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第二讲蛔虫-课件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肠道蛔虫讲课PPT课件

肠道蛔虫讲课PPT课件

食欲不振: 食欲减退, 体重下降
恶心呕吐: 恶心、呕 吐,可能 伴有腹痛
肛门瘙痒: 肛门周围 瘙痒,可 能伴有皮 肤红肿
睡眠不安: 睡眠不安, 容易惊醒
腹痛:腹部疼 痛,多为阵发 性,可伴有恶
心、呕吐
腹泻:大便次 数增多,多为 稀便或水样便
食欲不振:食 欲减退,体重
下降
肛门瘙痒:肛 门周围瘙痒, 可能伴有皮肤
内有蛔虫
病例二:患者出 现食欲不振、体 重下降等症状, 经检查发现肠道
内有蛔虫
病例三:患者 出现恶心、呕 吐等症状,经 检查发现肠道
内有蛔虫
病例四:患者 出现贫血、营 养不良等症状, 经检查发现肠
道内有蛔虫
诊断:粪便检查、血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
症状:腹痛、腹泻、呕吐、 体重下降等
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等
生食蔬菜、水果等食物 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海鲜等食物 饮用未煮沸的水 接触被蛔虫卵污染的餐具、厨具等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虫卵污染的物品或环境 食物传播: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传播虫卵 母婴传播:通过母婴传播虫卵
肠道蛔虫的治疗方法
剂量和疗程:根据年龄和体重 确定剂量,一般需要连续服用 2-3天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肠道蛔虫的预防措施
勤洗手:饭前便 后洗手,避免接 触虫卵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垃圾, 保持室内通风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汇 报 人 员
02 肠 道 蛔 虫 的 概 述

(医学课件)蛔虫及蛔虫病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蛔虫及蛔虫病ppt演示课件

.
64
.
65
其它动物蛔虫病的防治

各种动物蛔虫病的防治均可参照猪蛔虫病进行。 注意对转续宿主的消灭。
.
66

夺取营养: 机械性刺激和阻塞: 宿主吸收虫体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 蛔虫的错误移行:
.
22
猪蛔虫钻入胆管
. 23
(五)症状
1、移行期:败血症、肝脏损害、蠕虫性肺炎和腹膜炎等。 2、成虫寄生阶段:一般无明显症状,影响生产指标。 寄生数量多:胃肠道功能紊乱、生长缓慢、被毛粗乱, 神经症状吸入性肺炎和内脏破裂。还会出现“僵猪”。 异常移行取决于被侵害器官。
.
24
(六)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粪便内蛔虫虫卵检查(荷虫量)。 粪便内排出虫体或吐出虫体。 移行期虫体,肺脏组织的幼虫检查。 血清学检查; 尸体剖检。
. 25
(七)治疗
几乎所有的驱现虫药都可以有效驱出体内蛔虫。
.
26
(八)预防
1、粪便无害化处理; 2、定期驱虫: 3、分群饲养;新购猪先驱虫后并群。 4、饲养管理。
.
2
.
3
二、分类
科 蛔科Ascaridae 种 宿主 猪蛔虫Ascaris suum 猪 马副蛔虫Parascaris equorum 马属动物 狮弓蛔虫 Toxacaris leonina 猫和犬 Ascaridia galli 鸡 犬 猫 牛
4
禽蛔科Ascaridiidae 鸡蛔虫
弓蛔科Toxocaridae 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 猫弓首蛔虫T.cati 牛弓首蛔虫T. vitulorum
.
5
猪蛔虫模式图

寄生虫蛔虫ppt课件

寄生虫蛔虫ppt课件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六一宝塔糖) 伊维菌素(麦克丁)
35
阿苯达唑:
对人体线虫、绦虫和吸虫均有较好疗效。口服 吸收迅速,血药浓度比甲苯咪唑高100倍,肝和 肺等组织中均能达到相当高的浓度。在肝脏迅速 代谢,分解为阿苯达唑氧硫基(亚砜基)和其他 产物。大部分亚砜基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分布于各 组织。代谢产物随尿排出。
38
伊维菌素:
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 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节肢动物有良 好驱杀作用。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 效。
11
生活史小结
1. 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人是 唯一的宿主。
2. 感染期:感染期蛔虫卵
3. 感染方式:经口
4. 寄生部位:人体小肠内,以肠腔的半消化物为食
5. 成虫产卵量大,虫卵经粪便排出体外
6. 成虫寿命一年作用
12
1、幼虫致病:
移行至肺
机械性损伤
幼虫蜕皮 及蜕皮液
毒性作用
肺部炎症、哮喘 速发性过敏反应
腺等器官,异位寄生,造成异位损害
15
2、成虫致病:
(1)寄生小肠
损伤肠粘膜 夺取营养
消化不良和营 养吸收障碍
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间歇性脐周腹 痛、消化不良、腹泻 儿童患者常有神经精神症状(惊厥、夜惊、磨 牙,偶尔会出现异嗜症)
16
(2)超敏反应
排泄物 分泌物
毒性作用
速发性过敏反应
症状: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 结膜炎、蛔虫中毒性脑病
间歇性加剧 放射痛 右肩、背部、下腹部 恶心、呕吐、极度不安 胆道大出血 胆结石、胆囊破裂 胆汁性腹膜炎
19
20
蛔虫性肠梗阻
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占32.8% 虫数较多时,大量成虫扭结成团,堵塞肠管

《人体寄生虫蛔虫》课件

《人体寄生虫蛔虫》课件

尾部:有尾 翼,用于运 动
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 可自行繁殖
蛔虫的生活史
卵期:蛔虫卵在土壤中孵化,进入人体 幼虫期:蛔虫幼虫在人体内发育,逐渐成熟 成虫期:蛔虫成虫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新的蛔虫卵 死亡期:蛔虫成虫在人体内死亡,被排出体外
蛔虫的宿主和感染途径
宿主:人类是蛔虫的主要宿主 感染途径:通过食物、水源、接触等方式传播 感染症状:腹痛、腹泻、呕吐等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体检等
蛔虫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 剂量和疗程: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剂量,一般需要连续服用2-3天 服药时间:空腹或餐后2小时服用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避免饮酒,避免与抗癫痫药、抗凝血药等药物同时服用
蛔虫病的预防控制和公 共卫生意义
蛔虫病的预防控制策略
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蛔虫病的认 识和预防意识
虫体成熟:蛔虫幼虫发育为成虫,可引 起肠道阻塞和营养不良
虫卵孵化:蛔虫卵在人体内孵化成幼虫, 进入肠道寄生
虫体产卵:成虫在人体内产卵,可引起 肠道炎症和过敏反应
虫体移行: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可 引起肠道炎症和过敏反应
虫体排出:成虫死亡后,虫体和虫卵随 粪便排出体外,继续传播疾病
蛔虫病的流行因素
卫生条件:卫生条件差,容易感染 蛔虫
改善环境卫生,减少蛔虫卵的传播途径
定期进行粪便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感 染者
推广使用卫生厕所,减少蛔虫卵的传播 风险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防止食物被蛔虫卵 污染
推广使用驱虫药物,预防和控制蛔虫病 的传播
蛔虫病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 肠道寄生虫病,可导 致营养不良、贫血等 症状,影响人体健康。
蛔虫病的流行病学

寄生虫课件蠕虫、蛔虫

寄生虫课件蠕虫、蛔虫

(二)成虫的致病作用
1.掠夺营养引起营养不良;
2.损伤肠粘膜;
3.引起变态反应
4.并发症
(1)胆道蛔虫症(最常见,64%)
(2)蛔虫性肠梗阻(32%)
(3)蛔虫性阑尾炎
(4)其它
四、蛔 虫 感 染 的 诊 断
01 粪便查找虫卵或成虫
02
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 ○ 改良加藤氏法(定量透明法)镜检虫卵 ○ 浓集虫卵检查(沉淀法、浮聚法) ○ 粪便内发现成虫
一. 成虫
二. 虫卵 受精卵,未受精卵,脱蛋白 膜卵
一. 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 二.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三.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感染方
式:经口感染 四. 幼虫在人体内经肝、肺病作用
1.蛔蚴性肺炎、蛔蚴性哮喘
2.幼虫异位寄生:眼、脑肉芽肿
○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高球蛋白血 症
○ 病原诊断困难
临床类型
○ 皮肤幼虫移行症 ○ 内脏幼虫移行症
形态特点
• 形态特点 – 虫体线形或圆柱形 –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 原体腔(假体腔) – 体壁:角皮层(保护层)、皮下层(具背、 腹、侧四条纵索)、纵肌层(多肌型、少肌 型、细肌型) – 内脏器官呈细管状,包括消化、排泄、神经 和生殖系统(雄性单管型、雌性多双管型) – 虫卵多呈椭圆形,由卵壳和卵内容物构成, 卵壳分三层(受精膜即卵黄膜、壳质层、脂 层或蛔甙层) – 幼虫发育成熟需蜕皮四次
线虫常见种类
成虫特性
01
定居部位:小肠肠腔
02
食性:以小肠内已消化的食物(食糜)
为食
03
雌虫产卵量:24万个虫卵/1条雌虫/天
04
寿命:1年左右
造成蛔虫窜扰的诱因
高热

《蛔虫》ppt课件

《蛔虫》ppt课件
;
;
蛔虫性肠梗阻 ; 蛔虫性肠穿孔
胆道蛔虫症
胆检获虫卵、幼虫、成虫 是确诊的根据。
1.直接涂片法 2.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3.浓聚法 4.实验性驱 5.虫体鉴定
;
2.中医临床诊断: (1) 面部蛔虫斑:〔留意与面部苔癣化白 斑鉴别〕 (2) 指甲白斑 (3) 唇泡 (4) 巩膜“虫影〞
感染阶段:感染性蛔虫卵〔 含蚴卵〕属直接发育型,人 是独一宿主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过污染 食物、饮水,经口途径感染
体内移行:口→小肠→肝脏 →右心→肺脏→气管→咽→ 食管→胃→小肠
寄生部位〔成虫〕:小肠
;
成虫的致病:
(1) 消化功能紊乱: 病症:纳差、腹胀、消化不良、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等。 (2) 营养不良、贫血: (3) 脐周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4) 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
①蛔虫产卵量大;
②虫卵抵抗力强 ;
③生活史简单;
④用未经无害化处置 的人粪施肥或随地大 便;
⑤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
全世界蛔虫感染人数约为 14.7亿
每年约有2万人死于蛔虫 病
感染率具有乡村高于城市
5~14岁儿童感染率最高
;
1.加强卫生宣传,留意个人卫生:饭前便 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瓜果,不饮生水
虫体圆柱形状似蚯蚓体形向头尾两端逐渐变细体表光滑有纤细的横纹两侧各有一条侧线乳白色或淡红色口孔位于头端周围有排列的唇瓣唇瓣内缘有锯齿状细齿
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 ,也是最常见的寄生虫 之一,寄生于人体小肠 中,引起蛔虫病。蛔虫 病呈世界性分布,国内 分布遍及全国。
;
虫体圆柱形,状 似蚯蚓,体形向 头尾两端逐渐变 细,体表光滑有 纤细的横纹,两 侧各有一条侧线, 乳白色或淡红色, 头端钝圆,

(医学课件)蛔虫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蛔虫ppt演示课件
唇瓣
交合刺
.
4
⒉虫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
蛋白质膜
折光性 颗粒 幼虫
卵壳
卵细胞
新月形空隙
.
5
①受精蛔虫卵 (fertile):
宽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卵壳 厚,无色透明,壳内有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之 间有半月形间隙。
蛋白质膜 卵壳 卵细胞 新月形空隙
.
6
②未受精蛔虫卵:
11
生活史要点及需要说名明的问题 1.生活史属于直接发育型,人是唯一宿主, 无需中间宿主. 2.产卵量大,每条雌虫每天产卵量24万个。 3.受精卵在外界发育所需要的条件: 温度(21℃~30℃)湿度、荫蔽、氧充足的土壤 中,约需二周卵内细胞发育为幼虫。再经1周卵 内幼虫经第一次蜕皮成为感染期卵。 4.感染期:感染期卵。 5.感染方法:经口
.
16
胆道蛔虫症:占并发症64%。
临床表现:以突发性剑突下偏右侧 阵发性绞痛为特点,可有钻顶感,疼痛 可放射至右肩及背部,常伴有恶心、呕 吐等。 并可导致胆道大出血、肝脓肿、胆 结石、胆管炎、胆囊炎,穿孔引起胆汁 性腹膜炎等。
.
17
※蛔虫性肠梗阻:
是儿童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 之一, 占第二位,多见于6~8岁学龄 儿童。由于大量虫体扭结成团堵塞肠 道,使正常的肠蠕动发生障碍。 临床表现为急性脐周阵发性绞 痛,伴有腹胀、呕吐、便秘等为主要 症状。阻塞部位多见于回肠,在患者 腹部可触及条索状包块,按之 有活动感。 据78年全国统计19个省急性肠梗 阻病例16944例,其中蛔虫性肠梗阻 为 2997 例,占 17% 。 例如台湾11 岁男孩,手术取虫 1806 条,虫重 4 公斤。
. 12

蛔虫病教学演示课件

蛔虫病教学演示课件

03 治疗方法与策略
药物治疗选择及作用机制
苯咪唑类药物
如阿苯达唑,通过抑制虫体对葡 萄糖的摄取,使虫体失去能量供
应而死亡。
噻嘧啶类药物
如噻嘧啶,通过抑制虫体神经肌 肉系统的传导功能,使虫体发生
痉挛性麻痹而排出体外。
吡喹酮类药物
如吡喹酮,通过干扰虫体表皮代 谢,破坏虫体皮层结构,导致虫
体死亡。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
肉类食品中可能含有蛔虫卵,因此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避免食 入未煮熟的肉类。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途径,加强蛔虫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蛔虫病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开展健康讲座
邀请医学专家或公共卫生专家开展健康讲座,向公众普及蛔虫病的 防治知识和方法。
鼓励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蛔虫病的防治工作,如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推广健 康饮食等,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蛔虫病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 录
• 蛔虫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方法与策略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患者心理支持及生活质量改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蛔虫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 病。
发病原因
肠梗阻
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 、呕吐等,但无蛔虫卵排 出,且X线检查可发现肠管 扩张和液气平面。
并发症风险评估
胆道蛔虫症
营养不良
蛔虫钻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表 现为剧烈腹痛、黄疸等,严重者可引 起胆道感染、胰腺炎等并发症。
长期蛔虫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表现 为消瘦、贫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 – 经口感染,肛门—手—口,自体感染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 致病
– 一般无症状 – 儿童可有肛门搔痒 – 成虫异位寄生于泌尿生殖系统,可引起炎症
• 诊断
– 夜间肛周发现成虫 – 肛门拭子法或透明胶纸法检查虫卵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 流行特点
– 城市高于农村 – 儿童高于成人 – 国内感染率40%-70%
• 幼虫致病
– 蛔蚴性肺炎 – 蛔蚴性肝炎
• 成虫致病
– 肠蛔虫病 • 消化道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 过敏性症状 • 营养不良
– 外科并发症
蛔虫感染的诊断
• 粪便查找虫卵或成虫
– 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 – 改良加藤氏法(定量透明法)镜检虫
卵 – 浓集虫卵检查(沉淀法、浮聚法) – 粪便内发现成虫
– 人体内发育: (60-75天) 感染期卵(经口)幼虫(移行)成虫(小肠)
(小肠肝心肺气管咽小肠)
– 感染方式、幼虫移行、成虫特性
蛔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 生活史特点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条
件下发育3周为感染期虫卵 –经口感染 –幼虫经肠外移行后定居小肠发育成熟
蛔虫的致病
– 高热 – 大量酗酒 – 食入大量刺激性食物 – 剧烈呕吐 – 全身麻醉和腹部外科手术 – 肠内蛔虫数量过多 – 不正规的驱虫治疗
蛔虫引起的外科并发证
• 胆道蛔虫症 • 蛔虫性肠梗阻
• 蛔虫性肠穿孔 • 蛔虫性阑尾炎 • 蛔虫性肝脓肿 • 其他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寄生虫学第二讲蛔虫-课件
幼虫移行症
larva migrans
• 定义: 一些动物寄生蠕虫的幼虫侵入人体(非正常宿主)不能
继续发育,但可在组织中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 主要表现
– 长期发热,全身反应重 – 局部及多脏器肉芽肿性病变 –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高球蛋白血症 – 病原诊断困难
– 成虫寄生于人的结肠 – 幼虫无肠外移行
• 致病性弱,一般无症状,重者可引起脱肛 • 诊断、流行特征及防治同蛔虫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 成虫和虫卵形态 • 生活史特点
– 成虫寄生于回盲部 – 成虫寿命短(雄1周,雌1月) – 雌虫夜间爬出肛门外产卵于肛周 – 虫卵发育快,6h可发育为含蚴卵(感染期
蛔虫感染的流行与防治
• 蛔虫感染的流行
– 流行概况 – 流行普遍的原因
• 产卵量大 • 虫卵抵抗力强 • 生活史简单 • 卫生条件差和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增加了虫卵污染
和虫卵感染的机会
• 蛔虫感染的防治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 形态:成虫似鞭状,虫卵腰鼓形
• 生活史似蛔虫,不同点:
• 防治原则
– 防重于治,防止自身重复感染 – 治疗病人与带虫者
新 鲜 排 出 的 蛔 虫 成 虫
蛔 虫 生 活 史
鞭 虫 扫 描 电 镜 )
蛲 虫 生 活 史
蛲 虫 头 部 ( 扫 描 电 镜 观 察 )
造成蛔虫窜扰的诱因
• 临床类型
– 皮肤幼虫移行症 – 内脏幼虫移行症
线虫
Nematodes
• 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 形态特点
– 虫体线形或圆柱形 –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 原体腔(假体腔) – 内脏器官呈细管状,包括消化、排泄、神经和生殖
系统 – 虫卵多呈椭圆形,由卵壳和卵内容物构成,卵壳分
三层(受精膜、壳质层、脂层) – 幼虫发育成熟需蜕皮四次
线虫常见种类
似蚓蛔线虫(人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蛔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 成虫与虫卵形态
– 成虫:外形、唇瓣、内部结构
– 虫卵:受精卵、未受精卵、脱蛋
白质膜的受精卵、感染期虫卵(含 蚴卵)
蛔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 生活史过程
– 外界发育期: 受精卵含蚴卵感染期卵
(适宜条件下约3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