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名画的品鉴文章

名画的品鉴文章
《盲女》
《盲女》是英国画家约翰·埃·密莱于1856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现收藏于英国伯明翰市博物馆与美术陈列馆。
画上是一幕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景物比较开阔,色彩舒人心脾。
画面背景中有大片明亮的草地,羊与鸟儿跑动起落,两条鲜明的彩虹显示雨后大地的湿润。
然而这美好壮阔的大自然却是为了衬托前景中两个衣衫褴褛的女孩。
一个眼睛看不见世界的光明,一个年纪小到完全无法理解世界的黑暗。
小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在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为盲女描述她看到的美景。
无法领略身边景物的盲女只能倾听小伙伴的讲解,她连停歇在她的披肩上的蝴蝶也无从感受。
她静静地听着,似乎在小女孩的描述中,沉浸在美妙的想象之中。
两个穷苦的孩子穿着勾破了的粗布裙子和笨重的鞋子,这些痕迹都表明了着她们的穷困境遇。
而盲女膝上的小手风琴,则暗示了她们是卖艺为生的流浪儿。
在这如此美好的世界,她们可能只能通过这小小的手风琴来诉说自已多舛的生活与哀愁,那紧握的双手让她们显得更加无依无靠,也让画面充满了悲剧性的诗情与寓意。
外国名画赏析

外国名画赏析本文将对一些经典的外国名画进行简要的赏析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外国绘画艺术的魅力和特点。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2篇《外国名画赏析》,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国名画赏析》篇1外国名画赏析外国绘画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经典的外国名画。
1.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这幅画以女性为主角,画面表现了她微笑的面容和深邃的眼神,同时画面背景也是达芬奇用心描绘的。
这幅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极富表现力的神秘性,使得它被广泛地欣赏和研究。
2. 梵高的《向日葵》《向日葵》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画以向日葵为主题,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夸张的画风,表现了梵高内心世界中对于自然的热爱和独特的艺术审美。
3. 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亚维农的少女》是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绘画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这幅画以五个女性为主题,运用了立体主义的表现形式,将人物形象分解成几何图形,表现出毕加索独特的艺术创意和探索精神。
以上三幅名画只是外国绘画艺术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它们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外国名画赏析》篇2外国名画赏析是一个广泛的主题,因为外国有很多著名的画家和画作。
以下是两个著名的外国名画及其赏析:1. 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 600 万左右。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我深信,只有高度的文化建设,才能造成现代强盛的民族和国家,对美和艺术的理解,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美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多接触艺术,包括了解一些艺术史,经验证明:人们对于美的鉴赏和理解力,是要靠学习才能获得的————是知识之所赐。
西方艺术往往让人觉得驳杂繁芜,高深莫测,让人不明就里,不知所措。
对西方数千年艺术发展概况的解读,体验到西方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略到西方艺术典雅精致的风格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入艺术的现场,感悟艺术之趣、历史之真,知性之美。
从这本书中,学有所获,常有所思,偶有所悟,其乐融融。
西方美术发展的精神基点,始于与自身的认识上。
“美术”一词,在西方指非功利主义的礼堂艺术,或主要指为纯审美而创作出的有形艺术。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方式。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希腊。
尽览西方美术发展的线索,有过三次高峰时期。
第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第二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19世纪。
对于文艺复兴,在我学这门课以前的记忆里,留下足迹的仅仅是文学作品,远远不知道美术作品的丰富、无限和逼真。
到此刻才了解到艺术的无垠天地。
历史的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世纪是基督教统治西方的一千年,人们的思想,生活都受到基督教义的全面渗透和压抑。
这个时期的人们缺乏创造力,缺乏自主思想,只为了上天国而活着,而文艺复兴唤醒了西方人的创造力。
文艺复兴为世界文化史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恩格斯说:“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
”就文艺复兴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只有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繁荣时代可以和它相提并论。
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化,是人类无与伦比的不朽的珍品。
而近代先进的艺术文化,是在文艺复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论述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在绘画形态与创作理念上的差异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等人。
而后印象派则是继印象派之后产生的以塞尚、梵高和高更等人为代表的本质不同于印象派的另一艺术流派。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二者在绘画形态与创作理念上的差异问题进行论述.在创作理念方面,印象派强调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主张艺术上的革新,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因此他们主张他们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调配颜色从而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走出画室,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印象主义画家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他们的绘画生长在写实主义的土壤之中,但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准确而客观地描绘个人面对世界时的视觉感受。
印象派画家对瞬间视觉感受,对色彩、氛围、笔触的关注,甚至超越了对社会历史、宗教、伦理的关注。
而后印象派则不满足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和情绪。
其根本观点是反对真实的表现自然界的光与色,而主张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大胆尝试和探索,重视自我的表现,用大脑去思考艺术真实表现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理性的组合和安排使所看的一切在有意味的秩序形式之中得到表现,使画家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
在绘画形态方面,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不再像传统绘画的黑色和灰色,而是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并且不再使用轮廓线,物体的外形因而模糊,这使得印象派绘画变成了光影、气氛和色彩融合之作。
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
具体的说,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五百字以上艺术作品赏析

五百字以上艺术作品赏析《维纳斯的诞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作创作于1484年至1486年间,现藏于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
这幅画描绘了古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诞生的场景。
画面中,维纳斯娇美的裸体身姿令人惊艳,她站在一个贝壳中,优雅地从海中升起。
她的身体线条流畅而柔美,肌肤如雪,头发披散,眼神温柔。
维纳斯的左手轻轻地遮住了自己的私处,既保持了一定的谦虚,又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画面背景是一片宁静的海洋,天空中飘着一朵朵白云,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神圣的氛围。
波提切利通过这幅作品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崇拜。
维纳斯作为爱与美之女神的化身,代表了完美和纯洁的象征。
她的身姿和面容无瑕疵,展示了艺术家对于完美的追求。
画中的维纳斯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
这幅画作还表达了对古希腊文化的赞美和向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文化被重新发掘和崇拜,被视为理想化的艺术和文化典范。
维纳斯的形象便是对古希腊美学的再现,她的身姿和神态都展现了古希腊艺术的特点。
《维纳斯的诞生》的画技非常精湛,细腻而且逼真。
波提切利通过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刻画出了维纳斯肌肤的柔软和光滑,给人一种触摸的欲望。
画面的色彩饱满而温和,运用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整幅画作的构图和布局都非常精心,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考虑和处理。
这种精湛的画技和细腻的触感使得观者仿佛能感受到维纳斯的存在和她所带来的美的力量。
《维纳斯的诞生》是一幅充满艺术力量和迷人魅力的作品。
通过对维纳斯的描绘,波提切利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古希腊文化的向往。
他通过精湛的画技和细腻的触感,将维纳斯的完美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人性的思考的体现。
外国艺术作品英文赏析作文

外国艺术作品英文赏析作文英文:When it comes to foreign art, one of my favorite worksis "Starry Night" by Vincent van Gogh. This masterpiece was painted in 1889 and is now housed in the Museum of ModernArt in New York City. The painting depicts a swirling night sky over a small village, with a cypress tree in the foreground. The use of bold, swirling brushstrokes and vibrant colors gives the painting a sense of movement and emotion.One of the reasons I love "Starry Night" is because of the way it captures the beauty and mystery of the night sky. The stars seem to twinkle and dance, and the moon shines brightly against the deep blue background. It's almost asif van Gogh has brought the night to life on the canvas.Another aspect of the painting that I find fascinatingis the way van Gogh used color to convey emotion. The deepblues and blacks of the sky create a sense of calm and tranquility, while the bright yellows and oranges of the stars and the village buildings add a sense of warmth and energy. It's a perfect example of how an artist can use color to evoke a specific mood or feeling."Starry Night" is also a reflection of van Gogh's own inner turmoil and struggles with mental illness. The swirling, chaotic sky and the dark, foreboding village seem to mirror the artist's own inner turmoil. It's a reminder that great art often comes from a place of deep emotion and personal struggle.Overall, "Starry Night" is a truly remarkable work of art that continues to captivate and inspire viewers more than a century after it was created. Its beauty, emotion, and depth make it a timeless masterpiece that will always hold a special place in the world of art.中文:说到外国艺术作品,我最喜欢的之一就是梵高的《星夜》。
名画赏析的艺术论文

名画赏析的艺术论文美术家创造美术形象并通过它来传达一定的意识和审美理想,需要运用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来实现。
以下是名画赏析的艺术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笔者试图通过对西方美术名画《蒙娜丽莎》和《日出印象》的赏析,来传达对名画、名画家的崇敬,对美术甚至是对艺术的感知和触觉,从而激发设计的灵感。
【关键词】西方;美术;名画;赏析我一直对西方美术史充满了好奇,每当看到一些名画,诸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每当看到她深邃的双眼与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神秘,迷人的感觉。
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到巴洛克风格艺术品,在到法国的洛可可艺术,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法国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作品,每个大师,每幅作品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达芬奇(意大利),新古典主义的开山主大卫(法国),以及印象派大师莫奈(法国),后印象派大师梵高(荷兰),这几位是我最喜欢的西方美术大师。
《蒙娜丽莎》是我最喜欢的画,总给人一丝神秘感觉。
《蒙娜丽莎》的 ___达芬奇,是我最喜爱的大师,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的代表,曾被誉为所有画家中最杰出的天才,创造出艺术的最完全的表现,达到了人类精神的最高地位。
达芬奇是画家,同时也是雕刻家、诗人、音乐家、建筑家;他又是机械技师、数学家、科学家,留下不少在这种多领域的手稿,实在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完全的表现者,一位全能的天才画家。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出色的肖像画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瑰宝之一。
《蒙娜丽莎》(1503―1506)画高77厘米,宽53厘米,是达芬奇的另一名作,现藏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及整个世界美术史上最优秀的肖像画之一,据称画中的人物是佛罗伦萨一个名叫佛郎西斯科戴列热贡多的银行家的妻子。
从《蒙娜丽莎》的诞生到现在,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同的观者对她的微笑有这不同的感受,有的认为她笑的很温柔,有的觉得她笑的很严肃,有的觉得她虽然是在微笑着,但却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西方美术欣赏鉴赏相关论文

西方美术欣赏鉴赏相关论文西方美术欣赏是高校美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美术欣赏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美术欣赏相关论文篇一:《试论中西方美术的融合与当代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的创作初衷是对艺术的感悟,基本点在于美,这一点与传统艺术(包括绘画)的出发点是一样的。
无论什么形态的美,它必定是包括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形态的多样性使工艺品更具广泛的市场与发展空间,艺术的创造来源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一件艺术品。
用艺术的眼光来创造工艺品,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喜爱艺术的愿望,艺术对于社会、对于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在西方美术中,注重绘画材料与工具的多样性及绘画材料与写实观念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它的科学性。
强调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描绘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真实情况。
严谨的比例,光线的变化,空间以及色彩的表现。
通过绘画的过程找寻事物的特征并逐步进行科学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绘画语言,创造真实的“理想之美”。
“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真实”(黑格尔《美学》)。
中国美术早期则深受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养生主》),强调抒发主观意志,以主观的思想来控制情感,从美好的一方面来净化内心世界。
塑造理想的人格,从而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通过所要描绘的具体对象表达自己内心感受,以咏物来寓志,借景抒情,形成中国美术特有的“意境”。
讲求“气韵生动”,不求形似但求“传神”,(明·徐渭)“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东晋·王羲之),把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景物相融合,通过画面上的“物”与“意”即“书”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诗、书、画”一体的特有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我深信,只有高度的文化建设,才能造成现代强盛的民族和国家,对美和艺术的理解,
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美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多接触艺术,包括了解一些艺
术史,经验证明:人们对于美的鉴赏和理解力,是要靠学习才能获得的————是知识之所
赐。
西方艺术往往让人觉得驳杂繁芜,高深莫测,让人不明就里,不知所措。
对西方数千年艺术发展概况的解读,体验到西方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略到西方艺术典雅精致的风
格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入艺术的现场,感悟艺术之趣、历史之真,知
性之美。
从这本书中,学有所获,常有所思,偶有所悟,其乐融融。
西方美术发展的精神基点,始于与自身的认识上。
“美术”一词,在西方指非功利主义
的礼堂艺术,或主要指为纯审美而创作出的有形艺术。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表达思想感情
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方式。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
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希腊。
尽览西方美术发展的线索,有过三次高峰时期。
第一,古
希腊古罗马时期;第二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19世纪。
对于文艺复兴,在我学这门课以前的记忆里,留下足迹的仅仅是文学作品,远远不知道
美术作品的丰富、无限和逼真。
到此刻才了解到艺术的无垠天地。
历史的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世纪是基督教统
治西方的一千年,人们的思想,生活都受到基督教义的全面渗透和压抑。
这个时期的人们缺
乏创造力,缺乏自主思想,只为了上天国而活着,而文艺复兴唤醒了西方人的创造力。
文艺
复兴为世界文化史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恩格斯说:“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
革命。
”就文艺复兴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只有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繁荣时
代可以和它相提并论。
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化,是人类无与伦比的不朽的珍品。
而近代先进的
艺术文化,是在文艺复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
虽然文艺复兴是一次内容复
杂多变的艺术风潮,但它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典型和共通的原则,方法以及形式。
文艺复兴-----这个人类终于迎来的属于自己的曙光,这个时期的人们尽情地歌颂人,
歌颂人性,歌颂人的美是文艺复兴美学观的主旋律。
美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艺术大变革中
充当了主角,出尽了风头,走在了运动的最前面,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大画家,大雕刻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是这一运动的象征
和代表,他们犹如三座精神金字塔,永恒地屹立在西方美术史的第二次峰期之上。
最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以其作品所展现出的力量和暴发性向人们宣告文艺复兴的
不可阻挡的辉煌。
米开朗琪罗曾在著名画家吉兰达约门下学习,但真正给他启示的是古代雕塑,他在致力
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这使他成为最充分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
米
开朗琪罗的作品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或许他是一位最接近贝
多芬境界的美术家。
早期作品是17岁时创作的浮雕《阶梯旁的圣母》和《山陀儿之战》,粗
朴壮实,沉静庄重,深得古典风格的真髓,表明他一开始就追求强烈运动中的人体表现。
米开朗琪罗的艺术有几个特点:一.在宗教题材作品中有鲜明的人民特色,他描写的是
穷人的宗教。
二.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例如《大卫》的理想,《摩西》的愤怒,
《垂死的奴隶》的痛苦,《夜》的悲伤等等都是那个时代的回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
受到那是时代的脉搏在跳动。
三.作品反映了时代和个人思想上的矛盾,故带有悲剧色彩,
米开朗琪罗一生创作的作品很多,这些作品好像是一串串峰标,它告诉人们,他有过向往激
情,痛苦和悲伤。
以色列古代的大卫王,少年是个牧童,当非利土人侵犯以色列时,大卫到前线给哥哥们
送饭。
敌方的巨人哥利亚凶悍异常,以色列人正无法抵挡时,少年的大卫用甩石机杀死哥利
亚,挽救了民族。
这段旧约上的神话被米开朗琪罗用来作为保卫共和国的象征。
他说道:领
导人应当像大卫一样保卫民族。
1501年春,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秋天开始创作著名的雕塑《大卫》,至1504年
完成。
当这件作品落成是时,整个佛罗伦萨城都沸腾了,人们都来瞻仰《大卫》的丰姿。
这
座云石像取材于圣经,有趣的是,米开朗琪罗没有把大卫塑成一个牧羊少年而是赋予这个形
象以新的内容,把他雕成一个青年壮士的形象,在他的身上寄托着人类美好的理想。
他不再
是圣经里的大卫,而是市民英雄的化身。
米开朗琪罗以完美的青年男性人体表达了佛罗萨公
民保卫自由,反抗贵族专权和外来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体现了人能改造世界的人文主义思想
特点。
《大卫》获得巨大的成功,标志着米开朗基罗艺术上的成熟。
《大卫》是一座立像,高
5.5公尺,是在一块被人损坏过,而没有雕刻家再敢于动手的,闲臵了近半个世纪的巨大大
理石上雕刻而成的。
《大卫》这一题材曾被多那太罗及委罗基奥表现过。
米开朗琪罗对此题
材的理解完成不同于前辈艺术家。
他的大卫表现了一个运动的“瞬间”。
一个肌肉发达,体
格匀称的青年男子充满自信地直立着,右手拿着投石器,左手拿着石块,向地平线远处搜索
敌人。
英武潇洒,具有巨大的内在力量和男性魅力。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是全裸的,着重表现
了发达的肌肉,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雕像之一。
这里的大卫,不是把敌人的头
颅踩在脚下,而是转过头去,逼视那越来越近的敌人。
大卫的身体、脸部及肌肉紧张而饱满,
充满力度。
大卫强壮的躯干,巨大的手和脚,不仅准确地再现了每一束肌肉,而且充满激情。
《大卫》是米开朗琪罗的不朽雕塑名作,使它颇负盛名的是作品所呈现的人物的性格魅力和
人格魅力,这绝不是拉斐尔的圣母身上的人性的特征,而是为正义而斗争的必胜信念即将迸
发的巨大的热情的性格特征。
人类的艺术史源远流长,无数传世精品博大精深,光彩照人,岁月的磨洗无法减少它们
蕴藏的瑰丽,反而经历过大浪淘沙的作品,让人类倍感弥足珍贵,视为天赐神品。
是历史,
是人类的创造,是艺术家们思想深处的灵感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让我们能深深体会这
个世界的奥妙和神奇,震撼和激情,圣洁与宁静。
永远在心灵的深处感怀那些为我们创造这
片神秘世界的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