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6.28•【文号】•【施行日期】2006.06.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为了解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疫情动态,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考核防治效果和评价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现予印发。

请各地严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二○○六年六月二十八日附件: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一、背景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推算感染人数达1.29亿,表明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及时掌握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

根据《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特制订《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一)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二)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国家和地方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三、监测病例定义本方案的监测病例是指在人群中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原学检查时,发现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虫卵或虫体者即为土源性线虫病病例。

四、监测内容(一)监测点监测1.确定原则(1)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类布点;(2)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应相当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的平均感染水平;(3)监测点所在县(市、区)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能够主动配合并承担一定的监测任务。

安徽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安徽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安徽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根据《安徽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5年)》的有关要求,为及时掌握我省土源性线虫病分布情况、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二)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本方案的监测病例是指在人群中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原学检查时,发现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虫卵或虫体者即为土源性线虫病病例。

三、监测内容(一)监测点监测1.确定原则(1)根据全省经济、人口、地理、气候等因素特点分类布点;(2)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应相当于所在市人群的平均感染水平;(3)监测点所在县(市、区)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能够主动配合并承担一定的监测任务。

2.监测点分布全省共设10个监测点分别为:灵壁县、霍山县、阜南县、长丰县、蒙城县、繁昌县、潜山县、贵池区、绩溪县、休宁县。

监测点一经确定,原则上5年内不变动。

3.监测方法在监测点所在县(市、区),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年在一个片区随机抽取一个乡镇的一个行政村。

总人口数一般不少于1500人,每次受检人数不少于1000人。

或在监测点所在县(市、区)选择1个乡(镇),在该乡(镇)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年在一个片区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

总人口数一般不少于1500人,每次受检人数不少于1000人。

4.监测内容与检验方法(1)人群感染情况监测①内容: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到其它虫种一并登记。

②对象: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③方法:每年9~11月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一粪三检)。

④指标:钩虫、蛔虫、鞭虫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蛲虫计算感染率。

(2)土壤中钩蚴污染情况监测根据2006-2010年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安徽省监测点开展本项工作。

①土壤采样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15户,每户采集蔬菜、水果或其它作物种植地的土样。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岳庙初中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组长:XXX副组长:XXX战华成员:XXXXXXXXXXXXXXXXXX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一)调查规模、对象、检查方法1.调查范围:14岁以下在校学生共1298人。

2.调查对象:驱虫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

3.检查方法:调查家长及学生,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

四、实施内容(一)健康教育。

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

对适合服药物者在志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勉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某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某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某县城区学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了解我县城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掌握动态变化规律。

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降低感染率,切实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为科学防制蛔虫感染提供重要依据。

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我县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工作和防治工作在各级卫生行政及业务主管部门领导下开展。

卫计局、教育局成立领导组,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疾控中心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业务技术指导。

各学校负责协助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监测对象和数量在城关中学、一中、**小学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监测,每个学校抽取100名学生。

四、病例定义粪检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出蛔虫卵,即可确定为蛔虫感染。

五、监测容和方法(一)抽样方法在城关中学、一中、**小学,抽取部分班级参与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监测,每个学校抽取100名学生。

(二)病原学监测1.标本采集(1)对象:被抽到的监测对象;(2)标本类型:新鲜粪便;2.粪便查找蛔虫卵方法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试剂及器材:生理盐水、显微镜、竹签、载玻片。

操作步骤:滴一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用棉签棍或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片的厚度以透过玻片隐约可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

一般在低倍镜下观察,如用高镜观察,需加盖片。

六、职责与分工1、县教育局负责安排对抽样人群进行采样,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通知学生转告家长自行自愿购买驱虫药对学生进行治疗,并统计服药情况。

开展中小学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卫计局负责学生蛔虫感染情况监测的领导安排及协调工作,掌握我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服药效果。

指导驱虫药的选择、用药规等。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指导。

3、学校医务室1.协助被选中班级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调查工作;2.负责收集14岁以下学生花名册、制定本校监测方案。

蛔虫卵检测标准

蛔虫卵检测标准

蛔虫卵检测标准
一、检测方法
蛔虫卵检测主要采用粪便检查法,通过观察粪便中的蛔虫卵来判断是否存在蛔虫感染。

二、检测试剂
1. 生理盐水:用于将粪便样本稀释,以便更好地观察蛔虫卵。

2. 甲醛溶液:用于固定粪便样本,保持蛔虫卵的形态。

3. 显微镜:用于观察和计数蛔虫卵。

三、检测设备
1. 显微镜:用于观察和计数蛔虫卵。

2. 显微镜操作台:用于放置显微镜和粪便样本。

3. 粪便样本容器:用于收集和处理粪便样本。

四、检测步骤
1. 收集粪便样本:采集患者的新鲜粪便样本,用干净的容器收集,避免污染。

2. 稀释粪便样本:将粪便样本与生理盐水按一定比例稀释,搅拌均匀。

3. 固定粪便样本:将稀释后的粪便样本加入甲醛溶液中,固定蛔虫卵的形态。

4. 制作涂片:将固定后的粪便样本制作成涂片,放置在显微镜操作台上。

5. 观察蛔虫卵:在显微镜下观察涂片,寻找蛔虫卵。

根据蛔虫卵的
形态和特征进行识别和计数。

五、检测结果判定
根据观察到的蛔虫卵数量和形态特征,判断是否存在蛔虫感染。

一般来说,如果粪便样本中存在蛔虫卵,则可以判断为蛔虫感染。

具体的判定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和感染情况来确定。

以上是蛔虫卵检测标准的简要介绍,具体的操作和判定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实验室和检测方法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蛔虫卵检测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于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蛔虫感染率检测的通知

关于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蛔虫感染率检测的通知

关于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蛔虫感染率检测的通知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及民办学校、幼儿园、民办非培训机构:按照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根据《沙依巴克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沙党宣创卫办发[2013]15号)中,有关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的指标要求,现将组织区属14岁以下儿童进行蛔虫感染率检测,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体检对象区属14岁以下(1999年6月30日以后出生)在校中小学生。

二、体检项目蛔虫感染检验。

三、时间安排体检时间:6月20日—7月6日交表时间:7月7日前完成所有统计工作,并将表格上报区教育局办公室。

四、注意事项1、辖区各校自行筛选30名14岁以下中小学生参加体检。

2、各校自行与就近医院联系,确定具体检测时间。

五、工作要求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周密部署、做好学生的筛选、组织等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各校要严格按照疾控中心对此项检测的有关要求,对体检注意事项及时作出通知,确保体检工作顺利进行。

3、学生应遵守体检纪律,服从医疗工作人员管理。

体检时,不得请人代检、弄虚作假、隐瞒实情。

4、各校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合理配备带队教师,确保体检期间无安全事故发生。

联系人:阿瓦古丽联系电话:4511407附:1、沙依巴克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检测花名册;2、沙依巴克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检测统计表。

沙依巴克区教育局2013年6月21日附件1沙依巴克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检测花名册附件2沙依巴克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检测统计表。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2016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1.调查范围: 14岁以下在校学生。

2.调查对象:驱虫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不少于300人。

其中每个年级的人数不能少于50人,做为调查对象。

3.检查方法:调查家长及学生,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6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

四、实施内容(一)健康教育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学生蛔虫感染率报告

学生蛔虫感染率报告

学生蛔虫感染率报告1. 引言蛔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摄入带有蛔虫卵的食物或水源而引起。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们生活在集体宿舍中,与同学们共用餐厅和洗手间,从而增加了蛔虫感染的风险。

本报告通过对学生蛔虫感染率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提供给学校及相关部门相关数据,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我们选择了学校中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其进行采样。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标准的剖腹检查法来确定学生是否感染蛔虫,并收集了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住宿情况等。

3. 调查结果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学生蛔虫感染率:在抽样调查的样本中,共有350名学生参与,其中有50名学生被发现感染了蛔虫,感染率为14.3%。

- 性别差异:在感染的学生中,男性学生的感染率为12.8%,女性学生的感染率为15.7%。

女性学生的感染率略高于男性学生。

- 年龄分布: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学生群体感染率较高,而在年龄在16至18岁之间的学生群体感染率相对较低。

- 住宿情况:与住宿条件相关的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走读学校的学生。

4. 讨论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学生蛔虫感染率较高:在所选样本中,学生蛔虫感染率达到了14.3%。

这个数字表明蛔虫感染在学生中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

- 女性学生感染率略高:女性学生的感染率略高于男性学生,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结构的特点以及女学生在饮食卫生方面的个别差异有关。

- 年龄与感染率相关:我们观察到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学生群体感染率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土壤和有蛔虫卵的食物,同时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卫生意识的缺乏。

- 住宿条件影响感染率: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走读学校的学生。

这可能与寄宿制学校生活环境的集中程度有关,同学们共用餐厅和洗手间,增加了蛔虫传播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县城区学校14岁以下儿童
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了解我县城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掌握动态变化规律。

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降低感染率,切实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为科学防制蛔虫感染提供重要依据。

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
我县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工作和防治工作在各级卫生行政及业务主管部门领导下开展。

卫计局、教育局成立领导组,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疾控中心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业务技术指导。

各学校负责协助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监测对象和数量
在城关中学、一中、**小学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监测,每个学校抽取100名学生。

四、病例定义
粪检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出蛔虫卵,即可确定为蛔虫感染。

五、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抽样方法
在城关中学、一中、**小学,抽取部分班级参与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监测,每个学校抽取100名学生。

(二)病原学监测
1.标本采集
(1)对象:被抽到的监测对象;
(2)标本类型:新鲜粪便;
2.粪便查找蛔虫卵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试剂及器材:生理盐水、显微镜、竹签、载玻片。

操作步骤:滴一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用棉签棍或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片的厚度以透过玻片隐约可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

一般在低倍镜下观察,如用高镜观察,需加盖片。

六、职责与分工
1、县教育局
负责安排对抽样人群进行采样,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通知学生转告家长自行自愿购买驱虫药对学生进行治疗,并统计服药情况。

开展中小学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卫计局
负责学生蛔虫感染情况监测的领导安排及协调工作,掌握我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服药效果。

指导驱虫药的选择、用药规范等。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指导。

3、学校医务室
1.协助被选中班级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调查工作;
2.负责收集14岁以下学生花名册、制定本校监测方案。

3.负责统计汇总全校监测资料。

七、资料收集、分析及反馈
(一)收集数据内容
1.14岁以下在校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花名册
2.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3.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统计表
(二)统计分析
1.计算城区学校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率;
2.感染率公式:
感染率=(粪检阳性人数/粪检人数)×100%
(三)数据反馈
完成监测工作后,撰写监测工作报告,反馈给上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

八、质量控制
1.各项监测内容均使用统一调查表和调查方法;
2.使用指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标本检测;
3.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督导检查。

附表1 县城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附表2 县城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汇总表
检验者:复核者:检查日期:年月日
说明:1、此表作为监测点资料上报。

2、表1填表说明:①年龄:填周岁;②民族:填汉字简名,如白族填“白”③检查前3个月内是否服用驱虫药,“1”表示服用,“0”表示未服用;④蛔虫检查结果填写观察到的虫卵数(不乘24),受精和未受精蛔虫卵分别计数,未观察到填“0”;⑤如观察到其它虫卵,均列出虫卵名称,未观察到则填“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