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与我国铜矿山的可持续发展_吉兆宁

合集下载

铜矿开采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发展

铜矿开采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发展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提高开采效率和环保水平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采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案例
案例一:某铜矿 企业通过采用环 保技术,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
案例二:某铜矿 企业通过与当地 社区合作,提高 居民的生活水平
案例三:某铜矿 企业通过提供教 育和培训,提高 员工的技能和素 质
案例四:某铜矿 企业通过参与公 益活动,支持当 地社区的发展
提高采矿企业透明度的措施和方法
采用节能型设备: 如高效电机、节 能灯等,降低能 耗。
优化生产工艺: 改进生产流程, 减少能源消耗。
回收利用废热废 气:通过热交换、 余热回收等方式, 提高能源利用率。
采用环保型材料: 如环保型润滑油、 环保型涂料等, 减少环境污染。
资源高效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铜矿开采 效率:采用先 进的开采技术 和设备,提高 铜矿开采效率, 降低资源浪费。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企业透明度 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企业社会责任和透明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管 理体系
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 合作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 高透明度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障人类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对 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相关环境保 护法律法规,降低企业风险和法 律责任

溶浸采矿是有效回收低品位矿产资源的新技术

溶浸采矿是有效回收低品位矿产资源的新技术

们公 认 的从低 品位 矿 石 中 回收有 价 金属 的既 经 济有 效 又安 全 可靠 的 采 矿 技 术 , 国外 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在 用 。在我 国 , 过 “ 通 九五 ” 技 攻 关 , 浸 采矿 技 术获 科 溶
得 了发 展 和提 高 , 取得 了 一 大 批 新 的技 术 成 果 。 目
的试 验研 究 及应 用 , 至今 为 止 。 溶浸 采 矿 已经 成 为人
() 1 不需 要 将 矿石 采 出地 表 , 因而 没 有废 石 和 尾
矿, 不破 坏 矿 区 的地表 植 被和 生 态环 境 , 可最 大 限 度
地保 护 环境 ;
( ) 大 幅度 地节 省 采矿 工 程 以及废 石 、 石 等 2可 矿
的 的一 种新 型 采 矿 方 法 。通 过选 择 不 同 的 溶 浸 液 ,
使 溶 浸技 术几 乎 适合 于所有 金属 的开采 。根据 浸 出
方 式 、 出地 点 的不 同 , 浸 溶浸 采矿 通 常可 分 为地 表 堆 浸 、 地浸 出和原 地 破 碎浸 出等 多种 具体 方 法 。 原
维普资讯
第 l l卷 增 刊 20 0 2年 7月


Vo 1 I 1.Su p e e t p lm n
M I NG & M ETALLURGY NI
J l 2 0 uy 02
文 章 编 号 :1 0 —7 5 (0 2 Z 0 5 8 4 2 0 ) K一0 8 —0 02 3
出 , 用 溶 浸 采 矿 技 术 回 收 低 品位 矿 产 资 源 是 大 势 所 趋 , 景 广 阔 ; 国企 业 采 用 溶 浸 技 术 回 收 矿 产 资 采 前 我 源 的 规 模 较 小 , 要 向大 规 模 高 产 量 的方 向发 展 。 需

铜矿矿山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考核试卷

铜矿矿山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考核试卷
3.铜矿开采过程中,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______和______等措施。()
4.铜矿矿山可持续发展中,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对员工的______、对环境的______和对社区的______。()
5.提高铜矿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有______和______。()
6.铜矿矿山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
C.矿山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D.矿山企业文化
8.以下哪些是铜矿矿山可持续发展中应遵循的环境保护原则?()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开发与保护并重
C.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D.无视环境法规
9.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升铜矿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
A.增加安全设施投入
B.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C.减少安全管理人员
D.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D.无视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13.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铜矿矿山的社会效益?()
A.提高矿区居民生活水平
B.减少就业岗位
C.忽视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
D.降低矿区居民权益保障
14.以下哪个因素对铜矿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影响较大?()
A.矿山绿化情况
B.矿产品运输
C.矿山生产噪音
D.矿区居民生活水平
铜矿矿山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x小题,每小题y分,共z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世界铜冶炼发展趋势及我国铜工业发展对策

世界铜冶炼发展趋势及我国铜工业发展对策

" 发展我国铜冶炼工业的对策
在世界范围内, 铜的生产和消费大体上处于动 态平衡之中, 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最近十多年以来, 铜消费的增长速度放慢,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 主要 产铜国的大多数铜企业都在采取应对措施, 降低生 产成本。或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采用大型高效率 设备, 或广泛采用湿法炼铜技术, 或兼并重组, 优化 铜冶 资源配置, 增强自身实力。我国已加入 G6 H, 炼企业应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 作好 相应工作, 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 # 开发铜资源
& 国外铜冶炼工业的发展趋势
! " ! 铜冶炼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的铜冶炼技术还是以火法冶炼为主, 湿法为辅, 铜的火法生产量占总产量的 0 ( 1 左右。 目前, 全世界约有& 其中传统 & (座大型火法炼铜厂, / , 闪速熔 工艺 (包括反射炉、 鼓风炉、 电炉) 约占 & + 炼 (以奥托昆普炉为主) 约占 & / , 熔池熔炼 (包括特 + 尼恩特炉、 诺兰达炉、 三菱炉、 艾萨炉、 中国白银炉、 / 。火法炼铜之所以占主导地 水口山炉等) 约占 & + 位, 是基于火法冶金的特点。在高温下过程的反应 速度快; 能够应用温度的变化来改变化学平衡移动 的方向以达到冶炼的目的; 金属硫化物在火法冶金 过程中充当部分燃料; 生产过程中金属富集程度高, 设备处理能力大, 适应大规模工业生产要求; 冰铜或 粗铜与熔渣分离比较简单; 贵金属富集比和回收率 高; 炉渣在自然环境下较为稳定, 不造成二次污染。 但是, 火法炼铜也存在含尘有害烟气处理费用 高、 生产过程中设备泄漏的烟气收集与处理昂贵、 有 些火法炼铜法能耗高等缺点。因此, 火法炼铜的发 ) 效率高能耗低; ( ) 劳动强 展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 & 度低; ( ) 满足严格的环保要求; ( ) 能处理成分复杂 + ’ ) 最大限度地回收原料中伴生的有用成 的原料; (2 分; ( ) 基本建设费用低。基于以上要求, 一些落后 , 的炼铜方法已被先进方法所取代。如闪速炉熔炼技 术因生产能力大、 能耗低、 烟气 3 可有效 # - 浓度高、 消除污染等优点而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闪速熔 炼正向设备大型化, 操作自动化, 强化熔炼过程, 提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在我国铜矿山的应用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在我国铜矿山的应用
以介绍 。
度地上升 。需要为一些难采与难加工的矿石研究新 的采矿及选冶工艺技术 , 地下溶浸就是其中最为典
型 的技术 。
世界上发达 国家如美国、 原苏联 、 法国、 加拿大 、
澳 大利亚 、 非等 国家 在 溶 浸 技术 研 究 上 处 于领 先 南 水 平 。美 国矿业 局从 7 0年代 初 就 开始 研 究 溶 浸 技
选 加工 的富矿 日益减 少 , 矿难 度越 来越 大 , 品位 采 且 越来 越低 , 以传统 的采 选 冶工 艺 的 成 本 也在 大 幅 所
总体而 言 , 国 的铜矿 石质量 很差 , 我 研究 和利 用 地 下溶 浸采 矿技术 , 于 开发 我 国 的 铜矿 资 源有 着 对 极 其重 要 的意义 。 近几 十 年 , 浸技 术在 我 国的 铜 溶 矿 山得到 了较 为迅 速 的应 用 , 基本 上 是 应 用 于 地 但 表 堆浸提 铜 的范 围 而 铜矿 山的地下溶 浸采 矿技 术 则 是在 “ 五 ” 间 发 展 和 应 用 起 来 的 “ 五” 九 期 九 期 间, 国家 对铜 矿 山的地 下溶 浸技 术进行 r 科技 攻关 , 并 获重 大 突破 国家 “ 五 ” 点 科 技 攻关 项 目“ 九 重 难 采 难选 低 品位铜 矿地下 溶浸试 验 ” 的研 究成 功 . 以及 在 此期 间所完 成 的原 国家有 色金 属工业 局 的重点 项 目“ 山铜矿 地下 溶 浸 技术 试 验 研 究 ”标 志 着 我 国 武 , 铜矿 山的 地 下溶 浸 技 术 进 A 了现 场 工 业 应用 的 阶 段 , 时也表 明我 国在 这 一技 术 领域 的水平 达 到 了 同 国际先 进 水平 。本文 对这 两个 项 目的研究 和应用 作
国铜矿 山在地 下落浸采矿技 术领域 取得 了 成绩 诚技 术的每 究成功为我 匿难 采难选 低 品位铜 矿石 畸开发开 二

堆浸技术的历史_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堆浸技术的历史_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古代,人们偶然在小溪中发现了附于铁粒上的铜元素,受此启发,发明了用浸出原理从围岩中提取金属的工艺。

意识到岩石中流出的溪水中含有可见的铜矿物,接下来一定导致人们寻找研究河道中含铁矿石的沉积位置,并提取收集这些天然沉积岩中的金属,用于下一步的冶炼。

在1984年澳大利亚矿物基金会出版的《论溶液采矿》一书中,作者L. J. Morris 认为,中国是最早使用溶液采矿法生产铜的国家,他引论的日期为公元907年;不过,纪录该工艺的文献可追溯到公元前177年。

最新的案例有,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在中欧、威尔士和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堆浸工艺,从沉积岩石中提取铜;虽然,那个时代人们不会对堆浸采矿工艺的基本历史进行叙述。

符合逻辑的推断是,因为溶液采矿不如火法冶金那么重要,火法冶金要求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成功运行。

用溶液采矿法生产沉积铜要依赖自然条件,而且产能有限;但是,由于其成本低廉,可以说为矿山经营者提供了有额外收益的另一个资源。

据报道,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铜矿区每年可提取回收300~500吨铜。

由于溶液采矿依赖天然水的酸度,故阻碍了铜产量的增加。

曾有历史证据证实,西班牙的Rio Tinto 公司曾在十七世纪50年代通过加酸来加速堆浸作业中铜的溶解;同时,还首次将矿石堆成堆,在堆顶喷洒溶液进行浸出,而没有采用岩石就地自然浸出的工艺。

对于矿主们如何得到堆浸工艺所需的足量的酸,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尽管如此,这些工作实践为以后的堆浸应用提供了技术根据。

近年来外国矿企应用堆浸的现状近年来,国外对堆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矿冶领域的热点。

堆浸在铜、金等金属的提取上已成功获得工业应用。

自1980年以来,智利、美国、澳大利亚等文|本刊编辑部堆浸采矿技术源远流长,特别是最近几十年获得了广泛的工业应用。

现在,堆浸不仅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铜、金提取回收,而且也应用于从低品位的矿石资源中回收其他金属,如钒、锌、镍和钼等。

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技术装备的节能减排研究

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技术装备的节能减排研究

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技术装备的节能减排研究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对于矿业行业来说,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而在铜矿的开采过程中,低品位铜矿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其浸出萃取反萃电积过程中存在能耗高、物料损耗多的问题。

因此,研究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技术装备的节能减排成为当前矿业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技术装备的概述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是一种将铜从低品位铜矿中提取出来的重要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浸出,即将铜矿与稀硫酸或氯化氨溶液接触,使铜矿中的铜溶解到溶液中;随后是萃取,将含有铜的溶液与有机萃取剂进行接触,使铜离子在有机相中分配;再接着是反萃,将有机相中的铜离子与酸或氨溶液接触,使铜离子从有机相中转移到水相中;最后是电积,通过电流作用下,将水相中的铜离子还原成固体的铜。

而在这一系列的步骤中,节能减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浸出过程中的能耗,可以通过提高浸出溶液的温度、控制浸出反应的时间和浸出剂的浓度等措施来实现;二是降低萃取过程中的有机萃取剂消耗,可以通过优化有机相对水相的比例,减少有机相的流量和有机溶剂的用量来实现;三是提高反萃过程中的铜回收率,可以通过改变反萃剂的浓度、控制反萃反应的时间和提高反萃效率等手段来实现;四是优化电积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和电积时间,以提高电积效率。

二、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技术装备的节能减排措施1. 浸出过程的节能减排措施(1)优化浸出剂的配比:通过合理控制浸出剂的配比,既可以保证浸出反应的速度,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浸出剂的消耗。

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高温的浸出溶液,提高浸出速率,减少能耗。

(2)改善浸出反应器的设计与操作:通过改进浸出反应器的结构,提高传热效率和混合效果,减少浸出反应的时间和异质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能耗。

(3)回收热能:浸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可以通过适当的热能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铜矿储量与开采技术对比分析

铜矿储量与开采技术对比分析

应用领域:铜矿、金矿、铁 矿等各类矿产资源开采
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 绿色化
人力资源成本 燃料与能源成本 设备购置与维护成本
环境治理与恢复成本 运输与物流成本 管理与行政成本
露天开采:成本低,但环 境破坏大
地下开采:成本高,但环 境影响小
海洋开采:成本高,技术 难度大
生物开采:成本高,但环 保且可持续
井下开采技术:包括 钻井、爆破、装载、 运输等环节,需要根 据矿体的形状、大小 和埋藏深度等因素选 择合适的开采方法。
巷道开采技术:通过 挖掘巷道来进入矿体 ,然后进行开采。巷 道开采技术适用于矿 体埋藏较浅、规模较 大的情况。
隧道开采技术:通过 挖掘隧道来进入矿体 ,然后进行开采。隧 道开采技术适用于矿 体埋藏较深、规模较 大的情况。
张问题
绿色开采技术: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
智能化开采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提 高开采效率和安 全性
深海开采技术: 探索深海矿产资 源,提高开采难 度和成本
可持续开采技术: 兼顾经济、社会 和环境效益,实 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采矿: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动化与智能化:提高采矿 效率,降低成本
汇报人:
储量最大的国家:智利
储量第二大的国家其他主要储量国家:澳 大利亚、俄罗斯、中国 等
全球铜矿储量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和北 美洲
铜矿储量与开采技术密 切相关,不同国家的开 采技术和成本差异较大
中国铜矿储量丰 富,位居世界前 列
主要分布在江西、 云南、安徽、内 蒙古等地区
铜矿类型多样, 包括硫化铜矿、 氧化铜矿、铜镍 矿等
铜矿开采历史悠 久,已有数千年 的历史
中国:铜矿储量丰 富,主要分布在江 西、云南、西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与我国铜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吉兆宁1,黄光柱2(1.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044;2.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贵州福泉550501) 摘 要:论述地下溶浸技术对铜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为我国铜矿山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增加有用矿物探明储量的利用率,使贫矿,残留矿石和矿柱,难采矿体,盲矿,边缘矿石等成为可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不破坏矿区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投资少,成本低。

关键词:溶浸;采矿;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D853.37;TD862.1;TD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11(2002)04-0099-04收稿日期:2002-01-04作者简介:吉兆宁(1968-),男,甘肃宁县人,高级工程师 自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 )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特别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 )召开后,协调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全球本世纪所追求的目标。

我国政府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制定出了中国的二十一世纪议程,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部门积极行动,进行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技攻关,铜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对于铜矿山,矿石资源消耗速度过快、采矿作业条件良好的矿床日益减少、采矿成本剧增、采矿作业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尖锐矛盾等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采矿的任务就越来越重。

对于铜矿所面临的一系列急切而又现实的问题,需要决策者和采矿从业人员,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和思考,寻求符合现代发展趋势,能够解决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方法。

我国铜矿资源中易于采选加工的富矿日益减少,采矿难度越来越大,出矿品位越来越低,传统的采选冶工艺的成本大幅度上升,急需为一些难采与难加工的矿石研究新的采矿及选冶工艺技术,地下溶浸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技术。

1 我国铜矿山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铜矿山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许多问题,但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建国以来,我国采矿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采掘作业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为世界第三大矿业国,从业人员2000多万人,各类矿山遍布全国2000多个县。

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矿业技术和装备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特别是地方和个体矿山,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追求眼前的既得利益,乱采滥挖现象严重,环境保护观念淡薄,既严重地浪费了国家矿产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就整个矿业界而言,还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共识,铜矿山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缺乏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是铜矿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大障碍。

1.2 铜矿山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不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与经济规模同步增大,新探明的矿产储量不足以弥补每年消耗的储量,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严重不足。

据预测,在对国家建设起支撑作用的45种矿产中,目前已有10多种矿产探明储量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铜矿资源便是其中之一。

在已有的铜矿山企业中,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矿山的采掘强度加大,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采矿和资源储备的矛盾加剧。

建国初期投产的一批铜矿基地,随着矿石资源的枯竭,有的矿山已经面临关闭,有些已接近矿山生产的尾声,再过几年也面临关闭。

许多铜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铜矿山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不足的问题已经显现。

1.3 矿产资源有效利用率低铜矿资源采后不能再生,必须合理开采,充分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国营铜矿山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矿产资源第54卷 第4期2002年11月 有 色 金 属NONFERROUS M ETALS Vol .54,No .4 November 2002的利用和保护普遍受到重视。

但是乡镇和个体矿山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差,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因而在从事矿业活动中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严重,存在着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现象,矿产回收率极低。

据统计,我国的铜矿产资源利用率仅为50%左右,有的矿山低至40%。

1.4 铜矿石质量差,开采成本高我国铜矿山的矿石资源质量普遍较差。

矿体规模小,矿石品位低,开采条件复杂,开采技术难度较大,矿山企业经济效益低,企业经营状况困难,铜矿山全行业发展压力较大。

1.5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采矿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直接又明显。

除直接破坏地表地貌、侵占土地外,采矿还改变地下水的循环状况,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平衡,同时采矿生产中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废液、废石等对周围原有生态系统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所有这些,都直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良性功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新技术是铜矿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根本的保证,要实现铜矿山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而地下溶浸采矿技术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新技术,该技术已在我国试验成功,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必将对我国铜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 地下溶浸现状及技术特点2.1 溶浸采矿的现状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在溶浸技术研究上处于领先水平。

美国矿山局从197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溶浸技术,进行过地下破碎浸出,浅部矿床原地浸出,深部矿床原地浸出试验研究。

到目前为止,有20多家铜矿山在进行溶浸的工业试验或工业生产。

美国铜金属年产量的70%~75%来自溶浸采矿,智利为20%左右。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溶浸技术在美国已日臻成熟,是能充分利用资源、生产成本低、环境效益好的先进采矿方法。

2.2 地下溶浸采矿的特点地下溶浸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是地质、采矿、水文、化学、生物化学、提取冶金、环境工程等多方面知识的有机结合,是矿石破碎技术、溶浸布液与收集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矿石溶浸技术、金属提取技术及经济评价方法等的集成[1]。

地下溶浸分为原地浸出和就地浸出两种。

原地浸出是在不对矿石进行破碎的情况下,通过钻孔直接向矿体注液,然后从浸出点抽取浸出液。

这种情况下,岩体应该有足够的孔隙和渗透能力,矿物与溶液能够充分接触,因而没有必要破碎矿石。

随着矿物及脉石的溶解,还会产生更多的孔隙。

但这种方式要求上部和底部的围岩不透水,适用的范围较窄。

就地浸出是预先对矿体进行处理,使矿体松动,改善溶液的渗透性,然后布置注液和抽液系统,通过注液和抽液循环进行金属的提取,这种方式适用的范围比原地浸出广。

对矿体进行松动的方法一般是从表面钻孔以水压破碎矿石;从地表钻孔利用地下硐室进行爆破;从原有的地下坑道钻孔或重新掘进地下坑道钻孔,然后利用水压或爆破破碎矿石。

在老矿山残留矿石中浸出时,由于以前采矿时都会有一些爆破带来的岩体松动,旧采矿区会有一些较大塌陷和断裂,溶液可直接送到塌陷区的表面或注入到矿物所在的位置,同时还可利用地下开采的废石堆坝收集含铜浸出液。

经过各国矿业部门近百年的试验、研究及应用,至今溶浸采矿已成为一种被人们公认的从难采、难选以及一些废弃的矿产资源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既经济有效又安全可靠的采矿技术。

与常规采矿方法相比,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具有如下几大优点。

(1)不需要将矿石采出地表,因而没有废石和尾矿,不破坏矿区的植被和生态环境,可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2)可大幅度地节省采矿工程以及矿石和废石的运输费用,投资少,成本低。

(3)能够开采用常规采矿技术不能开采和用常规采矿技术没有经济效益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4)改善劳动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2.3 我国地下溶浸采矿技术现状总体而言,我国的铜矿资源贫乏,矿石质量较差,研究和利用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对于开发我国的铜矿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溶浸技术在我国的铜矿山主要是应用于地表堆浸提铜,“九五”期间,国家对铜矿山的地下溶浸技术进行了科技攻关,并获重大突破,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难采难选低品位铜矿地下溶浸试验”的研究成功,以及在此期间所完成的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的重点项目“武山铜矿地下溶浸技术试验研究”,标志着我国铜矿山的地下溶浸技术进入了工业应用阶段,同时也表明我国在这一100有 色 金 属 第54卷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条山地下溶浸系统,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其中浸出液的含铜浓度最高达5.78g /L ,平均2.189g /L ,超过了萃取车间的设计浓度0.8g /L 的指标要求。

铜浸出率77.87%,萃取回收率99.5%,电积回收率99.5%。

生产成本为8754.31元/t 铜,仅为传统方法的一半左右。

同时,该技术使铜矿峪矿原来已被废弃的约1200万t 氧化铜矿石(铜金属量约5.83万t )得以重新利用,总体经济效益达7亿元。

武山铜矿地下原地钻孔浸出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其中:铜浸出率68%,浸出液含铜量2.5g /L ,萃取回收率95%,电积回收率98%,综合回收率41.15%,电解铜成本9990.40元/t [2]。

3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对铜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作用3.1 开发铜矿石资源,延长铜矿山服务年限采用地下溶浸采矿代替传统的地下采矿,可减少矿石的损失和贫化率,大幅度增加有用矿物探明储量的利用率。

地下溶浸采矿的应用,不仅使金属矿石探明储量的利用率提高数倍,而且使曾经被认为商业价值不大,不宜用常规采矿法开采的贫矿资源,残留矿石和矿柱,难采矿体,盲矿,边缘矿石等成为可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

我国铜矿资源中保有数千万吨氧化矿,用常规选矿方法回收率低,难以利用。

采用地下溶浸方法,这些氧化矿将从呆矿变为开采经济价值好的矿石。

利用溶浸采矿技术回收这些资源,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3]。

3.2 提高经济效益,改善铜矿山的经营状况采用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在矿床开采深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投资和生产费用大为降低。

目前采用地下溶浸技术生产的电解铜吨成本约为8800~10000元/t 铜,具有极强的的竞争力,为我国铜矿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3 保护矿山环境,改变传统采矿业的形象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为我国铜矿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地下溶浸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价值,整个溶浸工艺不破坏地表植被,无废水排入地表水体,不产生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总则中第四款的清洁生产工艺项目。

此技术圆满地解决了采矿作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改变了采矿作业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形象,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采矿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