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计划:一、提升科研能力1. 组建专业科研团队,聚焦中医治未病研究领域,制定研究方向和计划。

2. 深入开展中医治未病的基础研究,针对现有疾病进行病因分析和机制研究,为中医治未病提供科学依据。

3. 积极开展临床试验,探索中医治未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化治疗方案。

4.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推动中医治未病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

二、提高诊疗水平1. 建立中医治未病的标准诊断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诊疗过程科学规范。

2. 加强中医医师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对中医治未病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3. 推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公众对中医治未病的了解和认可,提高中医治未病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4. 开展中医治未病的临床实践和病例分享,增加中医治未病的临床经验和疗效。

三、加强健康管理1. 建立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体系,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

2. 制定中医治未病的健康促进计划,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加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3. 提供中医治未病的体检服务,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帮助人们提前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

4. 开展中医治未病的远程健康管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健康技术,提供在线咨询和监测,实现健康问题的及时筛查和干预。

总结: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得到了有力的推进和有效的实施。

在科研能力方面,我们组建了专业团队,针对中医治未病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

这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诊疗水平方面,我们制定了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了中医医师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中医治未病的诊疗效果和质量。

在健康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健康管理体系,提供了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

总体而言,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推动中医治未病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4年度治未病科工作计划: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全面提升综合治未病水平

2024年度治未病科工作计划: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全面提升综合治未病水平

2024年度治未病科工作计划: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全面提升综合治未病水平2024 Annual Plan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Preventing Diseases, Promoting Health, and Enhancing Comprehensive Preventive Medicine LevelIntroduction:The year 2024 marks a crucial milestone in the field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s we continue to face new challenges in public health,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plan to prevent diseases and promote overall well-being.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key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2024 annual plan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with a focus on enhancing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ve medicine.Objective 1: Disease PreventionThe first objective of the 2024 annual plan is to strengthen disease prevention efforts. This includes implementing vaccination campaigns, promoting healthy lifestyle choices, and conducting regular health screenings. By targeting preventable diseases such as influenza, measles, and hepatitis,we aim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burden of these illnesses on the population.目标一:疾病预防2024年度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加强疾病预防工作。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2篇)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2篇)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一、工作计划1. 组织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中医治未病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重要理念,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中医治未病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提高公众对中医治未病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活动内容:- 制作中医治未病宣传册子,向社区医院、健康中心、学校等发放,并通过网络渠道广泛宣传。

- 在社区、学校等地开展中医治未病讲座,邀请中医专家进行讲解。

- 定期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中医治未病的相关知识和案例,吸引公众关注。

2. 打造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中医治未病强调以预防为主,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工作内容:- 设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团队,由中医师、营养师、康复师等组成。

- 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体检,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个体化健康评估。

- 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包括中医调养方案、饮食调理方案、运动指导等。

- 定期进行健康跟踪服务,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改善。

3. 深化中医药健康教育中医治未病注重培养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并帮助其掌握一些中医药的基本养生方法。

工作内容:- 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向公众普及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养生常识。

- 制定中医药健康教育手册,向中小学生、家庭等发放,并开展相关培训。

- 在社区、学校等地设立中医药健康教育角,开展互动体验活动,提高参与度和效果。

4. 加强中医治未病科研力量建设中医治未病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和临床实践经验,加强科研力量建设,对中医治未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工作内容:- 组织中医专家和科研人员开展中医治未病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

- 建立中医治未病研究团队,开展多中心、多学科的合作研究。

- 鼓励中医师和科研人员申请中医治未病相关项目的科研经费,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工作总结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工作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通过宣传、管理、教育和科研等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治未病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治未病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治未病中心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治未病中心作为一个专门从事预防性健康工作的机构,一直以来致力于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

本年度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健康教育、健康监测、健康干预等多种手段,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达到“预防胜于治疗”的目标。

二、工作内容1. 健康调查与评估- 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健康调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风险因素等,并制订相应的干预策略。

- 进行生活方式调查,了解居民的饮食习惯、运动状况、睡眠质量等,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2. 健康教育与宣传- 设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健康知识普及等。

重点宣传预防和控制常见疾病的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 制作健康宣传材料,如海报、手册等,张贴在社区公共场所,提供居民随时查阅。

3. 健康监测与评估- 开展健康体检活动,包括量血压、测血糖、检测血脂等。

根据检测结果,为居民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居民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健康管理计划等内容,为持续的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4. 健康干预与管理- 针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随访,提供持续的健康干预和管理服务。

- 开展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课程,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推广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健康行为。

5. 健康咨询与服务- 设立健康咨询热线,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 组织专业团队,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如营养咨询、运动处方等。

6. 互动交流与合作- 与社区内的医疗机构、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健康教育和普及工作。

- 开展线上线下的健康交流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与经验分享。

三、工作计划1. 第一季度- 组织健康调查与评估,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

- 开展预防性健康讲座,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 进行健康体检活动,对居民进行初步筛查。

2. 第二季度-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讲座、宣传展示等。

- 设计并发放健康宣传材料,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一、工作计划1. 提高宣传和推广- 组织中医治未病知识的宣传活动,包括举办讲座、培训班、健康讲堂等,向公众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

-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渠道,广泛传播中医治未病的信息。

- 运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中医治未病。

2. 开展科研和研究- 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中医治未病的研究,深入挖掘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 鼓励临床医生开展临床试验,探索中医治未病在各种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 加强中医药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中医治未病科研水平。

3. 加强培训和教育- 组织中医治未病培训班,培养更多的中医治未病专业人才。

- 制定中医治未病教材和课程体系,推动中医治未病在中医药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

- 加强对乡村医生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中医治未病能力。

4. 推动政策支持- 积极向有关部门推动中医治未病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 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中加强中医治未病工作。

二、总结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工作总结如下:1. 宣传和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向公众普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了公众对中医治未病的认识和接受度。

与媒体合作的推广活动覆盖面更为广泛,传播效果良好。

2. 科研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批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

临床医生也积极参与临床试验,初步验证了中医治未病在预防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3. 培训和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中医治未病专业人才培养得到了一定重视,一批专业人才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中医药教育中加强了中医治未病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了中医学生的中医治未病能力。

4. 政策支持得到了一定提升。

中医治未病工作得到了一些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政府部门加强了中医治未病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4篇)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4篇)

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枞阳县中医院____年中医“治未病”工作总结以“未病先防、小病先治”为重点,深入推进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构建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辖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要求,提高医院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我院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____年中医治未病工作总结如下:1.进一步采购并更新中医治未病设备,中心治未病设备现有按摩床、针灸针、电针仪、灸盒、刮痧板、火罐、中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颈椎牵引器等;2.在原有已开展项目,包括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tdp热疗、电针、中频治疗、针刺放血、中药敷贴等基础上新增了盒灸、微波治疗与颈椎牵引等项目;3.开展“____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项目“工作为辖区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4.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讲座、社区摆点等机会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及体质辨识的意义,发放宣传资料,使辖区居民对本中心开展的中医治未病技术有____的了解;尽管今年我中心的治未病工作较去年有明显的提高,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限制了我中心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进一步扩大开展,现将我中心目前面临的困难总结如下:1.场地所限,造成了中医康复理疗室面积较小,床位有限,设备配备较少;2.中医康复科医师目前只有____名,人员配备不足;3.来我中心理疗的病种较单一,对多种治未病项目的开展不利;结合本中心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本中心的中医治未病工作,具体措施有:1.中心场地规划已提上日程,预计____年内新中心将投入使用,届时,现有场地将打造成中医馆,目前,中心将继续以有限的资源为辖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2.现有场地下,中医康复科医师已够,努力提高本中心康复科医师的业务水平,为以后打造中医馆后中医治未病技术的大力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病种的中医治未病理疗康复服务,提高新进设备的使用率;4.合理安排中心新进中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中心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对中医治未病的认识,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好务;5.结合将大力开展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工作,有针对性的为居民提供中医保健指导与康复理疗服务;2024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二)____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相关科室的通力配合和全院干部职工协助下,中医“治未病”科顺利建成,在我院名老中医和专家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中医“治未病”科工作在坚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为保障辖区人民身体健康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24年治未病工作计划参考范本(五篇)

2024年治未病工作计划参考范本(五篇)

2024年治未病工作计划参考范本____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____积极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服务____》等文件精神,为深入开展“治未病”“治未病”服务服务工作,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____年广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

1、加强____领导。

成立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小组,并成立由名老中医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开展和免费健康咨询服务,指导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

2、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建立“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技术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构建中医特色鲜明的”治未病”服务体系。

3、丰富“治未病”服务内容。

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逐步形成集”治未病”服务服务、传统疗法服务、体检服务、咨询服务、特需服务、文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链。

服务对象面向全社____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4、推广适宜技术。

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5、加强人才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选拔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造诣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推进“治未病”工作,并根据“治未病”学科的特点,边实践、边探索,并不断总结、提供经验。

培养一批具有中医“治未病”“治未病”服务服务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要求,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工作目标。

工作中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及时总结。

治未病科年度工作计划6

治未病科年度工作计划6

治未病科年度工作计划61. 引言治未病科是一门以预防为主的医学科学,致力于通过调整人体内环境,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治未病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工作计划。

2. 目标设定本年度的工作目标是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治未病理念,提高公众对于预防疾病的认识和意识,减少患病率和死亡率。

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治未病科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3. 工作重点3.1 提高公众对预防的认识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于预防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设计相应的宣传材料和教育方案,以增强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3.2 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加强与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治未病科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组织开展科研项目,积极申报科研基金,提高治未病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同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建立病情诊断与转诊机制,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3.3 学术培训与团队建设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讲座等形式的学术培训活动,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和整体协作能力。

定期组织例会,总结工作经验,分享学术成果。

3.4 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根据个体的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通过中医药的综合运用,包括针灸、按摩、草药等,帮助人们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同时,根据患者的疾病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进行定期的体检和健康指导。

4. 工作计划4.1 第一季度工作计划-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 完善预防知识宣传材料,制定宣传方案,组织开展健康讲座等宣传活动;- 落实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基金;- 开展学术研讨会,提高医护人员的学术能力和临床实践水平。

4.2 第二季度工作计划- 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治未病科的学术影响力;- 组织学术培训活动,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完善团队建设,加强协作与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2013年度治未病工作计划及实施措施新沂市中医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新沂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深入开展“治未病”“治未病”服务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2013年新沂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对中医”治未病”服务服务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优良传统,转变服务理念,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服务的独特作用,构建有中医特色的“治未病”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按省级建设标准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设立“治未病”机构、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同时,配合上级部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途径、模式、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构建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治未病”服务服务体系,为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治未病”的服务网络做好基础工作。

三、主要任务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建立“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技术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服务,构建中医特色鲜明的”治未病”服务服务体系。

1、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

按省级标准开设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整合体检资源,设健康评估诊室、健康咨询诊室、健康干预诊室。

在工作上业务工作与医疗部门有机相连的,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提供载体。

2、丰富“治未病”服务内容。

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逐步形成集”治未病”服务服务、传统疗法服务、体检服务、咨询服务、特需服务、文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链。

服务对象面向全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3、完善“治未病”支撑条件。

成立新沂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保障;成立新沂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专家小组,完善人才、技术保障;加强“治未病”科学研究,大力培养一批“治未病”优秀人才,积极展示和传播“治未病”中医特色”治未病”服务,推进“治未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完善“治未病”服务支撑条件。

四、工作安排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要求,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工作目标。

工作中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及时总结。

1、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03月—2013年04月):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工作任务,积极抽调相关专家、人员,购置相关设备,做好“治未病”工作准备。

2、工作实施阶段(2013年04月—2013年08月):按照建设标准,在相关条件成熟完善的基础上,开设中医”治未病”服务科,在业务工作上与医疗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有机连接。

3、工作推进阶段(2013年09月—2013年11月):完善设立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部门有机相连的“治未病”中心,逐步在各科室普及展开“治未病”工作。

4、总结推广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根据上级中医“治未病”工作机制和相关政策,科学评价、全面总结“治未病”工作情况,将“治未病”与临床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医文化、健康保障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好特色明晰、效果显著、管理规范“治未病”中心。

五、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新沂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成立由名老中医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开展和免费健康咨询服务,指导全县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

2、推广适宜技术。

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3、加强人才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选拔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造诣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推进“治未病”工作,并根据“治未病”学科的特点,边实践、边探索,并不断总结、提供经验。

培养一批具有中医“治未病”“治未病”服务服务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要求,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工作目标。

工作中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及时总结。

4、加强宣传推广。

“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开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继承中医药学术的重要体现,也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专家队伍在医院或社区义诊等,通过制作影视、多媒体宣讲材料、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大众媒体,让社会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进一步让中医特色“治未病”健康文化转化为促进健康的自主行为。

新沂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二〇一三年三月五日篇二:2014年治未病工作计划五华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2014年工作计划“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先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我院根据2013的工作情况,制定了2014年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如下:1.继续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1)购进中医经络检测仪(正进行招标):2)以康复科中风专科为中心设立“治未病”服务点,制订相应管理制度,配备相应设备。

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全程的“治未病”服务。

服务对象面对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具体措施:1)、运用健康教育讲座的模式,更多更广的在全民中提供治未病中医治未病宣传推广,将适宜技术推广到全民家中。

2)、印制中医治未病宣传手册,免费向居民发放,并提供治未病咨询讲解活动。

3)、全面开展城乡居民中医体质辨识工作,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建档率达到40%,群众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50%,。

3、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归档、报送工作。

具体措施:在开展治未病推广工作的同时,要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做到专人负责及时收集定期整理,确保资料的齐备、系统和规范。

4、完善“治未病”的工作规范。

可以派人参观国内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医院,结合我院实际,完善工作规范,流程安排和特色建设,并且逐步加以健全。

具体措施:初步定于今年5月份到上级中医院参观学习,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逐步加以健全。

五华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2014年1月1日篇三:2012年治未病工作计划及措施彬县中医医院2012年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及措施为积极落实开展“治未病”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断拓展中医药的服务领域,逐步探索建设适应我县中医工作,切实做好人群众需求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和省中医药局【中医“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彬县中医医院为积极探索实现“治未病”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努力构建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李皓帆副组长:衡冲史富安成员:刘永宏李军洲孙爱萍强喜宏王双维张云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永宏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二、“治未病”工作原则1、“治未病”服务建设医院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新模式,其功能定位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理念。

为进一步完善“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我们将“未病先防”、“即病防变”和“瘥后防治”三个层面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服务当中。

将服务对象分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群、慢病人群和康复人群等,对不同服务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分别制定服务方案,充分发挥“治未病”服务作用。

2、“治未病”工作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

医院积极整合针灸、推拿、拔罐、按摩、熏蒸、穴位注射、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并在医院发放社区慢性病简易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教资料,在社区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

通过上述各类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治未病”优势。

3、“治未病”工作与健康信息建设相结合。

依托医院现有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整合“治未病”预防保健信息、中西医门诊就诊信息、疾病随访管理信息、妇女儿童保健信息,打造独具特色的信息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建立中医特色的、动态全程的健康状态信息库奠定基础。

二、“治未病”工作计划及措施(一)、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治未病”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治未病”工作方案拟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协调工作,工作小组负责“治未病”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完善服务平台在原有中医门诊的基础上增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室”、“健康状态辨识和评估室”、“健康干预室”。

1、“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室”由经过系统培训的中医师坐诊,利用中医辨证、借助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未就诊人群进行体质辨识,既有中医体质辨识,从宏观上把握健康状况,又有现代医学微观检查,及时排查各种隐匿的疾病。

2、“健康状态辨识和评估室”有名中医长期坐诊,为就诊人群做出健康评估,提供健康调养方案。

3、“健康干预室”为就诊人群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指导服务。

中药足浴保健室:进行重要足浴养生保健。

中药全身熏浴保健室:进行中药全身熏蒸养生保健。

针灸、按摩、推拿理疗室:对各种关节病、疼痛、偏瘫、脑瘫、皮肤病康复理疗。

(三)、美化就医文化1、更换具有浓郁中医药特色的文化包装匾牌,努力营造“返璞归真”的传统医学模式。

2、制作体检中心与治未病中心健康宣传彩页,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通俗易懂的展现给就诊人群。

3、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体检、保健项目,普及“治未病”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

(四)、开展人员业务培训联合专业机构,聘请有关专家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治未病”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使其熟悉工程流程,掌握体质辨识的基本方法。

(六)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在每月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活动中,增加中医预防保健、养生调摄等内容,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与技术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