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原创】《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兴趣和自豪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概述、建筑特点、代表作品等方面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古代建筑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建筑入手,激发他们对古代建筑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学会欣赏古代建筑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建筑入手,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建筑,发现古代建筑的特点。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4.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如何欣赏和评价古代建筑。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教师收集的中国古代建筑图片。

4.视频:教师准备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建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图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是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其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尊重,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能够辨认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特点;3.能够描述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4.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2.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3.了解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

四、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我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留下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仅是物质的文化产物,更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国的古代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组成结构,包括:1. 木构架在古代的中国建筑中,木构架被广泛使用。

这种结构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同时也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改造。

2. 红墙青瓦红墙青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见材料。

红色的墙面,配合青色的瓦片,形成了古代建筑特有的美感。

3. 屋檐、飞檐与雕花中国古代建筑常见的特色之一是屋檐、飞檐与雕花。

屋檐可以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

飞檐是指悬挑在檐口外部的构件。

雕花则指用石雕、木雕等工艺在建筑上雕刻出各种造型和图案。

3. 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丰富的美学特征,包括:1. 构成艺术中国古代建筑在构成上十分注重均衡、对称和谐。

这些特点反映在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装饰等方面。

2. 装饰艺术中国古代建筑在装饰上多以自然为题材,如山水、花卉、鸟兽等。

装饰元素多以线条简单、造型清秀为主。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学习并掌握绘画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画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2.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3. 绘画中国古代建筑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绘画中国古代建筑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细节处理和表现。

2. 绘画中国古代建筑的比例和透视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图片素材、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PPT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新课1. 讲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3. 讲解绘画中国古代建筑的技巧和方法。

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绘画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2. 内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绘画技巧和方法。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根据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画作。

2. 作业要求:注意比例和透视关系,细节处理要精细。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绘画中国古代建筑时,对比例和透视关系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材以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并分析了其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设计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了解可能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2.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运用美术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分析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对中国古代建筑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什么?”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如故宫的雄伟壮观、天坛的精致巧妙、颐和园的优雅别致等。

同时,教师分析这些建筑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艺术价值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感受,如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描绘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在关键知识点旁适当添加标注,强调重点和难点。
4.学习古代建筑中的绘画、雕刻、装饰艺术,如雕梁画栋、砖雕、石雕等;
5.了解古代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内涵;
6.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传承意识。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举例:以长城为例,讲解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古代建筑艺术中的审美观念:分析古代建筑中的对称、和谐、天人合一等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举例:以苏州园林为例,讲解园林建筑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2.教学难点
(1)古代建筑中的绘画、雕刻、装饰艺术: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目标:引起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古代建筑艺术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展示一些关于古代建筑艺术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魅力。
简短介绍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古代建筑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2)视频:播放与古代建筑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工艺等。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搜索引擎、在线地图等,帮助学生查找古代建筑的相关资料,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4)实物模型:展示古代建筑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古代建筑的结构和装饰艺术。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难点突破:通过实物图片、视频资料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建筑中的绘画、雕刻、装饰艺术,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掌握建筑绘画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风格和代表性建筑。

2. 建筑绘画技巧:教授建筑绘画的基本方法,如透视、比例、光影等。

3. 实践创作: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创作一幅以中国古代建筑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建筑绘画技巧。

2. 难点:建筑绘画中的透视和比例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建筑模型、图片素材等。

2. 学具:画纸、铅笔、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美丽景观,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风格和代表性建筑,让学生了解其独特之处。

3. 技巧教授:讲解建筑绘画的基本方法,如透视、比例、光影等,并示范。

4. 实践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和思考,进行绘画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副建筑绘画技巧- 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建筑绘画的基本方法作业设计- 必做题:绘制一幅中国古代建筑绘画作品,要求运用透视和比例关系。

- 选做题:研究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写一篇简要介绍。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 学生应反思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解程度,是否有所提高。

---此教案旨在通过全面而深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同时,提升绘画技能,培养审美观察能力,并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重点细节:建筑绘画技巧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六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建筑绘画技巧"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建筑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的理解。

2. 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对建筑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应用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建筑模型等。

2. 学具:绘画工具、纸张、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引导学生关注并提问。

2. 讲解: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分析代表作品。

3. 欣赏:让学生欣赏古代建筑艺术,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

4. 实践:学生进行绘画或制作建筑模型,体验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5. 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激发创新意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建筑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板书设计1.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2. 副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3.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培养欣赏能力,关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4.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欣赏和创新能力。

5.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代表作品、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绘画:选择一幅古代建筑作品进行临摹,要求表现出建筑的特点和美感。

2. 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古代建筑模型,要求结构稳定,造型美观。

3. 研究:选择一个古代建筑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作品等。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 《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共27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 《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共27张)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外观、结构、布局、色彩等,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对所欣赏的古代建筑进行赏析、评述。

2.过程与方法:运用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参与探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品味古代建筑的美,提高艺术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外观、造型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教学难点: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来欣赏、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相关资料、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光岳楼图片,学生欣赏。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光岳楼。

光岳楼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与黄鹤楼、岳阳楼等组成中国十大名楼。

为中国古老雄伟的木构楼阁,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板书课题《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二、讲授新课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建筑1.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本各种古代建筑。

2.小组内初步交流一下自己对古建筑的感受。

3.学生代表从造型,色彩,布局等方面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下面我们从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和装饰色彩等方面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一)欣赏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请同学们观察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讨论。

屋顶,屋身台基。

屋顶的形式:庑殿顶、攒尖顶、歇山顶等。

台基:一、承托二、防潮防腐三、高大雄伟。

(二)了解古代建筑结构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它的基本做法是以立柱、横梁组成构架。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部件。

它一方面承受建筑重力,另一方面起装饰作用。

(三)研究古建筑群体布局我国古代建筑如宫殿,庙宇等,都是单个建筑物组成的群体,一般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规模较大的建筑则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次要建筑物多做对称的布局。

以故宫建筑群为例,详细分析古建筑群分布规律,找出主要建筑,次要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

2、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教学难点:
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自己收集的资料、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观察建筑,点出建筑特点。

(二)新授:
1、这些都叫做“建筑”。

(板书)
2、同学们看这做建筑和我们现代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板书:(完整课题“我国古代艺术”)
4、欣赏。

5、同学们说一说在建筑中加上各种艺术手法的效果是怎样的?
6、色彩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从课本中找一找我国古代建筑在色彩的运用
上都是怎样的?
三、总结:
1、今天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来说一说。

2、看到我国的古代建筑你有什么感慨呢?
3、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我国古代建筑的资料和我们所在地区的古代建筑资料,下节课我们共同欣赏。

板书设计
外观造型:屋顶、屋身、台基
建筑结构:木(立柱、横梁)斗拱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群体布局:院子为中心、中轴线、对称
装饰色彩:绘画、雕刻、书法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学生展示资料(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建筑的认识)。

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的资料。

运用到上节课讲到的知识。

2、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设计意图: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师:刚才同学们的介绍很精彩,大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我们来为同学们的介绍分类。

(根据学生的介绍分出:“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板书)
(二)新授:
1、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各种建筑类别。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说说什么是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
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类别。

4、欣赏评价,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5、我们来争做“优秀小导游”,谁来介绍一下家乡的古代建筑。

三、学生绘画。

请同学们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古代建筑并可以画出来。

四、作业评价。

1、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

2、你对我们的城市建筑有什么认识和评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五、板书设计。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类别: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