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分析报告
从考古发现来看,宁远九嶷山仅有祭祀舜帝的舜庙而非舜帝真身葬地

从考古发现来看,宁远九嶷山仅有祭祀舜帝的舜庙而非舜帝真身葬地原创:蒋咸喜《史记》云:舜帝“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司马迁所说的舜葬九疑是为零陵,就是说舜帝葬在九疑山的舜陵叫做零陵。
我国最早的地理志先秦古籍《山海经》到西汉时期的《史记》《淮南子》及《全州志》都记载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而东汉以后的文献开始记载舜帝葬地在宁远九嶷山。
因舜帝时代的葬制“古而不坟”“不封不树”,即不垒封土,不树标志,舜帝陵墓到底是在全州九疑山,还是宁远九嶷山,已经无从确定。
但宁远九嶷山现在有祭祀舜帝的舜庙,且有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能够佐证宁远九嶷山的舜庙就是舜帝真身葬地的舜陵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当地的考古发现吧!一、第一项考古发现是《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标记的舜庙位置《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标记的舜庙位置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时,出土了一幅《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
墓主人为长沙国轶侯利仓之子,系长沙国南部驻军将领,下葬时间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
该地图所绘范围,相当于今湖南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广东省北部,即湘江上游第一大支流潇水流域、南岭及九嶷山邻近地区,比例约在十七万分之一至十九万分之一之间。
据考订,所绘主区为西汉诸侯国之一的长沙国南部。
地图比较详细而且突出地表示了水系,用粗细均匀变化的线条绘出大小河流30余条,有的在河口处标注了名称,如营水、舂水、深水、泠水、庸水、罗水、垒水、临水、参水等。
山脉用闭合曲线加绘晕线表示走向,使复杂地形脉络清楚,图中有用鱼鳞状图形表示峰峦起伏的特征,并有9个柱状符号和5个“∧”型,旁注“帝舜”二字。
居民点有80余处,县级居民点8处,用矩形符号表示。
乡里用圆圈符号表示,大小不等。
地名写在矩形或圆圈符号之内,8 个县城的名称分别为:桂阳、南平、观阳、泠道、桃阳、舂陵、营浦、龁道。
这幅《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绘制很精确,与现代地图相比,相差无几。
九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评价

九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评价杜娟郭松(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0)[摘要]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南部,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现状进行讨论及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九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图分类号]S7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0-11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迅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九嶷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我国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系统的关键地带[1],是南岭山地重要的物种基因库[2]。
对其管理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进一步科学指导其未来的发展,能够对湖南省永州市龙头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3]。
1研究区域概况永州市为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经111°54′19″~112°03′25″,北纬25°12′34″~25°18′34″)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干湿季节交替明显[4]。
2保护管理现状2.1管理体制1984年当地成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所,隶属于宁远县林业局,2016年撤销自然保护区管理所,2017年设立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合署办公。
保护区实行二级管理,即“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管理站”二元管理体系。
2.2管理规章制度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比较完善。
自1982年起,宁远县人民政府等部门下达了《关于加强九嶷山自然保护区稀有珍贵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湖南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管理制度[4]。
此外,保护区内还制订并呈报批准了《九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保障。
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宁远县九嶷山区域污染防治工作探讨

政预算实施补偿:三是探索建 立《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 赎买制度》.对国家重点生态功 能区内人工商品林中的成熟林、 过熟林,林地租赁到期前一年 提出赎买申请,由政府聘请第 三方机构作出资产评估后,与 经营户协商购买.林木由管理 机构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权,继 续支付村级林地租金。2018年。 县里在九嶷河国家湿地公园内 率先开展试点,对7户林农到 期林木进行赎买,以此推动在全 县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工商品 林赎买工作。实践中,我们遵 循“民主协商、科学决策、信 息公开、严格监管、合理补偿” 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通过 不断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提 升了生态环境治理的水平。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九嶷山“两区一园”(九嶷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 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管辖区 域面积大而广,林木林地资源管 理、土地利用审批管理、水资 源和自然环境管理涉及到林业、 国土、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 要确保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 治理过程中形成合力.就需要 在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上做文 章,明确以下职责:管理局作 为政府的管理部门,切实担负
完善政策制度。提升生态环 境治理水平
近年来,宁远县在保护森林 和水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 很多实际困难,如十年禁伐期 内,林地租赁到期的人工商品林 怎样处理?林区内农民历史形 成靠山吃山的生活来源如何保 障?为此,宁远县政府相继出台 了一些政策:一是区划上报省 级、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通过中 央、省级财政资金实施生态补 偿;二是区划7133公顷县级公 益林,由县财政按省级、国家级 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列入财
雄安新区的城市森林还注重 智慧体系建设。“千年秀林”中
每一棵树都有对应的二维码,扫 描之后即可呈现出苗木的树种、 产地、胸径、冠幅等信息。随着 科技发展进步,智慧管理已运用 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其大数 据分析、自动化管理使管理更加 具有科学性。
湘南九嶷山旅游资源特质及深度开发刍议

湘南九嶷山旅游资源特质及深度开发刍议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热带地理》2007年第6期作者:徐飞雄刘韵琴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九嶷山,又名苍梧山,早在战国以前就是天下名山, 1984年被批准为自然保护区, 1987年成为湖南省政府最早颁布的6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
九嶷山虽为古今名山,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高,原因是长期以来其旅游开发缺乏深度。
为使九嶷山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快地提高,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旅游资源特质和开发现状,并为其深度开发指出明确途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优越的地理位置1.1自然区位九嶷山属于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的东北翼,南接罗浮,北连衡岳。
独特的区位条件使其拥有一道明亮的景观——登上舜源峰,极目远眺,四面八方都是莽莽群山,连绵起伏,宛如千万船只扬帆竞发,驶向九嶷山。
故自古就有“万里江山朝九嶷”之说。
九嶷山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冷夏凉;夏季雨量充沛,冬季霜雪期较长。
光、热、水的时间分布与植物生长期同步,使得山上森林茂盛,自然景观优良;冬冷夏凉的气候特点,则有利于游客夏天避暑、冬天观赏雪景。
1.2 行政区位九嶷山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的南部,与广东清远北部的“三连”毗邻,可以说是珠三角的后花园。
这使九嶷山拥有良好的旅游客源市场。
珠江三角洲历来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香港、澳门也一直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1.3 交通区位九嶷山交通区位较优越。
公路方面,九嶷山邻近1806、1808、1830等省道及永(州)连(州)国家二级公路、太(原)澳(门)高速公路,借助这些公路从九嶷山到郴州、桂林、广州、永州、长沙等大中城市的车程分别为2 h、4. 5 h、4 h、2 h和5 h左右;铁路方面,九嶷山距洛湛铁路道州站、京广线郴州站、湘桂线永州站只有40~140 km的路程;航空方面,九嶷山邻近的永州机场有直达长沙、深圳和海口等地的航班,距离仅约100 km。
欠发达山岳区旅游资源层次性开发研究—以湖南省九嶷山风景区为例

形区,面积 20k ( 0 含邻县蓝山境 内风景区) 。气
候温和 ,冬 暖夏 凉 ,雨量 充 沛 ,属 中亚 热带 季 湿
润性气候,年均温较平原偏低 1 5 ,垂直气候明 — ̄ C 显。植 被以 中亚 热 带 常绿 阔 叶林 为主 ,成 土母 质多
为地带性红壤 、黄壤、水稻土及石 灰土。周 围地带为
珍稀 动植 物 。
特尔菲法对九嶷 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__ 1 】
评价模型如下 ( 2 。 图 )
九嶷 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A
一 货 ; 百
科
学
观
开发条件 B l
l环境条件 B
价 值
C0
赏 价 值
C,
茎
安 全 性
d
日出 、 观 壮 丽 , 霞 岩 、 分 石 、 婆 石 , 幽 景 紫 三 婆 洞
牧 藕 日期 :20 一 一l:修 订 日期 :20 —0 —1 01 0 01 9 D
图 1 九嶷 山风景 区略图
rg 1 9础 i. 一ma fJ ys p o a im i t i pt cso
作者筒介:许树辉 ( 1 , ,湖南宁岳人 ,磺士.研究方向:旅游资蕊评竹与规划。 1 一) 男
维普资讯
1 期
许树辉等 :欠发达山岳 区旅游资源层次性 开发研究—— 以湖南省九嶷山风景区为例
6 7
石美 ,形象 生动 ,瑶 家 歌舞 风 趣 独特 ;秀 一
萎 』
采用 特征根 与 积法 相结合 ,经计 算 机运算 获 得 相应 因素分值和总分值 ( 1。 表 ) 评价结果表 明该 区旅 游资 源存在 着 明显 的层 次 性 :一级 景 点 ,即舜 庙 、文 庙 、紫 霞 岩 、桃 花 岩、 玉 岩 、三 分石斑 竹 区 、毛 泽东 诗词 碑 、飞龙 岩等 风景点 ,分值均在 5 分 以上 ;二 级景 点 ,包括 娥皇 0 峰、女英 峰、朱 明峰、箫韶 峰 、王 氏祠 堂 、云龙 牌
湖南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布局及保护管理探讨

湖南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宁 远县部,地处岭山脉萌渚北麓,地理坐标位于东 经111°54′19″~112°03′25″,北纬25°12′ 34″~25°18′34″,南北宽11.0 km,东西长15.5 km,东 南与蓝山县境内的蓝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壤,西南与江华瑶族 自治县的湘江乡毗邻,西面与道县的洪塘营乡交界,东北、 西洪塘营乡交界,东北、西与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相接。 保护区总面积10 236.0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3 825.0 hm2, 缓冲区面积3 019.0 hm2,实验区面积3 392.0 hm2。
1 湖南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布局
1.1 区划原则 1)保护优先与完整性原则。以保护为出发点,有利
于为典型生态系统和重物种栖息地的完整性保护对象提 供足够的栖息、繁衍空间,隔离或减轻不良因素干扰和 影响。2)多功能性原则。保护区是一个多功能、目标的 综合管理体系,各功能区应有各自的目标,区划应有利 于保护目标的体现和实现。3)地域连续性原则。在突出 各区功能的基础上,各区之间应相互连续,成为一个有 机整体,不应割断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功能区边界原则 上要以明显地形或道路作为区划界线。4)物种的有效保 护原则。珍稀濒危物种资源要全面有效保护,在功能区 划时尽可部入核心。5)方便管理和可操作性原则。功能 区划要有利于有效管理和控制各种不利因素,方便各项 措施的落实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和控制[1]。 1.2 区划依据
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策划方案

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策划方案一、目标:将九嶷山打造成为一座以舜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国内外游客,提升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二、背景分析:九嶷山地处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境内,是历史上舜帝的故里。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帝王,舜帝的故土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
然而,目前九嶷山的旅游开发相对滞后,游客数量有限,未能很好地挖掘其潜力。
三、策划内容:1.文化展示:建设以舜帝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展览、解说员讲解等方式,向游客详细展示舜帝的生平事迹、舜帝文化的特点等,增加游客对舜帝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舜帝文化相关的活动,如舜帝诗词大赛、舜帝文化讲座等。
2.历史遗迹保护与修复:对九嶷山周边的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与修复,如舜帝祭坛、舜帝故居等,还可以再现一些历史场景,以便游客更好地感受舜帝时代的历史氛围。
3.旅游路线规划:制定九嶷山的旅游路线,将周边的文化、自然景观串联起来,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舜帝文化之旅、自然风光之旅等不同的旅游线路,以便游客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5.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宣传九嶷山舜文化旅游地的资源和特色,吸引游客到访。
同时,建立九嶷山旅游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进行在线推广和互动。
6.培训导游和服务人员:提供相关培训,提升导游和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游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四、时间安排:五、预期成果:1.游客数量增加:通过提升宣传力度和旅游设施建设,预计在3年内游客数量将翻倍增长。
2.经济收益增长: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地区旅游经济将得到提升,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望在5年内实现较大幅度的收入增长。
3.地区知名度提升: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的推广将增加地区的知名度,提升其在国内外的旅游品牌价值。
六、风险控制:1.宣传效果不佳:为了降低宣传费用,可以通过与旅行社、重点客户合作,进行联合宣传,提高整体宣传效果。
中国王陵之谜:九嶷山上白云飞 舜陵之谜

中国王陵之谜:九嶷山上白云飞舜陵之谜九嶷山上白云飞舜陵之谜三皇五帝中的舜帝,历来传说死在南巡途中,他的妃子娥皇、女英伤心悲痛,赶往南方奔丧。
一路上泪如泉涌,洒在竹子上,留下斑斑点点的泪痕。
舜帝的陵墓历来被认为在宁远县的九嶷山中,因而有诗歌述说这则凄婉动人的传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然而有人认为舜帝根本不是葬在九嶷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湖南宁远九嶷山舜陵帝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相传是我国古代部族联盟的一位首领,距今约4000多年,由于“舜德大明”,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在古代被尊为五帝之一。
舜最重道德,是个道德榜样。
他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人们的崇敬,史书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其实是对他的最高评价。
其时尚无文字,有关舜的事迹,只能在口头流传,到了用文字记事的时代,相隔已经千百年了,所以古史中关于他的一些事迹有很多分歧,时间、地点、姓名都不相符合。
关于舜陵的陵址问题,也是相传了千百年,如果单凭一本书或某个人说的话作为根据,由此得出的结论就不一定准确了。
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说,舜是“陟方乃死”,后人解释认为是巡狩方国时死的,很有可能是死于巡狩途中。
但《尚书》没有指明舜葬之地,从而引起了后人的纷纭争论。
一般认为,舜陵在九嶷山。
舜荐禹为天子,起初是代其摄政,并非正式让位,这时南方三苗叛乱,舜亲自南征,如《淮南子》所说:“舜征三苗,遂死苍梧。
”或说是按例来南方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中国历代帝王都认定舜陵在九嶷山并不断遣官祭祀。
至于舜在九嶷的其他遗迹和民间传说更多,多少能说明舜与九嶷的关系。
《山海经》、《礼记》以及司马迁、刘向、班固、王充等人,都记载了舜帝死后葬于九嶷山或苍梧。
尽管这些地方既无封土也没树碑,但上古时代埋尸的确不垒土为坟,也不树碑,垒土作冢是周朝才有的事,而树碑到秦汉才有。
关于舜陵在九嶷的说法,应以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所载较为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远·九嶷山考察分析报告
一、考察时间、地点、具体行程:
时间:2013.7.1—2013.7.5.
地点:宁远·九嶷山风景区
行程
第一天:到达,查阅当地县志,与当地人民沟通。
第二天:十里画廊(万山朝九嶷)、舜帝陵、紫霞岩、瑶寨山庄(午餐)、永福寺。
第三天:舜源峰、黄家大院、牛亚岭瑶寨、古舜帝庙遗址、舜帝博物馆、玉琯岩、宁远文庙。
第四天:下灌古村、灌西仙境、状元楼、久安背翰林祠、东安头翰林祠、李氏宗祠、诚公祠、仙人桥、广文桥、洗砚池、水库、远观三分石。
第五天:返程。
二、考察目的
此行目的在于深度探访宁远县九嶷山风景区及周边,为宁远九嶷山风景区整体的推广方案做一个基础准备和分析。
三、考察要求
了解当地交通地理地貌,独特的风光景色,深厚的文化底蕴。
查阅宁远的历史文献,记录收集民间故事动人传说和历史事迹,走访宁远县九嶷山风景区的各大风景区,拍摄收集图文资料,了解当地居民的民俗节日,生活习惯,饮食特色等。
四、考察具体事宜
本次考察主要有两部分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其中人文景观有:舜帝陵、永佛寺、黄家大院、牛亚岭瑶寨、舜帝庙考古遗址公园、宁远文庙、玉观岩、下灌古村、状元楼、翰林祠、云龙牌坊等,其中以舜帝庙考古遗址公园、舜帝陵、文庙等以开发完善的景点为主。
自然景观有:十里画廊、紫霞岩、舜源峰、灌西仙境、三分石为主。
五、考察体会,景区的现状问题
1) 各种引导标识不全面(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在宁远县内各大路口车站,客运站,公交车站均要有明显的引导标识。
标识内容要做到特色突出,艺术感和文化气息浓厚,能烘托总体环境。
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设置合理。
2) 各种宣传单页发放(包括景区简介,景区路线推荐,游程安排,气候资料等),在宁远县内各大饭店、宾馆、酒店、茶馆等公共场所均要设有宣传单页的展示台,以供游人取阅。
3)交通上,开设从现成到达景区的专线大巴,在景点与景点中穿插黄包车、电瓶车、三人单车等自助交通工具。
4)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滞后,现有的基础设施如游客接待中心、购物点的建设水平仍处于较低级阶段;
5)管理较为混乱,管理主体较多,不利景区与游客直接沟通,景区内的众多游购娱项目均是私人投资,独立管理,没有明确标识景区的统一管理企业。
6)旅游线路设计上,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联动性要加强,完善景区的旅游产业链。
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现目前的景区只有吃和游而其他四点全然没有。
要留住游客,缺一不可。
8)文庙和翰林祠这样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破坏程度较大,应有专项组委会维护。
六、针对问题的建议
总而言之,抛开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硬件建设而言,景区在宣传营销、旅游产业链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打造,以及旅行社营销手段等方面相对单一,知名度远远不够,这也是景区目前发展程度相对滞后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下面就我景区的旅游产业链开发与旅游产品打造提出几点意见。
(一)旅游产业链的开发
在景区打造的过程中,从我九嶷山景区现在的客源量来看,除了公祭舜帝大典的团体祭祀活动,基本上来九嶷山风景区旅行观光的游客少之又少,表明九嶷山仍处于景区发展的原始拓荒阶段,需要通过提升游客量来进入景区发展的成熟阶段。
因此完善景区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行社组团的直接收益将是我景区市场营销工作的重点。
首先,我景区在旅游产业链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线路设计上,大没有纳入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小没有形成地区内旅游环线,单纯以祭舜大典团体游客为主,直接限制了九嶷山总体景区的发展方向;
二、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三、商家与旅行社合作不够密切,没有形成一种共赢的良性循环,仅以景区的门票优惠政策吸引旅行社,对旅行社的吸引力不足。
因此要开发出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首先要解决或规避景区现存的几个主要问题。
从线路设计上来看,下一步我们应与县旅游局密切联系,针对省市游客推出一条舜源峰景区-灌西风光景区-三分石景区的大旅游线路,在区内形成一条玉琯岩-舜陵庙遗址公园-永佛寺-紫霞岩-舜帝陵-王家大屋-瑶族风情集市的小旅游线路。
同时跳出吃住行游购娱局限在四面山的定式思维,将购和娱延伸到大地区,将灌西风光景区、瑶族风情街等街道做一个规划设计成为专门的特色旅游购物场所,在景区内六要素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将其扩展到全县形成大旅游产业链。
其次是借助宁远、永州、郴州等地旅行社的力量,引导景区内和景区外的商家通旅行社合作,引入已有的利益分成方式,提高旅行社和导游的收益增加线路吸引力,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二)旅游产品的打造
将旅游产业链扩展到全区对从景区的角度来说只是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开发完善景区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不仅指游客可带走的土特产,还包括景点产品,娱乐项目等可供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
景区的土特产开发上,目前首要任务就是尝试将宁远的特产统一包装成景区旅游产品。
目前这项工作推进力度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学习阳朔市成立一个专门的旅游产品开发委员会,
落实部门和人员具体经办旅游产品的开发。
(三)景区的定位策略
大部分游客在游览完景区后给出的印象均是景区以看为主,以舜帝的祭祀大典为主,很少有游客参与的项目。
因此在景点的推广上我们应以舜帝文化为主线,寓教娱乐为辅,目前的定位仅针对舜帝文化,对于娱乐的风景、产品、游乐项目的投入太少。
在现有景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小型基础设施和营造文化氛围增加景区的客观赏性。
景区的娱乐项目上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一些适合九嶷山风景区的休闲、游乐项目。
(四)营销推广
一个成熟的风景区,游客量决定了一个景区可持续性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决定游客量的最直接因素是宣传营销,九嶷山目前的宣传推广都在舜帝文化上,宣传力度不强,不全面,直接导致了游客的针对性强烈。
我们应该做到在景区的大定位上以舜帝文化为主,娱乐养身为辅的一个大定位下,采取以下的宣传方案
一、宣传片广告推广。
针对省市地级发布广告,先拍摄一则宁远·九嶷山风景区的景区宣传片,再拍摄一则舜帝文化纪录片等分类宣传。
首先就让湖南省地区的人们对九嶷山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舜帝祭祀上,全面认识到九嶷山不仅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同时环境优美,适合养生,还有丰富的娱乐购物的一个丰富多彩的九嶷山。
二、活动推广。
在活动的形式上突破祭舜的单一和针对性,成立专项的活动组委会,春季推春游,夏季推避暑,秋季推采果,冬季推养生,也可以在每年的2,3月份推风景游,6月份推千年古刹佛教禅修班,9月份推舜帝祭祀大典,11,12月推美食养身的瑶族体验之旅。
以景区全年的不同活动,烘托舜帝祭祀大典的一个大活动高潮。
三、文化推广,以专家讲座、名人采风等宣传方式,在各大新闻各大媒体的增加频繁曝光率。
四、网络推广。
在各大旅行网站、论坛做九嶷山的探访专题。
征集网络写手,就九嶷山攥写大批的游记,也可以聘请网络水军,大量刷屏引起网民的跟风。
七、总结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
宁远·九嶷山风景区,就是这样一位被世人冷落的佳人,在我们这一次深度探访中,怯怯的褪去她的面纱,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她的单纯美貌的面容上,施上淡淡的素妆,并为她量身定制一套华美的衣裳。
将这位佳人的美貌展示给全国各省市的人们,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