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岩浆岩 第2节 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

合集下载

3.岩浆岩的产状及分类命名

3.岩浆岩的产状及分类命名

熔岩流
熔岩流及熔岩的表面形态
熔岩锥
熔岩丘
熔岩丘
熔岩流
熔岩的表面形态
熔岩被
熔岩被及其表面形态
特殊的熔岩产状
特殊的熔岩产状
熔岩的表面形态
熔岩的表面形态
熔岩的产状和表面形态
火山弹
熔岩被
熔岩流
熔岩流
熔岩流
熔岩流
熔岩流
熔岩被
熔岩被
熔岩流及其表面形态
冷却后的熔岩被
第四章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岩浆岩的产状(Attitude of magmatic rock): 岩浆岩体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它们是由岩体
的大小、形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和所处的构造环境 来决定的。了解产状有助于我们确定岩浆岩的成因 ,帮助我们了解成矿条件和成矿关系。 岩浆岩的相(Phase of magmatic rock) :
➢ 陆相火山碎屑物在水平方向上粒度变化明显,常见火山弹 、熔结凝灰岩、泥流角砾岩;而海相火山碎屑物在垂直方 向上比重变化明显,常见熔岩遇水淬碎的玻屑等。
1.爆发相(explosion) :火山强烈爆发而形成的火山碎屑 物在地表的堆积。富含挥发份和粘度大的中、酸 性和碱性岩浆更有利于形成爆发相岩石。
破火山口侵蚀破火山口熔岩流和熔岩湖熔岩湖熔岩湖熔岩流熔岩流熔岩流熔岩流及熔岩的表面形态熔岩锥熔岩丘熔岩丘熔岩流熔岩的表面形态熔岩被熔岩被及其表面形态特殊的熔岩产状特殊的熔岩产状熔岩的表面形态熔岩的表面形态熔岩的产状和表面形态火山弹熔岩被熔岩流熔岩流熔岩流熔岩流熔岩流熔岩被熔岩被熔岩流及其表面形态冷却后的熔岩被熔岩被熔岩被流熔岩丘熔岩锥熔岩流入海熔岩流入海熔岩流入海熔岩流入海熔岩流瀑布熔岩流瀑布熔岩流瀑布熔岩流瀑布熔岩流瀑布冷却后的熔岩流瀑布冷却后的熔岩流瀑布爆发的熔岩团块爆发的熔岩团块42岩浆岩的相喷出相侵入相海相陆相溢流相喷溢相爆发相喷出相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颈相次火山相深成相10km浅成相3km边缘相内部相过渡相中深成相310km反映岩浆岩生成环境的岩石表征一侵入岩的相岩浆所处的深度不同其温度压力冷却快慢挥发份的散失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条件就会有所差异而这些条件与岩石的成因及岩石外貌成分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
岩浆岩是一种火成岩,形成于地壳深部,是地球内部物质通过火山作用喷发到地表后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取决于其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但一般包含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硅酸盐矿物(Silicate Minerals):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石英、长石(正长石和斜长石)、角闪石、电气石等。

这些矿物含有丰富的硅氧化物。

铝质矿物(Aluminum Minerals):
长石和角闪石等矿物中含有铝,因此岩浆岩中通常富含铝质矿物。

镁铁矿物(Magnesium-Iron Minerals):
岩浆岩中还包含一些富含镁和铁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等。

钾长石(Potassium Feldspar):
钾长石是一种特殊的长石,富含钾元素。

在一些岩浆岩中,钾长石可能是主要的矿物之一。

铁镁质矿物(Ferromagnesian Minerals):
包括橄榄石、辉石等富含铁和镁的矿物。

玄武岩矿物(Basalt Minerals):
玄武岩是一种常见的岩浆岩,其矿物组成包括橄榄石、辉石、钙长石等。

玻璃质基质(Glassy Matrix):
在一些快速冷却的岩浆中,可能形成玻璃质基质,其中包含未结晶的玻璃。

其它矿物:
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岩浆岩中还可能包含一些次要矿物,如磷灰石、黑云母、白云母等,取决于岩浆的具体组成和条件。

总体而言,岩浆岩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其次是铝质矿物、镁铁矿物、钾长石等。

这些成分的相对含量和比例决定了岩浆岩的具体分类和性质。

岩浆岩

岩浆岩
颗粒大小不相等的结构。
似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全部为显晶质、粒状,但主要矿物
颗粒大小不相等,且明显可分为斑晶和基体两部分的结构。
斑状结构:岩石中较大的矿物散布在呈隐晶质和玻璃质存 在的物质之间,这种结构称为斑状结构。大的晶体称斑 晶,其它隐晶质或玻璃质的部分称为基质。
斑晶
基质
隐晶质结构:肉眼不能分辨出矿物颗粒,但在显微镜下可 分辨矿物颗粒。
(1)首先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确定岩石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 (2)再根据岩石中的主要矿物定出大类。 (3)根据岩石中的次要矿物定种属。
四.岩浆岩中的主要矿产**
大多数金属矿产都与岩浆作用有关: Cr, Ni, PGE、金刚石常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
如山东的金刚石矿床、金川的铜镍硫化物矿床。 Cu, Pb, Zn, Fe等多与中酸性岩体有关。如大冶铁矿,铜官山铜矿。 从形成时间上看:可以与岩浆岩同时形成,也可以形成于岩浆期后。 从矿体赋存部位看,可以在岩体内部,也可以产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 带上。
第一节、岩浆岩
岩浆岩的形成 一、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二、岩浆岩的分类及各类岩石的特点 三、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四、岩浆岩中的主要矿产** 五、岩浆岩与开采技术有关的特点**
常见的岩浆岩 课后复习
岩浆岩: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上升到地
下浅处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叫岩浆岩。(也称火成岩)
是喷出岩 若岩石具斑状结构、细晶或伟晶结构,块状构造则多为浅成岩 若岩石具等粒结构、不等粒、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则多为深成岩
(4)查表定名
根据上述特征,查表即可大致定出岩石的名称(大类)
2.岩石的一般命名方法*
首先了解几个概念:
主要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多,并在确定岩石大类名称上起主要作用的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念一、矿物岩石学的定义矿物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对地球物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构成地壳的矿物和岩石的组成、结构、性质、成因以及它们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的研究。

二、矿物的基本概念1. 矿物的定义:矿物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均匀固体。

2. 矿物的特征:包括颜色、硬度、光泽、解理、比重等。

三、岩石的基本概念1. 岩石的定义: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2. 岩石的分类: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第二节矿物岩石学的研究方法一、宏观研究方法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岩石和矿物的露头信息,进行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

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航空摄影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分析岩石和矿物的分布特征。

3. 地球物理勘探:通过重力、磁法、电法等方法探测地下岩石和矿物的分布情况。

二、微观研究方法1. 显微镜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矿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

2. 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矿物的晶体结构。

3. 化学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分析矿物的化学成分。

4. 同位素分析:利用质谱仪等设备测定矿物的同位素组成,以研究矿物的来源和形成时代。

第三节矿物岩石学的发展简史一、古代矿物岩石学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对矿物和岩石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泰勒斯的水成论和普林尼的《自然史》。

2. 我国古代:古籍如《山海经》和《本草纲目》记载了丰富的矿物岩石知识。

二、近代矿物岩石学1.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矿物学进入微观领域,矿物学家开始研究矿物的内部结构。

2. 18世纪:矿物分类学得到发展,如德国矿物学家亚伯拉罕·维尔纳提出的矿物分类体系。

3. 19世纪:地质学三大理论的建立,为矿物岩石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现代矿物岩石学1. 20世纪:矿物岩石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如矿物物理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火成岩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火成岩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一. 侵入岩 二. 侵入岩产状 三. 侵入岩类型
第二节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侵入岩
• 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
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
• 侵入岩:又叫侵入体,由侵入作用形成的岩石 • 围岩:包围侵入体的岩石
按侵入体形成深度可分为
• 深成侵入岩:深成岩,形成深度>10 km • 中深成侵入岩:中深成岩,形成深度3-10 km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火山
火山锥顶部有火山物质喷溢的出口,常为圆形坑洼状,称为火山口。 长白山天池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火山喷发方式
中心式火山喷发
岩浆沿筒状通道上涌,从火山 口喷出,有火山锥
裂隙式火山喷发
岩浆沿断裂带喷出,无火山锥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几个需要区分的重要概念 • 喷出岩(火山岩):由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岩石,
苏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必 利 科马提岩 尔 地 区 科 马 提 岩 的 鬣 刺 结 构
苏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必 利 鬣刺结构 大的橄榄石晶体中发育大量裂缝,所有裂缝被细小的橄榄石和辉石骸晶集合 尔 体充填。 地 区 科 马 提 岩 的 鬣 鬣刺草 刺 结 构
偏光显微镜下的鬣刺结构
切割成一个个六方柱。柱状节理总是与流面垂直。
云南腾冲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火山
固体喷发物和熔岩就地堆积形成的山体。典型的火山外形似锥状, 称为火山锥。
日本富士山 海拔3776m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日本富士山 海拔3776m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火星Olympus山
• 太阳系最高的山, 高度21229m,火 山宽约600km

(完整版)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完整版)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现在已知有319座活火山分布于环太平洋带,占世界活火山总数 的62%,其中西带(从阿拉斯加起,以阿留申群岛、勘察加半岛、 千岛群岛、日本群岛、我国台湾、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诸岛, 直到新西兰岛占45%,构成西太平洋火山岛弧。其中东带(从南 美西岸的安第斯山起,经中美、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至阿拉 斯加)占17%。构成所谓“环太平洋火山圈”。
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又称地中海火山带,横贯欧亚大陆南部(西起伊比利亚半岛经意 大利、希腊、土耳其、伊朗,东至喜马拉雅山脉,南折至孟加拉 湾,与太平洋火山带相汇合),已知有94座活火山分布于此带上, 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18%
3.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北起冰岛,经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至圣保罗岛,有活火山 42个;另外9个分布于小安的列斯岛弧上,大西洋活火山占世界 活火山总数的10%。
四.火山地貌
常见的火山地貌有: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口湖、 火山喉管(也称火山颈)熔岩流和熔岩被。
中心式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常呈锥状,称为火山锥。
与火山口相连的岩浆通道叫火山喉管(也称火山颈)。
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积水就成为火山口湖。
基性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为熔岩流和熔00米高的玄武岩流从火山 口
中喷出。熔浆在陡崖地形的地方急剧下流,冷却后形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老黑山北侧的熔岩瀑布, 落差4米,宽4米。
基性熔岩沿着山坡或沟谷流动,呈狭长带状,前端散 开或扩大,有如舌状,长可达数十公里,称为 熔岩流。
如果基性熔岩沿地壳裂隙喷出,而地形又比较平缓, 常四处漫溢,覆盖较大的面积,称为熔岩被。
通常根据岩浆中SiO2含量将其分为四类: 1.超基性岩浆(SiO2<45%):富含铁、镁氧化物,温度
较高,一般为l000~l300℃,岩浆粘性小,易流动。代 表性的熔岩为南非的科马提岩。

岩浆岩石学

岩浆岩石学

三、岩浆岩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1.SiO2含量对火成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
① SiO2过饱和矿物:辉石、长石、角闪石、 云母类矿物,可与石英共生。 ② SiO2不饱和矿物:橄榄石、霞石、白榴石, 不与石英共生。 ③ SiO2饱和矿物:SiO2含量适当时

2.碱质含量对火成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影 响
钾钠长石:
①钾系列(钾>钠): 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 ②钠系列(钠>钾): 歪长石、反条纹长石
白榴石、霞石主要在碱性岩石中

2.色率:
定义: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含量(体积百分 数) 超基性岩色率>90% 基性岩色率=90~40% 中性岩色率=40~15% 酸性岩色率<15%
SiO2在主要元素中含量最高,是岩浆岩中的重 要标志: SiO2 <45%:超基性岩 SiO2 =45~53%:基性岩 SiO2 =53~66%:中性岩 SiO2 =66~75%:酸性岩 SiO2 >75%:超酸性岩(白岗岩)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1.矿物成分分类:
i)铁镁矿物-暗色矿物 主要是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黑云 母类 ii)硅铝矿物-浅色矿物 主要是石英类、长石类和似长石类: 石英分两种变体:低温石英(α 石英) 高温石英(β 石英)
Q
石英(暗色)和碱性长石(浅色)交生
vii) 条纹结构: 钾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地交生称为条 纹结构。具条纹结构的长石,叫 条纹长石 。 条纹结构有 正条纹结构和反条纹结构之分。前者指条纹长石中钾长
石为主晶而钠长石为含量低的客晶呈条纹分布于钾长石之中。 反之,则称为反条纹结构。条纹结构是矿物结晶后,又发生 了固溶体分离所形成。这类条纹具定向性,常沿主晶的某一 结晶学方向均匀分布,条纹的形态及分布比较规则。也有一 些条纹为交代成因,条纹常常较主晶新鲜,多呈不规则的树 枝状、网脉状,定向性不明显,常顺主晶的裂隙、解理、边 缘等处分布。

岩石学复习资料

岩石学复习资料

岩⽯学复习资料第1讲绪论1. 岩⽯:天然产出的,由⼀种或多种矿物或⽕⼭玻璃、⽣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3.三⼤岩类:岩浆岩(⽕成岩):它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成的岩⽯。

4.沉积岩:它是由地壳风化产物、⽣物有关物质、⽕⼭碎屑物等,在外营⼒作⽤下搬运、沉积、固结⽽成的岩⽯。

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转化⽽成的岩⽯。

岩浆岩和变质岩⼜可统称为结晶岩。

6. 岩浆岩及其研究意义:(1)岩⽯类型及其鉴别特征(2)岩⽯系列与组合(3)岩⽯成因(4)岩浆作⽤与构造环境(5)⽕成岩岩⽯探针与当代地球科学前缘7.岩浆: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熔体)。

岩浆的成份: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以氧化物形式表⽰SiO2, Al2O3, FeO, Fe2O3, MgO, CaO, Na2O, K2O, H2O。

SiO2 = 40%~75%。

挥发份(<6%)H2O, CO2, CO, N2, SO2, SO3, H2S, HCl, H2F。

成矿⾦属元素。

岩浆的温度:a.观察现代熔岩流的温度:通常:700℃~1200℃。

基性熔岩:1025℃~1225℃。

酸性熔岩:735℃~890℃。

挥发份可以使起熔温度和液相线温度明显下降。

8.影响粘度的因素:a.氧化物:SiO2,Al2O3,Cr2O3的存在使粘度增加,尤其 SiO2。

基性岩粘度⼩,以溢流为主;酸性岩粘度⼤,多以爆发形式为主。

b.挥发份:其存在将显著降低岩浆粘度。

挥发份增加,粘度降低。

c.温度:温度升⾼,粘度降低。

d.压⼒:对于不含⽔的⼲岩浆,压⼒升⾼,粘度增加;对于富⽔岩浆:I. 压⼒增加,挥发份溶解度增加,粘度降低; II. 压⼒达到⼀定值,挥发份饱和,粘度随压⼒升⾼⽽增加9.岩浆作⽤: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其挥发份和地质应⼒的作⽤下,沿构造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地表,岩浆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不断地改变⾃⼰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岩浆岩的结构
(4)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b、反应边结构 早生成的矿物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 成的矿物外圈,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 部包围早结晶的矿物,这种结构称反应边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4)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c、反应边结构 早生成的矿物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 成的矿物外圈,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 部包围早结晶的矿物,这种结构称反应边结构。
第三章、岩浆岩
第二节、岩浆岩的概念和物质组成
一、岩浆及岩浆岩相关概念
岩浆: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
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
(熔体)。
成分:硅酸盐和挥发份等。 温度:700~1200℃范围内,其中基性火山熔岩 温度高,在1025~1225℃之间,酸性熔岩温度 低,如流纹岩仅有735~890℃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根据矿物在岩石中的含量、分类及起作用分类:
主要矿物
在岩石中含量众多(>%15),在分类命名上起主要作 用。如石英、钾长石是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是正 长岩,没有钾长石是石英岩或脉石英。
在岩石中含量次于主要矿物(<%15),对于划分岩石 大类不起主要作用,但对确定岩石种属起一定作用的那 些矿物。
色率: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体积百分数),也就是 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在岩石中的比例,它是岩浆岩鉴定和分类 的重要标志之一。 色率随岩石酸度的变化情况大致为:超基性岩色率>90,基性 岩色率=40-90、中性岩色率=15-40,酸性岩色率<15。
浅色岩:习惯上把花岗岩、正长岩等浅色矿物占优势的岩石称为浅 色岩,其色率在0~30之间。 暗色岩:色率在60~100,以暗色矿物占优势的岩石称为暗色岩,如 橄榄岩、辉长岩等。
(SiO2 53-66%) (SiO2>66%)
中性岩
酸性岩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各氧化物和SiO2协变关 系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含量 < 1‰的元素。如:Rb、
Cs、Ta、Zr等。 稀土元素(REE):La、Ce、Pr、Nd、Sm等。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常见的不过20几种,这些构成岩石的矿物 通称为造岩矿物。 分类命名中起作用的是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似长石(白榴石、 霞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等。这些矿物据 化学成分可分为两类:
三、岩浆岩的构造
b.带状构造 不同成分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或者是成分相同但结构、颜色 及造岩矿物成分或数量不同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呈带状、条带 状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
绿帘石和钾长石条带
残余矿物:尚未遭受变化的残余部分叫残余矿物。 在岩浆完全结晶后,由于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主要是温度和压力的降 低),使原生岩浆矿物发生转变而新形成的矿物叫成岩矿物。如透长石→正 长石,α石英—β石英。
成岩矿物
岩浆期后矿物 在岩浆已基本上凝固成固体的岩石后,由于受残余挥发分和岩浆期后溶液 作用而生成岩浆期后矿物。它们往往交代原生矿物或充填在矿物的孔隙及 晶洞中。
硅铝矿物
镁铁矿物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硅铝矿物
SiO2和Al2O3含量较高,不含铁镁。如石英、长石类及似长石 类,这些矿物颜色均较浅,所以又叫浅色矿物。
镁铁矿物
矿物中FeO、MgO的含量较高,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 及黑云母类。这些矿物的颜色一般较深 ,又称为暗色矿物。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一、岩浆岩的结构
(1)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火山玻璃中的羽状雏晶和球粒
玻基玄武岩中的橄榄石骸晶
火山玻璃脱玻化
岩浆快速冷却
一、岩浆岩的结构
(1)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霏细结构:脱玻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极细的、它形的长英 质矿物颗粒的隐晶质集合体,但颗粒间界线模糊,形状不规则。
半晶质结构
球粒结构:脱玻化可形成球粒,它由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生长的长英 质纤维构成的球状生成物,也可呈扇状、束状等。
第一篇、岩浆岩
第三节、岩浆岩的结构和构 造
第三章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结构和构造,是区别和鉴定岩浆岩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岩浆岩分类和形成条件判 别的重要依据!
岩浆岩的结构(Texture):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 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间(包括玻璃)相互关系。
岩浆岩的构造(Structure):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 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
三、岩浆岩的构造
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岩石其它组成部分 (如玻璃质)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 里不包括岩体的节理构造,也不包括与变质作用及风化作用有 关的次生构造。 a.块状构造(均一构造) 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分布是均匀的,岩石各部分在成 分上或结构上都是一样的。
次要矿物
副矿物
含量很少,常小于1%,个别情况可达5%,在一般的分 类命名中均不起作用。如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磷灰 石等。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根据矿物的成因类型分类:
原生岩浆矿物 反应矿物:矿物从岩浆中析出后,因温度、压力、成分等发生变化,使 这些矿物受到部分熔蚀、反应或分解。
正常矿物:是直接从岩浆中结晶出来而且在岩石形成过程中稳定的矿物。
a、等粒结构:岩石中不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
b、不等粒结构:岩石中不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
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2.1)岩石中矿物的相对颗粒大小
斑状及似斑状结构: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 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 颗粒,这点可与不等粒结构相区别。斑状与似斑状结构的区别 是:如果基质为隐晶质及玻璃质,则称斑状结构;如果基质为 显晶质,则称似斑状结构。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SiO2是最重要的一种氧化物。据SiO2含量可把岩浆岩分为 四类:即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 45-53%),中 性岩(SiO2 53-66%),酸性岩(SiO2>66%)。通常所指的岩石 酸性程度及基性程度,就是指岩浆岩中SiO2含量,习惯上 对SiO2含量高者,称之为酸性程度高或酸度大,也叫基性 程度低,反之,对SiO2含量低者,谓之酸度小,亦可称基 性程度高。
二、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
确定矿物结晶顺序的原则 1、矿物颗粒的相对自形程度 自形程度高的一般析出较早,自形程度低的析出较晚。但矿物 本身的结晶能力必须充分注意。 2、矿物间的相互包裹关系 通常认为被包裹的矿物一般早于包裹它的矿物。但需谨慎,如 分解条纹长石、文象结构中的石英。 3、矿物晶体大小 在常见的斑状结构中,大晶体一般先结晶,而小晶体常常后结 晶。但对某些交代斑晶则相反。
一、岩浆岩的结构
(1)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具球粒结构的石英
火山玻璃脱玻化霏细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2)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
a、显晶质结构 肉眼观察时基本上能分辨矿物颗粒者;显晶质结构按矿物颗粒 绝对大小又分为: 1、粗粒结构:矿物直径>5mm 2、中粒结构:晶粒直径在2~5mm之间 3、细粒结构:2~0.2mm 4、微粒结构:<0.2mm
斑状结构
斑状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2.1)岩石中矿物的相对颗粒大小
似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3)岩石中矿物的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a、自形晶结构 岩石主要由自形晶组成。
b、它形晶结构 岩石主要由它形晶组成。 c、半自形晶结构 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组成。
自形石榴石
一、岩浆岩的结构
(3)岩石中矿物的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岩浆特点
粘度:粘度的单位是Pa.S—帕斯卡.秒,粘度是 液体或半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越难流动的物质 粘度越大。与氧化物,温度,压力和挥发份相关。
一、岩浆及岩浆岩相关概念
岩浆作用 岩浆 岩浆岩(火成岩)
侵入作用 喷出作用
熔岩 侵入岩 次火山岩 喷出岩(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O、Si、Al、Fe、Mg、Ca、Na、K、Ti等元素,这些元素 称为造岩元素,其总和约占岩浆岩总质量的99.25%,其次 为P、H、Mn、B等元素,氧的含量最高,占岩浆岩质量 46.59%,占体积94.2%。
在研究岩浆岩的化学成分时常常用氧化物质量百分比来表示。如:P10表格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样品号 岩性 SiO2 TiO2 Al2O3 TFe2O3 MnO MgO CaO Na2O K2O P 2O5 LOI TOTAL 45.76 0.52 11.36 16.53 0.95 6.76 16.25 1.42 0.32 0.13 3.73 99.68 H-85 H-86 玄武岩 48.40 0.47 7.41 20.09 0.78 12.10 9.47 0.76 0.21 0.31 3.85 99.57 49.28 0.90 16.48 6.62 0.55 6.65 15.63 1.60 2.09 0.19 3.20 99.68 59.37 0.70 13.35 9.26 0.25 4.19 12.13 0.09 0.26 0.40 2.64 99.58 H-2 H-84 H-79 安山岩 58.46 1.38 19.85 6.06 0.18 2.92 5.62 3.13 2.13 0.28 1.43 99.59 57.46 1.41 20.42 6.32 0.17 2.89 5.58 3.53 2.01 0.22 1.09 99.72 70.87 0.40 14.99 3.34 0.14 1.09 1.25 6.62 1.19 0.10 1.31 100.13 H-81 H-82 H-83 流纹岩 69.21 0.43 15.18 3.74 0.12 1.47 1.13 5.43 3.18 0.11 1.07 99.87 69.22 0.43 15.18 3.77 0.12 1.45 1.14 5.40 3.17 0.11 0.59 99.67 H-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