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折线图
基于python爬虫的天气预报数据获取及可视化毕业设计任务书

基于python爬虫的天气预报数据获取及可视化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项目背景与目的随着人们对天气的关注增加,天气预报数据的获取与可视化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话题。
本项目旨在通过基于Python爬虫的方式获取天气预报数据,并将其可视化,以便用户更直观地了解天气状况。
二、项目内容与目标1. 数据获取:通过编写爬虫程序,自动从指定的天气网站获取相关的天气预报数据。
获取的数据应包括城市名称、日期、天气状况、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
2. 数据存储:将获取的天气预报数据保存至数据库中,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
3. 数据清洗: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不必要的信息或者修复错误的数据。
4. 可视化展示:基于获取到的天气预报数据,设计合适的可视化图表,如折线图、柱状图等,展示不同城市的未来一周天气变化情况。
5. 用户交互:设计一个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城市并查看该城市的天气预报情况。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日期或时间段,实时查看天气变化。
三、项目技术与方法1. 爬虫技术:使用Python编写爬虫程序,通过模拟http请求获取天气预报数据,并使用正则表达式或BeautifulSoup等库进行数据解析和提取。
2. 数据存储技术: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如MySQL或MongoDB等,用于存储获取到的天气预报数据。
3. 数据清洗与处理:使用Python相关库,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修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可视化技术:使用Python的数据可视化库,如Matplotlib、Seaborn等,设计并绘制合适的图表展示天气变化情况。
5. 用户交互:设计一个简单而直观的用户界面,使用Python的GUI 库,如Tkinter、PyQt等,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功能。
四、项目计划安排1. 第一周:熟悉爬虫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天气预报数据的获取途径与来源,初步设计爬虫程序的结构与流程。
2. 第二周:开始编写爬虫程序,完成天气预报数据的获取与存储功能部分并进行初步测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

日期(日)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1 2 34 56 7
日期(日)
气温( ℃ )
我们的日期—气温变化柱状图
35
记录日期:9月1日——9月7日
35
记录内容:每天的最高气温
30 25 20 15 10 5 0
1 2 3 4 5 6 7 (日)
注意事项
经过一个月的天气观察 后,我们要对天气日历中所 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分析, 了解这段时间天气变化的特 点。同时,我们还要思考很 多的问题。
扬沙
常见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
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云量 晴、多云、阴…… 降水量 雨、雪、冰雹……
风 西北风、东南风……
气温
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
北川6月6日17时天气预报
今夜晴到多云,明天多云 偏东风3级 气温18到29度
北川6月8日17时天气预报
今夜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到大 雨,局部暴雨。明天中雨转小雨
鞋子容易湿掉
不能开车 雾
看不清
走路不方便
带雨衣、雨伞
雨
云
缓解高温
风 要多穿衣服
走路困难
凉爽
?
常见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晴 多云 阴
小中 大
雨
雪
雷电 雾 风
防晒
不要忘了带雨具
防雷击 防冻、防压
不宜参加晨炼 注意交通安全
谁最关心天气?
气象工作者、工人、农民、 学生、旅客、运动员 ……
总之我们都很关心天气
青蛙在动物界被称为“活晴 雨表”。当空气干燥时,青蛙 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它自然就 会呆在水中(以保持皮肤湿 润);而在阴湿多雨的季节, 包括下雨前夕空气水分较多时, 青蛙就会跳出水面。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气候统计图的十二大类型和判读方法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气候统计图的十二大类型和判读方法近年来,气候知识成为高考的主干。
气候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气候特点出现多元化、多维度综合考查。
统计资料除了传统文字、表格和和经典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外,出现各种变式和相关综合考查:考查气温顺降水特点、天气气候特点、气候分布成因及相关气候应用能力。
除了考查差不多气温顺降水特点以外,如考查气温降水变率、时刻变化(如季节)、分布概率、干湿度、雪线变化、自然带分布景观及规律、工农业城镇布局等等。
以下仅以气温顺降水统计变式图为例分析说明。
一、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气候气温顺降水特点此种图最常见,是气候考查的基础和重点。
1. 从气温曲线的弯曲方向可判定南北半球。
曲线下凹为南半球,上凸为北半球。
如图1,甲气候在南半球,乙气候在北半球。
2. 从气温曲线的坡度和相对高度,能判定气温随季节变化特点,运算气温年较差(气温曲线最低和最高处的气温差)。
仅从图2看,气温曲线相对高差(曲线坡度)最大的是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其次是温带季风气候(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⑨),然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⑤)、地中海气候(⑥)和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最小的是热带的气候(从大到小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①)。
3. 从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读出全年降水量。
如图2,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热带的气候(除热带沙漠气候外),其次为亚热带的气候,再次为温带的气候,最少的为寒带的气候。
变化规律与气温年变化大小相反。
二、气温顺降水点状图:气温顺降水时刻变化及气候类型图3中12个点分别表示一地12个月的气温顺降水状况,从图中能够判读1月、7月(代表冬夏季)的气温顺降水特点及其组合情形,由此来判定气候类型。
但此图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气温顺降水变化趋势,分析气候特点有一定难度。
注意:纵横坐标不一定分别表示降水和气温,有时反过来表示。
该图1月气温(10~15℃)比7月低,降水比7月多,应属地中海气候。
一周天气表折线统计图

一周天气表折线统计图
一周天气表折线统计图真详细如下:
一周天气表折线统计图记录数据操作如下:
收集一周的气温数据,输入excel表中。
选中所有的数据,点击插入——折线图。
选择—种折线图的样式,直接点击生成折线图。
#如图是某市6月上旬一周的天气情况,根据这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气温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请你根据两幅图提供的
(1)星期三温度最高28℃,
这一周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星期三;
(2)星期三温度最高28℃在本周最高,
最高温度中25℃在本周最低,
这一周中温度的极差是:28-25=3°℃;
(3)由折线图可知:本周气温度数是:星期一:25℃,星期,二:25℃,星期三:28℃,星期四:26℃,星期五:25℃,星期
六:26℃,星期日:27°C。
众数是25°C;
这组数据按大小排列:25,25,25,26,26,27,28,
处于最中间的是:26,
中位数是:26°C;。
幼儿园大班课件《多变的天气》

鼓励孩子参与环保活动
1 2
参与垃圾分类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了解不同垃圾 的处理方式。
参加植树造林 组织孩子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了解绿色植物对改 善环境的作用。
3
关注环保公益 引导孩子关注环保公益活动,如环保知识讲座、 环保主题绘画比赛等,积极参与其中。
THANKS
感谢观看
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
02
位于对流层之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以水平运动为
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臭氧层
03
位于平流层中,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
物免受伤害。
水循环过程示意图解
蒸发
水在太阳辐射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进入大 气中。
降水
水汽在遇冷条件下凝结成云,云在达到一定 规模后形成降水。
应对不同天气措施
晴天
注意防晒、补水,避免 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雨天
雪天
雾霾天
携带雨具,注意防滑, 避免涉水行走。
注意保暖,穿着防滑鞋, 避免在雪地中长时间逗
留。
减少外出,佩戴口罩,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02
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晴天、多云和阴天
晴天
天空无云或少云,阳光充足,气 温较高,适合户外活动。
多云
利用棉花、彩纸等制作云朵、雨滴等元素
云朵制作
将白色棉花撕成小块,粘贴在蓝色卡纸上形成云朵形状,注意 云朵的大小和分布要自然。
雨滴制作
用蓝色或透明纸张剪出小圆形作为雨滴,粘贴在灰色卡纸上, 或用蓝色水彩笔在灰色卡纸上画出雨滴形状。
组合成完整作品并展示
将制作好的背景板和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天气场景作品。
04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分层次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分层次同步练习班级:姓名: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收获满满,学习进步,榜上有名!一、填空题1.制作,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2.气象预报:明天金华阴有小雪,气温3℃—11℃,北风3级。
在这则气象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
3.右图是小科记录的2023年1月19日的天气,这一天的天气是,小科用小风旗测得的风向是,风速等级为。
他还测了当天9时的气温(如右图),气温为。
4.通过对中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可以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我们在制作天气预报时的步骤是(填序号)。
①数据收集②发布天气预报③天气会商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⑤气象员做出预报二、判断题6.利用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内的降水情况。
()7.制作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8.我们应该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9.天气现象可以从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等方面描述。
()10.《气象科技小报》要写些同学们想要了解的知识。
三、单选题11.关于制作天气日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天都要安排成员进行记录B.要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观察天气C.周末和假期可以不用进行记录12.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测B.尽量每天在不同地点进行观察记录C.遇到恶劣天气,应该停止观察记录13.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请出行车辆注意安全”,明天适合的活动是()。
A.晒被子B.室外打羽毛球C.室内看书14.小科在整理天气日历时,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中的是()。
A.台风B.四季如春C.雾霾15.在做天气日历时,下面做法比较科学的是()。
A.忘记记录时后面补记一下B.相同天气可以不记C.记录时分类别记录详细四、综合题16.天气日历。
(1)根据表格回答,1月1日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当天的天气是。
三年级科学《多姿多彩的天气》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年级科学《多姿多彩的天气》教学设计一等奖《三年级科学《多姿多彩的天气》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1、三年级科学《多姿多彩的天气》教学设计一等奖科学探究会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
能用嬉戏等方式来表现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观赏漂亮的天气。
知道我国古代就有了天气现象的各种记录。
科学学问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体验到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教学打算: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课件〕;各种天气现象的卡片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卡片。
一.教学导入:1.课件出示:古代有关天气现象的记录。
2.提问:我们知道有哪些天气现象?二.活动观赏天气现象1.相识各种天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
〔1〕课件出示:教材第16的插图。
要求:细致视察,相识各种天气现象。
〔2〕提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的特点。
〔3〕组内同学互述。
〔4〕指名全班描述。
〔5〕老师总结概括不同天气的特点。
2.收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与成语。
〔1〕课件出示老师搜集的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
〔2〕学生观赏,老师针对资料对学生进展美育教育。
〔此环节能实现科学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整合。
〕〔3〕布置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并编成小报进展传阅与展示。
三.活动我们与天气1.布置任务:设计用嬉戏来表现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2.指导学生看教材的两幅图,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交待嬉戏规那么与留意事项。
4.学生嬉戏。
四.小结1.总结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
2.评价在每一环节中表现好的小组2、三年级科学《多姿多彩的天气》教学设计一等奖【设计思路】1、学生在相识了温度计的运用后提出要测定气温。
因此在教学中将运用温度计的技能训练,放在一个比拟重要的地位。
保证学生较顺当地获得我们生活中的环境与气象台预报气温的环境下的各种温度数据。
2、在强调动手实践的根底上,重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得失形成更理性的思索,所以在本课教学活动中,对温度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放在本课的核心地位,以突出沟通活动和构造性探究作为本课的根本教学方式。
两款天气预报APP产品分析

两款天气预报APP产品分析天气预报APP应该是大家手机里面必备的APP之一,它可以方便我们随时随地查看天气信息。
如今互联网的革新让天气预报的作用更加丰富起来,我们除了可以查看最基本的天气信息外,还可以获得基于天气的各种指导信息,比如穿衣、运动、洗车等。
由于天气预报作为一款基础应用,它所对面的用户数量非常庞大,而不同的用户会有各自不同的需求。
有的用户可能就只需要最基本的气温、阴晴等信息,有的用户可能对降雨信息特别敏感,或许还有一些冲浪爱好者需要准确的风级信息。
在天气应用中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添加上去,如何平衡各种用户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要让APP既界面简洁,又要尽量照顾到一些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那么就先从用户的需求着手分析。
不同用户查看天气预报可能会有各不相同的原因,但是总结起来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即通过天气预报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从这个本质的需求可以得到一些常见的具体场景。
想在未来某一天安排一项活动,看看天气是否适合。
晚上睡觉前看看天气来决定第二天穿什么衣服。
去某个地方出差或者旅游,根据当地天气情况来选择携带合适的行李。
想了解一下当天不同时段的天气情况,最高温度有多少,是否会下雨。
看看未来几天天气的趋势,是会凉快一点还是会更热,有没有降雨等。
看看室外的空气状况,是否适合进行户外活动。
以上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场景,由于不同用户的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可能还会有很多其他使用场景。
但是这些基础的使用场景基本上可以涵盖了大多数用户的使用情况,从这些场景中可以抽象出用户一些基本需求,进一步得到一款天气预报APP需要具有的一些基本功能。
有未来几日的天气预报信息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度以及晴雨情况可以查看多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能够查看空气质量其中温度和晴雨情况是用户最为关注的信息。
由于天气预报类APP的数据都是调用气象局的信息,因此在数据源上各类应用并未太大差异。
要想赢得用户的青睐,就需要在信息的处理以及界面设计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