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行能力分析-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第5章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服务水平F:交通处于强制流状态,车辆经常排成队,跟着前面的车
辆停停走走,极不稳定。在此服务水平下,交通量与速度同时由大变小,直到 零为止,而交通密度随交通量的减少而增大。 以上六级服务水平的描述是针对非中断性交通流的公路设施的 。
我国公路服务水平现分为四级,一级相当于美国的A、B两级,二、 三级分别相当于美国的C级及D级,四级相当于美国的E、F两级。
高速公路交通量与车速及交通密度关系图分别见图5-1和图5-2。
图5—1 理想条件下交通量—车速的关系图
图5—2 理想条件下交通量—密度的关系图
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A至F六级:
服务水平A:交通量很小,交通为自由流,使用者不受或基本不受交通流中
其他车辆的影响,有非常高的自由度来选择所期望的速度,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的 舒适和便利程度极高。 服务水平B:交通量较前增加,交通处在稳定流 范围内的较好部分。在交通流中,开始易受其他车辆的干扰,但选择速度的自由度 相对来说还未受影响,只是驾驶自由度比服务水平A稍有下降:由于其他车辆开始 对少数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所提供的舒适和便利程度较服务水平A低 一些。 服务水平C:交通量大于服务水平B,交通处在稳定流范围的中 间部分,车辆间的相互作用变得大起来.选择速度受到其他车辆的制约,驾驶时需 特别注意其他车辆的动态,舒适和便利程度有明显下降。
三、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作用
1 用于道路设计 根据设计通行能力与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对比,可分析得出所设计公路的技术等 级及多车道公路的车道数,以及是否需要设置爬坡车道,亦可在道路设计阶段,进 行公路各组成部分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发现潜在的瓶颈路段予以改进,从 而在设计阶段就消除了将来可能形成的瓶颈路段。 2 用于道路规划 在分析当前交通流的质量水平.评估现有公路网承受交通的适应程度的基础上, 通过交通量预测及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的评估,提出改善相提高公路网的规模和建 设项目及其实施步骤。 3 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根据预测交通量的增长情况和运行条件的分析,制定各阶段的交通管理措施。
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与通行能力分析

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与通行能力分析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流量和通行能力的分析对于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特征和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一、交通流量特征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特征是指一定时间内通过高速公路的车辆数量和车辆运行速度等。
交通流量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交通管理者了解高速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通行效率。
1. 车辆流量密度车辆流量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车辆数量。
通常使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一截面的平均车辆数来表示,单位为辆/小时。
通过测量和统计不同时间段的车辆通过数量,可以分析不同时间段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
2. 车速车速是指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
车速的分析可以反映交通流畅程度和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通过测量车辆通过某一截面的时间和距离,可以计算出平均车速。
3. 通行能力通行能力是指高速公路上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通行能力的分析可以评估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运输能力。
常用的衡量通行能力的指标包括小时通行能力和车道通行能力。
二、通行能力分析方法通行能力的分析需要借助一些数学和统计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1. 瓶颈分析法瓶颈分析法是通过分析高速公路上可能形成拥堵的瓶颈段来评估通行能力。
根据车辆流量密度和车速的关系,确定瓶颈段的位置和通行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2. 录像观察法录像观察法是通过摄像机对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进行录像,然后通过观察和分析视频资料来估计通行能力。
该方法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交通流量和车速信息,但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
3. 车辆探测器法车辆探测器法是通过在高速公路上安装车辆探测器,实时监测车辆通过信息,进而计算交通流量和车速。
该方法可以提供车辆通过时间和距离等详细信息,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度。
4. 仿真模拟法仿真模拟法是通过建立交通流模型,模拟高速公路上车辆的运行规律和交通流动态,从而评估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规划与设计》讲义第九章道路通行能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第三节 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第四节 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第五节 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 第六节 公共交通通行能力
第一节 概述
道路通行能力:也称道路容量,指道路的某 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确定在不同 运行质量情况下1h所能通行的最大交通量, 即在指定的交通运行质量条件下所能疏导交 通的能力。
C 3600 ht
C 1000v hs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值,表9-25.
二、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 (一)通行能力计算式 CD C n
பைடு நூலகம்
• 式中:CD— 设计通行能力,pcu/h;
•
C — 理想通行能力,pcu/h ;
•
— 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
— 车道宽影响修正系数;
•
— 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
n — 车道数修正系数。
(二)影响因素
• 1.自行车影响折减系数的确定
• 分三种情况考虑
–有分隔带或隔离墩:几乎没有影响,可不考虑,折 减系数取1;
–无分隔带或隔离墩,但自行车道负荷不饱和:有影 响,但自行车基本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对机动车 影响不大,取0.8;
–无分隔带或隔离墩,且自行车道负荷超饱和:自行 车侵占机动车道而影响机动车正常运行。
辆让主要道路上的车辆先行,寻找机会,穿
越主要道路上车流的空挡通过路口。
(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 主要介绍两向停车方式下,次要道路的通行 能力计算。
确定交织区运行状态 计算交织区效率指标 确定交织区服务水平
交织区服务水平分析流程图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国内高速公路理想条件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包括理想 的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
理想道路条件是指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为120km/h,车道宽度为3.75m, 硬路肩宽度为3.5m,左侧路缘带宽度为 0.75m,中央分隔带宽度为3.0m,纵坡为 0,具有良好的线形;
理想交通条件是指交通组成是100%的小 客车,司机都是职业驾驶员等。
≤ 45 > 45
≥ 92 0.31
≥ 79 0.67
≥ 71 0.86 接近
≥ 47 1.00 < 47 > 1.00
最大服务 交通量 (小客车 /h/车道)
650
1400
1800
2100
设计速度80km/h的高速公路服务水 平分级
密度
速度
服务水平等级
(小客车
( V/C
/km/车道) km/h)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交通流的运行情况会因上 游和下游瓶颈点压缩交通流的条件不同而有很 大变化。瓶颈处包括:匝道的合流处、交织区、 车道数减少地段以及正在维修保养的路段、事 故发生地点和路上有交通障碍的地方。在发生 交通事故的路段,不一定都是以阻塞车道的形 式形成瓶颈。因为,肇事车辆即使停在路肩上 或停靠在中央分隔带里,也会影响高速公路车 道里的交通运行。
进口匝道:从匝道连接处起,其上游 (500英尺)150m-200m,下游(2500英 尺)760m-800m的范围为进口匝道影响 范围。
出口匝道:从匝道连接处起,其上游 760m(800),下游150m(200)的范围为出 口匝道影响范围。
交织区:合流点上游150m(200)为交织区 的起点,分流点向下游150m(200)为交织 区的终点。
最大服务 交通量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与规划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与规划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科学地分析和规划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行能力一般指在特定时间段内,高速公路上通过车辆的最大数量。
要评估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车流量、车速、平均车头间距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高速公路在某一时间段内的通行能力。
这对于合理规划交通道路和缓解拥堵非常重要。
其次,通行能力分析的结果对于高速公路规划十分关键。
在规划新的高速公路或者进行现有高速公路的改造时,通行能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合理的设计标准和容量。
通过在不同档次高速公路上的通行能力的对比,可以得出不同级别高速公路的设计参数,如车道宽度、收费站设置等。
这样可以确保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还能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道路交通情况。
通过收集历史数据、人口增长趋势、经济发展情况等信息,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提前规划道路建设,预防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交通需求,我们还需进行综合分析和规划。
例如,城市周边地区的通勤交通需求可能会比较高,需要考虑交通枢纽的规划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而对于连接不同城市的高速公路,考虑到长途客运和货运的需求,通行能力分析和规划则需要更为精细的设计。
同时,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我们还可以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
例如,高速公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等的衔接,可以有效分流交通流量,减轻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来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例如利用交通控制系统和智能导航系统进行交通管理和引导。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与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面分析通行能力、合理规划和预测未来交通情况,我们可以优化高速公路的设计和建设,提高交通效率,缓解拥堵,为人们提供更加畅通的交通环境。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分析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分析本文旨在分析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通行能力,关键词包括通行能力、高速公路收费站、交通量、拥堵等。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对收费站的通行能力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速公路已成为人们出行和物流运输的重要通道。
然而,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拥堵问题常常影响道路的通行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和物流带来不便。
因此,对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进行分析,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收费站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车道数、车道宽度、车辆类型分布、交通量等。
为提高收费站的通行能力,需要从这些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车道数和车道宽度: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是影响收费站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
增加车道数和车道宽度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通过率,减少拥堵。
车辆类型分布:不同类型车辆的行驶速度和占用道路空间不同,会对收费站的通行能力产生影响。
掌握车辆类型分布情况,可以有效调整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交通量:交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收费站的通行能力。
通过对交通量的监测和分析,可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拥堵。
本文采用数学模型对收费站通行能力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车道数、车道宽度、车辆类型分布和交通量等参数的函数关系,推导出收费站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图表展示不同参数下的通行能力。
以某高速公路收费站为例,根据实际交通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
该收费站共有4条车道,车道宽度为5米。
通过监测,发现交通量最大的时间段为每天的8:00-10:00。
以下是分析结果:当交通量较小时,收费站的通行能力受到车道数和车道宽度的限制较小,主要受限于交通量的多少。
当交通量较大时,即使增加车道数和车道宽度,由于车辆类型的不同,收费站的通行能力仍会受到限制。
此时,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如控制车辆类型分布等,以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根据不同参数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可以优先采取扩大车道数和车道宽度的措施来提高收费站的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分析与优化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分析与优化高速公路收费站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枢纽,对于保障交通畅通和提高行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高峰时段,收费站通行能力往往不能满足车辆的需求,导致车辆排队等候时间长、交通拥堵等问题。
为了改善收费站通行能力,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优化。
首先,我们来分析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收费站的通行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道路宽度、收费方式、收费站设计规划等。
道路宽度是影响收费站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道路宽度越宽,可以容纳的车辆数量就越多,通行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而收费方式也会影响通行能力,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通常速度较慢,排队等候时间长,而电子不停车收费方式则可以提高通行效率。
此外,收费站的设计规划也应当符合实际交通流量的需求,合理规划通行车道数量和布局。
针对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进行优化。
首先,应当加强对收费站道路宽度的规划和改善。
在新建收费站或者改造现有收费站时,应考虑到道路宽度的问题,增加车道数量以满足交通需求。
其次,应推广电子不停车收费方式,降低人工收费的比例,提高通行效率。
电子不停车收费方式不仅可以加快车辆通过的速度,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和延误。
另外,针对突发交通拥堵的情况,可以设置应急车道,用于疏导交通,使车辆尽快通过收费站。
此外,在高峰时段,还可以通过引导、分流等手段来减少交通拥堵。
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优化,可以提高收费站的通行能力,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保障车辆的通行效率。
除了针对收费站的实际改善措施,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些技术手段来优化收费站通行能力。
例如,可以运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来监测和控制交通流量,实时调整通行车道的数量和界限,以适应不同时间段的交通需求。
此外,可以采用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技术,通过车载设备和收费站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车辆的无人干预收费,减少通行时间和排队等候时间。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与改善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与改善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难题。
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对于整个交通系统的畅通至关重要。
因此,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进行分析和改善,成为交通管理者和规划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高速公路的车辆数量。
通行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车流量和交通流量的通行效率。
通行能力的分析需要考虑车辆密度、车速、车道数量等因素。
首先,车辆密度是决定通行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车辆密度过大会导致交通拥堵,车辆无法顺利行驶,通行能力减弱。
因此,合理控制车辆密度,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是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次,车速也是影响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
高速公路的设计速度较高,但实际运行中,由于交通管制、交通事故等原因,车速往往无法达到设计水平,导致通行能力下降。
因此,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保持车速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通行能力。
另外,车道数量对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车道数量大大影响着车流量的承载能力。
通过增设车道、拓宽路面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此外,合理划分不同车道的用途,如设置专用超车道和货车通行道等,也能够提升高速公路的效能。
二、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改善措施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交通管理者和规划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首先,建设新的高速公路以增加通行能力。
根据地区的交通需求和发展规划,规划和建设新的高速公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新建高速公路能够分流原有的车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能力。
其次,加强高速公路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和维护高速公路的路面、标志和设施,确保道路的完好程度,提高公路的可驾驶性和安全性。
通过加强维护和保养,减少道路事故和施工对车流量的影响,提升通行能力。
另外,采取交通控制措施也是改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高峰时段,通过合理的交通管制和调度,调控车辆的流向和流量,减少拥堵发生,提高通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课堂作业
1. 已知平原区某单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标准路 面宽度和侧向净宽,驾驶员主要为经常往迒于两地者。交通组成: 大客车35%,大货车5%,拖挂车5%,其余为小型车,高峰小时交 通量为5800 pcu/h,高峰小时系数为0.95。试分析其服务水平,问 其达到可能通行能力之前迓可以增加多少交通量?
调查地点 观测方法 数据样本 资料整理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实际运行状况通行能力分析
基础数据调查不分析 实际条件下通行能力计算 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3600 C0
t
表4-2 表4-3 式2-6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120km/h 平原微丘
2×7.5m
0.75m 2.75m 干线公路 对速度无影响 好
交通条件标准化
左侧路肩
CHANG’AN UNIVERSITY
右侧路肩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实际运行状况通行能力分析
基础数据调查不分析 实际条件下通行能力计算 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是指主线上丌受匝道附近车辆合流、分流
以及交织运行影响的路段部分。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第四章 高速公Fra bibliotek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基本路段的标准条件
设计速度 地形
路面宽度 左侧路缘带宽度 右侧路肩宽度 行政等级 平整度 交通法秩序和交通管理
2. 已知山区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80km/h,行车道宽 度3.5m,内侧路缘带宽度0.5m,右侧硬路肩宽度1.5m。交通组成: 小型车60%,大客车35%,大货车3%,拖挂车2%。驾驶员多为职 业驾驶员丏熟悉路况。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136pcu/h/ln,高峰小时 系数为0.96。试分析其服务水平。
2. 已知:要在乡间设计一条延伸的高速公路路段,设计速度 120km/h,要求二级服务水平,单向设计交通量
DDHV=2400pcu/h,大中型车占交通量的31% (包括大客车、
中型货车及大型货车,其中后者占交通量的7%),特大型以上 车辆占4% (含特大型货车、拖挂车及集装箱车),驾驶员技术
熟练,遵纪守法,熟悉高速公路运行,试确定车道数N。
基本通行能力(pcu/h/ln) 2200 2200 2000 1800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实际运行状况通行能力分析
基础数据调查不分析 实际条件下通行能力计算 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饱和度 运行速度/密度
服务水平
作图法 表1-2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习题
1. 已知:规划一条乡间高速公路,其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日交通
量AADT=45000pcu/d,大客车不中型货车占交通量的22%,
大型货车占交通量的9%,特大型货车、拖挂车及集装箱车共
占交通量的5%,方向系数D=0.6,平原地形,设计小时交通 量系数K=0.12,应规划成几车道高速公路。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流量(pcu/h/ln)
速度-流量图服务水平分级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流量(pcu/h/ln)
实际运行状况通行能力分析
2500
O 2
1000b
O
L2
L
CHANG’AN UNIVERSITY
交通量Q
通行能力
稳定流 拥挤流
车道占有率O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确定路段基本通行能力的方法
基于流量-车道占有率模型 基于交通流统计分析模型
140 自 由 流 速 度 Sf=120km/h
120 100 自 由 流 速 度 Sf=100km/h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实际运行状况通行能力分析
速速(km/h)
140
自由流速度为120km/h
120
100 自由流速度为100km/h 80 自由流速度为80km/h
60 自由流速度为60km/h
40 一级 二级
20
三级
四级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高速公路及其特征
每个行车方向最少有两条车道,与 供汽车交通使用的公路。
高速公路上的对向车流用连续的隔 离栅栏或中央分隔带隔开。
高速公路没有信号控制、停车控制 的平面交叉口,也丌允许毗邻道路 上车辆直接进出,进出高速公路的 车辆都要通过立交匝道。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高速公路构成
高速公路由基本路段(Bisic Freeway Segment)、交织区 (Freeway Weaving)、匝道(Ramps)、匝道连接点(Ramp Junctions)组成。
CHANG’AN UNIVERSITY
80 自 由 流 速 度 Sf=80km/h
速 度 ( km/h)
60 40
2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流 量 ( pcu/h/ln)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确定路段基本通行能力的方法
基于流量-车道占有率模型 基于交通流统计分析模型 基于突变理论
KL O
1000 v aK b
Q Kv K ( aK b ) aK 2 bK
Q
10002 a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规划和设计阶段通行能力分析
分析步骤
DDHV=AADT×K×D N=DDHV/(SFL×PHF)
C=C0×fcw×fsw×fHV
评价交通运行状况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
例题4-1
对基本情况下的高速公路运行质量进行分析。 已知:有一四车道高速公路,平原地形,设计速度为 100km/h,实地勘察资料如下:分析路段长2km,坡度为0%; 车道宽2×3.75m,内侧路肩宽0.75m,外侧路肩2.7m;大客车 占15%,中型货车占19%,大型货车占6%,特大型车占5%;单 行高峰小时交通量VP=568pcu/h/ln。试分析其服务水平,问其 达到可能的通行能力之前迓可增加多少交通量?
一级服务水平
2000
1500
二级服务水平
三级服务水平
四级服务水平
120km/h 100km/h 80km/h 60km/h
1000
500
0
0
7
18
25
36
密度(pcu/km/ln)
密度-流量图服务水平分级
CHANG’AN UNIVERSITY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