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特色基地研究报告
发展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发展特色产业调研报告发展特色产业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
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下面是发展特色产业调研报告,请参考!发展特色产业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丽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丽江市农业概况丽江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6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66.1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20__ 年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140.18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29.95万亩,粮食总产40.14万吨,农业总产值22.9万元(当年价),其中畜牧业产值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元。
丽江市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5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采取的思路及措施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
荣昌县建设成渝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基地的研究

必须是能够通过政策扶持,在未来发展成为具 有 较高增 加值 和利 润 , 强核 心竞 争力 , 较 较大 产 业关 联 和带动 效应 , 新 社会需 求 , 创 加快 产业优 化升级 ,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或 支柱产业。它是“ 战略性产业” 新兴产业 ” 和“ 的
“ 集 ”拥 有科 技 创新 性 、 交 , 持续 增 长性 、 产业 关
区 经 域济
2・ 03 1 1孳密侍 肾
荣县设渝略新产配基的究 昌建成战性兴业套地研
。 马 云 卿
进 入 “ 危 机 ” 代 , 一 轮发 展 已经 演 变 后 时 新 重要 支撑 作用 ,更 要引 领未来 经 济社会 可持续
发展 。
成争夺 科技 和产 业发 展制 高点 的竞 争 ,战 略性
大好 时机 , 利用 区域 特色 和资源 禀赋 , 中优势 集
资源, 培育 战略 性新兴 产业 , 动成 渝战 略性新 启
兴产业 配套 基地 建设 , 为尽 早实现 荣 昌县 “ 十二
五 ” 济社会发 展 目标 服务 。 经
一
脱胎 于传 统商 业模式 的创 新 。培育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 不完 全是 “ 另起 炉灶 ” 有 些还必 须 与传统 , 产业相 结合 。
产业 化要 求非 常苛 刻 , 推进 科技创 新 的 同时 , 在 着力 加快 产业 化进 程 ,对 丁荣 昌县 这样 一个后 发地区, 以战略性新 兴 产业 的发展 来实 现“ 弯道
超 车” 有 着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
— —
兴产 业是 能够 对 区域 经济 社会 发展产 生 长远重 大影 响 的产业 ,它 既对 当前经 济社会 发展 起到
联性 、 策导 向性 的四大特 点 。 因此 , 略性新 政 战
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本报告对相关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调研内容我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首先是对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了解市场主体、市场规模和市场规律。
其次是对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明确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和环节。
同时,我们还对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以了解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最后,我们还对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和挑战进行了调查和总结,以寻找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三、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需求、产业链、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不足、生态环境压力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和发展路径,以期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四、建议和展望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是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是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能力。
最后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绿色、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调研和分析,能够为相关决策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调研报告: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中国制造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迫切要求。
镇江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对发展新兴产业作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将其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举措。
为了准确掌握镇江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剖析产业培育的成功经验和突出问题,研究“十三五”时期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建立完善的政策扶持和保障机制,本文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未来产业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十二五”以来,镇江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的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将其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建设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撑,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新兴产业迎来了高位增长期、规模扩张期、产业集聚期、品牌培育期,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和竞争优势,在全国全省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提升“镇江制造”的地位和内涵。
1.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高位增长,运行质态明显优于传统产业,成为驱动增长的重要动力、工业投资的主要方向,支撑作用逐步凸显。
2014年,全市新兴产业企业数达到555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18.9%;新兴产业完成销售355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到45.1%;新兴产业完成投资760.2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的68.9%。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先后经历了“5大”、“5+X”、“6大”三大阶段,产业结构持续“调轻、调高、调优、调绿”,彻底扭转以化工、建材、发电、造纸、轻工等产业为主体的传统制造业格局,形成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六大新兴产业体系。
逐步由一般加工、简单仿制、低端配套发展到掌握一定先进技术,具有整车、整机等终端产品产业化能力;由专注于制造环节,研发和市场“两头在外”,向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由要素驱动型逐渐向创新驱动型转型。
某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设计研究报告

某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设计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猕猴桃是一种高营养、高经济价值的水果,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实现猕猴桃的规模化种植、加工和销售,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民增收。
二、市场分析目前国内市场对于猕猴桃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供应量有限,价格相对较高。
猕猴桃的外销市场也非常广阔,欧美国家是主要的进口市场之一、因此,建设一个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技术要求1.选取适宜的土地:猕猴桃对土壤要求较高,应选取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地。
2.种植技术:掌握猕猴桃的种植技术,包括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等。
3.养护管理:科学合理地进行猕猴桃的修枝、疏果、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工作。
4.加工技术:建立猕猴桃的加工线,实现猕猴桃的去皮、切片、果酱等加工工序。
5.销售渠道: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与超市、果蔬批发市场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四、资源需求1.土地资源:需要选取适宜的土地,并进行土地整理和改良。
2.资金投入:建设基地和购买种苗、设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3.人力资源:需要培养专业的种植和加工人才。
4.市场资源:需要与超市、果蔬批发市场等建立合作关系。
五、投资收益1.生产收益:通过规模化种植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销售收入。
2.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对于猕猴桃的需求量增加,有较大的销售潜力。
3.农民增收:该项目将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六、项目风险1.市场风险:如果市场需求不如预期,可能导致产品滞销。
2.天气风险: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冰雹、干旱等)可能会对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3.病虫害风险:猕猴桃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可能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损害。
七、项目可行性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资源需求、投资收益以及项目风险,本项目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国内外市场对于猕猴桃需求量大,且价格较高,可以带来可观的生产收益。
投资方面,虽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较高。
XX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XX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
《XX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实施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全力以赴实施"工业兴市",狠抓产业招商、技术进步和项目推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一、发展成效及特点近年来,XX市积极推进"工业兴市"战略,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提高产业竟争力为核心,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工程,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略性调整。
下面就将我市有关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经济结构不断壮大。
"十一五"期间,XX年至XX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分别为7444万元、9639万元、12436万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区高新技术产值分别达到%,%,%,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XX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XXX亿元,比上年增长XX%;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X亿元,增长XX%;实现利润XXX亿元,增长XX%。
今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完成工业增加值XXX亿元,增长XX%,高于全区工业平均增速X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XX%和XX%。
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立足我市科技水平、产业基础、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重点培育和发展煤焦化工、氯碱和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于新形势下市产业特色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形势下市产业特色化发展的调研报告所谓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特色产业的最佳理想状态。
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日益拓展,县域经济要在这种形势下取得突破,就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要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特点,积极寻求特色化发展之路。
一、XX市产业特色化发展的基础XX年11月,我市在苏中地区率先提出推动园区特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XX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经过多年如火如荼地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成为全市上下的统一共识。
XX年3月,为推动全市产业特色化发展,市委、市政府又主动谋划,印发《XX市产业强市特色发展“123”工程实施方案》,紧扣“三比一提升”专项行动,以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加工、新能源等特色产业为重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目标,以“六个一”推进机制,聚集政策扶持、聚合要素支撑、聚力服务推进,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联链、融链工作,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1.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以新浦化学75万吨离子膜烧碱和I1O万吨轻烧利用、延长中燃120万吨轻运深加工为“链主”项目,深耕细作氯气、氢气、乙烯、丙烯四大深加工板块,扩大电子化学品、功能化学品、特殊化学品比重,现有企业50家。
新材料产业,发挥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及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关键环节产品优势,聚焦发展烯泾下游复合材料、高端树脂、工程塑料、聚氨酯等高分子新材料,培育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30多个,现有企业30家。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根据年内工作安排,2014年11月20日至28日,县发改委重点办对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先后到雷池乡、华阳镇、长岭镇、县经济开发区召开了座谈会,实地走访了相关企业,并考察学习了岳西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态工业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分析近几年来,我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纳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的企业8家,分别是安徽博泰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达来电机有限公司、安徽亚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安庆市尚科轴承有限公司、安徽省精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庆金泉药业有限公司、安庆市皓远进出口有限公司、望江县永晟照明有限公司,总产值约为9亿元(统计数据),比上年增长25.98%;近期申报纳入省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的企业10家,分别是安徽索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望江县蓝通管材有限公司、安庆市龙珠包装有限公司、安徽荣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安庆市雷池建材有限公司、安徽省泽亚管业有限责任公司、望江县华威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望江县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望江县天长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安徽正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产值约为8亿元;县级储备项目及相关企业16个,分别是国电望江香茗山风电场项目、凯迪陈岭风电场项目、望江县三恒新型墙材有限公司年产1亿块煤矸石页岩砖建设项目、安庆市王显门窗制造有限公司年加工20万㎡节能环保中空玻璃项目、安庆市隆鑫建材有限公司污泥废渣制砖项目、安庆沙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沙氏汽摩配件综合生产项目、安徽省佳瑞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0万米玻璃管800吨玻纤建设项目、安徽佳璇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项目、大海新能源项目、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安徽瑞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器件生产制造项目、望江志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台套车用6万台套室用空气净化器项目、年产15000台电动特种车项目、玻化微珠生产项目、高纯二氧化硅提纯项目、安徽省兴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工中高密度纤维板项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兴产业特色基地研究报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资源环境的条件约束、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各国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推动我国经济依靠技术进步驱动实现“内涵性增长”,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在多个场合就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刻论述.201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基地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特色是产业繁荣的灵魂所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以特色基地建设为依托,走集约集聚之路,推动技术突破向产业化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水平,强化要素集聚和技术集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新兴产业特色基地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孵化场所,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科技与经济联姻的重要孕育区。
日前,由市社科联的牵头,市委党校、市发改委和市科技局组成联合课题组,对的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建设发展状况开展了调研,并就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
一、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发展现状调研表明,近年来,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气候,依靠长三角乃至我国经济转型的小环境,将大气候的必然性要求与小环境的应然性需求紧密结合,把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致力走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贴近实际谋划,推动了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基地的发展。
(一)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基地快速发展。
调研发现,目前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新兴产业放到优先位置,坚持优先把政策的“先行先试"任务交给基地,着力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近两年来,围绕市《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指导目录》,瞄准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目标,把重点培育和发展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等七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产业加速升级的重要抓手,立足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以加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培育为主要抓手,以加快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为主要突破口,加快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学研合作力度,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目前,已建成三个新兴产业特色基地: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特色基地、港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如城镇新型电力装备特色产业园。
在建的还有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特色产业园、特色创意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园。
政府的高度重视加速了新兴产业特色基地的建设发展,显然,这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还出台了《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鼓励加快软件园发展的意见》,完善了科技创新政策,对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了新兴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点燃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引擎。
(二)“点、线、片、链",基地发展状况良好。
围绕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着手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点”,支持集成总装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性好的优势企业,支持综合实力强、在六大新兴产业若干重要环节上能起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二是抓“线”,呼应沿海开发战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特点,形成错位发展;三是抓“片”,重点打造六大新兴产业特色园区;四是抓“链”,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强化基地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截至2012年11月,共有新兴产业146家,实现产值259.82亿元,同比增长21。
6%,占规模工业比重28.2%.其中,新能源完成销售33.19亿元,同比增长21.4%,占新兴产业总产值比重为12。
8%;新材料完成销售119。
24亿元,同比增长38.6%,占比45。
9%;智能设备完成销售15.99亿元,同比增长22。
6%,占比6.2%;智能传感完成销售19.69亿元,同比负增长14.2%,占比7。
6%;新医药完成销售30。
79亿元,同比增长7。
5%,占比11.9%;节能环保完成销售35.18亿元,同比增长26.7%,占比13。
5%;海洋工程完成销售5。
74亿元,同比负增长26.3%,占比2。
2%。
三个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发展状况良好。
港船舶海工及配套产业基地目前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1家,1-6月份累计实现应税销售50.68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应税销售的19。
9%。
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51家,1-6月份累计实现应税销售44。
38亿元,同比增长25。
91%,占全部规模工业应税销售的17。
43%。
如城镇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区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3家,其中新兴产业规模企业4家,2011年实现应税销售21.26亿元,新型电力装备实现应税销售2.79亿元。
其他产业基地也在快速发展,如城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前已有规模以上企业26家,1-6月份累计实现应税销售18。
7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应税销售的7。
37%.经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已有规模以上企业13家,1—6月份累计实现应税销售25。
17亿元,同比增长7.43,占全部规模工业应税销售的9。
89%。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特色产业园3年来累计引进软件企业176家,2011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
18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7。
3%;建成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中国呼叫中心产业标准化建设基地"。
(三)基地中重大企业培育成效显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迅速。
的新兴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基地中重大企业培育成效显着。
2012年1—10月份,新兴产业企业中共有亿元以上企业59家,实现销售收入196。
88亿元,占新兴产业总产值的86.4%。
其中1—2亿元企业30家,2-5亿元企业18家,5—10亿元企业8家,10亿元以上企业3家(双马化工32.69亿元,九鼎集团12。
43亿元,天泽化工10.23亿元).去年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6.27亿元,德源高科实现工业总产值14.8亿元,华灿电讯实现产值13。
57亿元,如高高压实现总产值10。
24亿元。
其中九鼎新材、德源高科、如高高压成为我市新兴产业领域首超10亿的企业。
基地中目前已建成省输变电设备复合外绝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省级工程技术创新平台3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院士工作站5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孵化器2个(科技创业园和软件园)。
今年上半年共新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省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德峰药业,已批复),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熔盛重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双钱轮胎、锻压),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隆昌化工、电站阀门、泰慕士服饰)。
二、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尽管在建设新兴产业特色基地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政府重视,明确了发展思路和保障措施,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地产业分散,集聚程度不高,基地规划编制不高。
新兴产业特色基地集聚程度不高,基地内产业分散,同行业企业分布混乱,大都分布在不同乡镇、园区,难于统一管理和整体规划。
如如城镇重点打造了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园、光热产业园、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以及装备制造(风电)、新材料产业园等四大专业园区,而汽车零部件产业在经济开发区规划中也有,而且有规模较大的双钱轮胎制造企业,新材料产业园在港规划中也有,并已建成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属于新能源范畴的如城镇的光热产业,产业链条完整,大大小小企业200家左右,而经济开发区的光伏产业园区中也有几家企业,同属新能源范畴,光热光伏分散在不同的规划领域。
镇、区、园的产业规划没有一个市级层面的规划引领分布,这样集聚程度既不高,不利于基地建设,又难于统一管理,内部容易形成恶性竞争.更重要的是,新兴产业园区及特色基地的规划和编制缺乏高起点和高定位。
在以往的产业招商与项目服务中,往往重项目招引轻园区规划,导致园区基础建设与整体规划跟不上产业发展要求,招引的项目产业配套能力较低,产业不聚集较分散,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集聚度较低,严重影响新兴产业企业的规模化和抱团发展,影响特色基地的发展建设.二是基地产业定位同质化现象严重。
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规划,与周边县市同质性很高,对传统产业企业与新兴产业企业划分不清楚,对前瞻性和长远性的产业定位不准,不利于新兴产业的整体提升和培育。
从已有的统计资料分析,海安重点打造以太阳能、风能为方向的新能源产业,以节能照明光源为方向的新光源产业,以高分子合成材料、特种材料为方向的新材料产业,以天楹环保为代表的环保产业,以清华启迪(海安)软件园为代表的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以亚太轻合金、通润汽车配件等项目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以523文化产业园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
海门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现代物流及服务外包等五大新兴产业;启东提出壮大海工装备、新能源及光电、电动工具、新医药和节能环保五大产业集群,已建立启东电动工具特色产业基地和启东滨江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不难发现,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中的海洋工程和软件服务外包与周边县市同质化.三是基地产业总体规模偏小,配套关联度不高.新兴产业链条不完善,缺乏前延后伸,重点规模型龙头企业引领力不够,配套型产业链没有形成,如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陆地方舟独领风骚,周边相关配套的企业屈指可数,没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样又何谈发展基地。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特色产业基地虽然3年来发展迅速,但软硬两张皮,软件产业的发展没有的制造业有力支撑,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值难以实现。
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像输变电特高压电力设备及配件产业基地,主要以研制、开发服务于输变电产业的各种复合绝缘子、电力金具、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风电机组及叶片、风电钢球、远程抄表及控制系统等电力设备及配件的企业为主.截至2011年底,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已汇聚了74家输变电特高压电力设备及配件企业,以及其他一些关联企业和专业化科技服务载体等,形成了以神马电力、如高高压、思源赫兹、祥源电气等骨干企业和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集聚发展的态势。
但其中新兴产业项目单体规模大多仍在2亿元以下,5亿元、10亿元以上的中大型新兴产业项目较少,后发力量不足(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