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夭折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
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必须面向医学的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预防医学培养出的人才应具有超前性和远见思想;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整体把握大局,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以及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监督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中立足“三基”,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培养。
2.教学中注意临床医学知识与预防医学知识的相互渗透,突出慢性病、多发病和老年病,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能力,体现现代医学模式。
3.注重素质教育,进行评判性思维训练,突出能力培养。
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提问、将PBL教学运用于部分理论课和社会见习等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科最新动态,推荐相应的期刊杂志给学生课外阅读,传递学科前沿信息,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Preventive Medicine总学时:56 讲授学时:40实验学时:16学分:3.0先修课程:病原生物与医院感染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预防医学主要包括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环境与健康和医学统计方法等三部分内容,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充分认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掌握三级预防策略,培养学生的预防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地在医疗实践中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消除和控制不利的环境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0 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0.1预防医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0.2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0.3医学模式0.4公共卫生措施0.5护理专业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教学要求:1.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2.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及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3.了解预防医学发展简史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4.了解公共卫生措施授课方式:讲授第一章:预防保健策略(1学时)教学内容:1.1全球卫生策略 1.2我国卫生策略教学要求:1.掌握卫生工作方针和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2.了解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3.了解全球卫生策略,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疾病预防与控制(2学时)教学内容:2.1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2.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2.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要求:1.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了解流行现状。
2.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与控制措施,了解流行现状。
3.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过程、危险因素和预防与控制措施,了解流行现状。
4.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监测、预警和处置。
授课方式:讲授第三章:人和环境(4学时)教学内容:3.1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 3.2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3.3环境污染的防制教学要求:1.理解环境的概念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预防医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48学时适用对象:医学专业本科生第一章预防医学概述一、教学内容1.预防医学的定义、目的和学科特点。
2.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当前趋势。
3.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学生能够分析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
3.学生能够掌握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1.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
2.预防医学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性。
四、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中国预防医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流行病学基础一、教学内容1.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目的和方法。
2.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和常用指标。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2.学生能够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疾病流行情况调查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1.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2.中国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成就和经验。
四、课程思政内容展示中国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三章环境卫生学一、教学内容1.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环境卫生学研究方法。
2.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学生能够掌握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改善策略。
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
四、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中国的环保政策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一、教学内容1.职业病的定义、分类、诊断标准和预防策略。
2.职业病的监测和控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和防治策略。
2.学生能够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三、教学重点1.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
2.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四、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第五章营养与食品卫生一、教学内容1.营养素分类、功能和推荐摄入量。
预防医学全套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大纲课程编号:,学分:,总课时: 54(理论:42,实践:12)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习、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所用教材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健康观为指导思想,内容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的基本理论,影响人群健康的化学、物理、生物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以及预防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社会医学的实践。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素,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现场调查的方法、个体与人群健康状况的测量和评价技术以及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为今后在医疗工作中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内容、任务。
2、熟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一章医学模式【目的要求】1、掌握模式和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演变的规律。
2、熟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内容。
第二章健康观【目的要求】1、掌握整体健康观的定义;整体健康的特征*、内容。
2、熟悉传统健康观的主要内容、特征和作用。
第三章预防策略和措施【目的要求】1、掌握一、二、三级预防的概念和主要措施。
2、熟悉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人类与环境【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圈、食物链、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
2、熟悉我国常见地方病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
第五章化学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2、熟悉常用的毒性参数。
第六章物理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高温作业的范围及类型。
2、熟悉防暑、降温措施。
3、了解高温作业环境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七章生物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来源。
2、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特点。
第八章食物营养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食物来源和缺乏症状。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儿科)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Preventive Medicine)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204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学)学分:4学分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医学基础、医学统计学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选用教材:傅华.预防医学(第6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必读书目:[1] 《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杨克敌:《环境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 邬堂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选读书目:[1] 李幼平:《循证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 Raymond S.Greenberg,游伟程主译:《医学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傅华:《健康教育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领域中的有关知识,如环境与健康,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的原理。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预防为主的观念、环境观念、群体观念及大卫生观念,为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由于教学时数有限,着重从实际出发,环境医学的重点放在讨论各种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及结合流行病学的有关部分,正确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致病因素的作用规律,给予定量评价及实施预防,达到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提高人群生命质量的目的。
1.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掌握:预防医学和健康的基本概念、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三级预防策略。
熟悉: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健康影响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生命全程健康观、三级预防与公共卫生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一、绪论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预防性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旨在规范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指导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专业技能。
二、课程设置1.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包括预防医学的概念、历史、发展现状等内容,为学生建立预防医学的基础认识。
2. 流行病学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疫情调查和病例分析的能力。
3. 健康教育教授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在社区和学校等场合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4. 预防接种介绍各类预防接种的原理和程序,培养学生进行疫苗接种工作的技能。
5. 预防医学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活动,培养综合运用预防医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既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具备成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3. 社会责任强调预防医学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促进社会健康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预防医学知识。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健康教育宣传、疫情调查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拓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式1. 考试评估采用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对预防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情况,评价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术论文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探讨预防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六、总结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是指导预防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文件,通过规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乡医、中医、蒙医、影像专业用)一、课程任务《预防医学》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乡医、中医、蒙医和影像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医学方法、临床预防服务、社区预防服务和卫生体系与农村卫生管理等四大篇内容。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群体医学的观点,即大预防医学观的观念,预防疾病,促进人群健康。
1、掌握临床预防服务和社区预防服务的主要内容。
2、熟悉卫生体系与农村卫生管理和预防医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3、具有将预防思想和具体理论运用于生活、工作等实践,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能力。
4、具有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5、具有配合临床医师实施防治疾病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高的群体预防意识。
二、课程目标三、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时(理论)绪论2第一章常用医学统计方法6第二章常用流行病学方法6第三章公共卫生检测方法1第四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4第五章卫生监督方法1第六章临床预防服务概述1第七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3第八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3第九章医院感染和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1第十章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6第十一章环境与健康概述4第十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4第十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4第十四章社会环境与健康1第十五章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1教学内容学时(理论)第十六章地方病预防与控制2第十七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2第十八章食品安全与预防食物中毒2第十九章卫生体系1第二十章农村卫生管理1第二十一章农村医疗保障管理2第二十二章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2第二十三章农村公共卫生管理2第二十四章社区卫生保健管理2合计64四、教学内容和要求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一、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概念熟悉2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特点与基本观点熟悉三、预防医学发展简史熟悉绪论四、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掌握理论讲授五、医学模式的演变及现代医学模式熟悉多媒体演示六、疾病的预防措施掌握某七、乡村医生在三级预防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某八、乡村医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第一节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1一、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二、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熟悉一、常用相对数熟悉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某二、率的标准化法了解某三、率的抽样误差和总体率的估计了解某四、卡方检验了解第一章第四节统计图表的编制理论讲授2常用医学统一、统计表掌握多媒体演示计方法二、统计图掌握某第五节计算机在卫生统计学中的应用1一、SPSS了解二、E某CEL 了解第一节流行病学概述1一、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熟悉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方法熟悉三、流行病学的用途熟悉第二节疾病分布的描述2一、疾病的三间分布掌握二、疾病的流行强度掌握三、描述疾病分布常用指标掌握四、疾病的三间分布描述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熟悉第三节现况调查1一、现况调查的种类熟悉二、现况调查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熟悉第二章某第四节个案调查理论讲授2常用流行病一、个案调查概念了解多媒体演示学方法二、个案调查工作步骤了解三、个案调查工作方法了解某第五节暴发调查一、暴发调查概念了解二、暴发调查的工作步骤了解三、暴发调查的工作方法了解第六节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简介一、病例对照研究熟悉二、队列研究熟悉某第七节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简介一、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定义及原理了解二、实验流行病学的特点了解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原则了解四、实验流行病学的分类了解第二章第八节流行病学的偏倚及其控制理论讲授常用流行病一、偏倚的概念熟悉多媒体演示学方法二、偏倚的种类熟悉三、偏倚的控制方法熟悉第一节公共卫生监测概论1一、公共卫生监测的概念与特征熟悉二、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熟悉某第三章第二节公共卫生监测的程序和方法理论讲授公共卫生监一、公共卫生监测的步骤了解多媒体演示测方法二、公共卫生监测的内容了解三、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了解四、我国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简介了解第一节健康相关行为及行为改变理论2一、健康相关行为掌握二、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模式熟悉第二节不良健康行为的干预理论讲授2第四章一、吸烟的干预熟悉多媒体演示健康教育与二、酗酒的干预熟悉健康促进方法三、吸毒的干预熟悉四、赌博的干预熟悉第三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概述一、健康教育掌握二、健康促进掌握第一节卫生监督的概念、功能及作用1一、卫生监督的概念熟悉某第五章二、卫生监督的特征熟悉理论讲授卫生监督方法三、卫生监督的作用熟悉多媒体演示第二节卫生监督应遵循的原则一、依法行政原则熟悉二、遵守法定程序原则熟悉三、以事实为依据原则熟悉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第三节卫生监督的基本内容一、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了解二、卫生技术人员的卫生监督了解三、传人病防治的卫生监督了解某第五章四、职业卫生的卫生监督了解理论讲授卫生监督方法五、食品卫生的卫生监督了解多媒体演示六、其他卫生监督了解第四节卫生监督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程序一、基本工作方法了解二、基本工作程序了解第一节临床预防服务定义及内容1一、临床预防服务定义了解第六章二、临床预防服务内容及原则了解理论讲授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3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掌握第七章二、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因素掌握理论讲授传染病的预防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多媒体讲授与控制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掌握二、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掌握第一节心脑血管疾病1一、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及主要危险因素掌握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掌握第八章第二节恶性肿瘤理论讲授慢性非传染性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及主要危险因素掌握多媒体演示疾病的预防与二、恶性肿瘤防治措施掌握控制第三节伤害一、伤害的流行特征及主要危险因素掌握二、伤害的防治措施掌握三、伤害预防的干预措施了解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第一节医院感染1一、医院感染概念与特点掌握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掌握二、药源性疾病的防制熟悉第一节膳食的平衡与营养2一、合理营养的概念及要求掌握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掌握三、食谱编制了解第二节营养调查与膳食指导1一、营养调查内容与评价了解第十章二、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导熟悉理论讲授平衡膳食与合第三节营养失调性疾病多媒体演示1理营养一、营养失调概述熟悉二、心脑血管疾病营养治疗掌握三、动脉粥样硬化的营养治疗掌握四、原发性高血压的营养治疗掌握五、糖尿病营养治疗掌握六、肿瘤营养治疗掌握七、肥胖病营养治疗掌握第一节环境的概述1一、环境的概念掌握二、自然环境熟悉三、社会环境熟悉第二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1第十一章一、生态系统掌握理论讲授环境与健康概述二、生态平衡熟悉多媒体演示三、人与环境的关系熟悉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熟悉四、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掌握第一节大气环境与健康2一、大气的物理性状与健康熟悉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熟悉三、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熟悉第二节水和饮用水安全2第十二章一、水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熟悉理论讲授生活环境与健康二、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熟悉多媒体演示三、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掌握四、饮用水的卫生评价掌握五、水环境的治理与防护了解六、生活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熟悉第三节土壤污染、地质环境与健康一、土壤污染与健康熟悉二、地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某第一节农业生产的劳动卫生1一、传统农业生产的劳动卫生了解二、现代农业生产的劳动卫生了解第二节乡镇企业劳动卫生1一、生产性粉尘与尘肺掌握第十三章二、物理因素及其危害了解理论讲授生产环境与健康三、化学因素及其危害了解多媒体演示第三节职业性危害2一、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熟悉二、职业病的概念与特点掌握三、职业病的分类了解四、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掌握五、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熟悉六、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与职业健康监护掌握第一节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1一、社会心理因素了解二、心身疾病了解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第二节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某第十四章一、吸烟了解社会环境与健康二、酗酒了解理论讲授三、不良的饮食习惯了解多媒体演示四、缺乏体力活动了解五、滥用药物和吸毒了解六、性滥交了解七、赌博了解第一节计划免疫1一、计划免疫概述了解二、计划免疫程序熟悉第十五章三、扩大计划免疫熟悉理论讲授计划免疫和预四、计划免疫注意的问题熟悉多媒体演示防接种第二节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的种类和免疫制剂熟悉二、预防接种的途径和方法了解三、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熟悉第一节地方病概论2一、地方病的概念与特征了解二、地方病的分类了解第十六章三、地方病的特征熟悉理论讲授地方病预防与四、地方病的流行情况了解多媒体演示控制五、地方病的防治措施掌握第二节常见地方病与预防控制一、碘缺乏病及其防制掌握二、地方性氟中毒及其防制掌握第一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类2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了解某第十七章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与分级了解理论讲授突发公共卫生第二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理了解多媒体演示事件的预防与一、应急反应和处理的基本原则了解应急处理二、应急反应处理的一般程序了解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第一节食品卫生2一、食品污染概述熟悉二、食源性疾病及预防掌握三、食物中毒掌握第十八章第二节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理论讲授1食品安全与预一、食物中毒调查了解多媒体演示防食物中毒二、食物中毒的处理了解第三节食品安全1一、食品安全概述了解二、食品安全评价体系了解第一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第十九章一、概述了解理论讲授卫生体系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内容了解多媒体演示第二节我国的卫生体系一、卫生体系的基本概念熟悉二、卫生体系的基本组成熟悉第一节农村卫生管理概述1一、农村卫生管理的含义了解二、农村卫生管理的内容和对象了解三、农村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服务模式与管理方法了解第二节农村卫生组织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某第二十章一、农村卫生组织管理体制了解理论讲授农村卫生管理二、乡镇卫生院的内部运行机制了解多媒体演示三、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了解第三节农村卫生资源管理一、农村卫生资源管理概述了解二、农村卫生人力、财力资源管理了解第四节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一、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概述了解二、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了解三、卫生服务的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了解第一节医疗保障制度概况2一、医疗保障制度了解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二、医疗保险了解第二十一章三、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了解理论讲授农村医疗保第二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多媒体演示障管理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基本程序了解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措施了解第一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概述2一、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政策熟悉二、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熟悉第二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的目标指标与第二十二章管理程序理论讲授农村初级卫生一、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和指标了解多媒体演示保健管理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程序了解第三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的评价一、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评价方法与步骤了解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评价的指标与内容了解第一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概述2一、基本概念了解某第二十三章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与管理了解理论讲授农村公共卫生三、计划免疫管理了解多媒体演示管理第二节农村改水改厕一、农村改水了解二、农村改厕了解第一节社区卫生保健的概念与特征2第二十四章一、社区卫生保健的概念熟悉理论讲授社区卫生保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特点熟悉多媒体演示健管理某第二节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一、居民健康档案的类型了解二、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方法了解合计62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教学大纲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乡医、中医、蒙医和影像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64学时。
《预防医学(临床)》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用)一、课程任务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学教学中,它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和三级预防的新概念,建立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及为预防战略服务的思想;认清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并具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四个功能;使学生学会并应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给予定量分析评价,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措施的理论,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制定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使医学生能够了解并重视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医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1.了解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发展简史。
2.熟悉医学模式的意义及转变过程、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三级预防基本策略。
3.掌握环境各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作用、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预防。
4.掌握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处理措施。
5.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职业性损害的预防、常见职业病的防制。
6.熟悉各类疾病的预防控制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7.熟悉医学统计学对疾病特征和分布的描述、分析方法8.掌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病因推断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初步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人群健康调查的方法、个体与人群健康状况的测量和评价技术以及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为今后在医疗工作中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时间分配学时数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 4 4二、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2 2三、统计表与统计图 4 4四、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和推断8 8五、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和推断 4 4六、流行病学概述 4 4七、描述性研究 4 4八、分析性研究 4 4九、实验性研究 2 2十、行为因素与健康 2 2十一、合理营养 6 6十二、环境卫生 4 4十三、职业卫生 2 2十四、食品安全与健康 4 4十五、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2 2十六、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4 4十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2 2机动 2 2合计64 64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五、大纲说明(一)本教学大纲主要供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2学时,机动2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制本科麻醉专业)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和预防的科学。
在医学教学中,它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和三级预防的新概念,建立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及为预防战略服务的思想;认清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并具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四个功能;使学生学会并应用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赋予定量分析评价,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措施的理论,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制定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使医学生能够了解并重视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医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预防医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份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示式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并应用相应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讨论课是通过具体的预防医学案例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适应医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实用型医学人材的目的。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采用理论考试的方式并且作为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在考题中既有客观题又有应用与分析题,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五年制本科麻醉学专业预防医学总学时为 80 学时,其中理论授课 62 学时,讨论课 18 学时。
掌握健康的概念、影响因素、疾病的三级预防,熟悉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了解预防医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 for all)?
2.什么是“三级预防”(three level provention)?
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来源,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及其危害;熟悉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的辩证统一关系及食物链的作用;了解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相关问题;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wei)险度评价。
本章思量题
1、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影响环境自净的因素有哪些?
3、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掌握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熟悉大气垂直结构及其主要卫生学特征;了解大气的卫生防护措施及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基本原则。
掌握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熟悉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护。
掌握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规范;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熟悉水源选择及水质净化处理的流程及其基本原理,水质性状的评价指标;了解水体的自净与转归及水源的卫生防护措施。
掌握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地方病的分类及流行特征;熟悉常见地方病的病因、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及其预防。
本章思量题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氯化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是什么?
3、水源选择卫生要求及卫生标准
4、什么是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掌握合理膳食(平衡膳食)的基本概念,基本卫生要求,营养素的种类及其主要来源;熟悉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及其推荐的各类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各类食物的卫生学特征及其营养价值;了解各类营养素、热能的生理功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掌握各类人群(孕妇和乳母、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营养特点、主要营养需要;熟悉各类人群的生理特点。
掌握几种主要疾病的膳食原则,了解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掌握食物中毒的概念、流行特征,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等)、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及预防原则;熟悉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基本特征、分类和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了解食物中毒的调查及处理程序。
熟悉常见食品污染及其危害、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章思量题
1、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有哪些?
2、老年人营养的膳食特点
3、糖尿病膳食原则有哪些?
4、简述食物中毒的流行特征?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分类及其危害,职业性伤害的分类及其职业病的概念、特点、诊断原则;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制原则;了解我国目前的法定职业病名单。
掌握生产性毒物的概念、存在的形态、毒理学作用 (进入途径、分布、蓄积、生物转化、排泄途径),几种常见职业中毒(铅、汞、苯等)的毒作用形式、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熟悉毒作用的影响因素;了解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中毒机理及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掌握生产性粉尘的概念及其危害,尘肺的概念及其分类,矽肺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矽肺及尘肺的诊断;了解生产性粉尘的分类、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尘肺的防治。
石棉肺和有机粉尘引起的肺疾患(自学)。
熟悉高温作业的类型及其危害、中暑的分类,生产性噪声及振动的特异性危害及防暑降温措施、预防震动和噪声的措施;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
本章思量题
1、职业病的诊断原则有哪些?
2、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有哪些?
3、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人体哪几方面的疾病?
4、防暑降温的卫生保健措施有哪些?
掌握医学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值变量、分类变量)、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抽样误差、概率;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主要实验设计)、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及包含的主要内容。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总体(Population)?
2、统计工作的步骤有那些?
3、统计资料包括哪几类?
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及绘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熟悉医学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了解统计表的种类。
本章思量题
1、统计表的种类?
2、统计表的结构包括?
3、列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常用的统计图有几种?它们的合用条件是什么?
掌握描述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的意义、合用条件、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掌握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全距、四分位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的意义、合用条件、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掌握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 (估计频数分布,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熟悉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抽样误差的概念,标准误的意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假设检验的概念、基本步骤及其注意事项,t、u 检验的合用条件;熟悉t 分布及其特征,各设计类型的t 检验方法。
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熟悉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及q 检验方法。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
2、什么是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
3、编制频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
4、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与联系?
5、能否说假设检验的P 值越小,比较的两个总体指标间差异越大?
6、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合用条件。
掌握常用相对数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熟悉率的标准化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掌握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各设计类型的卡方检验方法;熟悉率的标准误的意义、计算、估计总体率的可信区间。
本章思量题
1、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它们在乎义和计算上有何不同?
2、四格表χ 2 检验的应用条件有哪些?χ 2 检验用于解决哪些问题?
熟悉非参数检验的概念及其优缺点;熟悉配对资料、两样本资料及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方法。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非参数检验(Nonparmetric test) ?
2、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区别何在?各有何优缺点?
3、非参数检验合用哪些情况?
掌握直线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熟悉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假设检验。
掌握直线回归的概念、意义;熟悉回归方程的计算及应用直线相关与回归时的注意事项。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直线回归(Linear regression)?
2、应用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直线回归分析时怎样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了解多变量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 (自学)。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与复相关系数有何区别?
五、
麻醉专业学时分配
内容讲授实习
绪论 2
人类的环境 2
生活环境与健康 5
地质环境与健康 1
营养素与热能、合理营养 4
特殊人群营养、营养与疾病 4 2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 4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伤害 1
职业中毒 5
职业性肺疾病 2 2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2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2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统计图表 4 2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2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t 检验和u 检验) 6 4
方差分析 4 2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 2
率的假设检验 4 2
直线相关与回归 2
非参数统计方法、多变量分析 2 2
实验设计 2
合计 62 18
第四版和第五版的预防医学专业统编教材:《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