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与东南亚国家相比最高超6倍多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作者:耿德伟傅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04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关键战略,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下完成原始积累并已具有较高的制造水平,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制造业增加值自2012年以来就稳居全球第一,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约达4万亿美元,制造业仍然是对我国GDP实际增长拉动最大的行业,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而对全球制造业的贡献已高达35%,超过美国和日本。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所有产品的具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全产业链”国家,其中钢铁、汽车、手机等220种以上制成品产量世界第一,进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制造业专利申请量保持了14年的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首次跻身全球制造业创新指数15强。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C919大飞机、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多个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制造自主创新实力和强劲竞争力。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在我国快速战胜疫情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支撑。
但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有放缓趋势,面临的国内外约束日益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不断攀升。
一、制造业发展呈放缓趋势,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多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动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8%—33%之间,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出现了下降的苗头,2013年该比重一度下滑2.55个百分点至30.10%,2014年短暂反弹到30.50%,之后四年一直在30%以下。
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劣势

中国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劣势摘要: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时,通常认为我们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本文认为,这种优势只是比较优势,并不必然转化成竞争优势,而且这一优势随着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已逐渐销蚀。
中国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培养自己在研发与创新、营销、品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化能力。
关键词:制造业,竞争优势,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本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可能向所有存在禀赋资源比较优势的市场或产业领域渗透。
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领域,因为中国制造业是最能利用和体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的产业,也是最具创新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已向纵深发展。
当大量的拥有研发、营销技术和品牌优势的着名跨国公司将制造业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以利用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要素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制造业如何守住最后一块拥有比较优势的阵地,这不仅关系到能否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更重要的在于能否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因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时,通常认为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低成本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又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低成本。
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2001—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国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1位。
从评价的八大要素指标中的“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这二项具体指标来看,我国劳动力成本从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10位,比其它指标高出20多位,凸显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且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东南亚国家。
表1 我国在企业管理和科学与进步方面国际竞争力排名要素名称\名称2001年2002年企业管理36 44生产率44 40劳动成本10 12公司绩效36 44管理效率36 44公司文化34 40科学与技术35 33R&D支出30 29R&D人员34 31技术管理38 33科学环境33 31知道产权33 37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的工资报酬做的测算结果同样证明以上结论。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口红利作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红利出现式微的趋势,劳动力成本日趋上涨,外资企业纷纷撤出我国,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冲击,加工贸易前景不甚明朗。
本文尝试通过研究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确保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宝地,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人口红利成为助推剂。
一、我国人口红利渐失我国经济学家将“人口红利”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育率急剧下降,老龄化加速,少儿抚养比急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较大,在老年人口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时期。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减少345万,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
可见,从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呈下降趋势,支撑中国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因素渐渐消失,我国人口进入“未富先老”时期。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几十年来我国处于城乡二元化经济阶段,农业传统部门为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工业部门提供给劳动力的工资只要能够维持最低基本生活费用就可以了,这个阶段劳动力的工资时非常廉价的,人口红利时期就处于这个阶段。
在既定的工资水平基础上,提供的劳动力几乎是无限的,直至随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几乎全部吸纳完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此时劳动力的工资由长久不变转为上升,这个转折点,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的转折点。
2004年我国首次出现“民工荒”以来,劳动力短缺已经蔓延到全国范围,我们可以把2004年作为刘易斯拐点出现在我国的年份。
日本、韩国从刘易斯拐点到人口红利的转折点(高劳动人口占比下降、低抚养比提高)的过程大约是30年,而中国从2004年到2012年只有8年的间隔期,形势紧迫。
(通用)《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通用)《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大数据成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从()视角看大数据的价值体现。
A、资源B、技术C、经济人D、社会参考答案:D《“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产业规模增速目标:年均增长()。
A、8%B、12%C、14%D、15%参考答案:B《“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围绕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设置了()项主要任务。
A、5B、6C、8D、9参考答案:A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夯实“四大基础”的具体内容。
A、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B、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支撑能力C、推动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D、构建面向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参考答案:D数字经济中的发展新路径,从产品功能看,核心是()。
A、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B、从自动控制到智慧感知C、从单一产品到全程服务D、从前端前台到云端云台参考答案:B数字经济中的发展新路径,从价值再造看,核心是()。
A、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B、从自动控制到智慧感知C、从单一产品到全程服务D、从前端前台到云端云台参考答案:A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A、“美新好大”B、“专特美新”C、“小精美特”D、“专精特新”参考答案:D为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做大做强产业本身为()、以强化产业支撑为保障的路径设计。
A、标准B、核心C、路线D、内容参考答案:B以下()构建数字经济试验区,主要是重点探索构建数字经济的新型的生产关系,加快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经济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来助力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
A、雄安新区B、福建省C、浙江省D、四川省参考答案:C以下()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形态与现有体制对撞,规范健康可持续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202413(公需课)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形势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形势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主要指产业数字化,也就是一二三产的数字化转型。
A、数字产品制造业B、数字化效率提升业C、数字产品服务业D、数字技术应用业2、2022年12月15日,在()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B、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C、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D、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3、2020年12月24日,()发布了全国第一部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A、广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浙江省4、截至2023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
A、0.584B、0.764C、0.795D、0.8215、截至2022年底,全世界一共有()家灯塔工厂。
A、130B、131C、132D、1336、()明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
A、党的十九大B、《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7、到2025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产出合计将超过GDP总量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3。
A、0.65B、0.6C、0.55D、0.5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国家统计局定义的数字经济产业范围包括()。
A、数字产品制造业B、数字产品服务业C、数字化效率提升业D、数字技术应用业E、数字要素驱动业2、数字经济的三要素是()。
A、数据流量B、数据资源C、数字网络D、通信技术视程E、数据信息3、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有()。
A、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重要风险挑战B、数字经济仍是大国博弈的战略焦点C、数字经济仍将成为强信心、稳增长、促转型的关键性引领力量D、技术创新和网络升级提供新动力E、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4、在转型中非常具有引领性的前沿技术,比如()等,需要我们要高度关注。
A、区块链B、数字孪生C、Web3.0D、云原生E、边缘计算5、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智能经济、非接触经济等蓬勃发展,()趋势明显。
沭阳县2020年《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新理念素养提升》[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https://img.taocdn.com/s3/m/c9c42b4f59eef8c75fbfb3ff.png)
10、 当前我国经济的最大优势为(C)。 A. 廉价劳动力 B. 资本优势 C. 超大规模市场 D. 出口扩大优势
11、 以下未实施计划管理方式的是( C A. 利率 B. 煤电价格 C. 成品油 D. 土地
)。
12、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A)的工业产值占全世界51%。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29、 尽管国家持续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整体数量和先进程度仍然滞后于城 市。 A A. 对 B. 错
30、 股东以无形资产入股时,无需进行资产划分。 B A. 对 B. 错
31、 在我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 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不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B ) A. 对 B. 错
第 5 页,共 6 页
38、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A A. 对 B. 错
39、 我国经济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形成了稳增长、稳经济的一套良好思路。我国共产党领 导我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与我国经 济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息息相关。 A A. 对 B. 错
24、 深化周边合作,(CD)都是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 A. 欧盟 B. 美国 C. 东盟 D. 日本 E. 韩国
25、 我国当下的发展战略任务和重点有( ABCD )。 A、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B、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C、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D、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3)判断题,共20题,每题2.0分,共40.0分 26、 本讲提到,未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全球化体系中将成为全球化最主要的 推动力量、促进者、受益者。B A. 对 B. 错
4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B ) A. 对 B. 错
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一度跃升为“世界工厂”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以及低廉的要素成本使得大量外资注入,大量的外资不仅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大大推动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条件的变化,劳动工资不断上涨,土地成本的增加,使得以追求成本最低的外资失去了对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兴趣,转而投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或者不得不撤资转而进入越南、缅甸等劳动力成本以及土地成本相对低廉的东南亚国家。
一、前途光明外资注入制造业带来的影响1、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外资的大量注入使得我国的制造业飞速增长。
如表1所示,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年度增长率与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大国相比遥遥领先。
2、对于外贸的影响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达到15.6%,仅次于美国19%的份额,占据世界第二位。
其中,中国制造业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9.7%,1995年的85.6%,一直飙升到2006年的93.6%。
由此可见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以及对外贸易领域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
由表5可见,中国制造业自1995年直2007年期间,出口额国际比重和进口额国际比重呈大幅增长趋势,由此带来的贸易顺差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净出口额由1995年的208.7亿美元(此数额远远落后于德国、日本等老牌制造业强国),增长为2007年的4572亿美元(此时中国已超越了德国和日本不少),12年间以每年超过363亿美元的幅度增长,增长之快,实为罕见。
这其中中国加入WTO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入WTO后我国的国际市场扩大,这使得大部分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面对更大的市场出口更多的产品,然后获得更多的利润。
3、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外资流入制造业领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获得充裕的融资,有利于规模的扩大,同时,随外资而来的还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流程、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完善的销售网络。
2024继续教育公需课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习题及答案

继续教育公需课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习题1.美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一,()数字经济增长最快。
A.中国B.日本C.加拿大D.新西兰正确答案:A2.下列选项中,新时代新征程的首要任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B.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C.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正确答案:B3.下列选项中,关于数字经济概念演变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网络经济阶段→信息经济阶段→数字经济阶段B.信息经济阶段→网络经济阶段→数字经济阶段C.数字经济阶段→信息经济阶段→网络经济阶段D.网络经济阶段→数字经济阶段→信息经济阶段正确答案:B4.下列选项中,关于工业时代产业划分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产业由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来定义B.产业由供给端、生产端来定义C.工业时代对终端的需求和价值是模糊的,而对供给和生产端能更清晰地了解和把握D.把农业、工业、服务业划分为一二三产业,阻挠从专业和产品的角度,从资源配置效率、从产业效率的视角去理解产业分类正确答案:B5.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A.数字中国B.数字强国C.科技强国D.智能中国正确答案:A6.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的内容不包括()。
A.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B.弱化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C.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经济D.完善多元价值传递和贡献分配体系正确答案:B7.产业是经济的核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抓手。
A.产业数字化发展B.军队现代化C.一国两制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答案:A8.进入21世纪,()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A.农业B.科技C.数据D.军队现代化正确答案:C9.下列选项中,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外部竞争压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