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7.有机化合物(知识清单)-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1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一、有机化合物概念(1)定义: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指的是含碳化合物。
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CO、CO2)、碳酸及其盐(CaCO3等)、氰化物(如KCN)、硫氰化物(如KSCN)、氰酸盐、金属碳化物(如CaC2)、SiC等。
(2)组成:有机化合物除了含C元素外,常含有H、O,还含有P、N、S、卤族元素等。
(3)分类:分烃和烃的衍生物等。
烃: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4)常见的有机物:①燃料中的液化气、沼气、天然气、汽油、煤油、柴油等;②建材中的木材、黏合剂、涂料、油漆等;③日用品中的塑料、橡胶、纤维、清洁剂等;④营养素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等。
二、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的组成和结构及表示方法种类实例含义应用范围分子式CH4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多用于研究物质组成最简式(实验式) CH4①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②由最简式可求最简式量有相同组成的物质电子式用小黑点等记号代替电子,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多用于表示离子型、共价型的物质结构式①具有分子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的结构;②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构型①多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性质;②由于能反映有机物的结构,有机反应常用结构式表示结构简式CH4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同“结构式”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化学键,展示空间构型用于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立体形状)空间充填模型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的原子的相对大小和空间构型用于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和结合顺序结合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及结构模型看出:甲烷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4个顶点上。
分子中的4个C—H的长度和强度相同,相互之间的夹角相同,为109°28′。
高中化学有色物质大全

高中化学有色物质大全高中化学中,有色物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有色物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实验室中,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有色物质及其相关知识。
1. 金属离子溶液金属离子溶液是实验中常见的有色物质。
当某些金属离子溶解在水中时,其溶液会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例如,铁离子溶液呈现出淡黄色,铜离子溶液呈现出蓝色,铬离子溶液呈现出绿色等。
这些颜色是由金属离子的电子跃迁引起的,不同金属离子的电子跃迁能级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 过渡金属络合物过渡金属络合物是一类常见的有色物质。
过渡金属离子在与配体形成络合物后,其电子转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溶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例如,铜离子与氨水(NH3)形成四氨合铜离子(Cu(NH3)4²⁺)的络合物,呈现出深蓝色。
这是由于络合物的形成改变了铜离子的电子跃迁过程。
3.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一类由中心金属原子或离子与多个配体形成配位键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通常呈现出明亮的颜色。
例如,紫色的[Co(H2O)6]²⁺,粉红色的[KMnO4]等。
这些有色配位化合物的颜色主要是由于配位原子或离子的变化以及电子的吸收和发射引起的。
4. 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一些有机物分子结构上的共轭体系也能引起物质呈现出有色。
共轭体系中的π电子有较低的跃迁能级,可以吸收较长波长的可见光,因而呈现出有色。
例如,苯(C6H6)呈现无色,而具有共轭结构的苯类化合物(如芳香族化合物)多呈现出黄色至红色。
5. 部分过渡金属氧化物部分过渡金属氧化物在不同的氧化态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这是由于氧化物的电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能带结构的变化。
例如,二氧化钛(TiO2)在纯净状态下是白色的,但掺杂不同的氧化态(如二价钛或三价钛)后,颜色会发生变化。
总结:高中化学中,有色物质的研究对于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离子溶液、过渡金属络合物、配位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以及部分过渡金属氧化物都是常见的有色物质。
高三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高三化学有机物知识点的一些总结: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科学。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各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是高三必修三中的重要内容。
了解有机化学反应常见的机理和应用,对于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例如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与组成、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有机物的制取和合成以及石油化工、煤化工等。
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 (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 或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及应用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及应用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及其应用:一、无机化合物:1. 水(H2O):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于生活中。
它有很多应用,包括饮用、煮饭、清洗、浇灌植物等。
此外,水也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参与物,许多反应都需要水作为溶剂。
2. 氧气(O2):氧气是一种气体,在空气中占据很大比例。
它可以用于人类呼吸、火的燃烧和细胞呼吸等生物过程中。
此外,氧气还可以用于氧疗、高效燃烧和氧化反应等许多实验和工业应用中。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也很常见,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它还可以用于饮料制作中的注气、灭火装置、气泡发生器等应用。
4. 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食盐的化学名。
它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调味品,用于食品的烹饪和保存。
此外,氯化钠还可以用于净水、制氯和防腐剂等。
5. 重要金属:铁、铜、锌等金属常见于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铁可用于建筑、制造机械和生产钢铁。
铜可用于电气导线、水管和制作乐器等。
锌可用于镀锌、蓄电池和合金制造等。
6. 硫酸(H2SO4):硫酸是一种强酸,广泛用于实验室和工业领域。
它可用于制作化肥、染料、肥皂和清洗剂等。
7. 氨气(NH3):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它可用于制作氮肥、清洗剂、合成纤维等。
8. 氧化铜(CuO):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用于制作铜盐、颜料、导电材料等。
二、有机化合物:1. 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一种常见的单糖,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重要能量来源。
它还用于食品加工、饮料制作和制药工业。
2. 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消毒剂、溶剂等。
3. 甘油(C3H8O3):甘油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有机液体,主要用于制造肥皂和面霜等化妆品。
4. 丙酮(C3H6O):丙酮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剂性,可用于涂料、塑料和胶水的制造。
5. 苯(C6H6):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是合成塑料、橡胶、染料和药物的重要原料。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与重要物质的用途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与重要物质的用途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通式:CnH2n+2;代表物:CH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3)炔烃:A) 官能团:—C≡C—;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4)苯及苯的同系物:A) 通式:CnH2n—6(n≥6);代表物: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3、H2SO4等)(5)醇类:A) 官能团:—OH(醇羟基);代表物:CH3CH2OH、HOCH2CH2OH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 化学性质:(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与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α氢原子、β氢原子、……)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6)醛酮B) 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学性质:(7)羧酸3、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1)单糖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C) 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8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等内容。
有机化学知识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对于高中化学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是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有机物的定义有机化学研究的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元素是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因此有机物也被称为碳化合物。
有机物包括烃类、醇类、醛酮类、羧酸类等多种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脂肪烃、环烷烃、环烯烃、芳香烃、醇、醚、醛、酮、羧酸、酯等多种类别,每种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反应规律。
3. 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包括分子式、结构式、键式和构象式等不同表示方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可以清晰地描述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构型。
4. 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如稳定性、溶解性、反应性等)。
5. 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化学是有机合成的基础,有机合成方法包括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多种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6. 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反应过程中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结合和断裂规律,包括亲核取代、亲电取代、自由基取代等不同类型的有机反应机理。
7.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化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药物、化妆品、材料合成等领域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知识。
第2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规律。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
1. 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碳是主要元素。
有机物的结构可以分为链状结构、环状结构和支链结构。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有机物可以是直链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不同类型。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全解析》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有机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机物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在工业生产、医药领域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好有机物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的本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物的概念和特点有机物是指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有机物具有以下特点:1. 种类繁多:碳原子可以通过单键、双键、三键等多种方式结合,形成不同的结构,从而产生了种类繁多的有机物。
2. 易燃:大多数有机物具有易燃性,这是由于它们含有碳和氢等可燃元素。
3. 难溶于水:一般来说,有机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4. 熔点和沸点较低:与无机物相比,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5. 反应复杂:有机物的反应往往比较复杂,可能涉及多个步骤和中间产物。
二、常见的有机物类别1. 烃(1)烷烃:烷烃是饱和烃,其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
烷烃的通式为 CnH2n+2。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如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烷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主要发生取代反应。
(2)烯烃: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
烯烃的通式为CnH2n。
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3)炔烃:炔烃是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烃。
炔烃的通式为CnH2n-2。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烯烃类似,也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2. 烃的衍生物(1)醇:醇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的产物。
醇的通式为 CnH2n+1OH。
醇的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如沸点逐渐升高,水溶性逐渐降低。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有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等。
(2)酚:酚是芳香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
酚的通式为 CnH2n-6O。
酚具有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钠等碱发生中和反应。
酚还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等。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用途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用途1.颜色的规律(1)常见物质颜色① 以红色为基色的物质红色:难溶于水的cu,cu2o,fe2o3,hgo等.碱液中的酚酞、酸液中甲基橙、石蕊及ph试纸碰到较强酸时及品红溶液.橙红色:浓溴水、甲基橙溶液、氧化汞等.棕红色:fe(oh)3液态、fe(oh)3水溶胶体等.② 以黄色为基色的物质黄色:容易溶水的金、碘化银、磷酸银、硫磺、黄铁矿、黄铜矿(cufes2)等.溶于水的fecl3、甲基橙在碱液中、钠离子焰色及tnt等.浅黄色:溴化银、碳酦银、硫结晶、硫在cs2中的溶液,除了黄磷、na2o2、氟气.棕黄色: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的烟.③ 以棕或褐色为基色的物质碘水浅棕色、碘酒棕褐色、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的烟等④ 以蓝色为基色的物质蓝色:新制cu(oh)2固体、胆矾、硝酸铜、溶液中淀粉与碘变蓝、石蕊试液碱变蓝、ph试纸与弱碱变蓝等.浅蓝色:臭氧、液氧等蓝色火焰: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的火焰.甲烷、氢气火焰(蓝色易受干扰).⑤ 以绿色为色的物质绿色:浓cucl2溶液、ph试纸在约ph=8时的颜色.浅黑绿色:k2mno4.黄绿色:cl2及其ccl4的萃取液.⑥ 以紫色为基色的物质kmno4为深紫色、其溶液为红紫色、碘在ccl4萃取液、碘蒸气、中性ph试纸的颜色、k+离子的焰色等.⑦ 以黑色为基色的物质黑色:碳粉、活性碳、木碳、烟怠、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硫化亚铜(cu2s)、硫化铅、硫化汞、硫化银、硫化亚铁、氧化银(ag2o).深黑色:铁粉.棕黑色:二氧化锰.⑧ 白色物质不完全反应的:mgo.⑨ 灰色物质石墨灰色鳞片状、砷、硒(有时灰红色)、锗等.(2)离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体的颜色① 水合离子带色的:fe2+:浅绿色;cu2+:蓝色;fe3+:浅紫色呈圆形黄色因有[fecl4(h2o)2] 2-;mno4-:紫色:血红色;:苯酚与fecl3的反应开成的紫色.②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包含含氧酸根)无色.运用上述规律便于记忆溶液或结晶水合物的颜色.(3)主族金属单质颜色的特殊性ⅰa,ⅱa,ⅳa,ⅴa的金属大多数是银白色.铯:拎微黄色钡:拎微黄色铅:带蓝白色铋:带微红色(4)其他金属单质的颜色铜呈紫红色(或红),金为黄色,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少数为灰白色(如锗).(5)非金属单质的颜色卤素均有色;氧族除氧外,均有色;氮族除氮外,均有色;碳族除某些同素异形体(金钢石)外,均有色.2.物质气味的规律(常用气体、挥发物气味)① 没有气味的气体:h2,o2,n2,co2,co,稀有气体,甲烷,乙炔.③ 具备猛烈刺激性气味气体和挥发物:cl2,br2,甲醛,冰醋酸.④ 稀有气味:c2h2.⑤ 臭味鸡蛋味:h2s.⑥ 特殊气味:苯(液)、甲苯(液)、苯酚(液)、石油(液)、煤焦油(液)、白磷.⑦ 特殊气味:乙醇(液)、低级酯.⑧ 芳香(果香)气味:低级酯(液).⑨ 特定难闻气味:分赃的c2h2(混有h2s,ph3等).3.熔点、沸点的规律晶体氢铵物质存有紧固熔点;不氢铵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紧固).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沸点指液体饱和状态蒸气甩与外界应力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甩(1.01×pa)时,表示正常沸点.外界应力越高,沸点也越高,因此预热可以减少沸点.沸点时呈圆形气、液平衡状态.(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就是越向上金属熔点帕岛;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低.但碳族元素特定,即c,si,ge,sn越向上,熔点越高,与金属族相近.除了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高,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高.(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 低熔点单质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② 高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26×pa)、沸点(.9℃)最低.金属的高熔点区存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圆形三角形原产.最高熔点就是hg(-38.87℃),将近常温呈圆形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为能够并使其熔融.(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低于离子晶体,又低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低的比例数非常大(但也存有高的).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① 结构性质相近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小,范德华力大,则沸、沸点也适当低.例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②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就是相对分子质量大而沸点低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低得多(主要因为存有氢键).(4)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① 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linai.4.物质溶解性规律(1)气体的溶解性① 常温极容易熔化的nh3[1(水):(气)] hcl(1:)除了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尔马林).② 常温溶于水的co2(1:1) cl2(1:2)h2s(1:2.6) so2(1:40)③ 微溶水的o2,o3,c2h2等④ 容易溶水的h2,n2,ch4,c2h2,no,co等.(2)液体的溶解性① 易溶于水或与水互溶的例如:酒精、丙酮、醋酸、硝酸、硫酸.② 微溶于水的例如:乙酸乙酯Feurs为香精的低级酯.③ 难溶于水的例如:液态烃、醚和卤代烃.(3)固体的水溶性(无机物略)有机物中羟基和羧基具备亲水性,烃基具备不责水性,烃基越大,则水溶性越差,反而易i溶有机溶剂中.如:甲酸、乙酸与水互溶,但硬脂酸、油酸分子中因—cooh比例过太少反而不溶水而溶ccl4,汽油等有机溶剂.苯酚、三溴苯酚、苯甲酸均溶苯.(4)从碘、溴、氯的水溶液中萃取卤素的有机溶剂例如:苯、汽油、乙醚、乙酸乙酯、ccl4、cs2等.(5)白磷、硫易溶于cs2(6)常用水溶性非常大的无机物如:koh,naoh,agno3溶解度在常温超过g(agno3超过g).kno3在20℃溶解度为31.6g,在℃溶解度为g.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甚少的物质常见的只有nacl.(7)容易溶水和通常溶剂的物质① 原子晶体(与溶剂不相似).如:c,si,sio2,sic等.其中,少量碳溶于熔化的铁.② 有机高分子:纤维素仅溶热淡h2so4、铜氨溶液和cs2跟naoh促进作用后的溶液中,已冷切割的酚醛树脂不溶水或通常溶剂.5.常见的有毒物质(1)剧毒物质白磷、偏磷酸、氰化氢(hcn)及氰化物(nacn,kcn等)砒霜(as2o3)、硝基苯等.co(与血红蛋白融合),cl2,br2(气),f2(气),hf,氢氟酸等.(2)毒性物质no(与血红蛋白融合),no2,ch3oh,h2s.苯酚、甲醛、二氧化硫、重铬酸盐、汞盐、可溶性钡盐、可溶性铅盐、可溶性铜盐等.这些物质的毒性,主要就是并使蛋白质变性,其中常用的无机盐例如:hgcl2,bacl2,pb(chcoo)2;铜盐也并使蛋白质凝结变性,但毒性较小,此外铍化合物也存有相当的毒性.钦酒过多也有一定毒性.汞蒸气毒性严重.有些塑料如聚氯乙烯制品(含增塑剂)不宜盛放食品等.有关科学知识:常用物质用途1.干冰、agi晶体——人工降雨剂2.agbr——照相感光剂3.k、na合金(l)——原子反应堆导热剂4.铷、铯——光电效应5.钠——很强的还原剂,制高压钠灯6.nahco3、al(oh)3——化疗胃酸过多,nahco3还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7.na2co3——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可以用来制造其他钠的化合物8.皓矾——防腐剂、赋形剂、媒染剂9.明矾——净水剂10.重晶石——“钡餐”11.波尔多液——农药、消毒杀菌剂12.so2——漂白剂、防腐剂、制h2so413.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燃烧弹14.红磷——制安全火柴、农药等15.氯气——漂白(hclo)、消毒杀菌等16.na2o-2——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等17.h2o2——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火箭燃料等18.o3——漂白剂(脱色剂)、消毒杀菌剂、稀释紫外线(地球保护伞)19.石膏——制模型、水泥硬化调节剂、做豆腐中用它使蛋白质凝聚(盐析);20.苯酚——环境、医疗器械的消毒剂、关键化工原料21.乙烯——果实催熟剂、有机合成基础原料22.甲醛——关键的有机合成原料;农业上用做农药,用作制缓效肥料;杀菌、防腐,35%~40%的甲醛溶液用作温热生物标本等23.苯甲酸及其钠盐、丙酸钙等——防腐剂24.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25.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业、医药工业等26.sio2纤维——光导纤维(光纤),广为用作通讯、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照明设备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考点一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真题感悟——悟真题、明方向
1.(2018·课标Ⅰ,8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解析]果糖是单糖不能再发生水解,A项错误;酶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催化剂活性和高选择性,B项正确;植物油属于油脂,其只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与Br2/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C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项正确。
2.(2018·课标Ⅲ,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C)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解析] 液溴与铁粉混合产生FeBr 3,进而催化Br 2与苯环发生取代反应,A 项正确;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KMnO 4氧化,B 项正确;苯乙烯与HCl 发生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C 项错误;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D 项正确。
核心突破——补知能、学方法 ►知能补漏
1.必记的八个重要方程式: (1)CH 4+Cl 2――→光照
CH 3Cl +HCl (2)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3)CH 2===CH 2+H 2O ――→高温高压
催化剂
CH 3CH 2OH
(6)_2__CH 3CH 2OH +_2__Na ―→_2CH 3CH 2ONa +H 2↑__ (7)_2__CH 3CH 2OH +O 2――→催化剂
△_2CH 3CHO +2H 2O__ (8)CH 3COOH +CH 3CH 2OH
浓硫酸△
CH 3COOCH 2CH 3+H 2O
2.有机反应中的几个定量关系
(1)在卤代反应中1 mol 卤素单质取代1 mol H ,同时生成1 mol HX 。
(2)1 mol
完全加成需要1 mol H 2或1 mol Br 2,1 mol 醛基或酮基消耗1 mol H 2;
1 mol 甲醛完全被氧化消耗4 mol Cu(OH)2。
(3)1 mol 苯完全加成需要3 mol H 2。
(4)与NaHCO 3反应生成气体:1 mol —COOH 生成1 mol CO 2气体。
(5)与Na 反应生成气体:1 mol —COOH 生成0.5 mol H 2;1 mol —OH 生成0.5 mol H 2。
(6)与NaOH 反应:1 mol —COOH(或酚—OH)消耗1 mol NaOH ;
1 mol
(R 为链烃基)消耗1 mol NaOH ;1 mol 消耗 2 mol NaOH 。
3.重要有机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