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92

合集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89

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89

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89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分)魔盒(英)大卫•洛契佛特(1)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

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

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2)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

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

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3)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4)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

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

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5)“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

“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

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6)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

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

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7)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8)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

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

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

“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

真的!”(9)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

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10)“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

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

问题
• (1)“再去那荷田,就只剩下一旋儿叹息 不同: 了”和“残荷老了……忏悔与叹息了吧”两 A、错过了赏花佳期 句中,①其中两个“叹息”的内容是否相同? ②含义是什么? B、人们认为荷花叹息 •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老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荷花老了 ②展示生存的睿智 • (2)“那几茎残荷……向我传递最后的信息 了”一句中,这“最后的信息”指的是什么? ③残荷是最富有的
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 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坚持性,并且能清楚地勾 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 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 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此前,我只知 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却看到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
你可能看不懂但必须看懂的句子
实践操作
下面一段文字的关键语句是( ) ①有的同志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会削弱理论的指导意义。②这种担心是多余的。③凡 是科学的真科学、伪理 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 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
现代文阅读复习
《考试说明》规定内容: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散文)
(二)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
人物通讯、新闻消息、人物评论、人 物传记、人物访谈、工程设计、调查 报告、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论 文等都属于实用类文本
一、实用类文本高考考点展示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义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3、语言特色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中心意思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 时代精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 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探究高考真题(含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探究高考真题(含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真题】(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曹多勇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

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稳还是颗粒无收。

这情况,德贵还有岁数更大的犁都没经历过。

儿子儿媳说这怪气候叫厄尔尼诺现象,德贵不听这道理,骂天,说这是要绝人啊!大河湾土地分两种:一种在围堤坝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湾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种地在堤坝外,无遮无拦地紧疾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麦就不错了,秋季天都荒着——这地叫河滩地,也叫荒地,大河湾只德贵一人秋季天还耕种河滩地。

村人说德贵,那点河滩地还能结出金豆豆、银豆豆?德贵家人也说德贵,年年秋季天见你河滩地种呀种呀种,可临了收几次?德贵先是不愿搭理话,落后才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河滩地位于村东两里地,德贵村东里出了庄,赶头牛,扛张犁,沿河堤一直往东去。

人老,牛老,犁也老。

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

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

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

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

至河滩地头,德贵说一声“吁——”,牛停下蹄,瞪一对大牛眼瞧德贵。

德贵下堤坝往河滩地里走,牛也侧转身头低屁股撅,挺住蹄缓下堤坝追德贵。

关键时才分出牛还是受人支配着。

德贵没有即刻套牛犁地,他知道牛跟自己还有犁都得歇息喘口气,犁榫眼松,趴德贵肩“吱呀、吱呀”一路不停歇地叫。

德贵说犁,俺知道你榫眼咧着嘴,不湿润湿润水,你准散架。

牛嘴也“吧嗒,吧嗒”扯黏水吐白沫。

德贵说牛,俺知你嗓子眼冒着火,得去淮河里喝个饱。

于是,德贵、牛和犁三个老货径直朝淮河走去,牛饮水,人喝水,犁干脆丢河里。

德贵喝几口水站起身,骂犁,你个老货还真能憋气呢;骂牛,你个吃草的家伙能站俺上游饮水?淮河水这会儿还温温顺顺躺河床里,波浪一叠压一叠有条不紊地浪过来又浪过来。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赏析小说形象》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赏析小说形象》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赏析小说形象小说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所以说,正确把握人物(事物)的品格品行是解答形象类题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小说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这部分常设考点有3个: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题型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阅读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①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②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在具体命题时,有些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有些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

考法(一) 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形象概括分析题型二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

小说中的形象可分为主要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而高考对形象作用的考查重点一般是次要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一、掌握必备知识小说人物角色小说阅读“人物角色作用”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问的是人物角色的作用,作答时却需要由此向小说其他要素扩展,要将人物和“情节安排”“结构设计”“主旨表达”“人物关系”等方面相勾连。

因为小说是一个整体,“人物”“情节”“环境”“结构”“主旨”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考法(一) 人物形象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表现……;对……(主题),或……(情节)等起到了……作用。

如下图示意:考法(二) 物象的作用题型三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多方位的,它凭借各种艺术手段既对人物形象进行直接描写(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又对人物进行间接描写(如侧面衬托)。

一、掌握必备知识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1.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1)见木知林的整体感知。题来自文,做题之前,须以文知题,不论 时间多么紧,都必须了解文本写了什么,结尾写了什么,扣小说要素, 扣记叙文体的六大要素,甚至就抓人物、事件两个主要因素,快速明 晓小说写了什么,结尾又写了什么。
(2)扣住结尾的特点分析其作用和效果。有的是自然结尾,有的是奇 峰突起,有的是戛然而止,有的是神来之笔……不同的特点有着不同 的作用和效果。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答准答好,这是至关重要的。
章节总结学案——提升情节分析能力
精读这一篇,学通这一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送米
孟宪歧
傍晚,老林来了。老林是党的地下交通站站长。柳溪归老林直接领 导。跟老林来的一个人挑来两袋粮食。老林说:“清凉洞的伤员没粮 了,你把这100斤小米送过去。”柳溪点点头。
老林又说:“今晚就走,越快越好。” 老林走后,柳溪把两袋小米打开,他把双手伸进小米里抚摸着,那 种感觉真好! 他家断顿了,他已经吃了两天野菜团了。 10岁的儿子见到小米,高兴地问:“爹爹,这回咱家可以吃小米干 饭了吧?”
在老婆幽怨的目光里,在儿子祈求的眼神里,柳溪果断地挑起了两
袋米,隐进夜色中。 柳溪家距清凉洞约70里,过了乔家镇全是山路,树木参天,荆棘丛
生。柳溪挑着米,困苦可想而知。 天亮后,柳溪来到乔家镇。 多半夜的奔波,柳溪已经没有力气了,他摸摸怀里的菜团,舍不得
吃。 他知道,进了山里,才更累,这菜团可是他的救命粮啊。 柳溪把米袋放在一家面馆前,进门跟掌柜说:“赏我一碗热水吧!” 掌柜看看门口的两袋米问:“啥呀?” 柳溪答:“给东家还的米。” 掌柜嘿嘿笑:“你这人真傻,拿着金碗要饭吃。这样吧,你拿小米
题目6 小说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用“喝了一顿香喷喷的小米粥”突出了柳溪不辱使命后的愉悦心情,更好地 塑造了人物形象。 ②用语虽然十分简洁,但照应题目“送米”,并交代了故事结局,使故事情节 更为完整。 ③故事由“送米”开始,由“喝粥”结束,既平淡朴素,又耐人寻味。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突破点一赏析情节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突破点一赏析情节

突破点一赏析情节必备学问一、情节线索1.情节线索2.情节结构叙事结构解说线型单线型结构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条。

情节单纯,线索明晰,小说自始至终围绕中心人物绽开有头有尾的情节,使主题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众。

复线型结构小说支配的线索有两条,或主副,或明暗。

双线绽开,能从更深层次揭示冲突、反映主题。

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嵌套式结构一个故事里又包含着另外的故事。

如卞之琳《石门阵》(2024年新高考Ⅰ卷),第一叙述层是村民们听木匠王生枝讲故事,其次叙述层是木匠王生枝讲的故事。

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发展轨迹并非呈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发生波折,使之摇曳生姿。

在小说中制造波折的方法有悬念、巧合、误会等,情节的摇摆往往一波三折,能吸引读者的留意力。

对话式结构由人物在特定场景中富有特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架构。

这种形式便于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对话语言可反映人物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显现出对话双方相识、看法的差异。

非线型心情流结构这一叙事形式无意以情节的始末作为小说的构思线索,而更多地遵从于人物的心情流淌与心理变更轨迹。

它不甚追求故事的统一性与连贯性,却尤为留意如何调整、掌控心情波流,使其于跌宕起伏间渐次达臻平衡。

碎片化结构情节裂开的结构,作者将设计好的故事分割成许多小片段,并将这些片段呈现或隐藏在作品的各个部分中。

如阿成《赵一曼女士》(2024年全国Ⅰ卷)。

横截面选取事务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截面,具体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一模式有利式结构于时空冲突、冲突冲突的组织,并进行细腻的描写,以小见大,表现主题。

结构技巧悬念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期盼视野,在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盼心理得到满意。

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务预先做提示或示意。

可使前后文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照应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二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二

【必备知识学习】
物象特征概括三角度 (1)把握物象特征 (2)了解物象与其所指向的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3)分析物象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
活动 学会思维,追求满分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 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 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 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 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 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 旱涝、反常气候。这是自然的另一面。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 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然的大怀抱中。包括人也是自然 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立在一个最 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 但它厚爱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 佑我们的苍天。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蚯蚓 汤正启
位卑而低级的蚯蚓,好像总在睡觉,以静止和沉默来对付世上的一 切动乱——蚯蚓总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古老的土地是它们的荫庇。 以泥土为食,蚯蚓真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智者。你想想,世界上的 哪一种生命不是终身都在为嘴而忙?战争、弱肉强食,都是为一个肚 子啊。泥土是它的食物,也是它的粪便;泥土穿过了蚯蚓的身体,蚯 蚓也穿越了泥土。与大地浑然一体,这是蚯蚓的土性吗?
安排方面 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物象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
思考。 的作用。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特色专题文学类文本+短评”阅读短评有真章原文见印证_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特色专题文学类文本+短评”阅读短评有真章原文见印证_

特色专题“文学类文本+短评”阅读“文学类文本+短评”的阅读题在2021年的八省新高考模拟中首次出现,对于文学短评的考查或将成为新高考的一个热点。

此类题目,命题人并不是从写作的角度来设题,而是从分析鉴赏的角度来切入,这无疑增加了答题的难度。

解答这类题,要掌握好答题步骤,准确概括出答案要点。

短评有真章,原文见印证——“文学类文本+短评”阅读短评文体特点: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文学短评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写作短评之前,一定要读懂作品。

首先,仔细阅读全文,厘清思路和结构层次。

结合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其次,找出作品中画龙点睛的词句,结合主旨进行分析鉴赏。

要想写好文学短评,一定要选择好角度,切题要小。

写文学短评可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构思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选择作品内容或者作品形式的某一个特点进行评论。

写作文学短评“三步骤”1.读懂作品,了解主题。

写作之前,要仔细阅读全文,精读作品,找出作品中画龙点睛的句子,认真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厘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力争有较深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

2.选准角度,列出要点。

阅读题干,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确定写作角度,然后依据写作方向,结合文本内容,梳理人物、写作特色等主要特点,分条列出内容要点。

3.安排好结构。

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它也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

因此,写作时一定要注意结构的完整。

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模式。

一、(2021·八省新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国文教员金克木[注]文本一: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92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蔡元培
傅斯年
凡认识蔡先生的,总知道蔡先生宽以容众;受教久的,更知道蔡先生的脾气,不严责人,并且不滥奖人,不像有一种人的脾气,称扬则上天,贬责则入地。

但少人知道,蔡先生有时也很严词责人。

我以受师训备僚属有25年之长久,颇见到蔡先生生气责人的事。

他人的事我不敢说,说和我有关的。

蔡先生到北大的第一年中,有一个同学,长成一副小官僚的面孔,又做些不满人意的事,于是同学某某在西斋(寄宿舍之一)壁上贴了一张“讨伐”的告示;两天之内,满墙上出了无穷的匿名文件,把这个同学骂了个“不亦乐乎”。

其中也有我的一件,因为我也极讨厌此人,而我的匿名揭帖之中,表面上都是替此君抱不平,深的语意,却是挖苦他。

为同学们赏识,在其上浓圈密点,批评狼藉。

这是一时学校中的大笑话。

过了几天,蔡先生在一大会中演说,最后说到此事,大意是说:诸位在墙壁上攻击某某君的事,是不合做人的道理的。

诸君对某君有不满,可以规劝,这是同学的友谊。

若以为不可规劝,尽可对学校当局说。

这才是正当的办法。

至于匿名揭帖,受之者纵有过,也决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则为丧失品性之开端。

凡作此事者,以后都要痛改前非,否则这种行动,必是品性沉沦之端。

这一篇话,在我心中生了一个大摆动。

我小时,有一位先生教我“正心”“诚意”“不欺暗室”,虽然《大学》念得滚熟,却与和尚念经一样,毫无知觉;受了此番教训,方才大彻大悟,从此做事,决不匿名,决不推自己责任。

大家听蔡先生这一段话之后印象如何我不得知,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蔡先生第二次游德国时,大约是在民国十三年吧,那时候我也是在柏林。

蔡先生到后,我们几个同学自告奋勇照料先生,凡在我的一份中,无事不办了一个稀糟。

我自己自然觉得非常惭愧,但蔡先生从无一毫责备。

有一次,一个同学给蔡先生一个电报,说是要从莱比锡来看蔡先生。

这个同学出名的性情荒谬,一面痛骂,一面要钱,我以为他此行必是来要钱,而蔡先生正是穷得不得了,所以与三四同学主张去电谢绝他,以此意陈告先生。

先生沉吟一下说:“《论语》上有几句话,‘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思是,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洁身而来,就应该赞成他的自洁,不要老追究他过去的事,你说他无聊,但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能改了他的无聊吗?”
于是我又知道读《论语》是要这样读的。

北伐胜利之后,我们的兴致很高。

有一天在先生家中吃饭,有几个同学都喝醉了酒,蔡先生喝得更多,不记得如何说起,说到后来我便肆口乱说了。

我说:“我们国家整好了,不特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彝士运河以西,自北冰洋至南冰洋,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县之’。

”蔡先生听到这里,不耐烦了,说:“这除非你做大将。


此外如此类者尚多,或牵连他人,或言之太长,姑不提。

即此三事,已足证先生责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如何词近而旨远的。

——1929年
(选自《傅斯年全集》,有删改。


【注】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

浙江绍兴人。

教育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求学自由,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发祥地。

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
2、本文是围绕蔡元培的什么性格展开行文的?(4分)
3、本文在表现蔡元培性格时,选取了典型的三件事情,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
4、文章结尾说“即此三事,已足证先生责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如何词近而旨远的。

”请结合文章所记述的三件事,探究一下蔡先生责人是如何做到“词近而旨远”的?(7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
梦碎雅典
杨明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运气却从来没有降临到她的头上。

当奥蒂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届世界锦标赛,但还从来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

没有任何一个田径选手的付出比奥蒂更多,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短跑选手能在37岁的“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遭遇到比奥蒂更多的莫明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

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的缺席,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掌声和欢呼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

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全部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

发令员举起手臂。

反常的两声枪响预示着有人抢跑。

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了下来,只有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

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奥蒂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飞身领先,她像旋风般地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

孤独的奥蒂一人奔跑在赛场上,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观众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了下来。

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

在这片静默中,面无表情的奥蒂转身在跑道上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着……
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同时撞线,成绩虽然都是10秒82,但金牌却被莫明其妙地判给了对方。

站在银牌领奖台上的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1996年奥运会的百米决赛上,历史居然惊人地类似,奥蒂又是在同样的情况下输给了德弗斯。

去年底,疲惫的奥蒂终于决定退役,捧着20多枚在世界大赛上夺得的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奥蒂宣布自己将转做时装设计师。

当时,世界上所有的田径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送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奥蒂沉重地走着,一步一个坎,一步一个艰辛。

那条百米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
涯,全场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发脾气,没有沮丧,她的脸上现出坚毅的表情。

她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力量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服输的精神感动着观众。

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海外版》(19970805六版)
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4分)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3、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分)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人口学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5分)
参考答案
三、1、总领全文,领起下文。

(2分);具体解说(2分)。

2、蔡先生的为人是宽以容众,不严责人,也不滥奖人,有时也很严词责人。

(4分。

每要点1分)
3、批评匿名揭帖者批评拒绝同学来访批评“我”说大话(3分。

每要点1分)
4、第一件事,蔡先生批评匿名揭帖者时说:“必是品性沉沦之端”,意在表现此事不合做人道理,要有责任意识;(2分)第二件事,蔡先生批评拒绝同学来访时引用《论语》中的名言,其深意是告诫弟子们要以圣言引预行动、心口一致,宽以待人;(2分)第三件事,蔡先生批评“我”说大话时用了“这除非你做大将”一句,其深意是要面对现实,不要言过其实,想人非非。

(2分)总之,蔡先生责人确实是“词近而旨远”。

(1分)
四、1、【答案】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的导语部分。

主要作用有: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答案】文章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答案】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的深深同情。

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4、【答案】“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斧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