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对应表
古代官职和现代对照表

古代官职和现代对照表在古代,官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身份象征,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地位和权力,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而在现代,虽然官职的地位已经不如古代那么重要,但它仍然是一种职业身份的象征。
下面我们将古代官职和现代职业进行对照,以期更好地了解官职的演变和发展。
一、政治官职古代政治官职主要包括皇帝、太子、皇后、皇太后、宰相、大臣、侍郎、中书令、尚书等。
这些官职都是非常高级的政治职位,代表着最高的权力和地位。
而在现代,政治官职则包括总统、国务卿、部长、议员、市长等。
这些官职虽然也代表着政治权力,但相对于古代政治官职来说,地位和权力已经大大降低。
二、军事官职古代军事官职主要包括将军、都督、千总、百官等。
这些官职都是军队中的高级职位,代表着最高的军事权力和地位。
而在现代,军事官职则包括将军、上校、中校、下士等。
这些官职虽然也代表着军事权力,但相对于古代军事官职来说,地位和权力也已经大大降低。
三、文化官职古代文化官职主要包括文学、历史、经学、诗词等。
这些官职都是文化领域中的高级职位,代表着最高的文化权力和地位。
而在现代,文化官职则包括教授、作家、艺术家、记者等。
这些官职虽然也代表着文化权力,但相对于古代文化官职来说,地位和权力也已经大大降低。
四、经济官职古代经济官职主要包括财政、商业、税务等。
这些官职都是经济领域中的高级职位,代表着最高的经济权力和地位。
而在现代,经济官职则包括企业家、银行家、经济学家、会计师等。
这些官职虽然也代表着经济权力,但相对于古代经济官职来说,地位和权力也已经大大降低。
总的来说,古代官职和现代职业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地位和权力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古代官职代表着最高的权力和地位,而现代职业则更多地代表着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官职的地位和权力也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了解,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1、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现在的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现在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现在的“两办”秘书长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于现在的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现在的元帅军衔。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现在的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17、通判。
府之副职。
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
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现在的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
相当于现在的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
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
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现在的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
26、主薄。
古代官职和现代官职的对照关系,区别一眼就可以看出。

古代官职和现代官职的对照关系,区别一眼就可以看
出。
本文导读:大将军——军委主席
兵部尚书——国防部长
吏部尚书——中组部部长
礼部尚书——外交部部长
户部尚书——财政部长
工部尚书——建设部长
刑部尚书——司法部长
左都御史——监察部长
大理寺卿——司法部长
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
鸿卢寺卿——钓鱼台国宾馆党委书记
内务府总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宗人府总管——国务院办公厅主任
顺天府尹——北京第一人民检查检查长
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军机处军机——中央军委委员
上驷院总管——交通部长
督察院总管——第一法官
总督——省委书记
巡抚——省长
总兵--军区司令员
九门提督——北京市公安局长。
中国古今军队官职对照表

中国古今军队官职对照表
中国古代军队官职与现代军队官职并不完全一致,但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军队官职与现代军队官职的对照表:
古代军队官职:
1. 大将军——现代对应将军
2. 司马——现代对应军区司令员
3. 将军——现代对应师长或旅长
4. 校尉——现代对应团长
5. 百夫长——现代对应营长
6. 伍长——现代对应连长
7. 卒——现代对应士兵
现代军队官职:
1. 中将——对应古代将军
2. 少将——对应古代将军
3. 上校——对应古代将军或校尉
4. 中校——对应古代将军或校尉
5. 上尉——对应古代将军或校尉
6. 中尉——对应古代将军或校尉
7. 下尉——对应古代将军或校尉
8. 上士——对应古代百夫长
9. 中士——对应古代百夫长
10. 下士——对应古代百夫长
11. 列兵——对应古代卒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对照表,具体对照可能因不同时期和国家而有所差异。
古今官职对照表

古今官职对照表(2014-04-12 22:08:58)转载▼标签:转载原文地址:古今官职对照表作者:现代官职从股级、科级、处级、厅级、部级到国家领导人只有6个大等级12个小等级,而古代的等级从品级建立时就有9品18级(9品30阶)。
做级别对比时,只好以几个区域品级对齐了。
如巡抚对应省级、知府对应厅级、知县对应处级。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
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
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
”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
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
三是降职,即“左迁”。
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
《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
《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
《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古今官职对照

古今官职对照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知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都事-------------掌出纳文移。
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
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行人-------------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典宝-------------协司宝掌玉玺。
中国古代官职大小,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

中国古代官职大小,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我们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1、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吏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
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
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
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
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
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中国古今官职对照

看看中国古代官职大小,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我们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1、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 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
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
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 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对应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官职是一种重要的职位。
从古代到现代,官员的职位以及官员们拥有的权力和义务都有很大的变化。
以下是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的对应表:
古代官职:现代官职:
相国:总理
太尉:总理
大夫:总理助理
假使:国务院院长
太仆:副总理
骠骑将军:军队司令
司马:国防部长
司空:民政部长
司徒:司法部长
司礼:国家教育部长
中书令:印刷及出版局局长
大司徒:统计部长
少府:税务总局局长
武帝:元首
太守:省长
都尉:知县
县令:县长
军师:军队副司令
管军:师长
以上就是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的对应表,可以看到,从古代到现代,官职的权力和意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古代的官职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完善政治封建社会文化体制而设
置的,旨在实现诸侯之间的统一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秩序安顿,所以君主享有最高权力而官员只能配合执行。
相对而言,现代官职则被划分为各种不同的行政级别,由政府机构领导实施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活动,官员们应当担负着保障公民权利、构筑社会福祉等重任。
古代,官吏的权力主要是由君主授予他们的,他们被要求严格遵守封建法律,不得超越自己的职权;而现代官员则要求以法治原则和法律规定为准则行使公权,执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任务,责无旁贷。
比如总理有责任领导政府的工作,国务院院长则要执行总理的政令,司法部长则要保护公民的权利,教育部长则要提供优质的教育等等。
所有的这些官职都赋予官员们特定的权力,使他们有能力更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因此,从古代到现代,官职的意义和权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仅让官员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且它也改变了官员们的社会地位,使公众实现了更多的权利和义务。
由此可见,古代与现代官职的对应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的发展变迁,以及官员们在历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