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浅析

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浅析摘要: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对政府形象这一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实施有效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在分析中国政府形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 要塑造良好的中国政府形象,主要有以下措施可供选择:从政府形象特点入手、建设现代政府文化、公务员民主法治素养的提高、提高政府对经济的领导力。
关键词:政府;政府形象;形象塑造;1 引言所谓政府形象是指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外在表现,是公众心目中对政府的言行、表现所形成的感觉、印象、评价和结合。
其核心是政府日常表现出来的与公众息息相关的政务行为。
政府形象的形成是由公众和舆论对政府的领导人、公务员、公共政策、行政行为、行政文化、建筑物等等与政府有关的事物直接或间接地感知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印象。
它是政府管理中的一种无形力量,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良好的政府形象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将公众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政府目标上来,激发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使政府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
否则,将令公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使政府工作限于被动。
2 目前政府形象塑造的成绩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的政治文化素养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多数人特别是中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不满足与当前物质生活所带来的享受,他们开始追寻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更加关注自身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既得利益。
此外,他们把国计民生等国家大事时时装进心里,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志愿者自发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协助政府维护灾区秩序,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反映了我国公民意识到一种觉醒。
而这种公民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是来源于我国国民教育的进步;另一方面,是政府在引导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过程中对大多数公民产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民众政治素养的提升。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形态基本上都是一种管理模式,即管理性政府。
这种政府形态大致有三种基本的历史类型: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治理型政府。
申论范文:提升工作颜值 彰显政府形象

申论范文:提升工作颜值彰显政府形象提升工作颜值彰显政府形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提高政府形象的整体素质,提升工作颜值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政府形象的重要性、工作颜值的定义与内涵以及提升工作颜值的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政府形象的重要性政府形象是政府部门在广大民众心中的形象和认知,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树立政府的权威形象,有效地推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政府形象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效率、公信力以及民众的满意度,因此,提升政府形象成为了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工作颜值的定义与内涵所谓工作颜值,就是政府部门工作的外在展示,包括政府办公环境、工作设施、工作人员仪表等方面。
工作颜值是政府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了政府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进而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政府工作颜值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办公环境:一个整洁、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是提升政府工作颜值的基础。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办公环境的管理和维护,保持公共办公区域的卫生和整洁;合理布局办公设施,确保工作人员的舒适和便利;提供高效的工作设备,提升工作效率。
2. 工作仪表:政府工作人员的仪表端庄、整洁,体现了政府部门的专业形象和工作态度。
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穿着得体、仪表端庄,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形象。
3. 服务态度:政府工作颜值的提升还需要注重服务态度的改进,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
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咨询、投诉、办事等业务,让民众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服务。
三、提升工作颜值的实践方法1. 意识和引导: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工作颜值的意识和引导,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工作颜值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学习,增强政府部门对工作颜值意义和实践方法的了解,形成共识。
2. 设施改进:政府部门应通过设施改进,提高工作环境和工作设施的质量。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当前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摘要]:本文通过论述政府形象的科学内涵、特点、影响因素及社会作用,提出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对政治、政府以及政策的关心度也随之提高,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管理领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通过对种种现实状况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政府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去适应新的环境,以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去实现新的目标,需要政府公职人员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参与竞争,需要政府以全新的形象去应对挑战。
因此,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在这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政府对内塑造良好形象的内容,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塑造良好形象的积极措施。
[关键字]:危机处理政府公关制度建设政府形象绪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管理领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加入WTO势必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必然包括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国内外的公众将依据变化的环境对政府形象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评价。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传统性官僚体制的惯性使然,同时又受到社会环境变化和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的恶劣影响,使得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形成政府工作人员尸位素餐,政府机构构成臃肿,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世,趋利行为严重的不良政府形象,这就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使我国政府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
有些具体地方性的政策得不到群众的认同、理解与支持;有的政府部门只对上负责,而忽略了对地方群众的负责。
同时,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活跃,使得政府在管理领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一种宏观和微观的严峻环境下,需要政府以一种新的思维理念去适应新的环境,以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去实现新的目标,需要公务员以崭新的姿态参与竞争,需要政府以全新的形象去应对挑战。
目前,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缺乏效率等不良行政,以及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这将严重损害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
政府形象概述

公共危机下的政府形象存在的问题政府形象是指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是一种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政府行为又是有效政府能力的保障。
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才能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1]。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
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
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利用的能力资源,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它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在我国公共关系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系列政府形象问题。
一、政府公关形象淡薄公共危机的发生后,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仅仅关注于如何处理目前的危机事件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般不需要和社会公众沟通,也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宣传,只需贯彻执行政策,主观意识较强。
但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却容易脱离实际,贻误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其实预警防范是公共危机的基础和前提,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如果缺乏危机公关意识,仅靠危机应急预案与危机管理措施是不够的,科学的危机公关意识也是有效处理公共危机并进行政府形象重塑的重要保障。
危机公关的最终目标是在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政府形象的挽救、修复与重塑,因此必须意识到政府形象的重要性,在有效处理公共危机的同时并把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
如果没有良好的危机公关意识,那么不仅不能及时妥善的处理公共危机,而且还将使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大大降低,甚至导致政府失信于人民,进而对政府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二、政府诚信形象匮乏政府的诚信形象是建立在政府很好履行自身相应责任和义务的同时无形中在公众心中建立起来的服务于人民、取信于民的良好形象,政府的这种良好诚信形象也是政府无形的重要资产。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研究摘要政府形象是指政府在管理尤其是应急管理中的客观实在与公众主观认识相结合所反映出来的对政府的综合评价和印象。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国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方面。
政府形象塑造主要贯穿在常规管理中,但突发事件对于政府正面、良好形象的塑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增加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支持度,使政府与群众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拓展稳定的国际发展空间。
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高发的今天,如何营造亲民、快速、责任、高效、合作、法制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合法性与凝聚力,成为政府面临的现实挑战。
本文从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特征,政府形象的涵义出发,论述了突发事件对政府形象提出的新挑战,分析了政府形象的现状,提出了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塑造政府形象的对策创新机制,包括对政府形象进行总体定位;完善法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政府公关制度;建立政府形象评估机制;建立政府形象职能机构等。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形象塑造THE FORMING OF THE GOVERNMEN’S IMAGE INUNEXPECTED PUBLIC EVENTSABSTRACTThe government's image i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impression. Which are inflected in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government’s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the objective and the public’s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 A good government imag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ft power of a country and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s image is main be shaped in conventional management.But,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government's positive and good image.Dealing with the unexpected events can, increase the level of trust and support to the government ,and make government and the masses hold together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more easily,its can also improv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in the new situation, main -tain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helpful in raising our government’s.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n gets more broad and stable sp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 nowadays,with the high incidence of sudden public events , how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events to the public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is a new challenge, so,creating a good government’s image of transparent, honest, the People First, responsibility, efficiency, cooperation, justice, being lawful and enhanceing the government's legitimacy and cohes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government reform issues for government’s reform.The author states the opinions from the features and the concept of 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government’s image. Thispaper holds that unexpected events have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the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Compared with the Government's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in shaping image in the pas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image .In the context of unespected public events,it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building policy innovation mechanism for creating a good government’s image overall positioning of the government’s image,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strengthen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ies; establishing a sound system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and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for assessing the government's image, establishing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for forming good image and improving the government's image by dealing with unexpected incidents successfully under the other socio-economic factors.KEYWORDS: 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government’s image; Forming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
论当前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当前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摘要:政府形象被誉为政府的“软实力”,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源,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级政府的普遍共识。
当前我国政府形象处于良好的上升阶段,形象意识不断加强,形象活动不断加大。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政府整体形象。
我们应该从提升公务人员素质,塑造政府内部形象;树立传媒形象意识,加强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树立良好形象等几个方面切实采取措施积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关键词:政府形象;群众利益;公关;形象意识一、政府形象塑造概述政府形象是一个自有政府以来就存在的客观现象,简单来说,政府形象是以自身的素质、行为及表现为基础,受到公众的价值意向和主观评判的影响,政府形象由三个要素构成,即行政主体、行政客体和客体对主体的反映过程。
“政府形象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概念,政府形象塑造其实就是政府的理念、行为及效果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形成的系统过程,体现着政府主体特征与公众感知反映的互动关联”。
政府形象是一个平面的问题,而政府形象塑造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问题,塑造就是要将政府形象给以某种定位并为此付诸行动,从宏观角度讲就像是一个品牌的公关,用美的好的作为去肯定它赞扬它,用实际行动去得到公众的认可,这就是政府形象塑造的新生代意义政府形象通常情况下包含了三大子系统,即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
理念系统主要是指政府的发展定位、价值追求、管理理念和法律道德观念等等;行为系统就是公务性的客观表现;视觉系统指的是政府的名称、图案、标识等外在的表现等。
政府形象塑造一定情况下主要是围绕政府形象系统展开的,它将实践重点主要放在行政理念、行政行为、机构组成和人员素质这几方面上。
上述的这四大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政府形象塑造的对象。
行政理念是政府形象的核心和灵魂,理念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认识,这种理念包括政府的整体思想、发展思路、价值目标等;行政行为既包括抽象的政策上制度上的行为,也包括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作为,它的实践主体主要就是政府机构;人员素质是重要因素,政府形象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务人员与领导者素质的影响,他们行为本身不仅仅代表着个人,他们更重要的是代表政府机关,代表整个政府行为作风,因此人员具有怎样的素质决定了其对待公众的直接态度和做事方式,直接影响政府形象。
新时期政府形象的重要性_徐雪荣(办公室业务)2014

9办公室业务2014・12办公室业务・厅室建设文/徐雪荣 管镠旎新时期政府形象的重要性政府形象是一个自从有政府以来就始终存在的客观形象,是与人们关系极其密切的一种特殊形象。
是公众对政府综合认识后形成印象的总和。
政府形象由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两部分组成。
所谓的有形形象就是指公众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形象。
如政府的自然外观,组织设置,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无形形象是指在无数有形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公众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在思想上升华后而得到的形象。
它是有形形象的抽象,是更深刻、更接近于本质的东西。
包括信誉、威望和精神风貌等,它贯穿于政府的一切工作中市政府形象的主题内容。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政府所拥有的重大资源和无形财富,也是政府作用有效发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人们经常接触政府形象,却很少从理论上来研究什么是政府形象,这就影响我们从本质上去把握政府形象和有意识地塑造政府形象。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政府形象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了解政府形象的内容、政府工作的意义来促使政府塑造良好形象,为政府工作服务。
一、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得到社会公众的信赖和支持这是政府开展一切行政活动的基础,是政府建立与其公众各种关系的基础。
政府形象好首先意味着政府的信誉好,责任能力强,为人民是政府的核心价值观,是政府执政理念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才能不断发展。
讲求政府作为是一种社会责任,因此,政府应该是寓管理于服务,树立公众的精神信仰,使政府工作能够获得公众的长久支持。
民众的支持和信赖,是政府权力的来源,民众的支持和信赖,使政府更加有能力去履行职责,更好地塑造良好政府形象,从而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反之,民众对政府不信任,政府的行为将受到民众的质疑,政府的工作将难以开展,政府与民众矛盾将会扩大,从而进入到一个恶性的循环。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于政府有益,与民众有益,与国家有益。
二、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提高综合效益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助于政府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政府工作的理解执行,这使政府在较短的时间内较高效率地完成公共基础管理。
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

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政府形象建设是现代政治中的重要议题。
政府形象是政治权力的外在表现,它直接反映着政府的权威和能力,这对政府的运作和管理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政府如何建设自身形象,让人民认可和支持,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将从政治学角度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分析政府形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在公众心中树立政府的形象。
一、政府形象建设的问题政府形象建设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首先,政府形象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这需要政府具备良好的反思和自我完善能力。
其次,政府在形象建设中还需要面对公众对政府权力的不信任和批评。
这些问题包括政府贪污腐败、官僚主义、权力滥用等,这些负面元素对政府形象的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第三,政府形象建设还需要面对媒体的批判。
媒体具有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一些负面报道可能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影响政府形象的建设。
二、政府形象建设的方面政府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形式、内容、能力方面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形象的品质和风格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体现,必须具备高品质和积极向上的风格。
政府形象需要表现出来的是公正、亲民、清廉等品质,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政府的形象与各类官员的言行举止密切相关,一个官员的言行糟糕,往往也会妨碍整个政府的形象建设。
1990年代,新加坡政府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口碑。
新加坡政府成功地推出了超级校园计划,这是一个颇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计划,包括制定国家学科框架、招聘新的教师和提供新的教学设施。
这个计划使得新加坡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优秀的教育制度之一。
2.政策和行动的透明度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包括对政策和行动的透明度。
政府必须向公众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信息,这可以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政府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如发布信息公告、介绍政策背景、制度更改等等。
政府还可以通过公众参与、问政班子等机制,促进政策的民主化和普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
作者:支云秀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3期
摘要:政府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威机构,其权威地位一方面来自宪法和法律力量的支撑,同时也来自社会对它的认同与支持,而政府要赢得公众的认同与支持其实现职能,必须注重政府形象的塑造。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价值标准、战略目标、是否廉洁、政策是否民主科学、高效与否、领导者素质、公务员行为规范程度乃至政府建筑物等诸因素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向和主观评判的影响。
关键词:政府形象;支持;权威
在我国政治日益民主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作为特殊的社会资源,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对政府影响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探索和重塑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它对于增强党和政府的吸引力、凝聚力,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政府形象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
虽然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树立与塑造政府形象,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职能履行不到位
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一些地方和基层政府在管理中不能准确定位:一方面,政府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如对市场经济行为干预过多;另一方面,许多本来应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责,如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却做得远远不够,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甚至出现了背离公共利益或违法的决策和行为。
(二)部分政府公务人员为民服务意识差
政府工作人员往往被看作是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
而某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维护政府形象的主观意识,综合素质低下,服务态度恶劣,见利滥用职权,履职能拖则拖,使得政府及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达不到公众心目中的要求,严重破坏了政府形象。
有一些公务人员、政府高
官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损公肥私,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三)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大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由于地方官员调动较为频繁,在强烈的官本位意识的冲击之下,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及行政人员不是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能,脚踏实地完成落实好各项工作,而是将部门权力私有化,为了自己的晋升脱离实际,违背科学,不惜造假帐、办假事、虚报浮夸、营造虚假政绩,导致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盛行。
以上种种现象极易引发公众的的不满和抗议,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存在违法不究和执法不严现象
一些执法机构打击违法行为时,因人而异,随意降低处罚标准,让违纪违法分子减轻或者免于制裁。
违法不纠或执法不严容易助长违纪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影响执纪执法部门形象,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严重损害中央的权威,导致中央政令不畅、有禁不止问题的加剧,严重削弱了党和国家宏观上的集中统一领导,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信任,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一些承诺得不到落实,公信力受到质疑
一些政府部门只重视承诺,不重视落实,承诺限期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
对政府出台的一些行政法规和命令,停留在形式上,令不行禁不止,有的甚至朝令夕改。
久而久之,人们对政府的权威和信用能力大打折扣,甚至丧失了对政府部门的信任。
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中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政府失信、缺信带来的后果是全社会的信用危机。
(六)政府信息管理不当,透明度欠缺
近年来,在行政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地方政府采取了不少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的举措,但仍未达到制度化、法制化的程度。
个别政府部门对大众媒体及公众缺乏透明度,尤其是在发生公共危机的时候,不能及时主动地进行重要的新闻发布,并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释,而是有问题也避而不讲,存在“护短”现象。
这样,往往导致政府后期即使公布了事实真相,也不易被公众认可。
二、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
政府形象从表面上看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和印象,但其本质上体现的是政府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价值取向、行政行为及其效果。
政府形象由以下一些具体的要素构成:组成人员,各级领导者和广大公务员;目标,即政府宗旨的直接体现,也是政府形象的具体化;政
策,即政府为实现自己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包括各种法令、法规、纪录、制度等;效率,即政府活动的综合体现,反映着政府的工作作风、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状况。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更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所拥有的无形的宝贵财富,它既是政府形成政治共识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基础,又是政府推行公共政策并确保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还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对政府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的政府形象可以巩固政府的合法基础
持续获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是政府稳定并发展的关键因素。
塑造积极的政府形象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进而提升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从而保证政府获得民众的持久支持。
良好的政府形象会使公众将政府视为强大的权威、依存的依据和力量的源泉,公众在内心确立起对政府的良好认识,就会在遇到困难和危机时,与政府紧密团结在一起,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并提供政府所需的智慧、能力和财富等资源,从而有力支持政府工作,巩固政府的合法基础。
(二)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良好的政府形象使公众产生对政府决策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有助于减少地方在贯彻和落实上级各项政策措施时的羁绊和阻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水平。
政府的政策方针得到公众的理解,执行起来就比较顺利,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
良好的政府形象还意味着政府组织规模合理,组织系统完善,政府自身能够控制成员数量,合理缩减管理环节,扩大管理层级的覆盖幅度,从而降低政府运作的制度成本,从机制上保证政府工作效率的高效。
(三)良好的政府形象是实现地方稳定与发展的保障
政府拥有良好形象,在公众中有了威信,这样,公众就会尊重、信任和支持政府。
良好政府形象所带来的政府较高的声望,提升了地方的声誉,为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助于外资的引进,从而使得良好的政府形象转化为一种有利的经济资源。
只有在政府强大的凝聚力的号召之下,公众的积极性才能够得到有效调动,地方的各项事业才能得到推进和发展,社会秩序也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正面的政府形象能够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正面的政府形象能够为政府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机会,使本国政府在国际上得到他国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为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积极的平台,进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的交流空间。
同时,正面的政府形象也能够有力推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合作,增进社会力量的信
任与共识,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进入本国领域,实现各国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合作与交流,从而提升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国利益的合理扩张和有效
实现。
(五)良好的形象有利于提高政府危機管理和化解能力
在风险社会里,政府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抵抗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
当公共危机发生时,良好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利用的能力资源,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尤其是在非常态的环境之下,公共危机爆发的时刻,良好的政府形象能够使得公众对政府的举措和方案持赞同和认可的态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凝聚到政府的号召之下,共同面对危机,为政府处理危机赢得较高的社会支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