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美术与现代美术作品赏析
外国美术赏析(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绘画)

SZM
法国大革命 (1789年法国历史事件)
法国大革命(法文:La Ré volution franç aise,英文: The French Revolution)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 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 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 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 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 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关于法国大革命结束的 时间,世界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在法国,普 遍将热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推翻 了雅各宾派的激进集权统治。 1794年7月27日,法国大革命中的市民革命宣告结束。 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 易· 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 束。政变中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政权。法国历 史进入维护大革命成果时期。
SZM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绘画 大家注意一下新古典 主义绘画特点: 1.造型严谨, 2.形式,人物形象来 自于古希腊雕塑, 3.古典主义艺术对色 彩的抑制,他的色彩 用的比较少,仔看 只有几种颜色穿插在 里面,绘画中有红色、 白色、蓝色基本色彩, 颜色单调有限,但是 它安排的节奏的安排, 并不单调。 SZM
雅克——路易•大卫完成其《贺拉提乌斯兄弟的宣誓》(即《荷拉斯三 兄弟之盟》)新古典主义艺术开始成为欧洲和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运动。 新古典主义开始对绘画纵深空间的表现加以限制。
SZM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绘画
雅克——路易•大卫完成 其《贺拉提乌斯兄弟的 宣誓》(即《荷拉斯三 兄弟之盟》) 新古典主义艺术开始成 为欧洲和美国占主导地 位的运动。 新古典主义开始对绘画 纵深空间的表现加以限 制。
【课件】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课件高一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 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 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撼动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运动,以意大利为中心,以复 兴古希腊、古罗马经典文化为引导,重视人文主义的思想启 蒙为价值核心:主宰宇宙的不是神,而是人。成为西方文明 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课堂小结
西方古典绘画的艺术特征: 1、追求极致的和谐美与理想美 2、写实性和叙事性 3、理性精神与庄严静穆
3/3/2023
作业布置
以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为例,分析其 运用形式美的原理,写出300字左右的短文 。
3/3/2023
谢谢欣赏
3/3/2023
3/3/2023
人类现存最早的绘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和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3/3/2023
古埃及绘画《三个音乐家》
观念程式
古埃及绘画的特点: “正面律”人物脸部为正
侧面,眼睛呈正面,胸部为正 面,下肢呈正侧面。
3/3/2023
古希腊艺术中理想美的代表—《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3/3/2023
的面貌; 四、现实与浪漫的碰撞,绘画怎样呈现。
3/3/2023
一、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来源
古希腊艺术的均衡、和谐,古埃及肖像 画的精确描绘,它们共同的特点体现在合理 的结构、明朗的线条、严格和谐的比例上。 学习任务一:
分析作品,了解欧洲洞穴壁画、古埃及 壁画、古希腊雕塑在地域和文化方面的关系 。结合作品体会比例、对称、节奏、韵律等 形式美感。
3/3/2023
西班牙 戈雅《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法国 安格尔 《莫第西埃夫人》
【课件】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迁移——识读图像体验
小组讨论赏析:
结合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解构图像形式欣赏杨·凡·艾克作品 《尼古拉斯·罗林的圣母》。
实践——推广图像作品
小组课下合作完成:
请为《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婚礼》或《尼古拉斯·罗林的圣母》制 定解说方案,要求如下:
①能让听众了解欣赏该作品 ②分工合作,能做现场演示。
文艺复兴:
描述——直判图像信息
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人、物或其他) 请把你看到的图像信息 用连贯语言描述出来。
《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婚礼》 扬·凡·艾克 木板油画 81.8X59.7cm 1434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
对象的 具体描 述
左 人
右
在画中的 画中到 具体位置 底在发
生着什 么?
狗
鞋 物灯
窗
镜
床
……
分析——解构图像形式
《刺杀马拉之后的科黛》油画 保罗·博德利(法国) 1860年
马拉之死 油画 大卫(法国) 1793年
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情形:马拉倒在 了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带血的匕首滑 落在地,而凶手已经逃离现场。画家将主角设计在 一个情节和场景中,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增 强了他的感染力。画家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的 单纯、深暗,和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形成对比, 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事 件给人带来的压抑和悲痛感。
马拉之死 油画 大卫(法国) 1793年
《刺杀马拉之后的科黛》油画 保罗·博德利(法国) 1860年
哀悼基督 大理石雕塑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1498年
基督下葬 油画 卡拉瓦乔(意大利) 1603-1604年
马拉之死 油画 大卫(法国) 1793年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 外国1.1 西洋艺术作品赏析

美术作品赏析国外美术作品:一.雕塑1.《着衣母婴卧像》亨利.摩尔(1898年—1986年)英国现代雕塑家,他在矿区里度过童年时代,中学时受一位教师的影响,走上艺术之路。
母与子是亨利.摩尔经常创作的题材,这件作品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人物的一切细节都被忽略了,强化了母亲敦实起伏的身体,孩子在母亲的怀中显得那么安全和舒适。
亨利.摩尔常常借用母亲的身体表现山峦、丘陵和大地。
亨利.摩尔以独特的雕塑语言和创新精神,给雕塑艺术注入了现代气息,掀掀开了雕塑艺术史上新的一页。
2.《米洛斯的维纳斯》古希腊《掷铁饼的人》米隆(古希腊)《摩西》1516年米开朗基罗(意大利)《圣堂》1908年罗丹(法国)《自由女神像》1886年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美国)二.绘画马蒂斯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马蒂斯生于法国,是毕加索时代最重要的古典现代主义艺术家之一,且是野兽派的领导角色。
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并促成了二十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
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
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1950年6月11日,法国当代著名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在威尼斯艺术节中荣获大奖。
马蒂斯和野兽派1995年在秋季沙龙展览会中,马蒂斯等人作品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与传统写实色彩截然不同,评论家们戏称他们像“野兽”一样,“野兽派”因此得名。
2.油画《戴帽子的妇人》采用涂鸦的方式,在整个油画的表面都有涂鸦的痕迹,而这些涂鸦大部分都是黄色和绿色,使整个油画的表面看起来有点模糊,这幅油画主要描绘的是一个年轻的妇人,她的身子本来是向前的,但是她的头却向后扭了过来,所以这幅油画应该是一个年轻的妇人回头的一刹那的情境描绘。
3.《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美术作品赏析课件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不同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的分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赏析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美术作品集。
2.学具:笔记本、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四、作业设计中的作品挑选和多角度赏析
(1)作品挑选:在作业中,为学生提供不同风格、类型的美术作品,以便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析:
-作品背景: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为赏析作品提供依据。
-艺术特点:分析作品在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体现作品的艺术价值。
-张大千的《黄山云海》:画面运用泼墨技法,以浓墨重彩描绘出黄山的壮丽景色。画面构图开阔,意境高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赏析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了绘画艺术的演变过程,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课后,可以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力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2)审美素养提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如历史背景、创作技法、艺术风格等,帮助他们建立多元化的审美标准。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审美观念的变迁,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难点中的多角度赏析美术作品
为了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赏析美术作品,教师应注重以下方面的引导:
试论西方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观赏的差异性

语言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结合,通过模仿客观现实生活的形象并做
(二)审美的差异
到某种程度的逼真制造幻觉。传统艺术在因果上是合理的,显现
传统的艺术欣赏较多的侧重于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时代
的是“这是什么”?而现代艺术是较为注重形式,强化主观的情 背景、作者生平方面的品评。在传统艺术欣赏里,共同被解释对
感差异来表现事物。现代艺术制造特殊矛盾,它的语言更接近于 象的存在成为创造者和接受者欣赏的前提。艺术家以写实的方式
人类主观的真实感受。现代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不再是为了描绘客
161
Hale Waihona Puke 艺术形象出现模糊性。因传统表达美的因素的约定成俗,艺术家 心理状态的理解。鼓励着受众从以前被告知的一种被动状态转入
们被迫而寻求一定的社会规约导致传统上形成一种集体技术。艺 对作品自由理解的状态,解读权属于每一位观众。
术家们建立并使用了一套严谨的科学体系来支持艺术上的创作,
如绘画中的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上注重轮廓、体积、明暗、 色彩、空间、质感等方面去表现和塑造形体,表现物体的具体 存在。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思维都存在极致的、最佳的、完 美的技术和方法的追求。传统美术培养起来的审美标准把丑掩饰 起,艺术停留在追求艺术外表的美丽与逼真上。
诗歌和音乐。现代艺术呈现的是“关于什么”?
运用各种方式安排让受众理解,诱导受众进入自己的解释,并获
五、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在创作中确立观赏机制的差异
得受众的反响。受众也习惯于用节制和明确、理性和规范,真实
(一)创作的差异
与唯美等对作品作出解释和鉴赏。传统艺术对受众审美视野、审
传统艺术总是将模仿、记叙、再现真实的客观作为创作的 美准则的规范,导致其欣赏损失了自身独有的视觉性,也制约了
人美版 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主题三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在对自然进行描绘的实践中开始追求作品的形式美感,艺术家们不断美化、调整作 品,把不符合美的地方统统去掉,赋予自然“理想化”!
文艺复兴运动重视人的价值、自由平等。 作品融合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在形 式美感中追求真实的表现。
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婚礼 油画 木板油彩 81.8cm×59.7cm 扬·凡·艾克 (荷兰) 1434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英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分析——解构图像形式
既然讲究对称,这些图形为什么不画得 一模一样,绝对对称呢?
现 实 与 理 想现 实 与 理 想 西
西 方 古 典 绘方 古 典 绘 画 画
——
分析——解构图像形式
这种图形位置给我们的感觉不是绝对的
一样,但是保持了视觉等量不等形的平衡,
我们把它叫做均衡。
现 实 与 理 想现 实 与 理 想
受到人物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幸福生活,
也呼应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推崇人
的个性关怀,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
现 实
与
理
想
——
西 方 古 典 绘 画
分析——解构图像形式
场景以人为中心,空间成为了叙事的道具。 有层次的空间带给人真实的立体感受。画面中 前、中、后三个层次都有哪些内容?
现 实 与 理 想
我们世世代代的观赏者都成了他们婚礼的见证人。
现 实
与
理
想
——
西 方 古 典 绘 画
评价——衡定图像价值
这幅作品对于西方绘画史有什么价值?
画面中心的镜子以及镜子上方的一行字
能给我们答案,字的内容是 “扬·凡·艾克在
此,1434年”。画家想突出些什么呢?
现
实
中外美术作品分析

中外美术作品分析中国美术作品鉴赏1 、简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三段的内容(1) 开首一段就是京郊的农村风光;(2) 中段就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与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3) 后段就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
店铺林立。
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2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1) 、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 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 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 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 构图采用散点透视。
布局有序, 内容丰富, 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 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 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3 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1) 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 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 18 里许的卞山景象。
(3) 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 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 结构谨严, 纵横离奇。
画草庐数间, 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
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 淡墨微染, 层层加深, 层次井然。
画面密而不塞, 实中有虚, 有深远的空间感。
(4) 运用前代画家之法, 创造出线繁点密, 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被明代画家董其昌称为"天下第一。
"4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1) 元代统治者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诗酒。
(2) 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 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 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4) 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
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与影响。
5 阎立本《步辇图》(1) 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
(2) 作品描绘的就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3) 构图均衡, 人物主次分明, 形象生动, 线条匀细挺拔, 富有弹性。
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 效果单纯而明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美术与现代美术作品赏析
19世纪后半叶,印象派在一片质疑声中坚强的成长了起来。
印象派的诞生开一代绘画的先河,架起了古典美术与现代美术的桥梁。
印象派的产生带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印象派的命名却带有现实的偶然性。
历史的必然性在于经过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繁复,呆板,对细节无休止的完美追求后,人们开始厌烦于单调、重复的追求,大胆、简略、即兴的作风使得印象派迅速的成长起来;而所谓的现实的偶然性则是说,莫奈的《日出·印象》决定了印象派的这一名称。
莫奈的画本叫做《日出》,而一记者在看完画后,在报纸上写评论,嘲笑莫奈的日出不过是信手涂鸦,凭印象画出的日出,根本不能叫做画。
莫奈干脆就将自己的画改名为《日出·印象》。
而莫奈一派人,便自称印象派。
谈起印象派大师,我们自然那会提及莫奈,毕沙罗、雷诺啊等等,他们在西方美术史上犹如一座座高耸的山峰。
他们喜欢阳光和大气,渴望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对自然的真实感受,追求稍纵即逝的直接印象。
更以一种全新的视觉角度,以对光和色的独特表现和对绘画语言的大胆创造而令世人瞩目。
他们色彩明丽的画也让后人为之膜拜: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雷诺阿的《阳光下的女子身体》,德加的《台上芭蕾舞演员》等等。
仔细观察印象派画家的画,我们会发现,这些各有特色的画中,有着同样的特点。
一、重光线
在印象派的画里,明媚的光线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1870年他们公开宣称:“走出人工光线的画室,弃掉画廊的调子与褐色的颜料,到明朗的日光中去作画吧。
”他们不仅仅是说说,在画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在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中首先表现了出来。
画中描绘的是一个裸女与两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席地坐在河边的树荫下。
整个画面充斥着明朗的光线,不晦涩,不灰暗,不单一,轻松的午后被清晰表现了出来。
同样的,在雷诺阿的《阳光下的女子身体》这幅画里光线在画中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半裸的丰腴女子站在草丛里,白皙的皮肤在深深浅浅的绿色中显得格外的细腻。
阳光透过树荫,留下淡淡的光斑撒在女子的身上。
整个画面顿时明朗,活泼起来,充满着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焕发出急切的热情和勃勃生气。
光线从此入驻了印象派画家的画布,褐色调一去不复返,画布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二、重色彩
印象派画家中彩色,在他们的画中,有着五颜六色的景物,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褐色调。
在这一方面莫奈是做得比较突出的一位画家,他曾经画过很多幅色彩不一样的《晨雪中的干草垛》。
而在色彩变化最为强烈的是在莫奈的睡莲一系列的作品中。
莫奈画了很多的幅基本色调不同睡莲,而在其中一幅作品中,更是同幅不同色。
作品里,阳光照在睡莲上,睡莲显现出了各种的色彩:有粉色,有蓝色,有紫色,有黄色···这些本不是睡莲的真正颜色,但是在莫奈的笔下,这些颜色都因为明媚的画面而变得合理起来。
这种大胆的用色,成就了莫奈不拘一格的风格。
在雷诺阿的《青蛙塘》一作里,彩色与光线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水上游乐场,波光潋滟,绿树成荫,光线在水面上产生出变幻莫测的丰富色彩。
特别是水波上折射出的色彩,雷诺阿一样的用极端的彩色敏感与灵巧飞动的笔将这种瞬间的美丽记录了下来。
色彩的丰富大胆使得印象派的画变得五彩缤纷,充满想象,大大的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多彩的追求。
三、重瞬间
印象派画家的画往往是一瞬间的记录,这样的画比起长时间的临摹画而言,显得更加的生动与真实。
印象派在取景上带有的这样的瞬间偶然性,使得他们的画中体现出对生活和自然地直觉总体认识,并在这种直觉总体中产生一种似是而非、不拘一格的速写似的诗情画意。
莫奈就特别善于捕捉一刹那的感觉,如《在本内考特的塞纳河畔》描绘树荫下闪烁的阳光和水面上粼粼的波纹,那一瞬间的水面变化被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同样的,德加在画《台上的舞蹈演员》的时候亦将舞女的瞬间完美的定格了下来。
他用灵动的线条捕捉到了舞女快速运动的印象,描绘出了在舞台强光下舞女优美舞姿的瞬间变化,看上去好像照相机刚好把落入它的镜头里的物体拍摄下来一样。
其实在这样的“漫不经心“的背后,是画家的苦心经营。
看似不经意的瞬间,往往花费了画家更多的心血,这样画出来的画才可以生动而严谨。
四、重质感
印象派画家对画面上事物的质感要求特别的高,不论是叶子色彩的变化,还是舞女纱裙的透明度与轻盈度,都有仔细的描绘。
在德加的《舞蹈课》里,一群年轻的芭蕾舞蹈演员在排练室认真的排练。
画面上,下女孩纱质的裙子,层层分明,薄如蝉翼,其中的褶皱也显得自然无比。
而与之对应的女孩腰上的缎质腰带,表面富有光泽,光线的深浅变化表现出它搭在裙子上的随意性。
就连画面上不显眼的玻璃也有它应有的质感。
有微微的透明,但是玻璃镜面上又有反映了室内物体,带有
斑驳的光线。
意象派画家不再想巴洛克画家一样无止尽的追求细节的繁复与完美,但是他们重视每一处细节上的质感,不论这个细节是精致的,还是粗狂的。
五、重环境
纵观印象派画家的画,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画都是室外的景色。
他们提倡室外作画,追求完全自然的风景与光线。
室外的环境让他们的画变得更加的明亮,这是一种气氛的表现。
印象主义的做片,无论是莫奈的《卡布荪的林荫大道》或是马奈的《游舟》,再或是马奈的《在杜拉伊勒的咖啡馆》,它们都暴露在裸露的天空下。
自然,亲近,没有约束,没有束缚,画面上都洋溢着一种迷人的愉快的气氛。
就算是鲜有室外作品的德加,在他的室内作品里,一样充满着迷人明朗的光芒,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热情洋溢。
雷诺阿的裸女亦是如此。
这样的画面让人觉得轻松,健康,乐观,真实。
印象派画家给画布洒满的就是活力的气氛与乐观的阳光。
品味印象主义的画,它就是一种再现自然,对瞬间捕捉的画。
这样的画带有一定的涂绘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印象主义是巴洛克风格的发展,是写实主义的延伸,它的出现于发现遇见了未来西方美术的走向,显现出了现代主义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