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
2014年云南永胜县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现状调查

2014年云南永胜县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现状调查金之彪【摘要】目的了解永胜县14岁及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的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验抽样儿童粪便标本.结果共检测1 500份样本,其中阳性27人次,感染率为1.80%.不同性别组儿童蛔虫感染率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x2=0.763,P>0.05);不同地区儿童蛔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04,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蛔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4,P<0.05).结论目前永胜县14岁及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总体处于低水平,今后的防治工作应以健康教育预防为主.【期刊名称】《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年(卷),期】2015(013)004【总页数】2页(P242-243)【关键词】儿童;蛔虫;感染【作者】金之彪【作者单位】674200 云南永胜县,永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云南永胜县地处滇西北高原与横断山脉交接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印度洋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主要农产品为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甘蔗、花生、油菜、薯类等,2003年曾根据全国第二次重要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方案进行了感染情况调查[1]。
为了解10年后本县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的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县15个乡镇中各抽取一所学校,共抽查15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00名14岁以下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全县共调查1 500名。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涂片后镜检计数。
镜检结果和有关数据用Excel录入,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χ2检验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
被调查的1 500名学生中,共发现蛔虫感染者27人,感染率为1.80%;其中男生共检查764人,检出感染者16人,感染率为2.09%;女生共检查736人,检出感染者11人,感染率为1.49%。
石阡县实验小学2014年秋季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

石阡县实验小学2014年秋季学生蛔虫感染率监控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组长:付杰副组长:汪艳成员:各班班主任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1.调查范围: 14岁以下在校学生。
2.调查对象:驱虫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不少于120人。
其中每个年级的人数不能少于20人,做为调查对象。
3.检查方法:调查家长及学生,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6.5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
四、实施内容(一)健康教育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VIP专享】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

冷水滩区骄阳小学2013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我校儿童肠道蛔虫病的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开展,卫生局、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卫生局、校教育局成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技术组,疾控中心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技术指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1.调查范围:本校14岁以下小学生。
2.样本量:驱蛔前、后样本量。
3.调查对象:本校14岁以下小学生。
4.检查方法:采集调查对象的粪便标本,每份标本需要采集5-10g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方法见检验教材)检查,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采集标本由校疾控中心负责检测,检测结果经汇总后及时上报和通报校教育局。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市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在城区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在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4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
四、职责分工1.负责安排对抽样人群进行采样,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驱虫前后,学生蛔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通知学生转告家长自愿自行购买驱蛔药物对学生进行治疗,并负责进行服药率统计。
武汉市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备注
60 7-8年级各30人
120 1-6年级各20人
60 大、中、小班各20人
60
120
60
60
120
60
60
120
60
60
120
60
60
120
60
60
120
60
60
120
(三)检查方法: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检查粪便标 本,观察蛔虫(及其他土源性线虫)感染情 况。
(四)指标: 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度。
检查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调查日期 □□□□年□□月□□日
七、时间安排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3年6月上、中旬)。 (二)标本检测阶段(2013年6月下旬至7月) (三)总结阶段(2013年8-9月)。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3年6月上、中旬)。 • 选定待查学校、班级及学生(男女比例应基本均
衡)、下发健教资料及标本采集通知,培训、调 查器材准备等。
六、各级职责
• 本次调查由市、区卫计委、市、区教育局组成监测工作领 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监 测工作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一)卫计委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以及督导检查。 (二)教育局负责对被抽查学校的协调与督查,确保标本采
集、送检工作的落实。 (三)被抽查学校负责调查现场的组织,包括班级及学生的
大、中、小班各20人
• 各区监测学校名称及样本量见附表1。
附 表 1
14 岁 以 下 儿 童 蛔 虫 感 染 率 监 测 各 区 学 校 名 称、 编 号 及 样 本 量
区编号
江岸区 (J)
汉阳区 (H)
武昌区 (W)
2014年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幼儿园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2014年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幼儿园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摘要】寄生虫病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为了解和掌握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的中学生、小学生、幼儿园的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改良加藤厚片法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寄生虫感染率为1.63%,蛔虫感染率为0.905%。
达到我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蛔虫感染率不大于3%的要求。
2012-2013年进行了驱蛔虫药物投服,蛔虫感染率从2011年的4.96%降到目前的0.905%,因此疾控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服用驱虫药物。
【关键词】西藏林芝地区;幼儿园;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306-02为了解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幼儿园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是否达到地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蛔虫感染率不大于3%的要求,保障我地儿童的身体健康,我中心制定并实施了《2014年西藏林芝地区3~14周岁儿童蛔虫感染状况调查方案》,对西藏林芝地区幼儿园和中、小学等11所学校的3~14岁的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现状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西藏林芝地八一镇区行政区域内的幼儿园、中小学11所学校共552名3~14岁儿童。
各学校、幼儿园标本送检及寄生虫感染情况详见表1。
表1 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各中小学、幼儿园标本送检及寄生虫感染情况1.2 方法从学校收集学生采集当日的新鲜粪便送检,采用改良加藤厚片法进行肠道寄生虫卵的检测.2.结果本次共调查552人,共检出9人感染寄生虫,其中5人感染蛔虫,2人感染绦虫、2人感染鞭虫,寄生虫感染率为1.63%,蛔虫感染率为0.905%。
其中幼儿园阳性人数2/302人、感染率为0.66%。
小学生阳性人数2/159人、感染率为1.3%。
广安区14岁以下城区儿童肠道蛔虫感染现状调查

21 .建立全面 的健康教育体 系 强调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手段 , 采取有效
地健康教育方式 , 设法让患者及 家人掌握更多 的疾病 知识 。护理人员可 以将 疾 病相同的患者 聚集到一起 , 用整体护理理论制定 出切实可行的健康 教育 应 计划, 针对不 同人群采用不 同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 。 2 家庭和社会 的支持 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的同时, . 2 对患者家人也应进行 相关的教育 。对 孤寡独居 、 动不便的老人 , 活 应协助其取得家属 、 邻居和社 区 服务机构的帮助 , 时提醒 和协助老人用药 。 定 2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药 物 强调 在疾病治疗过程 中,要根 据具体疾病 、 - 3 个 体差异等综合因素选择药物 , 合适 的药物就是最好 的药物[ 2 1 。对于长期用药患 者还应据其经济状况 , 选择病人经济条件允许 的药物 , 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和次 数, 避免增加 患者不必要 的经济负担 。 2 加强与 患者 的信息 沟通 医护人 员要有耐心 , . 4 多于患者及家人沟通 。要向 患者交代 清楚每种药 物的用药方法 、 量和注意事 项 , 导患者 采取防止 漏 剂 指 用、 错用药物 的措施如 : 把药物放在饭桌、 水瓶等经常接触或显眼 的地方 , 将剂
1 资料 与 方 法
注: 两组复苏成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00 5
3 讨 论
11 .一般资料
患者 6 , 0例 全部为 呼吸停止 、 无效呼吸或呼吸 、 心跳骤停 , 年龄
为( 9 , 3 9 岁)随机分为两组 , 0 气管插管组 和喉罩组各 3 O例。 病例选择 标准: 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效 呼吸及呼吸停止或者心跳 呼吸骤 ① 停而需要建立人工通气患者。②排除喉罩及气管插管使用禁忌患者。
淮安市区14周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

淮安市区14周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
范东庆;潘恩春;杨文洲;贾从英
【期刊名称】《江苏卫生保健》
【年(卷),期】2006(008)006
【摘要】目的:了解淮安市区14周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现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淮安市区14周岁以下儿童的粪便进行检测.结果:市区蛔虫感染率为1.99%.感染率存在区域差异,个别地区、学校蛔虫感染率较高.结论: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策略.
【总页数】1页(P13)
【作者】范东庆;潘恩春;杨文洲;贾从英
【作者单位】淮安市卫生监督所,223001;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3001;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3001;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2.11
【相关文献】
1.乌鲁木齐市2013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调查 [J], 杨浩峰;何华;张莹
2.广安区14岁以下城区儿童肠道蛔虫感染现状调查 [J], 刘天权;张晓平;董文
3.东湖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评估小结 [J], 舒惠玲;刘璐;王信颖;张艳云
4.东湖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评估小结 [J], 舒惠玲;刘璐;王信颖;张艳云
5.南昌市2005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 [J], 汪德华;范义兵;付仁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坑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统计工作

龙坑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统计工作
为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宜游花园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居民文明卫生素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根据县创卫办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全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了解城区中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及时掌握蛔虫感染流行规律和趋势,日前,该镇八里中学等学校加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相关知识宣传,并积极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统计工作,旨在为创卫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唐恩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盐阜中学2014年
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
(一)调查范围、检查方法
1.调查范围:14岁以下在校学生。
2.检查方法:调查家长及学生,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二)防治工作
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14岁以下儿童。
四、实施内容
(一)健康教育
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
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1.药物选择和治疗原则
按照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的原则。
建议采用阿苯达唑片或甲苯达唑片开展驱虫。
驱虫药品由家长自愿自费到正规药店为孩子购买,并按说明书要求服药。
3.服药前的准备
在服药前,对每个学生发放《告家长书》,使家长和学生对蛔虫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并能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驱虫工作,自行为学生购买驱虫药物。
五、时间安排
(一)3月15日-4月1日,采取健康教育及发放《告家长书》,通知学生回家转告家长或带孩子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二)4月20日-4月30日,蛔虫感染率监测统计工作。
六、资料的统计、汇总
学校分管负责人要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认真填写表中要求相关内容,并妥善保存,做到项目齐全、数据准确,不能弄虚作假。
盐阜中学2014年
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率情况调查汇总表
盐阜中学2014年度
蛔虫感染率调查监测工作小结
依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我校对14岁以下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率调查。
为了能按计划高质量的完成本次调查工作,学校制定了《2014年盐阜中学学生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及职责,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教务处负责此次监测任务的调查检验,资料统计,总结上报。
对于此次监测任务,学校高度重视,学校领导还对调查检验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保证了调查检测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此次抽样调查监测学生105人,发放告家长书475份。
调查监测蛔虫感染阳性0例。
合格率达100%。
通过对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率抽样调查监测,我校2014年14岁以下学生蛔虫阳性率为0%,低于国家3%的卫生标准。
盐城市盐阜中学
201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