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经济普查指标解释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一、上级整体布置和安排经济普查作业五年一次。
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于2003年、2008年进行了两次经济普查,本年展开的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方针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工业和第三工业的悉数法人单位、工业活动单位和个别运营户。
意图是全面查询了解我国第二工业和第三工业的展开规划及布局,了解我国工业安排、工业结构、工业技能的现状以及各出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工业和小微企业的展开状况,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状况,全面更新掩盖国民经济各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根底信息数据库和计算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办法是全面选用信息化手法,许多引证手持电子数据收集设备(PDA),对经济普查对像进行现场摄影、数据现场互联网录入,树立全面掩盖普查区的电子地图,进一步进步联网直报系统的使用水平。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刻点是20xx年xx月31日,普查时期材料为20xx 年年度材料,普查时刻由20xx年至2015年历时三年,详细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一是预备阶段(20xx年xx月31日前)。
首要作业是:建立普查安排、执行普查经费;举行普查作业会议,安排展开社会宣扬发动;依照普查计划,拟定普查施行计划、归纳试点计划、数据处理计划和数据质量操控预案等;展开好普查归纳试点;制作普查电子地图,区分普查区域;选配好普查辅导员、普查员,训练好普查作业部队;“地毯式”对普查区域进行清查了解,摸清普查方针总量及散布状况;做好普查数据处理的条件预备作业,弥补有必要的数据处理设备。
二是普查挂号、数据处理与发布、总结赞誉阶段(2014年1月—xx月)。
首要作业是:做好普查现场挂号、复查作业;完结普查编码、数据录入、上报、审阅和检验作业;安排展开数据质量检查,对普查数据进行质量评价;保护好电子地图信息,树立好计算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研讨公报发布,发布普查首要数据;安排展开先进评选活动,举行总结赞誉会议。
三是材料开发、更新保护阶段(2015年1月—2015年xx月)。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核查表填报说明指标解释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核查表填报说明指标解释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被隆重召开。
单位核查表是经济普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填写核查表,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了解各个单位的经济状况。
本文将详细解释单位核查表中各个指标的含义和填报要求,以便参与填写核查表的单位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正确填报。
一、基本信息首先,在填写单位核查表时,我们需要填写一些基本信息。
这些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社会信用代码、所属地区等。
单位名称需要填写完整、准确,社会信用代码是单位在注册登记机关处获取的唯一编码,所属地区则是指单位所在的行政区划。
二、从业人员情况在单位核查表的从业人员情况部分,我们需要填写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量和性别比例。
从业人员数量包括单位的总人数以及男女人数。
性别比例则是指男性和女性从业人员的比例情况。
三、固定资产情况固定资产情况是单位核查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需要填写单位的固定资产总额、房地产情况、机械设备数量和价值等信息。
固定资产总额是指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总价值,房地产情况包括单位所拥有的各类房地产的数量和价值。
四、财务状况财务状况是衡量单位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单位核查表中,我们需要填写单位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额、利润总额等信息。
资产总额是指单位所有资产的总价值,负债总额是指单位所有负债的总额,净资产额则是指单位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
五、经营状况在经营状况部分,我们需要填写单位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成本、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等信息。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单位主要经营活动的收入总额,销售成本是指单位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成本,税金及附加则是指单位需缴纳的各类税金和附加,利润总额是指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净利润。
六、技术创新情况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单位核查表的技术创新情况部分,我们需要填写单位的研发经费支出、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等信息。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变化及西宁市应抓好工作

“ 全 面调查 了解 我国第二产业和 第三产 指标采取抽样调查 方法获得 。
业 的发展规模及布局 , 了解 我 国产 业组
( 三) 清查 开 展 方 式 不 同。在 《 第
织、 产 业 结构 、 产 业技 术 的现 状 以及 各 三次全 国经济 普查 方 案》中, 针 对清 查
生产要素 的构成 , 摸 清我 国各 类企 业和 和普 查 提 出“ 清 查 和 普查 登 记 一 次 完
单位 能源消耗基本情况” 不 同。
成, 普查 和抽样 调 查 相结 合 , 以提 高 普
( 二) 指标 设 置 不尽 相 同。 前 两次 查效 能, 减轻基层 负担” , 采取编制核 查
普查填报 的表 式分 三类 , 一是 普查 通用 单位底 册 的方 式替代 清查 。前 两次 普
表, 二是专 业普查表 , 三是 部 门普查表 。 查 中清查 工作在 正式普查 前先行 开展 ,
一
力、 能源 消耗 、 科 技 活 动情 况 等。普 查
、
第三次全国经 济普查 的 目的对 标 准 时点 为 2 0 1 3年 1 2月 3 1 日, 时期
象和 内容
资料为 2 0 1 3年度 。 二、 第三次全国经济 普查 同 以往 普
国务 院决定 开展 第 三 次全 国经 济
之 以其他 必要的 内容 : “ 三上一房一重” 终端数据采集设备 ( P D A ) 和 电子地 图,
经济普查需要的三个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经济普查需要的三个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经济普查是一个国家经济数据的重要来源,它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了解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趋势。
在进行经济普查时,通常会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表格,以便进行更好的分析和比较。
下面介绍三个经济普查中常用的表格类型:1. 收入表格(Income Table):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收入表格可以了解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收入情况。
收入表格通常包括各种收入来源(工资、投资收入、财产收入等)、收入水平的分布情况、收入的动态变化等信息。
这些数据有助于政府和研究机构制定更好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 就业表格(Employment Table):就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就业表格可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就业情况和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
就业表格通常包括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不同行业的就业人数等信息。
这些数据有助于政府和企业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教育和培训政策,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 产出表格(Output Table):产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产出表格可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生产情况和产出价值的分布情况。
产出表格通常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同行业的产出价值、生产者价格指数、劳动生产率等信息。
这些数据有助于政府和企业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潜力,制定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经济普查需要的三个表格——收入表格、就业表格和产出表格,对于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趋势,制定更好的经济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进行经济普查时,对这些表格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要特别重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示例2:经济普查是一种重要的调查方法,用于收集和分析经济数据,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广州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普查工作手册(2013年建筑

三、几个重点指标及注意事项
2、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要填写准确 理由:企业填“是”或“否”,财务状况表中利润的相 关平
衡公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
填准确。
三、几个重点指标及注意事项 从业人员及工资表
1、减少了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分类; 2、 “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平均人数” 即相当于“计算劳 动生 产率的平均人数” 。 3、新增了“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期末人数” 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最 后一日24时企业实际拥有的、与主营业务活动高度相关的 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 已经不再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人员。
计算和填写方法二 :没有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 业,要通过计算后填报。 建筑业总产值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建筑业总产值=∑[(分部分项完成实物工 程量×预算单价)×(1+间接费率)]×(1+利润率) ×(1+税率) 具体计算方法: 工料单价法 综合单价法 部位进度法 工序比重法 直接费率法
工料单价法
变更:“01签订的合同额”改为“01签订合同额”。
二、建筑业普查主要表式、内容变动
(二)专业表主要变动
《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经营情况》(C604-3表)的修订情况:
取消 “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及其分项
二、建筑业普查主要表式、内容变动
(三)通用表变动
601表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统计标准修订 启用新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每年更新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从三经普开始使用。
理解“签订的合同额”这个指标要紧扣五个 要点
填报依据: • ①有施工合同管理台帐的企业,依据施工合同 管理台帐填报; • ②没有施工合同管理台帐的企业,依据企业与 项目建设单位签订的各种施工合同文本。 计算方法: • 签订的合同额=上年结转合同额+本年新 签合同额,即:01=02+03
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15.02.27•【字号】•【施行日期】2015.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根据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本市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批发和零售业(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本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45668个,从业人员194.8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22.9%和32.6%。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75.9%,零售业占24.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70.2%,零售业占29.8%(详见表3-1)。
表3-1按行业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3.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3%,外商投资企业占4.5%。
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的0.5%,股份有限公司占0.3%,有限责任公司占4.8%,私营企业占85.8%。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71.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1.3%,外商投资企业占17.4%(详见表3-2)。
表3-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二)资产总计201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2470.0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51.1%。
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8158.4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311.6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60.3%和103.8%(详见表3-3)。
表3-3按行业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本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15003个,从业人员71.8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57.8%和22.7%。
朝阳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规模(限额)以下法人单位普查表...

企业财务状况
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210)□ 指标名称 甲 一、年末资产负债 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原价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二、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1是 2否 计量单位:元 本年 1
代码 本年 指标名称 代码 1 乙 甲 乙 — 其他业务利润 311 202 销售费用 312 208 管理费用 313 209 其中:税金 314 213 财务费用 317 217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322 218 营业利润 323 219 利润总额 327 — 应交所得税 328 301 三、其他资料 — 307 本年折旧 211 309 应交增值税 402
(电价格范围:0.48元-1.5元/千瓦时或度)
三、能源统计方法
煤炭消费量(吨):
煤炭
1.按实际称重填报。
2.用财务账上全年购入煤炭的金额推算消 费量。 (煤炭的价格范围:300元-1000元/吨)
三、能源统计方法
天然气消费量(立方米):
天然气
1.天然气表抄表数据。
2.天然气提供单位的收费单据。 3.用财务账上单位全年的购进天然气的金 额推算消费量。 (天然气价格范围:2元-4元/立方米)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财务状况
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210) □ 1是 2否 计量单位:元
指标名称 代码 本年 指标名称 代码 本年 1 1 甲 乙 甲 乙 一、年末资产负债 — 其他业务利润 311 应收账款 202 销售费用 312 固定资产合计 208 管理费用 313 固定资产原价 209 其中:税金 314 资产总计 213 财务费用 317 “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负债合计 217 投资收益(损失以“ -”号记) 322 总额”项本年增加数填报。 所有者权益合计 218 营业利润 323 注意:本年折旧是当年计提 应交纳的税金,不含期初未 其中:实收资本 219 利润总额 327 抵扣税额。 的固定资产折旧,不要填报 二、损益及分配 — 应交所得税 328 为历年的累积折旧。 营业收入 301 三、其他资料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 营业成本 307 本年折旧 211 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 营业税金及附加 309 应交增值税 402 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 税款+出口退税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09.26•【文号】国统字[2013]56号•【施行日期】2013.09.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通知(国统字〔2013〕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现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9月26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5号),制定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
一、普查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一)普查目的。
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系统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各主要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以及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的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
以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底数为主,辅之以其他必要的内容。
2.优化方式。
科学设计普查业务流程,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以提高普查效能,减轻基层负担。
3.统一组织。
在普查机构的集中领导下,统一设计方案、统一布置培训、统一实施调查、统一处理数据、统一发布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经济普查指标解释
柘汪镇匡玉立
1、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2、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累计数填报,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
3、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金和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累计金额数填报。
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累计金额数填报。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