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无机化学知识点讲解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原子与分子结构无机化学的主线是化学平衡,故先从原子和分子结构部分开始复习,逐步复习化学反应。
1、描述波函数的三个量子数及其意义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3、写出29号元素的基态电子排布式4、原子与原子之间通过某种作用力组合成分子,这些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离子键、共价键的特征?5、分子的极性举出几个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6、分子间力:也称范德华力,包括定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试分析在甲醇的水溶液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7、简述氢键的形成条件及特征,并将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各举一例。
H1、下列用量子数描述的可以容纳电子数最多的电子亚层是A. n = 2, l = 1B. n = 3, l = 2C. n = 4, l = 3D. n = 5, l = 02、碳原子最后一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A.2,1,0,+1/2B. 2,0,0,-1/2C. 2,0,1,-1/2D. 1,0,1,+/23、29号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A. 4s24p4B. 3d94s2C. 3d54s1D. 3d104s14、24号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3d54s1,d区B. 3d44s2,ds区C. 3d54s1,ds区D. 4s24p4,p区5、A、B两元素,A原子的M层和N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M层和N层电子数多8个和3个 ,则 A、B分别为A. As、TiB. Ni、CaC. Sc、NeD. Ga、 Ca6、p亚层最多可以容纳几个电子A. 2B. 4C. 6D. 87、d轨道有几种空间取向A. 1B. 3C.5D. 78、对氢原子来说,下列各轨道的能量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E2p>E2sB.E3d>E4sC.E3d<E3pD.E3d<E4s9、某一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0,则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价电子构型是怎样的?A. 15, 3d104s2B. 30, 3d104s2C. 15, 3d104s1D. 30, 3d104s110、下列各组量子数不合理的是A、(1,0,0)B、(2,1,0)C、(3,3,0)D、(4,1,1)11、共价键的特征是A. 有方向性,无饱和性B. 无方向性和饱和性C. 无方向性,有饱和性D.有方向性和饱和性12、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个化合物的中心原子不是采用sp3杂化类型A. CCl4B. BF3C. H2OD. PH313、NaCl、MgCl2、AlCl3的熔点依次降低是因为A. 阳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阳离子极化力依次增大C. 阳离子结合的阴离子多D. 阴离子变形性增加14、下列原子中不能与氢原子形成氢键的是A. FB. OC. ID. N15、离子键的特征是A. 有方向性,无饱和性B. 无方向性和饱和性C. 无方向性,有饱和性D. 有方向性和饱和性16、CCl4分子中的C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是A. sp杂化B. sp2杂化C.sp3杂化D. sp3d杂化17、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属于不等性sp3杂化的是A. CCl4B. BF3C. H2OD. BeCl218、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 CCl4B. CO2C. COD. O219、下列相互作用中不属于化学键的是A. 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D.氢键20、维持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起重要作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是A. 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D.氢键21、HCl、HBr、HI的熔沸点依次升高,但HF的熔沸点却比HCl高,原因是A. 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B. HF分子内有离子键C. HF分子间能有疏水相互作用D. HF分子内有共价键22、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结构中无顺磁性的是A、O2B、O2-C、O22-D、O2+23、下列分子中有极性的是A、BF3B、CO2C、PH3D、SiH424、氨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角形B、三角锥形C、平面三角形D、四面体形25、下列化学键属于极性共价键的是A、C-CB、H-HC、C-HD、Na-Cl26、CO与CO2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方式有A、色散力B、色散力、诱导力C、色散力、定向力D、色散力、诱导力、定向力27、某元素的+2氧化态离子的核外电子结构为1s22s22p63s23p63d5,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四周期ⅦB族B、第三周期ⅤB族C、第四周期Ⅷ族D、第三周期ⅤA族判断题○1、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第八周期将包括50种元素。
大一学无机化学重点知识点

大一学无机化学重点知识点大一学习无机化学重点知识点在大一学习无机化学时,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关于元素、原子结构、键合以及化学反应的重要知识点。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我们后续的学习和理解化学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些重点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元素和元素周期表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起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元素以及元素周期表。
元素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相同类型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
元素以其原子序数为基准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列,元素周期表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示了元素的特性和规律。
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表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也可以表示元素中的质子数。
元素的质子数决定了其化学特性,而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则提供了关于元素特性的信息,如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等等。
第二部分:原子结构了解元素和元素周期表后,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原子结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而电子则绕核心运动。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特性,而质子和中子的总和则决定了原子的质量数。
电子的数量和排布则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此外,原子还有能级和轨道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电子在原子周围运动的方式。
第三部分:键合理论在无机化学中,我们也需要学习和掌握关于化学键的知识。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形成分子和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由电子从金属元素转移到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形成了离子晶体化合物。
共价键是电子通过共享形成的,并且可以形成共价分子化合物。
金属键则是在金属元素中形成的,由电子云共享形成。
了解这些键的性质和特点,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的性质至关重要。
第四部分:化学反应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原有的物质被转化成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无机化学专业课大纲南京理工 (1)

南京理工大学813无机化学参考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无机化学》第五版配套指导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无机化学学习指导》教材大纲说明:此份大纲并非学校所给,而是本人根据半年来的复习总结所得,结合历年真题自己划定的一些考点与重点,目的是方便大家学习,重点复习考试内容,对于不考的知识点仅作了解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提高效率,以便取得高分。
第一章气体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注意公式中每个参量的单位,气体的密度和摩尔质量公式要能自己推倒出来。
两个例题都要看1.2 气体混合物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三个例题都要看课后习题2.3.9第二章热化学2.1 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仅作了解,虽然不考,必须要看2.2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属于基本知识,都要重点关注2.3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所有内容都要重点对待,特别是标准摩尔生成焓,常考的选择题2.4 Hess定律 2.5 反应热的求算往年计算题常考内容两个例题都要看懂。
课后习题2.8.9.14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仅作了解3.2 速率方程重点放在3.2.1上,各级反应的单位要记清楚 3.2.2和3.2.3仅作了解,但是半衰期要看。
3.3 Arrhenius方程重点放在3.3.2方程其应用上3.4 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只用看P58中间部分3-12与下面的图3-8 图3-9,其他有兴趣就看,没时间不用看3.5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只用看3.5.1课后习题不用做,这一章考的少,只考选择题和填空题。
大家记下那些考点即可。
第四章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计算题必考章节,一定要重点关注4.1 标准平衡常数基础知识,必须了解,三个例题都要看4.2 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重点章节,必须搞懂例题4-4重点关注,要明白为什么那么设置x的原因是简化计算,并掌握此种方法4.3 化学平衡的移动重点章节,记住结论即可,例题可不用看4.4 自发变化和熵重点放在4.4.2和4.4.3上,一定要明白其含义,选择题常考。
1997-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813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南京理工大学《813无机化学》全套考研资料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南理工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
我们亲身经历过南理工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南理工。
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
有任何考南理工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
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全套考研资料一、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答案11月份统一更新)2015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2014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2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0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9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8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7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6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5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4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3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2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1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0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9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8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7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二、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期中期末试卷南理工历年本科期末试卷三、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1、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笔记2、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核心考点3、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大纲4、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四、赠送资料(电子版,发邮箱)1、化工原理真题2、化工原理最新大纲3、化工原理本科期末考试试卷4、化工原理本科PPT5、化工学院研究生录取详细信息及就业情况6、南理工复试注意要点7、南理工内部本科生无机化学课本一套8、2014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以下为截图预览2016年真题2011年真题2013年答案笔记期中期末试卷及答案知识点归纳考研大纲。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合物化学的总称,是化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等。
无机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多,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它是指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类型、元素周期律的解释等。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照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周期和族。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是指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横行,族是指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纵列。
2.元素周期律的类型元素周期律主要有四种类型:原子半径周期律、电负性周期律、离子半径周期律和熔点、沸点周期律。
3.元素周期律的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的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元素性质包括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半径、熔点、沸点等。
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变化是由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
二、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是指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的主要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三、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1.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四、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结构和性质分为多种类型,如氧化物、酸、碱、盐、氢氧化物、硫化物等。
大一上学期末无机化学导论核心概念解析

大一上学期末无机化学导论核心概念解析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无机化合物及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应用。
大一上学期的无机化学导论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
在这门课程中,有一些核心概念是必须要掌握的,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些核心概念进行解析。
物质的基本单位:分子与离子在无机化学导论中,分子和离子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一个电中性的整体,如H2O、CO2等。
而离子则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比如Na+、Cl-等。
分子和离子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性质。
要想深入理解无机化学,必须对分子和离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元素周期表及周期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极为重要的工具,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将所有元素排列起来。
在导论课程中,学习者需要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周期性变化规律。
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元素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反应的基础,是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无机化学导论中,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而离子键则是由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所形成。
另外,金属键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键类型,它是固态金属中原子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金属键。
通过对化学键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为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晶体结构在无机化学导论中,晶体结构是一个较为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概念。
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规律排列而成的固体,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
学习晶体结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无机物质的性质和结构,进而为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在大一上学期末的无机化学导论课程中,以上所提到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必须要牢牢掌握的。
无机化学复习提纲

某原电池的一个半电池是由金属银浸在 1.0mol/L Ag+溶液中组成的,另一半电池 是由银片浸在才c(Br-)=1.0mol/L的AgBr饱
和溶液中组成的。后者为负极。测得电
池电动电势为0.728V。计算E°(AgBr/Ag)
和。
在空气存在下,将CuCl(s)加入氨水溶液中后, 生E°成(O了2深/O蓝H-色)=的0.4配00合9V物,[Cu(NH3)4]2+。已知 E°(Cu2+/Cu)=0.1607V, KK°f°s(p[(CCuu(CNl)H=31).47]2×+)1=02-7.,3×1012。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选择题
1.下列离子中,极化率最大的是 A K+ B Rb+ C Br- D I-
2.下列离子中,极化力最大的是 A Cu+ B Rb+ C Ba2+ D Sr2+
3.下列晶格能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CaO>KCl>MgO>NaCl B NaCl>KCl>RbCl>SrO C MgO>RbCl>SrO>BaO D MgO>NaCl>KCl>RbCl
[Co(NH3)4(H2O)2]2(SO4)3
通知
1. 考试时间:1月28日下午15:00-17:00
2. 答疑: *第22周周一至周四上午8:30-11:30 第二化学楼105房间 *或Email: ji_mingzhong@
祝大家学习顺利,
考试取得满意的成 绩!
第三篇 元素化学
4.下列各组物质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化学高考复习无机化学重要知识解析

化学高考复习无机化学重要知识解析无机化学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离子反应、酸碱中和等概念。
下面将对无机化学的几个重要知识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分类工具之一。
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也即是核电荷数)依次排列,将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指的是元素的电子层,而族则指的是元素的主族和副族。
元素周期表的主体为元素符号,元素的周期数一般从1开始,而周期数和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主族元素为周期表中1A~8A的元素,副族元素为B族元素以及3~12族元素。
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原子半径、原子能、电离能等性质;而同一族的元素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无机化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高考中的重点考点之一。
离子反应是指带正电荷的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中,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的离子会通过电中和的方式结合形成中性化合物。
例如,氯离子(Cl-)和银离子(Ag+)通过离子反应结合形成氯化银(AgCl)。
离子反应的反应类型常见的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而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三、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酸和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具有酸性和碱性特性的物质。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结合。
酸中的氢离子(H+)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在反应过程中结合形成水(H2O),同时生成盐。
酸碱指数(pH值)是衡量酸碱强度的指标。
在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四、重要无机化合物在高考中,需要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例如:1. 盐类: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反应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2. 氧化物:氧化物是由金属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第一章气体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1.2气体的分压定律分压定律与应用★(标★号是考试重点)本章包括四个小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混合物,气体分子运动论,真实气体。
其中前两个小节是考试的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应用,分压定律及应用。
后两小节基本不考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熟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例题,并注意应用条件,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知识点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各物理量的单位:PV nRT压力P-Pa;体积V-dm3;气体摩尔数n- mol;气体常数R- 8.314 J.mol-1.K-1;绝对温度T-K.如在标况下1摩尔气体,压力,温度,体积一般有如下关系P=101325 Pa; V=22.4 dm3;T=273.15 k;从中可以算出:R=PV/nT=101325*22.4/1*273.15=8.314 J.mol-1.K-1.知识点二分压定律一个容器内有几种混合气体,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下,总压强 P总与各种气体的分压Pi之间有如下关系:P总= P1 + P2 + P3 +...+ Pn对于理想气体,容易得证:n总=n1 + n2 + n3 +. ... + nn左边: P总= n总RT/V右边 = n1*RT/V +n2*RT/V+...+nn*RT/V= [n1+n2+...+nn]*RT/V= n 总*RT/V = 左 边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体的混合物。
取样分析后,其中n (NH3)=0.320mol ,n (O2)=0.180mol ,n (N2)=0.700mol 。
混合气体的总压p =133.0kPa 。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解:n= n (NH3)+n (O2)+n (N2)=0.320mol+0.180mol+0.700mol=1.200mo l30.320() 1.200NH b b = =0.3201.200ⅹ133.0kPa =35.5 kPa22(O )(O )n p p n= =0.1800.320ⅹ35.5kPa =20kPa223()()()N NH p p p p o =--=(133.0-35.5-20)kPa=75.5kPa总结这一章知识点比较简单,先熟悉课本,把例题弄明白,再分别做两道课后习题巩固一下看课本例题1-2,1-3,1-4课后习题做1,3,9,12•• 第二章热化学• 2.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Hess 定律★知识点一• 学习本章首先注意几个基本概念• 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隔离系统),环境,状态• 过程(定温过程,定压过程,定容过程),相,反应进度知识点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和功的概念与比较• 2.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为:U Q V ∆=+3.焓与焓变在定压过程中焓H U pV =+状态函数焓变21H H H ∆=-p Q H =∆吸热反应H ∆>0,放热反应H ∆<0• 4.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看课本)5.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温度T 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物质B(νB=+1)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摩尔燃烧焓• 在温度T 下, 物质B (νB= -1)完全氧化成指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6 Hess 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 例:已知298.15K 下,反应:(1)22()()()C s O g CO g +=(1)rHm ∆=-393.5/kJ mol (2)2212()()()CO s O g CO g +→计算298.15K下,C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应用:1.利用方程式组合计算•总结•看课本例题2-1,2-2•课后习题做2,3,8,11,21•这一章中hess定律比较重要,考的几率比较大,要熟练掌握,会计算。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3.1反应速率的概念3.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及实验确定方法★、3.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方程式及应用★3.4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与活化能★、基元反应3.5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知识点一• 1.定容反应的反应速率• 2.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的概念,表达式知识点二• 1.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2.浓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半衰期当反应物A 的转化率为50%时所需的反应时间称为半衰期,用1/2t 表示。
对于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1/201/2ln t c kt c =- ,1/2012t c c =因 1/21ln 2kt =-则1/2ln 20.693t k k ==知识点三反应速率方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两个:k 与温度有关,T 增大,一般k 也增大, 但k~T 不是线性关系。
Arrhenius 方程:0a exp(/)k k E RT =-k 0—指前参量E a —实验活化能,单位为kJ ·mol-1a 0ln ln E k k RT=-对数形式: 直线的斜率为a -R E1ln Tk 显然——为直线关系,直线的截距为0ln k 由Arrhenius 方程可定义Ea :a 2d ln d E k T RT =2a d ln d k E RT T =则Arrhenius 方程式的应用1.已知T1—k1, T2—k2,求Ea110a 1ln ln /T T k k E RT ==-时,2220a ln ln /T T k kT E R ==-时,两式相减,整理得到:a 211211ln E k k R T T ⎛⎫=- ⎪⎝⎭活化能的数量级在40 ~400 kJ·mol-1 ,多数为60~250 kJ·mol-12.由Ea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例题:2N2O5(g)→2N2O4 (g) + O2(g)已知:T 1=298.15K, k 1=0.469×10-4s-1T 2=318.15K, k 2=6.29×10-4s-1求:Ea 及338.15K 时的k3。
-1122a 211ln 102kJ mol TT k E R T T k ==⋅-解:3a 11311ln k E k R T T ⎛⎫=- ⎪⎝⎭313 6.1210s k --=⨯知识点四• 1.理解碰撞理论的概念• 2.过渡态理论含义及意义• 3.活化能总结• 这章知识点比较重要,Arrhenius 方程的应用是重点。
• 这章的例题都要仔细做一遍• 课后习题做3,5,7,11,16,17• 第四章化学平衡熵和Gibbs 函数 •4.1标准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4.2标准平衡的应用★ •判断反应程度、预测反应方向、计算平衡组成 •4.3化学平衡的移动 •Le Chatelier 原理★ •4.4自发变化和熵 •熵的概念与物质熵的特点★ •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 •4.5 Gibbs 函数 • Gibbs 函数变判据、标准摩尔生成Gibbs 函数、Gibbs 函数与化学平衡★知识点一化学平衡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如:CO(g)+H 2O(g) ≒ CO 2(g)+H 2(g)正逆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即:v 正 = v 逆就可以说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了。
平衡常数一、经验平衡常数对任一可逆反应aA + bB ≒ gG + hH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间有如下关系:[G]g [H]h /[A]a [B]b =K浓度单位用摩尔浓度时,该常数用Kc 表示aA + bB ≒ gG + hHg h G H a b A B c c Kc c c ⋅=⋅ c 均为平衡时的浓度气相反应时,平衡浓度也可以用各气体分压表示;此时平衡常数为Kpg h GH ab A B p p Kp p p ⋅=⋅根据理想气体分压与浓度的关系:p = nRT/V =cRTKp= Kc •(RT)Δn标准平衡常数K ø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项浓度用相对浓度表示 ,此时的常数即为标准平衡常数。
相对浓度:ci/c ø, pi/p ø— 与标态值比222[][][][]CO H Kc CO H O =()()()()G H A B g h p p p p a bp p p p ︒︒︒︒⋅=⋅ 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项浓度用相对浓度表示 ,此时的常数即为标准平衡常数。
相对浓度:ci/c ø, pi/p ø— 与标态值比知识点二1 判断反应的程度K 愈大,反应进行得愈完全;K 愈小,反应进行得愈不完全;K 不太大也不太小(如 10-3< K <103),反应物部分地转化为生成物。
2 预测反应的方向反应商aA (g)+ bB(aq)+cC(s) xX(g)+yY(aq)+zZ(l)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任意状态下:[(X)/ ][(Y)/ ][(A)/ ][(B)/ ]x yi i a b i i p p c c J p p c c =反应商判据:J<K 反应正向进行;• J =K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J > K 反应逆向进行知识点三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转变到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
对于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平衡时,J = K 当c(反应物)增大或c(生成物)减小时,J < K 平衡向正向移动。
当c(反应物)减小或c(生成物)增大时,J > K 平衡向逆向移动。
• 例题:反应 CO(g) + H2O(g) -> CO2(g) + H2(g) 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CO] = [H2O] = 0.005[CO2] = [H2] = 0.015 向平衡体系中加H2O(g), 使 [H2O] = 1mol/ml, 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并求重新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222[][][][]CO H Kc CO H O =解:3232(0.015)(0.005)mol dm mol dm --•=•9Kc =平衡因浓度的改变而被破坏时, Qc 发生变化:若从 [CO] = 0.02算起,第一次平衡时, 转化率为 75%, 第二次平衡时0.0150.00495100%99.75%0.02+=⨯=转化率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部分物种分压的变化如果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增大反应物的分压或减小生成物的分压,使J 减小,导致J<K ,平衡向正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