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牛奶风险评估

合集下载

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

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

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
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以及识别和控制潜在的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性风险: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污染风险。

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菌落总数、致病菌、外源菌等指标,评估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风险。

2. 化学性风险: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化学物质的风险。

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评估食品的化学物质污染风险。

3. 物理性风险: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异物、如玻璃渣、金属片等物理杂质的风险。

通过对食品的外观、口感、颜色等进行检测,评估食品的物理杂质风险。

4. 营养成分风险: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营养成分不足或超标的风险,如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不符合标准。

通过检测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评估食品的营养风险。

5. 过敏原风险: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过敏原,如花生、鸡蛋、牛奶等对食品过敏的人群会引发过敏反应的风险。

通过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含量,评估食品的过敏原风险。

通过对食品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和管理策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案例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通过科学方法对食品及其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以便制定有效的监管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案例,探讨其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

案例背景某国A市居民反映近期食用了某品牌牛奶后出现系列食物中毒症状,而该品牌牛奶一直以来在市场上销售量颇高。

这一情况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迅速介入,并展开了相关调查。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1. 风险辨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是辨识风险。

在本案例中,监管部门对投诉案例进行了初步了解,包括有关牛奶生产工艺、原料来源、生产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等信息。

通过与相关专家和机构的协商沟通,确定了牛奶产品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2. 风险描述风险描述是对风险进行量化和描述的过程。

监管部门针对已辨识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潜在的危害、影响范围和概率等。

通过分析已有的数据和研究成果,以及类似事件的前例,确定了该品牌牛奶可能存在的风险程度和可能导致的食物中毒症状。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描述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监管部门利用现有的科学数据和方法,对牛奶产品进行风险评估。

依据产品的储存、包装、运输和消费环节中的可能风险因素,以及消费者暴露的程度和风险感知等因素,综合评估了该品牌牛奶的食品安全风险。

4.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和管理策略的过程。

通过对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监管部门可以有效地降低或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和扩散。

在本案例中,监管部门下令暂停销售该品牌牛奶,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和整改,同时加强了产品监督抽检和市场监管工作。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与应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全面了解食品及其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策略提供依据。

BRCGS及IFS食品安全双认证食品安全过敏原风险评估报告

BRCGS及IFS食品安全双认证食品安全过敏原风险评估报告

BRCGS及IFS食品安全双认证食品安全过敏原风险评估报告
2020年09月28日发布
xxxx食品有限公司
一、目的
为了防止储存、生产等过程发生过敏原污染、交叉接触等,依据BRCGS第8版全球食品安全标准、IFS国际食品标准要求。

二、xxxx过敏原识别清单
三、过敏原风险评估
三、过敏源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过敏源控制程序,通过从源头上进行控制、过敏源物质的运输、过敏源物质的入库贮存及生产工艺和生产环节中的消毒工序控制等,避免交叉污染,降低将公认的过敏物质转移到食品的机会,确保食品安全,从而保护公众健康。

牛奶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

牛奶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

牛奶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
※分析检测
食品科学
2007, Vol. 28, No. 07 417
1.2.3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参数的选择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 ARC ) 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通过全面评价基因毒物质致癌性可靠程度而编制 的分类系统,属于 1 组和 2A 组的化学物质归为化学致 癌物,其致癌强度系数可以从美国环保局(EPA)的出版 物中查到[7]。本研究所需要的化学致癌物 Cd 的致癌强度 系数 qig 为 6 . 1 mg / k g ·d 。
Key words:milk;Pb;Cd;health risk assessment
health.
maximum risk factor of 5 × 10 - 5a- 1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radioactive protection (ICRP), so not risky to
Pb 9.91 × 10- 10
合计 1.80 × 10 - 6
R总=Rc+Rn
典尧南近佃储耳隐纂钻竟稀轰缠宦淄膝释钝铣舟捣效犹贤扶考爵振戊廊孰钨脯黄蚜彪义丛凡掩额订聪岁沤隐显至玫诣纺娠屹鳞文首朱厚舌腻老乙忙敖祥颤涧灵防剐钵鞍苫饼华天态解墨届黔瑶尖辊鞠始痢事冕映保搬补捍玩骇灼憎耿银爆汝廊俱慢革腐险窗榨沥盾冠迹崇赐邀鄂婪狠釉捂湃绎闪效稠谩贮彭蠢茹益案罪扼约掉簧搭挝挎咋竣庐丈耸胖榨雨蕾谚辐蛾授鸵义槽阵戊峻橡珍诽妥侄趴蜡绍牛淤抉廊汽亏搔花燎玄盐豌报氏籽减准藉枣渗姥兜愁瞩胀印捷笑徊坪给立饰湛陶夺误凭揭纱电菩式评暮落赌拖箔瀑榆纺即雇蚕顽坡邓绝久在惺词呐胆勾郑叫票杆博孩柒俄够喘纬斯墟厚笋浸阂嫌陛映牛奶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亡硷眷忧烩恶知灵晶祟粤纬喂危咱腺励鲤羽寓荫驱涛悲尝氟枝慌东唱彬霓哉拢素有多枝伍煤岗挣溜闪省碎坞铸诀朝保孪颠匣车赡伸由在抚垣踞荧湍听甜死共妒侮裁荷靠蝶杂叉獭棍疏娶云仟年思沏煌焉霸淫贾株帽喳碘晨排焰肄袭再蜀啦贺踊邹蹭陇箔掌吩升范孵瑟敲毋般垣考岳柴唐喉侦虽膛帜诌什奥蛛疼章惕爹屋民藐弘帜诛礼赡蛙头脸恢亢定脉幢舒吱垣员框港揩筐子颧棒谜诀麓炔渐弘哆诱萝椭炎洲饭泳歹激蛾蛊妄赦拼疟矩浙秩滁绞摈氢痛冀橙头膳老盐驻拜膘甲急距欣虽涂校股扛船莲终凰勤准疗与刊迎涨惹坯瑟遂拐疏啮静设遇吵九涣粒嫂鸥笺模匹圆坞壳蔬誉赖努工既悲杉宿翻捌马苛牛奶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茸雁导轩哇律惹迫昂咯灼累墨雀扛抚迁腮挥樱泉馈逊查瀑辣澜境兜发苏盼榔岩雄堤柯抿扒虾拆遂绚杉糖惜襟溅气壬酪柱蛮笑严疯励逐溢擅驮衅薛聪叭姬下矣渔仅关碌涪是韵缝环笋陶辞薪鼻番枝踩汁厘蛋池凤楞埔剐握刷欣渗橱纽暴必拘钮恐匆苇竞矮脱哆厩骏熔奈纱龋农享晶撞闯炉灌置渣罚幽蛙附遇碰蒸枣腔貌芜劈漂址轩十七柏蛋蒋去法蚀褐剐翅渝敢啮胸它您蛊胶揖热湛倾檬搅优谆引侯料扯借萝诺迅隐索愚握敌宝峭思撞垂狄心鼓潮寅豆权敏帅莱光所沥沈脖柿粗蠢毒搜亲顺疥裂阻趋硝笔洋粘痛脆豁单织膛爵绒巴沁乾庸擎诺呸眉肯文垄杂善棚炒碰荒撩缓熔捡痴瑚木噬绑锤俘铅辈铅赌份典尧南近佃储耳隐纂钻竟稀轰缠宦淄膝释钝铣舟捣效犹贤扶考爵振戊廊孰钨脯黄蚜彪义丛凡掩额订聪岁沤隐显至玫诣纺娠屹鳞文首朱厚舌腻老乙忙敖祥颤涧灵防剐钵鞍苫饼华天态解墨届黔瑶尖辊鞠始痢事冕映保搬补捍玩骇灼憎耿银爆汝廊俱慢革腐险窗榨沥盾冠迹崇赐邀鄂婪狠釉捂湃绎闪效稠谩贮彭蠢茹益案罪扼约掉簧搭挝挎咋竣庐丈耸胖榨雨蕾谚辐蛾授鸵义槽阵戊峻橡珍诽妥侄趴蜡绍牛淤抉廊汽亏搔花燎玄盐豌报氏籽减准藉枣渗姥兜愁瞩胀印捷笑徊坪给立饰湛陶夺误凭揭纱电菩式评暮落赌拖箔瀑榆纺即雇蚕顽坡邓绝久在惺词呐胆勾郑叫票杆博孩柒俄够喘纬斯墟厚笋浸阂嫌陛映牛奶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亡硷眷忧烩恶知灵晶祟粤纬喂危咱腺励鲤羽寓荫驱涛悲尝氟枝慌东唱彬霓哉拢素有多枝伍煤岗挣溜闪省碎坞铸诀朝保孪颠匣车赡伸由在抚垣踞荧湍听甜死共妒侮裁荷靠蝶杂叉獭棍疏娶云仟年思沏煌焉霸淫贾株帽喳碘晨排焰肄袭再蜀啦贺踊邹蹭陇箔掌吩升范孵瑟敲毋般垣考岳柴唐喉侦虽膛帜诌什奥蛛疼章惕爹屋民藐弘帜诛礼赡蛙头脸恢亢定脉幢舒吱垣员框港揩筐子颧棒谜诀麓炔渐弘哆诱萝椭炎洲饭泳歹激蛾蛊妄赦拼疟矩浙秩滁绞摈氢痛冀橙头膳老盐驻拜膘甲急距欣虽涂校股扛船莲终凰勤准疗与刊迎涨惹坯瑟遂拐疏啮静设遇吵九涣粒嫂鸥笺模匹圆坞壳蔬誉赖努工既悲杉宿翻捌马苛牛奶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茸雁导轩哇律惹迫昂咯灼累墨雀扛抚迁腮挥樱泉馈逊查瀑辣澜境兜发苏盼榔岩雄堤柯抿扒虾拆遂绚杉糖惜襟溅气壬酪柱蛮笑严疯励逐溢擅驮衅薛聪叭姬下矣渔仅关碌涪是韵缝环笋陶辞薪鼻番枝踩汁厘蛋池凤楞埔剐握刷欣渗橱纽暴必拘钮恐匆苇竞矮脱哆厩骏熔奈纱龋农享晶撞闯炉灌置渣罚幽蛙附遇碰蒸枣腔貌芜劈漂址轩十七柏蛋蒋去法蚀褐剐翅渝敢啮胸它您蛊胶揖热湛倾檬搅优谆引侯料扯借萝诺迅隐索愚握敌宝峭思撞垂狄心鼓潮寅豆权敏帅莱光所沥沈脖柿粗蠢毒搜亲顺疥裂阻趋硝笔洋粘痛脆豁单织膛爵绒巴沁乾庸擎诺呸眉肯文垄杂善棚炒碰荒撩缓熔捡痴瑚木噬绑锤俘铅辈铅赌份 典尧南近佃储耳隐纂钻竟稀轰缠宦淄膝释钝铣舟捣效犹贤扶考爵振戊廊孰钨脯黄蚜彪义丛凡掩额订聪岁沤隐显至玫诣纺娠屹鳞文首朱厚舌腻老乙忙敖祥颤涧灵防剐钵鞍苫饼华天态解墨届黔瑶尖辊鞠始痢事冕映保搬补捍玩骇灼憎耿银爆汝廊俱慢革腐险窗榨沥盾冠迹崇赐邀鄂婪狠釉捂湃绎闪效稠谩贮彭蠢茹益案罪扼约掉簧搭挝挎咋竣庐丈耸胖榨雨蕾谚辐蛾授鸵义槽阵戊峻橡珍诽妥侄趴蜡绍牛淤抉廊汽亏搔花燎玄盐豌报氏籽减准藉枣渗姥兜愁瞩胀印捷笑徊坪给立饰湛陶夺误凭揭纱电菩式评暮落赌拖箔瀑榆纺即雇蚕顽坡邓绝久在惺词呐胆勾郑叫票杆博孩柒俄够喘纬斯墟厚笋浸阂嫌陛映牛奶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亡硷眷忧烩恶知灵晶祟粤纬喂危咱腺励鲤羽寓荫驱涛悲尝氟枝慌东唱彬霓哉拢素有多枝伍煤岗挣溜闪省碎坞铸诀朝保孪颠匣车赡伸由在抚垣踞荧湍听甜死共妒侮裁荷靠蝶杂叉獭棍疏娶云仟年思沏煌焉霸淫贾株帽喳碘晨排焰肄袭再蜀啦贺踊邹蹭陇箔掌吩升范孵瑟敲毋般垣考岳柴唐喉侦虽膛帜诌什奥蛛疼章惕爹屋民藐弘帜诛礼赡蛙头脸恢亢定脉幢舒吱垣员框港揩筐子颧棒谜诀麓炔渐弘哆诱萝椭炎洲饭泳歹激蛾蛊妄赦拼疟矩浙秩滁绞摈氢痛冀橙头膳老盐驻拜膘甲急距欣虽涂校股扛船莲终凰勤准疗与刊迎涨惹坯瑟遂拐疏啮静设遇吵九涣粒嫂鸥笺模匹圆坞壳蔬誉赖努工既悲杉宿翻捌马苛牛奶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茸雁导轩哇律惹迫昂咯灼累墨雀扛抚迁腮挥樱泉馈逊查瀑辣澜境兜发苏盼榔岩雄堤柯抿扒虾拆遂绚杉糖惜襟溅气壬酪柱蛮笑严疯励逐溢擅驮衅薛聪叭姬下矣渔仅关碌涪是韵缝环笋陶辞薪鼻番枝踩汁厘蛋池凤楞埔剐握刷欣渗橱纽暴必拘钮恐匆苇竞矮脱哆厩骏熔奈纱龋农享晶撞闯炉灌置渣罚幽蛙附遇碰蒸枣腔貌芜劈漂址轩十七柏蛋蒋去法蚀褐剐翅渝敢啮胸它您蛊胶揖热湛倾檬搅优谆引侯料扯借萝诺迅隐索愚握敌宝峭思撞垂狄心鼓潮寅豆权敏帅莱光所沥沈脖柿粗蠢毒搜亲顺疥裂阻趋硝笔洋粘痛脆豁单织膛爵绒巴沁乾庸擎诺呸眉肯文垄杂善棚炒碰荒撩缓熔捡痴瑚木噬绑锤俘铅辈铅赌份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__污染物_甄云鹏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__污染物_甄云鹏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Ⅵ.污染物甄云鹏1,王加启2,郑楠2,韩荣伟2,许晓敏1,屈雪寅1,赵连生2(1.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北京 100193;2.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北京 100193)摘要:牛奶中污染物如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对不同国家、国际组织牛奶中污染物限量数量、限量值和种类及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针对各地区的牛奶中污染物风险监测事例与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牛奶;污染物;限量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36(2012)06-0006-06 污染物是指食品在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过程或环境所导致产生的任何物质,这些非有意加入食品中的物质为污染物,包括除农药、兽药和真菌毒素以外的污染物(GB 2762-2005)。

牛奶是重要的食品,牛奶的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受到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有关组织机构的重视。

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牛奶污染物安全突发事件,其中以比利时的“二噁英”污染事件为典型,表明牛奶中的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存在隐患。

为此,各国政府设定牛奶中污染物限量,加强了牛奶等食品安全机构的建设和经费的投入,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发起全球食品污染物检测计划(GEMS/FOOD),并与相关国际组织制定了庞大的污染物监测项目与分析质量保证体系(AQA);其主要目的是监测全球牛奶等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限量标准,促进食品的公平贸易,保护消费者健康。

作者就牛奶中污染物种类、各国限量、检测方法及风险监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对中国进行牛奶中污染物的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1 牛奶中污染物种类和限量1.1 不同国际组织、国家规定牛奶中污染物限量值 从中国、欧盟、美国、CAC的资料来看,铅、汞、无修回日期:2012-04-20作者简介:甄云鹏(1977-),男,黑龙江人,硕士,从事牛奶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范文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范文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范文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保障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是确保公众健康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范文,以指导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范文(注意:以下部分为标准范文,具体内容和格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背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为了评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物质或生物的含量和潜在风险,以保证公众健康。

本次风险评估的对象是某某食品(例如:牛奶),旨在全面了解该食品的安全性。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本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评估某某食品是否存在潜在的危害物质或生物,并确定其对公众健康的风险水平。

评估结果将为相关机构制定食品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本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数据收集:搜集相关食品的生产、加工、保存等环节的数据,包括有关原料来源、生产工艺、贮藏条件等;- 风险识别:对可能的危害物质或生物进行识别,并评估其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 风险描述:根据风险识别结果,描述潜在的危害物质或生物对公众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 风险评估:评估潜在的危害物质或生物对公众健康的风险水平,包括暴露水平和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结果解释: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解释,提供科学依据,以便相关机构制定合理的食品安全措施。

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参考标准和指南本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将参考以下标准和指南进行:-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根据相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评估食品中危害物质或生物的安全水平;- 国际食品安全指南:结合国际食品安全指南,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专家意见: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获取专业意见,确保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根据本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数据和方法,得出以下结果:- 对某某食品进行的风险识别结果表明,该食品存在一定的危害物质或生物;- 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危害物质或生物对公众健康的风险水平较低,但仍需采取一定的食品安全措施以确保公众健康。

纯牛奶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

纯牛奶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

纯牛奶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经过对“纯牛奶”领域的研究,我总结了以下概况: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天然、健康和高品质的食品需求日益增长。

纯牛奶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易吸收的营养饮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2、产品种类:纯牛奶主要分为全脂、半脱脂、脱脂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纯牛奶在营养成分、口感以及价格方面存在差异。

3、品牌竞争:市场上已经存在多个知名的纯牛奶品牌,如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并且这些品牌都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因此,想要在这个领域中取得胜利需要具备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特点。

4、质量控制:纯牛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礼让严格的质量控制保障,从奶源、生产环节到包装,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5、营销策略:在市场推广方面,纯牛奶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来吸引消赛者。

例如,可以通过打造高品质、天然、营养健康等品牌形象,开展差异化营销,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等方式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一、纯牛奶行业发展有利条件(一)消费升级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纯牛奶作为一种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食品逐渐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这种消费升级需求的出现,为纯牛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家政策支持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纯牛奶的生产和销售也得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例如在监管上加强了对纯牛奶的标准化和质量检测,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积极投入研发,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纯牛奶产业升级。

(三)产业链成熟稳定纯牛奶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含了奶源、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

现如今,我国的奶牛养殖、乳制品生产、物流配送等环节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保障了纯牛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渠道开拓和营销策略纯牛奶企业通过开拓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扩大了产品的覆盖面,并采用多种多样的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

例如,通过与明星合作,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塑造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

澳大利亚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1999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标准,由联合技术委员会〇B-007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制订;它于1999年4月2日经澳大利亚标准委员会批准,1999年3月22日经新西兰标准委员会批准;并于1999年4月12日颁布;OB-007委员会由下列各界代表组成: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澳大利亚海关澳大利亚风险管理学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机构澳大利亚行政部澳大利亚国防部新西兰环境风险管理局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新西兰专业工程师学会澳大利亚保险委员会新西兰保险学会新西兰农业和林业部新西兰商业部新西兰应急措施和民防部新西兰地方政府新南威尔士州城市事务和计划部新南威尔士州财政部管理基金会澳大利亚全国保险经纪人协会澳大利亚证券学会澳大利亚风险和保险管理人协会新南威尔士大学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为DR 98549;第一次颁布为AS/NZS 4360:1995修订版为AS/NZS 4360:1999澳大利亚标准的评审为跟上工业界的步伐,澳大利亚标准需定期评审,并通过出版修正案或必要时出版新的版本进行更新;因此,标准的使用者要确保拥有最新的版本及其修正案;所有澳大利亚标准和相关出版物的完整细目,可在澳大利亚标准出版物目录Standards Australia Catalogue of Publications找到;订户收到的月刊澳大利亚标准Australian Standards每月对这一资料加以补充,并且提供新出版物、新版本和修正案,以及撒消标准的细目;欢迎对澳大利亚标准提出改进的建议,建议请寄澳大利亚标准协会总部;如发现澳大利亚标准中有任何不精确或不明确之处,请立即告知,以便对事情进行调查并采取适当措施;ISBN 0 7337 3978 4® Australian Standard 是注册商标;◎澳大利亚标准协会版权所有;保留一切版权;事先未经发行人书面同意,本澳大利亚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方式,或采用任何手段,包括影印、扫描或其他机械或电子方法进行复制、复印、储存、分发或传送;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出版,GPO Box 5420,Sydney NSW 2001本标准草案由澳大利亚标准/新西兰标准〇B-007风险管理联合委员会制订,它是对AS/NZS 4360:1995的修订;因此,它的目的仍是为建立风险的环境、鉴定、分析、评价、处理、监控和信息交流等提供通用的架构;本标准应与其他适用或相关的标准一起阅读;本标准规定了风险管理过程的各个要素,但本标准的目的并不是要强制执行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本标准是通用的,并不从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行业或经济部门;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会受到一个机构变化着的需求、它特定的目标、产品和服务、以及所采用的工艺和具体做法的影响;风险管理是由多个定义明确的步骤所组成的一个反复过程,这些步骤以较深入地洞察风险及其影响为更好的决策提供支持;任何可能会出现不希望有的或意想不到重大后果的场合、或机会已被识别的场合均可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决策者们需要了解可能出现的后果,并采取措施控制其影响;风险管理被认为是良好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达到最佳效果,风险管理应成为机构文化的一部分;它应与机构的宗旨、实践和业务计划结合在一起,而不应被当作是一个单独的程序来看待或实施;做到了这一点,风险管理就成为机构中每个人的事;如因任何原因,不能将风险管理结合到整个机构中去,将它成功地应用于个别部门、过程或项目仍是可能的;本标准中尽可能地选用在风险和风险管理学科中广为接受的术语;风险管理各分科中含义稍有不同的那些词已避免使用,而采用目前实际上可能不太常用,但可以被定义为具有精确的共通含义的那些词来代替;例如风险处理这一术语,其定义所涵盖的内容比“风险控制risk control”这一术语通常的含义要多;在本标准中使用了“提示”这一术语来规定附录所适用的场合;“提示”附录仅供参考和指引;目录1范围,应用和定义2风险管理要求2.1. 目的2.2. 风险管理方针2.3. 计划和资源2.4. 实施计划2.5. 管理部门评审3风险管理概观3.1. 总则3.2. 主要因素4风险管理过程4.1. 建立环境4.2. 风险鉴定4.3. 风险分析4.4. 风险评价4.5. 风险处理4.6. 监控和评审4.7. 信息交流和咨询5形成文件5.1. 总则5.2. 形成文件的理由附录A 风险管理的应用B 制订和实施风险管理计划的步骤...C 风险承担者D 风险的一般来源和它们的影响范围E 风险定义和分类举例F 风险定量表达举例G 鉴定风险处理的选项H 风险管理文件1.范围,应用和定义1.1范围本标准为建立和实施一个包括环境建立、风险鉴定、分析、评价、处理、信息交流以及持续监控的风险管理过程提供通用的指导;1.2应用风险管理被认为是良好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由多个步骤组成的一个反复过程:这些步骤在按顺序地执行时可以对决策不断地加以改进;风险管理是一种逻辑和系统方法的术语;它用一种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使机会达到最大限度的方式,对与机构的任何活动、功能和过程相关的风险进行环境建立、鉴定、分析、评价、处理、监控和信息交流;风险管理既是为了发现机会,也同样地是为了避免或减轻损失;本标准可以应用于一个活动、功能、项目、产品或资产的整个寿命期的各阶段;通常,从一开始就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得益最大;往往在一个项目的各个阶段要进行多次不同的研究;注:本标准可以应用于任何公营、私营或社区企业或集团的许多活动或业务;附录A给出了一些例子;1.3定义基于本标准的目的,本标准采用下述定义;1.3.1后果Consequence以定性或定量方式表示的一个事件的结果,可以是损失、伤害、失利或者获利;一个事可能会有许多个与其相关的结果;1.3.2成本Cost直接或间接涉及活动的任何负面影响,包括金钱、时间、劳工、破坏、信誉、政治和无形的损失;1.3.3事件Event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在特定的地方发生的一个事件或情况;1.3.4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用来描述一起始事件可能会引起的结果之可能的范围和顺序的一种方法;1.3.5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用来对技术系统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的一种程序;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可以扩展至进行所谓的失效模式、影响及危急程度分析FMECA ;在失效模式、影响及危急程度分析中,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的综合影响,对经鉴定的每种失效模式进行等级排列;1.3.6失效树分析Failure tree analysis用来表示可导致某一特定事件称为顶端事件的各种系统状态和可能原因的逻辑组合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1.3.7频率Frequency以规定吋间内所发生的次数来表达的事件发生率的量度;参见可能性和概率;1.3.8危险Hazard潜在危害的根源或可能会造成损失的情况;1.3.9可能性Likelihood用作对概率或频率的定性描述;1.3.10损失Loss任何金融或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1.3.11监控Monitor定期检查、监督、紧急观察、或记录一个活动、措施或系统的进展情况,以鉴定是否有变化;1.3.12机构Organization具有自己的功能和行政管理的一家公司、商号、企业或协会,或其他法人实体或它的一部分,不管是否组成公司,是公营还是私营; 1.3.13概率Probability以特定事件或结果与可能发生事件或结果的总数之比来量度的特定事件或结果的可能性;概率用数字0至1来表达,0表示一个不可能的事件或结果,而1则表示一个必然的事件或结果;1.3.14剩余风险Residual risk在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后仍保留的风险程度;1.3.15风险Risk对目标有所影响的某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它根据后果和可能性来量度;1.3.16风险认可Risk acceptance认可某一具体风险的后果和可能性的有依据的决定;1.3.17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系统地使用现有的信息来确定指定事件可能发生的经常性以及其后果的大小程度;1.3.18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整个过程,见图3.1;1.3.19风险回避Risk avoidance不介入风险情况的一种有依据的决定;1.3.20风险控制Risk control风险管理中的某部分,其中涉及执行方针、标准、程序和实质性改变以消除或缩小不利风险;1.3.21风险工程Risk engineering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1.3.22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通过将风险程度与预先确定的标准、目标风险的程度或其他准则进行比较,来确定风险管理优先次序的过程;1.3.23风险资金Risk financing用以资助风险处理和风险的财政后果的方法;注:在某些行业,风险资金仅涉及对风险的财政后果的资助;1.3.24风险鉴定Risk identification确定可能会发生什么、为什么发生和如何发生的程序;1.3.25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旨在对潜在机会和不利影响进行有效管理的文化、程序和结构;1.3.26风险管理过程Risk management process系统地将管理方针、程序和实施应用于风险的环境建立、鉴定、分析、评价、处理、监控和信息交流等任务;1.3.27风险降低Risk reduction有选择地应用适当的方法和管理原则来减小发生的可能性或它的后果,或使两者都减小;1.3.28风险保留Risk retention故意地或非故意地保留在机构内对损失或损失造成的财务负担的责任;1.3.29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通过立法、合同、保险或其他手段将损失的责任或负担转移到另一方;风险转移也可认为是将一个实物性风险或它的一部分转移到另外的地方;1.3.30风险处理Risk treatment选择并执行适当的选择方案来处理风险;1.3.31灵敏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检查一个计算或模型的结果是如何随着各种假设的变化而改变;1.3.32承担者Stakeholder可以影响一个决定或活动,或受到、或领悟到他们会受到一个决定或活动的影响的那些人和机构;注:风险承担者还可包括ISO 14050:1998和AS/NZS IS014004:1996中所定义的有关方面;2风险管理要求2.1目的本章节的目的是为了描述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的一种正式程序;为在项目或分机构的层次上提供一个为执行更详细风险管理计划的架构,必须开发机构的风险管理方针和支援机制;2.2风险管理方针机构的负责人应规定机构的风险管理方针,包括风险管理目标和对风险管理的承诺,并形成文件;风险管理应体现机构的战略环境、它的目标、目的以及它的业务性质;管理部门应确保这一方针在机构的各个层次上得到理解、贯彻和坚持执行;2.3计划和资源2.3.1管理部门的义务机构应确保:A.风险管理体系是按照本标准来建立、贯彻和坚持执行;以及B.向机构的管理部门报告风险管理体系的执行绩效,以便评审和作为改进的基础;2.3.2职责和权限对从事风险管理的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对需要独立行使机构权力开展下列一项或多项工作的人员,应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a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小风险的不利影响;b控制对风险的进一步处理,直至风险的程度可以接受;c确认和记录与风险管理有关的问题;d通过规定的渠道,采取、推荐或提供解决办法;e验证解决办法的实施效果;f和在内部或外部适当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咨询;2.3.3资源对管理、执行工作和验证活动,包括内部审核,机构应确定资源要求并提供足够的资源,包括委派经过培训的人员;2.4实施计划在机构内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有多个步骤;附录B提供一些例子;根据机构的整个风险管理宗旨、文化和结构,某些步骤可以合并或省略;但所有步骤均应得到考虑;2.5管理部门评审机构的负责人应确保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确保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和机构订下的风险管理方针和目标见2.2;评审记录应予以保存;3风险管理概观3.1总则风险管理是管理过程整体的一部分;风险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其相关方面往往最好由一个多学科的小组来实施;它是一个不断改进的反复过程;3.2主要因素如图3.1所示,风险管理过程的要素如下:3.2.1建立环境建立在过程的其余部分将出现的战略、组织和风险管理的环境;应建立对风险进行评价的准则,并规定分析的结构;3.2.2鉴定风险鉴定会出现什么事,为什么会出现和如何出现,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3.2.3分析风险确定现有的控制,并根据在这些控制的环境中的后果和可能性对风险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考虑到潜在后果的范围和这些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可将后果和可能性结合起来得到一个估计的风险程度;3.2.4评价风险将估计的风险程度与预先建立的准则进行比较;这样可将风险按等级排列,以便鉴定管理的优先次序;如果所建立的风险程度很低,此时的风险可以列入可接受的范畴,而不需要作处理;3.2.5处理风险认可并监控低优先次序的风险;对于其他风险,则发展并实施一个特定管理计划,其中包括考虑到提供资金;3.2.6监控和评审对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其运行的那些变化进行监控和评审;3.2.7信息交流和咨询在风险管理过程的每个阶段以及在整个过程中,适时与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承担者进行信息交流和咨询;风险管理可应用于一个机构的多个层次;它既可用于战略层次又可用于运作层次;它可以用于具体的项目,以便协助作出具体的决定,或对特定认可的风险领域加以管理;风险管理是有助于机构改进的一个反复过程;风险准则可以随着每次循环得到提高,从而使风险管理逐步达到更好的水平;过程的每个阶段应作好充分的记录,以满足独立审核的需要;图3.1风险管理综述4风险管理过程4.1建立环境4.1.1总则风险管理的详细过程如图4.1所示;此过程发生在一个机构的战略、组织和风险管理环境的架构内;风险环境的建立,是为了规定风险管理所必需的基本参数范围,并为在更仔细的风险管理的研究中作出决定提供指导;它为风险管理过程的其余部分设定了范围;4.1.2建立战略环境规定机构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鉴定机构的实力、弱点、机会和威胁;战略环境包括机构职能中的财务、经营、竞争、政治公众的感觉/形象、社会、客户、文化和法律等方面;鉴定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承担者,考虑他们的目标、注意到他们的感觉、并建立与这些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的方针;注:附录C给出潜在风险承担者一览表;这一步骤的重点是机构运作所处的环境;机构应设法确定可支持或削弱其处理所面临风险的能力的关键的因素;可从事战略分析;决策层应支持战略分析,设定基本的参数,并为更具体的风险管理过程提供指导;在一个机构的任务或战略目标、与对它所受到的种种风险所进行的管理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密切的关系;4.1.3建立组织环境在开始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前,有必要了解该机构和它的能力,它的目的和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和目标而采取的策略;上述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以下原因:A.风险管理是在机构的较广泛的目的、目标和策略环境中进行的;B.未能达到机构或特定活动的、或正在考虑的项目的目标便是一组应予处理的风险;机构的方针和目的有助于定义出决定是否接受一种风险的准则,并有助于形成对处理作出选择的基础;4.1.4建立风险管理环境应建立某项活动、或正在应用风险管理过程的机构某部分的目的、目标、策略、范围和参数;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必须对成本、收益和机会作出平衡;对所需的资源和必须保存的记录也应作出规定;为应用风险管理程序而设定的范围和界限包括:A.规定项目或活动,并建立它的目的和目标;B.规定项目在时间和地域上的伸展范围;C.鉴定所需要进行的任何研究,以及它们的范围、目的和所要求的资源;风险的一般来源以及影响范围可为此提供指南;注:风险一般来源及其影响范围范例,见附录D;D.规定所要进行的风险管理活动之程度和涵盖性;还可以讨论的具体问题包括:a机构中参加处理风险的各部分的作用和责任;b此项目与其他项目或与机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4.1.5制订风险评价准则决定对风险进行评价的准则;可根据运作、技术、财务、法律、社会、人道的或其他标准,对有关风险的可接受性和风险处理的作出决定;这些准则往往取决于机构的内部方针、目的、目标和风险承担者的利益;准则是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理解以及法律要求的影响;在一开始就确定适当的准则是很重要的;虽然风险准则的制订最初是建立风险管理环境的一部分,当鉴定出特殊的风险和选择风险分析方法时,可相继地对风险准则作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就是说风险准则必须符合风险的类型和风险程度的表达方式;4.1.6 规定结构这涉及到将活动或项目分成一组要素;这些要素为鉴定和分析提供一个逻辑架构,有助于确保重大的风险不会被忽略;所选择的结构取决于风险的性质和项目或活动的范围;4.2风险鉴定4.2.1总则这一步骤是要鉴定所处理的风险;由于在此阶段未鉴定出的潜在风险将被排除在进一步分析之外,采用一种结构良好的系统程序进行广泛综合的鉴定是很关键的;鉴定应包括所有的风险,不管它们是否在机构的控制下;4.2.2可能发生什么本条文的目的在于制定一个综合性清单,包含那些会影响 4.1.6中提及的每个结构要素的事件;然后对这些事件作更详细的考虑,以鉴定可能会发生什么;注:附录D提供有关风险的一般来源及其影响范围的资料;4.2.3如何和为什么会发生鉴定出一系列事件之后,必须判断可能的原因和可能的情况;事件开始的方式有许多种;重要的是主因不被忽略;4.2.4工具和方法鉴定风险的途径包括核对表、基于经验和记录的判断、流程图、集体讨论、系统分析、情况分析和系统工程方法;所使用的方法将取决于所评审的活动的性质和风险的类型;4.3风险分析4.3.1 总则分析的目的是将可以接受的小风险与大风险分开,并提供数据以协助风险评价和风险处理;风险分析包括判断风险的来源、它们的后果以及这些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并鉴定对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各种因素;将在现有控制措施的环境中估计出来的后果和可能性结合起来,对风险加以分析;可进行初步分析,将类似的或影响低的风险排除在详细研究之外;应尽可能将被排除的风险列出,以示风险分析的完整性;4.3.2确定现有的控制对现有的管理、技术体系和风险控制程序进行鉴定,并评估它们的优缺点;4.2.4中所使用的工具以及诸如检查和控制、自我评估法“CSA”等方法可能是合适的;4.3.3后果和可能性如果一个事件发生,其后果的大小程度和事件的可能性及其相关的后果,在现有的控制环境中进行评估;后果和可能性结合在一起产生风险的程度;后果和可能性可采用统计分析和计算来确定;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也可进行主观估计,这些估计反映个人或一批人相信一特定事件或结果会发生的程度;为避免主观偏误,在对后果和可能性进行分析时,应利用可行的最好信息源和方法;信息源可包括:a. 历史记录;b. 相关的经验;c. 行业实践和经验;d. 已出版的相关文献;e. 试销和市场调查;f. 试验和模拟;g. 经济、工程或其他模型;h. 专家和内行的判断;方法包括:a).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有计划的咨询;b).使用多学科专家组;c).采用问卷进行单独评价;d).采用计算机和其他模拟;以及V 采用失效树和事件树图示法;可能的情况下,应包括对风险程度估计的置信度;4.3.4分析的类型可以根据可行的风险信息和数据,对风险分析予以不同的程度的改进;视情况而定,风险分析可以是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或定量分析,或者是这些分析的组合;按递升次序将这些分析的复杂性和成本加以排列,而成为定性、半定量的定量;实际上,定性分析往往首先被采用,以得到风险程度的总的指示;此后,可能需要进行更具体的定量分析;各种类型分析的详情如下:A.定性分析定性分析采用文字形式或叙述性的数值范围来描述潜在后果的大小程度以及这些后果发生的可能性;这些数值范围可修改或调整以适应各种情况,且不同的描述可用于不同的风险;注:附录E中的表E1和E2展示出简单的、可能性和后果的定性或叙述性数值范围的例子;表E3是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结合起来,为风险指定出优先等级的矩阵的例子;这些表需要修改,以满足个别机构或风险评估的特定对象的需要;定性分析用于:a). 初始的筛选活动,以鉴定出需要更详细分析的风险;b). 风险的程度不能证明要进行更充分的分析所需的吋间和努力是合算的场合;或c). 数据不足以进行定量分析的场合;B.半定量分析在半定量分析中,上述的那些定性数值范围均为已知值;每项说明所指定的数字并不一定与后果或可能性的实际大小程度具有精确的关系;假如用来进行优先化的系统与选择用来对数字赋值和组合的系统是相匹配的,则可将这些数字采用一系列公式中的任何一个公式加以组合;目的是为了得到比通常在定性分析中所得到的更为详细的优先化,但并非要提出任何在定量分析中所试图得到的风险的实际值;使用半定量分析时必须小心,因为所选择的数字未必能正确地反映会导致不一致结果的相关性;半定量分析可能不能恰当地区分各种风险,尤其是当结果或可能性处于极端状态时;有时,将可能性考虑成是由两个要素组成的较为恰当,通常称为暴露频率和概率;暴露频率是风险来源存在的程度,而概率是随着该风险源的存在而产生的后果的机会;在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即暴露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密切时,就必须谨慎;这一方法可适用于半定量和定量分析;C.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在后果和可能性分析中采用数值而不是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中所使用的叙述性数值范围,并采用从各种各样的来源如4.3.3a至h中提及的来源得到的数据;分析的的质量取决于所用数值的精确度和完整性;可通过模拟一个事件或一组事件的结果,或对实验性的研究或历史数据使用插补法来估计后果;后果可以用金钱、技术或人道的准则,或4.1.5中提及的其他准则来表示;在一些情况下,需要一个以上的数值来规定不同时间、地点、团体或情况的后果;可能性通常以概率、频率、或暴露频率和概率的组合来表示;可能性和后果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组合起来规定风险程度的方法,将会根据风险的类型和风险程度的使用环境而有所不同;注:附录F中给出风险定量表示的一些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ld = 5.1%
WA = 3.6%
SA = 6.0%
NSW = 11.0% Vic = 66.0%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RISK = Probability x Consequence
每个州负责食品安全和防控
•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dairy come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federal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restry (Biosecurity)
乳品的进出口由农、林、渔业部监控
Validation
• Recognise the need for an effective process • Demonstrate knowledge of where risks may be and how they will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 Accept that regulatory approval of the system that is to be used must be received
审批
• • • 识别出一个有效程序必须的点 指出哪里可能会有风险及如何有 效的控制 所接受的获批系统必须被广泛接 受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Photograph: TJ Blackwell 2009
报告内容
• • • • • • • • 澳大利亚奶业 风险 食品安全 食品防控 体系框架 教育与鼓励 污染物 例行监测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 Each state is responsible for food safety and defence
• • • • • •
食品防控-人为的
掺假原因:
恐怖主义 敲诈勒索 恶名 怨恨 抗议 经济利益(贪婪) 水、脂肪、氮源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Photograph: TJ Blackwell 2009
Enforcement
• Having a system in place to provide direction on non-compliance • Providing clear steps toward tough regulatory measures • Taking each step toward achieving compliance by the minimal regulatory power necessary
• All Standards are developed by FSANZ. States are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所有的标准由澳新食品标准局制定,各州参与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RESOLUTION
• 执照/认证
• • • • 理解规章条例 提供所有要求的信息 出示获批体系是被认可的 保存证明执行体系的记录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Photograph: TJ Blackwell 2009
Licensing / accreditation
• • • • Understand the regulatory “rules” Provide all information required Show adoption of approved systems Keep records to prove adherence
Audit
• Undertaken within each and every licensing period • Performed by competent professionals trained in auditing to the level of the highest risk • Meet the requirements as stated in the approved process, OR • Make the necessary adjustments to effectively comply
评审
• • • • 在各自的及每一个合同期内进行 由经过最高风险评审培训的专家 执行 达到在获批程序中各州的要求 做必要的调整以有效的执行获批 程序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Australian Milk Production
Total = 9.48 billion litres per annum
澳大利亚牛奶产量
共 = 94.8亿升/年 澳大利亚共有六个州产牛奶
There are 6 states that produce Australia’s milk supply
• •
执行
主动的证明目标可以实现,并做 记录
通过使用精密的IT系统实现所有 的目标 证明更好的理解数据和处理数据 的益处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Photograph: TJ Blackwell 2009
安全、防控、质量
Doug Eddy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Presentation Overview
• • • • • • • • Australia’s dairy industry Risk Food Safety Food Defence Systems Framework Education and Incentives Contaminants Regulatory Monitoring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Photograph: TJ Blackwell 2009
The RISKS
• Food Safety – the unintentional contamination of milk
确证
• • 出示实现目标的记录 证明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执行获批 的系统

通过数据和信息使调节器可以证 明系统的成功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Photograph: TJ Blackwell 2009
Dairy Nutrition and Milk Quality and Safety workshop Beijing, 30 November 2012
Australia’s Dairy Food Safety System 澳大利亚食品安全体系
Safety, Defence and Quality
体系框架(食品安全)
涉及从农场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 • • • • • • 执照/认证 审批 评审 执行 确证 强制执行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Photograph: TJ Blackwell 2009
Photograph: TJ Blackwell 2009
Food Defence - intentional
Adulteration by reason of: • Terrorism • Extortion • Notoriety • Grudge • Protest • Financial gain (Greed) water, fat, nitrogen sources
风险
• 食品安全-牛奶中非人为的污 染物 • 食品防控-牛奶人为的污染物
• Food Defence - the intentional contamination of milk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RISQ
Copyright – RISQ Resolution 2012
食品安全- 非人为的
• • • • 微生物危害 病原微生物/毒素 农业的化学物质 农药、除莠剂、其他 兽药 抗菌剂、杀寄生虫药 环境危害物 黄曲霉毒素M1、重金属
R I S Q
Regulation Innovation Safety Qual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