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业局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总结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工作总结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之一
就是化肥过量使用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不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他们对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化肥过量使用的危害,以及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我们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
设备,研发了一系列化肥减量增效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和指导。
我们建立了化肥减量增效的考
核评价体系,对各地的化肥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民的政策扶持。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对农
民减少化肥使用、采用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奖励和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总的来看,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推广,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和指导,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扶持,不断完善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各项措施,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范文(三篇)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
以下是我整理的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在新年新景新气象的祥和气氛中,我乙炔工段的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并节节攀升。
一、元月份工作重点。
(一)乐观地协作公司与分厂开展了平安生产月的各项工作。
本月我工段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全面细致地开展了本月平安生产活动,内容如下:1、以工段牵头,各班组协作,在各岗位之间进行了反习惯性违章排查活动。
以各岗位自查、岗位与岗位之间互查的形式,结合自身的岗位特点与平常的操作,找出反习惯性违章的要素,工段上进行了统一的汇总,一边上报分厂,一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现已告一段落。
2、联系电气对我工段的全部照明及线路粗细破皮带的跑偏开关与急停开关进行了地毯式排查。
共更换各类灯泡15个、钠灯整流器4个、急停开关1个,消退电气类缺陷7处,为平安生产供应了有力保障。
3、乐观地消退设备缺陷,努力保证并提高设备完好率。
本月份我工段先后维护保养并更换了南北粗破机的肘板与槽型铁,粘补钢仓顶可逆皮带3次;更换袋式除尘器M1108用FU213轴承一盘,更换水环压缩机用NU222轴承1盘;检修发生器活门5次,更换4个胶砣,清理了3#4#发生器的渣浆分别器,清理发生器的远传液位7次;检修了管道泵P1403B、废次钠泵P1305B、电厂废水泵P1230B等比较重要的设备。
在设备管理上,我工段不等不靠,乐观主动排查隐患,并供应我们的建议,为设备尽快修复供应了有力地关怀。
(二)严格执行了公司的各项平安规程,加强了工段一级的平安管理。
本月份我们借着平安生产月的强劲东风,严格执行种类平安规程。
在员工中树立“时时刻刻讲平安,分分秒秒要平安”的思想意识,“思想不麻痹,行动不冒险,操作有章法,平安有保障”的100%的牢靠性平安操作。
化肥行业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化肥行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化肥行业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化肥行业年度工作进行总结。
一、政策环境1. 国家政策支持过去一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化肥行业。
如《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为化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产业结构调整为优化化肥产业结构,我国政府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加强对化肥企业的环保监管,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二、市场情况1. 市场需求稳定随着我国农业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化肥市场需求保持稳定。
氮、磷、钾等主要化肥品种需求量持续增长,尤其是高端复合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需求旺盛。
2. 价格波动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化肥市场价格出现一定波动。
但总体来看,化肥价格仍处于合理区间。
三、技术创新1. 研发投入增加为提升行业竞争力,我国化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过去一年,我国化肥行业在肥料配方、生产工艺、环保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2. 新型肥料发展迅速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新型肥料发展迅速。
如缓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这些肥料具有环保、高效、低残留等特点,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四、环保与节能1. 环保政策加强为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加大对化肥行业的环保监管力度。
过去一年,环保政策不断收紧,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生产过程的环保水平。
2. 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在政策引导下,我国化肥企业积极采用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五、企业发展1. 企业规模扩大在市场竞争和政策支持下,我国化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农业部关于印发《到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为了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农业部于2024年6月印发《到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方案旨在指导全国各地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一、背景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传统的耕作方法依赖于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使得农田土壤质量下降,水源受到污染,生态平衡失调。
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二、主要内容该行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了解到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导他们使用绿色、经济、安全的替代品。
2.技术指导: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工作,推广绿色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培训和指导,加强农民对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认识,指导他们根据土地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安排施肥和农药使用的时间、剂量和方式。
3.优惠政策: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和绿色农药。
通过给予补贴和奖励,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使用绿色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4.监测评估:建立健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监测和评估各地的使用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5.技术研发:加强化肥和农药的科研工作,推动绿色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更加安全、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产品。
三、实施措施为确保该方案的顺利实施,农业部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建立相关工作机构,加强领导和协调,确保方案的统一实施。
2.加强协作机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作机制,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各有关部门、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3.加大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出台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使用绿色农业技术和产品。
农业方面基层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基层农业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本总结旨在回顾2023年度基层农业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2024年的工作思路。
二、2023年度基层农业工作回顾(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1.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通过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粮食产量实现稳定增长。
据统计,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亿吨,创历史新高。
2. 经济作物产量提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茶叶等。
其中,蔬菜产量达到7.8亿吨,水果产量达到2.9亿吨。
3. 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广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畜牧业产值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5%。
(二)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新突破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2.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力度加大:推广绿色防控、高效节水、有机农业等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进展: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施用等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 农业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四)农村改革稳步推进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1. 农业生产效益有待提高:部分农业生产方式仍然较为粗放,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3.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挑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改善。
安徽: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安徽: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化肥使用量和农药施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
其中,化肥使用量下降2.35%,农药施用量下降1.44%,为红色生态区全国先进省份。
此外,富硒农产品和生态友好型农业产业发展迅猛,有力推动了全省绿色农业发展。
2019年,安徽富硒农产品面积达到2000万亩,规模以上生态农业企业762家,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139万吨,全省生态扶贫产业超过2700个,覆盖贫困县区全域。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提醒,今后要继续加大生态环保力度,加强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系
统质量和稳定性,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和美丽安徽建设。
肥料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肥料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土壤污染、肥料过量施用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田土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我国开展了肥料专项整治行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肥料使用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知识,引导他们合理使用肥料,减少农田土壤污染和农产品残留问题。
二是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施肥标准。
政府相关部门对农田施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农田肥料使用符合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是推广绿色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
通过推广有机肥、生物肥料等绿色肥料的使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减少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四是加强科研攻关,提高肥料利用率。
通过加强科研力量,研发新型肥料和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在肥料专项整治行动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要看到,肥料整治行动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肥料整治工作,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半年化肥减量工作总结

一、工作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上半年,我单位积极开展化肥减量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目标1. 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化肥施用强度。
2. 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
三、工作措施1. 制定化肥减量实施方案。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化肥减量实施方案,明确减量目标、任务、措施等。
2. 开展化肥减量培训。
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化肥减量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
3. 推广新型肥料。
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
4. 实施化肥减量补贴政策。
对实施化肥减量措施的农户给予补贴,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化肥减量工作。
5. 加强监测与评估。
建立健全化肥减量监测体系,对化肥使用量、土壤质量、作物产量等进行监测与评估。
四、工作成效1. 化肥使用量下降。
上半年,我单位化肥使用量同比下降5%,化肥施用强度得到有效控制。
2. 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
化肥减量工作促进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土壤质量得到改善,农作物产量稳定。
3. 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增强。
通过培训、宣传等手段,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化肥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
4. 环境污染得到缓解。
化肥减量工作有效减少了化肥对土壤、水体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五、存在问题1. 农民对化肥减量工作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2.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化肥减量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3. 化肥减量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推广力度不足。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对化肥减量工作的认识。
2. 完善化肥减量政策体系,加大补贴力度。
3. 深化化肥减量技术改革,提高化肥减量技术水平。
4. 加强监测与评估,确保化肥减量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上半年化肥减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农业局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总结化肥是粮食的“粮食”。
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此,18年农业部制订《到18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随后省、州、县农业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的要求,结合xx县的实际,组织实施了方案要求的工作。
现就xx县三年来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1、思路清晰。
xx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中明确零增长行动总体思路,这就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精准把握“精、调、改、替”4字要领(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实施,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2、措施可行。
18年5月,xx县认真组织学习并出台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到18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这个目标,先后在新街镇、金碧镇、龙街等12个乡镇启动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计划。
一是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宣传,大力倡导在减少化肥不合理投入的同时,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二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产实际和施肥需要,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控肥目标任务,稳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三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
统筹考虑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有效推进科学施肥。
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创新方式,充分调动推广、企业和农民积极性,构建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3、任务明确。
方案中明确,任务以乡镇为单元,分布实施,从18年到18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18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年度目标:18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增幅降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70%,畜禽粪便养分利用率达到40%,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35%.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1%,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1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
18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增幅明显降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80%,畜禽粪便养分利用率达到45%,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40%,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2%,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2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
18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85%,畜禽粪便养分利用率达到50%,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45%,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3%,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1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
18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畜禽粪便养分利用率达到55%,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50%,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4%,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1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
到18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
主要指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55%。
到18年,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变。
机械施肥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1.1万亩,缓控释肥的利用进一步扩大,面积为0.6万亩以上。
4、创新机制体制(1)构建支撑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各协调单位业协同攻关机制,开展以农业绿色生产为重点的科技联合攻关。
探索建立农业技术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加快成熟集成技术的推广示范。
(2)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
建立与耕地地力提升和责任落实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
完善耕地、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继续支持退耕还林还草。
(3)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清理、废止与农业绿色发展不适应的标准。
规范宣传农兽药残留、畜禽屠宰、饲料卫生安全、冷链物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等行业标准。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监管和认证过程管控。
实施农业绿色品牌战略,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4)大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主要围绕耕地保护、农业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宣传教育面。
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依法打击破坏农业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
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损害赔偿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和惩罚标准。
(5)健全农业人才培养机制。
把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保护耕地环境、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等内容纳入农业人才培养范畴,培养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术技能的农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其率先开展绿色生产。
5、化肥减量增效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凸显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化肥对农业丰收功不可没。
但是,要真正做到减量增效,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
三年来,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应用转化过程中,化肥减量增效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凸现了出来。
(1)经济效益18年测土配方施肥累计增加粮食7921.4吨,累计增加经济收入2273.16万元,平均亩增加经济收入83.3元,扣除每亩平均增加的化肥、水电等成本39.9元外,平均亩净增效43.4元。
18年测土配方施肥累计增加粮食12503.13吨,累计增加经济收入3847.75万元,平均亩增效78.8元,扣除每亩平均增加的化肥、水电等成本42.3外,平均亩净增效36.45元。
18年测土配方施肥累计增加粮食10396.6吨,累计增加经济收入2733.16万元,平均亩增效82.65元,扣除每亩平均增加的化肥、水电等成本41.1外,平均亩净增效42.1元。
(2)生态效益据调查统计18年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量减少不合理施肥量氮肥876.08吨。
P、K 肥各增加686.36吨;18年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纯氮178.7吨、增加纯磷44.5吨、增加纯磷47.6吨。
18年减少不合理施肥纯N165.5吨,增加纯P40吨、纯K51.8吨。
其中小春作物氮、磷、钾三大元保持上年度水平,未出现增减。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成果转化运用,建立和推行“测、配、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模式,实现了因土因作物需求平衡施肥。
既改善了土壤因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和硬化,土地产出率低、生产成本加大,农业面源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测土配方施肥减少了化肥的流失和残留,降低了肥料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合理施肥还使作物抗逆能力提高,农药用量大幅减少,农残污染减轻。
降低了不合理的肥料投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农业的面源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培肥了地力、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措施。
只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将产一供一销、种一养一加结合起来,化肥零增长行动计划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将会呈燎原之势,对保护生态环境是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据测算,三年累计减少不合理肥料总量0.0.13305万吨,相当于节约原油0.17422万吨或天然气0.001776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0.4158万吨。
同时,还减少了农药施用,改善了“瓜不甜、果不香、菜无味”局面,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二、工作开展落实情况(一)充分整合资金,以高产创建等在建项目的示范样板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增幅降低。
1、18年完成xx县万亩优质稻1.1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的普及和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计划。
其中核心示范3000亩,辐射带动8500亩,在核心示范区(龙林1150亩,胡屯1850亩)率先启动实施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计划全覆盖,面积3000亩。
宣传动员示范户施用水稻复合肥(N::P:K=18:9:5)农家配方肥作基肥,亩用量30千克。
在辐射区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亩用19:7:6农家乐配方肥(追神)35千克作底肥,46%的尿素20千克作分蘖肥,8千克尿素、2千克硫酸锌、7千克50%硫酸钾做穗肥。
率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
并在项目区启动实施“农业部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结合”,在核心区域调查25户、在辐射带动域调查5户肥料施用消长动态,跟踪到点、到户、到田块。
2、18年全县计划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核心示范3000亩,实际完成2850亩,具体在龙街仓屯村以水稻云粳29号30号的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1000亩,施肥标准为亩纯氮、磷钾18:9:5千克,改为17.5:5:8千克;金碧胡屯850亩,施肥标准为亩纯纯氮18.6:9:5千克,改为16.5:5:8千克;新街小苦衙1000亩,施肥标准为亩纯纯氮17:8:6千克,改为15.5:5:8千克。
经过测产,龙街仓屯点测33户,平均亩产756.4千克,与非示范区测11户平均亩产736.2千克相比增20.2千克;金碧胡屯点测18户平均亩产776.5千克,与非示范区测14户平均亩产758.4千克相比增18.1千克;新街小苦衙点平均亩产698.8千克,与非示范区测11户平均亩产687.2千克相比增11.6千克。
3、18年是绿色、生态主题年。
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围绕“精、调、改、替”4大技术路径,抓好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推广新肥料新技术,强化农企合作,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推进科学施肥技术到户、配方肥到田,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100%。
内容是围绕5片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在整合资金的前提下,在全县开展5万亩化肥零增长行动计划,以3片水稻3200亩的核心示范、1100亩的马铃薯核心示范和1200亩的芸豆核心示范为重点,带动全县5万亩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
以水稻为例,在核心示范区19:5:8配方肥亩40千克、4%的有机肥80千克作基肥;46%的尿素15-20千克作分蘖肥;2千克硫酸锌、5千克尿素、10千克50%硫酸钾做穗肥。
在辐射区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亩用19:5:8水稻配方肥40千克作底肥;46%的尿素20-25千克作分蘖肥;8千克尿素、2千克硫酸锌、5千克50%硫酸钾做穗肥。
在项目区率先到达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