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雕刻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雕刻机毕业设计(一)

雕刻机毕业设计(一)引言概述该文档将介绍雕刻机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
雕刻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工具,具有精确、高效的特点。
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和实现一台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能的雕刻机。
本文将从设计概念、技术要点和性能参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正文一、设计概念1.1 确定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明确目标功能。
1.2 制定设计目标:确定设计的整体思路和目标,如性能指标、外观设计等。
1.3 确定设计流程:制定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流程,确保设计过程的顺利进行。
1.4 安全性考虑: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技术要点2.1 雕刻机结构设计:设计雕刻机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布局。
2.2 电路设计:设计驱动电路、运动控制电路等,实现雕刻机的各项功能。
2.3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雕刻机的控制软件和相应的用户界面,实现易用性和灵活性。
2.4 精度优化:通过优化结构和控制系统,提高雕刻机的加工精确度。
2.5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雕刻机使用的材料,确保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性能参数3.1 加工精度:确定雕刻机的加工精确度和重复性。
3.2 加工速度:评估雕刻机的加工速度和效率。
3.3 工作范围:确定雕刻机的工作范围,包括X、Y、Z轴的移动范围。
3.4 载重能力:评估雕刻机的最大载重能力,以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3.5 耐用性:评估雕刻机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四、小点1...五、小点2...六、小点3...七、小点4...八、小点5...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雕刻机毕业设计的整体思路和步骤。
确定设计概念、关注技术要点、指定性能参数,这些都是成功完成雕刻机毕业设计的关键。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安全性和优化设计,以确保雕刻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读者在雕刻机毕业设计中的决策和操作提供帮助。
三维雕刻机数控回转工作台设计

三维雕刻机数控回转工作台设计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回转工作台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四工位回转工作台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号姓名何凯星教师杨岩2014年1月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回转工作台设计。
通过对回转工作台的设计,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不仅能够设计出数控回转工作台,而且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回转工作台的传动方案;驱动力计算及其他相关计算;步进电机的选型;零件设计;零件图的绘制与三维模型建立;绘制装配图及运动仿真。
对于回转工作台的设计,首先,进行总体方案设计,传动方案采用齿不完全轮传动、槽轮传动或者直接采用步进电机实现分度;然后进行各零件的设计与校核;偏心轮与机架采用螺钉连接固定不动;工作台的平衡通过止推轴承来保证;采用直线导轨以实现夹紧与工件的定出;直线导轨端部用滚动轴承;工作太平面上设计了圆孔;最后,对各零件进行装配。
关键词:回转工作台;步进电机;直线导轨;滚动轴承;建模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概述 (3)2、回转工作台设计要求 (3)3、设计任务 (5)二、设计步骤1、夹紧机构的设计 (5)2、定位装置的设计 (6)3、偏心轮设计 (7)4、直线导轨的选型 (8)5、轴承的选择 (8)6、转动圆盘的设计 (8)7、装配图 (9)8、零件图的绘制 (10)三、心得体会 (13)四、参考文献 (15)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概述回转工作台是检测仪器的主体部件,同时,它也是诸多设备如万能工具显微镜、坐标测量机、坐标镗、铣、磨、加工中心等重要部件或附件。
检测仪主要由一个四工位回转工作台和一个显微镜组成。
显微镜固定在机架上部的竖直杆上,回转工作台主要由回转平台、回转台主轴及夹紧定位装置组成。
工作台水平安置,台上装夹加工对象,回转运动由步进电机直接驱动。
雕刻 机器使用说明书

雕刻机器使用说明书(1)输入图片文件——-输入——点阵图像(选择所需要图片)(2)图片大小变换——放缩(设定图片为所需要大小)(3)图片转成网络艺术曲面——图像纹理——位图转网络(对准图片点击左键,跳出位图转曲面页面,设定白色最高,设定曲面高度,为浮雕深度生成三维环境不打钩),点击生成好后的网格进行一边图型聚中。
(点击点顶部的变换一图形聚中,跳出图形聚中页面,X轴为左边聚中,Y轴为下部聚中,Z轴为顶部聚中)。
(4)生产路径(左键点选网格——选择顶部的刀具路径——选择曲面雕刻——跳出曲面雕刻参数页面)使用精雕方案:打钩精雕刀具,设定好刀具大小,点击精雕策略进得调整(重叠率20%——40%左右,可修边一次,也可以不修边,修边量在1——2毫米,表面余量为0,侧面余量为0,走刀方式选择:平行截线走刀,路径角度为0,往复走刀打钩,斜面雕刻不打钩,调整好后,点确定生成路线。
使用粗雕方案:打钩粗雕刀具,设定好刀具大小,点击粗雕策略进行调整,吃刀深度:一般为5毫米左右,走刀方式设定位投影加深重叠率为:10%——20%,行切角度为0,兜边量为0,表面余量为0.5,侧面余量为0.5-1.(5)路径输出:点击生成好后的路径,进行一次图型聚中。
图形聚中好后,点击上面刀具路径——输出刀具路径,跳出保存页面,保存好后跳出输出文件页面,文件版本选择EN3D4.X,曲线输出误差为0.01,输出二维路径不要打钩,输出原点全部为0,点击确定,跳出总共输出几条路径,再点击确定,跳出NC转换页面进行设定:安全高度为10,接近高度为5,接近速度为500——800,加工速度根据木头布硬度设定,一般为2000——3000,文件头尾设置,一般情况下头尾文件全部删除,文件格式设置,输出G代码优化打钩,输出行号打钩,点击生成即可。
(6)操控操作:打开控制系统,点击左上角第二排打开并装截图标,跳出打开并装截页面,文件类型点选为加工程序打开所指定的文件,文件装截好后,点击右边手动界面,手动操作将刀尖对准板面左下角(刀尖贴住板面),点击左上角第二拓设定原点图标,原点设定好后再点击回到原点。
雕刻机使用说明书

雕刻机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雕刻机1. 概述雕刻机是一种用于进行工艺品、广告牌和装饰物等物体雕刻的专用设备。
本使用说明书旨在介绍雕刻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雕刻机。
2. 设备准备在操作雕刻机之前,请确保已经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故障,请勿使用。
b) 将雕刻材料准备好,并确保其表面光洁无尘。
c) 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操作步骤a) 打开电源开关,确保设备接通电源,然后等待设备初始化。
b) 将雕刻材料固定在雕刻工作台上,调整好位置和角度。
c) 利用控制面板上的功能键,选择需要的雕刻图案或程序。
d) 在开始雕刻之前,可以通过调整雕刻深度和速度设置来优化雕刻效果。
e) 点击“开始”按钮,雕刻机即开始进行雕刻操作。
f) 当雕刻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关,待设备完全停止运行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 注意事项a) 在操作雕刻机时,请务必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装备,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b) 禁止将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雕刻机运动轨道,避免夹伤。
c) 雕刻机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响声或其他故障,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
d) 雕刻机的工作环境应保持干燥、整洁,避免有害物质沾染设备。
e) 请按照操作手册中的维护保养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
5. 故障排除如果在使用雕刻机的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参考以下排除方法:a) 设备无法启动: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排除电源问题。
b) 雕刻效果不佳:调整雕刻深度、速度等参数,或检查雕刻刀具是否磨损。
c) 设备运行过程中异常停止:检查设备有无卡住或雕刻材料不稳固等故障。
6. 维修与保养雕刻机作为一种精密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请按照操作手册中的维护保养指导进行操作,并定期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检修与保养。
7. 免责声明本使用说明书仅供参考,并不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用户在使用雕刻机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并注意自身安全。
雕刻机操作作业指导书(一)2024

雕刻机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概述:雕刻机是一种常用于制作工艺品、木雕以及其他细致雕刻作品的机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操作作业指导书,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雕刻机并取得优异的雕刻效果。
本指导书将介绍在操作雕刻机时需注意的安全事项、机器的基本部件及其功能、常见的操作技巧及技巧、材料选择和维护保养的要点。
留意本指导书,您将能够充分利用雕刻机的优势,并为自己的雕刻作品增添魅力。
一、安全事项:1.穿着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2.保护眼睛和呼吸道3.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4.避免与裸露的机械部件接触5.正确操作电源和紧急停止按钮二、雕刻机的基本部件及其功能:1.机床结构和框架的功能2.导轨系统和传动系统的作用3.主轴和刀具的选择及调整4.控制系统和软件的使用方法5.辅助工具和配件的功能及使用方式三、常见的操作技巧及技巧:1.选择适当的刀具和速度2.制定合理的切削路径和工艺参数3.注意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4.合理设置机器的加工进给和速度5.掌握调试和调整雕刻机的方法和技巧四、材料选择:1.木材的适用性和处理方法2.金属的适用性和处理方法3.塑料和树脂的适用性和处理方法4.石材和玻璃的适用性和处理方法5.其他材料的选用和注意事项五、维护保养要点:1.保持机器的清洁和润滑2.定期检查电路和电源接线3.及时更换磨损的刀具和零部件4.注意机器的运行温度和噪音5.合理存放和保护雕刻机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雕刻机操作的各个步骤和要点,包括安全事项、机器的基本部件及其功能、常见的操作技巧和技巧、材料选择和维护保养的要点。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用户将能够安全并高效地操作雕刻机,并取得出色的雕刻效果。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用户,都能从中获得帮助,进一步提高雕刻技术,并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KNT-PHT3型_三维雕刻机实训装置实验指导书(台达)

KNT-PHT3型三维雕刻机实训装置实验指导书目录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3实验一、设备的认识 4 实验二、编程软件的使用 52 实验三、三维雕刻机的手动控制 64 实验四、三维雕刻机的自动控制 70 实验五、三维雕刻机的综合控制 74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1、安全注意事项1)上机实训前必须认真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
2)严禁散落长发、衣冠不整操作设备。
3)安装设备时注意不要损坏各种阀件及气动元件。
4)请勿使用损坏的插座或电缆,以免发生触电及火灾。
5)安装时请在清洁平坦的位置,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6)请使用额定电压,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7)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端子的多功能插座,确认主要插座的接地端子有没有漏电,导电。
8)为了防止机械的差错或故障,请不要在控制器和电磁阀附近放置磁性物品。
9)设备的安装或移动时,请切断电源。
2、使用注意事项1)长时间不使用设备时请切断电源。
2)在光线直射, 灰尘, 震动, 冲击严重的场所请勿使用。
3)在湿度较大或容易溅到水的场所, 以及导电器械, 易燃性物品附近请勿使用。
4)请勿用湿手触摸电源插头.防止触电或火灾。
5)用户在任意分解, 修理, 改造下无法享有正常的保修权利。
6)注意切勿将手以及衣物夹进电机或气缸操作部位。
实验一设备的认识一、实验目的1、了解KNT-PHT3三维雕刻机实训装置的功能特点;2、熟悉KNT-PHT3三维雕刻机实训装置的结构组成;3、熟悉KNT-PHT3三维雕刻机实训装置的机械构造及工作原理;4、熟悉KNT-PHT3三维雕刻机实训装置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1、KNT-PHT3三维雕刻机实训装置;2、三线单相AC220V 50HZ电源;3、辅助设备及工具;三、实验内容1、KNT-PHT3三维雕刻机实训装置简述1)概述三维雕刻机实训装置是模拟工业加工生产中的铣床设备,利用三维滑台、并通过PLC控制三维滑台运动,而实现工件雕刻加工的实训教学设备。
该设备适合各大专院校、技校以及社会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单位,对机械制造、机械加工、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控制等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教学培训。
四轴立体式雕刻机设计说明书1

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第一章绪论 (3)1.1雕刻机的概述 (3)1.2 设计研制的雕刻机的特点 (3)1.3 研制的雕刻机功能及使用范围: (4)第二章系统分析与方案的订制 (4)2.1 三维雕刻机的设计参数 (4)2.2 雕刻机总体方案选择 (4)2.2.1 总体布局要求 (5)2.2.2 总体方案确定 (6)2.3 雕刻机运动系统方案设计 (7)2.3.1 坐标系统的确定 (7)2.3.2 总体结构 (8)2.3.3 主运动方案 (8)2.3.4 进给运动方案 (8)第三章主运动系统的设计及校核 (9)3.1 铣削力、扭矩和功率的计算 (9)3.2钻削力、扭矩和功率的计算 (11)3.3主运动系统的设计 (13)3.3.1主运动系统的方案 (13)3.3.2主轴电机的设计计算 (13)第四章进给运动系统设计计算 (14)4.1 Z方向进给运动系统设计简介 (16)4.1.1Z方向进给运动系统组成 (16)4.1.2滚珠丝杠副的选择及支撑用轴承的选择 (17)4.1.3电机的选择 (18)4.1.4联轴器的选择 (18)4.2 Y方向进给运动系统设计简介 (18)4.2.1Y方向进给运动系统组成 (18)4.2.2滚珠丝杠副的选择及支撑用轴承的选择 (19)4.2.3电机的选择 (19)4.2.4联轴器的选择 (19)第五章 A轴的结构与设计 (19)5.1轨道顶针底座的设计 (19)5.2齿轮箱齿轮的设计 (19)5.3齿轮材料的设计 (20)5.4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 (20)5.5减速箱箱体的设计................................... .20 5.6电机的选择 (20)5.7卡盘的设计 (20)5.8顶针的选择 (21)结论 (21)参考文献 (22)摘要建国五十年,我国的机械工业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初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数控毕业设计说明书

数控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完成后要写好毕业设计的说明书,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数控毕业设计说明书,希望能帮到大家!前言第一章绪论毕业设计的目的:第二章毕业设计任务书课题一:零件图:生产批量:单件小批量生产每次50件设计要求:1、完成零件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具卡内容。
2、一组必须有电子档,手工绘制零件图一张/人,说明书一份/人,字数3000字以上。
3、综合选择普通机床加工以及数控机床加工(精加工),若选用数控机床加工,必须编制加工程序。
4、设计说明书要求详细阐述从毛坯至成品的全过程。
包括进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毛坯选择、毛坯尺寸确定、毛坯热处理及其工序安排分析、必要夹具或工装的基本结构、选用机床型号并了解其主要技术参数、工艺方案分析比较,保障关键技术参数的措施,手工绘制相应的工序简图、数控加工有关键部位的走*路线图。
在比较优劣后最后选定方案、直至加工成成品的全过程。
5、要求设计方案必须注重经济*,尽量选用通用工装及设备,减少实际生产加工中的外委加工。
6、了解零件关键部位的技术参数的检测方法。
7、说明书必须有设计结果的总结分析、参考文献。
8、调查工厂生产实践中数控机床使用情况与教学中的差异,分析阐述生产实践中划分粗、半精、精加工工序的理由。
第三章零件图样分析n3.1图样分析3.2零件图样功能分析3.3加工工艺的分析第四章零件的生产类型1.毛坯的制造方法及加工余量:2.机床设备及布置形式:3.夹具:4.*具与量具:5.对工人的要求:6.工艺文件:第五章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分析5.1选择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工序名称加工方法加工经济精度(公差等级表示)经济表面粗糙度(ra/um)5.2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下料时135×110×82锻造后1Φ550-0.013mm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5.3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机械加工中,加工路线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质量以及加工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确定好的加工路线是保*加工精度、表面质量、提高效率的工艺措施之一,其确定与工件要求的零件表面质量、机床进给机构间隙、*具耐用度以零件轮廓形状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电磁式交互电子白板的板体沿X、Y轴铺设了感应线圈。
信号笔前端有电感线圈,使用时CPU向板体的感应线圈先发射一段时间与笔中电感线圈谐振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笔中的电感电容谐振起来,然后停止发送,板体的感应线圈切换到接收状态,这时,笔里的电感电容失去外在的推动力,笔中的谐振波将会产生衰减震荡,同时用板体的感应线圈接收笔所发射的衰减电磁波,由于电磁耦合,就会在板体的感应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样就在白板上显示笔所走过的路线,将白板的感应线圈分组分区域,将所得的笔的轨迹图传给检测电路进行检测,设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进行检测白板系统是否运作正常及坏点位置的检测。
采用三维雕刻机的结构为原型进行改装,去掉主轴电机及刀具设备,由三个步进电机控制滚珠丝杠进给,滚珠丝杠与滑块相连接,Z方向移动部件固定在X轴的滑块上,而X轴方向的导轨又固定在Y轴的滑块上,实现三个坐标轴的同步运行。
关键词:电磁式交互电子白板;感应线圈;信号笔;雕刻机。
IAbstractElectromagnetic type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along the X, Y axis laid induction coil. A signal pen in front of inductance coil, when using CPU to the plate body induction coil launch for a period of time and in the same pen inductance coil resonant frequenc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so that the pen in the inductor capacitor resonant, then stop sending, the board body induction coil switch to the receiving state, then, the inductance capacitance lost pen the external driving force, in the pen Xie Zhenbo will produce the damping vibrat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plate body induction coil receives the sum of the emitted the attenu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due to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will in the plate body on the induction coil generates induced electromotive force. This is displayed on the whiteboard pen whiteboard traveled route, the induction coil group area, the pen trajectory plan to pass to the detection circuit to be tested,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is principle to detect the whiteboard system is functioning properly and dead position detection.Using three dimensional engraving machine structure for prototypes were modified, removed from the spindle motor and cutter device, composed of three stepper motor control of ball feed screw, a ball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e block, Z direction component is fixed in the X axis and X axis direction of the slide block, the guide rail is fixed on the Y axis on the slider, implementation three axes simultaneous operation.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Induction coil; Signal pen; Engraving machine.II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论 (1)1.1 电磁式电子白板的概述 (1)1.2 产品的背景 (1)1.3 研制产品的功能及使用范围 (3)第2章系统分析与方案的订制 (4)2.1 设计参数 (4)2.2 总体方案选择 (4)2.2.1 总体布局要求 (4)2.2.2 运动分配的影响 (5)2.2.3 工件的尺寸重量和形状的影响 (5)2.3 总体方案确定 (5)第3章机械部分 (9)3.1 滚珠丝杠的计算与选择 (9)3.1.1 轴向载荷 (9)3.1.2 当量转速 (11)3.1.3 当量载荷 (12)3.1.4 预定额定动载荷 (13)3.1.5 螺纹最大轴向变量及螺纹最小底径的确定 (13)3.1.6 初选滚珠丝杠副规格代号 (14)3.1.7 确定滚珠丝杠副的轴承规格代号 (14)3.1.8 滚珠丝杠的长度确定 (15)3.2 滚珠丝杠的校核 (17)3.2.1 抗压刚度 (17)3.2.2 丝杠支撑副的刚度 (18)3.2.3 滚珠丝杠滚珠与滚道的接触刚度 (18)3.2.4 刚度验算及精度的选择 (19)3.2.5 验算传动系统的刚度 (19)3.2.6 验算临界压缩载 (20)III3.2.7 验算临界转速 (20)3.2.8 轴向额定载荷的验算 (21)3.2.9 确定滚珠丝杠副规格代号 (21)3.3步进电机的计算与选择 (21)3.3.1 作用在丝杠上的转矩 (21)3.3.2 预加载荷产生的预紧力矩 (21)3.3.3 转动惯量 (212)3.3.4 回转件转动惯量 (22)3.3.5 直线运动件的转动惯量 (22)3.3.6 启动力矩 (23)3.3.7 电机的选择 (23)3.3.8 联轴器的选择 (24)3.4 直线导轨的选择 (25)3.4.1 载荷的验算 (26)3.4.2 寿命的验算....................................................................................26第4章数控系统设计.. (28)4.1 确定机床控制系统方案 (28)4.2 主要芯片配置 (29)4.2.1 单片机芯片选择 (29)4.2.2 主要特性 (30)4.2.3 芯片擦除 (32)4.2.4 RAM的选用 (33)4.2.5 EPROM的选用 (34)4.2.6 89C51存储器及I/O的扩展 (34)4.2.7 芯片地址分配 (35)4.3 键盘设计 (36)4.3.1 键盘定义及功能 (36)4.4 显示器设计 (37)4.4.1 显示器显示方式的选用 (37)4.4.2 显示器接口 (37)4.5 越界报警电路 (37)4.6 步进电机接口电路及驱动 (38)结论 (40)IV致谢 (41)参考文献 (42)VCONTENTS Abstract (Ⅰ)Chapter1 Introduction (1)1.1 Elect romagnetic white board overview (1)1.2 Product background (1)1.3 Product development function and range of (3)Chapter2 System analysis and scheme of order (4)2.1 Design parameters (4)2.2 General options (4)2.2.1 Overall layout (4)2.2.2 Motion effect of distribution (5)2.2.3 Workpiece size influence of weight and shape (5)2.3 The overall scheme (5)Chapter3 Mechanics part (9)3.1 Ball screw calculation and choice (9)3.1.1 Axial load (9)3.1.2 Equivalent speed (11)3.1.3 Equivalent load (12)3.1.4 Predetermined dynamic load rating (13)3.1.5 Threads and thread minimum maximum axial variable diameter at the end of Cocking (13)3.1.6 Primaries of ball screw pair designation (14)3.1.7 Determination of ball screw bearing designation (14)3.1.8 Ball screw length to determine the (15)3.2 Ball Ehat (17)3.2.1 Compressive Gondo (17)3.2.2 Screw support pair Gond (18)3.2.3 Ball screw ball and raceway contact Gondo (18)3.2.4 Rigidity and accuracy of the Xuanze (19)3.2.5 Checking transmission system Gondo (19)3.2.6 Checking compression Jaiho (20)VI3.2.7 Check critical Chanzov (20)3.2.8 Axial load rating of the Tansan (21)3.2.9 Determination of ball screw pair designation (21)3.3 Stepper motor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21)3.3.1 Effect of on the screw rod Chan (21)3.3.2 Preload resulting tightening torque (21)3.3.3 Rotational Gau (22)3.3.4 Rotary part to rotate the Gau (22)3.3.5 Linear motion of the rotation of the Gau (22)3.3.6 Promoter Li (23)3.3.7 Motor Xuanze (23)3.3.8 Coupling Xuanze (24)3.4 Linear guide Xuanze (25)3.4.1 Tansan load (26)3.4.2 Life of Tansan (26)Chapter 4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28)4.1 Determine the machine tool control system Fonda (28)4.2 Main chip configuration (29)4.2.1 Chip select (29)4.2.2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30)4.2.3 Chip Cha (32)4.2.4 Ton RAM (33)4.2.5 TonEPROM (34)4.2.6 89C51 memory and I/O Quacian (34)4.2.7 Address allocation (35)4.3 Keyboard design (36)4.3.1 Keyboard definition and function (36)4.4 The display design (37)4.4.1 Display mode selection (37)4.4.2 Display interface (37)4.5 Alarm circuit (37)4.6 Stepper motor interface circuit and driver (38)Conclusion (40)VIIThanks (41)References (42)VIII第1章绪论1.1 电磁式电子白板的概述课堂教学使用黑板也有一个发生和演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