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卷

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部分试卷 (闭卷形式考试 2小时内独立完成) 一、填空题(共 题,每空格0.5分,共28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 1、梯度风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条件下的运动 2、南方气旋(江淮气旋)的形成有静止锋上的波动和倒槽锋生型两种类型。
3、我国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极锋急流相对应,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副热带急流相对应。
4、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 锢囚锋四种。
5、暖气团、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到空中,这时,更冷气团推动冷气团,使得冷气团中的冷空气变得更冷,这样的锋叫做冷式锢囚锋。
6、对流层上部的急流,根据其性质与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极锋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和热带东风急流。
7、热带气旋中心的运动主要取决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内力三种力平衡,在东风带中,其移动路径偏于引导气流的高压一侧。
8、侵袭中国的寒潮中期天气过程主要有三个类型:倒Ω流型、极涡偏心型和大型槽脊东移型。
9、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有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表不均匀、地面摩擦。
10、暴雨的形成条件是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和较长的持续时间。
11、我国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小槽发展型、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三大类型。
12、广义的长波调整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波的位置变化,另一是长波波数的变化。
13、据统计,我国多年侯平均大雨带,5月中旬至6月上旬停滞在华南,称为华南前汛期,6月上旬至月7上旬停滞在长江中下游,称为江淮梅雨。
14、在降水预报中,垂直运动条件的分析,可用低层风向风速和非地转风大致估计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运动;在高层用涡度平流来分析判断高层辐散从而估计垂直运动。
15、形成对流性天气的条件有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其水汽条件所起的作用,不仅是成云致雨的原料,而且是影响大气层结稳定度的重要条件。
北京气象预报业务技能试题2

第一届华北区域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北京)1、在天气报的“7wwW1W2”组中,“ww”电码编报为“87”,表示观测时有(小的阵性霰)。
2、在地面观测中,天气现象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
在地面天气填图中,现在天气现象填图符号为“”,表示的天气现象是(观测前一小时内有雷暴,观测时有小雨)。
3、在地面天气填图中,云状的填图符号为“”,表示的云的名称是(积云性高积云)。
总云量填图符号为“”,表示的云量是( 9-10 )成。
4、在地面天气图上,分析等压线通过锋面时,必须有明显的折角,或为气旋性曲率的突然增加,且折角指向(高压 )一侧。
5、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主要应用领域(强对流天气的探测和预警)、(定量估测大范围降水)、(风场信息)和(改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初始场)。
6、预报一般性雨夹雪,实况为一般性雨夹雪或小雪时,评定小雪正确;实况为小雨时,评定小雨正确7、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8、考虑相对涡度平流的作用,疏散槽未来将(加深 )9、因为在自由大气中实际风接近地转风,所以可以根据某站高空风随高度的转变,来确定冷暖平流。
假如某一时刻某站700hPA是西南风,500hPA是西风,那么此站500~700hPA层次上是(冷)平流。
10暴雨形成的主要条件是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
11.冷窝结构的非对称性,决定了强对流天气大体是出现在冷窝的(东南)象限。
12.对流云系在卫星云图上的特征。
(1)结构型式。
对流云呈(细胞)状结构;飑线云系则呈云线或(云带)的分布型式;(2)云区范围。
对流云的尺度不大,常为孤立的云团或云带;(3)色调。
对流云亮度大,呈白色而光亮;(4)云系边缘特征。
未成熟的对流云边界清晰,但不整齐;发展成熟的对流云,其上风方边界很清楚,多呈(圆弧)状,而云的下风方边界则较为模糊,多呈纤维状沿(风向)分布。
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实施方案费.doc

附件1:第四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方案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二〇〇九年九月目 录4一、指导思想及目的意义 .........................................5二、竞赛组织机构................................................5 (一)竞赛组织委员会 ........................................(二)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66 (三)竞赛题目编制专家组 .....................................7 (四)竞赛裁判组 ............................................(五)竞赛监审组 ............................................88 (六)技术保障组 ............................................9 (七)竞赛宣传报道组 ........................................10三、竞赛安排 ....................................................10(一)竞赛地点 ..............................................10(二)代表队与参赛选手 ......................................(三)竞赛内容 ..............................................1010(四)竞赛记分原则 ..........................................(五)竞赛奖项设置 ...........................................(六)竞赛日程安排 ...........................................四、竞赛内容 ....................................................1212(一)历史个例天气预报 ......................................14(二)实时天气预报 ..........................................(三)理论知识、业务规范与MICAPS V3.0操作 .......1517(四)现场问答 ..............................................18五、奖励办法 ....................................................(一)个人单项 ..............................................1818(二)个人全能 ..............................................(三)团体 ..................................................1919六、宣传报道 ....................................................第四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及目的意义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精神,面向天气预报业务发展需求,落实科技兴气象和人才兴业战略,营造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良好氛围,树立学理论、长技能的正气,强化天气预报员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提升天气预报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天气预报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历史个例天气预报竞赛试题

首届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历史个例天气预报单项竞赛试题请选手对以下4个历史个例的指定站点进行预报,并对指定的2个站点写出不超过200字的预报理由。
答案请输入电脑中答题卡内。
(一)2007年5月5日20时~5月6日20时预报。
预报站点:11嘉兴嘉善(58451)。
经纬度:30.8°N,120.9°E。
12舟山嵊泗(58472)。
经纬度:30.7°N,122.5°E。
13上海(58362)。
经纬度:31.4°N,121.5°E 。
14安徽合肥(58321)。
经纬度:31.9°N,117.2°E 。
(二)2006年7月14日20时~7月15日20时的预报预报站点:21温州平阳(58751)。
经纬度:27.7°N,120.6°E。
22台州三门(58568)。
经纬度:29.1°N,121.4°E。
23丽水青田(58657)。
经纬度:28.2°N,120.3°E。
24宁波石浦(58569)。
经纬度:29.2°N,121.95°E。
(三)2006年6月9日20时~6月10日20时的预报31湖州长兴(58443)。
经纬度:31.0°N,119.9°E。
32杭州淳安(58543)。
经纬度:29.6°N,119.0°E。
33绍兴诸暨(58550)。
经纬度:29.7°N,120.3°E。
34金华兰溪(58548)。
经纬度:29.2°N,119.5°E。
(四)2006年10月2日20时~10月3日20时的预报41衢州龙游(58547)。
经纬度:29.0°N,119.2°E。
42江苏射阳(58150)。
经纬度:33.8°N,120.3°E。
上海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试卷理论试卷(答案)

1第三届上海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试卷——基础理论与业务规范(答案)(闭卷形式,考试时间90分钟)项目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合计满分20202040100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20格,共20分)1.在红外云图上,由卫星接收到的辐射推算出的温度比实际目标物的温度要(小),由此估算出的云顶高度(偏高)。
2.雷暴的移动是(平移)和(传播)两种运动合成的结果。
3.任一层风速可用T v A v v +=表示,它能成立的条件是(各层等温线平行(各层之间热成风方向相同)),若v 为地面风速,则A 取(-1)。
4.按台风的结构在水平方向天气最强烈的中圈区域称为(漩涡)区,在垂直方向上最高层称为(流出)层。
5.中尺度对流系统按结构可分为(孤立对流系统)、(带状对流系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等类型。
6.重力是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7.用运动学方法预报气压系统的移动,脊向变压(升度)方向移动,椭圆形高压的移向介于变压(升度)方向和高压的(长)轴之间。
8.根据气压倾向方程可知,在平坦的地面上垂直速度为零时,地面气压变化由两项因子造成的。
它们是(整个气柱中密度平流)(称为热力因子)以及(整个气柱内速度水平散度的总和)(称为动力因子)。
9.在温度-对数压力图中有五种基本线条,除了等温线和等压线以外,还有(干绝热线(等位温θ线))、(湿绝热线(等假相当位温θse))和(等饱和比湿线(等qs线))。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几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槽前气流疏散的对称槽(A)。
A.移动较快;B.移动较慢;C.强度增大;D.强度减小。
2.在一条冷式切变型的横槽槽线上地转涡度平流,(B)A.为负B.为正C.为零D.不定3.在正压条件下,短波系统的位置和强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D)A.地转涡度平流;B.厚度平流;C.温度平流;D.相对涡度平流。
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总结

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总结一、比赛概况1.1 比赛时间:2021年5月15日至5月17日1.2 参赛人数:共计300名气象行业从业人员参加1.3 比赛地点:北京市气象局1.4 比赛内容:天气预报技能测试、气象知识问答、气象仪器操作等二、比赛亮点2.1 天气预报技能测试在天气预报技能测试环节中,参赛选手通过观测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图像、运用气象软件等方式,准确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
选手们通过逐时变化的气象图像,调整气象参数,精准地预测了降水量、风向风速、气温等关键信息,展现了出色的天气预报技能。
2.2 气象知识问答比赛中设立了气象知识问答环节,涉及气象学理论知识、气象观测方法和仪器操作规程等内容。
参赛选手积极回答问题,展现了扎实的气象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3 气象仪器操作选手们在比赛中展示了对各类气象仪器的熟练操作能力,包括气象雷达、探空仪、卫星云图解译仪等。
他们迅速准确地完成了气象仪器的校准、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等工作,展现了出色的仪器操作技能。
三、比赛总结3.1 成绩分析本次比赛通过多个环节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包括天气预报准确率、气象知识掌握程度、仪器操作技能等。
经过评分,选手们的成绩普遍较高,显示出了良好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
3.2 比赛意义本次比赛的举办,不仅激发了参赛选手的学习热情和比赛斗志,也促进了气象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比赛的举办也为全国范围内的气象行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和学习的评台,有利于推动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
3.3 改进建议本次比赛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部分选手在实际预报中的落实能力、气象仪器操作的细节处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建议在今后的比赛中,增加实际模拟预报环节,注重选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展望4.1 提高气象行业整体素质通过举办此类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有效提高气象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和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
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库汇编

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库汇编(湖南版 2017)天气学复习材料1.大气运动总是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配。
2.基本力是大气与地球或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真实力,它们的存在与参考系无关。
基本力包括地心引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3.气压梯度力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4.在气象上,将单位质量气块所受到的地心引力和旋转坐标系中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5.作用于大气的基本力(牛顿力)包括: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等;同时还有外观力(视示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6.根据热力学理论,当水和水汽两相平衡时,必须满足热平衡条件、力学平衡条件和相变平衡条件。
7.地转偏向力处在纬圈平面内,它只能改变气快的运动方向。
对于水平运动而言,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运动向右偏,并且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
8.在气象上将单位质量大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定义为重力,重力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9.在没有或不考虑摩擦力时,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在有梯度风时,等压线与流线重合,无切变加速度,有法向加速度。
10.当大气中密度的分布仅仅随气压而变化时,这种状态的大气被称为正压大气;当大气中密度分布不仅随气压而且还随温度而变时,这种状态的大气称斜压大气。
11.影响地面风的因素主要气压场、变压场、大气层结、地面摩擦、局地环流和地形。
12.常见的大风形势有冷锋后偏北大风、高压后部偏南大方、低压大风、雷暴大风和台风大风。
13.在摩擦层中,地转偏差指向摩擦力方向的右侧,且与其垂直;在自由大气中,地转偏差的方向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并指向加速度的方向的左侧。
14.地转偏差对于大气运动和天气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空气水平运动中的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进行判断。
变压风用3 小时变压判断;横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辐散、辐合来判断;纵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曲率来判断。
预报技能竞赛试题1

预报技能竞赛试题(一)一.填空题1. 对于移动性锋面,由于及锋两侧水平温度。
2. 水平无辐散的主环流强迫出次级环流,主强迫是通过作用而产生次级垂直环流,环流又通过产生加速或减速锋生速度。
3. 制约气旋发展的物理因子有许多种类,其中主要的有,,凝结潜热,摩擦,辐射和。
4. 在中纬度,气旋发生的基本机制是的斜压不稳定,能源是气团间的。
5. 水汽通量是表示的物理量。
它的定义是: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
6. 数值预报产品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可见光、红外及水汽图像,分别是由卫星探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形成的8. 卷状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有时出现的__________来识别的。
9. 运用红外云图估计降水强度时,主要考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的移速和环境中的湿度条件。
10. 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按天气状况分类,在我国常见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般有:、、、、、、。
12. 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一般有:、、、、、、、、、、等。
13. 主导系统是指所显示的有高空图范围内,直接操纵或左右影响系统移动、演变的环流系统,一般指、、、、等。
14. 统计表明,中尺度雨带大多数出现在相应天气尺度系统中的区域。
中尺度雨带的移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周围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试题
单位:姓名: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
1.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
2.我国对在经度(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现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到八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按照其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3.就精细天气预报而言,短期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时和临近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位置和强度。
4.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静止锋、锢囚锋)。
5.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水气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
6.云中有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同时并存,在同一温度下,由于冰晶的饱和水汽压(小于)水滴的饱和水汽压,致使水滴蒸发并向冰晶上凝华,这种所谓的"冰晶效应"能促使云滴迅速增长而产生降水。
7.入侵我国冷空气的路径分别是(西路、西北路(中路)、东路、东路加西路)。
8."中低压"和"中气旋"的主要区别是在(风场)上,前者没有明显的(气旋)式环流。
9.对于我国而言,在西风带中的上游地区(乌拉尔山)、欧洲北大西洋和北美东岸这三个关键地区最为重要。
10.按照形成的原因,霜冻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
11.日常业务中常把850百帕或700百帕等压面上,风速大于、等于(12米/秒)的西南风极大风速带称为低空急流。
12.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
13.短时预报是指(0-12)小时天气预报,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延伸期天气预报是指(10-30)天的天气预报。
14.对于未明确量级的"阵雨"、"雷阵雨"、"阵雪"预报进行检验时,按照(小雨(雪))进行检验。
15.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由(雷达数据采集系统RDA)、(雷达产品生成器RGP)和(用户终端PUP)构成。
16.在雷达硬件标定正确的情况下,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质量主要受到(地物杂波、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的影响。
17.风暴动力结构及风暴潜在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热力不稳定、风的垂直切变)和水汽的垂直分布三个因子。
18.判断大冰雹最有效的方法是检查较高的反射率因子能否扩展到0℃,特别是(-20℃)等温线高度以上。
19.在50km以外时,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降水估测使用的仰角是(0.5o)。
20.蒙古气旋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但以(春秋)季最多,黄河气旋也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但以(夏)季最多。
二、单项选择(每题1.0分,共10分。
请将答案编码填写在括号内)
1.以下各项中以(A)雷暴出现最多,强度也最强。
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
D、锢囚锋
2.以下四类对流风暴中一定是强风暴的是(B)。
A、普通单体风暴
B、超级单体风暴
C、多单体风暴
D、飑线
3.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从最高到最低分别用(D)颜色表示。
A、蓝、红、橙、黄
B、橙、红、蓝、黄
C、蓝、橙、红、黄
D、红、橙、黄、蓝
4.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是未来3小时降雨(B)
A、≥50毫米
B、≥100毫米
C、≥150毫米
D、≥200毫米
5.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D)的天气现象。
A、10公里
B、5公里
C、2公里
D、1公里
6.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是未来12小时内出现能见度小于(B)
A、1000米
B、500米
C、200米C、50米
7.黄河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每年从(C)开始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8.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B)
A、6-7级
B、8-9级
C、10-11级
D、12-13级
9.寒潮预报发布标准是指未来48小时责任区内最低气温下降(A)。
A、8℃以上,最低气温≤4℃。
B、10℃以上,最低气温≤4℃。
C、12℃以上,最低气温≤4℃。
D、14℃以上,最低气温≤4℃。
10.在雷达产品中,反射率因子产品的最高显示分辨率为(B)。
A0.5km B1km C2km D3km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对的在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1.现代遥感探测信息的综合应用水平和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水平是当今世界用来衡量天气业务现代化程度和先进性的最重要的标志。
(√)
2.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紧急警报。
(X)
3.中气旋的水平尺度一般不超过30公里。
(X)
4.等位势面和等几何高度面不平行。
(√)
5.新一代雷达在夏季和地形平坦的情况下,有效测雨范围可扩展到230km。
(X)
6.后向散射截面是一个虚拟的面积,它可用来定量地表示粒子后向散射能力的强弱,实际粒子的后向散射截面等于它的几何截面。
(X)
7.降水(尤其是冰雹)可以对C波段雷达波的传播造成明显的衰减。
(√)
8.锋区内温度水平梯度远比两侧气团中大,锋区内温度垂直梯度特别小。
(√)
9.在变形场中,当等温线与膨胀轴的交角小于450时有利于锋生,当大于450时有利于锋消。
(√)
10.长波波速主要取决于西风带风速强度和波长,当波长短时,移动(慢),波长长时,移动(快)(X)
11.当山的坡度愈大,地面风速愈大,且风向与山的走向平行时,地面垂直运动愈强。
(X)
12.南亚高压是对流层上部的暖高压。
(√)
13.在槽前脊后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减少,为负涡度平流,等压面高度降低,在槽后脊前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增加,为正涡度平流,等压面高度升高。
(X)
14.在正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不发生变化,在斜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发生变化。
(√)
15.当地转风随高度逆转时有冷平流,地转风随高度顺转时有暖平流。
(√)
四、简答题(共35分。
请将答案写在题后)
1.简述脉冲风暴的雷达回波特征(10分)
答:(P102)脉冲风暴是发展迅速的强风暴,它产生于弱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同时环境具有较厚的底层湿层和高度的垂直不稳定性。
脉冲风暴尽管具有单个单体的特征,但是很少以真正单个单体形式出现。
强脉冲单体通常是在结构松散的多单体风暴中几个演变单体中的一个。
强脉冲单体通常是在浅对流和若干非强单体出现以后才出现的。
脉冲风暴的回波结构由三个特点,一是初始回波出现的高度,一般在6-9公里之间,二是强回波中心值一般大于50dBZ,三是强中心所在的高度也较高,一般在-10℃等温线的高度左右。
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速度场中可分辨出的特征包括风暴顶的强辐散气流,云底附近或其以上的强辐合气流。
2.简述不伴有阻塞高压的切断低压的形成过程(10分)。
答:切断低压是对流层中、上部大气长波的波幅不断增大后的产物,它在形成之前等温线振幅往往比等高线的振幅大,而且等温线位相落后于等高线,此时在槽前和槽内有明显的冷平流,槽后有很强的暖平流,在对流层中上部这种冷暖平流的分布有利于槽脊的发展。
槽加深以后,冷舌逐渐赶上气压槽,二者近于重合,并逐渐形成闭合冷低中心。
与此同时,槽后高压脊也增强并向东伸,与槽东北侧暖空气逐渐连接起来,使槽内冷空气与北方冷空气主体脱离而孤立起来,并可继续发展加深形成一个完全的被暖空气所包围的冷性大涡旋。
3.简述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5分)。
答: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气环流的动力作用。
表现在迫使西风带气流沿青藏高原两侧绕流,这对高原北侧多小高压系统和南侧多低压系统有关;同时沿青藏高原爬坡,这对东亚大槽的形成和亚洲冬季地面冷高压有重要作用。
二是对大气环流的热力作用。
表现在夏季起热源作用,冬季起热汇作用,它对500hPa副热带高压断裂、南压高压的形成与维持和亚洲冬季地面冷高压具有重要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