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奇思妙笔尽风流——李白诗《蜀道难》赏析

阅读写作《蜀道难》具有震撼人心的永恒魅力,全诗都洋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扛鼎之作。
一、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彰显淋漓在这首诗里,我们读到的是博大、雄浑、深沉、超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和丰富而崭新的生活体验。
《蜀道难》把想象、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从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雄浑的艺术境界。
诗人寄情于笔下的飞流激湍、奇峰险壑,语言雄放,句式参差错落,韵律富于变化,把大自然、神话、历史和现实融为一炉,且激情奔放,气势雄浑。
二、是诗人生命体验和人生感受真切写照《蜀道难》创作于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到长安的时候,当时表面繁荣的唐朝隐伏和酝酿着衰败、变乱的危机。
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诗末抒发的感慨,当是针对时局而发,寄寓着诗人深沉的隐忧。
此诗表面上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感慨,从自然到人生的行路之难可谓尽括其中。
三、旨趣浪漫、意境阔大《蜀道难》是最富浪漫主义奇情壮采的山水诗,着力描绘的是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形象。
通过景物的描写,使情寓景中,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时局的忧虑与关切。
因此,这首诗画面感强,感情含蓄蕴藉,深藏不露,醇厚而真切。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触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具体策略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个性化写作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1.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进行个性化写作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
可以通过观察、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然后根据其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2.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个性化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写作活动,如写作比赛、写作展示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写作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写作主题和题材,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3.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练习个性化写作教学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选择权,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题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难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
4.提供个性化写作反馈和指导在个性化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反馈和指导。
可以通过批改作文、评价表现等方式来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指出其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方法。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写作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帮助和支持。
5.开展个性化写作辅导活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个性化写作辅导活动。
可以针对不同写作难点和技巧,开设一些小组辅导课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和辅导。
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交流和分享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写作经验,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小学语文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对策

小学语文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对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则是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对策。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写作特点和习惯。
每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风格都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写作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平时的语言表达和写作作业,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指导和培养。
教师应该注重写作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潜能。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朗诵会、作文分享等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的写作素材和风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和文学作品,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写,不断练习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写作,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风格会更加丰富和个性化。
教师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在学生交作业后,教师要及时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可以组织学生相互批改作文,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写作特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开展个性化的写作指导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指导和培养,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小学作文课流程

小学作文课流程篇一:小学作文教学流程小学作文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讨论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3分钟)在上课开始1-3分钟,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音乐、画面、声响、故事、谜语等),引出课题,为学生初步习作做好铺垫。
二、明确目标,激发情感(2分钟)提出本课的习作要求所要达到的基础性目标,激发学生强烈的习作欲望,在开启学生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有主动习作的情感参与,并稳定于整节课的教学中,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小组讨论,拓展思路(5分钟)1.明确习作的方向。
2.同桌或小组尝试讨论解决所要达到的目标。
3.指名汇报。
在教师的组织下,采用同桌、小组等形式,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所要达到的习作目标。
教师有目的地加入几个小组或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集体探究,评价指导(20分钟)1.教师根据课堂需要,确定学习任务,并出示任务。
(写什么?怎么写?)2.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补充。
3.集体交流。
A.写作内容的指导。
(写什么)审题分析:明确习作类型,选材方向。
题目确定: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醒目、恰当。
思路整理:明确内容重点,确定作文思想。
素材展台:精选素材。
B.写作技法的指导。
(怎么写)写作技巧推荐:根据习作类型,选择写作方法。
美文简介:指导习作所运用语言技巧。
精彩片段欣赏: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为主,可学习模仿。
情景再现:可根据习作要求再次指导。
这一过程是整个课堂教学深层次的体现。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汇报他们的收获和疑点,请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举一反三交流讨论,其目的是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师生共同语文,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灵感,发表独到见解。
这一过程是更为民主化,人性化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习作的发展性。
五、列出提纲,形成腹稿。
(10分钟)通过范文赏析,结合写作方法,列出写作提纲。
1.确定题目.2.确定中心.3.用段落或标题安排材料顺序.4.确定详略内容.第二课时写作课开心练笔(4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生习作教学论文

小学生习作教学论文篇一:浅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凯里市炉山小学汪海燕[内容摘要]唐诗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题。
现阶段的从来不小学生绝大多数不怎么喜欢作文,怕写作文,讨厌作文。
大部分学生初学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无材料可写”。
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
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
老师们更是无法教。
经过这几年作文教学的实践,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可以从这几方面抓紧:[关键词] 作文教学兴趣积累分层模仿评价修改一、激发习作兴趣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而且也仅约不到好的效果。
如果能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拓展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积累词汇1、通过写日记积累学生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受。
学生有了习作素材,做题才会有话说,才会有内容。
这就要学生多积累。
积累素材的好方法莫过于写日记。
每日一记非常重要,平常把平时的点点滴滴记入日记。
需要用时,就不愁没有片断了。
日记内容不一定非要写自己想到、听到、看到、做过的事,可以摘抄一些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等。
只要孩子愿意去记,写作文时就会有很多可写的。
2、从课文内容中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练球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
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并从摘抄中积累陶瓷材料。
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三、分层次给学生定文章段落学生的资智不同,写出的作文也低劣。
有的复述只有一段话;有的一个段落一两句话,数篇文章有七八段,甚至于有的十几段。
结构不清晰。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家长的考生层次,给他们定短文段落,三篇文章可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来写。
习作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段落去进行习作。
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方法是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写作能力水平的不同,采取针对性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个性化写作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爱好在进行个性化写作教学之前,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爱好。
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作文或者写话题作文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水平,了解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学生喜欢的话题和题材,为个性化写作教学做好准备。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写作目标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爱好,老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写作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动力。
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从句子段落的组织和表达入手,逐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兴趣;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涉猎更多的写作类型和题材,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广度。
三、提供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和题材在个性化写作教学中,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和题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写作能力,提供相应的写作素材和题材。
可以从生活中、学校周边、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方面选取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四、引导学生多维思考,开拓写作思路个性化写作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多维思考,开拓写作思路,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和结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写作范文,让学生领略不同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五、注重写作过程的引导和反馴在个性化写作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写作成品的评价和指导,更要重视写作过程的引导和反馴。
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注重发挥学生个性优势,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下面,我将阐述一些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在开展个性化教学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学生问卷调查、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风格以及写作方面的困难和需求等。
这样可以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多元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展示式教学法,通过展示优秀作文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个性化作文主题作文主题是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的关键。
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置个性化作文主题。
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设置与阅读相关的主题,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者心得体会;对于喜欢动画片的学生,可以设置与动画片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写一篇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介绍。
四、个性化写作指导个性化写作指导是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指导和建议。
对于字写得潦草的学生,可以告诉他们注意字的书写规范,练习书法;对于叙事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教他们如何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丰富文章内容。
通过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写作水平。
五、批改与评价在批改和评价方面,个性化教学也应该给予学生个体化的反馈。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和需求,给予具体的批改建议和评价标准。
对于词汇使用不恰当的学生,可以指出词汇错误,并给予正确的词汇替换建议;对于结构不合理的学生,可以指出文章结构不严谨,并给予改进方法。
通过个性化的批改和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信心。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指导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指导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越来越注重个性化指导。
个性化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个性化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指导。
二、个性化指导的实施方法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知识储备、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例如,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从简单的句子开始练习,逐步提高难度;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尝试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写作任务,如写故事、评论等。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力是写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发散思维。
例如,在写命题作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发掘更多的写作素材;在写半命题作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填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表达是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学生个性化表达的重要体现。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和规范。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个性化指导的效果通过个性化指导的实施,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首先,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激发。
由于教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任务,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其次,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
最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
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
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
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
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
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
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
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
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
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
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
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
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