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营养素缺乏现状与改善
孕期营养保健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及母婴结局的改善作用

孕期营养保健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及母婴结局的改善作用孕期营养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其中缺铁性贫血是孕期常见的营养相关疾病之一。
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不良影响,因此对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孕期营养对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及母婴结局的改善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来了解一下缺铁性贫血的来源及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导致的一种贫血症,而在孕期,由于孕妇的代谢率增加,胎儿对铁元素的需求也增加,因此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从而引起贫血症状,如疲劳、头晕、心悸等。
而对于胎儿来说,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偏低、早产等不良结局。
预防和治疗孕期缺铁性贫血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来了解一下孕期营养对于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非常重要。
食物中丰富的铁元素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孕妇应该增加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禽肉、鱼类、豆类等。
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孕妇还应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草莓、西红柿等。
还有一些食物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如咖啡、茶和高纤维食物,孕妇应该避免在进食铁元素丰富的食物附近饮用这些食物。
除了食物中的营养摄入,孕期补充铁剂也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用手段。
对于孕妇来说,孕期补充铁剂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在孕期,孕妇的铁元素需求量明显增加,而通过食物摄入的铁元素不一定能满足需求,因此孕妇通常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补充铁剂。
一些营养素组合也可以增加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如含有铁元素和维生素C的铁剂,可以提高铁元素的生物利用度。
我们来了解一下孕期营养对于母婴结局的改善作用。
通过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可以改善母婴结局。
对于孕妇来说,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可以减轻贫血症状,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婴幼儿期是生命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营养与喂养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
良好的营养与喂养状况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智力与免疫功能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当前国内外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普遍存在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改善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状况。
1. 调查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可以全面了解当前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具体依据。
2.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0-3岁婴幼儿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
3. 调查内容(1)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2)婴幼儿的饮食结构与营养摄入:每日饮食种类及摄入量;(3)婴幼儿的饮食行为:进食能力、进食状态;(4)父母或监护人的喂养知识水平:关于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5)父母或监护人的饮食观念:对婴幼儿饮食的态度和观念。
4.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测量、饮食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5.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当前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二、干预措施分析1.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监护人的喂养知识水平和饮食观念,培养正确的喂养习惯。
2. 优化食物结构提倡多样化膳食,保证婴幼儿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3. 建立科学的喂养制度建立科学的喂养制度,包括定时、定量、定点喂养等,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营养的充分吸收。
4. 提高父母技能定期组织关于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培训班,提升父母和监护人的喂养技能,增强他们的护理能力。
5.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监测系统,定期对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三、总结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加强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的调查及干预措施的分析,对于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婴幼儿营养不良预防与干预措施文献分析

婴幼儿营养不良预防与干预措施文献分析在全球范围内,婴幼儿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全球近2亿儿童(即1/3的儿童)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
在婴幼儿期间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的严重影响。
因此,预防和干预婴幼儿营养不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文献角度,对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分析。
1. 什么是婴幼儿营养不良?婴幼儿营养不良是指婴幼儿期间因饮食摄入不足或缺乏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而引起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异常的综合症状。
根据国际儿童成长标准,营养不良的定义包括体重不足、身高不足、营养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不良的影响会持续到成年甚至终身。
2. 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措施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包括饮食改善、营养指导、母乳喂养等方面的措施。
2.1 饮食改善饮食改善是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基本方法之一。
婴幼儿期间应尽量提供高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出生后的头6个月应完全喂母乳,6个月以后应逐步添加辅食,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肉类、鸡蛋、乳制品、水果、蔬菜等。
2.2 营养指导在婴幼儿期间,父母应定期向医生咨询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高发育情况,并得到相关的营养指导。
同时,父母也应该学习如何制作有营养的饮食。
2.3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最佳方法之一。
母乳可以提供婴幼儿所需的营养素,并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
除非医生明确指示,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头6个月应完全喂母乳。
3. 干预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措施干预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措施包括营养支持、医疗治疗和社会支持。
3.1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缩短营养不良的治疗时间、缓解营养不良症状的关键。
营养支持的方法包括增加饮食的卡路里、挑选更富含营养素的食物等。
3.2 医疗治疗医疗治疗是针对婴幼儿营养不良引起的合并症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比如,对于贫血症状的患儿,可以在治疗营养不良的同时,补充适当的铁元素。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营养摄入不足或者不合理会对其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了解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对保障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婴幼儿营养需求的认识逐渐深入,营养科学的研究也日益完善。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问题仍然存在,例如: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导致婴幼儿缺乏某些重要营养素;部分婴幼儿由于生活环境等外部因素,饮食不规律或者不均衡。
通过深入调查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实施策略,有助于改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长发育质量,为他们的健康未来奠定基础。
1.2 问题意义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是一个关乎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对营养需求最大的阶段,而不良的营养与喂养状况可能会对婴幼儿的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婴幼儿期的营养与喂养问题涉及到婴幼儿的身体健康、认知发育、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并不容易被家长或监护人发现。
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帮助家长和社会关注儿童健康问题,提高对营养与喂养的重视程度,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关注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不仅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还可以为未来建立更加健康的人口基础奠定基础。
本次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的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我国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提高整个社会对婴幼儿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200字】2. 正文2.1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是指对婴幼儿的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喂养方式和频率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分析。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膳食营养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为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我深入调查了幼儿的膳食营养状况,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幼儿膳食营养现状1.膳食结构不合理调查发现,部分幼儿的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一方面,食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导致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口味,忽视了营养搭配,导致孩子摄入过多的油脂、糖分等。
2.营养摄入不均衡(1)蛋白质摄入不足:部分幼儿的饮食中缺乏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牛奶、鸡蛋等。
(2)钙摄入不足:幼儿时期骨骼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钙质。
然而,部分幼儿的饮食中钙摄入量不足。
(3)维生素摄入不足:幼儿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等,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
(1)挑食、偏食:部分幼儿对食物有明显的偏好,导致营养素摄入不均衡。
(2)进食速度过快:部分幼儿进食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3)零食过多:部分幼儿零食摄入过多,影响正餐的摄入。
二、幼儿膳食营养健康建议1.合理搭配膳食结构(1)增加蛋白质摄入:适当增加牛奶、鸡蛋、豆腐等优质蛋白质来源。
(2)增加蔬菜、水果摄入:确保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控制油脂、糖分摄入:减少油炸、高糖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1)定时定量: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2)细嚼慢咽:教育孩子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导致消化不良。
(3)合理零食:适当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零食,如坚果、水果等。
3.家庭与幼儿园共同配合(1)加强沟通: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加强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饮食情况,共同调整饮食结构。
(2)开展教育活动:幼儿园可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3)定期体检:定期对孩子进行体检,了解其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有时候,家长们可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孩子的饮食细节。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吃,就是健康的,却忽视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儿童营养健康现状

儿童营养健康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儿童营养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因此对于儿童的营养健康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十分必要。
一、儿童营养不良问题1.1 缺乏均衡营养摄入大部分儿童在饮食上存在着不良的习惯,他们过分喜爱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而忽视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的摄入。
这种营养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儿童身体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和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1.2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儿童缺乏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素。
这会导致眼睛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和贫血等问题,给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1.3 过食高热量食物与肥胖问题相较于营养不良,儿童中的肥胖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量儿童喜欢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如快餐、零食和饮料等,同时缺乏足够的运动,这导致儿童体重过重、肥胖率上升。
肥胖问题不仅影响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还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二、儿童营养健康问题的原因2.1 家庭生活节奏紧张现代家庭中父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饮食摄入。
由于缺乏时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便捷食品和快餐,而这些食品通常含有较多的脂肪、盐和糖分,缺乏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物质。
2.2 广告和媒体影响儿童容易受到各类食品广告和媒体的影响,这些广告通常宣传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使儿童误以为这些食物是美味和健康的选择。
而事实上,这些食品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给儿童的健康带来风险。
2.3 缺乏营养知识和意识儿童缺乏足够的营养知识和意识,他们不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对于健康食品的辨识能力较差。
缺乏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儿童容易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进而影响他们的营养健康。
三、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的措施3.1 提供全面均衡的饮食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提供全面且均衡的饮食,包括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蔬菜、水果等食物,同时限制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
婴幼儿营养不良调查与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婴幼儿营养不良调查与营养干预效果评价引言: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所需营养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这一现象,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调查方式以及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
营养不良的原因:一方面,营养不良的原因可归结为不良饮食习惯。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家长无法为婴幼儿提供均衡的膳食,过度依赖加工食品和快餐。
另一方面,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来说,提供均衡膳食是一项经济负担。
此外,家长对于婴幼儿的饮食知识及教育水平也会对婴幼儿的营养摄入造成影响。
调查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营养调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常见的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等。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婴幼儿的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长的饮食教育水平。
体格测量则可以用来评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体重和头围等。
另外,通过生物化学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婴幼儿的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如血红蛋白水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调查结果: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在许多国家都很普遍。
根据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症和低体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其中,地区差异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导致营养不良问题的重要原因。
城市地区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往往更容易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
营养干预效果评价:针对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营养干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养育方式,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可以促进婴幼儿的营养水平提高。
一项干预研究显示,提供均衡膳食以及饮食教育对婴幼儿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婴幼儿营养政策来鼓励家庭提供均衡膳食,并投入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的婴幼儿营养环境。
结论: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是一个全球性挑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
家庭、社会和政府都应该加强对婴幼儿的关注,提高家长的营养教育水平,改善婴幼儿的饮食环境。
新生儿喂养不足的护理

新生儿喂养不足的护理一、新生儿喂养不足的概述1. 新生儿喂养不足的定义和表现新生儿喂养不足指的是新生儿未能摄取足够的营养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常见的表现包括体重增长缓慢、频繁哭闹、睡眠不安稳、尿量减少等。
体重增长缓慢是喂养不足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内可能会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之后应逐渐恢复并稳步增长。
如果体重增长未达到预期,如出生后10 天体重仍未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或者每周体重增长不足150 200 克,就可能存在喂养不足的问题。
频繁哭闹且难以安抚,尤其是在喂奶后不久就再次哭闹,可能提示没有吃饱。
睡眠不安稳,容易惊醒,睡眠时间短,也可能与喂养不足有关。
此外,尿量减少,每天少于6 8 次,尿液颜色较深,也可能是喂养不足的信号。
2. 新生儿喂养不足的原因母亲方面的原因:母乳分泌不足,可能由于母亲的营养状况不佳、休息不好、情绪紧张等因素影响。
母亲的哺乳姿势不正确或乳头条件不好,如乳头凹陷、乳头过大或过小等,也会导致新生儿吸吮困难,影响喂养量。
新生儿方面的原因:新生儿吸吮能力弱,可能由于早产、疾病等因素导致。
有些新生儿存在口腔问题,如腭裂、舌系带过短等,也会影响吸吮和吞咽。
喂养方法的问题:喂奶时间间隔过长或过短,喂奶量不足,或者奶粉冲泡比例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新生儿喂养不足。
3. 新生儿喂养不足的危害短期危害:新生儿喂养不足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导致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还可能影响其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其更容易感染疾病。
长期危害:长期的喂养不足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认知和智力发展迟缓。
此外,还可能影响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如出现焦虑、多动等问题。
二、新生儿的营养需求1. 新生儿所需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是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组织修复和细胞生长至关重要。
脂肪:提供能量,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很重要。
碳水化合物:提供主要的能量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兰州市孕晚期妇女膳食中能量、蛋白质摄 入中度不足(分别占RNI的70.3%和 66.0%)
新疆地区孕妇蛋白质摄入量为47.72g,占 供给标准的73.42%。
铁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妇女重视自己身心健康 妇女极度重视家庭成员的健康 视家人的健康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意义 妇女少控制生活压力、生活形态、运动频率、
及体重控制 妇女获得较少的医疗咨询及建议 妇女以家人的健康作为自己健康的前题 妇女们是家庭健康管理者
锌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佝偻病
胸骨下陷及肋缘外翻
钙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牛奶中含钙量多,且吸收率较高,是钙元 素的主要来源。但由于部分地区孕妇牛 奶摄入量低,如有研究显示成都市孕妇 牛奶饮量较低,因此,孕妇应在妊娠中 晚期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钙剂,有利 于胎儿骨骼发育。
铁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体许多生 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孕妇缺铁会 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 和胎儿宫内窘迫等发病率上升。孕妇患 缺铁性贫血时,不仅影响孕妇生活质量, 而且还会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使感染易感性增加。
维生素缺乏现状及对母婴的影响
维生素是保持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组营养素,目 前孕妇对维生素的摄入量逐渐重视起来, 北京大学医学部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建议妇女从结婚健康体检日开始每日 增补0.14mg的单纯叶酸制剂,直至妊娠 满3个月,以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维生素缺乏现状及对母婴的影响
母婴营养素缺乏现状与改善
主讲老师:刘燕
主要内容
一、营养素对母婴保健的重要意义及母 婴营养素缺乏现状
1、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2、钙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3、铁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4、锌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5、维生素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二、改善措施
母婴健康现状与改善
锌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研究报道,对小于5岁的儿童缎子锌剂干预, 干预组身高和体质量较对照组轻度增加 (95%CI:0.006-0.110),提示锌缺乏 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调查显示,兰州市孕中晚期妇女锌摄入量 严重偏低,仅占RNI的48.6%,西宁地区 婴儿锌缺乏率为27.7%;新疆石河子地 区婴儿锌缺乏明显,缺乏率为11.5%。
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期妇女能量应从孕 中期开始每日增加200kcal,特别是应增 加蛋白质在热能中的比例。孕晚期每天 应增加蛋白质20g,即从孕中期开始每日 应增加总量约50g-100g的鱼、禽、蛋、 瘦肉,以满足孕妇及胎儿生长发育对优 质蛋白质的需要。
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婴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钙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足月 新生儿体内钙含量约占其体重的1%。而 血液浆钙离子明显下降时,可引起手足 抽搐和惊厥;孕晚期妇女缺钙严重者可 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婴儿则出现先 天性佝偻病。
钙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佝偻病
佝偻病是婴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研 究显示,在我国西部新疆石河子地 区,婴儿钙缺乏严重,发生率为 13.55%,青海西宁市婴儿钙缺乏率 达到38.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 提升,孕期妇女与婴儿作为特殊人群,其营养状况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妊娠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 缓,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的增加。
婴儿获得丰富充足的营养和培养良好饮食习 惯对婴儿生长发育,预防营养性疾病、降低 成人期慢性非感染疾病(如肥胖、动脉粥硬 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利征)有重要作用。
孕妇缺锌可影响胎儿脑的发育,发生胚胎 畸形、胎儿发育迟缓、生长停滞及新生 儿低体重等。脐血中锌含量与胎儿出生 体重呈现正相关。孕妇肉类食品摄入不 多和精致食品摄入过多是妊娠期缺锌的 主要原因。孕妇与乳母需锌较多,若孕 妇锌摄入不足,可致母亲与胎儿、乳儿 缺锌等。
锌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研究显示,1-12个月的婴儿每天需锌35mg,缺锌妨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影 响小儿生长发育,智能发育,有认知行 为改变,如认识能力不良、精神萎靡、 共济失调、行菜等植物性食品 为主,动物性食品摄入量偏低,往往造 成铁储备不足,同时在饮食中孕妇对富 含铁元素并容易消化吸收的动物肝或动 物血感到恶心或觉得不安全,血红素铁 摄入相对偏少,虽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贫 血的发病率仍然增加。
铁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调查显示,兰州市孕中晚期妇女铁摄入 量仅占RNI的70.7%;
中国传统膳食中谷物是提取硫胺素(维生素B1)的主要 来源,过度精制的白米,白面会造成硫胺素的大量流 失,孕妇主食摄入不足是硫胺素缺乏的主要原因;
各种营养素缺乏病
佝偻病 贫血
蛋白质能量
母婴营养素
缺乏
营养不良 低出生体重
神经管发 育畸形
妊娠高血压 及骨质疏松
母婴营养素缺乏出现营养缺乏病,主要为母亲
出现妊娠期贫血、高血压、骨质疏松,婴儿表 现出佝偻病、贫血、畸形、蛋白质能量营养素 不良等。
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母体蛋白质需要量 随着胎儿的发育不断增加,蛋白质缺乏会造成 胎儿生长发育障碍,同时也会影响孕妇正常器 官和组织功能。优质蛋白质应该是动物蛋白、 植物蛋白(豆类等)或海产品蛋白(鱼虾等) 组合。
西宁地区婴儿铁缺乏率为33.1%。
铁缺乏现状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6个月前婴儿主要靠在母体的储备铁维持机 体需要,在6个月时机体内储存的铁被用 尽,此时还没有开始添加含铁质丰富的 辅食,造成摄入铁量不足,消化道对铁 的吸收又不足以补充红细胞的需要,便 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提示在6个月前 后要加强含铁辅食添加,必要时可以补 充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