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 3_3《土壤的保护》说课稿 湘教版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1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土壤的保护》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土壤。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壤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和动植物生长的基础。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土壤的污染和保护措施,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
2.让学生掌握保护土壤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土壤的重要性。
2.保护土壤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保护土壤的方法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土壤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壤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土壤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和动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具有过滤和净化水源的作用;土壤能固定碳,减缓全球变暖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土壤。
每组给出一些保护土壤的方法,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保护土壤的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了解人类破坏土壤资源的事实,学会一些保护土壤资源的力所能及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推测土壤被破坏后产生的严重后果,在阅读、交流过程中了解事实,能够展示自己的技能宣传保护土壤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惜土壤资源,具有参与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土壤资源。
辩证理解土壤、动植物、人类互相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推测土壤被破坏后产生的严重后果。
【教学难点】辩证理解土壤、动植物、人类互相依存的关系。
【教学模式】本课属于科学探究课课型,其教学结构设计如下:
情境导入→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论→迁移拓展
【器材和资源】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材料:植物水土保持模拟实验装置(两种相同的土壤做成坡度一样的土坡,一个上面种了草、另一个则没有,水,水盆,矿泉水瓶),记录纸。
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土壤的保护
实验计划
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实验结论
填写人()填写时间年月日。
《保护土壤》 说课稿

《保护土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保护土壤》。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保护土壤》是教材版本年级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土壤的重要性、土壤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到土壤保护的紧迫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材首先通过一些生动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土壤的重要性,如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接着,教材详细阐述了土壤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沙漠化等,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最后,教材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如合理利用土地、植树造林、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积极参与到土壤保护的行动中来。
二、说学情具体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是,他们对于土壤的科学知识了解还比较有限,对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作用,知道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2)学生能够认识到土壤面临的主要威胁,如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沙漠化等,并能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3)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2016秋湘教版科学三上3.3《土壤的保护》

开 山 毁 林
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 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 价值。
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呢?
多植树造林,做“护绿小队”队员; 尽量不用塑料袋,买东西用环保袋,减少 白色污染; 成立环保宣传小组,在校园内宣传,到社 会上宣传,到家庭中宣传;等等。
土壤的保护
土壤
梯田
土壤孕育着生命
小组讨论
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呢?
植物生长
北方窑洞
鼹(yǎn)鼠的家
制作陶器
寸草难生
草丰林茂
有的地方寸草难生是因为生态环 境恶化造成土地荒漠化,不能适宜 植物的生长。有的地方草丰林茂是 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地肥沃 能适宜很多植物生长。
人类的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吗?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土壤的保护》说课稿1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土壤的保护》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土壤的保护》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知道保护土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学生介绍了土壤的概念、土壤的种类、土壤的作用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掌握保护土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掌握保护土壤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土壤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保护土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土壤污染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土壤保护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土壤,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4.实验:让学生进行土壤实验,观察土壤的性质,进一步理解土壤的作用。
5.总结:总结保护土壤的方法,强调土壤保护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2.保护土壤的方法3.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土壤的保护

• 5. 分别向有草坪和没有草坪的盒子里浇水,每个 盒子里的土壤有什么变化?
• 答:种有草的盆里的土比不种草的盆里多。
• 6. 盒中的草对土壤有什么作用?如果森林被砍伐 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 答:对土有保护作用;暴雨或洪水能将土壤冲走, 造成水土流失。
• 7. 草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可是草原现在 正在慢慢退化,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How does Li Wei go to school every day?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He rides his bike to school.
Li Wei
What does Li Wei do after school?
He gets home and does still much work to do after school.
Why doesn’t Li Wei feel tired?
Because he has plenty of exercise, clean air and fresh food every day.
My name is Li Wei . I am eleven years old and I live on a small farm with my mum, dad and grandparents. I love living in the country,but I’m usually very busy.
milk the cow
How many pupils are there in Li Wei’s school? There are 48 pupils .
What does he have for breakfast? He has plenty of fresh milk for breakfast.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3.4土壤的保护(教案)

准备 学生:模拟草坪,土壤,喷壶,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上课 教师自我介绍:
教学备注
仪式 同学们好!
……
一、聚
1.谈话导入[材料准备:PPT]
焦问
提问1:你认识这个字吗?
题:植
物对土 壤有保 护作用 吗? (预设
5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土壤) 小结: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造出了这个字。“土”字 中的“二”表示土地之上,土地之中。上一横代表表层土,下 一横代表底层土。“丨”代表植 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也 表示植物从 土中生长出来,直立向上的形态。
PPT]
提问:根把土壤包裹住,有什么好处呢?
指导:
①取相同的土壤,做成同样的土坡。在其中一个土坡上种
植植物。
②用同样大小的水流分别冲击生长了植物的土坡和没有生
长植物的土坡。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根能包裹住土壤,不被雨水冲走。
3.泥石流与植被[材料准备:视频,PPT]
提问:山坡为什么会被冲垮呢? 观察:泥石流现象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 且松软的土质山体 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 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研究表明,滥 伐乱垦会使植被消 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大大加重水 土流失,进而破坏山坡的稳定性, 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钟)
二、探
1.观察带有土壤的植物。[材料准备:PPT]
索:为
提问1: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场所,那么,植物对土壤有保护
什么要 作用吗?
保护土
壤。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生长植物)
(预设
提问2:植物的根土壤中是什么样的?
湘教版科学三上3.3《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三上3.3《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土壤的保护》是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壤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多种用途,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教材还介绍了简单的土壤保护措施,旨在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土壤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周围环境开始有更多的关注。
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注意到土壤被污染或破坏的现象,但对于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他们对土壤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基本特征、土壤的多种用途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学会简单的土壤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土壤的性质;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学会保护土壤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树立爱护土壤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土壤的基本特征、土壤的多种用途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学会简单的土壤保护方法。
2.难点:理解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土壤保护。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土壤保护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土壤样本、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活动方案,准备好实验器材。
3.安排好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时间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提问:“你们知道土壤有什么作用吗?土壤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土壤的基本特征、土壤的多种用途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的保护》
一、说教材和学情:本节内容是湘教版三年级科学土壤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在学习了土壤的成分,知道本地土壤的类型后,了解人们对土壤的破坏,培养学生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土壤,保护家园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科学探究目标①、了解哪些现象是破坏土壤的行为。
②会推测土壤遭受破坏的严重后果。
③能够参与保护土壤的活动;第二个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个是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保护土壤的方法。
三、说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号召大家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活动中去;难点是能设计保护土壤的活动,学写宣传标语。
四、教学方法:《保护土壤》一课通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对身边现象的观察,为课上交流、讨论、提出合理建议做充分的准备。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互动交流的思想,主要采用了联想法、讨论法、发现法。
五、说设计理念: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互动交流的思想。
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授课我主要涉及了三个环节,第一个是复习导入环节,先复习了土壤的种类,了解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后,提出土壤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是还有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正在肆意的破坏我们的土壤,从而引出第二个环节——教学新知。
这一环节首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我们身边人们的哪些做法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的大地会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强调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最后引导学生明白,作为小学生,我们通过怎样办法保护土壤。
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延伸,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仅可以保护现有的土壤,对于那些已经被破坏或是不宜耕种的土壤还可以改良,教会学生改良土壤的方法。
与此同时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为呼吁全社会保护土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随处可见的土壤为话题,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土壤是亿万生命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从而引出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
中,我注重做到了以下几点:1、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学习。
在搜集人们的哪些做法是破坏土壤的行为时,努力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启发他们说出理由;2、重视儿童的学习意愿。
在学生讨论:“一直这样下去我们的大地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后,汇报交流时,尊重孩子的理解,然后适时予以点评、学生互评;3、承认个别差异。
人常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班50多个孩子,他们的发展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课堂上通过相互之间的平等交流,使孩子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逐步成熟起来,从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1、没有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一味地就教材来教学生,没有拓宽学生的视野。
2、没有熟读科学新课标,对教材的定位不准,课堂教学效果一般。
感谢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