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竞赛练习题(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 ) A 、相等 B 、甲高于乙 C 、甲低乙 D 、不能判定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B 、人呼出的水蒸气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3、如图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C.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4、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 A 、不变B 、降低C 、升高 D 、先降低后升高5、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 、先下降后上升 B 、上升 C 、下降 D 、先上升后下降6、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 、一定降低B 、一定升高C 、一定不变D 、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7、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A 、放热,温度不断降低B 、放热,温度不变C 、吸热,温度不变D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 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9、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共存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 凝固、液化、凝华B. 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液化、升华D. 熔化、汽化、升华 11、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 A 、凝固 B 、升华 C 、先升华后凝华 D 、凝华时间12、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 “白气”,这现象( ) A 、液化 B 、汽化C 、先汽化后液化D 、先熔化后汽化13、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A 、37.5℃和38.5℃B 、37.5℃和38℃C 、38℃和38.5℃D 、38℃和38℃ 14、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 )A 、用自来水冲洗B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C 、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D 、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 15、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 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A 、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 也能够沸腾 C 、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6、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依次应该是、 、 .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完整)初二物理竞赛练习题(物态变化)

例题1、一只刻度均匀但刻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0℃;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那么,将它放在真实温度为25℃的温水中,它的示数为…………………………………………………………()A、22.5℃B、28.5℃C、27℃D、21℃2、如图所示是一个质量均匀的铜制的框架,现将其加热一段时间,那么此铜框的外边框和内边框的大小将怎样变化?3、在上题中,若在铜框的一条边的中间截去一段,如图,再对铜框加热,则缺口大小将怎样变化?4、试从热传递的利用和防止方面说明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育秧?5、两只完全相同的气球,一只涂上白色,另一只涂上红色。
夏天在阳光照射下同时释放,经过相同的时间,哪一只气球上升更高?6、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内,盛有一些0℃的水,如果将容器内的空气迅速抽去,那么发生的现象是……………………………………………………()A、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均为0℃B、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不变C、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减小D、容器内只有0℃以下的冰,水全部被抽走7、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8、冬天的早晨,湖面上会冒水汽,下列关于水汽的生成和消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湖面上的水汽是湖水蒸发生成的水蒸气B、湖面上的水汽是湖面上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C、太阳出来后,白汽液化成小水珠D、太阳出来后,小水珠液化成水蒸气9、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A 级1、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 ,水的沸点 。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1.0℃的冰比0℃的水更冷些。
·······································································( )2.被100℃蒸汽烫伤要被100℃开水烫伤更危险。
··············································( )3.纯水在温度90℃时也会沸腾。
····································································( ) 选择题(以下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选择符合题意)4.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含有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B)当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热量就会自动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C)热量多的物体总是把热量传给热量少的物体;(D)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要吸收或放出热量。
(完整)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______;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从测量对象_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________。
3.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的四种情况,其读数分别为:A : 摄氏度;B : 摄氏度;C : 摄氏度;D : 摄氏度。
4.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____________。
5.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
6.固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 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非晶体有:_ __ 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
8.熔化要________热,凝固要_________热。
但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凝固过程中,温度会___________。
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9.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A B C D 图(1)10. 蒸发要_________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_______,有_______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 沸腾时液体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竞赛物态变化经典题型

初中物理竞赛物态变化经典题型1.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2.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
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冉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
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崩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3.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
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
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4.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
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升华5.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
2023-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07讲物态变化(原卷版)

第07讲物态变化(原卷版)一、单选题1.(2022秋·陕西渭南·八年级校考竞赛)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都没结冰C.都已结冰D.有一半的水结成冰2.(2023·湖南衡阳·九年级湖南省衡南县第一中学校考竞赛)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
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
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C.甲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D.甲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3.(2023春·湖南衡阳·八年级湖南省衡南县第一中学校联考竞赛)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A.冰块的温度升高且冰变多B.水的温度降低且水变多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冰变少D.水的温度不变且水量不变4.(2023春·湖北黄石·八年级统考竞赛)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如图甲所示,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将铜、铁两种不同金属片铆在一起,如图乙所示,若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寒暑表中金属片的一端和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指针相连,当温度变化时双金属片会发生弯曲,带动指针转动指示出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的程度不同B.被测温度越低,双金属片形变越大C.指针式寒暑表的指针做得比较长,能起到将微小形变放大的作用D.为了提高指针式寒暑表测温灵敏度,图丙和丁形状中,应将金属片制成图丙形状5.(2023·山东青岛·九年级校考竞赛)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届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
这是 [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2.小明两次煮鸡蛋。
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
两次比较发现 [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3.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4.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 B.0℃ C.-40℃ D.略高于-40℃5.冻豆腐里面有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6.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 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熔点 C.较大的比热 D.较小的密度。
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解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 A.a、c B.a、d、f C.b、c D.e。
8.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3分/题,共39分)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A.熔化B.液化C.凝华D.凝固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4.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5.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6.如图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海波是晶体B.海波的熔点约为48℃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8.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9.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从雪中吸热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盐水起化学作用10.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11.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
1、一只刻度均匀但刻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0℃;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那么,将它放在真实温度为25℃的温水中,它的示数为…………………………………………………………()
A、22.5℃
B、28.5℃
C、27℃
D、21℃
2、如图所示是一个质量均匀的铜制的框架,现将其加热一段时间,那么此铜框的外边框和内边框的大小将怎样变化?
3、在上题中,若在铜框的一条边的中间截去一段,如图,再对铜框加热,则缺口大小将怎样变化?
4、试从热传递的利用和防止方面说明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育秧?
5、两只完全相同的气球,一只涂上白色,另一只涂上红色。
夏天在阳光照射下同时释放,经过相同的时间,哪一只气球上升更高?
6、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内,盛有一些0℃的水,如果将容器内的空气迅速抽去,那么发生的现象是……………………………………………………()
A、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均为0℃
B、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不变
C、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减小
D、容器内只有0℃以下的冰,水全部被抽走
7、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
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
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
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
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
8、冬天的早晨,湖面上会冒水汽,下列关于水汽的生成和消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湖面上的水汽是湖水蒸发生成的水蒸气
B、湖面上的水汽是湖面上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C、太阳出来后,白汽液化成小水珠
D、太阳出来后,小水珠液化成水蒸气
9、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A 级
1、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 ,水的沸点 。
2、从火炉中拿出烧红的铁条,马上放到水中会听到“嘶啦”的响声,这是 现象的结果。
在发生响声时还在水面上看到许多“白气”,这“白气”是 现象形成的。
3、电冰箱利用了液态的氟里昂 达到制冷效果的。
4、把100g0℃的冰放在500 g0℃的冰中,冰 熔解(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冰和水之间没有 ,冰不能 的缘故。
5、日常生活中,居民使用的罐装液化石油气,在生产与使用中应用的物态变化,哪些是正确的………………………………………………………………( )
A 、生产时,采用了加压使用石油气液化
B 、生产时,采用了冷却使石油气液化
C 、使用中,液态石油气要汽化成气体
D 、使用中,液态石油气要升华成气体
6、下列各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 )
A 、露是水气液化形成的
B 、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 、雾是冰升华形成的
D 、雪是水气凝华形成的
7、关于水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在0℃以下只能是固态
B 、在0℃以下,水汽、水、冰都可能存在
C 、在0℃以下的冰,温度降低时体积将增大
D 、在0℃以上的水,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减小
8、有一宽度均匀的金属环,如图,环上有一缺口,将环加热烧红后,由于热膨胀的关系,缺口会…………………………………………………………(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材料未知无法确定
9、如图,在盛满水的烧瓶里通过瓶塞插入一个细玻璃管,把瓶迅速浸入冷水时,看到的玻璃管内水面是……………………………………………………( )
A 、先上升,后下降
B 、先下降,后上升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10、以下事例中属于利用热膨胀的是( ),属于防止热膨胀的是( )
A 、两根铁轨接头处留有空隙
B 、冬天架电线时适当绷紧
C 、装眼镜片时,用煤油灯烤镜架
D 、煮熟鸡蛋后,立即放入冷水浸一下
11、在高温条件下,用钢尺测铜导线长度,测量结果会………………( )
A 、偏小
B 、偏大
C 、没有影响
D 、无法确定
12、一个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 )
A 、10-10cm
B 、100A
C 、10-10m
D 、10-14m
B 级
1、在建筑中要用铆钉把钢板铆接在一起,为了牢固,铆钉的直径略 钢板上的孔径,使用时先将铆钉用干冰冷却,然后进行铆接,这是利用了 原理。
2、发射人造卫星用的运载火箭是用 作燃料,这种燃料必须用 和 的办法。
3、冬天室外的水管要包扎一层布、草等物体是为了 使水管不易冻裂,室外水管容易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4、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立即将锅盖用冷水冷却,去重力阀后打开锅盖,居然看到锅内的粥还在继续沸腾,持续一段时间,而普通铝锅、铁锅却没有此现象,造成高压锅有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高压锅比普通锅厚
B 、粥的温度高于100℃,离火后,若不打开锅盖也会在锅内继续沸腾,持续一段时间,只是看不见而已,打开锅盖就看见了
C 、粥是粘稠状不易冷却
D 、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
5、下列有关液体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蒸发时,液体本身温度一定降低。
B 、液体蒸发时,液体一定要向外吸收热量
C 、液体在0℃以下是不会蒸发的
D 、液体蒸发时,将促使其分子平均动能减少
6、某一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 )
A 、单个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 、某个分子的热能增多
C 、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D 、此物体热能增多
7、使高温的高压锅较快的冷却,正确的方法是……………………………( )
A 、自然冷却
B 、取下限压阀
C 、把高压锅下部浸在凉水里
D 、用凉水淋锅盖
8、把纸卷在直径相同的铜棒和玻璃棒上,把它们放在同一火焰上加热,结果是………………………………………………………………………………( )
A 、铜棒上的纸先烧焦
B 、玻璃棒上的纸先烧焦
C 、同时被烧焦
D 、无法确定
9、有关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由于温度高,它把温度传给低温物体
B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它把热量传给低温物体
C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含有的热能多,它把热能传给低温物体
D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含有的热能不一定多,但它仍把热能传给低温物体
10、如图为一个有一定厚度的方形铜框,内边长为a ,外边长为b ,当其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边将减小,b 边将增大
B 、a 边与b 边都将增大
C 、框的宽度(2
2a b )将增大 D 、方框总体积将增大 11、量程皆为100℃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最小刻度皆为1℃。
玻璃泡的容积,甲大些,乙、丙相同。
玻璃管的内径,甲、乙相同,丙粗些,由此可判断0℃与100℃的刻度线间的距离是…………………………………………( )
A 、甲最长
B 、乙最长
C 、丙最短
D 、一样长
12、家用保温瓶,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
A 、将开水灌得满满的效果最好
B 、将开水快灌满,留有少量空气,效果最好
C 、将开水只灌半瓶,效果最好
D 、将开水只灌小半瓶,效果最好
11.在一个大气压下,对O~C 的冰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的水蒸气,图3的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哪个图是正确的?( ).
12.如图5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3~5s ,立即竖直插
入盛水容器中适当深度处不动.
(1)你猜想可以产生的现象是 ;
(2)你猜想的依据是 .
11.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
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 )
A .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
B .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
C .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
D .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
答案
A级
1、压强增大;升高
2、沸腾;液化
3、蒸发吸热
4、不能;温度差;熔解
5、AC
6、AD
7、B
8、A
9、A 10、CD;AB 11、B 12、C
B级
1、大于;热胀冷缩
2、液态氢;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3、防止热传递;水遇冷结冰时体积要增大
4、D
5、D
6、CD
7、D
8、B
9、D 10、A 11、AC 12、B
(1)水在试管内上升;(2)要点:试管内压强减少:大气压的作用使管内水面上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