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整理精华

合集下载

大地测量学复习要点汇编

大地测量学复习要点汇编

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 绪论1. 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大地测量学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参考系统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及其他行星体的一门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测量和描绘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等行星体的空间信息。

2. 大地测量学的作用(五个,简述其中一个的具体作用)① 大地测量学在国民经济各项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先行性的重要保证作用;举例:交通运输、资源开发、水利水电工程、工业企业建设、城市规划等都需要地形图作为规划、设计和发展的依据,地形图是一切经济建设规划和发展必需的基础性资料。

而为测制地形图首先要布设全国范围内及局域性的大地测量控制网。

② 大地测量学在防灾、减灾、救灾及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举例:我国及日本等国都在地震带区域建立了密集的大地测量形变监测系统,利用GPS 和固定及流动的甚长基线干涉、激光测卫站等现代大地测量手段进行自动连续监测。

③ 大地测量是发展空间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举例:战争区域的电子地图、数字地图、打击目标的精确三维坐标及区域场景的数字影像地图等都依赖于大地测量技术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取得。

④ 大地测量在当代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⑤ 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科的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科学; 3.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现代大地测量学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分支:几何(天文)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学4.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1) 确定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建立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统,研究地壳形变,测定极移以及海洋水面地形及其变化等;(2) 研究月球及太阳系行星的形状及重力场;(3) 建立和维持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国家和全球的天文大地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以及海洋大地控制网,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4) 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方法等;(5) 研究地球表面向椭球面或平面的投影数学变换及有关的大地测量计算;(6) 研究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测量数据库建立和应用等。

大地测量学知识点整理

大地测量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大地测量学定义广义:大地测量学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参考系统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及其他行星体的一门学科。

狭义: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和描绘地球表面的科学。

包含测定地球形状与大小,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确定地球重力场,以及在地球上进行必须顾及地球曲率的那些测量工作。

大地测量学最基本的任务是测量和描绘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等行星体的空间信息。

P1P4P6(了解几个阶段、了解展望)大地测量学的地位和作用:1、大地测量学在国民经济各项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先行性的重要保证作用2、大地测量学在防灾、减灾、救灾及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中发挥着独具风貌的特殊作用3、大地测量是发展空间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4、大地测量在当代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5、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科的各分支学科(其中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基础科学现代大地测量学三个基本分支: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学第二章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1、行星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行星运动中,与太阳连线哎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3、行星绕轨道运动周期的平方与轨道长半轴的立方之比为常数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岁差和章动)(可出简答题)地轴相对于地球本体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极移)历元:对于卫星系统或天文学,某一事件相应的时刻。

对于时间的描述,可采用一维的时间坐标轴,有时间原点、度量单位(尺度)两大要素,原点可根据需要进行指定,度量单位采用时刻和时间间隔两种形式。

任何一个周期运动,如果满足如下三项要求,就可以作为计量时间的方法:1、运动是连续的2、运动的周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3、运动是可观测的多种时间系统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础:恒星时和世界时以地球公转运动为基础:历书时→太阳系质心力学时、地球质心力学时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特征为基础:原子时协调世界时(P23)大地基准:建立大地基准就是求定旋转椭球的参数及其定向(椭球旋转轴平行于地球的旋转轴,椭球的起始子午面平行于地球的起始子午面)和定位(旋转椭球中心与地球中心的相对关系)。

地测资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范本(四篇)

地测资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范本(四篇)

地测资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范本在地球科学领域,地测资料是研究地壳构造、地质现象以及相关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数据量庞大且来源广泛,地测资料的整理、分析、保管和提供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为了保证这一工作的高效进行,许多地理测绘机构和科研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本文将就地测资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提供一些范本,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

一、定期整理资料1.建立数据管理系统为了更好地管理地测资料,建立数据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该系统应包括数据库、存储设备、网络连接等,以便对各类地测资料进行分类、存储和检索。

同时,要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

2.数据整理与清洗数据整理是指对采集到的地测资料进行整理、清洗和格式化处理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标准化、数据格式转换等。

通过数据整理,可以确保地测资料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分析工作打下基础。

3.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备份数据可以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云存储等载体上,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分析资料1.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地测资料的分析是为了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为了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如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提取出需要的信息。

2.利用数据分析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许多专门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供选用。

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用于地测资料的空间分析和绘图,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应用于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等。

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保管资料1.建立资料保管方案为了确保地测资料的安全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专门的资料保管方案。

该方案包括资料保管的场所、设备和人员等,还要详细规定资料保管的流程和要求,以防止数据丢失、损坏或泄露。

大地测量学复习总结

大地测量学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子午圈:包含短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的交线。

卯酉圈:与椭球面上一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

子午线曲率半径:子午圈上某微小弧段与此弧段对应的弧度的比值的极限。

卯酉线曲率半径:卯酉圈上某微小弧段与此弧段对应的弧度的比值的极限。

法截面:过椭球面上任意一点可作一条垂直于椭球面的法线,包含这条法线的平面叫作法截面。

法截线:法截面与椭球面的交线叫法截线。

法截面有无数个。

相对法截线:用A 点照准B 点,则照准面 An a B 同椭球面的截线为AaB,叫做A 点的正法截线,或B 点的反法截线;同理,由B 照A 点,则照准面Bn b A 同椭球面的截线为BbA ,叫做B 点的正法截线,或A 点的反法截线。

因A,B 的法线互不相交,故这两条法截线不重合。

我们把AaB 和BbA 叫做A、B 两点的相对法截线。

椭球定位:椭球定位是指确定椭球中心的位置,分为局部定位和地心定位。

椭球定向:指确定椭球旋转轴的方向。

地图投影:简单的说就是将椭球面上元素(包括坐标、方位、距离)按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投影变形:椭球面是一个凸起的不可展的曲面,如果将这个曲面上的元素,比如一段距离、一个方向、一个角度及图形等投影到曲面上,必然同原来的距离、方向、角度及图形产生差异,这一差异称为投影变形高斯投影:假想有一个椭圆柱面横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并与某一条子午线(此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相切,椭圆柱的中心轴通过椭球体中心,然后用一定投影方法,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此柱面展开即成为投影面,此投影为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长度比:在高斯投影中,投影面上的边长与原面上的相应长度之比垂线偏差:地面上一点的重力向量g 和相应椭球面上的法线向量n 之间的夹角。

大地线:指地球椭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程曲线。

子午线收敛角:高斯投影面上任意点子午线的投影线的切线方向与该点坐标的正北方向的夹角。

方向改正数:指大地线投影曲线和连接大地线两点间的夹角大地主题解算:已知某些大地元素推求另一些大地元素的计算工作叫大地主题解算。

大地测量学知识点整理

大地测量学知识点整理

大地测量学知识点整理大地测量学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形状、地球尺度、地球重力场以及地球形变等内容,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球表面形状数据和相应的地球参数,为地理信息系统、地震监测、导航定位等应用领域提供数据支撑。

下面整理了大地测量学的相关知识点,供参考。

1.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地球尺度和地球重力场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目标是通过测量获取地球形状和地球的尺度,研究地球形变以及地球的物理特性。

2.大地测量学中的基本概念-测地线:两点间的最短路径,是地球上长度最短的曲线。

-大地弧长:测地线上两点之间的弧长。

-大地方位角:从给定点出发沿大地弧到达目标点的方位角。

-大地纬度:从球心到椭球面上一点所沿椭球面正常方向得到的经过球面正北方向的夹角。

-大地经度:从球心到椭球面上一点所沿椭球面正常方向得到的经过球面正东方向的夹角。

3.大地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方法-天文测量法:利用天体的观测数据,如经纬度、高度角等进行测量。

-重力法: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来推断地球上的形状和尺度。

-大地水准测量法:通过测量水平方向上的高程差来确定地球形状。

-大地测角法:通过测量角度来计算地球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

-大地卫星测高法:利用卫星测高技术获取地球表面高程信息。

4.大地测量学中的地球形状与尺度参数-长半轴:椭球长半径。

-短半轴:椭球短半径。

-扁率:长半轴与短半轴之差与长半轴的比值。

-第一偏心率:椭球短半轴和长半轴之差与短半径之和的比值。

-第二偏心率:椭球短半轴和长半轴之差与长半径之和的比值。

-极曲率半径:极点处其中一纬度圈切线半径的倒数。

5.大地测量学中的地球重力场参数-重力加速度:单位质点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作用的大小。

-重力位能:单位质点在其中一高度上的重力位能。

-重力势:单位质点受重力作用产生的势能。

-重力梯度:垂直于重力方向的重力场的变化率。

-重力异常:其中一点的重力场与理论重力场之差。

大地测量学知识总结、总复习

大地测量学知识总结、总复习
24.系统转换包括基准转换和坐标系转换 基准转换采用平移、旋转、尺度、曲面参数(曲面坐标)等转换 坐标系转换是同系统内转换一般采用数学投影变换 25. 瞬时天球坐标系 以瞬时北天极和瞬时春分点为基准点建立的天球坐标系。 瞬时空间直角坐标系: 原点位于地球质心; z 轴指向瞬时地球自转轴(真北天极); x 轴指向瞬时春分点; y 轴按构成右手坐标系取向。 26.平天球坐标系 选择某一历元时刻 t,将此瞬间的地球自转轴和春分点方向,经该瞬时的岁差和章动改正后,分别作为 z 轴和 x 轴 的指向,y 轴按构成右手坐标系取向,坐标系原点仍取地球质心。这样的坐标系统称为该历元时刻 t 的平天球坐标 系。 27.协议天球坐标系 选择某一历元时刻 t,将此瞬间的地球自转轴和春分点方向,经该瞬时的章动改正后,分别作为 z 轴和 x 轴的指向, y 轴按构成右手坐标系取向
第一章
1. 大地测量学定义:大地测量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 部运动和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大地测量学分类 1. 经典大地测量学 几何大地测量学(地表地形) 物理大地测量学(局域性) 2. 现代大地测量学 现代物理大地测量学(CHAMP 卫星、GRACE 卫星等)(全球性) 空间大地测量学:卫星大地测量学(GPS、GLONASS、 COMPASS、GALILEO)、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激光测 卫(SLR)、惯性测量统(INS)等。
5.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 1.确定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变化,建立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研究地壳变形,测定极移等; 2.研究月球及太阳系行星的形状及重力场; 3.建立和维持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国家和全球天文大地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以及海洋大地控制网,以满足国民经 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4. 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方法 5.研究地球表面向椭球面或平面的投影数学变换及有关的大地测量计算; 6.研究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测量数据库建立及应用等。 4. 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 矿大 知识点总结

大地测量学 矿大 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1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对应正常重力。

2垂线偏差:同一测站点铅垂线和椭球面法线之间的夹角μ称为垂线偏差,(南北ξ东西η)3水准面:静止的液体表面称为水准面P64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设想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将它延伸到大陆下面且处处与铅垂线正交的保卫整个地球的封闭的水准面,我们称它为大地水准面5坐标系统:坐标系统由坐标原点位置、坐标轴的指向、尺度所定义的a天球直角坐标系原点O一般定义为地心,Z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XY平面与赤道面重合,X轴指向赤道上的春分点γ。

天球球面坐标系基准面是天球赤道面,基准点是春分点。

b天文坐标系天文经度λ和天文纬度φ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正高H正c大地坐标系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 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高H大。

大地坐标系又叫参心(参考椭球中心)坐标系。

d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6正常重力表示方式:7高出椭球面h米的重力计算公式:r(g)=ro-0.3086H8水准面的不平行性:水准面不平行 = 规则的不平行(产生正常椭球)+ 不规则的不平行(产生重力异常)。

水准测量理论闭合差——水准测量所经的路线不同,测得的高差也不同,造成的水准测量结果的多值性,在闭合环形水准路线中,产生理论闭合差。

(闭合环形水准路线中,由于水准面不平行所产生的闭合差)解决方法:合理选择高程系统,对水准测量加不平行改正。

9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以铅垂线为基准线的高程系统。

地面一点的正高——该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10似大地水准面——按地面各点正常高沿垂线向下截取相应的点,将许多这样的点连成一连续曲面,即为似大地水准面。

11正常高系统——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以铅垂线为基准线的高程系统。

12大地高系统——以椭球面为基准面,以椭球面的法线为基准线的高程系统。

13高程异常:似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的高程差。

1454北京坐标系,参心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80国家大地坐标系,参心,采用197年国家椭球,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BJZ1954年北京坐标系(整体平54差转换值)参心,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CGCS2000,地心,总地球椭球;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是WGS--84椭球参数第三单元1国家平面控制网建立方法、布网原则:A三角测量法:通视,构成三角网,精确测定一边长度一角,推算其余边角(控制面积大,作业方便,精度高)B精密导线测量:点连成折线,精确一点坐标和一边方位角,推算其余坐标(灵活方便,边长精度均匀,工作较简单)C三边测量:三角网,精确测量三边长度,推算其他边角D边角同测:三角网,边长角度全测(精度高)布网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保持必要的精度;应有一定的密度;应有统一的规格。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总结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总结

我国的授时无线电电台有上海天文台和陕西天文台。每天8:00-22: 00以10MC、15MC频率播发加了极移改正的世界时UT1和协议世界时UTC 时号。而22:00-8:00则以10MC和5MC播发。
第四节 地球重力场基本理论
地球重力场对大地测量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外部重力场是大地测量中绝大多数观测量的参考系,因此为了 将观测量归算到由几何定义的参考系中,就必须要知道这个重力场。
二、地球椭球
把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 定的旋转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的基 准面,椭球面法线则是测量计算的基准线。
应用大地测量学
第一节 大地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二、地球椭球-部分参考椭球参数一览表
参考椭球名称 贝塞尔 克拉克 赫尔墨特 海福特 克拉索夫斯基 1967年大地坐标系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十六届大会推荐值 IUGG十七届大会推荐值 IUGG十八届大会推荐值 WGS-84 CGCS2000 推求年代 1841 1866 1906 1909 1940 1971 1975 1979 1983 1984 2000 长半径a 6377397.155 6378206.4 6378140 6378388 6378245 6378160 6378140 6378137 6378136 6378137 6378137 扁率f 1:299.152 812 8 1:294.978 698 2 1:298.3 1:297.0 1:298.3 1:298.247 167 427 1:298.257 1:298.257 1:298.257 1:298.257 223 563 1:298.257 222 101
以上几种时间系统在天文观测中得到了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写出在白塞尔主题解算方法中,白塞尔提出的三个条件。

(5分)白塞尔提出如下三个投影条件:1.2.大地线和大圆弧上相应点的方位角相等;3.球面上任意一点纬度等于椭球面上相应点的归化纬度。

2、写出用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进行换带计算的步骤。

(7分)① 首先利用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根据x y Ⅰ(,)换算成椭球面大地坐标(B,L ),进而得到0L=L +L ⅠⅠ;② 根据第Ⅱ带中央经线的经度0L Ⅱ计算点P 在第Ⅱ带的经差0L =L-L ⅡⅡ,然后根据(B ,L Ⅱ)利用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计算该点在Ⅱ的平面直角坐标x y Ⅱ(,); ③为了检核计算的正确性,每步需要进行往返计算。

3、为得到标石中心之间的距离,电磁波测距仪野外测出的距离应该加哪些改正?(7分)1)气象改正 ΔDn2)仪器加常数改正和乘常数改正3) 波道曲率改正4) 归心改正5) 周期误差改正实测的距离加上以上改正,就得到两点间的倾斜距离。

需要指出的是,气象改正数应按各测回分别改正,而其他各项改正是在N 测回取均值后再进行。

4、试述大气水平折光的特性和减弱的措施。

5、试述参考椭球的定为条件。

(7分)6、简述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的原则?P347、精密测角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会引起各种误差,请写出这些误差影响的名称?①大气层密度的变化和大气透明度对目标成像质量的影响②水平折光的影响③照准目标的相位差④温度变化对视准轴的影响⑤外界条件对觇标内架稳定性的影响8、试写出高斯投影应满足的三个条件?(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2)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3)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9、精密水准测量时,为减弱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P31910、试述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主要区别?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西安80坐标系与北京54坐标系其实是一种椭球参数的转换作为这种转换在同一个椭球里的转换都是严密的,而在不同的椭球之间的转换是不严密,因此不存在一套转换参数可以全国通用的,在每个地方会不一样,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椭球基准。

11、试述由电磁波测距仪测出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初值,需加哪些改正才能改化为高斯平面上的直线距离(写出改化的步骤以及有关改正的名称)?同312、综述我国大地测量已取得的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大地测量工作已经在下列几个方面作出了巨大成绩。

一、平面基准建立了独立的大地定位,完成了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5万个点),具有3ppm 的相对精度,确立了中国的二维坐标系统,是80年代初期经典大地测量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

二、高程基准确立了更符合实际的黄海85高程基准,完成了全国二期一等水准网的布设和计算(100环,近10万Km)。

三、重力基准在中国多点(14点)多次用不同类型绝对重仪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从而在中国直接确立了重力基准。

消除了波茨坦重力原点起始误差及其长距离的传算误差。

完成了重力85基准网和一等网的布测和计算。

四、空间大地网建立了国家卫星多普勒网(35个点,±2~3精度),建成了VLBI站两个(上海和乌鲁木齐),SLR站四个(上海、武汉、北京、长春),完成了国家A级GPS网和B级GPS网(近2300个点)的布设和计算。

五、野外基线长度基准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最高精度的野外基线长度基准;建立了分布全国的十余个E D M长度检定场。

六、天文基准完成了全国天文经度基准网的布设和计算。

七、航摄检定场建立了对航摄精度、底片畸变、像机质量等实施检定的野外航摄检定场。

八、地壳运动监测利用VLBI、SLR、GPS和经典大地测量技术,建立了以25个GPS连续观测站为核心的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

13、试从重力位及地球位数(GPU)的基本定义P=Wo-WB=OBGPUgdh)(出发,给出正高与正常高间的理论关系,并由此说明在静止海面上大地水准面和似大地水准面是否重合?见整理14.经典大地基准及其建立要素是什么?15、卫星对卫星跟踪(SST)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对大地测量的意义如何?基本思想:发射装备有GPS/GLONASS接收机的低轨道卫星,在任何一个时间内,接收机可以观测到至少12颗以上GPS和GLONASS 卫星,通过这些观测数据确定低轨道卫星的cm精度的连续三维空间分量,测量并弥补了非重力效应。

卫星跟踪卫星(SST)技术目前有两种基本模式:高轨道卫星跟踪低轨道卫星的高-低模式(SST-hl),处于相似高度的两颗卫星之间连续的相互跟踪的低-低模式(SST-ll)。

这两种模式的联合使用可以派生出另一种模式—混合模式,即高-低卫星跟踪卫星和低一低卫星跟踪卫星融于一个体系。

意义:由于传统大地测量卫星为了以最大程度回避大气阻力、地球反射和热辐射压等非保守力对卫星的影响,尽量将卫星置于中、高轨道上,所以对于地球重力场的探测灵敏度较差,SST技术要求轨道高度尽量低,从而解决传统大地重力测量中从地面上跟踪卫星的难题,改善了地球重力场模型,可以提供全球的、规则的、稠密的和高质量的测量数据,提高了重力测量的精度。

16、传统的边与角观测是在地面上进行的,GPS信号也要经过对流层面,试比较这些观测量所受到得影响之异同。

17、论述我国1980.8大地基准的基本内容。

18、阐述卫星大地测量对大地测量现今发展的作用。

卫星大地测量提高了大地测量的精度、速度与功能,扩大了大地测量的服务领域。

首先,建立了全球统一的、以地球质心为原点的地心坐标系,提供地面点的高精度的地心坐标;其次,建立了人卫大地网,借以控制国家基本控制网,或者直接建立各等级的人卫大地网;再次,推求地球引力场参数,从而确定地球形状,大地水准面差距,重力异常,垂线偏差。

这就是常说的卫星大地测量学的几何应用和动力应用。

19、在精密水准测量概算中包括哪些计算工作?水准测量概算主要计算工作:(1)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改正数计算(2)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计算(3)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4)高差改正数计算20、试述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大地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21、请解释水准面之间的不平行性。

什么是水准测量的理论闭合差?正常高高差与几何水准高差有何关系?见整理22、何谓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与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IERS 的建立包含了哪些大地测量技术?请加以简要说明。

1、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于1988年由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共同建立,用以取代国际时间局的地球自转部分和原有的国际极移服务。

IUGG+IAU→IERS(IBH+IPMS)IERS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维持国际天球参考系统(ICRS)和框架(ICRF);–维持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和框架(ITRF);提供及时准确的地球自转参数(EOP)。

2、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是一种协议地球参考系统。

ITRF是ITRS 的具体实现,是由IERS分布于全球的跟踪站的坐标和速度场来维持并提供用户使用的。

3、这些技术包括雷达干涉技术、甚长基线干涉和激光测月,激光测卫,GPS,DORLS等23、参心坐标系的建立一般需要进行哪几方面的工作?试简述多点定位的基本原理。

(1)建立地球参心坐标系,需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选择或求定椭球的几何参数(半径a和扁率α)。

②确定椭球中心的位置(椭球定位)。

③确定椭球短轴的指向(椭球定向)。

④建立大地原点。

(2)多点定位:有多个拉普拉斯点(即测定了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天文方位角的大地点)的测量成果和已有的椭球参数,按广义弧度测量方程,根据使椭球面与当地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条件∑N新2=min(或∑ζ新2=min),采用最小二乘法可求得椭球定位参数X0、Y0、Z0,旋转参数εx、εy、εz,及新旧椭球几何参数△a,△а,再根据广义拉普拉斯方程和广义的垂线偏差公式可求得大地原点的垂线偏差,这样利用新的大地原点数据和新的椭球参数进行新的定位和定向,从而可以建立新的参心大地坐标系。

24、简述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有哪些?地球定向参数EOP与地球自转参数ERP有何异同?(1)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1、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①岁差:假设月球的引力及其运行轨道是固定不变的,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发生缓慢旋转,类似于旋转陀螺,形成一个倒圆锥体(见下图),其锥角等于黄赤交角ε=23.5 ″,旋转周期为26000年,这种运动称为岁差,是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长周期运动。

岁差使春分点每年向西移动50.3″②章动:月球地球旋转的轨道称为白道,由于白道相对于黄道有约5°的倾斜,这使得月球引力产生的转矩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地变化,从而导致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18.6年的短周期圆周运动,振幅为9.21″,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2.地轴相对于地球本体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极移)①地球自转轴存在相对于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移。

某一观测瞬间地球极所在的位置称为瞬时极,某段时间内地极的平均位置称为平极。

地球极点的变化,导致地面点的纬度发生变化。

3.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日长变化)地球自转不是均匀的,存在着多种短周期变化和长期变化,短周期变化是由于地球周期性潮汐影响,长期变化表现为地球自转速度缓慢变小。

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化,导致日长的视扰动和缓慢变长,从而使以地球自转为基准的时间尺度产生变化。

(2)描述上述三种地球自转运动规律的参数称为地球定向参数(EOP),描述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参数和描述极移的参数称为地球自转参数(ERP),EOP 即为ERP 加上岁差和章动。

EOP=ERP+岁差+章动25、简述建立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原则有哪些?其观测方法及其特点是什么?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1)基本原则●大地控制网应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大地控制网应有一定的密度●大地控制网应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2)基本方法①、常规大地测量法:可用于控制水平角观测误差对推算方位角的影响;•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及边角同测法②、天文测量法:各点彼此独立观测,勿需点间通视,组织工作简单,测量误差不会积累,但定位精度不高,可用于控制水平角观测误差对推算方位角的影响;③、现代定位新技术:在一个全球的参考系中直接测定地面点间的三维坐标,从而可建立一个三维大地控制网,解决全球的大地测量问题,统一全球大地测量的成果,为国际间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