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合集下载

议论文的结构和议论文写作技巧

议论文的结构和议论文写作技巧

议论文的结构和议论文写作技巧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学术写作形式,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个话题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成功写作一篇议论文需要良好的结构和有效的写作技巧。

一、议论文结构议论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

1. 引言:引言部分是议论文的开端,要引入读者对于话题的背景和重要性,吸引读者的兴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引言还可以用一些引语、统计数据或故事等手段来增强说服力。

最后,引言部分应该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论点,即文章要讨论或证明的观点。

2. 主体段落:主体段落是议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逐个问题或论点的讨论和分析,来论证和支持自己的观点。

主体段落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进行组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等方式进行组织。

在每个段落中,要提供论据和证据来支持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同时,要注意每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过渡。

3. 结论:结论部分是议论文的总结和归纳,要回顾文章的主要论点和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结论。

结论部分应该简洁明了,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展望未来的发展。

结论要与引言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二、议论文写作技巧成功写作一篇议论文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写作技巧:1. 明确观点和立场:在写作议论文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即表明自己支持或反对某个论点。

观点要具备明确性、可争议性和相关性,同时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和理论支持。

明确的观点和立场有助于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2. 寻找合适的论据和证据:要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需要寻找合适的论据和证据。

论据可以是事实、例子、统计数据、专家观点等。

证据要具备客观性、权威性和可信度,并要对论点进行充分的支持和解释。

3. 分析和解释:在提供论据和证据的同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解释。

要解释为什么这个论据和证据是有效的,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关系。

分析和解释有助于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 论据和证据的有序排列:要保证论据和证据的有序排列,以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和步骤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和步骤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和步骤一、议论文的构思方法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联想法 有些事物,孤立去谈,易平淡、枯燥;如果展开联想,由这个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事物,在它们的相互联系中,去突出事物的特征,发掘事物的本质,这样不仅可以使议论更深入,而且可以使思路变得活泼而开阔。

除了古今联想以外,还可进行类似联想(有相似的特点或本质)、对比联想(有相反的性质)、因果联想、连锁联想等等。

(二)分类法 看到比较抽象的论题,笼统地谈,议论就很难展开。

这时候可以考虑将所要讨论的事物分一分类。

比如对“友谊”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但难以深层论述。

这时,可将不同类型的友谊分一分类,这样就可打开思路。

友谊,按不同时代,可以分成“伯牙摔琴”、“桃园结义”式的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友谊,“基督-博爱”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友谊,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典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

按不同的目的,可以分成为了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利益而建立的友谊,为了阶级、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产生的友谊。

按不同的性质,可以分成在共同的奋斗中,互相深刻了解建立起来的友谊;在一起吃喝玩乐中,互相吹吹拍拍建立起来的“友谊”。

按不同的内容,又可以分成:在你工作遭受挫折时给你帮助,生活遇到烦恼时给你安抚的友谊;在你一帆风顺时给你捧场,在你自鸣得意时为你叫好的“友谊”;“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友谊;“利则相攘(偷窃)、患则相倾(坑害)”的“友谊”;君子之间“淡淡如水”的友谊;小人之间“甘言如饴”的“友谊”…… 有了分类,可供议论的内容一下子变得丰富多了。

分类,不仅打开了你的思路,而且使你看到了问题的深入。

由此看出,分类法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认识事物的性质,把那些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的一种方法。

(三)层递法 层递法,是一种把论题加上其他成分,进行变形思考的方法。

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果只就这个概念来谈就很容易使议论空泛、不深入。

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层递”的方法,缩小议论的,使文章层层深入。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路和结构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路和结构

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在那千层碧山之
中,千载白云之上,语文把盏而吟,吐纳着唐诗超然
本 课
物外的开阔大气。
栏 目
“绣榻闲时吹红雨,雕栏曲处倚黄昏。”桨声灯
开 关
影里,小桥流水边,可不是语文在漫步,为江南的烟
雨平添了几许温柔。“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
怀间。”滚滚波涛中,浩浩大海上,可不是语文在倚
目 开
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阐述的内容。而在该段结尾
关 部分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了首句,收束了上文,
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
技法指导
二、课外文本借鉴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人心若是一方小池/必有一泓清泉/缓缓而入/呢喃
起诗意的涟漪/吟咏着岁月的旋律/此际/心清如许

目 开
点之间要有严密可推的因果关系,有着完整而严谨的
关 结构。一般来说议论文的结构有以下几种:
技法指导
一、横列式分层论述结构:
1.引论(开头)与结论(结尾)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
2.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分列式布局,从
几个层面展开论述。
本 课
本论部分的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采用总提式以
我曾读余光中的文章,只看一句“烧我成灰,我
的汉魂唐魄也要一直萦绕着这大地,那无穷无尽的故
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它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它做九
州,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便倏地落下泪来。祖国
本 课
的伟大与崇高,在语文中体现;文人的爱国与执著,
栏 目
在语文中彰显。
开 关
我曾在食指的《相信未来》中获取前进的动力,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中获取少年的豪情,在汪国真

议论文论证思路知识点及答题模板

议论文论证思路知识点及答题模板

议论文——论证结构与思路(一)考查方式1.直接考查,辨别文章结构,段落层次梳理;根据文章(某几段)的思路与结构,完成填空,表格;2.间接考查,删除段落;段落互换;给材料放位置。

(二)议论文结构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结构方式”,但不同的文章,根据内容、问题的需要,又往往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等。

1.并列式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强弱。

或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论据,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同一观点。

2.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准确性。

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3.层进式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深入,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总分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

因此,阅读议论文,就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思路,理清它的结构。

(三)思路议论文的谋篇布局总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为出发点,所以整体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

分析问题(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充分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的部分。

解决问题(结论),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也可以把议论文的结构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全文思路(1)首先提出……观点,然后运用……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2)首先提出……观点,然后从……几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归纳总结:……(3)先论述……再论述……后者比前者更进一层,最后归纳总结:……(4)先提出……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再树立正确的观点,用……的方法论证,最后得出结论:……(5)先论述……的重要性、必要性,再进一步指出其危害性,并挖掘其根源,最后得出结论:……2.局部思路(1)先提出本段观点:……,再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结论:……(2)先举……事例论证……再从道理上论证……最后得出结论:……(3)提出本段观点:……,再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结论:……(四)答题技巧1.分析论证结构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有4种,分析时,应首先找到论点,再辨别作者是如何论证论点,从哪些方面证明论点的,然后考虑各方面、各角度之间的关系。

议论文思路

议论文思路

议论文思路
1. 确定话题和立场:首先,确定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话题和立场。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并有深入了解的话题,并确定你在这个话题上的观点和立场。

2. 收集素材:收集与你的话题相关的事实、数据、引用和观点。

阅读相关的书籍、期刊文章、新闻报道和其他可靠来源,以便为你的论述提供支撑的材料。

3.组织结构:一个好的议论文应该有清晰的组织结构。

确保你
的论点是有条理的,有逻辑性的。

可以使用如三点式或举例论证等结构来组织你的文章。

4. 引言:在引言部分,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你的论点。

可以使用一个有趣的事实、一个引用或一个问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5. 主体段落:主体段落是你的论点的具体阐述和论证部分。

每个主体段落应支撑一个具体的论点,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理由。

6. 反驳:在写议论文时,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反驳观点。

在主体段落中,要反驳可能的反对意见,并提供理由和证据来支撑自己的立场。

7. 结论:在结论部分,要总结你的论点,并强调你的观点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不要添加新的论点或证据,只是简要地总结你的论点。

8. 编辑和修改:最后,不要忘记编辑和修改你的论文。

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或逻辑错误。

确保你的论文流畅、清晰、有逻辑性。

议论文的五种结构模式

议论文的五种结构模式

1.结构模式议论文一般两种思路,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是“是什么1.1 层进式结构特点:结构上,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散文)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

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

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

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

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

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葆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

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分析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和论证思路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分析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和论证思路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和论证思路1.论证结构(议论文的结构方式):(1)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总分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其中,分述各项一般都是并列的。

a、总—分: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层论述b、分—总:先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归纳论点c、总—分—总:提出论点——证明论点——得出结论(3)层进式:由浅入深。

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递进式的标志“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4)对照式: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来比照另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比式。

(5)并列式:行文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标有“第一”“第二”“首先”“其次”或“从xxx上看”“从·xxx ·上分析”等形式。

2.分析议论文全文论证思路:(又叫论证过程、写作思路)答案用“首先…………,接…………,(然后…………),最后…………”的句式连贯。

①(论点在开头)首先提出…………的论题(观点),接着从几个方面(用…………论证方法)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强调…………的论点)(提出号召);②(论点在结尾)首先列举/引用…………的事例(典故、名言)引出论点(论题),接着从几个方面(用…………论证方法)展开论述,证明了…………的观点/揭示了…………的主题,最后总结全文,归纳出…………的中心论点。

3.分析议论文段落的论证思路(又叫论证过程、写作思路)答案仍然用“首先…………,接…………,(然后…………),最后…………”的句式连贯。

①(某段)先提出观点(本段论题)(作者观点)……,接着分析(论证)……最后再次强调(点明)……的观点;②(某几段)第x段+概述段落内容(用……论证方法)。

第x段+具体内容。

(按段落顺序,用关系词连接该部分论证内容)4.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区别?(补充题)议论文的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议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议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用发散性思维(联想与想象)展开 思路
相关联想 相关联想:<<忆江南 忆江南>> 江南的服饰,建筑,风景, 江南的服饰,建筑,风景, 忆江南 饮食; 饮食; 相反联想:《学会历史的旁观》 项羽与刘邦,隋 相反联想: 学会历史的旁观》 项羽与刘邦, 炀帝与李世民; 炀帝与李世民; 纵向联想: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纵向联想: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哦, 屈原放逐哦,乃赋离骚 横向联想:《让心情打一个盹》 休闲生活喝茶, 横向联想: 让心情打一个盹》 休闲生活喝茶, 听鸟, 听鸟,沐浴阳关等 交叉联想:《听从心之召唤》 商纣王不纳良言, 交叉联想: 听从心之召唤》 商纣王不纳良言, 刘阿斗没有主见. 刘阿斗没有主见.
例文4:角色转化之间
论点:时代正一步步完成着她的更迭,那一纸 论点:时代正一步步完成着她的更迭, 卷轴,让我们不停地转换自身的角色. 卷轴,让我们不停地转换自身的角色. 分论点 :角色的转换,是一种文化的主流 . 分论点1:角色的转换, 分论点2:角色的转换,亦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 分论点2:角色的转换, 分论点 :角色的转换,更是一种文明的承接. 分论点3:角色的转换,更是一种文明的承接. 结论:星云移动间,江河奔流间,角色转换间, 结论:星云移动间,江河奔流间,角色转换间, 我们悟了,懂了,亦成长了. 我们悟了,懂了,亦成长了.
分论点 :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 分论点2: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 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 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碍你对真理 的认识,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的认识,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论据:楚王与屈原 论据: 李存勖与伶人 诸葛亮与马谡 结论: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 结论: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 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特点:对照式
• 此种结构在形式上采用一正一反、一阴一阳、 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善与恶 或其他对立的两方做对比来发表议论,抒感情, 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 在形式上也花变化多端。有两相对比,然后 又古今对比;有从上一节与下一节交叉对比;有 先对比然后找出共性,说明两者相辅相成,形成 互补,不可或缺。最后引发启示之类的议论。
例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 开头:设问开头,引人深思。 • 比喻性阐述,加上排比形式显得形 象生动。 • 1)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 清泉;诚信是寒冬腊月交替傲放的一枝腊 梅;诚信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 灯;诚信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 导航的一座灯塔……(考生作文《诚信是 什么》)
• 2)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迎向光明;雄鹰 穿过风暴的阻遏,飞向云霄;骏马突破级 绳的束缚,奔驰原野;海燕则冲向更猛烈 的暴风雨。 (考生作文《摆脱束缚》) • 3) 蜜蜂羡慕雄鹰能够搏击蓝天自由翱翔, 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能传播花粉使大自然五 彩缤纷,果实累累;沙砾羡慕碧玉青翠欲 滴价值可观,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终能成就 平坦大道和万丈高楼;丑小鸭羡慕白天鹅 洁白无暇万般美丽,却不知道自己正焕发 出独特的风采。 (考生作文《是金子,总 会闪光》)
解说性阐述
•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 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 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 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 怀…… (考生作文《谈意气》)
用发散性思维(联想与想象)展开 思路
• 相关联想:<<忆江南>> 江南的服饰、建筑、风景、 饮食; • 相反联想:《学会历史的旁观》 项羽与刘邦、隋 炀帝与李世民; • 纵向联想: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哦,乃赋离骚 • 横向联想:《让心情打一个盹》 休闲生活喝茶、 听鸟、沐浴阳关等 • 交叉联想:《听从心之召唤》 商纣王不纳良言, 刘阿斗没有主见。
• 论点: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 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 • 分论点1: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 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 了! • 论据:公子小白与管仲 • 刘邦与韩信 • 房玄龄与李世民
• 分论点2: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 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碍你对真理 的认识,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 论据:楚王与屈原 • 李存勖与伶人 • 诸葛亮与马谡 • 结论: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 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
思路分析 开头几句,就体现出考生的文学功底,语言隽永而富有 诗意,一下子把读者引向广阔的时空,让人产生翩翩联想。 三个部分的开头一二句,也用形象的表述,都起到了很 好的衔接过渡作用。第一部分,先用陌生化的方法,叙述事 实,段未才点出人物姓名。第二部分的方法相同,但用了抒 情和议论的句式。第一部分的第二段,点出了“忘记”带来 的好处;第二部分的第二段,阐述了被人“铭记”的原因, 并点出人物。 第一部分谈“忘记”,第二部分谈“铭记”,忘记有忘 记的好处,铭记有铭记的原因,两相对比,各有侧重。第三 部分回到现实,面对现实的种种弊端,与古代圣贤形成鲜明 对比,表达我们的惭愧和痛心。 最后警示人们,要崛起于世界,要使社会和谐,应该明 白哪些该忘记,哪些该铭记,并且从我做起。
2号佳作
刻进沧桑深处的感悟
2005年全国卷3
捧一曲流觞月,流一脉思古情。当那轮清冷的月亮 挂在有风的夜晚的时候,我便会驾一叶扁舟,顺着历史 的源觞,划向遥远的地方。 一 穿过层层雾绕,透过似纱的缥缈,我的眼前出现的 那幕幕画面,让我为之驻足:那个对手的臣子拿手将亡 命的箭头射向了他,他却不计前嫌,重用了那人,任其 为相。疑惑,我真的疑惑,还未等我努力剥开那厚厚的 沧桑去探索结果,一个声音已经传来,他是齐桓公—— 小白,那人便是管仲。 我记得了,正是齐桓公重用了管仲,才最终使齐国 成为“鱼盐便利,兵强国盛”的春秋五霸之首,我终于 明白了,有些东西需要忘记。
例文4:角色转化之间
• 论点:时代正一步步完成着她的更迭,那一纸 卷轴,让我们不停地转换自身的角色。 • 分论点1:角色的转换,是一种文化的主流 。 • 分论点2:角色的转换,亦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 • 分论点3:角色的转换,更是一种文明的承接。 • 结论:星云移动间,江河奔流间,角色转换间, 我们悟了,懂了,亦成长了。
2号佳作
《刻进沧桑深处的感悟》
结构特点:对照式
1、用形象而隽永的语句,将自己的思路引入记忆。 2、第一部分:列举需要忘记的事例——齐桓公不计前嫌, 重用用箭射过自己的管仲,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第二部分:列举需要铭记的事例——包拯捍卫正义, 维护公平,永远成为百姓心中的青天。 4、第三部分:回到现实。古今对比,感到痛心。最后 一节,表达感想,警示读者。
注意:
• 1、要有分论点的意识。 • 2、分割分论点时,关键词不能丢,不能换。 • 3、注意个分论点之间的排列顺序。(或并 列或递进或对比等) • 4、分论点的句式课相对整齐一些,甚至可 以自成一段,以此造就文章形式的整饬之 美。
2003广东卷高考语文作文题
• 宋国有一富商,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冲倒了, 他的儿子说:“不修好,就会有人来偷窃。”邻 居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商家的东西被偷不少。 富商称赞儿子聪明,反而怀疑东西是邻居偷的。 • 这是韩非子的一个寓言,直至今日仍有类似 的故事,或与之情况不同甚至相反的故事。在认 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人的感情的亲疏与认 识事物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 • 请以《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 • 要求:内容符合话题范围立意自定、体裁不 限、800字以上。
三 终于沧桑流缓,我看到了热闹的街市,看到了灯 红酒绿的城市。我回到了现在,回到了21世纪的现 在——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可是那些缺乏诚信,欺 诈和纸醉金迷的情况让我不得不靠岸:我们的社会该 怎样?难道是忘记进取,忘记奉献,铭记享受,铭记 落后?我不得不为之汗颜。从那古老文明之中游来, 再观察今天的社会弊端,我怎能不为之痛心。 看到今天的人们是应该明白:什么是该忘记的。 什么是该铭记的。在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要想 崛起于世界,那就只有从每个人做起,做到该忘记的 忘得干干净净;该铭记的铭记于心。只有这样我们的 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望望那轮清冷的月亮,她在教你忘记或是铭记。 想想吧,你我他……
二 顺着古老沧桑的源流,我一路直下。厚重的黄土 和奔腾不息的黄河让我明白——那是开封。捧一流荒 沙,荒沙告诉我,他很伟大;扯一段尘埃,尘埃告诉 我,他很伟大。他的脸是正义的黑色,他的额头是公 正的月牙儿,他的铡刀下面永远是有罪之头;他的府 衙上清晰的永远是青天,我不得不追问:他为什么能 成为青天?他为什么能成为正义的化身?最终是流淌 进中华命脉的黄河告诉我: 因为他始终铭记的是捍卫正义,维护公平。因为 他铭记这一点,所以百姓也铭记了他的名字,他就是 包拯文正公,青天大老爷。 我为之震撼,我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必须铭记。
例文2:情与理
• • • • • • • • 开头 :题记形式 比喻性阐述 论点: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论证:小标题形式 一、渴望真情:例证(屈原与李白) 二、超越感情:相伴相生,互为两极
注意:
例文3:角色转化之间
• 论点:角色转换之间,一扇风光无限的美丽之窗 被开启,展现在你眼前的是另一个美丽新世界。 • 论证:古例(孔子、韩愈) 与今例(阐述加现象 例举) • 分论点1与分论点2:角色转换之间,不仅是对原 有文化的创新,更是对文化剔除糟粕,实现文化 的发展 。 • 分论点3:角色转化,受施者成为施教者,并不是 角色颠覆,更不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批评和 全盘否定 。 • 结论: 角色转换之间,教学相长;文化反哺,让 文化之流如奔流不息的大河永驻活力,让我们做 文化反哺之人,为传统注入时代精神,为文化开 辟另一片莲花盛开的美丽彼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