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菲利普斯曲线汇总

合集下载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πe 为预期通货 膨胀率
4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
短期:从预期到需要调整的时 间间隔比较短,使得人们来不及 作出反应。
短期中
л% PC
工人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 期,预期通货膨胀率可能低
л3
于以后的实际通货膨胀率。
л2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
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 Phillips curve :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工资上涨率)成反向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使用英国100年的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关系。
工资上涨意味着物价水平上
涨:
л
PC
通货膨胀总是可以通过忍受 较高的失业率加以解决。
失业率可通过承受较高通货 膨胀率得到降低。
菲利普斯曲线
u
2.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π= -ε(u-u*)
经济意义: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价格水平下降。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价格水平上升。 升降幅度,取决于ε。
π=通货膨胀率 ε=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u=失业率 u*=自然失业菲利普斯曲线
2
3.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推论: 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8
3
4.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
附加预期的
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提出: 企业和工人关注的是实际工资,而非名义工资。 工人对通货膨胀有预期。
他们都会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水平来调整名义工资。 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现代菲利 普斯曲线方程)
π-πe = -ε(u-u*) π= πe -ε(u-u*)

第十八章-第7节-失业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八章-第7节-失业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

17
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一)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方程推导: 小结(一):

曲线方程
=e-ε(u-u*)


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时,失业率 等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实际通货膨 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 自然失业率可定义为非加速通货膨胀率的失业率 因为u=u*时,=e,保持稳定,既不加速也不减速 换言之, 不加速也不减速时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2016/5/22
18
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图形表示
PC: e (u u* )
(%)
重要性质: 实际通货膨胀和预期通货膨胀相 等时,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反之亦然。
e
PC: (u u* )
0
2016/5/22
u*
u(%)
失业 率
2016/5/22
6
失业率(%)
一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三)简单形式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示 注意
1)工资变化率不等于0,意味着货币工资在不断上涨或不断下降 2)当工资变化率等于0时,货币工资是稳定的,则通货膨胀率为0
问题 什么时候货币工资率是稳定的?
回答
劳动市场处于均衡时,即只存在自然失业率的时候,货币工资是稳 定的,即通货膨胀率为0 因此,如果只存在自然失业率,则通货膨胀率为0
19
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三)不同阶段的附加预期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当我们考虑不同阶段的通货膨胀预期时,便出现了不同位置的菲 利普斯曲线 在位置较高的菲利普斯曲线上,如果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即 发生经济衰退),意味着出现了滞胀

菲利普斯曲线课件

菲利普斯曲线课件

向右移动。
财政政策与菲利普斯曲线
财政政策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等财政政策工具,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从而影响菲利普斯曲线。
政府支出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使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减少政府支出则 相反。
税收政策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
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使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增税则相反。
此外,菲利普斯曲线还为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经济问题的 工具和方法,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
02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
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理论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 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
提出。
输标02入题
该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 在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 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
菲利普斯曲线课件
• 菲利普斯曲线简介 •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 • 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与变化 • 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政策 • 菲利普斯曲线的挑战与争议 • 结论: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与意义
01
菲利普斯曲线简介
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它指出,在短期 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 率较高,反之亦然。
学术研究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激发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探讨通货膨胀、失业和宏观 经济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
公众理解
菲利普斯曲线帮助公众理解经济现象,使得普通人也能够理解通货膨 胀和失业的经济学原理。
菲利普斯曲线的意义
提供政策权衡观点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政策制定者 面临着权衡取舍,即在保持低通

《菲利普斯曲线》课件

《菲利普斯曲线》课件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与失 业率之间的关系
财政政策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通货膨 胀和失业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支出和 债务管理等手段来影响经济
财政政策与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财 政政策可以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 和位置,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提出背景: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菲利 普斯提出
理论基础:基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主要内容: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单模型,到加入预期因 素,再到引入其他经济变量,不断完善和发展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研 究
影响:对宏观经济学和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影 响
提供了政策制定者制定宏观 经济政策的依据
添加标题
中国:中国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中国的经济结构与 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经济模型来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即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
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也反映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 关系,即经济增长越快,通货膨胀率越高。
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含义对于政策 制定者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 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 描述通货膨胀与 失业率之间的关 系
货币政策:政府 通过调整货币供 应量来影响经济
菲利普斯曲线与 货币政策的关系: 货币政策可以通 过影响通货膨胀 来影响失业率
货币政策的实施: 通过调整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等 手段来影响货币 供应量
研究菲利普斯曲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政策来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的走 势。

10菲利普斯曲线(基础课堂)

10菲利普斯曲线(基础课堂)
第10章 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将讨论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通货 膨胀的原因等。
行业参考
1
第1节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用以分析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 关系。其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萨缪尔森和索洛) 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弗里德曼) 3.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6
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美国1961-1969年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变动
基本符合菲行利业参普考 斯曲线。
7
2、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π= -ε(u-u*)
π=通货膨胀率 ε=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u=失业率 u*=自然失业率
行业参考
8
3、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反向 变动的关系。这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选择失业率和 通货膨胀率各种可能组合的“菜单”: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去接受一个较高的失业率; ◆为了降低失业率,去接受一个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行业参考
9
3、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 比如:
• 在B点,失业率过高。政府 л PC
可以采取扩张的经济政策, 7
C
增加产出,减少失业;但
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为代价。
1
B
• 在C点,通货膨胀率过高。 政府可以采取紧缩的经济 政策,拉低物价水平;但 以增加一定的失业为代价。
π= πe -ε(u-u*)
在短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然存在着交替变 化关系。
行业参考
19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人们有时间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预期 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率迟早一致。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概况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概况

第一章引言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吸引了一些重要经济学家的关注。

在一定的时间社会往往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

如果财政政策决策者货币政策制定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扩大总需求,使得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那么在短期内可以扩大总需求并增加就业,但这样却会导致更迅速的物价上涨。

如果决策者通过减少总需求,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就可以降低通货膨胀,但需要以短时间的低产量和高失业为代价。

而菲利普斯曲线正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一条曲线[1]。

稳定物价和降低失业率是政府经济决策者的主要目的。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如何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保持更加适当的短期平衡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一味的追求高GDP增长率,虽然可以增加就业,但必然会导致高通货膨胀率。

对于我国目前而言正处于高通胀与高失业双重压力下,如果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就业压力虽然可以有所缓解但物价会持续上涨,人民生活压力将会变大。

因此我国要从当前基本国情出发,适当放缓经济发展速度,稳定物价,提高就业。

因此,只有在依据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才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章菲利普斯曲线概述2.1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概况一、菲利普斯曲线概述菲利普斯曲线刚开始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

它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实际情况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1]。

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而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相关关系的曲线。

如图1所示。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的相关关系[2]。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最初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ips)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的一条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后经萨缪尔森、索洛和奥肯①等学者的不断深入探索研究,现今人们一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三种指标的两种相互关系:一是通货膨胀率(INF)和失业率(UNE)之间此消彼长,二是GDP增长率和失业率(UNE)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然而菲利普斯曲线并不是个绝对的真理,其对现实中很多经济事实解释无力,存在着菲利普斯曲线失灵。

西方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第一次深刻体验就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即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交织在一起,这与上述菲利普斯曲线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

而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即“高经济增长、高通胀压力和低就业矛盾”。

因此,结合新一轮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在保证经济增长、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前提下,进行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政策重点。

1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中国实证检验1.1失灵的初步检验从1998年至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但由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调控滞后、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等诸多因素,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也日渐沉重,菲利普斯曲线失灵日益凸显。

根据表1中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绘制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图1)和产出—失业菲利普斯曲线(图2)。

我们发现1998—2006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呈异状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且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并不符合INF与UNE(用UUR代表)、GDP与UNE之间均呈相互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规律。

这就意味着在这几年间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失灵的。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我国目前所真正面临的失灵程度是有差距的,实际上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程度远甚于此。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1. 引言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是经济学中的一种曲线关系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H. Phillips)于1958年首次提出。

该曲线显示了经济中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给出了在短期内经济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的一种权衡关系。

2. 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2.1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反向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较高;而当失业率较高时,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较低。

换言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个负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调控失业率来控制经济中的通货膨胀。

2.2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观点对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曲线的原理,政府可以通过调控失业率来实现对通胀的控制。

当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过高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失业率来降低通胀,反之亦然。

2.3 曲线的局限性菲利普斯曲线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来解释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曲线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与短期的区别:菲利普斯曲线主要适用于短期内的经济观察,而在长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外部冲击:菲利普斯曲线没有考虑到外部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

这些外部因素可能会打破曲线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结构性失业:曲线没有考虑到失业率中的结构性失业,即由于技术进步或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导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可能扭曲曲线的关系。

3. 近年来的变化近年来,菲利普斯曲线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变化。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主要关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但实际的观察发现,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关系并不明显。

3.1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疏离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失业率出现了下降,但通货膨胀率并未显著上升。

这表明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规律在这些情况下并不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1961-1969年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变动 基本符合菲利普斯曲线。
2、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π = -ε (u-u*)
π =通货膨胀率
ε =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u=失业率
u*=自然失业率
3、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反向
变动的关系。这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选择失业率和 通货膨胀率各种可能组合的“菜单”: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由于长期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所以菲利普斯曲 线应为一垂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思想相同的。
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认为长期不存在负向相关的 菲利普斯曲线。但实际经济资料显示,短期中通 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确实有负向替代关系。
3、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π -π e = -ε (u-u*) 即π = π e -ε (u-u*)
πe 为预期 通货膨胀率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 从预期到需要调整的时间间隔比较短,人们来不及 调整通货膨胀预期,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既定的。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通货 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 π= πe -ε(u-u*)
第10章 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将讨论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通货 膨胀的原因等。
第1节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用以分析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 关系。其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萨缪尔森和索洛) 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弗里德曼)
3.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依据: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
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特征:菲利普斯曲 线斜率为负;菲利 普斯曲线非线性; 曲线与横轴右半部 分相交,表示物价 稳定与某个正的失 业水平相伴。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失业率高, 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质疑: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 1968年,弗里德曼质疑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在 长期中存在负向关系。 ◆费尔普斯也发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负向替代关系。
◆依据:在古典宏观理论中,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取决于经济结构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也就是 说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失业率在长期趋近于自然 失业率,因此,在长期,二者之间不会有负向替代 关系。
小结:
1.萨缪尔森和索洛认为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
替代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 2.弗里德曼认为在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 替代关系,但在长期这种替代关系将消失。(长期 菲利普斯曲线变成一条垂线)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去接受一个较高的失业率; ◆为了降低失业率,去接受一个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3、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 比如: • 在B点,失业率过高。政府 可以采取扩张的经济政策, 增加产出,减少失业;但 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为代价。 • 在C点,通货膨胀率过高。 政府可以采取紧缩的经济 政策,拉低物价水平;但 以增加一定的失业为代价。
• 为了解释这种情况,两位学者提出了菲利普斯曲
线的短期概念和长期概念,并且引入了通货膨胀 预期。
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在短期内,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既定的,通
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但在长期,人们会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自己的
通货膨胀预期,最终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会和实际
的通货膨胀率相等,这时,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 的替代关系将消失。
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 1958年,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
利普斯研究了英国1861-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 资变动率的实际统计资料。
■ 菲利普斯的实证研究表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的
变动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反向关系。
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根据自己的实证研究,定义了一条关于货 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LPC
u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垂直于自然失业 率,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4、小结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意义
结论:
短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政策含义:宏观政策短期有 效。 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 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政策含义:从长期看,宏观 政策失效。
LPC
л л2
SPC3 л1 SPC2
u*
SPC1
u
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三、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看法
■弗里德曼使用的是适用性预期,而理性长期中的反向 替代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论在
短期还是长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 那种替代关系。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宏观政 策无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不 能降低失业率。
在短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然存在着交替变 化关系。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人们有时间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预期 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率迟早一致。 当实际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 胀时,则u=u*,即失业处于自 然失业率水平,即在长期经济能 实现充分就业。 π= πe - ε(u-u*)
u*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л
货 币 工 资 增 长 率
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
水平倾向于上升,失业 率较高时货币工资水平 倾向于下降。
0
失业率
一、菲利普斯曲线(萨缪尔森)
◆ 1960年萨缪尔森与索洛在《反通货膨胀政策的
分析》一文中用通货膨胀率替换了货币工资增长 率,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关 系,并把这条曲线定义为菲利普斯曲线。
л
7
PC C B
1 6 u
1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凯恩斯主义
4、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意义
在理论上,菲利普斯曲线给出了总供给曲线的另一 种解释。
总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失业率 的下降,失业率由B点下降到A 点,根据菲利普斯曲线,B点 的物价水平和相应的通货膨胀 率也上升到A点。
当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扩 大总需求时,由B点移到A点 时,物价水平也由B点移到A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