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和谬误含义46页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原理真理与谬误PPT课件

理。
相斗争而发展
人们不满“地
心说”而提出
“日心说”,
反对“地心说
”,接受“日 地
心说”的过程 就是真理与谬
心 说
vs
误相斗争的过 日 程。斗争中两 心 者不断发展, 说
“日心说”由
于得到不断证
实而逐渐被人
们所接受,而
“地心说”则 逐渐暴露出背 8
后的虚假。
我们今日所唾弃的谬误, 很久以前却是真理。 — —美国诗人 惠蒂尔
21
谢谢
22
2019/10/25
23
真理谬论只差一步。人发怒 时好把真理说成谬论,人高 兴时又好把谬误说成真理。
9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
理都真是理在与一谬定范误围的,区一 定条别件和下对才立能够并成不立是的 。如绝果对超的出,这个真范理围可, 失去能了转特化定成条件谬,误它就
会变成谬误。
10
均匀介质
众所周知,光是沿直线传播,但光 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 播,而在非均匀或者不同介质间,
19
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的唯一性,离开实践,再没有别的标准。
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 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事件都要受到一定具 体条件的制约,因而具有一压下沸点为100°C,正
如何理解“不确定性” 常实验下测得值应该与此相符。但实 际实验时大气压并不一定等于标准大 气压,而且实验中还存在诸多影响条 实件践,的因此确实是际测检得验的沸真点理很的难与唯理一论 标 准值 下,相 水但等 的, 沸具但点体这不并是到不10某能0°得一C出的人标结、准论大。某气一压 次 的实践,是有不确定性的。
光并不是沿直线传播。
非均匀介质
11
相斗争而发展
人们不满“地
心说”而提出
“日心说”,
反对“地心说
”,接受“日 地
心说”的过程 就是真理与谬
心 说
vs
误相斗争的过 日 程。斗争中两 心 者不断发展, 说
“日心说”由
于得到不断证
实而逐渐被人
们所接受,而
“地心说”则 逐渐暴露出背 8
后的虚假。
我们今日所唾弃的谬误, 很久以前却是真理。 — —美国诗人 惠蒂尔
21
谢谢
22
2019/10/25
23
真理谬论只差一步。人发怒 时好把真理说成谬论,人高 兴时又好把谬误说成真理。
9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
理都真是理在与一谬定范误围的,区一 定条别件和下对才立能够并成不立是的 。如绝果对超的出,这个真范理围可, 失去能了转特化定成条件谬,误它就
会变成谬误。
10
均匀介质
众所周知,光是沿直线传播,但光 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 播,而在非均匀或者不同介质间,
19
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的唯一性,离开实践,再没有别的标准。
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 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事件都要受到一定具 体条件的制约,因而具有一压下沸点为100°C,正
如何理解“不确定性” 常实验下测得值应该与此相符。但实 际实验时大气压并不一定等于标准大 气压,而且实验中还存在诸多影响条 实件践,的因此确实是际测检得验的沸真点理很的难与唯理一论 标 准值 下,相 水但等 的, 沸具但点体这不并是到不10某能0°得一C出的人标结、准论大。某气一压 次 的实践,是有不确定性的。
光并不是沿直线传播。
非均匀介质
11
真理ppt

我们从小就学习许多科学真理,许多真理己经变成常识。 例如我们每天都看到,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 落下,这是我们坚信不移的真理。但是我们深一步思索, 如果人站在地球的南北极极点,看到的太阳还会是每天从 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吗?太阳从东边升西边落的真理就 不复存在。因此太阳升和落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它仅仅适 合于我们目前生存的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而不是适合一切 情况和可能。
1910年开始,美国遗传学家开始研究细胞遗传学, 微生物遗传学等,在60年代初步阐明了DNA。
农业科技人员根据生 物遗传规律,利用嫁 接技术,将不知名的 苹果苗嫁接在拦腰刮 断的红富士果树上, 成功地结出硕大果 实。
传统的遗传理论是”种瓜 得瓜,种豆得豆”.但嫁接技 术可以实现种瓜得豆,种豆 得瓜。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总是符合客观事物本身,所以真理最基 本的属性是 客观性 ;
为什么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 理
内容是客观的
客观事物 规律
检验的标准是客观的
一、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 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二、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一种客观 的物质性活动。
西班牙学者科卢梅拉在公 元60年左右所写的《论农 作物》一书中描述了嫁接 技术;
533~544年间中国学者 在所著《齐民要术》一书 中论述了各种农作物、蔬 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和 家畜的饲养。
1866年奥地利学者孟德尔 根据他的豌豆杂交实验结 果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 的论文,揭示了现在称为 孟德尔定律的遗传规律, 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 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演示课件

40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
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4
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 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 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5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
推理。
17
理性认识——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
一般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18
理性认识——判断
判断是概念的复合,是对认识对象 有所断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 维形式。
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人不是上帝的创造物
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
3、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
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摹写不是对对象直
观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的信息,通过分
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
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4
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 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 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5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
推理。
17
理性认识——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
一般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18
理性认识——判断
判断是概念的复合,是对认识对象 有所断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 维形式。
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人不是上帝的创造物
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
3、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
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摹写不是对对象直
观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的信息,通过分
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43张ppt)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对同一对象有多个真理?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马克思主义 真理与谬误

2、不确定性: 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历史局限性,实践的 历史局限性决定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人们已有的 认识;(认识主体、客体、认识和实践都是一个不断 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因而 对真理的检验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是相对的、不确定 的。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
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
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两个凡是”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起草,《光明日报》社的杨西 光、吴江、马沛文10次参与讨论修改,中央党校的孙长江执 笔定稿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1978年5月11日、 12日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 表,立即轰动全国,引起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高度评价真理 标准大讨论,认为这对于解放思想,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 束缚,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改革开放具有 重大历史意义。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必 须正确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 定性,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 展过程。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 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 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门捷列夫 (1834-1907)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 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 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 反映。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
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
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两个凡是”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起草,《光明日报》社的杨西 光、吴江、马沛文10次参与讨论修改,中央党校的孙长江执 笔定稿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1978年5月11日、 12日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 表,立即轰动全国,引起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高度评价真理 标准大讨论,认为这对于解放思想,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 束缚,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改革开放具有 重大历史意义。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必 须正确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 定性,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 展过程。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 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 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门捷列夫 (1834-1907)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 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 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 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含义

B
+ 日本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中国提出三个“零
+ + + +
增长”;日本提出“循环型经济社会”,中国提出 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发展 观”,这些都是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生的真理性 认识。这说明 A A.认识无限性、反复性,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B.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是惟一的 C.由于观念、能力差异,对同一对象允许存在不同 的真理性认识 D.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在:真理是具体的,如 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如果把真理性的认识从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孤立出来, 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 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在:谬误是正确认识 的先导,人们可以在纠正谬误中获得真理。
4、结论: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 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 错误。
客观性
④正是因为真理具有客观性,所以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为什么说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
①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例如:“万有引力”是规律,是客观的。对“万 有引力”的正确认识即“万有引力定律”是真理。
动领域的过程中,这类痛苦事件在所难免,可 是“未来不属于怯懦者,未来属于勇者”。
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是1996年11月19 日起飞、12月7日降落的哥伦比亚号,历时17天1 5 小时53分钟。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空飞机发生空难, 机上7人全部丧生。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应该怎么 看待航天技术呢? 人类掌握航天技术过程,并 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认识受主 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 践中出现挫折是难免的。由于认 识具有反复性,因此,应在挫拆 中找原因继续探索。
关于真理PPT

真理的特性之三: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反映 无限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 层次。
对真理相对性的理解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 条件的。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姚明脚伤引发的中西医之争看真理 的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 自西学(包括西医学)引 入中国,有关中医前途命 运的争论共有三次。第一 次是20世纪初北洋政府的 “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第二次是1929年的“废 止中医案”;第三次则是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医被 视为“四旧”,成了清除 的对象。
中医与西医哪个更强大、更科学?
价值关系 主体
需要 满足
客体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 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价值及其特性
客观性
主体性
价值 特性
社会 历史性
多维性
价值的客观性
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价值的主体性
• 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 要为主导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 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 同
价值评价的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 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 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 知识性认识。
三鹿事件反映的价值评价特点
• 第一、正常三鹿奶粉满 足儿童需要,给予满意 评价;问题奶粉损害儿 童,给予否定评价。 • 第二、评价正反与三鹿 奶粉的满足对象儿童健 康,直接相关。 • 第三、三聚氰胺的相关 科学知识直接导致否定 性评价
高职哲学基础教学课件:第三章 真理及其指导作用 (共14张PPT)

12
三种寻找石头狮子的意见:主观认识
1、在沉没的河底深处; 2、在河流下游 3、在河流上游
实践:打捞
客观对象
• 首先,遵从真理,反对经验主义 • 其次,发展真理,防止教条主义
课堂作业:
一、判断题
1、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
的。 3、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就可以防止科学发展
性
客观
实践
效果
相符
真理
不符
谬误
11
纪晓岚著《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故事:沧州南,一寺庙临河建起,山门 倒塌在河里,两个石狮子都沉到河中去了。过了十多年,庙里的僧人打算募化一 些金钱重新修建,便叫人到河中寻找那两个石头狮子,竟然没有找到。他们以为 石狮是顺河流到下游去了,就派人划了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地, 也没发现石狮的踪迹。
有一位正在寺庙中设账讲学的先生,听说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 人不会研究物理。石狮又不是木屑片子,难道被暴涨的洪水冲动而去吗?石头的 性质是坚硬沉重的,而沙子的性质是松软浮动的,石头埋没在沙堆里,一定是渐 沉渐深了。沿着下游的河水去寻找石狮,不也是神经错乱了吗?”众人认为这是 正确的说法,都十分佩服。
受到阻碍。
二、简答题
“牛顿力学是相对真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绝 对真理”,这一说法对吗?试说明理由。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8:49:5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三种寻找石头狮子的意见:主观认识
1、在沉没的河底深处; 2、在河流下游 3、在河流上游
实践:打捞
客观对象
• 首先,遵从真理,反对经验主义 • 其次,发展真理,防止教条主义
课堂作业:
一、判断题
1、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
的。 3、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就可以防止科学发展
性
客观
实践
效果
相符
真理
不符
谬误
11
纪晓岚著《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故事:沧州南,一寺庙临河建起,山门 倒塌在河里,两个石狮子都沉到河中去了。过了十多年,庙里的僧人打算募化一 些金钱重新修建,便叫人到河中寻找那两个石头狮子,竟然没有找到。他们以为 石狮是顺河流到下游去了,就派人划了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地, 也没发现石狮的踪迹。
有一位正在寺庙中设账讲学的先生,听说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 人不会研究物理。石狮又不是木屑片子,难道被暴涨的洪水冲动而去吗?石头的 性质是坚硬沉重的,而沙子的性质是松软浮动的,石头埋没在沙堆里,一定是渐 沉渐深了。沿着下游的河水去寻找石狮,不也是神经错乱了吗?”众人认为这是 正确的说法,都十分佩服。
受到阻碍。
二、简答题
“牛顿力学是相对真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绝 对真理”,这一说法对吗?试说明理由。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8:49:5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