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卷(doc 13页)

合集下载

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卷

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卷

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部分试卷 (闭卷形式考试 2小时内独立完成) 一、填空题(共 题,每空格0.5分,共28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 1、梯度风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条件下的运动 2、南方气旋(江淮气旋)的形成有静止锋上的波动和倒槽锋生型两种类型。

3、我国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极锋急流相对应,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副热带急流相对应。

4、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 锢囚锋四种。

5、暖气团、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到空中,这时,更冷气团推动冷气团,使得冷气团中的冷空气变得更冷,这样的锋叫做冷式锢囚锋。

6、对流层上部的急流,根据其性质与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极锋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和热带东风急流。

7、热带气旋中心的运动主要取决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内力三种力平衡,在东风带中,其移动路径偏于引导气流的高压一侧。

8、侵袭中国的寒潮中期天气过程主要有三个类型:倒Ω流型、极涡偏心型和大型槽脊东移型。

9、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有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表不均匀、地面摩擦。

10、暴雨的形成条件是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和较长的持续时间。

11、我国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小槽发展型、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三大类型。

12、广义的长波调整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波的位置变化,另一是长波波数的变化。

13、据统计,我国多年侯平均大雨带,5月中旬至6月上旬停滞在华南,称为华南前汛期,6月上旬至月7上旬停滞在长江中下游,称为江淮梅雨。

14、在降水预报中,垂直运动条件的分析,可用低层风向风速和非地转风大致估计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运动;在高层用涡度平流来分析判断高层辐散从而估计垂直运动。

15、形成对流性天气的条件有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其水汽条件所起的作用,不仅是成云致雨的原料,而且是影响大气层结稳定度的重要条件。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

A、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试卷(110分)1.一、填空题(每空0.5分, 共 44分)2.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

3.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深化改革, 力争在3到5年内, 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 增强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

4.公共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等几方面。

5.《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明确规定: 气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 导致预警信号的发布出现重大失误的, 对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我国对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现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到八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 按照其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7.就精细天气预报而言, 短期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 短时和临近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位置和强度。

8.《关于传输城镇天气预报的通知》要求:全国城镇天气预报每天传输2次:各省(区、市)早晨7:30前(北京时, 下同)将24、48、72小时三天预报(分08时-20时, 20时-08时两段)发往北京,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在7: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每日下午15:00前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4、48、72、96、120小时五天预报、下午16:30前将其它城镇五天预报(分20时-08时, 08时-20时两段)发往北京, 下午16: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

9.《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中, 对预报时效定义:短时预报是指未来0-12小时天气参量的描述, 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10.业务运行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通常采用体积扫描的方式观测。

11.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

第二届全国预报技能竞赛试题_基本理论_业务规范(试题 )

第二届全国预报技能竞赛试题_基本理论_业务规范(试题 )

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试卷——基础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闭卷形式考试,120分钟内完成)单位:姓名:准考证号:------------------装------------------订-----------------线-------------------一、填空题(共19小题54个空,每个空0.5分,计27分)1.积雨云在可见光图像上是白色调,在红外云图上是白色调;卷云在可见光云图上是灰色调,在红外云图上是白色调。

2.云型是识别天气系统的重要依据,锋面云系具有带状云型,气旋云系具有涡旋状云型,山脉背风波云系具有线状云型,高空短波槽具有盾状云型。

3. 雷暴单体的生命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塔状积云阶段、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

4. 雷暴或深厚湿对流产生的三个要素是大气垂直层结不稳定、水汽和抬升触发机制。

5. 强冰雹的产生要求雷暴内具有强烈上升气流;而雷暴大风的产生通常要求雷暴内具有强烈下沉气流。

6.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称为地转风。

1、7.短时、临近预报每天实时进行预报检验工作,所有预报项目均计算TS评分、漏报率、空报率。

2、8.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行星尺度系统有西风带长波槽、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热带环流。

9.请判断下面理想高空环流形势的发展趋势是(a) 填塞、(b)加强。

(a) (b)10.典型梅雨一般出现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

11. 支配大气运动的基本物理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它们在大气动力学中分别为连续方程、运动方程和热力学能量方程。

12. 垂直方向的环流分为直接环流和间接环流两种,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称为直接环流,使锋面减弱;暖空气下沉、冷空气上升称间接环流,使锋面加强。

13.绝对涡度是涡度和涡度之和;涡度的局地变化是涡度的和涡度的之和。

14. 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是夏季起作用和冬季起作用。

15.抬升凝结高度以上,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第一个交点所在的高度称为,第二个交点所在的高度称为。

预报技能竞赛试题1

预报技能竞赛试题1

预报技能竞赛试题(一)一.填空题1. 对于移动性锋面,由于及锋两侧水平温度。

2. 水平无辐散的主环流强迫出次级环流,主强迫是通过作用而产生次级垂直环流,环流又通过产生加速或减速锋生速度。

3. 制约气旋发展的物理因子有许多种类,其中主要的有,,凝结潜热,摩擦,辐射和。

4. 在中纬度,气旋发生的基本机制是的斜压不稳定,能源是气团间的。

5. 水汽通量是表示的物理量。

它的定义是: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

6. 数值预报产品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可见光、红外及水汽图像,分别是由卫星探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形成的8. 卷状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有时出现的__________来识别的。

9. 运用红外云图估计降水强度时,主要考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的移速和环境中的湿度条件。

10. 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按天气状况分类,在我国常见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般有:、、、、、、。

12. 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一般有:、、、、、、、、、、等。

13. 主导系统是指所显示的有高空图范围内,直接操纵或左右影响系统移动、演变的环流系统,一般指、、、、等。

14. 统计表明,中尺度雨带大多数出现在相应天气尺度系统中的区域。

中尺度雨带的移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周围环境。

气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气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气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A. 自西向东B. 自南向北C. 自东向西D. 自北向南答案:A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地球公转方向?A. 自西向东B. 自南向北C. 自东向西D. 自北向南答案:A3. 下列哪个选项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答案:B4. 下列哪个选项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时间?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答案:B5. 下列哪个选项是北半球黑夜最长的时间?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答案:D6. 下列哪个选项是引起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人类活动D. 太阳活动答案:C7. 下列哪个选项是引起四季变化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人类活动D. 太阳活动答案:B8. 下列哪个选项是大气层中最底层的一层?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A9. 下列哪个选项是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一层?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引起风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气压梯度力D. 摩擦力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昼夜交替、时间差异1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13. 大气层分为_________层、_________层、_________层和_________层。

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14. 引起风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15.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答案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答案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 1武汉区域天气预报竞赛集训初试试题〔本试卷共 15 页,勿遗漏!〕姓名:省份考试日期:2023 年12 月14 日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说明:1、本卷考试时间为 105 分钟,总分值 100 分。

2、本卷包括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标准、其他与天气预报业务相关学问。

3、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4、答案一律写在试卷相应答题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填空题〔51 道题,80 空,每空 0.5 分,共 40 分〕1、假设用涡度强度表征系统的强度,那么在脊线上涡度局地变化为负时,〔脊进展〕。

2、地面冷高压的〔长轴方向〕可以指示冷空气向南爆发的势力。

3、在高空图上,寒潮冷空气常表现为〔强大的冷温度槽〕或〔冷中心〕。

4、产生冰雹的区域之一:中低层的低槽、切变线、低压中心等辐合系统与高空〔槽前散度场〕相迭置地区。

5、太平洋副带高压区的低层往往有〔逆温层〕存在,这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

6、层结稳定度是争论与大气的温湿水平分布状态联系的〔垂直运动〕的进展问题。

7、大气中的水平辐散辐合都是〔非地转风〕引起的。

8、槽线上和槽后有冷平流的槽,预报为〔进展的槽〕。

9、锋面四周所以产生大规模的垂直运运动,由于〔气流的辐合辐散〕和〔锋面抬升作用〕而引起的。

10、我们把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大气流场称为〔地转风〕。

11、短波多半消灭在比较平直的西风上,波的振幅比较小,移动的速度〔比较快〕。

12、作用于实际大气真实的力,一般称之为根本力或牛顿力,包括〔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等。

13、重力在赤道上最〔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14、牛顿其次运动定律可导出大气的〔运动〕方程,质量守恒可导出〔连续〕方程,而能量守恒则可导出〔热流量〕方程。

15、大气的热量主要是来源于〔地球外表的长波辐射〕。

16、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而锋面两侧温差越大则坡度〔越来越小〕。

全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试卷--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试题(定)

全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试卷--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试题(定)

全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试卷--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试题(定)江西省天气预报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测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1、大气的热量主要是来源于(1)()。

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加而(2)(),而锋面两侧温差越大则坡度(3)()。

3、温带气旋生命史一般分为(4)()、(5)()、(6)()和(7)()四个阶段。

6.在东亚地区,气旋再生过程一般有三种情况:(8)()、(9)()和(10)()。

7.冬季北半球西风带中有三个明显大槽,它们分别位于(11)()、(12)()和(13)()。

8.影响大气运动的主要因子有(14)()、(15)()、(16)()和(17)()。

9.极地地区的对流层顶大约位于(18)()hPa高度上。

10.我国常见的大风有(19)()、(20)()、(21)()、(22)()和(23)()。

11.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有:(24)()、(25)()和(26)()。

12、广义的长波调整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27)()和(28)()。

13、梅雨锋与一般极锋不同,在梅雨锋的两侧(29)()和(30)()都较大,但(31)()并不明显。

14、对流不稳定或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判据是(32)()。

15、根据长波移速公式,大气长波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西风越强,移速越(33)();波长越长,移速越(34)();纬度越高,移速越(35)()。

16、地形对降水的两个作用,一是(36)()、二是(37)()。

17、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源地有三个,分别是(38)()、39()40()二、单项选择题(25分,每题0.5分)1、全球低纬地区各个季节的平均经圈环流都是( )。

A、哈得来环流B、费雷尔环流C、极地环流2、气块作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时,其温度变化的主要方式分别是()。

A、绝热变化、非绝热变化B、绝热变化、绝热变化C、非绝热变化、非绝热变化D、非绝热变化、绝热变化3、空气在作水平运动时,是()阻止了空气直接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预报业务技能竞赛理论笔试试卷标准答案

预报业务技能竞赛理论笔试试卷标准答案

预报业务技能竞赛理论笔试试卷标准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我国降水一般分为几个等级( C )A 8 B7 C 6 D 52.强降水往往发生在低空急流的( A )A 左前侧B 右前侧C 急流头前部3.冷平流地区( B )A地面减压 B地面加压C气压不变4.多普勒雷达除测量回波强度,还能测量回波( b )。

a. 垂直速度b.径向速度c.垂直梯度d. 生成和演变5.风暴的移动方向一般偏向于( B )A 对流层中层的风的左侧B对流层中层的风的右侧C与对流层中层的风一致6.描述大气运动的常见坐标系有( C )A Z坐标B P坐标C σ坐标D η坐标E 自然坐标7.分析地面天气图上锋面位置要考虑那些要素( ABCDEF )A 温度B 露点C 气压D 风场E 变压 F降水8.天气雷达是通过接收( c )来探测大气参数的a. 四周散射的电磁波b. 大气的反射的辐射c. 后向散射的电磁波d. 大气发出辐射波9.阻塞高压必备条件有(ABC)A 中高纬有暖中心B 持续三天C 急流减弱分叉10.风暴云的雷达RHI回波图上常出现“穹隆”,是指( A )A 最大上升气流区B 无上升气流C 最大下沉气流区D 下沉气流区11.以预报明天是否有雨为例结果见下表(a~d表示频数),考虑预报精度。

如下的叙述中最恰当的式子是(d)预报有雨无雨实况有雨 a b无雨 c dA、b/(a+b)B、a/(a+b+c)C、(a+b)/(a+b+c+d)D、(a+d)/(a+b+c+d)12.卡尔曼滤波方法适用于制作(b)A、降水预报B、温度预报C、风的预报D、湿度预报13.MCC是(C )A、大的暴雨云团B、大的雷暴云团C、多个雷暴单体合并成的雷暴群D、超级对流单体14.( A)的相互作用,是深对流活动演变和维持的基础。

A、不同云系B、对流尺度系统C、锋面云带与暴雨云团15.我国北方的暴雨云团,主要形成在( D )中。

A、高空槽B、晴空区C、层状云D、切变线、低涡及冷锋低槽云系16.高温预警信号分别以( d )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卷(doc 13页)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部分试卷(闭卷形式考试2小时内独立完成)一、填空题(共题,每空格0.5分,共28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1、梯度风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条件下的运动2、南方气旋(江淮气旋)的形成有静止锋上的波动和倒槽锋生型两种类型。

3、我国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极锋急流相对应,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副热带急流相对应。

4、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四种。

5、暖气团、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到空中,这时,更冷气团推动冷气团,使得冷气团中的冷空气变得更冷,这样的锋叫做冷式锢囚锋。

6、对流层上部的急流,根据其性质与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极锋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和热带东风急流。

7、热带气旋中心的运动主要取决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内力三种力平衡,在东风带中,其移动路径偏于引导气流的高压一侧。

8、侵袭中国的寒潮中期天气过程主要有三个类型:倒Ω流型、极涡偏心型和大型槽脊东移型。

9、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有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表不均匀、地面摩擦。

10、暴雨的形成条件是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和较长的持续时间。

11、我国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小槽发展型、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三大类型。

12、广义的长波调整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波的位置变化,另一是长波波数的变化。

13、据统计,我国多年侯平均大雨带,5月中旬至6月上旬停滞在华南,称为华南前汛期,6月上旬至月7上旬停滞在长江中下游,称为江淮梅雨。

14、在降水预报中,垂直运动条件的分析,可用低层风向风速和非地转风大致估计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运动;在高层用涡度平流来分析判断高层辐散从而估计垂直运动。

15、形成对流性天气的条件有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其水汽条件所起的作用,不仅是成云致雨的原料,而且是影响大气层结稳定度的重要条件。

16、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

17、短时预报是指0-12小时天气预报,其中0-2 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延伸期天气预报是指10-30天的天气预报。

18、新的天气预报技术路线是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主要工作平台、综合应用各种气象信息和先进的预报技术方法的技术路线。

19、我国对在经度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现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到八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按照其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20、《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霾等共14类。

21、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

22、霜冻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

23、城镇天气预报传输文件名为:C,其中:F为预报类指示码;P为城镇天气预报指示码二、单项选择(每题0.5分,共20分。

请将答案编码填写在括号内)1、在雷暴单体的生命史中,成熟阶段(B)A.无对流运动发生B. 上升和下沉气流并存C.只有上升气流D.只有下沉气流2、通常情况下,(C)不利于锋生。

A.鞍形场B.气流辐和C. 气流辐散D.暖气团一侧凝结潜热的释放3、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D)A. 冷心结构的高压系统B.暖心结构的高压系统C.冷心结构的低压系统 D.暖心结构的低压系统4、海陆分布对对流层中层西风带平均槽脊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冬季由于海洋的加热以及大陆的冷却作用,通常会导致(B)A. 大陆西岸形成低压槽,东岸形成高压脊(B). 大陆东岸形成低压槽,西岸形成高压脊(C). 大陆东岸和西岸均形成高压脊(D). 大陆东岸和西岸均形成低压槽5、罗斯贝提出,把(C)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定义为西风指数。

(A).30°~55°(B). 35°~50°(C). 35°~55°(D). 25°~55°6、正圆形的低压沿变压(B)方向移动,移动速度与系统中心强度成(D)。

(A). 升度(B).梯度(C).正比(D).反比7、气团离开源地后,由于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其属性亦随之改变,称为气团的变性。

通常(C)。

a. 冷气团到暖区变性快,而暖气团到冷区变性慢b. 大陆气团到海洋变性快,而海洋气团到陆地变性慢c. a和b都对d. a和b都不对8、以下系统中,(d)是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

a.太平洋副高b. 大西洋副高c. 格陵兰高压d. 北美高压13、大气环流中,( a )使低纬度地区多余的西风角动量向北输送。

a. 东北——西南向的槽脊和涡旋b. 西北——东南向的槽脊和涡旋c. 东西对称的瞬变涡旋d. 东西对称的定常涡旋14、大气长波在温压场配置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通常具有( b )结构。

a. 暖槽冷脊b. 冷槽暖脊c. 冷槽冷脊d. 暖槽暖脊15、下列因子中,( d )不利于锋生。

a. 辐合流场b. 鞍形场c. 对流凝结加热d. 下垫面加热16、反气旋的活动有利气团的形成,是因为( d )。

a. 反气旋低层存在辐散环流b. 反气旋一般移动较慢c. 反气旋的水平尺度足够大d. a、b和c都对17、副热带锋属于( b )。

a. 对流层锋b. 高空锋c. 地面锋d. 平流层锋18、如在天气图分析中发现700hPa有一暖舌,并且该暖舌位于地面锋线之后,那么,该锋面很可能是( c )a. 冷锋b. 暖锋c. 冷式锢囚锋d. 暖式锢囚锋19、寒潮过程在对流层低层及地面天气图中通常体现为( d )。

a. 西槽东移或横槽转竖b. 冷锋及锋后冷高压的东移南压c. 槽后强劲的冷平流d. a、b和c都对20、在雷暴单体的生命周期中,( c )积云内部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并存。

a. 积云阶段b. 消散阶段c. 成熟阶段d. 自始至终21、在锋面气旋的生命史中,( d )温压场趋于重合且气旋与锋面逐步剥离。

(a) 波动阶段(b) 发展阶段(c) 锢囚阶段(d) 消亡阶段22、通常情况下,( b )是最容易获得发展的槽。

a. 汇合槽b. 疏散槽c. 气压场对称的槽d. 温度场对称的槽23、冷锋后的冷高压中心数值如下,其中( a )情形下的冷空气势力最强。

a. 1050hpab. 1045hpac. 1040hpad. 1035hpa25、之所以要采用数值预报的“释用”技术,是因为( c )。

a. 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远比统计预报高。

b. 统计预报的准确度比数值预报高。

c. 虽然数值预报在预报天气形势时已经十分准确,但要素预报依然存在较大的误差d. 虽然统计预报方法在预报天气形势时已经十分准确,但要素预报依然存在较大的误差26、南亚夏季风低层盛行风向是( C )。

A. 北风B. 东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27、我国的雨带常位于( C )。

A. 副热带高压区B. 副热带高压东侧C. 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 C. 副热带高压的东南侧28、下列条件中,( A )有利于台风的发生。

A. 温暖的洋面B. 强的风速垂直切变C. 弱的地转偏向力D. A和B29、大气层结稳定度主要取决于( D )A. 能见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B. 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C. 风随高度的变化情况D.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30、天气图中,( B )未来最有可能获得发展。

A. 东西对称的槽线B.疏散槽C. 温压场重合槽线D. 汇合槽32、以下系统中,( c )属于季节性活动中心。

(a)太平洋副热带高压(b)大西洋副热带高压(c)西伯利亚高压(d) 格陵兰高压33、通常认为,( d )不利于台风的形成。

(a)海表温度高于27。

C (b)地转偏向力的作用(c)大气温度层结的位势不稳定(d)大的风速垂直切变34、下面关于积云对流的叙述中,选出错误的说法( B )A有风的垂直切变时,积云对流不易发展,但当积云发展到某种程度时,有风的垂直切变反而对流维持。

B有组织的积雨云中,在对流层中风流入的一侧产生新的对流单体。

C单一的积雨云中,大致沿着对流层中层风的方向移动。

D在发展的积雨云中存在着强的下沉气流,其原因为下降的云滴托拽空气下沉和雨滴的蒸发使空气冷却。

E强下沉气流撞出地面后扩展开来,造成地面阵风锋。

35、对流性不稳定或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判据是( B )。

a. b. c.γd>γ>γs d. γ>γd>γs36、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力争在3到5年内,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业务技术体制,增强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提升气象科技水平。

A 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B 多轨道、集约化、开放式、研究型;C 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全方位;D 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答案:D37、大尺度的对流层扰动能够在内环绕地球运行一周,中纬度西风带的大气层平均一个月左右绕地球一周。

A 3~4周;B 1~2周;C 20天; C 30 天答案:A40、我国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包括加强全球及中国区域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的研发,其预报时效要达到(),并能制作精细气象要素预报产品。

A、7天B、8 天C、9天D、10天(答案:B)42、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是未来12小时内出现能见度小于(B)A、1000米B、500米C、200米 C、50米43、珠江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每年从( A )开始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44、《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中“暴雨警报”指:预计未来(c)小时责任区内将有暴雨发生,对国民经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有较大影响,可发布“暴雨警报”。

A、3B、6C、12D、2445、临近预报的责任区为天气雷达可探测区域,一般是在雷达扫描半径(C)KM范围内地形遮挡角较小的区域A、100B、200C、300D、40046、《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中强降温:指在每年9月1日到下一年(D)期间,24小时内最大降温达8℃或以上A、2月15日B、3月1日C、3月31日D、4月30日47、《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中无论是预报、警报还是预警信号,都应明确预报名称、(B)和发布时间。

A、影响区域B、发布单位C、强度D、出现时段48、常规观测中的风速指的是相当于空旷平地上标准高度(D)米处的风速。

A、0B、1C、5D、1050、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 B )A、6-7级B、8-9级C、10-11级D、12-13级三、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请将答案编码填写在括号内)1.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Ⅳ级(特别严重)、Ⅲ级(严重)、Ⅱ级(较重)、Ⅰ级(一般)B、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C、同时用中英文标识D、依次用黄色、橙色、红色、黑色表示2.同时出现或者预报可能同时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以()A、按照最严重的一种灾害发布预警信号B、按照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C、挂一种预警信号的标志,但提示语中可包括多种气象灾害的内容D、按固定时间间隔依次发布各种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3.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理念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