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纽约高线公园案例分析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一、案例概述工业遗产改造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废弃的工业遗址转化为具有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公共空间。
本文将介绍国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分析其艺术设计手法,并探讨其成功经验。
二、案例分析1.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前身是一个钢铁厂。
经过改造,公园如今已成为一个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设计者利用原有的工业设施,如高炉、铁轨等,创造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景观。
同时,通过植被绿化和自然水体的引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2.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前身是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
设计师保留了原有铁路的特色元素,如铁轨、枕木等,将其融入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高线公园如今已成为纽约市的文化地标,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
3.英国利物浦港湾改造利物浦港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工业区。
经过改造,港湾地区变身为一个集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中心。
设计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如船坞、码头等,并将其与现代建筑和景观设计相结合。
同时,通过引入艺术装置和文化活动,提升了区域的文化价值。
三、艺术设计手法分析1.保留和再利用原有工业元素在工业遗产改造中,保留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元素是关键的艺术设计手法之一。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能为新的空间增添独特的魅力。
设计者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创造出富有创意的景观和空间。
2.引入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将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引入工业遗产改造中,可以改善区域环境,提升空间品质。
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加入,能够软化硬质空间,提供宜人的休闲环境。
同时,生态设计还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结合文化和艺术装置文化和艺术装置是提升工业遗产改造空间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能够丰富空间内涵,吸引更多人流。
同时,艺术装置的运用还可以为空间增添视觉冲击力,提升空间的艺术美感。
国外公共空间改造案例

国外公共空间改造案例咱来唠唠国外那些超酷的公共空间改造案例。
一、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1. 前身状况。
这高线啊,以前就是个废弃的铁路。
想象一下,那铁轨就那么孤零零地废弃在那,周围杂草丛生,就像一个被城市遗忘的角落。
附近的居民可能每次路过都得皱皱眉头,这地方又破又乱,还占着一块不小的地儿,简直就是城市里的一块“伤疤”。
2. 改造思路。
后来呢,有一帮超有创意的人就想啊,这铁轨能不能变成个特别的地方呢?于是他们就打算把这个废弃铁路改造成一个空中花园。
这个想法可太妙了,就像给城市里废弃的东西来了个大变身。
3. 改造后的效果。
现在的高线公园那可不得了。
走在上面,就像走在一个悬浮在城市半空的绿色走廊里。
两边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娇艳的花朵在风中摇曳,还有翠绿的灌木像一个个小卫士。
人们可以在这儿散步、慢跑或者干脆坐在长椅上晒太阳,看看下面繁华的街道。
而且这里还经常举办一些艺术展览啊,小型音乐会啥的。
就这么个以前没人要的破铁路,现在成了纽约的一个超级网红打卡地,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慕名而来。
二、哥本哈根超级线性公园(Superkilen)1. 当地需求与背景。
哥本哈根有这么个地方,那是个多种族聚居的区域。
以前啊,这个地方没啥特色,各个族群之间也好像有点隔阂。
当地政府就琢磨着,怎么能让这个地方变得有活力,还能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呢?2. 改造创意。
他们就搞了个超级线性公园。
这个公园可太有个性了。
他们从全世界各地收集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装饰这个公园。
比如说,从摩洛哥运来了彩色的瓷砖,在公园里铺成了超美的图案,就像把摩洛哥的神秘风情直接搬到了哥本哈根。
还有从中国弄来的健身器材,中国那种传统的石制健身器材放在公园里,又实用又有特色。
3. 对社区的影响。
这公园一建成啊,整个社区都变了样。
不同种族的人都爱到这儿来玩。
小孩子们在那些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奇特设施上玩耍,大人们就坐在旁边聊天。
就像一个大熔炉,把不同的文化都融合在了一起。
现代著名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现代著名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那我给你说一个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的案例吧。
你能想象吗?以前啊,这就是个废弃的铁路高架桥,就那么荒废在纽约城里面,像个没人要的大铁架子,破破烂烂的。
但是呢,有一帮超有创意的家伙,他们看着这个大铁架子就想啊,这要是能变成一个公园,那得多酷啊。
于是,就开始动手改造。
他们在这个高架桥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就像是给这个铁家伙穿上了一件花花绿绿的大花衣。
那些花啊,五颜六色的,春天的时候就像一条彩色的飘带悬在半空。
而且啊,他们还保留了原来铁路的一些元素,比如说铁轨啊,枕木啥的,巧妙地把这些融入到景观设计里。
你走在公园里,一会儿看到旧铁轨从脚边穿过,旁边还开着娇艳的花朵,这种新旧结合的感觉特别奇妙。
沿着高线公园走,你还能看到好多超酷的艺术装置。
有些奇奇怪怪的雕塑就那么摆在花草中间,像是从外星来的一样,特别吸引人的眼球。
再说说这个公园的布局吧,它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设计。
一会儿这儿有个小广场,你能坐在那儿休息,看看周围的高楼大厦,看看下面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流,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里,但是又和整个城市紧密相连。
一会儿那儿又有个弯弯的小道,两边的植物长得郁郁葱葱的,就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小隧道。
高线公园就像是纽约这个繁华都市里的一个绿色精灵,它把废弃的东西变得超级有用又超级美,给城市里的人提供了一个特别的休闲去处,简直就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超级明星案例。
机会主义景观理念诠释下的“城市山水”塑造--以纽约高线公园为例

2021·04一、机会主义景观机会主义表现为较强的目的性和实践性,体现在为达成目标可采取一切可用方式和途径,以非常规手段来实现最终目标。
机会主义景观理念倡导在一切可用于塑造、表现生态景观的城市场所内,依托时代背景而就地取材塑造“城市山水”,意在展示自然、社会、人类所共处的大同环境与融合之美。
其倡导的景观理念和设计思想,在纽约高线公园项目中有着清晰体现。
二、高线公园项目(一)历史背景如图1所示,高线公园前身为建设于1930年的高架货运铁路线,高达30英尺的桥身悬跨于地面之上,消除了铁路道口对地面交通的阻隔,保障了人车安全,提高了货运效率。
1980年高线停止列车通行并被荒废。
1999年非营利性团体“高线之友”成立并与政府、设计公司合作,提出保留高线并改造为跨于街道之上的“空中游园”,为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既保护了工业遗产,又开发出独特的铁路工业文化景观。
(二)设计理念高线项目旨在保护铁路工业遗址,开拓自然景观,打造都市背景下的“城市山水”。
设计师保留了桥梁主体结构,复原其工业建筑风貌,以存留高线的工业历史气息,并依托铁轨、枕木、石砾、道岔等设施,凸显高线铁路符号。
同时,通过自然景观增强高线生态特色,使其与原有的工业色彩相融合,体现粗狂质朴的自然风貌,塑造以现代城市为背景的“城市山水”景观空间。
此外,通过开放的公共休闲空间吸引游客,带来可观的人气和关注度,推动周边街区更新和经济发展。
(三)设计特色第一,就地取材,展示原生态之美。
高线公园的设计特色在于将景观植被与人工材料“嫁接”在废弃的铁路高架桥面。
通过开发现有的废弃交通建筑物,既节约了城市土地,又使荒废的铁路高架桥得到循环利用,并保留了桥梁特有的工业风貌和历史特色,传承了城市的工业文化。
在桥面设计中,设计师保留铁路设施作为景观小品,以复原高线昔日风貌,展现铁路特有的荒凉、孤寂;在植物选择上,设计师选择当地特有植物(部分植物为自然生长的),以草类和多年生植物为主,进行拼接种植,打造动态的自然景观。
优秀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优秀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引言:景观设计是为了营造宜人的环境和提供美学体验而对公共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创造舒适、美丽和与自然融合的环境。
本文将分析几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重点探讨其设计理念、空间规划和材料运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
一、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西区,是一座占地约2.33英亩的公共景观空间,其灵感来自于巴黎的拉布雷山与巴塞罗那的米拉之家。
这个城市公园是在2014年开放,并迅速成为纽约市的一个标志性地标。
设计理念: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将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一个环境友好、社区友好的公共空间。
设计师充分利用原有结构,保留了铁路轨道、桥梁和其他工业元素,并通过添加现代化的景观元素,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户外休闲空间。
空间规划:纽约高线公园采用了多层次的规划方式,将不同功能区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公园的入口有一个宽敞的广场,作为集会和活动的场所。
沿着铁路轨道,有植物花园、休息区、露天剧场和餐厅等。
公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位于上层的花园,那里有各种植物和树木,供人们漫步和休息。
材料运用:在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中,材料选择对于创造独特的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使用了可持续的材料,如回收木材、混凝土和铁艺,使公园看起来既现代又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协调。
绿化带的植物选择也十分丰富,包括灌木、花卉和树木,为公园带来了生机和自然的美感。
成就和影响: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空间规划和美学价值上,还体现在其对城市社区的积极影响上。
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城市风景和交流互动的场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公园还促进了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形象。
二、新加坡未来港湾新加坡未来港湾是一项规模庞大的景观设计项目,旨在将新加坡的港口地区改造成一个多功能的城市空间。
这个项目于2011年开始,并于2019年完工。
作为亚洲最大的景观设计项目之一,新加坡未来港湾的成功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知。
High-line,纽约高线公园设计分析

位置美国纽约v1.0可编辑可修改v1.0 可编辑可修改可编辑可修改v1.0v1.0 可编辑可修改v1.0 可编辑可修改项目名称纽约高线( High Line )公园建筑性质公共设施设计单位 / 建筑师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建筑事务所规模 6 英亩 21 公里概念原型法国巴黎的 Promenade plant ée( 绿荫步道 )区位概况公园建在高架桥升高的铁轨路基上,高出街道水平面 18 至 30 英尺。
沿着 10大道从 Gansevoort Street 开始,到 30th Street 结束成南北走向,高线公园全长 1英里。
共有 9 个出入口,其中 14街、 16街、 23街、30 街有电梯。
开放时间为早 7点到晚上 11 点。
公园有公园警察值勤,不能在花草路上行走,不能随手采撷花草,不能骑自行车、玩滑板等设计概念“植—筑”( Agri-Tecture )概念是整个设计策略的基础——地面铺装和种植体系的设计呈现出软硬表面不断变化的比例关系,从高使用率区域( 100% 硬表面)过渡到丰富的植栽环境( 100% 软表面),为使用者带来了丰富的体验。
背景 1847 年,纽约市政府批准了通往曼哈顿西区的街边铁路工程计划。
为了安全起见,铁路部门租用了许多人(通常这些人被称为“西区牛仔”—— "West Side Cowboys" )骑着马在火车的前面挥舞旗子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尽管这样,铁路上行驶的货运列车还是和其他的交通工具发生了许多的事故,因而第十大道也一度被称为“死亡大道”。
对这些事故的社会大讨论持续了许多年。
在 1929 年,市政府,纽约州政府和纽约中央铁路局( New York CentralRailroad )通过了西区改造计划( West Side Improvement Project ),其中就包括了 High Line ,这条 13 英里( 21 公里)长的架空铁路工程取代了原本穿越 105 条街的地面铁轨,并增加了 32 英亩( 130,000 平方米)的面积,直达 Riverside 公园。
作品赏析-纽约高线公园案例分析

高架草坪
WE ARE THE ONE DIFFIERRENT
高线二期工程中强调了空间设计和种 植的独特性,其中位于23街的高架 草坪值得我们分析。
节点设计
23街入口
23街作为二期工程中的一部分,融合了历史仓库、 住宅大楼和新建建筑。尺度显得更具亲和力,更 为饱满,更加私密,给人一种脱离大城市而更专 注于社区的感觉。入口的设计拥有典型的现代感, 走上去,仿佛从繁忙都市进入了公园般的社区。
整体分为三段,全长2.4公里,总面积6英亩: 第一段:从Gansvoort街到二十街的一段(共九个街区,约 占总长的三分之一); 第二段:从二十街到三十街的第二段; 第三段:从十大道的三十街到哈德逊河及三十四街,将与规 划中的“哈德逊庭院”新中城商业发展区的河滨开放空间相融 合,形成全新的哈德逊河畔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总结评价
设计的优点与评价
AON ONE
01
改变了步行道与植被的常 规布局方式,将有机栽培 与建筑材料按不断变化的 比例关系结合起来,创造 出多样的空间体验。
AON ONE 02
硬性的铺装和软性的种植 体系相互渗透,营造出不 同的表面形态,为使用者 带来了不同的身心体验。
AON ONE 04
AON ONE 03
23街的草坪是高线公园里唯一 的一块草坪,面积为4900平方 英尺,在这里可以欣赏曼哈顿 的天际线和周围河道的美景。
草坪本身提供了独特的游憩 空间,可坐可躺,踏实和平 和,是绝佳的散心之所。
高架草坪是由一个拱形、轻型的步行桥上,材质是由 钢铁和木头制成的,草坪的最北端向上“卷起”,把 台阶座椅上的参观 者抬升到几英尺高的空中,这种 立体空间感让这个草坪变得充满灵气。
纽约高线公园
New York High Line Park
城市公园改造设计国外案例

城市公园改造设计国外案例那我给你讲讲纽约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改造案例吧。
这高线公园以前可是个废弃的铁路呢。
你能想象吗?就那么一条破铁轨,横在那儿,啥用没有,还挺碍眼的。
但是呢,人家纽约人可有创意了。
他们就想啊,这地儿能不能变成个超酷的公园呢?于是就开始动手改造。
他们保留了很多铁路原来的元素,像铁轨啊,还有那些铁架子啥的。
然后在这些基础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走在公园里,就感觉像是在一条绿色的空中走廊上漫步。
一边是城市的高楼大厦,一边是这些充满生机的植物,这种对比特别有趣。
而且啊,公园里还有很多小广场、休息区,人们可以坐在那儿聊天、晒太阳,或者看看街头艺人表演,可惬意了。
再说说德国的蒂尔加滕公园(Tiergarten)。
这公园原本也有些年头了,设施啥的都有点老旧。
德国人就开始精心规划改造。
他们把公园的道路重新修整了,让人们走起来更舒服。
而且还新建了好多特别有设计感的桥梁。
这些桥横跨在公园的湖泊或者小河上,就像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他们还在公园里设置了不同主题的区域。
比如说有专门给孩子们玩的儿童乐园,里面的游乐设施都特别新颖,像那种超大的木质攀爬架,看着就很带劲。
还有给爱运动的人准备的健身区域,有各种健身器材,周围还种满了树,运动的时候还能呼吸新鲜空气。
整个公园改造之后,既保留了传统德国园林的那种严谨和美感,又增添了很多现代的活力元素。
还有伦敦的奥林匹克公园(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
这可是因为奥运会才改造的呢。
以前那块地儿有点乱糟糟的,为了奥运会,英国人可下了血本。
他们建了超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这些场馆的造型都特别酷炫,像是一些巨大的银色贝壳或者未来的飞船似的。
但这公园可不光是为了运动员和看比赛的人准备的。
奥运会结束后,他们就把这地方改造成了一个大众都能享受的公园。
有大片大片的草地可以野餐、晒太阳,还有很多艺术雕塑散布在公园里,给整个公园增添了不少艺术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布局 第二段
高架公园二期从西20街到西30街,全长半英里,公园 总长1英里。新入口处位于西23街、西26街、西28街 和西30街分别增设了新入口。整个公园覆盖了完整的 无障碍通行道,并在西30大道和西23大道设置了两台 升降电梯以补助西14大道和16大道现有的两台电梯。
二期工程设计了 一系列景观小品 造福公众,例如 “草坪和台阶座 椅”则是一个面 积为455 平米 的 大草坪,上面的 休闲座椅是由西 22 大 道 和23 大 道 回收来的柚木制 作而成的;“野 花花坛”则是一 个 位 于 西 26 大 道 和 29 大 道 之 间 的 直线形人形步道。
全段鸟瞰图
结构布局
结构布局
第一段
最南端的三分之一段从甘斯沃尔特街延至 西二十街,长约半英里(约0.8公里), 途中横跨第十大道。公园第一段改造由混 凝土和绿化景观带组成,改造时留下了生 长繁茂的野花野草,还在某些区域保留着 原先纵横交错的铁轨。 即使夜间行人也可 以在草丛中行走或闲坐。这里灯光柔和而 均匀,光源都隐藏在膝盖以下的高度,而 从空中俯瞰,线状的光源流动而有韵律。
03
克林顿/“地狱厨房”
近年来由于其接近曼哈顿中城商业 区的地理位置,在房地产开发商的 持续投入之下,带来高速的发展, 如今地狱厨房在行政上被冠以克林 顿(Clinton)的官方名称,这里已 经变成各种世界美食的聚集地,每 年都有国际美食博览会在这里举办, 变成了美食爱好者的天堂。
结构布局
高线公园整体呈线形游走于城中
高线公园
废弃高架铁路改造
高线工程的核心是“保护”和“再利 用”。 作为政治、生态、历史、社会和经济 可持续项目,高线公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背景分析
场地精神
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绿化的新标杆
将各街区联系起来
创造了一种审视城市的新视角
远离地面街道的铁路有效地保障 景观能对城市生活的质量带来巨 原是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空中货 创新设计和可持续设计下的三分之一铁路环绕着哈德逊铁路站 场,位于西三十街和西三十四街之间。终 段铁路野花盛开,杂草丛生,属于CSX运 输公司所有。
“漫步”的理念重新融入城市公 园体验中。高出地面30英尺的空 中步道带来了独特的城市体验, 人们在深入城市的同时也在远离 城市。高线的设计将城市作为灵 感激发点和交流媒介,与起初 “逃离”城市的构想截然相反。
02
西切尔西
过去是股票肉类包装区,大型工厂和仓库 林立街道。西切尔西现在拥有世界最大 最密集的画廊。2005年,大部分西方城市 规划的部门,允许高线路的重用,鼓励继续 使用前工业空间,因为艺术画廊鼓励沿街 经济增长通过。最近受到地标保护委员 会批准,保护该地区重点工业的历史,包 括许多社区的工厂和仓库历史建筑。
结构布局 在垂直方向上
建筑构架最小处宽度为9至15米,厚度为 46至61厘米,给局部布景造成困难;由于 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关系,难于为公众提供 新的台阶和电梯等通达途径等。该项目的 实施在整个美国也是空前的,因此,设计 必须创新,特别是在其造景材料特性方面, 加入环保材料和技术,分阶段实施,制定 短期和长期规划,还要充分考虑未来公园 的维护和运行。
了路面交通安全
大改变
运铁道线
图标
作者简介
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和城市设计师 詹姆斯·科纳
毕业于
1983年毕业于 英格兰曼彻斯特都市大学, 获得学士学位。
深造于
1986年,毕业于美国宾西法 尼亚大学,获得风景园林和 城市设计双硕士学位。
创始人、总裁
詹姆斯·科纳场域运作 事务所(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设计理念
简单
慢
创新
野性
静
保护
简单与综合
尊重高线固有特点,将已存在元素作为重点, 简单地强化原有肌理,并综合运用各种设计技 术与操作手法。
野趣及网络化
关注水平的流动性与蔓延,将旅途中的各式建 筑及事物形成网络,增强联系性,给游览者一 种沉浸式徜徉野道的超现实体验。
结构布局
项目基地
区位分析
纽约高线公园位于曼哈顿西侧,跨越23个街 区,其中与肉类加工区、西切尔西区及地狱 厨房/克林顿区三个重要区域相连。高线公园 原是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空中货运铁道线。 该轨道曾是西部开发项目的一部分,远离地 面街道的铁路有效地保障了路面交通安全。
主任、教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系
设计主题
深入城市的同时也在远离城市,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睹城市的风采
高线的设计将城市作为灵感激 发点和交流媒介。
“漫步”在高出地面30英尺的 空中步道带来了独特的城市体
验。
创造与动态
景观设计之中加入丰富的创造性与想象力,始 终将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动态的、弹性的过程。
场地周边环境
高线贯穿曼哈顿最具活力的三个社区:肉类包 装区、西切尔西,地狱的厨房/克林顿。当高线 建于1930年代,这些居民区所支配工业和交通 等用途。现在有很多的仓库和工厂被转化为 艺术画廊、设计工作室、零售商、餐厅、博 物馆和住宅。
01
肉类包装区
大约在1900年,这个地区有250多家肉 类包装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近 几十年来,作为工业用途也下降了年的 今天,工业大厦现在拥有了许多餐馆, 夜总会、设计和摄影工作室,还有时装 店。Gansevoort 街的角落和华盛顿 街,在高线的南端,未来的位置是一个 新的美国艺术设施惠特尼博物馆。
纽约高线公园
New York High Line Park
CONTENTS
目录
ONE
项目简介
TWO
结构布局
THREE
专项设计
FOUR
总结评价
项目简介
New York
High Line Park
高线公园
公园概况
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是一个 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 花园。原来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连接 肉类加工区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逊港口 的铁路货运专用线,后于1980年功成 身退,一度面临拆迁危险。在纽约 FHL组织的大力保护下,高线终于存 活了下来,并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 花园走廊,为纽约赢得了巨大的社会 经济效益,成为国际设计和旧物重建 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