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构成,原子序数为质子数。

2. 元素周期律: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并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由离子生成和离子消失所引起的反应。

5.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一起所发生的反应。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方面。

7.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体(通常为有机物)的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和配体。

与配体的配位方式及其个数决定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8. 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规则排列而成的有固定空间结构的物质,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9.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研究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二、重要无机化合物:1. 氯气: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可用于水处理、漂白等方面。

2. 溴水:溴水是一种含溴的水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等方面。

3. 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用于杀虫剂、木材防腐等领域。

4. 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是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肥料、矿产、纺织、制药、电镀、石油加工等领域。

5.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广泛用于肥料、矿产、冶金、石油加工等领域。

6. 碳酸盐:碳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玻璃制造等领域。

7. 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血矾石、赤铁矿、磁铁矿等,广泛用于颜料、磨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8.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三、分析化学基础知识:1. 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思考:0.4克氢氧化钠溶于水配成 1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是多少?
质量摩尔浓度bB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农 业 基 础 化 学
设某溶液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则溶 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溶质 B 的物 质量摩尔浓 质的量mol - 1 度mol· Kg n
bB
B
溶剂A的质 ☆质量摩尔分数bB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量Kg
农 业 基 础 化 学
• • • •
溶液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渗透现象:
扩散现象 半透膜 渗透现象
农 业 基 础 化 学
在烧杯中装满清水, 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 然后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入清水中。开始时,红墨 水和清水间的界线分明, 扩散现象。也即由于粒子 但是它们逐渐就会混合均 (原子、分子或分子集团) 匀,变成一杯淡红色的水。
1~100
能穿过滤纸
<1
能穿过滤纸和半透膜
分散系的分类
分子、离子 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 粗分散系
胶体溶液 高分子溶 低分子溶液 (分散质是 浊液(分散质是 液(分散质 (分散质是小分子) 是大分子) 分子的小 分子的大集合体) 集合体) 最稳定 农 业 基 础 化 学 很稳定 稳定 不稳定
电子显微镜不可见 超显微镜可观察其存在 一般显微镜可见
此式就是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范特荷甫渗透 压公式--溶液渗透压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 温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故渗透压 也是溶液的依数性质。
=CRT的重要意义
•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 浓度成正比, • 即与溶液中溶质的数目成正比,而与溶 质的本性无关 • 不论溶质微粒是小分子或大分子,只要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数目相等,则渗透压 就相同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引言概述: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对象是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

本文将介绍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无机物质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无机化学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无机物质的定义和分类1.1无机物质的定义:无机物质是指不包含碳碳键的化合物,主要由无机元素组成。

1.2无机物质的分类:无机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无机酸、无机盐和无机氧化物等。

二、无机物质的性质2.1物理性质:无机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态、溶解性以及熔点和沸点等。

2.2化学性质:无机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包括氧化还原性、酸碱性以及缔合反应等。

三、金属和非金属3.1金属:金属是无机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等特点。

3.2非金属:非金属在无机化学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其特点包括通常不具备导电性和延展性等。

四、离子化合物和配合物4.1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电荷性质。

4.2配合物: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组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五、无机化学的应用5.1工业应用:无机化学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材料等行业,例如金属提取、固体材料合成等。

5.2环境应用:无机化学在环境保护领域有重要作用,例如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

5.3生命科学应用:无机化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也有应用,例如生物矿化过程、金属离子对生命过程的影响等。

总结:无机化学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研究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

本文从无机物质的定义和分类、性质以及金属、非金属、离子化合物和配合物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

深入了解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应用无机化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化学大一考试知识点

无机化学大一考试知识点

无机化学大一考试知识点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非生物有机物以及无机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作为大一学生,在无机化学的学习中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本文将介绍大一无机化学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2. 化学键和分子构型: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机制,了解分子和离子的构型。

3.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常见反应类型。

二、无机离子化学1. 阳离子与阴离子:了解有关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命名规则和常见离子的性质。

2. 酸碱反应:掌握酸的性质、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3. 键合性质: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键合性质,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性质和特点。

三、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 水和水溶液的性质:了解水的结构、水溶液的理论,掌握水的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等重要概念。

2.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3. 酸碱溶液的性质:了解酸碱溶液的pH值、酸碱中和指示剂的使用以及酸碱滴定等相关内容。

4. 非金属氢化物和金属氢化物:了解非金属氢化物和金属氢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5. 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掌握常见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四、无机化学实验技巧1. 基本实验操作: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安全措施和仪器操作技巧,如平衡反应方程、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等。

2. 实验室玻璃仪器:了解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及其用途,如烧杯、容量瓶、试管等。

3. 化学试剂的制备和性质分析: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制备方法、性质分析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总结: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化学分支的基础。

在大一无机化学考试中,重点掌握元素周期表、离子化学、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操作技巧等知识点。

无机化学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合成、用途等方面的一门科学。

它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理解物质的本质和开发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化学键和常见的无机化合物。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性规律排列的表格。

它由横行(周期)和纵列(族)组成。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例如原子量、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等。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各自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元素周期性地变化。

2.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绕着原子核运动。

电子分布在能级上,最靠近原子核的能级能容纳的电子最少,逐渐向外的能级能容纳的电子数量增加。

电子在能级上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则,例如阿拉伯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等。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原子间连接。

化学键的形成可以使得原子外层电子配置更加稳定。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例如氯化钠NaCl。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例如氢气H2。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例如铜Cu。

4. 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有氧化物、酸、碱、盐等。

氧化物是由金属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如氧化铁Fe2O3。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化合物,例如盐酸HCl。

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NaOH。

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例如氯化钠NaCl。

总结: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合成和应用的一门科学。

它涵盖了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化学键和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等基础知识。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本质和探索新材料的发展。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无机化学的更多内容,为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合物化学的总称,是化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等。

无机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多,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它是指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类型、元素周期律的解释等。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照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周期和族。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是指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横行,族是指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纵列。

2.元素周期律的类型元素周期律主要有四种类型:原子半径周期律、电负性周期律、离子半径周期律和熔点、沸点周期律。

3.元素周期律的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的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元素性质包括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半径、熔点、沸点等。

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变化是由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

二、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是指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的主要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三、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1.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四、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结构和性质分为多种类型,如氧化物、酸、碱、盐、氢氧化物、硫化物等。

无机化学 基本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 基本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的质子数,而质量数表示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而质量数决定了元素的同位素。

3. 电子结构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电子在原子内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电子遵循能级分布,并且填充规律是按照“2-8-18-32”规则进行填充。

二、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的性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而排列的。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

2.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周期性规律,即元素的周期表现出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变化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的排布规律来解释。

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的形成使得原子之间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从而形成化合物。

2.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共价键是原子间电子的共享,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

3. 极性与非极性化学键化学键可以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种。

极性化学键是由于原子电负性差距所产生的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而非极性化学键则是由于原子电负性相等而产生的电荷分布均匀的现象。

四、晶体结构1. 晶体结构的定义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排列规律和空间结构。

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在晶体中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2. 晶体结构的分类晶体结构主要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共价分子晶体是由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而金属晶体则是由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

五、酸碱性质1. 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而碱则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酸碱的定义主要有布朗斯特德理论和劳里亚-布隆斯特德理论。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无机化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处于不同的能级和轨道。

电子的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

周期表中的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同一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二、化学键与物质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通常存在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

2、物质结构物质的结构有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原子晶体如金刚石,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硬度大,熔点高。

分子晶体如干冰,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熔点和沸点较低。

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熔点较高,硬度较大。

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三、化学热力学基础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体现,即ΔU = Q + W,其中ΔU 为热力学能的变化,Q 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W 为做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热功转换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即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3、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绝对零度时,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熵值为零。

四、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合价的规则:
元素的化合价有正价、负价两种。 金属元素一般都为正价。 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为正价,与氢化合时为 负价,如H2S,SO2,SO3。 在单质的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各化合物的分子,正、负化合价总数的代数和 为0。
4.物理变化和性质、化学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在物理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 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状态、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变化:由一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 学变化。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 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化合、分解。
把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即 成了不饱和溶液。 20℃时,把36g食盐溶解在100g水里 且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时食 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 某温度时,把B g 饱和氯化钾溶液蒸 干,得到氯化钾晶体A g,则此温度 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100A/(B-A))。
9.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叫做该物 质的摩尔质量。它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 分子量。单位:g/mol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与质量三者的关系
n=m/M
C 原子的原子量为12,其摩尔质量为 12g/mol
12
H2O分子的分子量为18,其摩尔质量 为 18g/mol
Cu2+离子的离子质量为64,其摩尔质 量为 64g/mol
二、基本理论
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速度 3、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 3、电解质溶液及电离平衡 4、盐类的水解
1.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已知9克铝跟一定质量的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7克三 氧化二铝,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判断,氧气的质 量为多少?
KW=[H+] [OH-]=1×10-14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常温时,溶液的酸碱性与[H+]和[OH-]的关 系可以表示如下: 中性溶液 [H+]=[OH-]=1×10-7mol/L 酸性溶液 [H+][OH-], [H+] 10-7mol/L 碱性溶液 [H+][OH-],[H+] 10-7mol/L

下列描述中是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 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B.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C.酒精能燃烧 D.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下列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酒精能挥发 B.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C.冰融化成水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5.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化合物
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 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大量科学实验证明: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化学元 素的基本单元;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进行 分割的最小微粒。
结论: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 一般是变成了组成了这种分子的原子,然后这些 原子又重新结合起来,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 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不论个数,只论种类。
同位素
元素的原子核内所含质子数相同,但 中子数却不相同。这类原子互称为同位 素(取其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的意 思)。
12C、13C、 14C是碳的同位素 1H、2H、3H是氢的同位素
原子组成图:
质子
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
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粒子。
氢原子结构示意图:
失去一个电子
+1
e
+1
H+
原子失去电子后成为带正电荷的微 粒, 称为正离子(或阳离子); 如:H+、Na+、Ca2+、 Mg2+ 。 原子得到电子后成为带负电荷的微粒, 成为负离子(或阴离子)。 如:O2-、S2-、Cl-、SO42-、NO3-、CO32-、 OH-。
7.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气体摩尔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 积都约是 22.4 升,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标况:0℃ 1atm 单位:L/mol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单位:mol/L
溶质的物质的量( m ol )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溶液的体积( L)
所以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物质分子 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从 而产生新的物质。可见,在化学反应中,构
成物质的分子是要变化的,但原子本身是不发生 变化的,而仅仅是改变了组合方式。
练习:
水是由( )构成的。 A. 氢原子 B.氧原子 C.水分子 D.水原子 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是( ) A. 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电子 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 碳原子 B.氧分子 C.氧原子 D.二氧化碳分子
1mo1任何系统的基本单元 23 数目都约为6.02×10 个。
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
如:O2,HCl,1/2CaCO3,SO42-等。
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就是1mo1
判断:
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 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 定组合。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不包括物质的 量。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混合物:由几种不同分子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混合物、 单质、化合物? Cl2 S CH3CH2OH 空气 HCl NH4Cl H2 CuO Fe 蔗糖水溶液 润滑油
分子量
分子量没有单位。
如:水( H2O )的分子量为:
1 2 16 1 18
氯化钠(NaCl)的分子量为:
23 35.45 58.45

化合价
( 1)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 素一定数目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 合价。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钡、钙、镁、锌 元素的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 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
水在锅炉中受热的过程。 煤在炉膛中燃烧的过程。 蜡烛燃烧的过程。
化学变化
首先是固体蜡烛受热融化(物理变化),然后 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它 们不是相互孤立的。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
A. NaOH溶液的蒸发 B. 裂解气的分离 C. 氢气的压缩 D. 乙烯的聚合
3.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
原子量: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 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原子量。
分子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 就是分子量。
常见元素的原子量:
H-----1 Cl-----35.5 C-----12 S------32 O-----16 P------31 Na----23 Mg----24 Al-----27 K------39 Fe-----56 Ca-----40
润滑油一 般由基础 油和添加 剂两部分 组成。基 础油是润 滑油的主 要成分, 决定着润 滑油的基 本性质, 添加剂则 可弥补和 改善基础 油性能方 面的不足, 赋予某些 新的性能, 是润滑油 的重要组 成部分。
6.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量,它是微 粒的一个集合。 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 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约为6.02 × 1023. 摩尔是一系统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 微粒数与12克12C的原子数目相等。 微粒(原子、分子、离子、其它粒子)
8.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
溶液:一种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 种物质中,构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体系叫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达到溶解平衡的 溶液。
溶解度: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某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一般来说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 (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2.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 )的增加而 减小。 A.温度 B.体积 C.压力 D.流量 3.在一定温度下100克硝酸钾溶液中含 有a克硝酸钾,则在此温度下硝酸钾的 溶解度为( )克。 A. a B.100a/(100-a) C. a/(100+a) D. a/(100-a)
PH值: PH=-lg[H+] 酸性溶液: PH 7 碱性溶液:PH 7 中性溶液: PH =7
甲基橙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是( A、 1.2—2.8 B、 3.1—4.4 C、 6.8—8.0 D、 8.0—10.0
)。
酸碱指示剂
甲基橙(3.1—4.4)红—黄 甲基红(4.4—6.2)红—黄 石蕊 (5.0—8.0)红—蓝 酚酞 (8.0—10.0)无—红
三、基本性质
1、无机化学基本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酸、碱、盐及氧化物的性质
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点燃 A+B=AB 例如: C+O2 CO2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 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A+B 例如:2NaHCO3 Na2CO3+H2O+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