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评课纪录及反思

合集下载

传染病及其预防及教学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及教学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及教学反思北海中学李丽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和讨论,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交流与讨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的一般措施难点: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说出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巧妙导入1.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

什么是健康?没有疾病是否就是健康?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健康?我们该如何健康地生活呢?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导入)同学们已经对一些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填写表格,总结一下,在这些疾病中,哪些是可以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交流自己曾经患过的疾病,区分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传染病?3.(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点题)这些能够传染的疾病就是传染病。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一、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1、根据上述表格分析,理解什么是传染病及特点。

①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

②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③特点:传染性、流行性2、出示图片,提示、补充、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3、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了解出传染病的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分析资料:(1)流行性感冒的起因、特点、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的途径(2)肝炎的传播途径、采取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传染病及其预防》本节内容的学习,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交流之后,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对于传染病的认识,学生只是浅显的认识,比如他们知道流感是传染病,却不知道蛔虫病也是传染病,于是依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给他们拓展,小组最后能总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在进行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时,我运用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判断关于流感、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艾滋病”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同时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心,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本节课的学习较好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小组合作使知识得到了补充和提高,让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尤其是在应对一些传染病的时候,不光只是恐慌,还应该具有一些常识,怎样去面对传染病,激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思维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传染病及其预防》本节内容的学习,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交流之后,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对于传染病的认识,学生只是浅显的认识,比如他们知道流感是传染病,却不知道蛔虫病也是传染病,于是依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给他们拓展,小组最后能总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在进行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时,我运用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判断关于流感、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艾滋病”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同时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心,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Poor and strong, not falling into the ambition of the blue sky.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1 《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一节课是讲不完内容的。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设计了这堂课。

在课堂教学中,我在一节课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效果显著。

我认为本节课亮点有以下几点:1、以一段有关非典视频导入新课,学生看得真确,听得明白,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引出传染病这个话题。

2、在学习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时,我安排学生表演了一段有关流感传播的情景剧,激起了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在集体学习中展露了自己的才华,通过对情景剧和相关图片的分析,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知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从理性上掌握了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4、利用艾滋病这个典型范例,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1、“病原体”和“传染源”这两个容易弄混的名词没多花时间让学生彻底弄懂。

2、有些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2 爱因斯坦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的生物学课程教学中也不例外,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地去探索新知,也才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把学习转变为一种精神动力,心甘情愿地为学习而付出。

下面我就这一课如何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我的观点:1、心灵沟通沟出兴趣。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倾听教师的谆谆教诲,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后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后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乔楼镇初级中学周景云
本教学设计总体来说是以基本事实入手,让学生学习新的生物学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具体操作上以常见传染病流感为主线,回顾历史,以大量的证据展现,将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一一呈现、贯穿始终。

从疾病的发现、传播到最后的抑制,精心搜集大量资料,给学生感觉上的冲击,让学生体会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最后的小组讨论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并且学生的总结展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发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板书的呈现有些突兀,在时间和呈现方式的处理上应再斟酌。

本章的主题是健康的生活,所以在课堂的最后对情感教育上可以再提升一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火花。

课堂上有效的设计问题,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使他们产生渴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

这节课上完以后,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学生表现得还很积极,课堂气氛也较活跃。

这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关,也与问题的设置有关。

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环节之间的衔接,我过渡的就不太自然,没有使课堂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语言太少,没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总之,生物教学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读一些教育理论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我会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请教;我会多反思自己的课堂等等,从而提高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真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模板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模板

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
增加互动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 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发言
我将继续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提问,尤其是对于那些性格 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我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我可以使教 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 度。
03
是否存在课堂纪律问题
整体而言,课堂纪律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但我
也意识到,对于一些细节方面的纪律问题,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
引导。
师生互动效果评估
提问与回答环节表现
在提问与回答环节,我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提问,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 观点和疑问。我也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和引导。
06 自我评价与未来改进方向
本次授课亮点总结
知识点讲解清晰
01
对传染病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讲解
,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实例丰富
02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流感、新冠肺炎等,让学生更好地
理解传染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互动性强
03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包括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分类等基础知识。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详细介绍空气传播、水传 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 等途径的特点和实例。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 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 方面入手,介绍具体的预 防措施和方法。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2.了解病原体的概念、病原体的类型。

3.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知道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4.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能力目标1.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调查当地常见传染病,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人类传染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教学难点1.病原体的概念和种类。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教学方法学生自述、多媒体演示、调查实践相结合。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常见传染病病原体的投影片或录像资料;(2)流感和肝炎的录像资料或教学光盘。

2.学生准备:(1)通过询问家长及自己记忆,对自己患过的传染病进行收集整理;(2)复习七年级上册病毒的内容及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联系实际,导入新课]教师:“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所有生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会被疾病困扰,疾病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

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

板书: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课时)一、人类的疾病教师:课前我让大家对自己家的疾病情况作了调查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记忆和向家长的询问情况把自己得过疾病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这些疾病是否传染,都有哪些症状?(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教师应给予适当提示,并及时纠正学生叙述当中的某些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说法,以免使学生对一些疾病产生错误的印象) 教师:同学们刚才提到的疾病中,一些是由于患者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发生变化引起的,不会传染给他人。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1、首先以一段有关这段时间流行的传染病新闻视频导入新课,学生看得真确,听得明白,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引出传染病这个话题。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课前调查,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其内容也成为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有源之水。

3、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多组传染病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病原体和传染病的概念。

4、展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从理性上掌握了预防传染病的基本途径。

不足之处:1、提出的有些问题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不足,便急于总结定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2、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本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然而若要真正落实下去,一堂课的时间会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占用本应属于学生进行活动的时间,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堂练习的训练。

篇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一节课是讲不完新课内容的。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设计了这堂课。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设计,我在一节课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效果显著。

我认为本节课教学亮点有以下几点:1、以一段有关非典视频导入新课,学生看得真确,听得明白,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引出传染病这个话题。

2、在学习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时,我安排学生表演了一段有关流感传播的情景剧,激起了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在集体学习中展露了自己的才华,通过对情景剧和相关图片的分析,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知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从理性上掌握了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4、利用艾滋病这个典型范例,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反思:本课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部分人都得过传染病,我在教学中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将新学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会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及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构建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分析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再分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应对措施后,了解了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知识。

对于免疫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头脑中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初浅认识,分析起来难度不大,只在对抗体的形成需引入实例分析。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既有较大收获,也有一些不足:1、课堂设计流程仍需进一步合理化,特别是时间分配上。

学生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进行课下的延伸是有必要的。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分析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再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如传染病的预防,学生先回忆预防“非典”、预防“甲流”的方法,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再运用这些措施讨论预防几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方法。

3、重点介绍甲型H7N9流感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我们在遇到相关情况时正确的处理方式。

在学习艾滋病的有关知识时,如果时间允许,还应适时的进行“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教育。

4、由于每一节课都是两课时的内容并做一节学习,时间较紧,课前设计好的一些生活事例没能在授课中补充给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生活中的有关免疫的事例,没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