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帝国的衰亡

罗马帝国的衰亡公元476年,一个叫奥多亚克的蛮族将领,向欧洲的文明心脏,永恒之城——罗马缓缓刺入了最后一剑。
罗马,这座欧洲的文明心脏,在经历了近百多年的冲击、劫夺、锤敲之后,终于平静地停止了跳动,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哪座城市像罗马一样,历史悠长,成为一个文明与民族生命周期的典型象征,更少有一座城市像罗马一样,一经埋没,就成为一个文明时代终结的符号,永恒之城的彻底失陷,是西罗马帝国的终结,也是欧洲古代史的结束,漫长的中世纪就此开篇,虽然隔着亚得亚海的东罗马帝国仍将屹立千年,但它只是伟大罗马的遗蜕,一个已经东方化的西方文明,一个失去文化之魂的无心帝国,一个在上千年历史中被反复锤击的僵软巨人。
无论历史上有多少争论,公元476年,当罗马迎来自己的第一个蛮族之王奥多亚克时,一个文明结束了,一部史诗终结了,罗马城的陷落成为罗马帝国失败的标识,属于罗马人的光荣时代结束了。
在一千年里,罗马人从亚平宁腹地的历史边缘地出发,一步一步走向西方历史舞台的中心,成为西方文明乃至人类历史舞台上最光芒耀眼的巨星主角。
现在罗马的主角时代结束了,一个在一千年的时光里不断征服、进取、侵略,完成西方世界第一次统一形式的大帝国,为什么会在公元476年最终被历史无情地掏心摘首肢解碎灭呢?我认为罗马帝国衰亡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道德的沦丧,安逸享乐的社会风气罗马帝国社会经济繁荣的背后,是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
罗马贵族们过着骄奢淫逸,糜烂的腐朽生活。
挥霍、淫荡、空虚、自私、懦弱、贪婪是他们的写照,统治阶层的腐化自然也会影响到社会上的普通百姓。
罗马帝国是一个富裕的帝国,不仅官员有钱,许多平民百姓也是颇有一些积蓄的。
罗马官场的腐败横行自然导致了统治阶层的奢靡浪费,而这种喜爱奢靡的风气也逐渐影响到了普通的百姓,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抛弃了罗马民族传统的节俭生活方式,开始追求奢靡享受。
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传统的道德丧失,尚武精神的失落。
当时的罗马百姓只要有钱,便喜欢购买昂贵的丝绸衣服、修建豪华的住宅或是去观看昂贵的表演,否则便会被自己的亲戚朋友所看不起。
罗马帝国_罗马帝国政治_罗马帝国文化_罗马帝国灭亡时间

【罗马帝国】推荐文章1罗马帝国覆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罗马帝国是谁灭亡的3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罗马帝国】图文精华•罗马帝国覆灭的真正原因是什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帝国,这样一个牛逼的大帝国却没能逃脱覆灭的命运,导致罗马帝国覆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罗马帝国覆灭的真正原因...•罗马帝国是谁灭亡的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
逐渐走向灭亡!下面店铺给大家说说罗马帝国是谁灭亡的,供大家阅读! 罗...•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204年,公元1261年公元1453年),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罗马帝国】频道热点1罗马帝国覆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罗马帝国是谁灭亡的3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罗马帝国】最新文章•罗马帝国覆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帝国,这样一个牛逼的大帝国却没能逃脱覆灭的命运,导致罗马帝国覆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罗马帝国覆灭的真正原因。
罗马帝国覆灭的真正原因(一) 罗马贵族流行喝铅粉葡萄汁古罗马 ...•罗马帝国是谁灭亡的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
逐渐走向灭亡!下面店铺给大家说说罗马帝国是谁灭亡的,供大家阅读! 罗马帝国是谁灭亡的罗马帝国分裂后,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在东北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204年,公元1261年公元1453年),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 ...共 1页3条记录。
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灭亡。
这场历史性事件被广泛研究和探讨,因为它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帝国的崩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一、政治内外矛盾的积累罗马帝国的灭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而成。
首先,政治内外矛盾的积累是导致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罗马帝国中,政府腐败、政治家之间的争斗以及统治者的变革不断削弱了帝国的实力和财政。
二、军队的衰败与外敌入侵其次,军队的衰败也是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帝国军队内部的腐败、军官职位的买卖以及军队实力的下降导致了帝国无法有效地抵御外敌入侵。
同时,日耳曼部落的崛起和入侵也对罗马帝国的领土与人口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三、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除此之外,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也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贸易减少、税收增加、财政赤字等问题导致了帝国的经济衰退。
同时,城市贫民的不满以及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不断加剧,使得社会秩序逐渐瓦解,人口流动和人心浮动。
四、宗教变革与文化转变最后,宗教变革与文化转变也对罗马帝国的衰落产生了影响。
基督教的兴起使得罗马帝国原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文化的转型。
总结与展望在罗马帝国灭亡的历史进程中,政治内外矛盾的积累、军队的衰败与外敌入侵、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以及宗教变革与文化转变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这个雄伟的帝国的灭亡。
然而,罗马帝国的灭亡并没有将欧洲文明彻底毁灭,反而成为了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基础。
罗马帝国的历史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和教训,它告诉我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衡与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提醒我们珍惜和维护现有的国家和社会秩序。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灭亡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灭亡罗马帝国是西方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之一,她的繁荣昌盛持续了几个世纪,但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落和灭亡。
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罗马帝国的衰落与灭亡。
一、政治腐败罗马帝国的政治腐败是导致她走向衰落和灭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罗马帝国后期,政治腐败达到了极点。
贪污、受贿、权力斗争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到了什么都可以用金钱交换的地步。
政治家们不再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是追求自己小时的私利。
这种情况下,政治稳定也难以得到保障。
二、军事劣势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曾经是无比强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外战争的频率逐渐增加,而军队的训练和作战能力却没有相应地提高,加上军队中内部的分裂和叛变,使得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急剧下降。
同时,在没有强大的军力支持下,罗马帝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下降,无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经济困境经济问题同样是罗马帝国衰落和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她的经济实力曾经是无比强大的,但在后期,经济信用危机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层出不穷。
财政收入难以增加,而各种开支和开战又让国库日渐告急。
同时,罗马帝国贵族们的奢侈生活也加剧了经济困境,从而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退。
四、文明衰退随着经济困境和政治腐败的加剧,罗马帝国的文化和思想也逐渐衰落。
原本应该注重教育、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和发展,但政治家们却只注重自己的私利,对于这些方面的发展漠不关心。
因此,在罗马帝国的后期,教育、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等方面都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展,从而导致了罗马帝国文明的衰落和倒退。
五、外来侵袭最后,外来侵袭也是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随着罗马帝国衰落和军事实力的下降,外部统治者和入侵者开始进入罗马帝国领土,并对罗马帝国进行全面的侵略和掠夺。
对于这些入侵者,罗马帝国已经没有能力斗争,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们的进攻。
总之,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罗马帝国的衰亡及原因

帝国中后期,罗马人的创造力被日益销普遍 地懒散,知识分子也沉浸在安逸舒适的生 活中,懒得思考和创造,创造力丧失殆尽, 除了哲学家琉善外,整个这一时代不曾产 生一个具有独创天才的作家,也没有任何 突出成绩。这是一个被权威阴影笼罩着的 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芝诺和伊壁 鸠鲁的那些体系,被带着盲目的敬意,由 一代代的门徒传授下去。新柏拉图学派的 兴起和迅速发展标志着西方学术衰败时期 的到来;亚历山大里亚学派使得雅典的声 音听不到了;一些古老的派别都纷纷站到 了更时髦的旗帜之下来了,这些人中,如 波菲里等人,虽然勤于思考,精于思想, 但他们没有弄清哲学的真正目的,他们的 努力非但没有增进人类的理解力,反而起 了副作用。新柏拉图主义忽视知识、道德、 自然科学和数理领域。他们竭尽全力进行 徒托空言的形而上学论争,他们的头脑完 全暴露在了空洞幻想的侵袭之下。
罗马帝国的衰亡原因
一、奴隶制使自由人鄙视劳动,奴隶缺乏生产的积极
性,社会财富的再生能力疲软
公元前2至公元2世纪,是罗马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奴隶制也 随之发展到了高峰期。 奴隶人口爆满,促进了罗马经济一时的繁荣,但就其长期意 义来说,特别到帝国的后期,却对生产的进步发生消极作用, 甚至使其不能维持。而此时,罗马的改革依旧相对滞后,统 治阶级也没有完全认清问题的严重性。 随着帝国疆域的稳定,奴隶制失去了可靠的劳动力来源。 奴隶主对奴隶的疯狂剥削,引发了奴隶们的激烈反抗。进入 公元二世纪以后,意大利本土和西西里岛先后爆发了大规模 的奴隶起义,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根基。
罗马士兵
三、 巨大游民阶级,是帝国的追命锁
在崇尚奢侈享受的世风中,朴实勤勉的罗马人不见了,即 使作为中小生产者的罗马平民也十分鄙视劳动,认为劳动 是一种耻辱,竞相追逐富裕与安逸。其中不少人成为了流 氓无产者。仅仅罗马城的流氓无产者就达到了80万 帝国时期,随着农民破产情况的加剧和奴隶的解放,游民 阶级的人数急剧的增多起来。罗马人释放奴隶早在共和国 初期就开始了,但大量地释放出现在共和国末和帝国时期。 奥古斯都做元首后,曾经对释放奴隶作了一些限制,这些 限制显然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释放的奴隶加入了流氓无产 者队伍,他们因此由劳动者、生产者,变成了有闲者、寄 生者。游民不事生产,靠社会救济和富人的施舍勉强度日。 罗马城享受国家津贴的人,其人数在20万左右。
世界上下五千年-罗马帝国的灭亡

世界上下五千年-罗马帝国的灭亡 罗马帝国是世界古代史上国⼟⾯积最⼤的君主制国家之⼀,那么罗马帝国是怎么灭亡的呢?下⾯就跟⼩编⼀起来看看世界上下五千年-罗马帝国的灭亡的故事吧! 罗马帝国的灭亡 公元1⾄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它雄踞于地中海⼀带,俨然是⼀个不可⼀世的⼤帝国。
然⽽,到公元3世纪,罗马的奴⾪制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农业衰落,政局动荡,帝国的没落已成⽆可挽回之势。
奴索主穷奢极欲,过着荒淫⽆度的⽣活。
他们的住所往往是⼀座华丽的建筑。
其中,有供洗澡前进⾏运动的回廊,有温度不⼀、相互连接的暖⽓房。
每进⼀个暖⽓房,温度就加⾼⼀次。
洗澡的⼈在暖⽓房⾥,等全⾝汗出透了才⽤温⽔冲洗,再洗凉⽔,最后,还要遍⾝涂擦软膏,以防受寒。
皇帝为了炫耀帝国的豪华,经常假借各种节⽇和纪念⽇举⾏盛⼤的活动。
公元106年,图拉莫皇帝为纪念他在达西亚的胜利,连续举⾏123天的节⽇娱乐。
公元4世纪,⼀个⼤官僚为⼉⼦举⾏游艺庆典,7天就花了2000磅⾦⼦。
宫廷内的奢侈腐化更是有恃⽆恐,仅御⽤美容师就多达数百⼈。
与此同时,统治者争权夺利的⽃争越来越厉害。
今天⽴⼀个皇帝,明天⼜杀掉,成了家常便饭。
在公元235年以后的50年中,竟换了10个皇帝。
公元284年深秋⼀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庞⼤的罗马军队正匆匆⾏进,他们从波斯⼈那⾥掠夺了众多的财宝。
不幸的是皇帝在回意⼤利的返程中突然死去。
他年轻的⼉⼦继位不到⼀个⽉,也得了重病,不得不躺在担架上返国。
“快⾛!快⾛!”近卫军长官阿培尔在担架旁来回奔驰,时⽽轻揭开担架上的被⼦看看。
阿培尔揭被的当⼉,抬担架的⼠兵闻到⼀种腐臭味,他们对此产⽣了怀疑,直到傍晚时分,队伍来到尼科美地区,⼠兵们这才得以弄清臭味的来源。
原来,他们年轻的皇帝早已被⼈害死了,担架上担的其实是皇上的⼫体。
“是谁杀死了皇帝?把凶⼿找出来!”激愤的⼠兵纷纷要求严惩凶⼿。
阿培尔向⼠兵申斥道:“你们想造反吗?皇帝死了再选⼀个就是了,谁要聚众闹事,就地处决!” 这时,⼀个⾼亢的声⾳响起:“你说得倒轻快!我看,该处决的不是别⼈,⽽是你⾃⼰!你这个⼈⾯兽⼼的东西,⼀个⽉就谋害了两位皇帝!”说话的不是别⼈⽽是戴克⾥先。
古罗马是怎么灭亡的

古罗马是怎么灭亡的曾经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到底是怎么灭亡的?让店铺和您共同分析一下罗马灭亡的原因吧!罗马破坏性地继承希腊文明,在政治、法律、哲学、文学艺术、城市规划与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工商业的发达,带来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城市文明。
涌现了塞内加等著名哲学家,出现了最初的人本主义精神,“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非常普及,并且建立了共和政制。
曾经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到底是怎么灭亡的?有些史学家认为社会的淫风、罗马人的纵欲使得人口减少是古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史学家吉朋记载,当时有个卡拉卡拉大浴场,同时可供2300人入浴。
男女混杂,淫乱的事层出不穷[15]。
还有很多疯狂的性节日,比如罗马花节,20万妓女同时涌向街头,假阳具和阴户的仿制物是狂欢的道具。
罗马不但有妓女节,还有同性恋节日,同性恋被当作一种婚姻形式受到保护。
淫荡的民风导致古罗马人(指自由民以上的人)的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子数)下降:1、由于奴隶从事生产,自由民基本脱离体力劳动,享受奴隶的劳动成果,生孩子没有利益,生孩子的付出与个人利益脱钩,冲击和破坏了以生殖为首要目的的性观念。
2、女奴大量涌入和公共娼妓制的兴盛,直接冲击和破坏了一夫一妻制婚姻[16]。
无效性生活(不生育孩子的性生活)增加,有效性生活(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减少。
3、由于罗马后期同性恋和嫖妓成风,贪图享受,回避家庭责任,不生不育。
罗马帝国并且掌握了避孕术,如药剂、栓剂和阴道塞。
4、性病引起不育不孕。
5、洗热水澡过度也影响到男性精子的生成和活力。
6、古罗马人从送水的铅管、杯子、烹调用的坩埚、女性化妆品的白铅及酒中吸收微量的铅,久而久之导致了慢性铅中毒症,造成了男子不育和女子的不孕。
由于生育率的下降,造成上层自由民人数不断减少。
据记载,古罗马特洛伊贵族35名结了婚的王爷,半数以上没有生育;其余的王妃虽然有喜,活着生下的只是少数几个低能儿,皇室几乎没有嫡生的子女[17]。
罗马帝国的灭 亡西方古代文明的终结

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方古代文明的终结罗马帝国,这个曾经在西方世界熠熠生辉的伟大存在,最终却走向了灭亡,也标志着西方古代文明的落幕。
这是一段充满复杂因素和深刻教训的历史篇章。
罗马帝国的崛起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过程。
从最初的罗马城,到逐渐征服意大利半岛,再到大规模的海外扩张,罗马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高效的政治制度和坚韧的民族精神,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在其鼎盛时期,罗马帝国的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然而,盛极必衰似乎是历史的一个永恒规律,罗马帝国也未能逃脱。
内部的政治腐败是导致其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的政治体制逐渐变得臃肿和低效。
官员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政治斗争频繁且残酷。
这种腐败现象不仅削弱了政府的治理能力,也让民众对政府失去了信任。
经济方面的问题同样严峻。
长期的战争和扩张使得罗马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和行政开支,政府不断增加税收,导致民众生活困苦,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同时,奴隶制经济的固有缺陷也逐渐显现。
奴隶的大量使用使得自由民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消费市场萎缩,经济逐渐陷入衰退。
社会矛盾的激化也是罗马帝国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
贵族与平民、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频繁的农民起义和奴隶暴动,给帝国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而且,随着帝国的扩张,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融合并不顺利,导致了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的不断加剧。
军事上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罗马帝国后期,军队的素质逐渐下降。
士兵们的忠诚度降低,纪律涣散,战斗力减弱。
雇佣军的大量使用更是带来了诸多隐患,他们往往只为金钱而战,缺乏对帝国的忠诚和归属感。
外部压力同样对罗马帝国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来自北方的日耳曼民族和东方的波斯帝国等不断入侵,给罗马帝国的边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罗马帝国在应对这些外部入侵时,显得力不从心,边境防线逐渐崩溃。
在罗马帝国走向灭亡的过程中,宗教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罗马帝国衰亡原因的认识曾经以“世界主人”自诩、煊赫一时的罗马帝国,自公元3世纪以降,竟每况愈下,急剧没落,终致如大厦倾纪,一朝覆亡。
灰飞烟灭,遗落于后人的,除了那硕大而华美的废墟,也升腾起了一个个惹人遐思的历史谜团。
究竟是什么力量摧垮了这个老大帝国?它的衰败原因到底是什么?便成了一个千百年来始终令史家兴奋和困惑的问题。
人们肯定地指出了蛮族入侵这个外部因素的促成,更对探究罗马帝国内部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表现了特殊的兴趣。
毕竟,在某种意义上看,内部原因恐怕更重于外部原因。
如若不是内部条件的成熟,早已有之的蛮族外部压力何以会摧枯拉朽般地推倒罗马帝国这尊庞然大物呢?不过,一些人更注重于从诸多外部因素中寻找一种主要的或基本的原因,或为宗教的,或为伦理的,或为经济的,或为军事的,或为政治的,或为种族的,或为自然的,等等。
然而事实上,诸多历史现象的成因往往并非单一或线性的,而是种种自然或社会力量的错综交织。
这其中的各种因素,一般相互依存,相互濡染,而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其他方面的调节而独立存在,似乎很难由此确定何者具有“终极”性质。
两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
20世纪,西方学者继续探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这个千古之谜。
1916年,维兰德密·斯密科维奇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罗马衰亡的重新考察》一文。
他认为,罗马的灾难开始于共和国时期,早在加图时代(公元前180年左右),意大利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已经衰落了。
各个行省的耕地逐渐沙漠化,荒地无限扩大,大量土地抛荒导致仍然耕种土地的农民税收负担加重,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恶化。
所有这些使西罗马帝国难逃灭亡的厄运。
1917年,埃尔沃斯·亨廷顿在《经济季刊》上发表“气候变化和农业衰落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一文。
他的论证方法非常奇特。
美国加里福尼亚地区有一种树龄达到3000多年甚至4000年的红杉树,这种红杉树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年都长出一个年轮,根据年轮数可以推断树龄,而且这种树的年轮纹理之间的距离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
气候有利时,也就是降水量大的年份,年轮纹理间距比较大,反之则较小。
所以根据红杉树的年轮纹理的间距可以推断出该地区降水量的历史。
而且亨廷顿认为加里福尼亚地区的降水历史与罗马统治时期地中海地区的降水大体一致。
基于红杉树的特点和两地降水历史大致相同的假设,所以亨廷顿认为,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是由于公元4、5、6世纪降水量不足而造成的。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邓尼·弗兰克则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通过仔细研究许多拉丁文墓志铭,他发现这些墓志铭上的奴隶多是希腊人的姓名。
因此,他断言,罗马和拉丁西部遇到希腊和东方奴隶的入侵:由于这些都是被释放的奴隶,所以他们都取得了罗马的公民权,罗马公民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通过对13900个墓志铭的研究,他推断罗马城中近90%罗马出生的居民是外族血统,曾经建立罗马帝国的罗马人现在让位于外来种族。
正因如此,罗马从元首制过渡到君主制——这是专制主义的胜利,东方宗教的传播,拉丁文学的衰落,曾经建立帝国的人治理国家的天赋不断降低。
尼尔森在《罗马帝国》一书中认为,罗马帝国最重要的问题是种族问题,因为罗马文明就是以种族为基础的。
文化取决于种族的特性。
如果外来种族和蛮族被同化,那么他们必然与征服者(罗马人)互相渗透。
由于罗马世界范围广大,外来种族众多,因此罗马人的出生率必须提高。
但是罗马人的出生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罗马人的血统变得越来越不纯洁,在帝国的罗马化地区,由于文明的互相交流和融合导致种族的无节制混合。
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不同种族互相通婚和血统的混杂遍及各个行省。
在这些血统混杂的地方,稳定的精神和道德标准都失去了。
罗斯托夫采夫在《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一书中,也探讨了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他认为正是通过城市这个媒介,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当罗马帝国扩张到西欧地区时,它自然会使城市成为罗马化的中心。
但是城市的财富来自乡村,乡村农民激烈反对城市市民的剥削。
在罗马帝国的和平环境下,城市居民逐渐不能适应军营生活,公元3世纪危机时,帝国政府只好招募农民参加罗马军队,军队中的农民与乡村农民联合起来,反对城市的压迫。
因此,贵族以及依赖贵族的古代文明的衰落就是由于军队中的农民与乡村农民的联合反抗。
研究拜占庭历史的诺曼·H·拜恩斯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他认为西罗马帝国存在文化中断的现象,东罗马帝国则没有。
从根本上来说,文化诞生于互相交流,为了维持文化,需要有意识地巩固对它的兴趣。
罗马文明依靠互相联系,依靠从罗马城扩散到各个行省省会,然后再返回罗马加以巩固。
然而,只有在没有暴力的地区才能保持这种自由联系。
罗马帝国由城市行政官员以及驻守边境的军队维持,城市官员和军队成为维持整个文明结构的重要力量。
而蛮族的入侵使这些相互联系的地区分裂了,蛮族王国在罗马领土上的建立打破了帝国政府统一的行政管理。
蛮族王国的建立不仅缩小了罗马帝国的领土,而且减少了罗马帝国的财政收入来源。
帝国的防御需要金钱,因为罗马曾经为西欧地区提供了长期的和平交往,以致它的公民再也不是战士了。
要想获得战争胜利,西罗马帝国就必须依靠蛮族雇佣军,而雇佣军是要支付巨额军费的。
更加糟糕的是,西罗马帝国面临两线作战:陆地上需要与蛮族作战,海上还要与汪达尔人的舰队作战。
因此西罗马帝国的悲剧在于它没有必要的财力资源,在维持一支雇佣军的同时又能维持一支强大的舰队。
80年代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西罗马帝国是由于“铅中毒”而衰亡的。
罗马城市的供水管道是用铅制作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铅逐渐被锈蚀,长期使用这种铅水管的罗马人智力因此下降,以致到公元5世纪时,他们缺乏应付帝国内外危机所必要的智力。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书中认为,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过程,它并不是发生在公元476年的一个单一事件。
其次,帝国仅仅是西半部灭亡,帝国的东半部则作为拜占廷帝国而幸存下来,直到15世纪中叶。
因此,没有任何单一原因足以说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它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蛮族的作用,二是精神原因,三是经济原因。
菲里普·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主要是由于内部问题。
第一,政治上,元首制下缺乏明确的继承法,结果元首一去世,接着就是内战,帝国后期政治上最大的缺陷是没有使足够的人参与政府活动,帝国的居民大多数是不参与政治的臣民,沉重的税收常常使他们对帝国心怀仇恨。
第二,经济上,罗马最严重的经济问题是由奴隶制度和劳动力短缺所引起的。
罗马城市主要依靠奴隶生产的剩余产品,但是奴隶承担的劳动过于繁重,以致无法通过繁衍后代来补充奴隶队伍,随着对外政府战争的结束,战俘奴隶的来源断绝了,结果乡村生产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少;奴隶制度使罗马的奴隶主不关心发展生产技术。
第三,缺乏公民理想。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不能依靠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理想,这主要是由于连年的战争和沉重的赋税负担造成的。
地区之间的分歧、公共教育的缺乏以及社会的分层进一步阻碍了任何统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
西罗马帝国是伴随着人们的普遍冷漠而走向历史的尽头的。
西方学者对于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我们自己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一、内因:(一)奴隶制使自由人鄙视劳动,奴隶缺乏生产的积极性,社会财富的再生能力疲软公元前2至公元2世纪,是罗马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奴隶制也随之发展到了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罗马的奴隶之多,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之大,在上古世界上是仅见的。
在中心地区,奴隶排挤了自由人成为主要的劳动力。
虽则罗马的中心地区的各种用品,很大部分仰赖于外地输入,但奴隶的生产品在其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奴隶人口爆满,促进了罗马经济一时的繁荣,但就其长期意义来说,特别到帝国的后期,却对生产的进步发生消极作用,甚至使其不能维持。
因为一方面奴隶与自己的生产品之间没有关系或很少关系,普遍缺乏生产积极性。
奴隶主虽然也以恩威并用、确定责任、分明奖罚、以奴管奴等措施来刺激奴隶劳动的热情,可效果并不理想。
奴隶以怠工、破坏工具和虐待牲畜等方式发泄心中的愤懑是经常性的。
可是,到了帝国晚期,奴隶来源趋于枯竭,同时社会逐渐走向贫困,前面的奴隶去了,后面难以为继,这时候,虽然有科洛尼等半自由人填补奴隶倒下来的位子,可是由于罗马寄生者数量很大,自由人这一社会成员的主体对劳动持消极态度并丧失了劳动能力对社会经济的维持和发展之影响就是致命的了。
自由人全是被奴隶替代他们劳动惯坏的,由于奴隶劳动而使得自由人不劳动也可以生存,他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心灵因此受到毒害,他们把从事劳动看作是掉价丢份子,认为劳动是奴隶的事情,所以尽管一些农学家鼓励人们务农,也有的自由人迫于生计从事生产,可很多人还是躲避劳动唯恐不及,很多自由人几代都不劳动,劳动的习惯和能力均丧失殆尽。
随着罗马的都会化,行省城市市民数量急剧增加,他们与罗马城的市民一样,同样沾染上了游手好闲的毛病,使得寄生者的数量成几十倍地增加,生产者少,游食者众,这样的社会根基自然肤浅,一遇狂风骤雨,就要倒塌。
(二)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和时代罗马人东征西讨,战争连绵不断,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财源也大大拓宽了,天南地北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辐凑到了统治中心,共和末帝国初期罗马国家之富足,贵族、富人们家财之丰饶,在古代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财富是一种催人奋发进取的动力,是国家强大,文明发达,社会进步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一副侵蚀国家、社会、文明和民众品质和精神的腐蚀剂。
到帝国的晚期,财富的积极作用日见其小,腐蚀作用与日俱增,传统的道德丧失殆尽。
大量地积累起来的财富和动荡的社会在高等阶级中彻底地摧毁了传统的家庭,公元前2世纪时就开始了这个过程。
许多男子根本不结婚,年轻的女子不愿意生孩子,孩子多的家庭十分罕见,因此生殖率大大降低。
离婚的数量大大增加,奥古斯都结婚3次。
个人私生活糜烂不堪,性关系混乱、同性恋是不可治愈的痼疾。
2世纪时,罗马在南北两线进行战争,日耳曼人即将侵入意大利,M.奥雷留斯为局势所迫不得不征调奴隶、角斗士、城市警察、甚至日耳曼人和达尔马提亚、达尔达尼亚等地以劫掠为生的部落民入伍。
早于罗马人过上文明生活的希腊人更是如此,而周边的野蛮人却仍然孔武剽悍。
在哥特人的进攻下,全希腊全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底比斯、阿哥斯、斯巴达都没有组织起一支能迎战的部队。
帝国中后期,罗马军队被宠坏了。
军队的生活很优裕,很安逸。
塞维鲁让士兵都戴上戒指,跟妻子一起舒舒服服地安闲地住在军营里。
罗马军队的根本不是周边民族的对手,而周边的民族却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罗马人的土地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