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人教版语文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第一册
第一单元
课文知识点
- 《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的作者是与爱国主义和现实主
义紧密结合的。

- 描述嘉陵江和洞庭湖的环境和风光。

- 描述原来的小石潭和岳阳楼,以及在建设中的变化。

- 介绍了岳阳楼的历史典故。

- 通过主人公、情节、矛盾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1. 试简述《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的作者与什么紧密结合?
2. 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中嘉陵江
和洞庭湖的环境和风光。

3. 《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中描写了哪些地方?
4. 介绍了哪些岳阳楼的历史典故?
5. 怎样通过主人公、情节、矛盾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第二单元
课文知识点
- 写《旧金山的月亮》的背景、事件、矛盾及人物经历。

- 描述了三个女孩的形象、性格、性格转变及个性特征。

- 揭示了三个女孩的价值取向、人生观、爱情观。

- 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旧金山百姓生活和环境。


1. 试简述《旧金山的月亮》的背景、事件、矛盾及人物经历。

2. 如何描述《旧金山的月亮》中的三个女孩?
3. 《旧金山的月亮》中揭示了哪些价值取向、人生观、爱情观?
4. 描述了哪个时期的旧金山百姓生活和环境?
总结
本文总结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一册的知识点归纳及习题,包括《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旧金山的月亮》。

通过本文
的总结,希望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些作品的背景、主题、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文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一、文体常识:1.议论文知识:(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即引论--本沦--结论)。

(3)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概括性强。

2、小说常识:(1)、定义: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尾声)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文学常识: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3、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长篇小说有《漂亮朋友》等。

4、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

著成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当时禁书,后被人改名为现在的《水浒传》。

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它以北宋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封建阶级统治的腐朽,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5、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

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代表作品是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初三语文全一册复习资料

初三语文全一册复习资料

初三语文全一册复习资料初三语文全一册复习资料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工具。

在初三阶段,我们需要对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以便更好地应对中考。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三语文全一册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课文复习初三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重要的复习内容。

我们可以按照课本的顺序,对每一篇课文进行复习。

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理解课文主题: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我们需要理解这个主题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 熟悉课文内容:课文中会有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等,我们需要熟悉这些内容,并能够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3. 掌握课文的语言表达:课文中会有一些优美的语言表达,我们可以将这些句子背诵下来,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作文复习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考试中的必考题目。

在复习作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阅读优秀作文: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学习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写作练习:多做一些写作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速度和准确性。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作文题目进行练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 语言运用: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可以通过积累一些好的词汇和短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阅读理解复习阅读理解是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我们语文能力的体现。

在复习阅读理解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阅读技巧: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如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关键词,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等。

2. 理解文章主旨:阅读理解中的文章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主旨,我们需要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找出文章的主旨,并能够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3. 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的时间通常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找到答案。

可以通过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练习来提高阅读速度。

四、词语积累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写作和阅读理解的基础。

人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中考必备)

人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中考必备)

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阅读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二)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备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备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备知识点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语1.1 词的分类实词: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单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虚词:不能独立作为一个单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1.2 词性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等。

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代词:代替名词。

数词:表示数目。

介词:表示位置、方向、时间等。

连词:连接词语或句子。

感叹词:表示感叹。

1.3 词义词义:词的含义。

词义分类:义项、义近、义远、义通、义借、义比等。

1.4 词形词形:指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形态变化。

词形变化:例如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语态、人称等。

2. 句子2.1 句子成分主语:句子中进行动作或是被描述的人或物。

谓语:主语所进行的动作或所处的状态。

宾语:动作的承受者或是被描述的对象。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补语: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的词语。

2.2 句子结构简单句: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并列组成的句子。

复合句:包括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的句子。

主从复合句:包括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充当主句的某个成分。

3. 修辞手法3.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描述和说明。

例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3.2 拟人用人的思想、行为、情感来形容非人事物,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天空中的太阳毫不畏惧地向我们微笑着。

”3.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描述,以突出其特点和效果。

例如:“我一口气跑了十公里。

”3.4 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这样做有错吗?”3.5 排比用相同的结构、相同的语法,列举三个或更多的事物,以增强语气和表现力。

例如:“我走过山和海,穿过风和雨,一路上只为了见你。

”3.6 对仗对句子或段落内的语言进行对称排列,以增加音韵和节奏效果。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全册复习资料梳理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全册复习资料梳理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全册复习资料梳理古文:《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 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shuài)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一、文学常识1.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沁园春”是词牌名。

2.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中国台湾当代诗人。

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3.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代表作有《星星变奏曲》等。

4.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蝈蝈与蛐蛐》等。

5.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代表作《夜》等。

6.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7.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其《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九年级上册的课文。

8.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致女儿的信》选自其《关于爱的思考》。

二、字词注音与解释1. 重点字词注音•沁园春雪:素裹(guo)、折腰(yāo)、谦逊(xùn)、风骚(sāo)、红装素裹、顿失滔滔(tāo tāo)等。

•雨说: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 yǎ)、喧嚷(xuān rǎng)、洗礼(xǐ lǐ)等。

•星星变奏曲:朦胧(méng lóng)、覆盖、冻僵(jiāng)等。

•外国诗两首:栖息(qī)、喧响、沉寂等。

•敬业与乐业:旁骛(wù)、解剖(pōu)、亵渎(xiè dú)、强聒(guō)不舍等。

2. 重点词语解释•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睿智:聪颖明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一、古文阅读- 理解古文词义,包括古代常见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熟悉古文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 掌握古文阅读技巧,包括提取关键词句、辨析词义等;- 增加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现代文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归纳总结、提取主题等阅读技巧;- 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增强文章分析和理解能力。

三、古诗文鉴赏- 熟悉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作品背景等;- 掌握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和鉴赏方法;- 理解和赏析古诗文的意境和艺术形式;- 增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欣赏和理解。

四、写作技巧和应用能力- 掌握写作的基本规范,包括语言简洁、用词准确等;- 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练常见的写作类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增强写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作文表达和素材积累- 培养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积累各类作文的素材和观点;- 提高作文的思考深度和言语表达能力;- 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和应用。

六、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练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率;- 注重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细节;- 培养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增加课外阅读的时间和广度。

七、语言基础知识的复和强化- 复语法和词汇的基本知识;- 强化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 拓宽语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八、文言文翻译和鉴赏- 研究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增加文言文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 研究欣赏文言文的优美表达和文化内涵。

九、综合能力训练和模拟考试- 进行各类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训练;- 参加模拟考试,了解中考题型和考纲;- 分析错题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复。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的提纲,主要包括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技巧和应用能力、作文表达和素材积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强化、文言文翻译和鉴赏、综合能力训练和模拟考试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人教版语文复习资料好的复习资料会带来高效的复习效果,下面是X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一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意思:。

2、为天下唱通,意思:。

3、固以怪之矣通,意思:。

4、将军身被坚执通,意思:。

5、故不错意也通,意思:。

6、仓鹰击于殿上通,意思:。

7、欲信大义于天下通,意思:。

8、自董卓已来通,意思:。

9、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意思:。

二、解释以下多义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苟2、次(1)苟富贵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2)故不为苟得也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3、度4、数(1)道不通,度已失期 (1)扶苏以数柬故(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然数年恒不一见5、怜6、就(1)楚人怜之 (1)此人可就见(2)可怜白发生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7、用 8、诚(1)遂用猖獗 (1)此诚不可与争锋(2)贤能为之用 (2)诚如是,则霸业可成9、所以 10、遗(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11、将 12、间(1)上使外将兵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将军岂有意乎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项燕为楚将 (3)在乎山水之间也13、然 14、者(1)吴广以为然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更有痴似相公者(3)然足下卜之鬼乎 (3)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4)屋舍俨然 (4)陈涉者,阳城人也三、分析文言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

1、卒中往往语古:今: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今:。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今:。

4、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今:5、长跪而谢之古:,今:。

6、常跪而谢之古:,今:。

7、凡三往古:今:。

8、遂用猖獗古:,今:。

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今:。

10、诚宜开张圣听古: ,今:。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

12、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今:。

13、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今:。

14、临表涕零古:,今:。

四、以下文言句子中加线的词都是有特殊的用法,请予以说明。

1、陈胜王名词作意思为。

2、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意思为。

3狐鸣呼日名词作意思为。

4、皆指目陈胜名词作意思为。

5、忿恚尉用法,使----- 。

6尉果笞广名词作,意思为。

7、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作,意思为。

8、轻寡人与 ? 形容词作,意思为。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名词作,意思为10、此皆良实形容词作,意思为。

五、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故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二一、初中常见错别字举例莫明其妙(名) 不加思索(假) 费寝忘食(废) 再接再励(厉)变本加利(厉) 掩旗息鼓(偃) 别出新裁(心) 谈笑风声(生)流光溢采(彩) 沤心沥血(呕) 大相经庭(径) 不醒人事(省)坚苦朴素(艰) 锐不可挡(当) 粗制烂造(滥) 鞠躬尽粹(瘁)神态安祥(详) 清洌可鉴(冽) 墨守陈规(成) 张灯接彩(结)仰扬顿挫(抑) 甜言密语(蜜) 绿树成阴(荫) 反应情况(映)两全齐美(其) 打架斗欧(殴) 不可思意(议) 鬼鬼崇崇(祟)抑扬钝挫(顿) 不知所错(措) 改斜归正(邪) 错落有志(致)无精打彩(采) 沓无消息(杳) 痛心疾手(首) 出类拔翠白壁微瑕(璧) 卑躬曲膝(屈) 互相推委(诿) 关怀倍至(备)如法泡制(炮) 英雄倍出(辈) 佳宾满堂(嘉) 巧装打扮(乔)一张一驰(弛) 病入膏盲(肓) 好高鹜远(骛) 破斧沉舟(釜)迫不急待(及) 陈词烂调(滥) 趁心如意(称) 语无论次(伦)相形见拙(绌) 直接了当(截) 毛骨耸然(悚) 名列前矛(茅)手屈一指(首) 丰功伟迹(绩) 残无人道(惨) 挺而走险(铤)殉私舞弊(徇) 声色俱历(厉) 天翻地复(覆) 汗流夹背(浃)声名狼籍(藉) 穿流不息(川) 一愁莫展(筹) 一口同声(异)因地治宜(制) 记忆尤新(犹) 貌和神离(合) 珠连壁合(璧)原驰腊象(蜡) 挑拔离间(拨) 雍荣典雅(容) 原形必露(毕)如火如茶(荼) 不屑置辨(辩) 披星带月(戴) 莫不关心咳不容缓(刻) 五体头地(投) 默默无蚊(闻) 兴兴向荣(欣)题纲挈领(提) 按步就班(部) 不记其数(计) 重峦叠障(嶂)臭名招著(昭) 噪动不安(躁) 相儒以沫(濡) 见义思迁(异)无机之谈(稽) 踹踹不安(惴) 不可思义(议) 深恶痛极(疾)惩前毙后(毖) 草管人命(菅) 来势凶凶(汹) 循序渐近(进)举一返三(反) 委屈求全(曲) 才输学浅(疏) 阴谋鬼计(诡)大声急呼(疾) 世外桃园(源) 消声匿迹(销) 故弄悬虚(玄)脍炎人口(炙) 性格炯异(迥) 相题并论(提) 相辅相承(成)自出心栽(裁) 舍身取义(生) 礼上往来(尚) 一鼓做气(作)蜂涌而至(拥) 变本加利(厉) 一泄千里(泻) 重蹈复辙(覆)名符其实(副) 直迷不悟(执) 唯妙唯肖(惟) 汉牛充栋朝辉夕阴(晖) 变换莫测(幻) 安然无样(恙) 蔽帚自珍(敝)万赖俱静(籁) 坦荡如底(砥) 巧妙绝纶(伦) 众志成诚(城)莫明其妙(名) 害人听闻(骇) 妙手隅得(偶) 目不瑕接(暇)弱不惊风(禁) 情不自尽(禁) 意想天开(异) 朝气篷勃(蓬)慢不经心(漫) 徇私午弊(舞) 错手不及(措) 走头无路(投)同仇敌慨(忾) 坚苦卓绝(艰) 忧心重重(忡忡) 与日具增(俱)前功尽气(弃) 绿草如因(茵) 甘败下风(拜 ) 无剂于事(济)滥芋充数(竽) 买椟还株(珠) 眼花潦乱(缭) 神采弈弈(奕)誓志不移(矢) 骄健如飞(矫) 眼急手快(疾) 出谋画策(划)出奇不意(其)二、中考语文容易读错的字鏖战áo 剥皮bāo 薄纸báo 蓓蕾bèilěi包庇bì麻痹bì复辟bì濒临bīn针砭biān 屏气bǐng 参差cēncī驰骋chěng鞭笞chī踟蹰chíchú奢侈chǐ整饬chì炽热chì憧憬chōng 惆怅chóuchàng 踌躇chóu chú创伤chuāng 啜泣chuò辍学chuò瑕疵cī歼灭jiān 缄默jiān 矫正jiǎo 校对jiào反诘jié拮据jiéjū押解jiè痉挛jìng抓阄jiū针灸jiǔ狙击jū咀嚼jǔjué沮丧jǔ龃龉jǔyǔ倔强juéjià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三一.主题思想: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A 字音:郢[ying] 犀兕[xi si] 鼋鼍[yuan tuo] 鲋[fu]鱼文梓[zi]楩[pian]楠长[zhang]木B 词语:通假词:“说”通“悦”:高兴。

例句:公输盘不悦“圉”通“御”:抵御。

例句:子墨子之守圉“距”通“拒”:抵抗。

例句:子墨子九距之“诎”通“屈”:理屈。

例句:公输盘诎“舍”通“捨”:放弃。

例句:舍其文轩“争”通“挣”[zheng]:直言劝古今异义:①文; 刺花纹,彩饰,文轩;今常指字或文章等。

②方:方圆,方圆千里;今为一种平面几何图形。

一词多义:①为:替。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例句:夫子何命焉为?是。

例句:必为有窃疾矣。

制造。

例句: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当作。

例句:以牒为械②见动词,会见。

例句: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动词,引见。

例句: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入见。

例句:于是见公输盘③类:动词,类推,例:不知可谓知类;名词,种类,为与此同类。

C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何罪之有?(宾语前置,“之”为结构助词,应为“有何罪”译文:有什么罪呢?)翻译:①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请教呢?②胡不已乎?译:为什么不停止呢?③胡不见我于王?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④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开头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这说明什么?说明墨子为了阻止这一行径,不辞辛劳。

这充分表现了墨子热爱和平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2、你对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以攻宋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请作简要说明。

〔言之有理即可〕3、墨子的这种主张和他为实行自己政治主张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我们今天来看“非攻”也还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理想。

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话说,是既有外交斗争,又有实力较量,二者相辅相成。

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义立场上批判非正义的战争。

但是,如果墨子只凭他的“雄辩”去进行斗争,仍然不能取得实在的战果。

不可无外交,但更要注意实力。

墨子的实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领,二是有禽滑厘等三百人为后盾。

起决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领的禽滑厘等宋国人民。

这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怕艰险,坚韧不拔,勇于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重视实践的作风,是激励我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终身奋斗的一股精神力量。

二. 两章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