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复习题

旅游地理复习题

旅游地理复习题一、单选题(共37题,每题1分,共37分)1.有“海上仙山”之称的是()A、日照B、威海C、蓬莱D、长岛正确答案:C2.江西省地势为东、西、南三方高,北面地势低平,是著名的()A、巢湖平原B、湖平原C、阳湖平原D、洞庭湖平原正确答案:A3.长白山主峰白云峰峰顶天池的成因是()A、火山湖B、火山口湖C、火山堰塞湖D、淡水湖正确答案:B4.在我国封建时代等级严,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其基的称为有严格的规定,圣人的基称为()A、冢B、林C、陵D、坟正确答案:B5.下列城市中,哪个曾经被称为“潭州”()A、长沙B、武汉C、上海D、广州正确答案:A6.被称为“关中塔庙之祖”的是()A、五台山殊像寺B、河北少林寺C、北京碧云寺D、陕西法门寺正确答案:D7.传统的民族节日“泼水节”是少数民族A、傣族的节日B、苗族的节日C、彝族的节日D、白族的节日正确答案:A8.我国历史上最完善,最美丽,最辉煌的皇家苑国,号称“万园之园”的()A、北京故宫B、北京圆明园C、北京颐和园D、北京北海公园正确答案:B9.我国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A、台湾火烧察B、海南C、广东D、台湾正确答案:D10.各个沿海城市中刚好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点的是()A、厦门市B、青岛市C、大连市D、上海市正确答案:D11.呼和浩特市最精美的“覆钵式喇嘛塔”现存于A、五塔寺召B、席力图召C、大召D、五当召正确答案:B12.以下著名景点中属于津门十景的是()A、万壑松风B、海河流霞C、居庸叠翠D、卢沟晓月正确答案:B13.河北承德暑山庄外八庙当时有8座寺庙受外管辖,故称“外八庙”,管辖寺庙是()A、北京雍和宫B、北京颐和园C、北京北海公园D、北京故宫正确答案:A14.上海最大的教堂是A、圣心大教堂B、圣索菲亚教堂C、徐家汇天主堂D、北京南堂正确答案:C15.我国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主要的讲学之地在()A、南京灵谷寺B、河南少林寺C、杭州灵隐寺D、扬州大明寺正确答案:D16.广西享有“大自然艺术宫”之称的岩洞是指A、叠彩山B、芦笛岩C、七星岩D、象鼻山正确答案:B17.我国湖泊景区众多,下面湖泊中属于天然湖泊的是()A、白洋淀B、北海公园北海C、颐和园昆明湖D、密云水库正确答案:A18.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A、额尔齐斯河B、黑龙江C、塔里木河D、苏乌里江正确答案:A19.“九龙盘拱”的殿顶项建筑极为见,它位于普陀山的()A、法雨寺B、慧济寺C、藏经楼D、普济寺正确答案:A20.吉林省的集安原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都城()A、达幹尔族B、高句丽C、鄂温克族D、蒙古族正确答案:B21.我国现有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古典皇家园林是()A、北京故宫B、北海公园C、北京颐和园D、圆明园正确答案:C22.关于黄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黄河全长5464公里B、黄河注入渤海C、黄河发源于唐古拉山D、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正确答案:C23.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地貌形态有A、蛇形丘B、冰蘑菇C、冰桥D、冰斗正确答案:D24.我国著名的古树名木“轩辕柏”,相传是由谁种植的A、伏羲氏B、神农氏C、黄帝D、炎帝正确答案:C25.大宁河小三峡指的是事三段峡谷A、瞿塘峡、巫统、西陵峡B、虎跳峡、三门峡、金刀映C、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D、清翠皖、三门峡、巴雾峡正确答案:C26.道教中“玄岳”指的下列那一座名山()A、终南山B、龙虎山C、青城山D、武当山正确答案:D27.在我国各大草原中被称为“五大牧区之首”的是A、西藏B、内蒙古C、新疆D、青海正确答案:B28.抗美援朝的“凯旋门”指的是()A、旅顺口B、锦州C、大连D、鸭绿江大桥正确答案:D29.曾被人们称为“假岩溶”的地貌是A、丹霞地貌B、火山地貌C、冰川地貌D、岩溶地貌正确答案:A30.建于清同治六年,为宋代风格建筑,建筑风格可以概括为“纯木、四柱、三层、屋檐”的我国名楼是。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仅供参考,答案不唯一!!!第一章旅游地学概念体系、发展与研究任务1、旅游地学概念与相关体系旅游地学的定义:1985年,第1届“旅游地学”研讨会给出第一个定义——“是以地球科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知识,用以发现、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及保护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古迹、遗址,探讨其成因、演变历史,为旅游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旅游地学相关体系:旅游学——是基础,包括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开发与规划等;地理学、地质学——两大主要地学支柱;其他相关学科——生物学、天文学、大气学即气象气候学、环境学、建筑学、堪舆学等。

2、旅游地学的发展历程(一)孕育萌芽时期(1)时间:20C70S-20C80中(2)主要事件:1985年,“旅游地学”术语被提出,并给出了最早的定义;自1986年,我国每年召开一次旅游地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二)成长发展期(1)时间:1985年-至今(2)主要事件:全国各地相继成立省级旅游地学研究会;进行了大量旅游资源调查工作和区旅游规划工作;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申报和预研究;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参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性规划;发表《长白山宣言》(1999年),确立可持续旅游的基本方略:进一步完善发展旅游地学科学理论体系,坚持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加强旅游地学的学术队伍建设。

3、旅游地学主要研究课题①地学旅游资源分类系统;②自然旅游资源时空背景(地学背景);③自然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④人文旅游资源地学背景;⑤地学旅游资源评价体系;⑥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⑦旅游地分类与规划管理;⑧地学旅游资源环境保护;⑨地质公园的建立与分类;⑩精美的地学珍品宝玉石;○11旅游地形象设计;○12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

第二章地学旅游资源分类系统1、地学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分类(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系统以四大圈层(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和近地宇宙星空为对象(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系统固态文明:城市、农村、古建筑、古工程、居住环境、宗教环境等动态文明:风俗习惯、宗教、艺术等2、地学旅游资源自然成因分类系统的确认按自然资源成因分类,分类系统为三个级别(层面),第一级别——风景域、第二级别——风景类、第三级别——景观型。

高考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

高考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
22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针对训练
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红军长征经过的有关地区,红军行军线路已成为我国一 条热点旅游线路。
23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重点红色旅游区,说明其共同 的旅游资源价值。“西柏坡—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白洋 淀—冉庄地道战旧址—狼牙山”是重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之一,包含了多个旅游景点。简述此旅游线路采用“以线 串点”的主要目的。 (2)简要分析遵义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解析 第(1)题,红色旅游区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 迹。第(2)题,从资源价值看,旅游资源质量高,旅游资源 的集群状况好,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从地理位置与交 通条件看,位置相对闭塞,交通通达度不高。从客源市场 看,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远。从基础设施看该地区的公共设 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人文旅 游资源 中的人 文景观
可创 造性
包括文物古迹和现代 为发展旅游而有目的、 有计划地主动建造的 景观
太空游,乡村游,海 底探险游等应人类需 求而生
14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针对训练
2.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它属于________;从 旅游资源的特性上,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 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__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 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 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区别回答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案 (1)人文旅游资源 可创造性 (2)地文 生物 遗址遗迹(古迹古建筑) 水域风光 (3)多样性 非凡性 永续性

旅游地理学期末复习

旅游地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一.旅行地理学研究内容①“旅行主体”论:皮尔斯(供应需求的空间模式、旅行空间模式、客源地、目的地、旅行通道)②“旅旅客体”论:郭来喜(旅行地因由、旅行者的地区散布、旅行与环境的关系)③地理学者将旅行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来研究。

④旅行由三个主要的成分构成,即旅旅客源地、旅行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通道。

二.旅行地理学研究内容简析1. 旅行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2、旅行者行为规律3、旅行需求展望4、旅行通道5、旅行资源评论 6 、旅行地演化规划和重要旅行地研究7、旅行环境容量8、社区旅行9、新兴旅行10、旅行开发的地区影响11、旅行规划第二章一、中国旅行地理学的发展(三个阶段学说)1.1979-1989 :【理想主义阶段】:拥有“学术启发”作用。

——以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国家从头重视科学发展等为时代背景,旅行地理学在老一辈地理学家关注外国理论前沿,反省自己发展不足,拥有鲜亮的自由探究的理想主义色彩,只管研究成就、研究方法不行熟,拥有“学术启发”作用。

研究框架- 关注外国研究- 教书育人 - 着重社会实践-增强合作等方面。

特点和意义:稚嫩阶段,成就范式不规范,但“求知”和自由探究精神难得可贵。

2.1990-1998:【现实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以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成背景,旅行地理学家成为旅行规划的主力军。

——现实主义阶段以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成背景,旅行地理学家成为旅行规划的主力军,促使了中国旅行业的发展,但在必定程度上忽略了理论,形成过分关注现实社会的现实主义价值取向。

旅行规划主力军- 学科学术意识降落- 视线狭小国际关注度不足- 学术贡献不够。

适用性和功利性的研究取向是我国旅行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外国差距更大,但也不可以忽略其学科建设的影响。

3.1999 到现在:【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与现实主义相联合】:知识分子内审后的觉悟,旅行地理此刻的发展进入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联合的理性回归,但旅行地理的将来发展仍需要制度层面的完美、价值观的从头梳理。

旅游地理学(保继刚)复习资料

旅游地理学(保继刚)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

2.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3.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尊重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互相作用的条件有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6.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根据历史资料推测将来形势的是趋势外推模型。

7.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8. 大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环状旅游路线。

9. 汇率下跌,价格不变,旅游需求上升。

10.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主题,由人工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业。

11. 共性大,个性强是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

12. 娱乐购物属于旅游活动的提高层次。

13. 当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时,高峰指数等于0。

14.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

15.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类型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型、特色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选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16.偶发性饱和与超载常是由于旅游地或其他附近发生了偶然性的事件,这些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来大量旅游者17. 旅游区的特性有系统性、层次性、地域性和优化性。

18.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19.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定性模型的代表是特尔菲法。

20. 中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

21. 游览观光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层次。

22. 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强度指数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的时间分配越均匀。

(二)名词解释以及关系1.闲暇和游憩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重点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重点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重点旅游地理复习资料一、自然地理背景(重点)1.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含义:对旅游者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

2.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包括截然相反的两个含义,即:吸引进入激发与促动出游激发。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

其范围涵盖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个圈层。

由七大要素组成(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矿藏、土壤)(二)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与丰富性主要要由于太阳辐射和海陆位置不同引发的,是温度和水分共同作用的产物,其实质是南北差异。

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差异--基调景观的差异自然地带是由于地理纬度和海陆位置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完全独立景观特征的、东西带状延伸、南北依次更替的自然地理单元。

不同自然带由于地形影响还发育着垂直地带环境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生物、土壤等也相应地发生垂直变化的规律。

2、二级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在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导致水分条件变化而引起的地域分异现象。

导致各基调景观明显差异3、三级差异——小范围奇特景观差异地区性原因(1)某种特殊地质原因形成的奇特秀美景观岩性不同:花岗石、石灰石、红砂岩等地质作用不同:腾冲火山群;成都平原;川东平行岭谷等封闭孤立的演化环境:澳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三江源保护区、三江并流保护区等。

(2)特定地点才出现的的壮观的自然现象:佛光、树挂(雾凇)、特大潮汐等(3)在不适于大规模人类聚落存在的地区,由于受人类现代文明干扰甚少,还保留着近乎纯自然状态的地区:旅游开发之前的武陵源、神农架、九寨沟、卧龙等著名风景区。

(4)尚无法解释的诸多自然之迷:如北纬30度的诸多自然之迷区域………(三)自然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1、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闲暇: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刻、睡眠时刻、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刻之外剩余的时刻。

2.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刻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3.旅游:是在闲暇时刻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局部,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局部。

4.滨水区域:意为水边、海滨、湖边,作为都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

其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都市陆域空间,对人的诱惑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min的距离范围。

5.旅游流:以旅游客流为主体,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旅游能流等在内的复杂系统。

6.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容量或旅游环境承载能力,是旅游环境最重要的全然特征,是指特定时刻内特定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最大值。

7.全然空间标准:单位利用者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8.旅游感知容量:旅游者在某地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落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

9.接待地社会容量:指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能够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10.可持续开展:指在不牺牲今后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几代人的需要的开展。

11.旅游节点:由相互联系的吸引物聚拢及旅游效劳设施组成,是旅游目的地区域形成和开展的根源,其空间状况往往决定着区域旅游的规格和开展格局。

12.旅游目的地区域:指旅游者为了度过美好的闲暇时刻所选择进行旅游活动的区域,范围一般包括以都市为依托,进行节点“一日游〞旅游活动所能到达的特定区域,至少具备过夜特征。

13.乡村景瞧意象:是指乡村景瞧在人们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具有鲜亮特征的景瞧意境图式。

包括乡村景瞧背景、乡村聚落和乡村生活。

14.区域旅游合作:区域之间或者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在一定的目标和原那么下,制定协议、章程、合同,将旅游资源和各种系统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形成规模更大、结构更佳、品牌知名度更高的旅游产品和市场体系,以便猎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综述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综述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资源的三个共同点(1)包括自然界形成的,也包括社会创造的,其存在是客观的;(2)与旅游者直接相联系的,能激起阿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对象物,能满足旅游者的特定需要;(3)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产生一定的效益。

2.旅游资源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旅游资源分类:(1)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二分法):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2)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按此标准,旅游资源被分成8个主类和31个亚类,共155个基本类型。

(3)按照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存在状况分类原生性旅游资源:经过漫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过程所形成,对于现今而言是先天赋予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所有作为历史遗产的人文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性、长期性、稳定性)萌变性旅游资源:通过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投资因素新营造出来的人为旅游吸引因素(不断萌生、发展变化、可复制、可发展创新)二、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1.审美性与文化性2.地域性与广域性3.季节性与节律性4.组合性与整体性5.“永续性”与易损性6.萌变性与创新性(从旅游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所耗时间、精力与费用等成本效益出发,旅游资源的组成因素协调配合越好、组合规模越大、组合内容越丰富,其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价值就越高。

)三、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并具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3.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4.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交融性强,文化积淀丰厚(我国观光型原生旅游资源无论在总体数量和质量上的世界地位均非常突出;度假型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则相对逊色,但仍具较大开发潜力;萌变性旅游资源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起点低而发展潜力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一、简答题1.旅游者决策行为P52●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人们在选择旅游地时受感知环境而非客观环境的限制。

2、最大效益原则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当从居住地到旅游地的单调旅行所耗费的时间与在旅游地游玩所耗费的时间的比值小于某个临界值时,人们才会做出到该旅游点旅游的决策,这个比值就是旅游时间比。

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2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3、旅游偏好---年龄、学历、职业等●普雷(Pred)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只有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感知机会)和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可达机会),才进入旅游决策,成为真正候选的旅游目的地(现实机会)。

在经济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假如他愿意牺牲其他方面的享受,将更多的钱投入旅游,则可达机会沿X轴向右侧增加;假如他期望得到更大的旅游满族,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敬礼进行信息搜索,则感知机会沿Y轴向下扩大。

反之则现实机会局限在实线方框所构成的信息区内。

王家骏(1997)完成的无锡市居民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和可到性的调查结果表明:1. 旅游者的可到机会随距离增加而急剧衰减2. 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历史的积淀的人文事象得以提高。

2.RBD(游憩商业区)和CBD(中心商业区)P164一、RBD的概念: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二、RBD与CBD的关系CBD:是包括有百货商店和其他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最核心部分。

城市和区域的中心地带,它具有最高的中心性,可达性和拥挤程度,人际和信息交流量,土地价格,最集中和最高档的零售业,以及最高的服务集中性。

区别:1)在区位的选择上,CBD一般在城市中心地段;RBD经常介于旅游点中心和该市居民经常光顾的CBD之间,有“异心性”。

2)在形态上,CBD是城市零售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RBD呈长条形,以步行街形式设计。

联系:在功能上,RBD是从CBD的功能中分化出来的,两者关系密切。

三、城市RBD的功能及意义1、应服务于旅游者2、应给与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居民足够的重视四、城市RBD的类型1、大型的购物中心型2、特色购物步行街型3、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4、新城文化旅游区型3.中国社区参与旅游的特点P221●注重经济利益诉求●被动参与●社区力量薄4.旅游开发对区域影响P277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一)旅游产业的经济特性1、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2、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3、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季节性、无法储存、外部影响、动机复杂、对价格和收入弹性大(二)旅游与经济发展1、出口初级产品的不利之处:1)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和外貌条件的控制;2)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集中在有限的品种上;3)市场不稳定,外汇收入不稳定;4)破坏资源,很高的进口机械产品倾向。

2、旅游作为无形出口业的优越之处:1)提供服务产品,无需提供很多物质产品,不消耗很多能源,不破坏资源即可创汇;2)旅游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本国控制,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价格调整来刺激旅游者;3)旅游收入是现汇收入,资金可马上投入周转使用;4)换汇成本低,获利高。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四)旅游与就业(五)旅游与税收(六)旅游与经济结构(七)旅游与区域的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过度超前发展⏹过分依赖旅游产业⏹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旅游招商引资中的制度机会社会主义2)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一)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旅游与植物●旅游与水质量●旅游与大气质量●旅游与野生动物●旅游与地质(二)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3)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指的是,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带来的表现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简单地说,是对人的影响,是旅游地居民通过与旅客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受到的影响。

1、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2、示范效应。

3、旅游和社会道德。

4、旅游与宗教。

5、旅游与语言。

6、旅游与健康。

7、旅游和社会道德8、旅游与乡村城市化4)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旅游与文化的变迁和交流●旅游与文化的传承和复兴●旅游与文化商品化和“舞台化的真实”5.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P137我们把旅游目的地的涨落兴衰称为旅游产品的命周期现象。

产品生命周期的识别,一般有两种办法,即销售曲线识别法和市场占有率别法。

最早是德国的克里斯泰勒于1964年在其论文《对欧洲旅游地的一些思考》中提出的,他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分别为三个阶段:发现期、成长期、衰落期。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地理学家巴泰勒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概念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系统综述,运用“S”型曲图示,分为六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1)探查阶段(初始阶段,零散游客,无特别设施),2)参与阶段(人数增多,旅游规律化,本地居民提供设施),3)发展阶段(广告宣传,市场成熟,投资骤增,现代化设施),4)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下降,但超过常住居民),5)停滞阶段(游客量最大,旅游环境容量饱和),6)衰落(市场衰落,无法与新旅游地竞争)或复苏阶段(旅游地吸引力变化:人造景观、未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势)。

如何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述评:A.TALCL理论是对旅游地发展周期的高度抽象概括。

B.据巴特勒本人的分析,TALCL理论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原因在于:C.TALCL理论提出后不断地受到批评与完善。

D.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应用研究,国外侧重岛屿,海滨旅游地的实证案例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理论总结。

也有用建立数学模型来尝试解释生命周期理论。

重定位成为国外现阶段研究重点。

相形之下,国内研究中,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景点,景区和传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较多,对于城市旅游的生命周期研究较为少见,旅游地再开发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热点。

E.关于生命周期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阶段转折的确认,所处阶段的确认,各阶段长度的确认,旅游地集中度的确认等。

旅游地生命周期作为一个应用工具,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的难以把握的因素有分析单元,客源市场对象,判断指标,考察时间单元,数据的获得及可信度,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模式与阶段。

F.TALCL理论对旅游地的尺度界定模糊,很多相关研究实质上是对场所级别的旅游地,或者说是地区尺度的旅游地所提供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研究。

6.影响旅游需求因素P71一、关系到旅游客源地,涉及到客源地旅游需求的水平和旅游者个人的情况1)经济发展水平2)人口特征和政治特征3)收入与闲暇4)职业与教育水平二、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供给部分5)资源和交通6)价格和汇率7)接待设施条件及旅游组织二、论述/辨析题---旅游规划(1)旅游区的概念和特点概念:一般所说的旅游区,是指综合性的旅游区,即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特点:系统性,地域性,层次性,优化性(2)旅游区划的概念及原则概念:按照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和旅游业发展方向划分旅游区原则: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相似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完整性原则;旅游中心地和交通便捷性原则;区域社会经济原则(注意:旅游区域行政区相协调、旅游区的地域不连续性)(3)旅游规划概念: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

基本组成要素:旅游吸引物和活动、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交通设施和服务、其它基础设施和服务、社会因素层次和内容:按性质划分:旅游发展规划和开发规划按范围划分:国际旅游规划、国家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亚区旅游规划、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设施用地规划、设施设计和特别研究旅游发展规划框架结构:规划总原则、规划总体框架、规划报告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飞来峡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广州市69Km,107国道路面质量好,是广州理想的一日游目的地。

银盏温泉紧靠l07国道,南距广州市46 Km,北抵飞来峡23 Km。

温泉水温64℃,温泉水达到国家一级水标准,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身体健康的矿物质,在浴疗疾病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在银盏温泉可否选址修建旅游宾馆?原因是什么?(一)结论:可以选址修建旅游宾馆。

(二)原因:(1)根据旅游宾馆选址的原则,在一日游范围内,旅游中心城市与旅游区之间若出现新的可留住游客的中间机会,可以在此选址修建宾馆。

(2)飞来峡是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广州只有69Km,是广州理想的一日游目的地。

银盏温泉正好处于飞来峡与广州之间,如果在银盏温泉建旅游宾馆,一部分旅游者可能改变一日游的行为规律,在银盏住下洗温泉澡,形成日游飞来峡,夜宿银盏温泉的新局面。

三、填空题1.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

2.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3.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尊重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互相作用的条件有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6.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根据历史资料推测将来形势的是趋势外推模型。

7.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8. 大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环状旅游路线。

9. 汇率下跌,价格不变,旅游需求上升。

10.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主题,由人工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业。

11. 共性大,个性强是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

12. 娱乐购物属于旅游活动的提高层次。

13. 当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时,高峰指数等于0 。

14.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

15.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类型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型、特色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选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16.偶发性饱和与超载常是由于旅游地或其他附近发生了偶然性的事件,这些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来大量旅游者17. 旅游区的特性有系统性、层次性、地域性和优化性。

18.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19.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定性模型的代表是特尔菲法。

20. 中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

21. 游览观光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层次。

22. 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强度指数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的时间分配越均匀。

四、名词解释以及关系1.闲暇和游憩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