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医用辐射监测项目技术手册(诊断QC+CT剂量部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YYT0287-2017版质量手册

(完整word版)YYT0287-2017版质量手册

***********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版本号A/0依据: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IDT) YY/T 0287—2017 (ISO 13485:2016, IDT)编制:审核:批准:20 - - 发布20 - - 实施*************有限公司发布************有限公司编号:GW-QM-01 章节: 01编号: GW-QM-02 章节: 02编号: GW-QM-03 章节: 03标题:质量手册发布令质量手册发布令2017年,公司依据GB/T 19001-2016 idt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YY/T 0287-2017 idt ISO 13485:2016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要求》标准,以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结合公司的实施情况,编制了A/0版《质量手册》,于年月日发布。

该手册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公司依此要求进行医疗分析仪器的设计和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以及相关服务的设计、开发和提供。

也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公司满足顾客要求和符合产品法规要求的能力。

本《质量手册》由质量部组织编写,手册的有效性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质量手册》即成为公司范围内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法规,公司全体员工均必须遵照执行。

手册的修改需得到总经理批准。

本《质量手册》未经总经理批准,不允许任何人向外借阅。

***********有限公司总经理:年月日标题: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任命书为确保和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协助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实现对顾客和产品质量的承诺,现任命同志为南京***********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此任命自签发之日起正式生效。

总经理:2017年3月20日标题:企业概况公司概况南京***********有限公司是经江苏省科技厅评审、国家科技部审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实体。

协和放疗论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日检质控规程管秋

协和放疗论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日检质控规程管秋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日检质控规程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管秋⏹放疗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uality assurance, QA;quality control, QC ):1包括设备辐射剂量临床三大部分质保与质控1.包括设备、辐射剂量、临床三大部分2.参与人员:放疗医师、物理师、技师、工程师等⏹放射治疗的成败与放疗设备的精度有着必然的联系⏹QA、QC是确保放疗设备精度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的放疗设备制定了相应的质控规程、设计了完善的检测项目和测试方法、提出了有效的检测频度,从而保证设备安全、精确的运行。

我科放疗设备的QA、QC体系设备质控检测项目几何精度检测剂量输出检测IGRT图像质量检测检测频度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设备检测频度Varian加速器Trilogy/2300CDSIEMENS加速器Primus/CT-on railTomoTherapyVarian Acuity 模拟机PHILIPS Big-bore CT-Sim核通、荣力后装机日检技师技师技师技师技师技师放疗设备质控参与人员周检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月检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年检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技师加速器:6台Varian:Trilogy、2300CD;Siemens:Primus、CT-on rail;TomoTherapy;MOBETRON术中放疗加速器开展的技术:ART 、SRT、VMAT 、IGRT、IMRT、3D-CRT等我科基本情况AAPM TG-17TBIAAPM TG-40Machine QA AAPM TG-42TPS Verification AAPM TG-50MLCTG 51我科基本情况AAPM TG-51Dosimetry Calibration AAPM TG-53TPS QA AAPM TG-58EPID AAPM TG-66CT-SimAAPM TG-74Radiology QA AAPM TG-75IGRT Dose AAPM TG-76RPMAAPM TG-142Accelerator AAPM TG-148TomoTherapy协和 肿瘤 放疗论坛我科基本情况加速器质控规程加速器日检质控规程●常规加速器质控(Varian Trilogy/2300CD, Siemens primus/CT-on-rail)T Th●螺旋断层放疗质控(TomoTherapy)●机载影像装置质控(OBI)一、常规加速器日检质控规程1.质控工具:CHECKMATE 2、Daily QA 3剂量仪、水平尺、前指针、坐标纸等2.检查项目:机械精度剂量输出激光灯精度安全检查设备状态机械精度●机架转角指示≤±0.5°●准直器转角指示≤±0.5°●准直器旋转等中心精度≤1mm●标尺灯≤±1mm●射野大小:Non-IMRT IMRT SRS/SBRT2 mm 2 mm 1 mm协和肿瘤放疗论坛Output Constancy:Monthly Daily2% 3%→2%剂量输出、激光灯精度激光灯精度:Non-IMRT IMRT SRS/SBRT2mm 1.5mm 1mm设备状态与安全检查内循环水水温内循环水水压水位水质SF6气压瓦里安40℃65-85psi L/M/H无30-34 psi40-50psi 门°西门子104°F60-80 psi L/M/H绿灯亮23-28 psi无SIEMENS加速器X线剂量检测结果曲线剂量输出检测结果SIEMENS加速器电子线剂量检测结果曲线剂量输出检测结果Varian加速器X线剂量检测结果曲线Varian 加速器电子线剂量检测结果曲线全新调强实现方式:6MV直线加速器安装在螺旋CT滑环机架上,射线经二元多叶准直器调制输出,实现360度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螺旋断层放疗系统-Helical TomoTherapyIGRT: 可形成3.5MV的扇形束X射线,由其对侧的探测器收集并经工作站重建实现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剂量学:高适形度、靶区边缘剂量跌落快●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及动态输出特性,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专门为其制定了TG-148号报告用于质控。

电离辐射环境监测规范

电离辐射环境监测规范
监测监管范围
使用IV、V类放射源 使用III类射线装置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
IV、V类放射源
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 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 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 损伤。主要用于料位、密度测量、测厚等。
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 永久性损伤。主要有校准源、ECD、静电 消除器、敷贴器等。I-125籽源归市监管。
测量日期(年、月、日、时、分) 测量人 测量仪器的名称、型号和编号 测点编号、名称及描述 环境参数
卫生——具体
X、γ辐射剂量率评价依据
环保——总体
GB 18871-2002
卫生——具体
不同监测对象不同评价依据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含密封源仪表——骨密度仪
骨密度仪多内含Am-241放射源。 用于骨密度测量。
骨密度仪监测规范
含密封源仪表——静电消除器
静电消除器多含Po-210放射源。 用于去除电子元器件静电。
静电消除器监测规范
含密封源仪表结果评价
对于发射α、低能β低能X射线的密封源,距 边界外5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小于2.5 Sv/h。
其他可能发生泄漏的地方:
通风管道口 穿墙管线洞口 传片口
在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或装置可以达 到的最高曝光条件下检测。
检测中采用水箱体膜。
X射线机房结果评价 DB 31/462-2009
屏蔽满足GB 18871-2002中的剂量限值要求。 职业工作人员与公众限值要求不同,根据 环评确定监测区域相应限值。
含密封源仪表——密度计
密度计多内含Co-60或Cs-137放射源。 用于挖泥船、化工厂测量液体密度。

CT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专家共识

CT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专家共识

CT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专家共识2017年11月中华放射学杂志,第51卷第11期第817页-第822页随着CT的广泛应用,电离辐射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降低CT的辐射剂量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低辐射剂量CT检查是大势所趋。

采用降低管电压、降低管电流、增加螺距等方法可以降低CT辐射剂量[1,2,3,4],但过度追求低辐射剂量势必会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CT检查而带来的累积高辐射剂量问题,进而平衡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间的关系,国际相关机构,如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国际原子能机构和WHO,通过合作来获得医疗辐射防护的循证医学证据,建立并使用CT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diagnostic reference levels,DRL)以取得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间的最佳平衡。

目前,建立DRL已成为CT辐射防护的普遍性需求。

2012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中,首次使用了DRL的概念[5],但公布的数据是利用模体测量后推导得出或总结国外调查的数据,无法反映我国CT检查辐射剂量分布的实际情况。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30-2013)中进一步提出,应遵循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6],在保证获得足够影像诊断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目前,我国仍缺少建立在大样本量数据基础上符合我国国情的DRL。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学组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在汇总国内多中心CT辐射剂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DRL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对CT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达成了一致意见,旨在推进国内对DRL的推广和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平衡,达到从人群层面降低CT辐射剂量的目的。

一、与DRL相关的辐射剂量术语1.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I):表示沿Z轴方向产生1层图像的辐射剂量值,该值等于单次横断面扫描时轴面吸收剂量除以总X线束宽度,反映了CT机输出的相对辐射剂量水平。

WS76—2017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简介

WS76—2017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简介

WS76—2017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基本信息•4前言•5标准正文o 5.11 范围o 5.22 术语和定义o 5.33 质量控制检测要求▪ 5.3.13.1 一般要求▪ 5.3.23.2 对计量仪器的要求▪ 5.3.33.3 对检测模体的要求▪ 5.3.43.4 对检测单位的要求▪ 5.3.53.5 验收检测要求▪ 5.3.63.6 状态检测要求o 5.44 检测结果评价及处理o 5.55 记录和资料o 5.66 X射线摄影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5.6.16.1 管电压指示的偏离▪ 5.6.26.2 输出量重复性▪ 5.6.36.3 输出量线性▪ 5.6.46.4 有用线束半值层▪ 5.6.56.5 曝光时间指示的偏离▪ 5.6.66.6 自动曝光控制响应▪ 5.6.76.7 自动曝光控制重复性▪ 5.6.86.8 X射线摄影设备的几何学特性▪ 5.6.96.9 聚焦滤线栅与有用线束中心对准▪ 5.6.106.10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DR)质量控制检测o 5.77 X射线透视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5.7.17.1 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 5.7.27.2 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值▪ 5.7.37.3 透视荧光屏的灵敏度▪ 5.7.47.4 空间分辨力▪ 5.7.57.5 低对比分辨力▪ 5.7.67.6 入射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 5.7.77.7 自动亮度控制系统▪ 5.7.87.8 照射野与影像接收器中心偏差▪ 5.7.97.9 最大照射野与普通荧光屏尺寸相同时的台屏距▪ 5.7.107.10 具备实时摄影功能的X射线透视设备质量控制检测▪ 5.7.117.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设备质量控制•6附录o 6.1附录A(规范性附录)X射线摄影设备的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o 6.2附录B(规范性附录)X射线透视设备的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o 6.3附录C(资料性附录)若干检测配件和检测方法示意图•7参考资料•8标准全文1拼音WS 76—2017 yī yòng cháng guī Xshè xiàn zhěn duàn shè bèi zhì liàng kòng zhì jiǎn cè guī fàn2英文参考Specification for testing of quality control in medical Xray diagnostic equipment3基本信息ICS 13.100C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76—2017 代替WS 76—2011《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esting of quality control in medical Xray diagnostic equipmen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04月10日发布,自2017年10月01日起实施。

医用诊断X线剂量仪检定规程

医用诊断X线剂量仪检定规程
52长期稳定性诊断水平剂量仪长期稳定性不大于253能量响应当辐射质改变时能量响应的变差极限应该不大于554漏电零点漂移在所有的量程上做完各种校正调节后至少在1min内漏电应该不超过所用的最小量55管电压具有测量管电压功能的诊断剂量仪测量管电压时其误差不大于256曝光时间具有测量曝光时间的诊断剂量仪2132016测量曝光时间时其误差不大于1
5. 2 长期稳定性 诊断水平剂量仪长期稳定性不大于 ʃ2% 。 5. 3 能量响应 当辐射质改变时 , 能量响应的变差极限应该不大于 ʃ5% 。 零点漂移) 5. 4 漏电( 在所有的量程上 , 做完各种校正调节后 , 至少在 1m 漏电应该不超过所用的最小量 i n内, 程上的 5. 0% 。 具有测量管电压功能的诊断剂量仪) 5. 5 管电压( 测量管电压时 , 其误差不大于 ʃ2% 。 具有测量曝光时间的诊断剂量仪) 5. 6 曝光时间(
7. 2. 9 管电压 射线束轴与探测器中心垂直 ; 选常用的三个测 将探测器置于参考辐射场的照射野中心 , 量点 , 每个点至少重复测量三次 , 取其平均值 , 用相对偏差 ✕V 表示电压的准确度 , ✕V 应符合 5. 5 的要求 。 ( ✕ˊ=珚∳-0 0 6) — — 管电压的标准值 , 式中 : 0— kV; 珚∳— — — 剂量仪测量的实际平均值 , kV。 7. 2. 1 0 曝光时间 检定方法同上 , 用相对偏差 ✕T 表示曝光时间的准确度 , ✕T 应符合 5. 6 的要求 。 ( ✕T=珡i-0 0ˑ1 0 0% 7) — — 曝光时间的标准值 , 式中 : 0— ms; 珡i— — — 剂量仪测量的实际平均值 , ms。 7. 3 检定结果的处理 按照本规程的规定和要求 , 检定项目均合格的 , 发给检定证书 。 剂量仪有一项不合格 , 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的项目 。 7. 4 检定周期 医用诊断 X 线剂量仪的检定周期为 1 年 。

医用放射类仪器计量检测

医用放射类仪器计量检测

医用放射类仪器计量检测第一节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计量检测本节内容适用于医用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 System,CR系统)、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 System,DR系统)X 射线辐射源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为JJG 1078-2012《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

一、标准装置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检定装置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X射线诊断水平计量仪、低对比度分辨力卡、空间分辨力测试卡、影像综合测试卡等构成。

二、检定项目及方法通过蓝牙建立探测器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连接,设置平板电脑至测量界面。

1.辐射输出的空气比释动能和辐射输出的重复性的测量将X射线诊断水平计量仪置于X射线照射野的中心,选择最大照射野,设置焦点到探测器中心的距离为100cm,选择管电压70kV,10mAs(建议使用管电流100mA,曝光时间100ms的组合)条件曝光。

重复曝光10次,并记录曝光结果,如图9-1所示。

取前3次测量结果按如下公式9-1计算空气比释动能K(单位为mGy)。

用10次测量结果按公式9-3计算重复性V。

图9-1 辐射输出的空气比释动能和辐射输出的重复性的测量式中:——诊断水平计量仪测量3次的平均值,mGy;NK——电离室或者半导体探测器空气比释动能的校准因子;KTP——非密封电离室型探测器温度、气压修正。

其计算公式如公式9-2所示:式中:t——检定时的室内温度,℃;p——检定时的大气压,kPa。

注:本检测方法使用探测器为半导体探测器,不用考虑温度和大气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所以实际测量时不考虑修正值KTP ,空气比释动能K=·NK。

式中:Ki——空气比释动能测量值,mGy;——空气比释动能测量值的平均值,mGy。

2.辐射输出的质(HVL)的测量本检测方法所使用的X射线诊断水平计量仪集成了半值层测量仪,所以辐射输出的质(HVL)在测量辐射输出的空气比释动能时可以直接测量得到,如图9-1所示半价层为辐射输出的质。

医用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知识点提炼--2020.1.10

医用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知识点提炼--2020.1.10

第一章 医用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用电离辐射源
第三节 放射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设备通用防护要求及专用防护 要求
知识点.7 移动式和便携式 X 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 (1)移动式和便携式 X 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 性能专用要求。 (2)连接曝光开关的电缆长度应不小于 300cm,或配置遥控曝 光开关。 (3)移动式和便携式 X 射线设备上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电离辐射 警告标志。
第二章 施行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
第一节 职业照射放射防护
知识点1 X 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要求 1 工作人员的遵从--工作人员应履行其义务并执行其防护和安全 职责。 2 辐射防护大纲下的安排
2.1辐射工作场所分区(控制区,监督区) 2.2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3工作人员防护用品 2.4工作场所的监测
作场所的辐射状况、评价控制区和监督区的照射情况、审查控制区和监督区的 划 分情况。
第二章 施行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
第一节 职业照射放射防护
知识点2 职业照射评价 (1)职业照射评价 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对职业照射用年有效剂量评价,应符合GB18871—2002中规定的限值 : ①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
第二章 施行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
第一节 职业照射放射防护 知识点1 X 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要求
2.3工作人员防护用品
第二章 施行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
第一节 职业照射放射防护
知识点1 X 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要求 2.4工作场所的监测--工作场所监测的类型和频度必须足以能够评价所有工
第一章 医用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用电离辐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质量控制 各监测省份保存好设备监测的原始记录或监测报告,要求数据真 实可靠,数据处理过程完整、可追溯,结果规范科学。所使用的计量 仪器应可溯源,有年度的检定/校准证书。
五 放射诊断患者剂量监测方案
2017 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中,开展 CT 受检者 剂量调查工作。 一. 总体要求
(1) 监测医院 每个监测省份均开展 CT 受检者剂量监测工作。 每个省份选择 4 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占一半为 宜。 (2) 设备选择 每家医院各选择 1 台 CT 设备。4 家医院的台 CT 设备尽量为不同 品牌设备。 若一台设备上检查部位不全,可适当扩大医院和设备选择范围。 (3) 患者例数 受检者年龄段分儿童年龄段(0-<1,1-<5,5-<10,10-<15)和 成人年龄段(15-<70)。 儿童受检者监测部位为头部,胸部,腹部。 成人受检者监测部位为头部,胸部,腹部,腰椎。 每台设备不同年龄段受检者每一检查部位监测数不少于 10 例, 即各监测省份中每个年龄段不同检查部位至少调查 4 台设备共 40 例 病例。 (4) 监测方案
(7)乳腺 CR 和乳腺 DR。参照《乳腺 X 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 规范》(GBZ 186-2007)进行部分通用指标的监测。
3.监测指标。 (1)屏片 X 射线摄影设备(共监测指标 9 项)。管电压指示的 偏离、输出量重复性、输出量线性、有用线束半值层、自动照射量控 制响应、自动照射量控制重复性、有用线束垂直度的偏离、光野与照 射野四边的偏离、光野与照射野中心的偏离。 (2)影像增强器透视设备(共监测指标 5 项)透视受检者入射 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分辨力、影像增 强器入射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影像增强器系统亮度自动控制。 (3)DR(共监测指标 5 项)。管电压指示的偏离、输出量重复 性、有用线束半值层、有用线束垂直度的偏离、光野与照射野四边的 偏离。 (4)CR(共监测指标 15 项)。 通用指标 8 项:管电压指示的偏离、输出量重复性、输出量线性、 有用线束半值层、自动曝光控制响应、自动曝光控制重复性、有用线 束垂直度偏离、光野与照射野四边的偏离; 专用指标 7 项:IP 暗噪声、IP 响应均匀性及一致性、照射量指 示校准、IP 响应线性、空间分辨力与分辨力重复性、低对比度细节 探测、空间距离准确性。 (5)CT(共监测指标 9 项)。诊断床定位精度,定位光精度, 重建层厚偏差,CTDIW,CT 值(水),均匀性,噪声,高对比分辨力,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患者 代号
受检者信息 年龄 性别
检查 日期
CT 扫描参数
层厚 T kV mAs (mm)
准直宽度 (mm)
扫描长度 L (cm)
螺距 p
CTDIvol (mGy)
设备显示剂量结果
DLP (mGy·cm)
备注
附表 CT 检查受检者剂量调查登记表
调查单位: 医院级别: 设备型号: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设备编号:
调查医院: 生产厂家:
受检者年龄
□0-<1; □1-<5; □5-<10; □10-<15; □15-<70
投照部位:
□头颅; □胸部;
□腹部; □腰椎(只成人)
注:一张表中只填写一个年龄段一种投照部位的剂量调查结果,每个年龄段每种投照部位调查例数不少于 10 例。
低对比可)。标准照片
密度、胸壁侧的射野准直、胸壁侧射野与台边的准直、自动曝光控制、 管电压指示的偏离、辐射输出量的重复性、乳腺平均剂量、高对比分 辨率、特定辐射输出量(Mo/Mo)、半值层(Mo/Mo)。
(7)乳腺 CR 和乳腺 DR(共监测指标 5 项)。胸壁侧射野与台 边的准直、管电压指示的偏离、辐射输出量的重复性、乳腺平均剂量、 半值层(Mo/Mo)。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负责制定技术手册,提供监测 记录表格;监测省份负责按照附表的要求,记录临床受检者实际照射 参数与患者剂量信息,或提供含有照射参数和剂量信息的 DICOM 文 件。
二. 监测方法 (1) 受检者年龄段:分 0-<1,1-<5,5-<10,10-<15,15-<70, 四个年龄段。 (2) 监测部位:儿童受检者监测部位为头部,胸部,腹部。成 人受检者监测部位为头部,胸部,腹部,腰椎。 (3) 填写附表,登记医院临床实际不同年龄段不同检查程序中 受检者的 CT 扫描参数,如 kVp,mA/mAs,层厚 T 和准直宽度 nT,以及扫描距离 L 等; (4) 登记每例受检者的设备显示剂量信息,CTDIvol 和 DLP。 (5) 每台设备各年龄段受检者每一检查部位监测数不少于 10 例。
二.放射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手册
1.监测设备。 需要监测的放射诊断设备包括:屏片X射线摄影机、数字 X 射线 摄影设备(DR)、计算机 X 射线摄影设备(CR)、影像增强器透视机、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乳腺 X 射线屏片摄影机、计算机 乳腺 X 射线摄影机(乳腺 CR)、乳腺数字 X 射线摄影机(乳腺 DR)。 影像增强器透视设备包括:带影像增强器的常规 X 射线透视机、 C 形臂、胃肠透视机等。 荧光屏透视机不进行检测,需统计监测医院中该类设备的数量。 2.监测依据的标准。 (1)屏片 X 射线摄影机。依据《医用常规Χ射线诊断设备影像 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 (2)DR。参照《医用常规Χ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 范》(WS 76-2011)进行部分通用指标的监测。 (3)CR。依据《计算机 X 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GBZ 187-2007)。 (4)影像增强器透视机。依据《医用常规Χ射线诊断设备影像 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 (5)CT。依据《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 (GB 17589-2011)。 (6)乳腺 X 射线屏片摄影机。依据《乳腺 X 射线摄影质量控制 检测规范》(GBZ 186-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