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抗压、拉伸剪切、快速固化拉伸剪切强度、类型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胶粘剂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

胶粘剂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样品:根据测试要求,裁剪出适当的胶粘剂试样。

2. 夹具装配:将两个试样夹持在拉力机的夹具上,确保试样的被粘表面与拉力机的试验轴平行。

3. 校准速度:调整拉力试验机的速度,以适合测试要求。

一般来说,拉伸剪切测试的试验速度为5~10mm/min。

4. 开始试验:将夹具被粘合面与拉力试验机夹紧,按试验速度匀速施加剪切力。

当试样开始断裂时,记下所施加的力。

一般来说,拉伸剪切测试到断裂发生前5~10%的距离比较合适。

5.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所施加的力与变形量,可以计算出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

该指标可以反映胶粘剂抵抗拉伸剪切破坏的能力,是评价胶粘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阅读相关测试标准,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胶粘剂 压缩剪切强度的测定

胶粘剂 压缩剪切强度的测定

胶粘剂压缩剪切强度的测定胶粘剂是一种经常用于连接和固定材料的重要材料。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汽车、电子、医疗等。

而衡量胶粘剂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压缩剪切强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胶粘剂压缩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以及该指标在实际应用中的指导意义。

首先,胶粘剂的压缩剪切强度是指在受到压缩和剪切力同时作用下,胶粘剂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这一指标直接影响着胶粘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因此,准确测定胶粘剂的压缩剪切强度对于选择合适的胶粘剂材料以及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目前,常见用于测定胶粘剂压缩剪切强度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

直接方式是指将两个被粘接的材料置于试验机上,在一定速度下施加压缩和剪切力,通过测得的力和位移等参数计算胶粘剂的压缩剪切强度。

而间接方式则是通过先测定被粘接材料的抗压和抗剪强度,再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胶粘剂的压缩剪切强度。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胶粘剂压缩剪切强度的测定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试验样品的准备、试验条件的选择、试验机的校准以及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只有确保整个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测试结果。

胶粘剂压缩剪切强度的测定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最合适的胶粘剂材料。

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胶粘剂的要求也不同。

通过测定胶粘剂的压缩剪切强度,可以了解其是否能够承受所需的力和应力。

其次,该指标还能够评估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通过对胶粘剂进行压缩剪切强度的测定,可以得到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从而帮助工程师优化连接方式和设计。

总之,胶粘剂的压缩剪切强度是评估该材料在连接和固定中性能的重要指标。

准确测定该指标对于选择合适的胶粘剂材料和提高连接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际应用中的操作前,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并合理利用测试结果进行工程设计和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胶粘剂,推动我国产业的发展。

常用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标准固化期快速检验方法

常用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标准固化期快速检验方法

常用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标准固化期快速检验方法F.1 试件制作F.1.1 同批次湿气型缓凝粘合剂任意取样不少于120克。

F.1.2 将湿气型缓凝粘合剂分别装填于3个相同的耐高温硬质工作器。

工作器的尺寸需符合GB/T269中1/4比例尺寸润滑脂工作器的规定。

F.1.3装填缓凝粘合剂时需不停地震动工作器,以除去缓凝粘合剂中混入的空气,随后用刮刀沿工作器边缘将缓凝粘合剂表面刮平整。

F.2 试件养护及测试F.2.1 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方法》GB/T269中润滑脂1/4比例尺寸锥体方法中的不工作锥入度的试验步骤对所取的试样进行稠度的测定,该稠度值记为初始稠度。

F.2.2 将试样完全用聚乙烯薄膜密封,随后将所有试样于85℃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养护10天。

F.2.3将经过高温后的缓凝粘合剂于25℃下静置24小时后,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方法》GB/T269中润滑脂1/4比例尺寸锥体方法中的不工作锥入度的试验步骤对工作器内的缓凝粘合剂进行稠度的测定。

该稠度记为高温处理后试样稠度。

F.2.4测定时设定锥体的下落时间为5.0±0.1秒。

F.3 测试结果F.3.1稠度的单位为0.1 mm。

F.3.2 初始稠度及高温处理后试样稠度均为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F.3.3稠度下降率=(高温处理后试样稠度的算术平均值 - 初始稠度的算术平均值)/初始稠度的算术平均值。

F.3.4 当不同型号湿气型缓凝粘合剂的稠度下降率符合表F.3.4的规定时,可按本标准表3.2.6的规定确定其标准张拉适用期、特征强度期与标准固化期。

F.3.4 常用湿气型缓凝粘合剂型号的快速测试条件与合格标准。

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标准

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标准

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标准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粘结性能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因此,对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标准,包括常见的试验方法、测试要求和标准规范,以期为混凝土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试验方法1. 压剪试验压剪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它可以通过测量混凝土在剪切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来评估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具体试验步骤如下:(1)将试件放在压剪试验机上并施加纵向和横向载荷;(2)逐步增加剪切载荷,记录剪应力和剪应变的变化;(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出最大剪应力和剪应变。

2.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它可以通过测量混凝土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来评估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具体试验步骤如下:(1)将试件放在拉伸试验机上并施加拉伸载荷;(2)逐步增加拉伸载荷,记录拉应力和拉应变的变化;(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出最大拉应力和拉应变。

3. 拉力剪切试验拉力剪切试验是一种结合了拉伸和剪切的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它可以通过测量混凝土在拉力和剪切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来评估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具体试验步骤如下:(1)将试件放在拉力剪切试验机上并施加拉力和剪切载荷;(2)逐步增加拉力和剪切载荷,记录拉应力、剪应力和拉剪应变的变化;(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出最大拉应力、剪应力和拉剪应变。

三、测试要求1. 试件制备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试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平整度等应满足试验要求。

2. 试验环境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应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试验环境中进行,包括试验室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3. 试验数据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应记录完整的试验数据,包括试件尺寸、试验条件、载荷和应变等数据,以便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标准规范1. 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求和规范,其中包括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的相关内容。

胶粘剂的剪切强度

胶粘剂的剪切强度

胶粘剂的剪切强度
【最新版】
目录
一、剪切强度的定义与分类
二、胶粘剂的剪切强度测试方法
三、胶粘剂拉伸剪切试验机的应用
四、结论
正文
一、剪切强度的定义与分类
剪切强度是指胶接头在单位面积上能承受平行于胶接面的最大负荷。

根据受力方式的不同,剪切强度可以分为拉伸剪切、压缩剪切、扭转剪切和弯曲剪切等几种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拉伸剪切和压缩剪切是最常见的两种剪切强度类型。

二、胶粘剂的剪切强度测试方法
胶粘剂的剪切强度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单搭接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方法
和双搭接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方法。

单搭接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胶粘剂。

双搭接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方法则适用于较薄的胶粘剂膜。

三、胶粘剂拉伸剪切试验机的应用
胶粘剂拉伸剪切试验机是一种用于测试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仪器
设备,适用于各类胶粘剂进行粘接强度的拉伸、剪切、压剪、扯离试验。

在实际应用中,胶粘剂拉伸剪切试验机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检测胶粘剂的剪切强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

四、结论
总之,剪切强度是衡量胶粘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试方法有多种,如单搭接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方法和双搭接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方法等。

胶粘剂拉伸剪切试验机是测试胶粘剂剪切强度的常用设备,可以帮助企业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

凝胶强度测定方法

凝胶强度测定方法

凝胶强度测定方法凝胶强度是指凝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抗变形能力,是衡量凝胶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凝胶强度测定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凝胶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以指导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凝胶强度测定方法,包括剪切测试法、拉伸测试法和压缩测试法。

一、剪切测试法剪切测试法是一种常用的凝胶强度测定方法,适用于测量软凝胶材料的强度。

该方法通过施加剪切应力来破坏凝胶材料的内部结构,从而得到凝胶的强度参数。

剪切测试仪通常由两个平行的金属板组成,将待测凝胶放置在两板之间,施加剪切力使凝胶发生变形,根据施加的力和变形量来计算凝胶的切变模量和剪切强度。

二、拉伸测试法拉伸测试法是一种常用的凝胶强度测定方法,适用于测量硬凝胶材料的强度。

该方法通过施加拉伸力来破坏凝胶材料的内部结构,从而得到凝胶的强度参数。

拉伸测试仪通常由两个夹具组成,将待测凝胶夹持在两夹具之间,施加拉伸力使凝胶发生变形,根据施加的力和变形量来计算凝胶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

三、压缩测试法压缩测试法是一种常用的凝胶强度测定方法,适用于测量中硬凝胶材料的强度。

该方法通过施加压缩力来破坏凝胶材料的内部结构,从而得到凝胶的强度参数。

压缩测试仪通常由两个平行的金属板组成,将待测凝胶放置在两板之间,施加压缩力使凝胶发生变形,根据施加的力和变形量来计算凝胶的压缩模量和抗压强度。

除了剪切测试法、拉伸测试法和压缩测试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凝胶强度测定方法可供选择。

例如,扭转测试法适用于测量柔软凝胶材料的强度;穿刺测试法适用于测量凝胶材料的穿刺强度;压痕测试法适用于测量凝胶材料的硬度等。

凝胶强度测定方法是评估凝胶材料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剪切测试法、拉伸测试法和压缩测试法是常用的测定方法,根据凝胶材料的不同硬度和应用领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同时,还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其他的凝胶强度测定方法。

通过凝胶强度测定,可以为凝胶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凝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

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标准

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标准

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标准(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一实验原理试样为单搭接结构,在试样的搭接面上施加纵向拉伸剪切力,测定试样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搭接面上的平均剪应力为胶粘剂的金属对金属搭接的拉伸剪切强度,单位为MPa。

二实验装置及试样1)试验机。

使用的试验机应使试样的破坏负荷在满标负荷的(15~85)%之间。

试验机的力值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 %。

试验机应配备一副自动调心的试样夹持器,使力线与试样中心线保持一致。

试验机应保证试样夹持器的移动速度在 (5±1) mm/min 内保持稳定。

2)量具。

测量试样搭接面长度和宽度的量具精度不低于0.05 mm。

3)夹具。

胶接试样的夹具应能保证胶接的试样符合要求。

在保证金属片不破坏的情况下,试样与试样夹持器也可用销、孔连接的方法。

但不能用于仲裁试验。

4)试样标准试样的搭接长度是(±)mm,金属片的厚度是± mm,试样的搭接长度或金属片的厚度不同对试验结果会有影响。

5)建议使用LY12-CZ铝合金、1Cr18Ni9Ti不锈钢、45碳钢、T2铜等金属材料。

6)常规试验,试样数量不应少于5个。

仲裁试验试样数量不应少于10个。

对于高强度胶粘剂,测试时如出现金属材料屈服或破坏的情况,则可适当增加金属片厚度或减少搭接长度。

两者中选择前者较好。

测试时金属片所受的应力不要超过其屈服强度σS,金属片的厚度δ可按式(11-12)计算:δ=(L·τ)/σS(11-12)式中:δ——金属片厚度;L——试样搭接长度;τ——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σS——金属材料屈服强度(MPa)。

三、试样制备1)试样可用不带槽或带槽的平板制备,也可单片制备。

2)胶接用的金属片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弯曲、翘曲、歪斜等变形。

金属片应无毛刺,边缘保持直角。

粘合剂检测报告

粘合剂检测报告

粘合剂检测报告1. 引言粘合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用于固定、连接和粘合不同物体。

然而,不合格的粘合剂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粘合剂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估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介绍粘合剂检测的方法和结果。

2. 检测方法为了确保粘合剂的质量,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2.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检测方法之一。

我们通过观察粘合剂的颜色、质地、流动性和是否有气泡等因素来评估其外观质量。

正常的粘合剂应该具有均匀一致的颜色和质地,流动性适中,没有明显的气泡存在。

2.2 粘度测定粘度测定是衡量粘合剂的流动性能的重要方法。

我们使用了粘度计来测定粘合剂的粘度值。

较高的粘度值可能意味着粘合剂含有过多的溶剂或者填充材料,从而影响其粘合性能。

2.3 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可以评估粘合剂在应力下的强度和可靠性。

我们使用拉伸试验、抗剪强度测试和剥离强度测试来评估粘合剂的力学性能。

合格的粘合剂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粘接可靠性。

2.4 化学成分分析粘合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对其性能和潜在危害进行评估。

我们使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粘合剂样品进行化学分析。

通过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残留物,我们可以确定粘合剂中是否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3. 检测结果经过以上检测方法的综合评估,我们得出了以下检测结果:1.外观检查:所有样品的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的颜色差异、质地异样或气泡存在。

2.粘度测定:粘度值在正常范围内,符合标准要求。

3.力学性能测试:粘合剂样品的拉伸强度、抗剪强度和剥离强度均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4.化学成分分析:通过GC-MS分析,未检测到任何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粘合剂样品化学成分安全合格。

4. 结论本次粘合剂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质量良好,符合产品设计和标准要求。

粘合剂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适度的粘度、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安全的化学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抗压强度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A.1.1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抗压强度检验。

A.1.2 本检验方法共制备9个试件,其中6个试件为测量抗压强度用试件,3个试件为测量硬度用试件。

当试件的表面硬度和内部硬度均大于等于80D 时方可进行抗压强度检验。

A.2 试件制作A.2.1 取制作同批次的湿气型缓凝粘合剂不少于5000g 。

A.2.2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中的规定准备9个尺寸为40mm×40mm×160mm 的棱形试模。

在试模内表面涂上一薄层机油或模型油后,将湿气型缓凝粘合剂装填进9个试模中,装填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时需不停地振动试模,以除去湿气型缓凝粘合剂中混入的空气,随后用刮刀沿试模边缘将湿气型缓凝粘合剂表面刮平整。

A.3 试件养护及测试A.3.1将制好的9个试件置于温度25℃,相对湿度60%的温湿度箱中养护,随后每隔4小时将温湿度箱中温度升高10℃,相对湿度升高5%,直至温度达到85℃,相对湿度达到80%,并在此环境条件下养护1200小时。

A.3.2达到养护时间后,每隔4小时将温湿度箱中的温度降低10℃,湿度降低5%,直至温度达到25℃,相对湿度达到60%。

在此环境条件下养护4小时后,将温度箱中一块硬度测试试件取出后脱模,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 D 型》GB/T 531.1标准的规定对试件进行硬度测量。

A.3.3表面硬度测量,将试件任意40mm×160mm 侧面等分为40mm×40mm 大小4部分,取各部分侧面的中心点为表面测点,如图A.1。

采用邵氏D 型硬度计进行的测量,取4个测点测量值的中值记为表面硬度。

等分线1604040表面测点40404040表面测点表面测点表面测点图A.1 试件测点分布示意图A.3.4当试件测得的表面硬度不小于80D 时,进行内部硬度测量。

将硬度测量试件沿等分线切割为独立的4部分,尺寸为40mm×40mm×40mm ,每部分取切割面的中心点为内部测点,如图A.1。

采用邵氏D 型硬度计进行的测量,取6个测点测量值的中值记为内部硬度。

A.3.5当内部硬度不小于80D 时,可进行抗压强度测量。

将6个抗压强度试件从温度箱中取出后脱模,再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的规定对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量,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荷载。

A.3.6当硬度测量试件测得的表面硬度或内部硬度小于80D 时,试件需继续在温度箱中养护,温湿度箱每隔4小时温度升高10℃,相对湿度升高5%,直至温度达到85℃,相对湿度达到90%,试件在温度箱中养护200小时后,再重复A.3.2~A.3.5。

A.4 测试结果A.4.1 测试结果以六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检测结果。

A F R ci ci =(A.1) 1n ci cR R n=∑(A.2) 式中: ci R —第i 个试件抗压强度(MPa );A —第i 个试件受压面积(40mm×40mm=1600mm 2); ci F —第i 个试件破坏时最大荷载(N );n —试件个数;c R —缓凝粘合剂抗压强度(MPa )。

A.4.2当六个测量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应剔除该测量值,以剩下五个测量值的平均数为结果。

若剩余五个测量值中再有超出它们平均值±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附录B(规范性附录)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拉伸剪切强度检验方法B.1 一般规定B.1.1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拉伸剪切强度检验。

B.1.2 本检验方法共制备3个硬度试件和5片拉伸剪切强度试件。

当硬度试件测得的硬度值大于等于80D时方可进行拉伸剪切强度检验。

B.2 试件制作B.2.1 取同批次的湿气型缓凝粘合剂不少于500g。

B.2.2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D型》GB/T 531.1的规定制作3个硬度试件。

硬度试件的厚度6—10mm;表面圆形直径50—80mm,使邵氏D型硬度计的测量位置距离任一边缘至少12mm。

试件内部及表面不应有气泡,且表面在一定范围内应平整,上下平行,以使得邵氏硬度计的压足能和试样在足够面积内进行接触。

B.2.3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 7124标准的规定制备5片拉伸剪切强度试件。

两金属试片的叠合位置应进行喷砂或打磨处理以适宜粘结,湿气型缓凝粘合剂应均匀地涂抹在两金属试片的叠合位置,制备试件时应特别小心,确保两被粘结试片精确对齐,尽可能使湿气型缓凝粘合剂胶层厚度均匀、一致。

湿气型缓凝粘合剂粘接过程中应采用夹具夹持两金属试片的叠合位置,使两试片夹持牢固,不得产生位移。

B.3 试件养护及测试B.3.1将制好的3个硬度试件和5片拉伸剪切强度试件置于温度25℃,相对湿度60%的温湿度箱中养护,随后每隔4小时将温湿度箱中温度升高10℃,湿度升高5%。

直至温度达到85℃,相对湿度达到80%。

养护1200小时。

B.3.2 达到养护时间后,将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90%温湿度箱中的温度和湿度每隔4小时分别降低10℃及5%,直至温度降至25℃,相对湿度降至60%。

在此环境条件下养护4小时后,将温度箱中一块硬度测试试件取出,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 D 型》GB/T 531.1的规定对试件进行硬度测量。

在试件表面不同位置进行5次测量,取5次测量值的中值记为该试件硬度值。

B.3.3当试件测得的硬度值不小于80D 时,将5个拉伸剪切强度试件从温度箱中取出,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 7124的规定对试件进行拉伸剪切强度测量,记录试样剪切破坏的最大负载作为破坏载荷。

B.3.4当硬度测量试件测得的硬度值小于80D 时,试件需继续在温度箱中养护,温湿度箱每隔4小时温度升高10℃,相对湿度升高5%,直至温度达到85℃,相对湿度达到80%,试件在温度箱中养护200小时后,再重复B.3.2~B.3.3。

B.4 测试结果除去测试结果中最大值及最小值后,按公式(B.1)(B.2)计算剩余3个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缓凝粘合剂的拉伸剪切强度,且剩余三个测试结果均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0%。

i i iF A τ=(B.1) 1n i n ττ=∑(B.2)式中: i τ—第i 个试件剪切强度(MPa );i A —第i 个试件剪切面积(mm 2);i F —第i 个试件破坏荷载(N );n —试件个数;τ—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拉伸剪切强度(MPa )。

(规范性附录)湿气型缓凝粘合剂快速固化拉伸剪切强度检验方法C.1 试件制作C.1.1 取3根长度不小于500mm的湿气型缓粘结钢绞线。

C.1.2 从3根湿气型缓粘结钢绞线的中部刮取总计为100g的湿气型缓凝粘合剂。

C.1.3在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添加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又名DMP-30或K54)作为固化促进剂,添加量为所取湿气型缓凝粘合剂重量的2%。

C.1.4将固化促进剂与湿气型缓凝粘合剂混合均匀后制成拉伸剪切试件。

试件数量为5片。

C.2 试件养护及测试C.2.1将制好的试件在常温(25℃)下静置24h,再放置于80℃的温度箱内24h。

C.2.2将置于80℃温度箱24h的试件取出,恢复至室温。

C.2.3将从温度箱取出的试件在室温下放置24h,再按现行国家标准《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 7124 标准的规定对试件进行拉伸剪切强度测试,记录试样剪切破坏的最大负载作为破坏载荷。

C.3 测试结果除去测试结果中最大值及最小值后,按公式(B.1)(B.2)计算剩余3个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缓凝粘合剂的拉伸剪切强度,且剩余三个测试结果均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0%。

(规范性附录)湿气型缓凝粘合剂类型检验方法D.1 试件制作D.1.1 同批次湿气型缓凝粘合剂任意取样不少于120克。

D.1.2 将湿气型缓凝粘合剂分别装填于3个相同的耐高温硬质工作器。

工作器的尺寸需符合GB/T269中1/4比例尺寸润滑脂工作器的规定。

D.1.3装填缓凝粘合剂时需不停地震动工作器,以除去缓凝粘合剂中混入的空气,随后用刮刀沿工作器边缘将缓凝粘合剂表面刮平整。

D.2 试件养护及测试D.2.1 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方法》GB/T269中润滑脂1/4比例尺寸锥体方法中的不工作锥入度的试验步骤对所取的试样进行稠度的测定,该稠度值记为初始稠度。

D.2.2 将试样完全密封以隔绝空气中的水分,随后将所有试样于85℃的条件下养护7天。

D.2.3将经过高温后的缓凝粘合剂于25℃下静置24小时后,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方法》GB/T269中润滑脂1/4比例尺寸锥体方法中的不工作锥入度的试验步骤对工作器内的缓凝粘合剂进行稠度的测定。

该稠度记为高温处理后试样稠度。

D.2.4测定时设定锥体的下落时间为5.0±0.1秒。

D.3 测试结果D.3.1稠度的单位为0.1 mm。

D.3.2 初始稠度及高温处理后试样稠度均为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D.3.3稠度改变率=(高温处理后试样稠度的算术平均值 - 初始稠度的算术平均值)/初始稠度的算术平均值。

D.3.4 当稠度改变率大于40%,则该缓凝粘合剂为热固型缓凝粘合剂;当稠度改变率小于40%,则该缓凝粘合剂为湿气型缓凝粘合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