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操作基础知识
手术操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手术操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1. 麻醉与手术安全:手术前应评估患者的麻醉需求和风险,并采取适
当的麻醉措施。
同时,手术室环境要符合安全标准,医疗器械和药物
要妥善管理,以确保手术过程安全无误。
2. 术前准备: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验数据,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此外,手术
部位要进行适当的标记,并准备所需的手术器械、药物和其他辅助设备。
3. 感染控制: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必须严格遵守感染控制准则,以防止手术部位感染。
这包括正确佩戴手术衣、手套和口罩,以
及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保持手术场地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4. 解剖学知识:了解人体解剖学是进行手术操作的基础。
医生需要熟
悉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器官位置和血管分布,以避免对周围结构的
损伤,并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手术技巧与操作规范:不同类型的手术需要具备相应的手术技巧和
操作规范。
医生需要了解包括切割、缝合、止血、吻合等在内的手术
技术,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效果。
6.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得到适当的术后护理。
医生需要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程度,进行相关的治疗和康复指导。
此外,医生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以促进患者的
康复和恢复。
综上所述,手术操作重要基础知识点是医生必须掌握的一系列知识和
技巧。
只有具备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医生才能在手术中高效、安全地进行操作,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9)张力过大的创口缝合,应作潜行分离和 减张缝合。
(10)选用合适的缝线:口外常用?
• (10)张力过大的创口缝合,应作潜行分 离和减张缝合。
• (二)缝合的基本方法
1.创口原位缝合法:用于无组织缺损,整齐、无 张力的创口复位缝合。 分类:
(三)压迫止血
A.填塞压迫止血 B.骨蜡填充止血 C.指压止血 1.骨髓腔和骨孔的出血用 2.对腔窦内出血或颈静脉破裂出血不能缝 扎时,可采用 3.急性动脉出血时,可用手指立即压迫出血 部位知名供应动脉的近心端,继而再用钳夹 或其他止血方法。这种止血方法称为
(四)药物止血
使用药物止血,可分为全身和局部用药 两类。
•
(一)钳夹、结扎止血
此法为术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对于较大的出血点,则需在钳夹后用丝线 予以结扎,缝合止血
• (二)阻断止血
对血运循环十分丰富但又不宜使用止血钳钳夹 结扎止血的手术部位,例如舌、头皮等部位,可在创 口的近心端采用圈式缝扎等方式达到区域阻断止 血的方法。
• (二)阻断止血
(1)单纯缝合 即将切开的组织边缘对正缝合, 可分为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两种。
• (二)口内缝合的基本方法
→
(2)外翻缝合(褥式缝合) 适用于创缘较薄的 粘膜、松弛的皮肤以及有内卷现象的创缘缝合。
• (二)缝合的基本方法
• (二)缝合的基本方法 1.创口原位缝合法:用于无组织缺损,整齐、
无张力的创口复位缝合。 (1)单纯缝合 即将切开的组织边缘对正缝合
(三)引流应注意的事项
1.引流的时间 引流物为异物,在达到引 流目的后,应尽早拔除。
外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外科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外科手术操作技巧外科手术操作是外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它需要医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外科手术操作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切口的选择与制作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医生需要根据病情和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大小,并且准确地制作切口。
切口的选择和制作对手术结果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准确的组织解剖和止血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地解剖组织,找到目标器官并进行操作。
同时,需要有效地止血,防止出现术中出血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情况。
3. 缝合技术和伤口处理在手术结束后,医生需要进行伤口的缝合和处理,以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缝合技术和伤口处理方法。
4. 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熟悉各种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二、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外科医生的核心工作,它需要医生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外科疾病包括外伤、肿瘤、器官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
2. 外科手术的治疗外科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医生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并且进行手术操作。
手术之后,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并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
3. 外科疾病的并发症和复发预防在治疗外科疾病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复发的风险进行评估。
同时,医生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以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三、外科手术后护理外科手术后护理是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和监测,以确保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
外科手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伤口护理在术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伤口的护理和处理,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临床兽医-16外科手术基本知识与操作

外科手术的种类很多,按手术的性质和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根治手术和姑息手术:不仅能消除疾病的症状,同时也能消除其原因, 以彻底根治为其目的之手术称为根治手术,例如肠结石或尿道结石的取 除,良性肿瘤的摘除等。但在不能施行根治手术以彻底除去其原因时, 为了消除或缓解其症状而进行的手术称为姑息手术,例如医治无效的跛 行,进行某些神经的切断术以缓解其跛行症状等。
7、缝线:用于闭合组织和结扎血管,分 为可吸收缝线和不吸收缝线两类。前者 主要为羊肠线和合成纤维线。主要用于 胃、肠、膀胱等中空器官的缝合。后者 有非金属线和金属线两种。非金属线有 丝线、棉线、尼龙线等,常用者为丝线。 金属线最常用者为不锈钢丝线。
8、牵开器:又称拉钩。用于牵开术部表 面组织,加强深部组的是露,以利于 手术操作。可分为手持牵开器和固定牵 开器。
4.观血手术和无血手术:一般需要破坏组织的完整性,造成血液外 流的手术都属观血手术。无血手术特指那些不见血液外流的手术, 例如非开放性骨折的复位手术、脱臼的整复手术以及无血去势术等。 5.小手术和大手术:一般对机体损伤较小,手术操作简便的手术, 例如穿刺术、浅部脓肿切开、去势等均属小手术。某些施术范围广、 组织损伤大、对机体影响较明显,手术操作也较复杂的手术,例如 胸腹腔手术都是大手术
5、持针钳:又称持针器,用于夹持 缝针缝合组织。分握式持针钳和钳式 持针钳两种,兽医临床常用握式持针 钳,小型宠物则常用钳式持针钳。使 用时,缝针应夹在靠近持针钳的尖端 前1/4处,若夹在齿槽床中间,则易 将针折断。
6、缝合针:主要用于闭合组织或贯穿结扎。缝针按针体形 状可分为直针、半弯针和弯针,按针尖形状分为圆针和三棱 针,按穿线眼的结构又可分为闭环式、弹机孔式等。
手术室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手术室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无菌持物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BA、可夹取任何无菌物品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用闭合C、手术室持物钳每周消毒一次D、使用时持物钳端向上。
2、全麻术后病人应取:EA、端做位B、仰卧屈膝位C、截石位D、侧卧位E、去枕平卧位。
3、练习戴无菌手套操作,下列哪项是错的:B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穿工作帽B、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的内面戴上左手C、戴好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D、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
4、卷轴绷带包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被包肢体应保持功能位B、应从近心端开始包扎C、包扎时用力要均匀D、湿绷带不宜使用E、绷带固定结应在肢体外侧并避开伤口5、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宜用:BA、酒精浸泡法B、戊二醛浸泡法C、紫外线照射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煮沸法。
6、对手术器械最有效的灭菌法是:BA、燃烧法B、高压蒸气灭菌法C、煮沸消毒法D、烤箱干热灭菌法E、微波消毒灭菌法。
7、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其有效保存期为:DA、12hB、24hC、1天D、7天E、7—15天。
8、煮沸灭菌法,在水中煮沸腾100度后,杀灭细菌芽胞至少需要煮沸的`是:DA、20minB、30minC、40minD、60minE、120min。
9、上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哪项不对:BA、上自乳头连线B、下至脐水平C、右侧至腋后线D、左侧至腋后线E以上都不对。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穿好手术衣后前臂应腰水平以上B、无菌物品不可低于腰以下或手术台面以下C、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限于身体前面、肩以下及袖子D、手套手术衣及手术用物如有污染、破损,浸泡时应立即更换。
11、刷手后,手的放置位置正确是:CA、自然下垂B、举过头顶C、拳于胸前D、不碰任何无菌物品,放于身体两侧即可。
12、刷手范围包括双手、前臂及肘关节以上处:BA、125pxB、250pxC、375pxD、500px13、手术中无菌持物钳干燥保存的时间为:DA、1hB、2hC、3hD、4h14、皮肤缝合常用针:DA、小圆针B、矮胖针C大圆针D、三角针。
医学骨科学基础知识项操作

医学骨科学基础知识项操作医学骨科学基础知识操作骨科学基础知识操作的掌握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骨科学的基础知识操作,包括骨骼解剖、常见骨折类型及其处理方法,以及骨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一、骨骼解剖1.1 骨骼组成人体骨骼主要由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
长骨如股骨、胫骨等,短骨如腕骨、踝骨等,扁骨如胸骨、肩胛骨等,不规则骨如脊椎骨等。
1.2 骨骼结构骨骼由骨质和骨髓组成,骨质包括硬质骨和骨小梁,骨髓则填充于骨腔内,分为红髓和黄髓。
1.3 骨骼功能骨骼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以及造血等。
二、常见骨折类型及处理方法2.1 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处与外界环境相通,易感染,处理时应先处理伤口,止血后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
2.2 闭合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未破裂,处理时应先进行X线检查确诊,然后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
2.3 骨折处理方法常见的骨折处理方法包括牵引复位、外固定和内固定,选择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进行。
三、骨科手术基本操作流程3.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 线、CT等)、术前讨论等。
3.2 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包括麻醉、切口、骨折复位、固定等步骤,操作时应注意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3.3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包括伤口缝合、固定装置的固定、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等,术后定期复查以确保骨折的愈合情况。
结语骨科学基础知识操作的掌握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通过学习骨骼解剖、常见骨折类型及处理方法,以及骨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可以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1-第一章-基础知识-术前准备

医嘱书写方法:称体Fra bibliotek( )Kg. 麻醉式:连硬外 ,腰麻 ,全麻
(处理影响手术的内科疾病) (确认麻醉时间)
12.必要时,请内科会诊 13.进入手术室前,带一路液体(通道) 14.若急诊为创伤性休克 需将休克纠正,才能进入手术室 ●医嘱书写方法: 各相关医嘱
15.必要时,伤肢牵引 目的 (1)陈旧性关节挛缩畸形 (2)先天性关节挛缩畸形 ●医嘱书写方法: 跟骨牵引术 牵重( )kg
药名+剂型+剂量/单包装+用量/次+次/天+天
青霉素 针 80万u ×8 (支)×3(天) sig: 640万u Bid im H( )
(2)止血药(术前三天) 目的: 若肝功能较差,或出凝血时间较长 避免术中、术后出血过多。 医嘱书写方法: Vit K3 8mg qd im
4.术前术区备皮(三天) 备皮目的:减少暂驻细菌, 清除长驻细菌, 以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术区:手术野。备皮方法:剃毛、清 洗、消毒、包扎。 医嘱书写方法: 术区备皮 qd
同时一台手术的完成,
是从术前准备开始直至术后处理、 患者康复才算结束。 因此, 手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系统工程。
正确的进行手术治疗 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 (2)正确合理的术中操作 (3)精心细致的术后处理
第一节 术前准备
充分做好手术前的
各项准备工作, 是整个手术成功的前提和 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术后遗留手术瘢痕。 影响患者容貌、肢体外表。 ⑤因损伤过重导致 截肢术后,遗留伤肢残疾。
4.签字内容: “患者及家属等对上述术中及术后可 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自愿承担 全部责任及后果,同意手术。”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培训PPT课件

• 根据缝线张力强度及 粗细的不同亦分为不 同型号。正号数越大 表示缝线越粗,张力 强度越 大。“0”数越 多的线越细,最细显 微外科无损伤缝线编 号为12个“0”。以3/0、 0、4和7号较常用。
八、牵开器
第三节 切开、分离、止血、结扎
• 目的和要求: • 1. 在动物身上学习切开、止血、分离、结
• 1.稳:一是情绪上要稳定,二是动作要稳妥 • 2.准: • 3.轻: • 4.快: • 5.细:
【学习目的和要求】
• 1.认识常用的手术器械。 • 2.掌握外科常用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
性能。 • 3.掌握常用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 4.熟悉几种特殊器械的结构特点、基本
性能和使用方法。
• 【器材】 手术刀、手术剪、血管钳、手 术镊、持针钳、拉钩、缝合针和缝合线等。
➢ 荷包缝合
单纯对合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法
(interruptedsuture)
• 最常用、最基本的缝合方法,常用于皮 肤、皮下组织、肌腱的缝合。每缝一针 打一个方结。
• 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一 针折开后,不影响整个切口。缺点是操 作费时,所用缝线较多。
单纯对合缝合——“8”字缝合(figure-of-eightsuture)
分类:
• 单纯对合缝合 • 内翻缝合 • 外翻缝合 • 器械吻合法
分类:
• 单纯
✓ 单纯间断
➢ 单纯缝合(减张缝合) ➢ 8字缝合(内8字、外8字)
✓ 单纯连续
➢ 连续缝合(皮内缝合) ➢ 连续锁边
外翻
✓间断外翻
• 垂直褥式 • 水平褥式
✓连续外翻(Cushing)
内翻
✓间断内翻 ✓连续内翻
变部位而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 ➢愈合后不影响生理功能; ➢还要考虑手术中必要时延伸切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NOS和NEC
NOS 其他方面未特指 指手术术式、手术部位、手术方法、 手术入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未特指、 未修饰、未限定。 NEC不可归类在他处 出现在索引和类目表中,在确定选用 NEC编码之前,应在索引中查找是否 存在更特异更精确的词条。
三、编码的查找方法
• 手术操作分类编码的查找方法与疾病分类 编码的查找方法相同。第一步是确定主导 词,第二步是查找索引,第三步是在类目 表中核对编码。
3.省略编码(Omit Code)
• 在索引中有时会遇到省略编码的指示。其 意义是指当某一手术只是手术中的一个先 行步骤时,不必编码。例如:行阑尾切除 术,因为剖腹的目的只是为了切除阑尾, 所以剖腹术就不必编码。
4.NOS和NEC • NOS和NEC在类目表(正文部分相当 于ICD-9卷一)中均有出现。索引中也 使用了NEC,但不使用NOS。例如: 类目表中84.10下肢截断术NOS,未说 明切除范围(部位)、残端是否修正; 78.8骨的诊断性操作有NEC。而在 ICD-9的第一卷中,仅有NOS的存在, NEC则只出现在第二卷索引中。
2、现在广义的手术操作分类定义为:
•对病人直接施行的诊断性及治疗性操作,包 括传统意义的外科手术、内科非手术性诊断 和治疗性操作、实验室检查及少量对标本诊 断性操作的分类。
二、 手术操作分类的发展史
• 我国早期的手术操作分类,见于1921年北 京协和医院病案科开展的手术操作编目, 以解剖系统的部位和手术术式进行分类。 • 1935年以后参照美国医学会编著的 《 疾病和手术标准名称(Standard Nomenclature of Diseases and Operations)》作为医师参照书写疾病及 手术名称与病案科作编目索引的依据。
1.确定主导词 • 在ICD-9-CM-3中,主导词通常指出所进行 操作的类型,并不涉及相关的解剖部位。 主导词主要有三种形式: • ①基本手术方式的类型,如:切除术、修 补术、缝合术等; • ②手术部位结合基本术式的形式; • ③英文专有名词(人名)或音译名命名的 手术。
• 查找编码时,确定主导词的方法如下:
(3)一级下属的次级及更细次级的排列顺序只能 在同一级范围内进行,例如: • 扫描 • – C.A.T(计算机轴向X线断层摄影术) • – – 伴计算机辅助手术 • – – 腹 • – – 骨 • – – – 矿物质 • – – 脑 • – – 肾 • – C.T. – 见扫描,C.A.T
2.索引编排的其它特点 (1)以人名命名的手术名称有交叉索引,其 编码放在英文条目下: • Almoor [阿尔穆尔]手术 20.22 • 阿尔穆尔手术 (2)以人名命名的手术名称,如:Abbe、 Adams、Asai均放在字母顺序索引的最前 面。 (3)索引按汉语拼音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每 页书眉标有汉语拼音及其包含的汉字,指 引读者查找索引。
ICD-9-CM共分为三卷,第一、二卷完全与 ICD-9兼容,但在第五位数上对ICD-9进行 了增补。第三卷则是对ICPM的改编, ICPM的第五章主要来源于美国的手术操作 分类资料,而ICD-9-CM-3又是在ICPM的第 五章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并得到了世界卫 生组织的承认。 ICD-9-CM-3以自成一卷的方式出版,包括 一个类目表和一个索引,主要涉及外科手 术、显微镜检查、X线、超声诊断及其他诊 疗操作的分类。
4.澳大利亚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修订 本第四卷(ICD-9-AM-3&4卷)
• 澳大利亚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修订本第 四卷,手术操作分类。它也是根据ICPM进 行改编的。
5、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ICHI 社会处于快速的变革期,分类系统也处 于变化。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多年的讨 论,最终于 2012 年 10 月决定制定《国 际健康干预分类》( International of Health Interventions,ICHI)
2.国际医操作分类ICPM
•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首次出版了国际 医疗操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Medicine,简称ICPM)。 它是国际疾病分类的一个补充分类,也是 国际疾病分类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国际医疗操作分类的使用目的同国际疾病 分类一样,主要也是用于统计、医院管理、 病案资料的存储与检索。
(1) 一般以手术方式或操作方法为主导词, 他们通常位于操作术语的尾部。 • 例如: 食管胃吻合术 胸脓肿抽吸术 • 结肠活组织检查 动脉结扎术
(2)切开术、切除术、造影术、成形术、缝 合术、……镜检查等等常常可以按全名称 直接查找。 • 例如: 胃切除术 胃切开术 膀胱镜检查 肾成形术
• 去脏术 qù zàng shù • 先按主导词首字的汉语拼音排列;如果主 导词首字的拼音完全相同,则比较第二个 字的拼音,以此类推;如果拼音是同音, 则按四声的先后排列;如果同音同调,则 按汉字的笔画多少排序,少的在前;如果 同音同调,笔画也一样多,则随意选择先 后排列。
(2)主导词下先按“一级”修饰词的汉字拼音顺 序排列 • 所谓一级修饰词是指主导词下仅有一个“ – ‖的 名词术语。其排列次序按汉语拼音-英文字母顺序。 例如: • 扫描 • – C.A.T(计算机轴向X线断层摄影术) • – C.T. – 见扫描,C.A.T • –肝 • – 计算机轴向X线断层摄影术(C.A.T) • – 鎵 – 见扫描,放射性同位素 • –肾 • – 正子X线断层拍摄影术(PET)
7.对于ICPM中分类轴心不利于临床使用的 部分,ICD-9-CM-3作了调整。ICPM除手术 外,其余各章都是以手术操作方式为轴心, 其结果是将一个部位的各种操作分散至各 章中,这样使用起来不方便。ICD-9-CM-3 调整的结果是把分散到各章的操作归到解 剖部位之下。 8.ICD-9-CM-3去除ICPM的章号,增加了第 四位数的细目编码,从而扩展了临床存储、 检索资料的功能。
三、主要手术操作方案
1、美国国际疾病分类临床修订本第三 卷(ICD-9-CM-3)
早期的ICD并没有手术分类,所以美国 在1959年就编辑了手术操作分类作为ICD 的补充。后来世界卫生组织认识到各国对 医疗操作分类的需求,在1971年组织了国 际工作组,由美国医学会负责召集会议, 研究比较各国的手术分类方案,编写了国 际医疗操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Medicine,简称ICPM)。
四、ICD-9-CM-3与ICPM的比较
• ICD-9-CM-3与ICPM的对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美国每年都对ICD-9-CM-3进行修订和补充,保 持其与临床和当代科学的同步发展。 2.在ICD-9-CM-3中保留了ICPM第五章中所有从 01-86的三位数编码。 3.ICD-9-CM-3非手术性操作中建立了操作与介入 分类一章,编码为00。 4.ICD-9-CM-3非手术性操作从手术操作中分离出 来,归入87-99类目,包括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 作。
• 1950年,卫生部责成北京协和医院编写手 术分类资料由卫生部印发SNDO。20世纪 60年代,我国很多医院的病案室均采用该 书进行疾病和手术分类编目。 • 1980年北京协和医院编写了《疾病分类和 手术分类名称》经卫生部推荐由人民卫生 出版社出版。 • 1989年卫生部决定采用美国国际疾病分类 临床修订本第三卷(ICD-9-CM-3)作为我 国统一使用的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ICD-9-CM-3的基础知识
一、ICD-9-CM-3的结构
• ICD-9-CM-3分为类目表和索引两个部分, 索引是对类目表的重要补充,因为它包括 许多具体的手术及操作名称,其中有相当 一部分没有被列入类目表,只有查找索引 才能得到其在类目表中的位置。
(一)类目表的结构与排列
类目表共分为十八章,除第一章、第五章 和第十八章外,其他各章是按解剖系统分 类,按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 由于ICD-9-CM-3每年都做更新,因此最新 一些操作,如:介入治疗,内窥镜检查与 治疗等均收录其中,能够反映最新的临床 检查与治疗性操作。
(二)索引的排列
1.排列方法 在索引中,主导词用黑体表示。 所谓主导词,也就是主题词,它是各类手 术操作的最重要表达词语。索引的排列方 法如下: (1)先按主导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例如 要排列下列主导词: • 去脏术 • 鼻甲切除术 • 淋巴管造影术 • 电凝术
• • •
shù
鼻甲切除术 bí jiá qiē chú shù 电凝术 diàn ní ng shù 淋巴管造影术 lín bā guǎn zào yǐng
5.ICD-9-CM3分类结构以解剖部位为主, 各类操作都归入解剖系统。例如:胃活组 织检查归入胃的手术中,而ICPM将所有的 活组织检查单独列出,归入该书的第一章。 6.ICD-9-CM-3分类的类目是以两位数为基 础,而ICPM加上章号是三位数。例如:鼻 部手术ICD-9-CM-3类目编码是21,ICPM 类目编码是5-21。必须加注章号才能与其 他操作编码区分开来。
二、ICD-9-CM-3的术语、符号及缩略语
1.类目、亚目和细目 •ICD-9-CM-3也有类目、亚目和细目的术语; 但类目是指两位数编码;亚目指三位数编码; 细目指四位数编码。除少数没有细目条目者 可编码至亚目外,其余的应编码至细目。 •例如:07类目, 其他内分泌腺手术 • 07.0亚目, 肾上腺区的探查手术 • 07.00细目,肾上腺区的探查术NOS
• 根据国际的经验,大家不使用国际医疗操作分类 ICPM。其理由主要有: 1.更新不及时 世界卫生组织自1978年至今没有对ICPM做任何 修订,这必定影响系统的先进性 2.同一操作不能归类于一处 ICD-9-CM-3每年都进行修订,纠正错误分类,增 加新的操作条目,所以它的索引所列内容更新更 全
2.另编(Code also)
例如:回肠代膀胱手术,实际上是由膀胱 再造术57.87和回肠切除为了插补术(间置 术)45.51这两个手术所构成。 所以在核对类目表时,就能得到“另编” 的指示,有时索引中可一次提供两个编码。 另编又称也要编码,是一个重要的指示词, 提示在该编码下常会出现那些伴随的其它 手术或操作,这些同时伴随的手术不能相 互包括和省略,也要进行编码并给出了编 码的范围。类目表中核对编码时,要特别 注意此注释,提示不要将此附加编码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