受体。
突触后神经元需要整合所有这些复杂的离子和化学信号,然后给出一种简单形式的输出-动作电位。
中枢视觉系统1)离视网膜投射离视网膜投射的组成部分依次为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
然后到达脑干.a.左右半视野双眼感受右侧半视野视觉刺激的神经节细胞将其轴突投射到左视束,而感受左侧半视野视觉刺激的神经节细胞将其轴突投射至右视束。
b.视束靶区:介导视觉感知的视觉通路。
d.视拓扑图上丘的视拓扑图。
视拓扑图是一种相邻的视网膜细胞向它们的靶结构中的相邻区域(上丘)输送信息的组构方式。
2)外侧膝状体核位于丘脑背部左右两个侧膝状体核是两条视束的主要目标。
LGN是通往视皮层的门户。
3)纹状皮层(V1)的解剖,大脑皮层的17区。
4)纹区外视皮层在V1区之外还有20多个皮层区域,各自代表一个视觉世界。
但是我们逐渐知道,有两大皮层视觉信息处理通路,背侧通路和腹侧通路。
a.背侧通路:物体运动处理b.腹侧通路V4区:形状和颜色的感知IT区:视觉感知和记忆5)从单个神经元到感知视觉感知-对空间物体进行辨认并赋予其意义的任务,显然需要许多皮层神经元的协同活动。
听觉及前庭系统听觉:通讯和生存。
前庭系统:提供平衡觉。
听觉通路:声波使鼓膜运动-鼓膜运动传递给听小骨-听小骨带动卵圆膜-孵圆膜的运动推动耳蜗内液体-耳蜗内液体的运动导致感觉神经元的反应。
一旦在内耳发生对声音的神经反应,信号会被传递至脑干的一系列神经核团,并为之处理。
这些核团的输出被进一步传递至丘脑的内侧膝状体核(MGN),最后MGN向颞叶的初级听皮层A1投射。
前庭系统前庭系统向大脑报告头部的位置和运动,以产生平衡的感觉,并帮助协调头部和眼部的活动,以及调整身体的姿势。
躯体感觉系统躯体感觉系统有两方面不同于其他感觉系统:(1)感受器分布于整个身体;(2)由于它对多种不同的刺激做出反应,因此有多种感觉,而不限于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