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主存储器逻辑设计

合集下载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第4章 半导体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第4章  半导体存储器

17
4.3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ROM)
4.3.1 掩膜式只读存储器ROM ROM制造厂家按用户提供的数据,在芯片制造时
写定。用户无法修改。
18
4.3.2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PROM 只能写入一次。
19
4.3.3 可编程、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PROM
1. 紫外线擦除的EPROM 进行照射10~20min,擦除原存信息,成为全1状态。
8
2.静态RAM的结构 将多个存储单元按一定方式排列起来,就组成了一个静 态RAM存储器。
9
典型的SRAM 6116:2KB,A0~A10,D0~D7形成 128*16*8(每8列组成看作一个整体操作)的阵列
片选CS# 输出允许 OE#
读写控制 WE#
10
典型的SRAM芯片6264 (8KB)
29
存储器芯片的选用
RAM、ROM区别:
–ROM:ROM用来存放程序,为调试方便,多采用EPROM
–RAM:存储器容量不大,功耗较小时,可采用静态RAM;
系统较大,存储器容量很大,功能和价格成为主要矛盾, 要选择动态RAM,这时要考虑刷新问题。
组成存储器模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容
量、速度、负载等:
14
2. 双端口RAM举例
CY7C130/131/140/141 1K*8bit高速双端口SRAM A0~A9:地址线 I/O0~I/O7:数据线 CE#:片选 OE#:输出允许线 R/W#:读写控制 BUSY#: INT#:
15
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半导体存储器的内部结构为例
译码电路: 重合译码方式 存储体:核心。一个 基本存储电路可存入 一个二进制数码
A12 A7 A6 A5 A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Vcc WE CS 2 A8 A9 A 11 OE A 10 CS 1 D7 D6 D5 D4 D3

内存及其与CPU的连接资料

内存及其与CPU的连接资料

D7
… D1D0
6116的基本地址:000H~7FFH
D7
… D1D0
6264的基本地址:0000H~1FFFH
D3 D2 D1D0
2114的基本地址是000H~3FFH
D7
… D1D0
EPROM 27128基本地址是0000H~3FFFH
3、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扩充
用两片6116芯片( 2K ×8)即可扩 展成4K ×8位,这种扩展方式就称为字扩 展。
①6116(2K×8)
②4416(16K×4)
解:
① (64K×8) ÷( 2K×8)=32(片)
② (64K×8) ÷( 16K×4)= 8 (片)
区别:芯片的存储容量和微机的存储容量
微机的存储容量 —— 由多片存储芯片 成的组总存储容量。
①微机的最大内存容量 —— 由CPU的地 总线址决定。
如:PC486,地址总线是32位, 则,内存容许最大容量是232=4G;
分为两类:
①SRAM (Static RAM — 静态RAM) — SRA—M是利用半导体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表 示“1”和“0”。只要电源不撤除,信息不会 消失,不需要AM — 动态 —DRRAAMM)是—利用电容端电压的高低来表示“1”
和“0”,为了弥补漏电需要定时刷新。一般
第4章 内存及其与CPU的连接
一、概述 二、典型芯片举例 三、主存储器设计
一、概述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 来存放计算机系统工作时所用的信息 — 程序和数据。 1、 内存和外存 2、 存储器的分类 3、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1、内存和外存
(1)内存(或主存),用于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程 序和数据,CPU可以对它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 但容量较小。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部分课后题答案(唐朔飞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部分课后题答案(唐朔飞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部分课后题答案(唐朔飞版)4.1 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RAM、SRAM、DRAM、ROM、PROM、EPROM、EEPROM、CDROM、Flash Memory。

主存:⽤于存放数据和指令,并能由中央处理器直接随机存取,包括存储器体M、各种逻辑部件、控制电路等辅存:辅助存储器,⼜称为外部存储器(需要通过I/O系统与之交换数据)。

存储容量⼤、成本低、存取速度慢,以及可以永久地脱机保存信息。

主要包括磁表⾯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磁带存储设备、光盘存储设备。

Cache:⾼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体积⼩但速度快,⽤于保有从主存储器得到指令的副本很可能在下⼀步为处理器所需的专⽤缓冲器。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关的存储器。

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于存储短时间使⽤的程序。

按照存储信息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M,DRAM)。

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它是⼀种具有静⽌存取功能的内存,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

DRAM 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

为了保持数据,DRAM使⽤电容存储,所以必须隔⼀段时间刷新(refresh)⼀次,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

(关机就会丢失数据)ROM: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的简称,是⼀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

其特性是⼀旦储存资料就⽆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

通常⽤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或电脑系统中,资料并且不会因为电源关闭⽽消失。

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也叫One-Time Programmable (OTP)ROM“⼀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种可以⽤程序操作的只读内存。

数字逻辑课后答案 第四章

数字逻辑课后答案 第四章

第四章 习题答案1.设计4个寄存器堆。

解:2. 设计具有4个寄存器的队列。

解:3.设计具有4个寄存器的堆栈解:可用具有左移、右移的移位寄存器构成堆栈。

寄存器组输入数据输出数据4.SRAM 、DRAM 的区别解:DRAM 表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其基本存储单元是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是一种以电荷形式进行存储的半导体存储器,充满电荷的电容器代表逻辑“1”,“空”的电容器代表逻辑“0”。

数据存储在电容器中,电容存储的电荷一般是会慢慢泄漏的,因此内存需要不时地刷新。

电容需要电流进行充电,而电流充电的过程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般是0.2-0.18微秒(由于内存工作环境所限制,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电流的强度),在这个充电的过程中内存是不能被访问的。

DRAM 拥有更高的密度,常常用于PC 中的主存储器。

SRAM 是静态的,存储单元由4个晶体管和两个电阻器构成,只要供电它就会保持一个值,没有刷新周期,因此SRAM 比DRAM 要快。

SRAM 常常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因为它有更高的速率;5. 为什么DRAM 采用行选通和列选通解:DRAM 存储器读/写周期时,在行选通信号RAS 有效下输入行地址,在列选通信号CAS 有效下输入列地址。

如果是读周期,此位组内容被读出;如果是写周期,将总线上数据写入此位组。

由于DRAM 需要不断刷新,最常用的是“只有行地址有效”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刷新时,是在RAS 有效下输入刷新地址,存储体的列地址无效,一次选中存储体中的一行进行刷新。

每当一个行地址信号RAS 有效选中某一行时,该行的所有存储体单元进行刷新。

6. 用ROM 实现二进制码到余3码转换 解: 真值表如下:8421码 余三码B B BG G G栈顶SR 1SR 2SR 3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压入弹出3232BG0 0 00 0 0 10 0 1 00 0 1 10 1 0 00 1 0 10 1 1 00 1 1 11 0 0 01 0 0 10 0 110 1 0 00 1 0 10 1 1 00 1 1 11 0 0 01 0 0 11 0 1 01 0 1 11 1 0 0最小项表达式为: G=G=G=G=阵列图为:7. 用ROM 实现8位二进制码到8421码转换10103∑)9,8,7,6,5(2∑)9,4,3,2,1(1∑)8,7,4,3,0(0∑)8,6,4,2,0(G 3G 2G 1G 0B 3B 2B 1B B 0解:输入为8位二进制数,输出为3位BCD码,12位二进制数,所以,所需8ROM的容量为:2*12=30728.ROM、EPROM和EEPROM的区别解:ROM 指的是“只读存储器”,即Read-Only Memory。

第4章存储器管理-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4章存储器管理-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4章存储器管理-选择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11统考】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A.编辑B.编译C.链接D.装载2.下面关于存储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存储保护的目的是限制内存的分配B.在内存为M、有N个用户的分时系统中,每个用户占M/N的内存空间C.在虚拟内存系统中,只要磁盘空间无限大,作业就能拥有任意大的编址空间D.实现虚拟内存管理必须有相应硬件的支持3.在使用交换技术时,若一个进程正在(),则不能交换出主存。

A.创建B.I/O操作C.处于临界段D.死锁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5.【2009统考】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A.界地址保护B.程序代码保护C.数据保护D.保护6.【2010统考】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初始为空),采用最佳适配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分配30MB,释放15MB,分配8MB,分配6MB,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A.7MBB.9MBC.10MBD.15MB7.段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映射表是()A.每个进程一张段表,两张页表B.每个进程的每个段一张段表,一张页表C.每个进程一张段表,每个段一张页表D.每个进程一张页表,每个段一张段表8.内存保护需要由()完成,以保证进程空间不被非法访问A.操作系统B.硬件机构C.操作系统和硬件机构合作D.操作系统或者硬件机构独立完成9.存储管理方案中,()可采用覆盖技术A.单一连续存储管理B.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D.段页式存储管理10.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进程完成后,系统回收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11.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图所示。

内部存储器.ppt

内部存储器.ppt

芯片地址 A10~A0 A9~A0 A9~A0
片选信号 CS0 CS1 CS1
片选逻辑 A11
A A 11 10 A A 11 10
15/71
主存储器的组织(2-8)
• 主存储器的逻辑设计
(3)连接方式
2019/12/2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学院
参考图
16/71
存储器模块条
2019/12/2
• 存储器通常以插槽用模块条形式供应市场。 这种模块条常称为内存条,它们是在一个条 状形的小印制电路板上,用一定数量的存储 器芯片,组成一个存储容量固定的存储模块。 如图所示。
• 地址线为单向输入,其数目与芯片容量有关。 如1K*4的芯片,则地址线有10根(1K=210)
• 数据线为双向输入,其数目与数据位数有关。 如1K*4的芯片,则数据线为4根(数据位数为 4)
• 控制线主要有读写控制线和片选线两种。读 写控制线控制芯片的读写操作(位线),片 选线用于选中该芯片(字线)
如双端口存储器IDT7133。
2019/12/2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学院
28/71
2019/12/2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学院
29/71
双端口存储器(2)
2、无冲突读写控制
当两个端口的地址不相同时,在两个端 口上进行读写操作,一定不会发生冲突。 当任一端口被选中驱动时,就可对整个存储 器进行存取,每一个端口都有自己的片选控 制(CE)和输出驱动控制(OE)。读操作时,端 口的OE(低电平有效)打开输出驱动器,由存 储矩阵读出的数据就出现在I/O线上。
RAM区: 位扩展 2片1Kx4 字扩展 2组1Kx8
(2)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
1Kx8 2KB

计算机组成原理4第四章存储器PPT课件精选全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4第四章存储器PPT课件精选全文

4.2
11
4.2
请问: 主机存储容量为4GB,按字节寻址,其地址线 位数应为多少位?数据线位数多少位? 按字寻址(16位为一个字),则地址线和数据线 各是多少根呢?
12
数据在主存中的存放
设存储字长为64位(8个字节),即一个存 取周期最多能够从主存读或写64位数据。
读写的数据有4种不同长度:
字节 半字 单字 双字
34
3. 动态 RAM 和静态 RAM 的比较
主存
DRAM
SRAM
存储原理
电容
触发器
集成度


芯片引脚


功耗


价格


速度


刷新


4.2
缓存
35
内容回顾: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基本结构 4.2
…… ……










线



线



片选线
读/写控制线
地址线(单向) 数据线(双向) 芯片容量
D0
…… D 7
22
(2) 重合法(1K*1位重合法存储器芯片)
0 A4
0,00

0,31
0 A3
X 地
X0
32×32
… …
0址
矩阵
A2

0码
31,0

31,31
A1
器 X 31
0 A0
Y0 Y 地址译码器 Y31 A 9 0A 8 0A 7 0A 6 0A 5 0

精品课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第4章

精品课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第4章

第4章 存储系统
图4.2 6264全地址译码器
第4章 存储系统
图4.3 另一种译码电路
第4章 存储系统
2) 部分地址译码 部分地址译码就是只用部分地址线译码控制片选来决定 存储器地址。一种部分地址译码的连接电路原理图如图4.4 所示。
第4章 存储系统
图4.4 6264部分地址译码连接
第4章 存储系统
第4章 存储系统
2) 金属氧化物(MOS)RAM 用MOS器件构成的RAM又可分为静态读写存储器(SRAM)和 动态读写存储器(DRAM)。当前的微型计算机中均采用这种类 型的金属氧化物(MOS)RAM。 静态RAM的主要特点是,其存取时间为几到几百纳秒 (ns),集成度比较高。目前经常使用的静态存储器每片的容 量为几十字节到几十兆字节。SRAM的功耗比双极型RAM低, 价格也比较便宜。
第4章 存储系统
CS1、CS2为两条片选信号引线。当两个片选信号同时有 效时,即 C=S01、CS2=1时,才能选中该芯片。不同类型的芯 片,其片选信号多少不一,但要选中芯片,只有使芯片上所有 片选信号同时有效才行。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内存空间要比一块 芯片的容量大。在使用中,通过对高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的 译码产生(或形成)片选信号,把芯片的存储容量放在设计者所 希望的内存空间上。简言之,就是利用片选信号将芯片放在所 需要的地址范围上。这一点,在下面的叙述中将会看到。
第4章 存储系统
2.存取时间 存取时间就是存取芯片中某一个单元的数据所需要的时 间。 当拿到一块存储器芯片的时候,可以从其手册上得到它的存 取时间。CPU在读写RAM时,它所提供给RAM芯片的读写时间 必须比RAM芯片所要求的存取时间长。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点, 微型机则无法正常工作。 3.可靠性 微型计算机要正确地运行,必然要求存储器系统具有很 高的可靠性。内存的任何错误都足以使计算机无法工作。而 存储器的可靠性直接与构成它的芯片有关。目前所用的半导 体存储器芯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大概为5×106~ 1×108 h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储系统
根据各种存储器的存储 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 比的不同,将它们按照 一定的体系结构组织起 来,使所放的程序和数 据按照一定的层次分布 在各种存储器中。
16个片选信号,其中8个分别同8片芯片的片选信号连接;每片只有8位
采用字扩展法的存储器连接如图所示。
字扩展总结: 特点:
地址空间的扩展。芯片每个单元中的字长满足, 但单元数不满足。
扩展原则: 每个芯片的地址线、数据线、读写控制线并 联,仅片选端分别引出,以实现每个芯片占据不 同的地址范围。
例:用64K×1b的存储器芯片组成64K×8b(64KB)的存储器。
采用位扩展方式,需要芯片数为:
= 8片
每片芯片应有16根地址线:A0 – A15, 8片芯片的地址线A15~A0分别连在一起同CPU的地址线A15~
A0相连;每片只有一位数据线,8片芯片的8位数据线分别和CPU的
数据线D7~D0相连。

思考题:
用8K×8位的ROM芯片和8K×4位的RAM 芯片组成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其中RAM 的地址为2000H~7FFFH,ROM的地址为 C000H~FFFFH,画出此存储器组成结构图 及与CPU的连接图。
解题提示:
ROM芯片在联机工作中是只读不写,即单向输出,无 WE线。 RAM芯片可读可写,双向连接。
解: (1)16K=214,所以地址线14根;字长8位,所以数据线8根。 14 + 8 + 1 + 1 + 1 + 1 = 26
地址线 数据线 片选 读/写 电源线 地线
(2)存储器芯片的地址范围为0000H~3FFFH
存储器芯片的地址范围: 地址线从全“0‖到全“1‖的所有编码
复习(三) SRAM芯片2114(1K×4位)
思考题:
64KB A15A14A13A12……A0 0 0 1 1 0 0 1 0 …… 0 0 0 0 1 1 …… 1 0 1 1 1 1 1 1 0 0 …… 0 1 0 1 1 …… 1 8K×4 8K×4 8K×4 8K×4 8K×4 8K×4
RAM
40KB 需16位地 ROM 址寻址: A15~A0
16K×8位的RAM芯片组成一个64K×8位的存储器
10
地 址 端
CS
地 址 端
CS
地 址 端
CS
地 址 端
CS
WE
WE
WE
WE
例: 用64K×8b的存储器芯片组成512K×8b(512KB)的存储器。 采用字扩展方式,所需芯片数为:
=8片
每片芯片应有16根地址线:A0 - A15 ;计算机系统有20根地址线: A0-A19 , 8片芯片的地址线A15~A0分别连在一起同CPU的20位地址线中 A15~ A0相连; 采用全译码方式时,高4位地址线 A16 ~ A19通过译码器译码产生 数据线,8片芯片的8位数据线并联分别和CPU的数据线D7~D0相连。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4章 主存储器逻辑设计
半导体存储器的组成与控制
1. 存储器容量扩展
位扩展 字扩展 字位扩展
2. 存储控制
集中刷新 分散刷新 异步刷新
3. 存储校验线路
复习(一) RAM存储器芯片总结
RAM存储器芯片有多种型号,每一RAM存储器芯 片具有: 地址线Ai:引脚数与存储芯片的单元数有关; 数据线Di:引脚数与存储芯片的字长有关;
片选信号CS:只有CS有效时,芯片才被选中, 所连地址线才有效,才能进行读/写操作。 读/写信号WE:为0,控制写入电路进行写入; 为1,控制读出电路进行读出。 电源线、地线
复习(二)
例1:某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16K×8位,问: (1)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为多少? (2)存储器芯片的地址范围是什么?
芯片地址 A9~A0 A9~A0 A9~A0 A9~A0
片选信号 CS0 CS1 CS2 CS3
片选逻辑 A11A10 A11A10 A11A10 A11A10
整个存储器的地址范围:000H~FFFH 共分为4组,每组的地址范围为: 第一组:000H~3FFH 第二组:400H~7FFH 第三组:800H~BFFH 第四组:C00H~FFFH
为芯片分配哪几位地址, 以便寻找片内的存储单元
存储空间分配: 4KB存储器在16位地址空间(64KB)中占据任意 连续区间。
2114(1K×4)SRAM芯片组成容量为4K×8的存储器 64KB 片选 芯片地址 A11 A10 A9 …… A0 0 0 0 …… 0 0 0 1 …… 1 0 1 0 …… 0 0 1 1 1 1 1 0 0 1 1 1 0 1 0 1 …… …… …… …… …… 1 0 1 0 1
分析:
①芯片位数小于存储器所要求的位数,需进行位扩 展。
②8个芯片的关系是平等的,同时工作,并联的,对 应的地址一一相连。 ③详细的连接见下图:
8K×1位RAM芯片组成8K×8位的存储器
CS WE
I/O I/O I/O
I/O
地 址 线
A0 A12 D0
8K×1 I/O
I/O
I/O
I/O
数 据 线 D7
当CPU访问该存储器时,其发出的16位地址同时传给8个芯片,选 中每个芯片的同一单元;CPU发出的 读/写控制信号同时传给8个芯片。
该存储器连接如图所示。
位扩展总结: 当构成内存的存储芯片的字长 < 内存单元的字长时, 就要进行位扩展,使每个单元的字长满足要求。 位扩展方法: 将每片的地址线、片选CS、读写控制线并联,数据 线分别引出。 位扩展特点:
芯片3:0C00~0FFF,A9~A0全部占用为地址信号,A11 始终为1, A10始终为1,故片选逻辑为A11 · A10
字扩展:片选逻辑具有排他性,确保同 一时刻只有一个芯片在工作
0000
设计结果
2K×8
芯片1使用11位地址 A10~A0, A11用于 片选
1K×4
07FF 0800
1K×4 1K×4 1K×4 1K×4 4KB 1K×4 1K×4
需12位地 址寻址:
1K×4 1K×4
A11~A0
低位地址分配给芯片,高位地址形成片选逻辑。
2114芯片为1K×4位,片内寻址需要10根地址线,为A0~A9
2114(1K×4)SRAM芯片组成容量为4K×8的存储器
芯片 1K 1K 1K 1K
先扩展位数,再扩展单元数。
2片1K×4 4组1K×8 1K×8 4K×8 8片
每组需2114(1K×4)SRAM 芯片2片,共4组。 位扩展2片芯片CS连在一起,4组字扩展CS要分开。
2114(1K×4)SRAM芯片组成容量为4K×8的存储器
2.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 存储器寻址逻辑 芯片内的寻址系统(二级译码) 芯片外的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 由哪几位地址形成芯 片选择逻辑,以便寻 找芯片

存储器容量扩展——字位扩展
实际存储器往往需要在字向、位向两个方向同时 扩展。 一个存储器的容量为M×N位,若使用L×K位的 存储芯片,则该存储器共需的芯片个数为:
M N × L K
需解决: 芯片的选用、
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 信号线的连接。

… …

2114(1K×4)SRAM芯片组成容量为4K×8的存储器
存储器的单元数不变,位数增加。

存储器容量扩展——字扩展 例 使用16K×8位的RAM芯片组成一个 64K×8位的存储器。
分析:
①芯片的字数不够,需进行字扩展。
②共需芯片数目是64K÷16K=4。将4片RAM的地 址线、数据线、读写线一一对应并联。
③出现地址线不够问题,如何解决? 可以用高2位 地址作为选片端。 ④详细的连接见下图:
所用存储芯片。 各芯片的地址线。 片选逻辑。 注意,芯片的片选信号一般是/CS,即 低电平有效,设计往往先从逻辑命题真写出逻辑式 数据线。数据总线是双向总线,数据通路宽度8位。 ROM芯片数据为单向输出。RAM芯片为双向连接。 2114每片4位,分别连到数据线D7~D4和D3~D0, 两组拼接为8位。 读/写控制R/W。2716没有R/W输入端,R/W信号 只送至RAM芯片2114。
外特性:
地址端: A9~A0(入)
Vcc A7 A8 A9 D0 D1 D2 D3 WE 18 1
2114(1K×4)
10 9
数据端: D3~D0(入/出)
A6 A5 A4 A3 A0 A1 A2 CS GND
控制端:
片选CS 写使能WE
= 0 选中芯片 = 1 未选中芯片 = 0 写 = 1 读
电源、地
1K×4
0BFF 0C00
芯片2、3都使用并 联的10位地址A9~ A0, 并将A11、A10 用于片选
1K×4
0FFF
1K×4
D7~4
D3~0
R/W 2716 2114
2114
CS0
CS2
CS1 2114 2114
地址
A10~0 A9~0 A11
A11
A9~0
A10
A11 A10
芯片级存储器逻辑图应表示出:
2114(1K×4)SRAM芯片组成容量为4K×8的存储器
3.连接方式 (1)扩展位数
10
(2)扩展单元数 (3)连接控制线 (4)形成片选逻辑电路 11
01
00
例:某半导体存储器总容量4K×8位。其中 固化区2K字节,选用EPROM芯片2716 (2K×8位);工作区2K字节,选用SRAM芯 片2114(1K×4/片)。地址总线A15~A0 (低),双向数据总线D7~D0(低)。
0000
a. 确定芯片:1块2716,4块 2114,如图组织逻辑地址 2K×8 b. 位扩展就是并联多个芯片 的地址线,可以视为多组 8位芯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