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一)理论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卷

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卷

广西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部分试卷 (闭卷形式考试 2小时内独立完成) 一、填空题(共 题,每空格0.5分,共28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 1、梯度风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条件下的运动 2、南方气旋(江淮气旋)的形成有静止锋上的波动和倒槽锋生型两种类型。

3、我国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极锋急流相对应,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副热带急流相对应。

4、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 锢囚锋四种。

5、暖气团、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到空中,这时,更冷气团推动冷气团,使得冷气团中的冷空气变得更冷,这样的锋叫做冷式锢囚锋。

6、对流层上部的急流,根据其性质与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极锋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和热带东风急流。

7、热带气旋中心的运动主要取决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内力三种力平衡,在东风带中,其移动路径偏于引导气流的高压一侧。

8、侵袭中国的寒潮中期天气过程主要有三个类型:倒Ω流型、极涡偏心型和大型槽脊东移型。

9、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有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表不均匀、地面摩擦。

10、暴雨的形成条件是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和较长的持续时间。

11、我国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小槽发展型、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三大类型。

12、广义的长波调整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波的位置变化,另一是长波波数的变化。

13、据统计,我国多年侯平均大雨带,5月中旬至6月上旬停滞在华南,称为华南前汛期,6月上旬至月7上旬停滞在长江中下游,称为江淮梅雨。

14、在降水预报中,垂直运动条件的分析,可用低层风向风速和非地转风大致估计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运动;在高层用涡度平流来分析判断高层辐散从而估计垂直运动。

15、形成对流性天气的条件有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其水汽条件所起的作用,不仅是成云致雨的原料,而且是影响大气层结稳定度的重要条件。

2021年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理论与规范试卷及答案

2021年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理论与规范试卷及答案

2021年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与规范试卷及答案 2021年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与规范试卷及答案湖北气象产业气象预报职业技能大赛2022试卷类别:基础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这份试卷共16页。

请不要错过!单位:姓名:考号:项目满分得分填空题30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121825合计85说明:1、本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85分。

2.本册内容包括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规范、《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天气业务的意见》以及其他与天气预报业务有关的知识。

3、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4.答案应写在试卷相应的答案位置,其他地方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共32小题60个空,每个空0.5分,计30分)1.短时强降水是指每小时降水量大于或等于(20)mm的降水。

2.对于气象及相关灾害预报,晴天预报是指短期预报应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期和近期预报应明确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强度。

3、预警信号发布后直至解除,中间变更1次、确认2次,计为发布了(4)次。

4.灾害性天气预报质量检查包括TS评分、漏报率和空报率。

5、预报某站未来24小时天气为小雨,实况为3mm中雪,评定一一般性降雪(空报),评定晴雨预报(正确)。

6.预计未来6小时将有强风,平均风力超过10级。

应发出强风(橙色)预警信号。

7、下图中箭头所指暗色区域是(下沉运动区),绿色线所在云系为(梅雨锋云系)。

8.云与降水的关系必须明确;云层厚度和亮度之间的关系。

9、在弱的垂直风切变条件下,只有一种类型的强风暴,即(脉冲风暴),其最可能产生的强天气是(下击暴流)。

10.有利于F2层以上龙卷风的环境条件为(强烈的低层垂直风切变)和(低抬升凝结高度)。

11、当强风暴位于离40km以内的雷达近的地方时,其vil值是(过低)估计的,这是由于雷达的(静锥区)造成的。

12.在径向速度图上,零等速度线的方向不仅表示(风向随高度的变化),还表示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的(冷平流和暖平流)。

第二届全国预报技能竞赛试题_基本理论_业务规范(试题 )

第二届全国预报技能竞赛试题_基本理论_业务规范(试题 )

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试卷——基础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闭卷形式考试,120分钟内完成)单位:姓名:准考证号:------------------装------------------订-----------------线-------------------一、填空题(共19小题54个空,每个空0.5分,计27分)1.积雨云在可见光图像上是白色调,在红外云图上是白色调;卷云在可见光云图上是灰色调,在红外云图上是白色调。

2.云型是识别天气系统的重要依据,锋面云系具有带状云型,气旋云系具有涡旋状云型,山脉背风波云系具有线状云型,高空短波槽具有盾状云型。

3. 雷暴单体的生命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塔状积云阶段、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

4. 雷暴或深厚湿对流产生的三个要素是大气垂直层结不稳定、水汽和抬升触发机制。

5. 强冰雹的产生要求雷暴内具有强烈上升气流;而雷暴大风的产生通常要求雷暴内具有强烈下沉气流。

6.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称为地转风。

1、7.短时、临近预报每天实时进行预报检验工作,所有预报项目均计算TS评分、漏报率、空报率。

2、8.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行星尺度系统有西风带长波槽、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热带环流。

9.请判断下面理想高空环流形势的发展趋势是(a) 填塞、(b)加强。

(a) (b)10.典型梅雨一般出现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

11. 支配大气运动的基本物理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它们在大气动力学中分别为连续方程、运动方程和热力学能量方程。

12. 垂直方向的环流分为直接环流和间接环流两种,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称为直接环流,使锋面减弱;暖空气下沉、冷空气上升称间接环流,使锋面加强。

13.绝对涡度是涡度和涡度之和;涡度的局地变化是涡度的和涡度的之和。

14. 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是夏季起作用和冬季起作用。

15.抬升凝结高度以上,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第一个交点所在的高度称为,第二个交点所在的高度称为。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模拟试卷(一)答案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模拟试卷(一)答案

山西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模拟试卷(一)一、 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 1、 地转偏向力在纬圈平面上,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

2、 高空槽前脊后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为气流(上升)区,常造成阴雨天气。

3、 超级单体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深厚持久的(中气旋)。

4、 冬季和夏季的槽脊位置基本上是稳定或是渐变,占全年相当长时间。

两个过渡季节是短促的,一次是(6)月,另一次是(10)月,这种突变是半球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现象。

5、 一般大风出现在气压梯度最(大)的地方。

6、 强冷空气在(西伯利亚)和蒙古堆积是寒潮爆发的必要条件。

7、 涡度是由于速度场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它描述的是气块的(旋转)特性。

8、 地面大风区经常是在(低压)中心附近和(高压)的边缘区域。

9、 在一定条件下,地形对降水有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二是(云物理)作用。

动力作用主要是地形的(强迫抬升)。

10、在降水区中,水汽通量辐合主要由(风)的辐合所造成,特别是在低层空气里(水平)辐合最为重要,而水汽平流对水汽的贡献很小。

11、P 坐标系连续方程是 ( 0=∂∂+∂∂+∂∂py v x u ω ) 。

12、台风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是(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CISK )。

13、西南低涡向偏东方向移动时,当移过两湖盆地后,常可诱生出(气旋波),导致出现暴雨或特大暴雨。

14、地面图上锋线附近等压线呈(气旋)性弯曲,折角指向气压(高)的方向。

15、北方气旋主要有:蒙古气旋、东北气旋、(黄河)气旋、(黄海)气旋。

16、南亚高压具有(行星)尺度的反气旋环流特征。

17、按照形成的原因,霜冻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

18、寒潮中期过程有倒Ω流型、极涡偏心型、大型(槽脊东移)型三大类。

19、东亚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具有两种主要周期振荡,弱冷空气活动具有(单周)的周期振荡,强冷空气具有准(40)天的周期振荡。

2013年安徽省气象局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业务规范部分)

2013年安徽省气象局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业务规范部分)

6.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具备以下特征( D )A .满足地转平衡,满足静力平衡 B.不满足地转平衡,满足静力平衡 C. 满足地转平衡,不满足静力平衡 D.不满足地转平衡,不满足静力平衡 7.条件不稳定与位势不稳定的判据分别是:(B ) A .δθse /δZ <0 , γd>γ>γm B. γd>γ>γm , δθse /δZ <0 C.δθse /δZ 〉0 ,γd 〈γ〈γm D. γd 〈γ〈γm , δθse /δZ 〉08.地球上大气波动按照波长可划分为:( B ) A .超长波 长波 中波 B .超长波 长波 短波C .长波 中波 短波 D. 超长波 长波 中波 短波9. 我国对在经度( D )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现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到八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按照其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A .130 B.140 C.150 D.180 10. 在SA 雷达产品中,反射率因子产品的最高显示分辨率为(C )。

A.0.25 kmB. 0.5 kmC. 1 kmD. 2 km11.高空急流出口区的次级环流在热力性质与性质转换方向的基本特征是( B )A.B.高空急流出口区为反热力环流,位能向动能转换C.D.高空急流出口区为正热力环流,位能向动能转换12.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 P 坐标系的垂直螺旋度可以认为是( B )A. 一种特殊的暴雨天气学模型B.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有约束条件的垂直积分C.一种暴雨中尺度数值模式D.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无约束条件的垂直积分13.大气环流中,( A )使低纬度地区多余的西风角动量向北输送。

A. 东北—西南向的槽脊和涡旋B.西北—东南向的槽脊和涡旋C. 东西对称的瞬变涡旋D. 东西对称的定常涡旋14.在北纬45度处向东发射一枚导弹,导弹水平速度u0=1000米/秒,飞行了1000千米,导弹大约( D )。

第五届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卷)+答案解析(江苏)

第五届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卷)+答案解析(江苏)

第五届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Array——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共24小题61个空,每个空0.5分,计30.5分)1.锋面温度和风场沿(垂直锋面)方向的变化比沿(锋面)方向要大得多。

2.建立以(专业化)为主体的业务体系,完善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和省级专业化预报岗位设置,强化国家级和省级的预报业务和指导能力,形成(集约化)的业务布局。

3.理查森数Ri表示(静力稳定度)与(风垂直切变)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反映了(有效位能)和(有效动能)之间的关系。

4.可见光云图上,水体因反照率低,表现为(深黑色);在红外云图上的水面色调取决于其(温度的高低)。

5.大气中的动能一部分消耗于(摩擦),另一部分用来维持或改变(大气运动的状况)。

释放或转换为动能的那一部分位能称为有效位能。

其中能够转化为动能的部分约占总位能的(0.5%)。

6.大气内部角动量的水平输送主要是靠(平均经向风)角动量的水平输送,(定常扰动)和(非定常扰动)对u角动量的水平输送。

其中(定常扰动)和(平均经向环流)引起的角动量的水平输送比(非定常扰动)引起角动量的水平输送的总垂直积分值小得多,尤其是在北半球夏季,角动量的水平输送主要是靠(非定常扰动)来完成。

7.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压)和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8.就整个北半球而言,气旋活动最频繁的地带冬季平均在(47)°N,而夏季约在(62)°N,由冬向夏北移15个纬度。

9.(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它是大气环流以及海洋环流的主要能源。

10.风云二号(FY2)气象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平行。

FY2F和FY2G分别位于(112)°E和(99.5)°E 的赤道上空。

11.在重力内波中,群速与相速的水平分量方向(相同),垂直分量方向(相反)。

12.罗斯贝波主要由(柯氏参数f随纬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是一种(正压无辐散)的水平运动。

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库汇编

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库汇编

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库汇编(湖南版 2017)天气学复习材料1.大气运动总是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配。

2.基本力是大气与地球或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真实力,它们的存在与参考系无关。

基本力包括地心引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3.气压梯度力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4.在气象上,将单位质量气块所受到的地心引力和旋转坐标系中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5.作用于大气的基本力(牛顿力)包括: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等;同时还有外观力(视示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6.根据热力学理论,当水和水汽两相平衡时,必须满足热平衡条件、力学平衡条件和相变平衡条件。

7.地转偏向力处在纬圈平面内,它只能改变气快的运动方向。

对于水平运动而言,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运动向右偏,并且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

8.在气象上将单位质量大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定义为重力,重力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9.在没有或不考虑摩擦力时,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在有梯度风时,等压线与流线重合,无切变加速度,有法向加速度。

10.当大气中密度的分布仅仅随气压而变化时,这种状态的大气被称为正压大气;当大气中密度分布不仅随气压而且还随温度而变时,这种状态的大气称斜压大气。

11.影响地面风的因素主要气压场、变压场、大气层结、地面摩擦、局地环流和地形。

12.常见的大风形势有冷锋后偏北大风、高压后部偏南大方、低压大风、雷暴大风和台风大风。

13.在摩擦层中,地转偏差指向摩擦力方向的右侧,且与其垂直;在自由大气中,地转偏差的方向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并指向加速度的方向的左侧。

14.地转偏差对于大气运动和天气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空气水平运动中的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进行判断。

变压风用3 小时变压判断;横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辐散、辐合来判断;纵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曲率来判断。

第二届绍兴市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卷参考答案(打印版0724)

第二届绍兴市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卷参考答案(打印版0724)

绍兴市第二届天气预报技能竞赛试卷 (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参考答案说明:1、本卷考试时间为 90分钟,满分 100分。

2、本卷包括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多普勒天气雷达与业务应用、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规范。

3、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4、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空格或空白处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填空题 (共 30小题 60个空,每空 0.5分,计 30分1. 预报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 主要着眼于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 (西风带槽脊的位置及其强度变化。

2. 锋面移动速度取决于锋面两侧风速垂直于锋面的分量大小及(风向 ,当无垂直于锋面的风速时,锋面呈(准静止状态。

3. 在分析各层饱和程度时,在各层等压面上分析等 T-Td 线,通常(T-Td ≤ ( 4~5℃作为湿区, (T-Td ≤( 2℃为饱和区。

4.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行星尺度系统有西风带长波槽、阻塞高压、 (副热带高压、 (热带环流。

5. 中尺度雨团是由 10km 左右的降水单体所组成的,与中尺度雨团相配合的中尺度系统有中尺度低压、中尺度辐合中心、 (中尺度辐合线和 (中尺度切变线等。

6. 当大气处于弱的层结稳定状态时,在垂直方向上不能有上升气流的强烈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斜升气流,这种机制成为(对称不稳定。

7. 一般将平均风速达到( 6 级以上的风成为大风。

我国常见的大风有冷锋后偏北、 (高压后部偏南大风、低压大风以及台风大风。

8. 我国侯大雨带的南北位移与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关系密切。

一般大雨带位于 500hPa (副热带高压脊线北侧 8-10纬度, 100hPa (青藏高压的北侧,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南侧。

9. 在 0℃层附近,反射率因子回波突然(增加 ,会形成零度层亮带。

零度层亮带通常在(高于 2.4°的仰角比较明显。

P4910. 多普天气雷达使用低脉冲重复频率 PRF 测(反射率因子 , 用高脉冲重复频率 PRF 测(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四川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试卷(一)----理论基础知识(满分80分)单位:姓名:考号:------------装-----------------订------------------线--------------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1、天气雷达是探测降水系统的主要手段,是对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龙卷和)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主要工具之一。

A、暴洪B、暴雨C、强降雨2、天气雷达发射脉冲形式的电磁波,当电磁波脉冲遇到降水物质时,一小部分能量被降水物质向四面八方散射,其中散射的能量回到雷达天线,被雷达所接收。

A、向前B、向下C、向后3、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定量估测、风场信息、改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初值场.A、含水量B、雨量C、大范围降水4、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应用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与风害和相伴随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

A、暴雨B、冰雹C、龙卷5、在雷达硬件标定正确的情况下,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数据的质量主要受到因素的影响。

A、地物杂波、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B、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C、地物杂波、超折射------------装-----------------订------------------线--------------6、 0 dBZ、-10dBZ、30dBZ和40dBZ对应的Z值分别为1、0.1、、10000 (mm6/m3)。

A、1000B、3000C、1007、电磁波在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在大气中由于分布的不均匀性,就会产生折射,使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

A、折射指数B、温度层结C、垂直风切变8、每秒产生的触发脉冲的数目,称为脉冲重复频率,用PRF表示。

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称为,用PRT表示,它等于脉冲重复频率的倒数。

A、脉冲重复间隔B、脉冲重复时间C、脉冲重复周期9、在瑞利散射情况下球形粒子的后向散射截面与粒子直径的6次方成正比,与波长的次方成反比。

A、2B、4C、610、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由、雷达产品生成器和主要用户终端构成。

A、雷达B、天线C、雷达头11、从雷达回波中提取的反映降水系统状态的三个基本量是反射率因子、。

A、径向速度和径向速度谱宽B、平均径向速度和谱宽C、平均径向速度和径向速度谱宽12、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测量的一个脉冲到下一个脉冲的最大相移的上限是。

与180°脉冲对相移所对应的目标物径向速度值称为最大不模糊速度Vmax。

A、90°B、180°(π)C、360°13、面对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气象事业必须把放在气象公共服务的首位。

A、公众预报B、公共预警C、气象灾害预报D、防灾减灾------------装-----------------订------------------线--------------14、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气象业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天基、空基和地基组成的一体化气象观测系统,重点建设,为气象业务、科研和相关行业、部门提供准确的观测数据。

A、中国气候观测系统B、中国气象观测系统C、专业气象观测系统D、区域气象观测系统15、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努力提高预报预测水平。

加快预报预测______进程,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

A、现代化B、准确化C、精细化16、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是警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

只有预报可以发布“消息”。

A、热带气旋和大风降温B、暴雨、大风、冰雹、寒潮、暴雪C、台风、热带气旋、暴雨、大风、冰雹、寒潮、暴雪17、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工作重点是监测和预警等灾害性天气。

A、台风、暴雨、飑线、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下击暴流、雪暴B、台风、暴雨、飑线、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C、台风、暴雨、冰雹、雷雨大风、雷电、下击暴流、雪暴18、预警信号由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A、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B、名称、图标和标准C、名称、图标和防御指南19、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及有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

------------装-----------------订------------------线--------------A、下级人民政府B、上级人民政府C、本级人民政府20、当同时出现或者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以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发布多种预警信号。

A、先后B、分别C、同时21、对临近预报综合结论的要求是:降水量预报以mm为单位,降雨跨度不大于,降雪跨度不大于;大风预报应同时给出风力和风速,风力跨度不大于1级;温度预报以℃为单位,不保留跨度区间。

影响区域具体到乡镇甚至街区。

A、5mm、3mmB、3mm、1mmC、5mm、1mm22、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中规定的预报时效一般是指,各级气象台站可根据对每次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确定预报发布的时间和等级用语。

A、120小时B、72小时C、最长预报时效23、在当地强对流天气易发及汛期,省(区、市)气象台每天定时发布本省(区、市)0-6小时,每次预报发布的时间在正点后5分钟内。

省和省以下各级气象台站应当每天3次(06、12、18时,当地时)制作0-6小时短时预报。

A、2次(06、12,当地时)、短时指导预报B、3次(06、12、18时,当地时)、短时指导预报C、3次(06、12、18时,当地时)、短时预报24、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中,所有项目只进行。

A、有、无出现两种类别检验和量级检验评定B、有、无出现两种类别检验C、量级检验评定25、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中的高温是指某站日最高温度达到或以上的温度。

------------装-----------------订------------------线--------------A、36℃B、37℃C、38℃26、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有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A、重力B、科氏力C、引力27、锋区 (锋面)是两个不同的气团之间的过渡区。

A 、密度 B、温度 C、性质28、控制大气环流的最主要因子是太阳辐射、、地表非均匀(海陆与地形)与地面摩擦。

A、地面长波辐射B、地球引力C、地球自转29、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就是热成风,热成风的大小主要与两层等压面之间的有关。

A、风速差值B、平均温度梯度C、气压梯度30、涡度是表征空气运动旋转的物理量,正涡度反映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

A、强度与方向B、强度C、方向31、大气运动系统分类有行星尺度、天气尺度、、对流尺度。

A、大尺度B、中尺度C、小尺度32、根据气团的不同地理类型,可将锋分为冰洋锋(北极锋)、极锋和。

A、地面锋B、副热带锋C、高空锋33、温带气旋生命史分为、成熟、锢囚、消亡四个阶段。

A、波动B、生成C、发展34、大范围上、下游系统环流变化的联系,称为。

A、环流调整B、系统间相互作用C、上下游效应35、高空急流轴的左侧风速具有切变。

A 气旋性 B、反气旋性 C、垂直------------装-----------------订------------------线--------------36、南压高压是北半球夏季百帕层上最强大最稳定的控制性环流系统。

A、100B、300C、50037、蒲福风力等级中5级风的平均风速是米/秒.A、13.0—15.0B、8. 0-10.7C、9.0—12.138、大气运动总是受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控制。

A、热力学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C、动量守恒39、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三次北跳分别对应我国华南前汛期雨带、和华北雨带。

A、长江B、副热带C、江淮梅雨40、位势涡度守恒条件是和大气不可压缩。

A、正压大气B、无水平辐散辐合C、斜压大气二、选择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对于SA和SB型雷达,基数据中反射率因子的分辨率为(),而径向速度和谱宽的分辨率为()。

A、1km×1ºB、0.25km×1ºC、1.25km×1ºD、2.5km×1º2、多普勒效应定义为“当接收者或接收器与()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时,能量到达接收者(器)时()的变化”。

A、目标物B、能量源C、时间D、频率3、 VCP 21体扫模式6分钟完成9个仰角的扫描。

对于最低的2个仰角,采用分离取样方式();中间的4个仰角采用交互取样方式();上面的3个仰角采用不考虑距离折叠的连续多普勒方式()。

A、CSB、BC、CDXD、CS/CDE、CD4、()规定5分钟内对()具体仰角的扫描;VCP21规定()内对()具体仰角的扫描;VCP31规定10分钟内对()具体仰角的扫描;VCP32确定的10分------------装-----------------订------------------线-------------- 钟完成的5个具体仰角与VCP31相同。

A、6分钟B、VCP11C、9个D、5个E、14个F、6个5、对流风暴可以划分为普通单个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和()。

A、多单体风暴B、中气旋C、飑线D、线风暴6、导致降水估计偏差的因素除了不适当的()外,还包括雷达硬件定标误差、湿的天线罩、()、远距离处雷达波束从降水系统()穿过、超折射地物杂波和()的影响等。

A、上面B、冰雹C、亮带D、Z-R关系E、降水估计方法F、下面7、抑制地物杂波的主要思路是地物是静止不动的,因而其沿着()的速度必然是()。

因此,抑制地物杂波的做法是将一个距离库内径向速度在零值附近的那部分()滤掉。

A、零B、方向C、功率D、杂波E、雷达径向8、在距离雷达一定距离的一个小区域内,通过对该区域内沿雷达径向速度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该区域内的气流辐合、辐散和()等特征,包括:辐合式气旋、纯粹气旋、辐散式气旋、纯粹辐合、纯粹辐散、()、纯粹反气旋和辐散式反气旋。

A、上升运动B、气旋C、辐合式反气旋D、反气旋E、旋转9、具有宽大的()或()的回波特征的风暴更有可能产生大冰雹。

大冰雹产生的其它指示还包括风暴顶的强辐散以及与气团有关的季节性的大()值。

A、BWERB、中气旋C、WERD、VILE、三体散射10、普通风暴单体的演化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和消亡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