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GSM-200题)
GSM原理部分试题

1.GSM系统中,移动台开机后,移动台停靠在小区的载波,时隙,信道上守侯。
2.移动通信中,快衰落主要由原因引起的,它服从概率分布。
3.按地物密集的程度,把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分为四类:,,及。
4.对于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来说,复杂的地形特征一般可分为两类:和5.划分服务区域要根据服务对象、地形以及不产生相互干扰等因素决定。
通常小区制有两种划分方法,和。
6.GSM系统采用调制方式。
其高斯滤波器的3dB归一化带宽BT为。
当BT→∞时,称为调制。
7.按地物密集的程度,把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分为四类:,,及。
8.对于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来说,复杂的地形特征一般可分为两类:和9.划分服务区域要根据服务对象、地形以及不产生相互干扰等因素决定。
通常小区制有两种划分方法,和。
10.GSM系统采用调制方式。
其高斯滤波器的3dB归一化带宽BT为。
当BT→∞时,称为调制。
11.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不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还有很强的抗、及的能力。
12.移动通信的主要干扰有:、及。
13.GSM系统的广播信道分为三种、及。
14.GSM系统中,鉴权三参数为、及。
15.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分为三种,分别为,和。
16.移动通信的主要噪声来源是。
主要干扰有,及。
其中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17.跳频有慢跳频和快跳频两种,GSM系统采用的是跳频,其速率大致为。
18.为了对保密,VLR可给来访移动用户分配的TMSI号码,它只在本地使用,为一个4字节的BCD编码。
19.数字PSMN可提供的业务分为和。
基本业务按功能可分为和。
20.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与基站间的接口称为;BTS与BSC间的接口称为;BSC 与MSC间的接口称为。
21.GSM系统的公共控制信道分为三种:、及。
22.在GSM系统中,同频干扰比C/I一般大于 dB。
200KHZ的邻道干扰比C/I一般小于 dB。
600KHZ的邻道干扰比C/I一般小于 dB.23.GSM900的一个TDMA帧为时隙,每个时隙大约为ms。
移动通信原理总复习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系统按使用地理环境不同可分为陆地、天空、海洋三种类型。
2.移动通信系统按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为了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有限频率资源与不断增长的用户要求矛盾,采取了小区分裂和频率复用两种技术。
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调度系统,一般用于专用移动通信网。
5.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不同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6.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
7.移动通信的噪声主要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外部噪声主要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
8.无线电波由于传输路径不同,可分为直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和绕射波。
9.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之间,收、发信号会受到衰落和延时的干扰,一般将这种干扰称为多径效应。
10.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方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
微分集又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
11、利用多个天线接收的分集称为空间分集 ; 在GSM中,实现交织技术属于时间分集,实现跳频技术属于频率分集。
12.移动通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容量范围基本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和日本三大实业集团。
1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主要指车载台、手机和对讲机,这三种终端的主要区别是功率大小不一样、无线结构不一样。
14.小区的激励方式有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15.无线电通信信息传输方式可分为单向传输(广播式)和双向传输(应答式)。
16.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单向通信方式,人们称之为 BB机(传呼机)。
17.无绳电话机一般可分为座机和手机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用无线电通信连接,故可称之为无绳电话。
18.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方式有集中控制和分布控制两种。
19.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特性参数随外界因素的影响的变化快慢可划分为恒参信道和变参信道。
20.无线电通信电波在系统传输中,接收端的信号会受到衰落和时延的干扰。
21.信道编码技术的抗干扰主要是对单个差错信号,对于连续差错使用交织技术抗干扰 22.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分集接收中采用的合并方式可划分为选择式合并、等增益合并和最大比值合并。
移动通信原理试题

移动通信原理试题选择1、移动蜂窝技术的基本特征是(A B C D)。
A、基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频率复用B、移动台在移动中可以进行切换C、移动台在不同地区可以漫游接入D、分裂小区可以增加系统容量2、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A、95MHzB、45MHzC、35MHzD、25MHz3、GSM900收发频率间隔为( C )。
A、25MHzB、35MHzC、45MHzD、75MHz4、下列中,不是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基本传播机制的是:CA、反射B、绕射C、散射D、折射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网络构成的主要实体有:A B C D(A)移动交换中心(B)基站(C)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D、操作维护中心填空1、多普勒效应是由于_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会引起接受信号频率的变化,即多普勒频移或多普勒扩散。
2、多普勒频移的漂移由两个参数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发射机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_。
3、当电波传播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损耗源源自自然或人造的阻挡物时,这种影响叫做_阴影效应或阻效应_。
4、三阶互调分为:二信号三阶互调和_三信号三阶互调_两种类型。
5、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产生的互调干扰主要有三种:_发射机互调_,_接收机互调_,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例题二填空1、通信系统的构成要素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交换设备2、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分为FDMA 、TDMA、CDMA3、通信网的发展总趋势是向终端移动性、按需、多媒体、增值服务及个人化方向发展4、解释短语中文含义:BS 基站、BSC 基站控制器、BTS 基站收发信机、BSIC 基础识别码、ESN电子序号。
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组网方式,数字集群系统为组网方式。
6、分集技术通常可分为空间、时间、频率、极化等。
7由相同频率的无用信号对接收机形成的干扰,称同信道干扰,也称___同频干扰__。
8采用蜂窝状小区来实现区域覆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_频率再用_的目的,以便大大的增加系统容量。
最新《移动通信原理》复习题

最新《移动通信原理》复习题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涵盖了众多复杂而又关键的知识点。
以下是为您精心准备的一些复习题,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单选题1、在移动通信中,用于区分不同用户的技术是()A 时分多址B 码分多址C 频分多址D 以上都是2、以下哪种频段常用于移动通信?()A 低频段B 中频段C 高频段D 超高频段3、移动通信中的衰落主要包括()A 大尺度衰落B 小尺度衰落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4、下面哪个不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A 移动台B 基站C 交换机D 卫星5、码分多址系统中,不同用户使用()来区分。
A 不同的时隙B 不同的频率C 不同的编码序列D 以上都不是二、多选题1、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有()A 同频干扰B 邻频干扰C 互调干扰D 阻塞干扰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的类型包括()A 硬切换B 软切换C 更软切换D 接力切换3、以下哪些属于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A 卷积码B 交织编码C Turbo 码D 汉明码4、影响移动通信信号传播的因素有()A 地形地貌B 建筑物遮挡C 气候条件D 电磁干扰5、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方式除了时分多址、码分多址、频分多址,还有()A 空分多址B 极化多址C 随机多址D 固定多址三、判断题1、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负责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2、频率复用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3、小尺度衰落是由多径传播引起的。
()4、码分多址系统中,每个用户的信号带宽相同。
()5、越区切换一定导致通信中断。
()四、简答题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2、解释什么是多普勒频移,并说明其对移动通信的影响。
3、比较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的优缺点。
4、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何要进行功率控制?5、描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五、论述题1、论述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结合实际应用,分析移动通信在智能交通、物联网等领域的作用和挑战。
以上复习题涵盖了移动通信原理中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试题和答案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试题和答案2.3.1《 GSM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采用(B)MHz 频段。
A.600B.900C.1200D.15002.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 1~( A )公里左右。
A.10B.20C.30D.403.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
A. 频率重复B.频率复用C. 频率覆盖D.频率范围4.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 )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A. 基地台B.发射台D.无线5.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 )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A. 小区B.无线小区C.同频小区D.不同频小区6.(C)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 顶点激励B.低点激励C. 中心激励D.自由激励7.手机正在通话状态下,它切换进入了一个新的位置区中的小区,那么:(C)A.它会在通话过程中进行位置更新。
B.它会在下次跨LAC 区时进行位置更新。
C.它会在通话结束后马上进行位置更新。
8.小区的信号很强但用户不能起呼(可以切换进入)的原因:( D )A. 有强外部干扰B. 小区未在交换中定义C.手机制式与GSM 协议不匹配(如未升级的某些手机在开通DCS1800 的区域) D.小区未定义 SDCCH 信道。
9.WCDMA 的功控速度是(C)次/秒。
A.200B.800D.200010.TD-SCDMA 系统中,如果只满足语音业务,时隙比例应选择(C)。
A.1:5B.2:4C.3:3D.不确定11.TD-SCDMA 系统中, 1 个子帧有(B)个时隙转换点。
A.1B.2C.3D.412.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标准是在(B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GSM原理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151.空闲状态下手机显示的是驻留小区的BCCH 信道的接收电平,通话状态下手机显示的是服务小区TCH 信道的接收电平。
2.移动通信系统目前采用_FDMA_、__TDMA_和__CDMA_三种多址方式,GSM采用FDMA/TDMA(或TDMA)多址方式。
在GSM 系统一个载频可带有__8__个物理信道,其调制技术采用GMSK。
3.无线接口上CCCH包括PCH 、AGCH 、RACH三类信道。
射频跳频时,一个小区内不同TRX的MAIO建议配置不同,不同基站的HSN建议配置不同。
LAI由三部分组成:MCC+MNC+LAC4.在GSM系统中,BSC与BTS之间的接口称为__ABIS_______接口,BTS与MS之间的接口称之为__UM________接口,也叫空中接口.5.假设一个GSM900M 基站TRX最大发射功率为40W,合路损耗为5.5dB,馈线损耗为2.01dB,使用的定向天线增益为13dBd,则该基站天线有效辐射功率EIRP=53.64 dBm。
二、判断题10.网优数据修改前必须对原有数据进行备份,并注明日期。
(√).GSM系统信道采用双频率工作,一个发射,一个接收,这种信道我们称之为双工信道,其收发频率间隔称之为双工间隔,GSM的双工间隔为200KHZ。
(×).BSIC用于移动台识别相邻的、采用相同载频的、不同的基站收发信台,特别用于区别在不同国家的边界地区采用相同载频的相邻BTS。
(√).塔放是否对上下行信号都放大。
(×).BCCH所在时隙可以使用下行DTX。
(×)2.“SDCCH性能测量”话统中的SDCCH配置数目实时地反映了BSC系统某小区当前配置的SDCCH信道数目,不包括由TCH动态调整得到的SDCCH信道,是统计周期内各采样点获得的SDCCH配置数目的平均值。
(×)3. GSM采用的跳频技术具有频率分集的作用。
(√)4.周期位置更新时间的减小会提高寻呼成功率。
GSM试题库(有答案)

一、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1.如果空闲状态下手机用户改变所属小区会通知网络吗?A、会B、不会C、会,如果同时改变了位置区的话D、会,如果同时改变了所属BSC2.当手机向网络发送第一条信息时,其使用的空间逻辑信道是那一个?A、PCH信道B、RACH信道C、AGCH信道D、BCCH信道3.在空中接口中,使用的是以下哪一个逻辑信道发送系统信息给处于ACTIVE状态的手机?A、FACCH信道B、SDCCH信道C、SACCH信道D、SACCH与FACCH信道都用4.在信道建立过程中,手机从立即指派命令中得到的是什么信息?A、有关其将要使用的RACH信道的信息B、有关其将要使用的SDCCH信道的信息C、有关其将要使用的TCH信道的信息D、所有以上三种信道的信息都有5.如果使用LAPD Concentration技术传输某三个载波小区的语音与信令且Confact为4,则需要使用Abits接口上PCM链路的多少个时隙?A、4个B、6个C、7个D、9个6.GSM系统所使用的多址方式为A、码分多址B、时分多址C、频分多址D、B与C都用7.以下哪种频率复用方式的抗干扰能力最好?A、7/21B、4/12C、3/9D、MRP8.以下哪种情况容易出现C/R值偏低?A、将基站建在离建筑物近的地方B、将基站建在离建筑物远的地方,天线背向建筑物且具有较高的前背比C、将基站建在湖泊区附近的地方D、将基站建在平原地区9.基站与BSC之间的接口叫(1),它最多可以携带(2)个时隙用于传输基站信令与语音?(1)A、A接口B、Abits接口 C、Ater接口 D、以上都不对(2)A、32 B、31 C、16 D、810.MS与基站之间信息传递所使用的协议是A、LAPD协议B、LAPDm协议C、CCITT NO.7协议D、TCP/IP协议11.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通过跳频有效地改善?A、时间色散B、多径衰落C、互调干扰D、码间干扰12.在人口密集的市区,最适合使用以下哪种网络结构?A、伞形小区、普通小区B、伞形小区、普通小区、微蜂窝C、伞形小区、微蜂窝D、普通小区、微蜂窝13.以下哪种功能不是由BTS单独进行的?A、跳频B、功率控制C、不连续发射D、以上都不是14.某载波的频率号是95,其对应的频点是:A、954兆B、953兆C、952兆D、951兆15.与无线相关的功能是由GSM中的哪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的?A、ASSB、BSSC、OSSD、VOS16.我们使用最多的从BTS到BSC的传输接口是A、T1 1.5 Mbit/s, 100欧姆,内部同步B、T1 1.5 Mbit/s, 100欧姆,PCM同步C、E1 2 Mbit/s, 75欧姆,PCM同步D、E1 2 Mbit/s, 120欧姆,PCM同步17.以下总线不是RBS2202里所使用的。
【免费下载】移动GSM题库

1.1 网络知识
1)载频号分别为 74(GSM)、688(DCS)和 283(CDMA),计算成上行中心频率正确 的一组是(A)
A、904.8MHz 1840.4MHz 831.03MHz B、949.8MHz 1746.4MHz 833.49MHz
C、904.8MHz 1745.4MHz 833.49MHz D、904.8MHz 1745.4MHz 833.49MHz
11)哪个单位被用来测量话务量?(A)
A、Erlang B、 Bit/second C、Hertz D、Subscribers/kHz E、Subscribers/minute
D、135/-6、295/-8、395/-10、434/-12
12)在某区域接收到的信号电平为-50 dBm,在该频率的干扰电平为-150 dBm,请问 C/I 值是多少?(E)
A、切换边界的 C/I 值低
B、切换前后出现的信道模型变化时,移动台要有一个适应时间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交幅度调制 CRC码 CRC码 CRC码 CRC码 大自然噪声 大覆盖 占用时间 旁瓣 水平极化 水平 发射机 天线系统 墙壁表面 树叶 有效性 多样性 小尺度 发射 用户移动速度 基站 增加容量 混合 系统 时隙 成本 中国 EDGE 交互级 10 MHz 10 ms 码字 改善覆盖 资源占用少 噪声 标准化 分离 承载 MGW 承载 增强上行 OFDM Push 业务 低延迟的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HS-DPCCH
3
B|C|D
3
A|B|C|D
2
A|B|C|D
3
A|B|C
3
A|B
3
A|B|C
3
A|B
2
A|C
3
A|C
3
A|B
3
A|B|C|D
3
A|C
2
A|B|C|D
2
A|B
3
A|B|C|D
3
A|B|C
3
A|B|C
3
HS-SCCH HARQ UMB CN Node B 30km 120 km/h
HS-DPCCH 快速调度 HSPA GERAN RNC 100km 350 km/h
选项C 发射机 双工 NTT IS-95A 短信业务 码字 码分多址 码字 GMSK 短信业务 码字 频谱效率高 码字 cdma2000 Turbo码 RNC GGSN Iu Iu GGSN RNC Iur Iur Iur GGSN AuC 跳频 UMB UMB UMB 码分多址 上行同步 CDMA CDMA 硬切换 网络层 3.84Mcps 扇区 PDCP cdma2000 LTE 发射机 数字 高频 频率 调码
幅度键控 卷积码 卷积码 卷积码 卷积码 深度衰落 大容量 共用信道数 主瓣 圆周计划 机械 信源 信道 地球表面 粗糙表面 正确性 随机性 大尺度 前向 地形 用户 增强信号 信噪比平衡 频率 频段 功耗 美国 GSM 会话级 1.25 MHz 1.25 ms 时隙 空分复用 切换成功率高 符号间 软交换 互通 控制 MSC Server 控制 网络共享 MIMO MBMS 会话 高性价比 快速自动重传 HS-PDSCH
难度 1 1 1 1 1 2 2 2 3 2 2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3 3 2 3 3 3 3 3 3 2 2 3 2 2 3 2 3 1 2 3 3 2
频移键控 Turbo码 Turbo码 Turbo码 Turbo码 人为干扰 小容量 每用户话务量 零瓣 垂直极化 电调 信宿 发射机 建筑物 不规则物体 可靠性 复杂性 中尺度 反向 地貌 信道 减小干扰 功率平衡 时隙 标准 频段 欧洲 GPRS 流级 5 MHz 5 ms 频率 提高容量 掉话率低 用户间多址 效率 融合 呼叫 HSS 呼叫 网络互通 IP PTT 承载 高下行带宽 调度 HS-SCCH
选项D 接收机 点对点 UWC-136 NTT 定位业务 干扰 空分多址 角度 QPSK 定位业务 干扰 通信安全保密性高 角度 EDGE R-S码 BSC SGSN C C SGSN MSC Iub Iub Iub SGSN SGSN 反转 LTE LTE LTE 空分多址 码分多址 SDMA SDMA 更软切换 IP层 1.28Mcps 多扇区 BMC DECT DECT 接收机 模拟 交流 码字 调量
46 模拟调制方式通常包括()
选项A 信源 单工 AMPS GSM 话音业务 时间 频分多址 时间 FSK 话音业务 时间 软容量 时间 WCDMA 扰码 用户 MSC A A MSC 用户 Iu Iu Iu MSC Server HLR 直接 1X EV-DO HSDPA HSDPA 频分多址 智能天线 FDMA FDMA 乒乓切换 物理层 5MHz 全向 MAC WCDMA EDGE 信源 无线 直流 幅度 调幅
9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调制方式有( )
10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业务种类逐渐丰富,有( )
11 时分多址系统是( )受限系统
12 CDMA技术特点包括( )
13 CDMA每个用户使用一个码字,( )共享
14 3GPP研究制定并推广的3G标准为()
15 UMTS系统采用()和()结合的扩频方式
16 GSM系统的无线接入网主要设备包括()
A|B|C|D
3
A|B|C
3
A|B
1
A|B
1
A|B
1
A|B|C
3
B|C
3
A|B
3Leabharlann A|C2B|C
3
A|B
3
C|D
2
B|C
3
A|B|C
3
A|B|C|D
2
A|B
2
B|C
2
A|B|C
1
A|B
2
A|B|C
3
A|B|C
2
B|C
2
A|B|C
2
A|C
2
A|B
1
A|C
2
B|D
2
A|B|C
2
A|B|C|D
3
A|B|C|D
24 UMTS系统核心网与无线接入网接口为()
25 UMTS的核心网主要设备包括()
26 UMTS的核心网中电路域与分组域共用设备包括()
27 cdma 2000采用 ()扩频技术
28 下列属于cdma2000系统增强与演进的系统是()
29 下列属于WCDMA系统增强与演进的系统是()
30 下列属于TD-SCDMA系统增强与演进的系统是()
序号
题干
1 移动通信系统一般包括()
2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包括()
3 下列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是()
4 下列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是()
5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业务有( )
6 频分复用需要严格的频率规划,是( )受限系统
7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技术特点为以( )接入方式
8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技术特点为以( )区分用户
调相 OVSF RS码 RS码 RS码 白噪声 小覆盖 信道个数 全瓣 扇区计划 垂直 接收机 接收机 树叶阻挡 街道标志 及时性 可靠性 超大尺度 接收 频段 核心网 减少功率 平衡 码字 系统 尺寸 日本 AMPS 背景级 20 MHz 20 ms 空间 抑制干扰 干扰少 人为 IP化 区别 业务 SGSN 业务 业务 CDMA IMS Group 呼叫 面向分组的 增强上行 HS-SICH
94 TD-SCDMA HSDPA在物理层新增专用信道包括() 95 HSDPA 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包括() 96 目前俗称的3.9G系统主要包括() 97 3GPP LTE标准化工作主要参与的工作组包括TSG() 98 3GPP LTE采用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包括设备为() 99 3GPP LTE标准化工作要求覆盖增强,支持半径() 100 3GPP LTE标准化工作要求移动性增强,支持时速()
HS-SICH 时分双工 IMT-Advanced SA aGW 500km 500 km/h
A|B|D
3
A|B|C
3
A|B
2
A|D
2
A|D
3
A|B|C
2
A|B|C|D
2
难度 易 易 易 易 易 中 中 中 难 中 中 难 难 难 难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难 难 中 难 难 难 难 难 难 中 中 难 中 中 难 中 难 易 中 难 难 中
知识点 A1.2 A1.2 A1.28 A1.30 A1.28 A1.10 A1.30 A1.30 A1.30 A1.30 A1.13 A1.14 A1.14 A1.36 A1.36 A1.2 A1.2 A1.30 A1.2 A1.2 A1.2 A1.1 A1.1 A1.1 A1.1 A1.1 A1.19 A1.36 A1.36 A1.36 A1.36 A1.36 A1.36 A1.31 A1.36 A1.2 A1.36 A1.26 A1.2 A1.36 A1.36 A1.1 A1.12 A1.17 A1.15 A1.17
选项E 答案(以|隔开) A|B|C|D A|B|C A|B|C A|B|C A B|D A|B A|B C|D A|B|C|D A|D A|B|C|D A|B A|B|C A|B B|D A B A C|D B|C C|D B A A|B|C|D A|B|C A|B A|B|C A|B|D A|B|D A|B|C|D A|B|C A|B|C|D A|B B|C A|B|C A|C A|B A|B|C|D A|B|C B|D A|B|C|D C|D A|B A|B|C A|B
31 TD-SCDMA集( )技术优势于一体,系统频谱利用率高
32 TD-SCDMA抗干扰性强,采用( )技术
33 TD-S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技术包括()
34 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技术包括()
35 接力切换的技术特点是介于()和()之间
36 空中接口分为三个协议层( )
37 WCDMA的带宽和码片速率为()
HS-PDSCH AMC LTE RAN eNodeB 5 km 15km/h
选项B 信宿 半双工 TACS PDC 数据业务 频段 时分多址 频段 ASK 数据业务 频段 软切换 频段 TD-SCDMA OVSF码 BTS MGW Abis Abis MGW Node B Uu Uu Uu MGW EIR 多载波 1X EV-DV HSUPA HSUPA 时分多址 联合检测 TDMA TDMA 软切换 数据链路层 1.6MHz 方向性 RLC TD-SCDMA UWC136 信宿 有线 低频 相位 调频
47 数字调制方式通常包括() 48 信道编码包括() 49 WCDMA系统的信道编码方式为() 50 TD-SCDMA系统的信道编码方式为() 51 CDMA2000系统的信道编码方式为() 52 交织技术可以抵抗() 53 使用直放站作为实现()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 54 每信道可容纳的用户数是由基站配备的()所确定的 55 天线参数中按波瓣宽度可分为() 56 天线计划类型包括() 57 天线俯仰角调节方式包括()俯仰角调节 58 互调干扰时,()都能产生这些干扰分量 59 可以通过良好调谐()来减少互调干扰 60 电磁波反射发生在()场景 61 散射发生在() 62 移动信道的建模对于系统仿真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63 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复杂性表现在地理环境的() 64 无线信道衰落包括()衰落 65 CDMA系统中,()链路要分别分析 66 阴影衰落的速度与()有关 67 扩频系统中,()均依靠多址码识别 68 功率控制的目的是() 69 功率控制的准则包括() 70 硬切换是指移动台在不同()之间的切换 71 IMT-2000系统目标与基本要求全球统一() 72 IMT-2000系统目标包括降低终端() 73 WCDMA技术是由()主要提出的 74 WCDMA系统能从现有的()网络上较容易的过渡到3G 75 WCDMA 系统业务级别包括() 76 cdma 2000带宽可以为() 77 cdma 2000的帧长结构可以为() 78 TD-SCDMA无线资源包括() 79 TD-SCDMA智能天线可以提供() 80 TD-SCDMA关键技术接力切换优点包括() 81 TD-SCDMA联合检测技术可以消除()干扰 82 NGN 趋势包括() 83 UMTS系统发展演进方向为异构网络() 84 3GPP R4网络核心网()与()相分离 85 3GPP R4网络核心网将MSC分为()与() 86 3GPP R5网络呼叫流程改变,()与()相分离 87 R6 研究重点包括() 88 R6 研究的新技术包括() 89 R6 引入多项业务,包括() 90 R6 实现了()与()控制实体的功能分离 91 HSDPA主要目标是提供()的无线宽带接入业务 92 HSDPA新增MAC-hs实体实现()等功能 93 WCDMA HSDPA在物理层新增专用信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