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几种形式

合集下载

工艺美术复习资料

工艺美术复习资料
6斑漆:用几种颜色漆交混而产生斑纹的一种漆器,或用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的斑纹。前者实际上是一种彩漆。
元代的工艺美术
1元代工艺美术较有成就的就是染织工艺中有织金、即在丝物中采用加金技术,这是元代特色。织金锦,又称“纳石失”是著名的品种。
2元代陶瓷成就是青花、釉里红的烧制。
3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稳定。青花既简朴而又华美,既繁复而又统一,它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5 彩陶的装饰图案出现的原因:1)编织的模拟2)劳动的节奏感3)图腾的表号华4)自然物的抽象化。
6开光法: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部位,这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是能突出主体,增加层次。
7 双关法:是彩陶工艺的一种卓越的装饰手法,双关可分形体双关和色彩双关两种,形体双关是指一种装饰组织正看是一个形,倒看也是一个形,色彩双关是黑白两色都可以构成纹样,黑色是一种花纹,白色也是一种花纹,从,黑色花纹看,是以白色为地色,从白色花纹看,是以黑色为地色。
4鸡头壶,又称天鸡壶,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种壶式。它在盘口壶的基础上,肩的一面加饰一个鸡头,另一面安置把手,上接盘口。早期纯粹出于一种装饰,东晋以后,鸡头加长。此鸡头也有作成羊头、牛头或虎头的,但是较少。也有的在壶口的两侧刻画出双翅。这种壶源自罐发展而来,以后越来越高,体形瘦长,至唐代,演变成龙耳壶。
8 黑陶文化也是龙山文化。黑陶具有,黑 薄 光 钮四个特点。黑是指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器体很薄,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光是指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如果说彩陶工艺是以彩绘装饰见长,黑陶工艺则是以造型取胜。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一】原始社会【彩陶】: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早发现于河南仰韶村,是仰韶文化陶器的主流,图案常绘画在细泥陶衣上,色彩以红黑白为主,兼有少量棕褐色,赭和橙黄色,装饰纹样繁多,主要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也有少量的写实动物等。

【彩陶装饰类型划分及艺术特征】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

【半坡型】:写实和抽象,写实中鱼纹最多,多红底黑花,很少用曲线,结构单纯,图案严整,笔触有力。

人面鱼身纹是半坡型的典型代表。

【庙底沟型】:常用曲线,形象秀丽,构图丰富多变,富有律动感。

【马家窑型】:器表光滑,内壁图案精美,花纹主要以弧线构成,流畅而有节奏。

通体彩绘,最引人注目的是舞蹈人纹彩陶盆。

【半山型】:其制作更加精美,双耳罐,长颈壶等是常见的器形,腹部略呈扁圆形,颇有气势,装饰题材主要有网纹,凌格纹,三角纹,水波纹,垂弧纹,漩涡纹,圆圈纹等,以黑色的锯齿纹和红色的带纹相结合是其特色。

【马厂型】:造型上器体加高,肩宽,典型小口双耳罐,造型多样,纹样上人形纹(蛙纹)最有特色,由繁为简四大圈纹及其变形彩陶图案中的形式法则:对比法,分割法,开光法,双关法和多效装饰法【黑陶文化】:黑陶多数内外皆黑,器物普遍采用成形,造型规整周正,胎体一般较薄,器物多素面磨光,若干作品带细巧的刻画和镂空装饰,甚至加彩绘,端庄优美,质感细腻润泽。

【新石器时代典型玉器】:红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玉器】,呈碧绿,深绿,淡青,淡黄,黄褐,鸡骨白等颜色,作品常取动物造型是红山文化玉器的重要特征,常见的动物题材有龙鹰鸟龟蝉鱼猪头等,还有马蹄形器,玦形器,丫形器,勾形器,勾云形器,环,璧,双连璧,三联璧等。

器物的截面几乎均呈椭圆形,表现手法有浮雕,圆雕,镂空等,器表常光素,偶以线纹表现细部,风格刚健质朴,与装饰比较,造型显然是更重要的表现手段。

【良渚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特别精良,出土量也最大,它造型不仅更加规范,还常带繁缛神奇的装饰,装饰中,兽面纹不少,但最突出的是神人兽面纹,它以减地浮雕手法和阴线相结合刻画形象。

中国工艺美术史3原始社会

中国工艺美术史3原始社会

1、半坡型彩陶:
首先发现于西安半坡村,分布于渭河流域, 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具今6000-7000年。 代表型陶器有大口圆底陶盆、折腹陶盆、细 长颈陶壶.代表器物有人面鱼纹盆. 代表纹饰有鱼纹、人面纹.
半坡型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型网纹彩陶船形壶
半坡型鱼纹彩陶盆
2、庙底沟型彩陶:
舞蹈纹彩陶盆
马家窑型舞蹈人纹彩陶盆
同心圆圈波纹彩陶盆
旋纹彩陶尖底双耳瓶
4.半山型:
图案常见旋涡纹和葫芦纹 旋涡纹的流动曲线和网格纹静止的直线形成 了对比 , 大量运用了红色彩绘,产生了极强的节奏感.
半山型垂弧纹彩陶罐
葫芦形网纹彩陶长颈瓶
5.马厂型:
显得粗犷庄重豪放.直线网纹蛙纹是其特点,具 有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
黑陶的封窑技术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 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 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熏的渗炭方法, 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 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 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 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 代表看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
轮制技术
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 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 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 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 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的烧 成温度达1000℃,红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细 泥乌黑发亮,学者们称为“蛋壳黑陶”。
庙底沟型彩陶是在半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其分布中心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范 围比半坡类型大. 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颜色黑多红少. 纹饰主要有回旋钩连纹,鸟纹.

中国工艺美术史 重点内容

中国工艺美术史 重点内容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一、彩陶工艺:新石器时代晚期(7000-4000年前)泥条盘柱法和捏制法,在一种手制的棕红色陶坯上用红黑二色绘制图案,然后经800度的低温烧制而成的陶器。

1、分布地区:黄河中下游2、类型: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庙底沟型(花卉纹彩陶钵)、马家窑型(舞蹈人纹盆)、半山型(首次出现红色)、马厂型(早期有红色晚期以黑色为主)二、黑陶工艺:1、龙山文化:轮制法特点:黑光薄棱三、玉器:1、良诸文化:以玉璧、玉琮为主,主要是观天测地的工具2、红山文化:中华第一玉龙(内蒙赤峰)奴隶社会的工艺美术一、青铜工艺:青铜的成分,红铜加锡的合金1、作方法:陶范法、失蜡法2、炊器:鼎(煮肉)鬲(做主食)甗(蒸食物)3、食器:簋、簠、盨、豆(盛肉酱)4、盛酒器:尊、壶、卣、彝、罍5、饮酒器:爵、角(祭司用)、觚、觥、觶6、温酒器:斝、7、盉8、水器:盘、匜(舀水)、盂、鉴:照面用9、乐器:鼓、铙、钟、铃10、剑、刀、钺、戈、矛代表作:商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佰矩鬲虢季子白盘剥春秋:越王勾践宝剑、莲鹤方壶司母戊鼎:目前最大的青铜器世界罕见,1939年出土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商代晚期王室用物,长方形口部两个直立大耳下有四个柱形足。

高1.33米重875公斤。

战国秦汉的工艺美术一、青铜艺术:铸造方法:金银错和失蜡法、鎏金代表作:战国:曾候乙编钟、金银错龙凤案秦汉:铜车马汉代:鎏金长信宫灯、金银错(博山炉)、金银错(狩猎纹的铜车饰)、马踏飞雁(青铜奔马)二、陶俑艺术:秦兵马俑:1974年秋天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骊山陵东侧发掘了巨大的秦兵马俑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武士俑约8000个,身高均在1.80米以上1.90米以下每个体重500斤,身披战袍,足蹬战靴,手执各种青铜武器真实再现了当年秦王的千军万马,内平六国、外却匈奴的雄伟壮观的军阵场面。

它是世界上罕见的地下雕塑博物馆,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第六大奇迹。

艺术成就:体形高大,数量众多,写实的手法,反映了秦代的劳动人民在选土、雕塑、烧窑、着色等方面的聪明才智。

原始社会的美术复习资料

原始社会的美术复习资料

原始社会的美术1、原始时代的美术的类别大致有:石器、陶器、雕塑、绘画(岩画、壁画、地画及器物装饰画)以及建筑和编织工艺等。

2、中国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具有混沌性特征。

3、陶器的制作方式是:用水调和粘土塑造成型,然后在火上烧烤一定时间。

4、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_和出展农业与畜牧业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5、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彩陶上。

彩陶出现在距今七千年到三千年之间,繁荣期长达三千年之久。

分布: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6、彩陶装饰类型可分为: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和人物纹样四类。

其中,几何纹最多,人物纹最少。

7、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

8、彩陶描绘手法可归纳为:线描型、平涂型、综合型。

9、陶塑的创作手法:模仿性、幻想性、抽象性。

10、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在时间,分布地区上有不同,有人把马家窑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型态,称为“甘肃仰韶文化”。

11、马家窑类型彩陶代表着整个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作品纹饰装饰面积大,有满,平,均的特点;代表作品: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12、西安半坡类型彩陶器形,最有特点的是: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13、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河南,(即黄河下游地区)。

14、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彩陶艺术被称为我国一切造型,图案的出发点。

15、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陶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

16、庙底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和陕西华县泉护村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17、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

仰韶文化是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一个文化体系。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辅以采集、渔猎和饲养牲畜。

其年代为公元前5500——前3000年左右。

工艺美术史试题和答案)(01)

工艺美术史试题和答案)(01)

第一章〔1〕原始社会的彩陶分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是什么?答: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

特点:半坡陶器早期是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装饰花纹以鱼纹最具代表性,在半坡型彩陶的文饰中,人面形花纹很有特色,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

庙底沟彩陶是以黑彩为主,少数兼用红色,还消灭了带白衣的彩陶,彩陶图案都画在陶器的外外表,以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构成繁复连续的带状花纹为主,也有带状方格纹、涡纹和圆点纹构成的成组图案。

马家窑型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局部地区,器形与文饰接近于庙底沟类型,器形以壶罐为主,也有盆钵碗和平底瓶等,盆钵碗中盛行内彩。

彩陶底色以橙黄为主,外表打磨的相当精细,常用黑颜色绘,一般多用线条的平行、弯曲、穿插、同心圆、涡形的花纹变化,构成规正雅致的图案,绚丽对称,美丽流畅。

田自秉先生总结出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

半山型的彩陶文饰华美堂皇,荣耀夺目,常以黑红两色相间的线条带锯齿形的变化,勾画出葫芦网格纹、流水旋涡纹、水波浪、格花菱纹、起伏山川纹、圆圈网格纹、连弧纹等,多饰于高颈贯耳壶、大口圆腹瓮、小口鼓腹瓮和内彩的盆碗上,这种带有锯齿形图案的彩陶器,是半山类型的盛行风格。

这类彩陶图案以繁密为特色,丰富的图案与饱满的造型浑然一体,使彩陶显得更加的绚丽华彩。

马厂型彩陶以黑红两色,也有用单黑色的,先涂红色或施红、白色陶衣的彩陶,是马厂型彩陶的彩绘方法,他主要是始终线构成的,因此具有刚健庄重的特点。

其次章:〔2〕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炼矿、制范、熔铸、装饰等几个过程。

〔3〕商代的青铜器有六大类: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

第三章〔4〕周代为什么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顶峰?答:周代可以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顶峰时期。

佩玉的风气大为盛行,一切服饰之物,也都有玉石所取代。

所谓“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故君子贵之”所以君子常佩玉,除了服饰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朝聘所用的礼器和符节器的进展,符节器是传达王命的信号,无论用途和名称如何,其根本的形制都是玉刀和玉斧的化身。

中国工艺美术史原始社会

中国工艺美术史原始社会

中国工艺美术史原始社会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原始社会是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技术来生产各种物品,这些物品既满足了生存需要,又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原始社会阶段就已经开始萌芽,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艺。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是来自于自然界的物质,如木材、石头、骨头、竹子等。

因此,原始社会的工艺品大多以自然材料为主,具有原始朴素的风格。

工艺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雕刻、编织、陶瓷等,这些工艺都展现了当时人类对于生活和美的理解。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作品通常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食具、服饰、住房等。

人们通过手工制作这些物品,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同时也赋予这些物品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这个阶段,工艺美术作品还承载着宗教信仰、部落文化等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发展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工艺美术也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为陶瓷和翡翠等工艺品。

陶瓷作为古代最重要的工艺品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自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逐渐成熟,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标准。

翡翠也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喜爱的首饰材料之一。

翡翠是中国传统的宝石材料,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被人们用来制作首饰,如吊坠、手镯等。

翡翠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吉祥物和护身符。

原始社会时期的翡翠工艺品虽然简单,但已经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

结语中国工艺美术史原始社会阶段的发展,为后世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始社会的工艺品虽然简单,但在它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的工艺美术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古老而珍贵的工艺美术遗产,让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得以延续和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史整理1

中国工艺美术史整理1

1、原始社会彩陶有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五类类型。

2、汉代四神纹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种纹样。

3、清代四大名绣出自江苏、湖南、广东、四川四地区。

4、传统吉祥图案表现手法有象征、寓意、谐音、比拟、表号、文字六种形式。

5、中国工艺美术主要分类有染织服装、陶瓷、金属、家具、漆器、雕刻六种类型。

1、汉代工艺美术风格特点?总的来说,可以用质,动,紧,味四字来形容。

质,具有古拙,质朴的特点,古拙而不呆板,质朴而不简陋。

动,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流动的变化,生动的飞禽走兽,富有劲健的生命力。

紧,满而不乱,多而不散,密中求疏,疏中求密。

味,指的是装饰味,汉代纹样具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样式化得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韵味。

2、唐代工艺美术蓬勃发展主要因素?一,经济的高速发展:从初唐到盛唐的一百多年间,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从而促进了工艺美术生产的兴盛。

二,自信和开放的政策:唐代前期由于经济上升,国富力强,因而在思想上自信,在政策上开放,唐代时宗教,文学,哲学,艺术的各个派别兼容并蓄,在工艺美术上生产出百花争艳的局面。

三,中外工艺美术生产的交流: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强盛,对外交通的开拓,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不仅我国的工艺品输出国外,同时西亚,波斯,印度等外国工艺文化也传入我国。

四,工艺美术生产的传统发展,唐代工艺美术的繁荣,也是在前代所积累的制作实践经验中取得的。

六朝和隋代,陶瓷中青瓷的发展,白瓷的出现;染织中,图案的变化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都为唐代工艺美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述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

回顾一下工艺美术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时代的工艺美术都有着区别于另一时代的特征。

彩陶上的纹饰表达了原始公社时人的欢快、坦诚。

唐代陶瓷崇尚丰富,色彩倾向华丽,反映了社会的富裕和宫迁贵族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宋代崇尚挺拔俏丽,装饰简洁明快,色彩含蓄淡雅,这是和宋代皇室崇尚书画,成立画院、诗词书画在整个社会受到极大重视分不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几种形式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兽皮、兽骨、象牙、羽毛来装饰自己。

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的彩陶,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有些出土的彩陶至今仍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因为在原始社会人们只会建造简单的工具,因此表现工艺美术的手法就通过生活工具及使用器械来表达
距今约1万年至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工具位代表的社会生产力,比旧石器时代有了显著的提高。

基于种植业的定居生活,促使陶器的产生和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

这时的工艺美术,也有了多方面的发展:石器的造型设计,如上所说富有形式美,无论是斧、锛、镰刀等,刃部都磨制得锋利、规整、圆润,钻孔技术更加熟练、普遍;石工艺中还出现了以各种优质石料(玉、玛瑙、水晶、绿松石等)制成各种形式的装饰品,如环、镯、璧、玦、璜、珠、管、坠等等;古老的骨牙工艺、编织工艺、缝纫工艺,技术更加进步了;纺织工艺诞生了;制陶工艺成为最优秀的代表,很多陶器所体现的设计规律带有普遍意义。

原始社会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那时工艺美术最高水平的代表。

陶器出现以前,人类只能在利用自然材料、不改变自然材料性质的条件下,从事工艺设计和制作。

而现在,自然界的泥土、泥巴,可以按照人们预想的要求,塑形并烧结成硬质容器。

这是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掌握了火之后,在工艺制作方面的一个质的飞跃。

由于土质和烧窑技术等差异,又有红陶、灰陶、白陶、黑陶、彩陶等区别。

彩陶,是举世闻名的、中华民族幼年时代杰出的工艺美术创造,是体现工艺美术创作规律的典范。

彩陶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上游地区(长江流域如湖北、江苏等也有彩陶)。

主要类型有半坡型(陕西西安),庙底沟型(河南陕县),马家窑型(甘肃临洮),半山型(甘肃广通),马厂型(青海民和)。

半坡型以圜底钵、卷唇折腹圜底盆为代表器形,代表图案是鱼纹、鹿纹、人面纹等。

庙底沟型代表器型是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平底盆,代表图案是圆点、钩叶、弧线三角等几何纹。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在时间上比中游稍晚,造型,纹样和色彩也略有不同。

综览大量的彩陶作品,不难看出,当时的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揭示了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即:工艺美术与特定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适用性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装饰的从属性与相对独立性。

原始社会末期,以山东及沿海一带“龙山文化”黑陶为代表的制陶工艺,又出现新的飞跃,集中表现在快轮成形以及与此相应的风格特点。

过去,彩陶成形式用手工泥条盘筑法,部分还采用捏塑法。

现在,则是用快轮拉坯成形。

这是古代陶器生产技术上的革命。

轮制成形不仅提高了产量、效率,同时也给陶器的造型和装饰带来新的特点。

造型方面:形体更加规整、单纯、挺丽,造形线富有刚柔相济的意味。

折角变化较多,器壁轻薄——著名的“蛋壳黑陶”可薄到1毫米,例如山东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墓葬出土一只高20厘米的黑陶杯,杯体重量只有39克。

装饰方面:黑陶的装饰极为简朴,有时索性没有纹饰,然而那漆黑光亮的陶制本色,仍然具有很好的装饰美;有纹饰的则是利用轮制时旋转划压而成的弦纹(即通常所说的“道道”),弦纹的或凹或凸、或多或少、或单一或成组、或粗或细、或输或密,以及部位的安排等,都可看出作者的艺术巧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