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经济常识练习题
公务员公共基础2016年试题及答案:经济常识

公务员公共基础2016年试题及答案:经济常识考生们来做一做经济常识试题吧,本文“公务员公共基础2016年试题及答案:经济常识”由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出,祝您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1.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贸易区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
该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不包括:A.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B.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他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C.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2.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不是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手段的一项是( )。
A.反倾销措施B.反补贴措施C.保障措施D.拒绝进口3.2013年3月26-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 )举行,这是金砖国家峰会首次在非洲举行。
A.尼日利亚B.刚果C.南非D.坦桑尼亚4.目前,“金砖四国”的经济总量大致是美国的一半,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当下,虽然经济也遭受影响,但”金砖四国”的实力仍令世界刮目相看。
”金砖四国”是指( )。
A.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B.中国、南非、俄罗斯和印度C.巴西、印度、英国和南非D.印度、法国、南非和英国5.下列关于国际经济组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B.欧洲联盟是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与一身的区域一体化组织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D.石油输出国组织是以亚洲、欧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结成的国际性石油组织1.答案: D解析: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答案: D解析: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故正确答案为D。
每日一练10月23日题目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说法错误的是()A.恩格尔系数愈大则意味着家庭的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愈大B.恩格尔系数越大则生活越富裕C.恩格尔系数越小则意味着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增加D.恩格尔系数越小则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改善2. 中国抗日战争,是指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至1945年,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下列有关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说法正确的是()①九一八事变(又称哈尔滨事变),发生于1932年9月18日,此后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
②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悍然进攻中国军队,炮轰宛平城,挑起事端,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平大举进攻,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③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为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争取了时间,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④国共合作: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⑤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3.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下列成语与故事主人公的搭配错误的是()。
A.胸有成竹——文B.草木皆兵——曹操C.一箭双雕——长孙晟D.举案齐眉——梁鸿、孟光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赋税制度改革如“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自发地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使之大体保持平衡的信号是( )。
A.商品的供不应求B.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C.税收的下调D.物价指数的涨跌正确答案:B解析:在市场经济下,能够自发地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使之大体保持平衡的是价值规律。
而价值规律之所以能够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其根本原因在于价格和供求的双向制约。
故答案为B。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2.现代企业制度以( )为主要形态。
A.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B.公司制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D.股份制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济常识3.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
A.社会分工发达B.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C.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D.市场化水平较高正确答案:B解析: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4.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 )。
A.挤出效应B.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D.外部效应正确答案:B解析: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一种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另一种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发行国债规模过大,从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减少。
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 )。
A.消费者的偏好B.价格因素C.消费者的收入D.替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正确答案:B解析: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有:(1)消费者的偏好;(2)替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4)消费者的收入;(5)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虽然上述因素对消费者需求量会产生很大影响,但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仍然是价格因素。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2.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的部分正确答案:B解析: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它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3.( )不是市场经济主要规律。
A.价值规律B.竞争规律C.调节规律D.供求规律正确答案:C解析: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有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4.下列属于市场机制构成要素的是( )。
A.竞争B.技术C.资本D.企业正确答案:A解析: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5.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门迎客,迪士尼开园后每年将带来千亿以上旅游消费增量,这说明( )。
A.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B.旅游业将促进国际资本流动C.上海迪士尼将对香港迪士尼产生一定的冲击D.上海迪士尼促使旅游业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正确答案:A解析: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上海迪士尼开园后每年将带来千亿以上旅游消费增量,说明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题干中未体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答案第五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0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116.中国卫生部于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非典型肺炎B. 乙型肝炎C. 手足口病D. 甲型H1N1流感117.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在全国推广节能灯是我国政府大力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所发布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于城乡居民用户每只高效照明产品,中央财政将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的______给予补贴;对于大宗用户每只高效照明产品,中央财政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的______给予补贴。
A. 50% ;40%B. 50% ;30%C. 40% ;30%D. 40% ;20%118.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
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委联合举办了200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A. “依法节能,全民行动”B. “推广使用节能产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C. “节能减排,科学发展”D. “全民参与,共建和谐”119.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就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进行考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许多政策性建议,在落实扶贫经济项目、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A. 参加国家政权B.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C.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D.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120.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A. 收入B. 最低收入C. 平均收入D. 超额收入121.抑制型通货膨胀的表现:A. 人们持币待购,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变慢B. 物价普遍上涨C. 有效需求不足D. 货币贬值122.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重大贡献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A. 张自忠B. 李宗仁C. 傅作义D. 杜聿明123.下列关于唐朝的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B. 从长安出发,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北非的开罗C. 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以抵达印度半岛南端D.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方商路的统称;狭义的丝绸之路仅指汉唐时期的沙漠绿洲丝路124.下列关于世界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B.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C.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D. 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125.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 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26.古诗的体制称为“风雅颂”,其中“风”指:A. 宗庙祭祀的舞曲B. 正声雅乐C. 自然界的声音D. 地方音乐1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袋鼠与鸸鹋是澳大利亚的国宝B. 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菌素C. 文学名着《呼啸山庄》的作者是艾米莉·勃朗特D. 被誉为“钢琴”的作曲家是肖邦1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B. 中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乌恰县C. *广场的降旗时间是北京时间19:00D. 目前太阳系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国考考点大练堂:常识判断之经济常识练习题

国考考点大练堂:常识判断之经济常识练习题1、近年来,国内为了扩大内需,执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逐年增长。
财政赤字也有所上升。
如下有关财政赤字的结识,对的的是:( ) A.任何时候都不应浮现财政赤字 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措施D.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有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 ) A.《中共中央有关修改党章部分内容的建议》B.《中共中央有关修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部分内容的建议》C.《中共中央有关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D.《中共中央有关修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部分内容的建议》3、按照政府干预经济思想的主张,控制国家经济应通过( ) A.税收政策B.货币政策 C.工资政策 D.社会福利政策4、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营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一般将:( )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克制投资,有助于避免经济过热C.刺激消费 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5、在国民收入和生产的分析中,“投资”和“消费”这两个术语具有哪些共同特性?( )A.这两种经济活动都是由一群人进行的,尽管因素各不相似 B.它们都规定使用本经济的生产要素C.它们都是可支配收入的构成部分D.对于投资和消费来说,制约它们的惟一因素是国民生产或可支配收入的水平6、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主线原则是( )。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上层建筑的性质7、“你工作多久挣的钱,才购买一种麦当劳巨无霸?”和“我一种月的工资购买几种巨无霸?”前者是以商品来考察劳动力的价值,后者是:( )A、用劳动力来考察商品的价值B、用商品的价值来考察劳动力 C、用收入来衡量购买力水平D、用购买力衡量收入水平8、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重要依托( )。
A.增长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B.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C. 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D. 优化构造,合理布局生产力答案:1、对的答案为C 。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现代企业制度以( )为核心。
A.企业组织制度B.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企业法人制度D.公司制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济常识2.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
A.弹性为零BB.很有弹性C.较缺乏弹性D.短期内缺乏弹性而长期内弹性较大正确答案:C解析: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运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这种物品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反之,则缺乏弹性。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大,所以较缺乏弹性。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3.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基础,这一理论假设的核心是认为人( )。
A.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B.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C.没有利他心D.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正确答案:B解析: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4.“曲高和寡”出自战国宋玉的《对楚王问》,这一成语的本义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多指知音难得。
引申义是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它所体现出的道理是( )。
A.价格应定在边际成本上B.价格应定在消费者的需求线上C.价格应该由政府整合调控好D.价格应定在社会实际需求上正确答案:A解析:“曲高和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说价格不能定得过高,过高则会造成消费者需求的不足。
这个原则要求我们把价格定在合理的位置上,即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
知识模块:经济常识5.下列不属于市场管理组织的机构是( )。
A.审计B.环保机构C.消费者协会D.银行等金融机构正确答案:D解析:市场管理组织指市场自身的管理和组织体制,它包括三类市场管理和三种管理手段构成的管理体系。
国考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

国考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在国考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经济常识部分考察范围广泛,想得到全部的分数绝非易事,需要试题的加强练习提高做题技巧,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国考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国考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一)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 )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保障和改善民生B、保障稳定C、提高居民收入D、增强综合国力2、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
A、商品市场B、资本市场C、劳动力市场D、信息市场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 )。
A、市场B、计划C、企业D、政府4、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所谓要规范,就是要( )。
A、重申过去的法律和政策,必须让农民自愿地选择B、任何人不能强迫农民去流转土地C、任何人不得阻止农民依法自愿地流转土地D、不得改变土地的所有权、用途和损害承包方的利益5、以下不属于宏观经济指标的是( )。
A、CPIB、PPIC、CPUD、GDP国考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答案1、答案: A解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D解析: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商品市场处于基础地位;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是所有资源的一般代表形式,资源的分配,首先表现为资金的分配;劳动力市场则是最能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场所。
因此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D项不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
因此本题选D。
3、答案: A解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所以,本题选择A项。
4、答案: ABC解析:一号文件强调,对于农民承包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这个政策由来已久,但需要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国考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经济常识练习题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
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经验来!
1.完全垄断企业可以以( )方法定价,以获得最大垄断利润。
A.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定价
B.成本加成法
C.单一定价与歧视定价相结合的策略定价
D.价格领先制
2.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控制工具。
A.大幅度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大幅度调降央行再贴现率
C.积极从事公开市场操作
D.大幅度增发国债
3.近年来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以下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是( )。
A.减少财政支出
B.实行结构性减税
C.降低存贷款利率
D.增加货币发行规模
4.网上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购物方式,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网上团购的盛行( )。
A.使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B.使商品交换的本质发生了改变
C.使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D.表明纸币已经由电子货币取代
5.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 )。
页脚内容1
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
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
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
6.从交易对象的属性及它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角度划分,我们可以把市场划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大类。
下列不属于要素市场的是( )。
A.劳动力市场
B.生产资料市场
C.消费品市场
D.金融市场
7.( )不完全属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
A.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价格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8.假如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是成本推动,如果没有( )的伴随,将会引起严重的经济萧条。
A.供给增长
B.供给减少
C.需求增长
D.需求减少
9.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10.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C.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CPI是采用指数商品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页脚内容2
1.【答案】C。
中公解析:垄断企业除单一定价外,还会对不同消费者、不同购买量和不同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即差别价格,或称歧视价格。
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D。
中公解析: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
一般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手段有:大幅度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幅度调降央行再贴现利率;积极从事公开市场操作,所以ABC项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而D项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B。
中公解析:实行结构性减税是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之一。
AC项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D项属于货币政策,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C。
中公解析:货币是交换商品的媒介,网络团购仍然需要货币的参与,但网络购物并不能对货币职能造成影响。
所以A项错误。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交换的本质是所属权和使用权的移交,所以B项错误。
网络购物只是购物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现实生活的商品交换中,纸币仍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媒介,所以D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C。
5.【答案】A。
中公解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所采取的经营方式或资本组织形式。
故本题答案选A。
6.【答案】C。
中公解析:产品市场主要是指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是指社会生活中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交换关系总和及场所,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
故本题答案选C。
7.【答案】B。
中公解析:十六大报告将就业问题明确纳入到了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中,但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并没有将我国的就业目标定为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充分就业”,而是将就业目标定为“增加就业”。
所以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应该是“充分就业”,而非“增加就业”。
故本题答案选B。
8.【答案】C。
中公解析:假如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是成本推动,如果没有需求增长的伴随,将会出现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引起严重的经济萧条,物价走向低迷,因此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需要需求增长的伴随。
故本题答案选C。
9.【答案】C。
中公解析:橄榄型分配制度着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收入差距,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故本题答案选C。
10.【答案】C。
中公解析: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故本题答案选C。
页脚内容3
页脚内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