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预防共27页文档

合集下载

食源性寄生虫病[整理版]

食源性寄生虫病[整理版]

【感染途径及方式】感染途径:经口吃进幼虫囊包。

感染方式:人感染旋毛虫主要是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幼虫囊包的肉类及其制品而感染(尤其是猪肉及其制品)。

如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节庆日菜肴:白族的“生皮”、傣族的“剁生”,哈尼族的“噢嚅”,均系用生猪肉制作。

西南地区的“生片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福建的“沙茶面”等,都是将生肉片在热汤中稍烫后,蘸佐料或拌米粉或面条食用。

还有熏食或腌肉不再经火蒸煮。

肉片火锅,涮猪肉、烤猪肉串、涮羊肉等肉类通常未熟透,食含幼虫囊包的猪肉包子或饺子,如蒸煮时间过短,易使人感染。

或生熟砧板不分,易造成交叉污染,而致人感染。

目前已知猪、狗、羊、牛、鼠等120多种哺乳动物有自然感染。

【致病】旋毛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幼虫,其对人体的致病程度与食入幼虫囊包的数量、感染力、侵犯部位人体对旋毛虫的免疫力等诸多因素有关。

轻者可无症状,重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未及时诊治,可在发病后3~7周内死亡。

据统计本病死亡率,国外为6%~30%,国内约为3%,在暴发流行时可高达10%。

旋毛虫致病过程可分为连续的三个过程。

1.侵入期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粘膜发育为成虫的过程。

主要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故又称为肠型期。

由于幼虫、成虫对肠壁组织的侵犯,可引起十二指肠、空肠炎。

受累部位出现充血、水肿、出血,甚至形成浅表溃疡,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同时可伴有厌食、乏力、畏寒、低热等全身反应。

极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此期病程约为1周。

2.幼虫移行期指新生蚴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过程。

主要病变部位在肌肉,故可称为肌型期。

幼虫移行时的机械损害及分泌物的毒性作用使所经之处可发生炎症反应,患者可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如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水肿、发热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甚至可出现浮肿(以眼、脸面部位常见),眼球结膜充血。

幼虫移行至肺,可对肺、支气管、胸膜等组织产生各种损害,出现肺部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和心肌炎等;累及中枢神经者可致颅内高压。

《食源性寄生虫病》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病》课件
,有助于诊断。
影像学检查
对于某些寄生虫病,如 肺吸虫病,可通过X线 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
现肺部病变。
鉴别诊断
其他消化道疾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常有消化道症状,需与其他消化道疾病如肠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相鉴别。
免疫系统疾病
部分食源性寄生虫病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需与免疫系统疾病相鉴别。
其他感染性疾病
全身症状
2
如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严重时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

寄生虫感染的部位症状
如脑部感染可能出现头痛、癫痫等症状,肺部感染可能出现 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涂片或粪便培 养,可检测到寄生虫卵 或幼虫,是诊断食源性 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血液检查
部分寄生虫病可引起血 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可引起消化道不适、营养不良、免疫系统损伤等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死亡。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可对养殖业、旅游业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增加医疗负担 和公共卫生管理成本。
02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常见种类
吸虫病
01
吸虫病是由吸虫类寄生 虫引起的疾病,常见的 吸虫病有肝吸虫病和肺
病例二:线虫病案例
总结词
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含有线 虫幼虫的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而感染。
详细描述
患者因食用未洗净的生菜感染线虫病。线虫幼虫在肠道内孵 化并移行至肺部,引起肺线虫病。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 、哮喘等症状。
病例三:绦虫病案例
总结词
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主要通过食用含有绦虫卵或绦虫幼 虫的肉类食品而感染。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3/
2020 11:32:01 AM11:32:012020/12/13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3/
谢 谢 大 家 2020 11:32 AM12/13/2020 11:32 AM20.12.1320.12.13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
✓ 切断传染源 ✓ 消灭中间宿主 ✓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 改进烹调方法和不卫生习惯 ✓ 保持环境卫生 ✓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
诊断与防治:
• 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特定人群 临床诊断:病人个案
• 防治
实验室诊断: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 控制消灭传染源:吡喹酮、阿苯达唑等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管、加强食品卫生 检疫、把住入口关等
保护易感人群:宣传教育
3
中华分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P266
简称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liver fluke)
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引起 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1874年首次在华侨体内发现
1975年在汉墓古尸粪便内发 现虫卵,悠久历史
并殖吸虫
➢并殖吸虫(Paragonimus)是寄生于人和哺乳动
物肺及组织的吸虫。我国主要有两种并殖吸虫寄 生于人体:
肺型并殖吸虫病 — 卫氏并殖吸虫 皮下型并殖吸虫 — 斯氏狸殖吸虫
防治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关键)
不吃生溪蟹、蝲蛄(“麻小”)、生肉类, 不喝生水,注意餐具卫生。
2003年元旦前, 著名小品剧演员赵本山身体不适,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伴有发热,几家医院当作肺炎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经仔细检查终于弄明白, 原来他患的是肺吸虫病,祸起吃了未煮熟的小龙虾。

食物中毒与预防——什么是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食物中毒与预防——什么是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食物中毒与预防——什么是食物源性寄生虫病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起的膳食结构的多样化;市场开放,商业活动的兴旺带来的肉类及新鲜水产异地贸易频繁及其供应渠道的增多;加上生冷猎奇的饮食方式,食物源性寄生虫感染与患病时有发生。

为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此类寄生虫病,增强自我保健防病意识。

现就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危害及其防治作一介绍。

一、何为食物源性寄生虫病食物源性寄生虫病是由某些通过肉食或水生蔬菜进入人体并寄生其肠道或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

二、引起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原因主要是生食含活的寄生虫幼虫的肉食及水生蔬菜或饮用被幼虫、虫卵污染的水,或因肉食加工方法不当食用所致。

三、重要食物源性寄生虫病感染途径及常见病种1.食生的或半生的猪肉引起的猪带绦虫病;2.食生的或半生的牛肉引起的牛绦虫病;3.食生猪肝引起的亚洲带绦虫病;4.食生的或半生的猪肉、狗肉及其他野生食肉动物肉引起旋毛虫病;5.食生的或半生的羊、猪、牛、兔等动物肉类引起的获得性弓形虫病;6.生食淡水鱼、虾引起的华枝睾吸虫病;7.生食溪蟹引起肺吸虫病;8.生食螺肉、蜗牛、蛞蝓、鱼虾等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病;9.生食淡水鱼或泥鳅等引起的棘鄂口线虫病;10.生食蛙肉、蛇肉等引起的裂头蚴病;11.生食水生蔬菜如菱角、荸荠、茭瓜等引起的姜片虫病和肝片吸虫病。

四、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与食物源性寄生虫的寄生部位及其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活动有关。

1.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的猪绦虫病除引起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外,重症者可致肠穿孔、腹膜炎、四肢麻木、双下肢僵硬等。

值得注意的是:猪带绦虫患者为囊虫病的传染源,极易引起囊虫病自身感染及外源性感染,尤其是脑囊虫病、眼囊虫病的危害最为严重。

2.寄生人体小肠的牛带绦虫病及亚洲带绦虫病,除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外,尚可并发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

儿童感染可致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等。

3.寄生人体横纹肌组织引起的旋毛虫病可发生全身血管、肌肉炎症,致皮肌炎、心肌炎、亦可损伤肺、肝、肾、脑,重症者可因毒血症并发肺炎、脑炎而死亡。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1、基本概念广义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食(饮)入被感染期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水源而引起的人体感染的寄生虫病。

狭义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幼虫阶段寄生于动物/植物体内或表面而发育或繁殖,并以该种生物作为生活史过程中的宿主或传播媒介,人若食用含有该虫的未熟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

表1 食源性寄生虫病来源于分类来源分类临床常见疾病肉源性寄生虫病猪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牛带绦虫病、亚洲带绦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肉孢子虫病等鱼源性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东方次睾吸虫病、日本棘隙吸虫病、异形吸虫病、异尖线虫病、膨结线虫病、裂头绦虫病、颚口线虫病等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斯氏狸殖吸虫并等两栖爬行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舌形虫病、曼氏迭宫绦虫病、裂头蚴病等节肢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西里伯瑞列绦虫病、长膜壳绦虫病、犬复孔绦虫病、巨吻棘头虫病、管线虫病等植物源性寄生虫病姜片吸虫病、片形吸虫病等软体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拟裸茎吸虫病、棘口吸虫病等水源性寄生虫病隐孢子虫病、贾第鞭毛虫病、溶组织阿米巴病等2、流行病学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是否存在自然疫源性,是否获取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以及是否有生食、半生食动植食物的习惯。

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从以自然疫源性为中心的地方性流行,扩展到跨区域性传播;部分地区出现了流行范围的扩大和流行水平的上升。

(1)传染源不同类型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因寄生宿主和保虫宿主的不同,其传染源差异较大。

例如弓形虫病的传染源是猫及猫科动物,人经胎盘的垂直传播也具有传染源意义;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等的传染源是能排出虫卵的人、畜和野生动物;广州管圆线虫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尤其是鼠类)。

体内存在寄生虫并能排出虫卵(或包囊、卵囊、幼虫等)而造成新的感染的人或动物均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含有感染期虫卵或幼虫的食物和水而感染,使用被感染期虫卵及幼虫污染的器皿等也有可能感染。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在食物链中传播, 如野生动物、家畜和宠物等携带寄 生虫,通过食物链将寄生虫传播给 人类。
交叉感染
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能发生 ,如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水源 ,或者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 个人物品。
易感人群与高危场所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免疫系 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食源性 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物或水源中的寄生虫卵或幼虫。人们摄入这些受 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后,寄生虫在肠道内繁殖并随血液或淋巴液传播到其他器官。
易感人群
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但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 染。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差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
高危场所
食品加工场所、餐饮场所、水源 保护区以及与动物接触密切的地 区都是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高危场 所。
03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明确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要求 。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严格的许可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 全条件。
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食品安全事业发展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全球食品安 全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需要 各国国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共 同应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挑战 。
通过共同应对挑战,可以推动 全球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提 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强化食品抽检和溯源管理
加大对食品的抽检力度,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溯源和严肃处理。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01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

现代生活方式对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0 引言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osis )指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的总称。

食入感染期虫卵或卵囊污染的食物和水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不在此列。

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即食源性寄生虫。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种类繁多,地区分布广泛。

目前感染人体的60多种寄生虫中,就广义而言,食源性寄生虫竟高达30多种,约占总数的50%。

从病原学分类上看,食源性寄生虫包括原虫、吸虫、线虫和绦虫等多种虫种;从感染来源上看,食源性寄生虫主要分为两大类:植物源性寄生虫,如姜片吸虫、肝片吸虫等;动物源性寄生虫,如旋毛虫、弓形虫、带绦虫等。

动物源性寄生虫又可分为以下七类:肉源性寄生虫(旋毛虫、弓形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牛带绦虫及肉孢子虫等)、螺旋性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卫氏病殖吸虫及斯氏狸殖吸虫等)、鱼源性寄生虫(华支高吸虫、异性吸虫、棘口吸虫、异间线虫、后睾吸虫、颚口吸虫、阔节裂头绦虫及肾澎湃结线虫等)、两栖类、爬行类源性寄生虫(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虫)、海洋贝壳动物源性寄生虫,(拟裸茎吸虫等)、非正常食品动物源性寄生虫(缩小膜壳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犬复孔绦虫等)。

全国目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华支睾吸虫病、弓形病虫、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姜片吸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和曼氏裂头坳病等。

1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主要因为生食或半生食含寄生虫感染时期的食物所致。

感染方式有两种:一是主动生食,如生吃鱼片、蛇胆、各种动物肉类、动物血液;二是无意半生食,如吃生鱼粥、醉蟹、各类烧烤、凉拌螺肉和刷火锅等。

一些患者感染是因为食入加热温度和时间不够的食物。

与寄生虫有关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一般不会引起中毒性病症。

其潜伏期长短和临床表现与食人的寄生虫种类、数量、毒力、虫体移行的途径、寄生部位、人体的营养和免疫状态等有关。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22 食生 或半 生 的哺乳 动物 肉 引起的 寄生 虫瘸 .
原 体 进 入人 体 , 引起 食源 性 寄 生 虫病 。 近 , 生部 一项 调 最 卫
查 显 示 , 年来 食源 性 寄生 虫病 已成 为新 “ 贵 病 ” 我 国城 近 富 , 镇 居 民特 别 是 沿 海 经 济发 达 地 区 的 感染 人 数 呈 上升 趋 势 。 因此 , 认识 并防 制 食源 性寄 生虫 病具 有 重要意 义 。
未 达 到 高 温 , 致 虫体 未 杀死 , 导 人们 食 用 水 饺 、 羊 肉 、 涮 火 锅 、 肉 、 桥米 线等 , 烤 过 易患 该病 , 这是 造成 该病 局 部暴 发 流
动物 科 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0 1年第 1 5期
食源性寄生虫病 的类型及 防治措施
王玉荣
( 北省藁城市职教中心 , 北藁城 0 26) 河 河 5 10
摘 要 针 对我 国食 源 性 寄生 虫病 的新 特 点 , 重点 介绍 了食 源性寄 生 虫病 的 类型 , 包括 食 用 生的或 半 生的 淡 水 生物 和哺 乳 动物 肉引起 的寄 生 虫病 , 并提 出相应 的 防治措 施 , 以期 为控 制食 源性 寄 生 虫病 的发 生提供 参 考 。 关键词 食 源性 寄 生 虫病 ; 点 ; 特 类型 ; 防治措 施 中图分 类 号 R 3 5 文 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0 — 7 9 2 1 )5 0 4 — 1 0 7 5 3 (0 1 1 — 3 4 0
222 旋毛 虫病 。 .. 该病 是 一种 人兽 共 患寄 生 虫病 。 有 些少 在
升 ; 是食 品及 人 口流 动性 大 大增 加 , 一 些外 来寄 生 虫病 四 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